语文中的哲学思考 我是谁课之一:我是谁

哲学三大问题我是谁_中华文本库
哲学三大问题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小时候看《西游记》 ,除了孙悟空,印象最深的就是唐僧 了,他每次路过一个国家,...
第27课__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学设计(以解决人类的三大哲学问题为线索)_其它...调整教材顺序人生的三大哲学命题 一、 我是谁——生物工程技术(探索生命的奥秘)...
“我是 谁、为了谁、依靠谁”,如果 “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 有效遏制,...logo 据统计,在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中,共有 支前民工880余万人次, 人民...
哲学三大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 从客观角度说,我来自一颗受精卵,经历成长、衰老,最终死亡, 我有名有姓,生活学习工作,就是一个普通的人。 ...
西方的 先贤们早就提出过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我从哪来?我是谁?我要去哪? 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我们自己要做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 这是教育的巨大...
×【解析】“我是谁”是初中生经常思考的问题。 ...A.哲学 B.伦理学 C.人类学 D.社会学 B【解析...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
我是谁——生命及其意义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自然辩证法小论文 我是谁——生命及其意义研电 1511 林童
大家都知道门卫的三大哲学终极问题—...
众所周知的三个人生哲学难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认为这三个问题的阐述可以很好的说明关于我是谁的疑惑.人的一生,出生, 成长,结婚生子,...
所以德鲁克的这三个关于企业的问题,很容易让人想起哲学上的三个著名的关于人生命题:一、我是谁;二、我从哪里来;三、我要到哪里去?这里的“我”不是单指某...
“依靠谁 ”、“ 我是 谁 ”的问题 ,从而使我们...[2](pp.3-4) “ 三个紧紧依靠 ” 充分体现了...哲学家所言的 机械之人 , 也不是德国古典哲学所...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暂时没有找到,您可以:[转载]语文中的哲学课之一:我是谁?
语文中的哲学课之一:我是谁
&“现在开始上课。我要先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当我刚说出这句话,有些同学就喊起来:“庙里有个老和尚。”
我说:“原来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那我就没必要讲了。但是我有个问题:这座庙的门框上写着什么字?”
犹豫了几秒钟之后,各种声音就响起来了。
“是个破庙,根本没字!”
“老和尚庙!”
“那谁能知道?这个故事里根本就没讲。”
等几分钟之后大家都平静了,我说:“这座庙的门框上有字,但是大家的答案都不对。因为我讲的不是你们知道的那座庙。这个世界上有好多山,好多山上都有庙,但并不是所有的山庙里都坐着个老和尚。如果大家只听个开头就以为我讲的这座庙是你们所知道的那座有老和尚坐在里面的庙,那很容易会出错的。所以----听别人说话,一定要……”
“听完整!”这次大家异口同声喊得很响亮,因为我经常提醒他们这样。
“所以我们才要制定课堂规则,规定必须举手并经过允许才可以说话。我现在要接着讲这个故事了。我说的这座庙在地球的肚脐眼上……”
“地球还有肚脐眼啊?”有个同学叫起来。
“抱歉,按照我们共同制定的课堂规则,你的成绩要被扣五分。如果你有问题,可以举手,这是你的权利。而且接下来我会讲到这个问题。”
他撇撇嘴,没有出声。于是我接着讲。
“古希腊传说中,众神之王宙斯为了确定地球的中心,让两只神鹰从地球的两极向中间飞。两只神鹰正好飞到希腊的帕那索斯山的德尔菲,于是宙斯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地球的肚脐眼儿’。后来希腊人在这个肚脐眼儿上盖了一座庙,在庙里放了一座神像,叫太阳神阿波罗,庙的门框上写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意思就是要你知道你自己是谁。这就是我们今天课程的内容:我是谁?有谁可以回答:你是谁?”
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是人。”
有些学生听到这个答案笑了,显然他们认为这个答案等于没说。不过这个答案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你……是‘人’吗?”我问他。
别的学生又乐了。他回答:“当然是人了。“
“你怎么知道你是人的?”我问他。
“我在这儿上课呢,不是人能在这儿上课吗?“他回答。
“假如猴子小兔小猪都可以来这上课。它们当我的学生,是不是它们就是人了?能不能上课可以作为判断你是不是人的依据吗?”
“不能。”他想了想,回答说。
“如果你想确定自己是不是人,先要知道什么是人。”我说。
“那……那你说什么是人?”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能上课的不一定是人。”我说,“不过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人是什么。他说‘人是身上没毛,两条腿走路的动物’。大家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
“不怎么样,人还有头发呢。”
“还有汗毛呢。”
“人老了还得拄拐棍儿,有的还要坐轮椅。”
接下来就嚷成一片了,因为大家发言实在是非常踊跃。
我等了一会儿,大家平静下来,我说:“大家说的都很好,不过除了几位‘下嘴’比较快的同学外,其他同学的答案我一个也没听清,所以还是请大家遵守发言的规则,不然大家以后都变得嘴快了,下一步自己想要说话就该堵别人的嘴了,再往后大家来上课都要带上各种武器,先把别人打得不能说话才能上课。为了防止大家以后变成残障人士,现在每个没有举手就说话的同学都要被扣五分。”
经过了重新举手说话、让学生们说出了各自对柏拉图的人的定义的看法后,我说:“各位都很厉害,指出了大哲学家的漏洞。要知道整个西方哲学、文化的源头就是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还有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可是他们也会犯错,而且是非常‘低级’的错误。所以不可以迷信任何人,包括像我这样有学问有智慧的老师,你们也不可以把我的话当真理。”
有好几个学生都举手要说话。我伸手说:“请说。”
“老师你又自恋了!”这几个学生大叫。
“这个叫自信,不叫自恋。自恋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好,但他其实不清楚自己到底怎么好。自恋的人一被人批评,要么愤怒的叫喊‘我就是好,你是嫉妒我’,要么觉得别人批评就证明了自己不好,一下由自恋变成自卑:‘原来我很差’。自信的人很聪明,他明白自己哪里好、好到什么程度,别人说他差劲,说得对了他承认,说得错了他也觉得无所谓。哦,又跑题了。接着讲人是什么。如果我们把柏拉图对人的定义修改一下:健康的成年人是只长着头发、汗毛的两条腿走路的动物。这个定义对不对?”
“不完全对。”有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说,“它只是说了人的一部分特点,但是不仅仅人有这些特点,有一些其它动物也有这些特点。”
“嗯,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确定人是什么,就必须要把人的所有特点全说出来,或者说出只有人才有的特点。是这样吗?”
“是的。”
“那谁能说说人还有哪些特点,或者人有哪些其它动物没有的特点?”
学生说了各种答案,但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两类:身体和思想。
“现在我们知道了人的特点,再回到开始的问题:我是谁?”
有学生回答:“我是XXX(名字)。”
更多的学生在犹豫,没有回答。显然他们认为说“我是XXX”并不能说明“我是谁”,但他们又没有答案。这是好现象,因为他们的思维变得深刻了。
我说:“我先讲个从网上看来的笑话吧。有个暴发户跑到北京,对一个北京人说:能不能想办法把我爷爷的照片挂到天安门城楼上。北京人说:没问题,给我五百万,保证给你办成。一个月后,北京人给这个富翁一个身份证。富翁一看,北京人给他改名叫“毛新宇”了。”
我问:“这富翁改了名字,是不是就成了毛泽东的孙子了?反过来,如果我改名叫你的名字,是不是就成为你了。当然不能。所以你的名字不是你,你说出你的名字也无法说明你是谁。
刚才我们说人的特点的时候,大家说出的各种特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身体特征和思想。我们先来看看身体特征。当大家来上课时,你们有没有怀疑过:黑板前站着的是不是张老师本人?你们是怎么确定我就是张老师的?”
“根据你的模样呗。”有学生回答。
“哦,那就是说,你们来了,一看,这人长得这么帅,那一定就是张老师了。是吧?”
“不是。是因为你长得丑,和别人不一样,才知道你是张老师的。”有个学生说。其他人都笑了。
“我是自信的聪明人,所以你再怎么说我丑我也不会在意,无所谓啦,只能说你的审美观很独特。言归正传,大家是靠我的身体外形判断我是不是我的,对吧。”
“那我的身体是不是我?”
有一多半的学生说“是”,还有一部分说“不是”,有些没有表态。
“假如有一天,我早上梳头,掉了一根头发。我来上课,有个同学就大叫:‘这人是冒牌货!’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就回答:‘因为张老师比这个人多根头发。就是因为张老师多这根头发,所以才那么帅。’这样说对不对?”
“当然不对了。”
“嗯,我掉根头发也还是我,那如果我是个非常粗心的人,哪天逛街的时候一不小心,唉呀,我的胳膊丢了,我还是我吗?”
“是啊。”
“我又去逛街,唉呀,我又把两条腿丢了。我还是我吗?”
“是啊。”
“我再去逛街,唉呀,这次把身体丢了,光剩下脑袋了……”
“没腿了还能逛街啊?”学生都乐了。
“我坐个电动轮椅嘛,没电动轮椅滚着也要去,因为我太热爱逛街了,所以逛得只剩下脑袋了。现在还是不是我?”
“还是你。”
“假如光剩下脑袋的我又去逛街……”
“脑袋丢了就不是你了!”有学生喊。
“你猜错了,哈哈,这次我的脑袋没丢。我在街上看到一个烤红薯的,想买个红薯吃……”
“光剩个脑袋还怎么吃红薯啊?”有学生喊。
“对啊,这个卖红薯的也这么说。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我粗心的危害了,因为粗心连红薯也不能吃。所以为了以后能吃红薯,大家一定要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可是这个时候后悔也没用啦,胳膊腿儿都丢了,找不回来了。这个时候卖红薯的就拿出一个头盔来,说:‘其实我是一个科学家,你戴上这个头盔,我就可以把你的思想移植到电脑里,到电脑里你还可以自由的思想,而且你想什么来什么,比如你想吃块红薯,面前就出现一块红薯。你想长出四条腿,就长出四条腿。’我一听,这个好啊,然后我就进电脑了,而我原来的脑袋就空了,没有我的思想,也不能思考了。现在请问:电脑和我原来的脑袋,哪个是我?”
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电脑是我。
我请一个不认为电脑是我的学生说明理由。
她说:“电脑里的你不是完整的你。因为身体是人的一部分。”
我问:“那人和身体是什么关系呢?”
一个三年级的女孩说:“你的身体长在你身上。”
我说:“‘我的身体长在我身上’?这样说好像有问题。如果这样说的话我就有两个身体了。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和我的身体是一体的?”
“那么我的身体改变了还是不是我?”
她点头说“是”。
我说:“我换一种提问的方式:身体和思想,哪个我最重要?”
大家都认为思想的我更重要。
我说:“现在我的脑袋空了,我死了吗?”
“没有。你还在电脑里活着呢。”
“可是身体是我的一部分,我的身体都没有了,怎么可以说我在电脑里活着呢?”
“你的思想在电脑里,还可以在电脑里思考啊。”
“假如这个卖红薯的把我的思想放进了电脑。后来他的红薯生意不好了,连电费都掏不起了,他为了省电费,把电脑咔嚓一关,我死了没?”
“死了。”
“只有我的思想死了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死了。那就等于说我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我了?”
现在学生们都同意这个观点。但是有的学生显得比较困惑,也有学生说“头晕了”,但是因为他们仍然表现得比较有兴趣,所以我决定接着往下讲。
“那么我的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学生们说了感觉、想法、思维、爱好、理想、记忆等等概念。
我说:“假如这些就是我的思想,也就是‘我’的话,那要请大家注意,千万不要借钱给别人。”
“为什么不能借钱给别人?”学生都很惊奇,因为比较困惑而情绪低落的一些学生又精神起来。
“我先讲讲我的悲惨遭遇吧:去年我的朋友借了我十块钱,说好了今年大年三十晚上还。大年三十晚上,我去找他要钱。他正放炮呢,说:‘你不能让我还钱。’我一听,这是要赖帐啊,我就急了,拿起一个二踢脚问他:‘为什么?你写的欠条还在我手里呢?!我就等着这十块钱买年货,不说出理由来我拿炮崩你!’他说:‘向你借钱的是去年的我,可是过了一年之后,我的思想中的想法、思维、记忆等等都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我就不是原来的我了。我不是原来的我了,你怎么能向我要钱?你应该去找去年的我要。’你们说,我应不应该跟他要钱?”
学生们都表示想不明白。
我说:“我当时也没想明白,他说得挺有道理啊。我跟他说:‘你别得意,等发明了时间机器,我再找原来的你要钱。”他又说:‘有了时间机器你也要不回钱。’我更糊涂了,问他:‘为什么?’他说:‘借钱给原来的我的是原来的你,但是现在的你的思想已经变了,所以现在的你不是原来的你了。现在的你怎么替原来的你向我要钱呢?’”
因为这段内容比较难理解,这个时候我停顿了一下,并针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做了解释和说明。
“后来我想:反正钱也要不回来啦,正好我手里还拿着一个二踢脚呢,正好拿回去增添一下节日的欢乐气氛。他把我叫住了,说:‘把我二踢脚放下。’我说:‘我拿的是原来的你买的二踢脚,现在的你没权利向我要。’说完这句话,我自己都很得意:我太聪明了,现学现用。他一听,也明白没办法从我这么聪明的人手里把二踢脚要回去了,就说:‘那我先替你把二踢脚点着,你回家就省事了。’我一看他点头哈腰的,心里舒服了点儿,说:‘这还差不多。’”
这个时候学生都笑了。“然后呢?”有个学生问。
“然后他就把二踢脚点着了。”我说。
“再然后呢。”
“再然后我整个春节假期就只能用左手吃饭了。”
等学生们的笑声平息下来,我说:“这个例子是说:人的思想是会变化的,即使上一秒钟的你也与下一秒钟的你不完全相同。佛经中把人的思想比喻成一片森林,这片森林里,每天都有一些树木枯死、倒下,也有一些树木出生、成长。过了一天,有一棵树倒下,有一棵树出生,这片森林与原来的森林还是不是同一片森林?”
学生们认为还应该算是。
“那么过了一百年,这片森林里原来的树木全部死去,存在的全部是新的树木,还能不能说是同一片森林?如果不是,那什么时候变得不是原来的森林的?如果说是,它又与原来的森林完全不同。这片森林就像人的思想,也像人的身体。人的身体和思想都在不停的变化,那还能不能说有‘我’存在?”
到这个阶段,我感觉已经达到学生们现在的理解水平和兴趣的极限了,所以不再往下讲,但是为了防止有些孩子会因此陷入虚无,上完这节课,找不到自己,将来会有悲观厌世的危险。还是要让他们回到现实,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我们好像找不到我们自己,但我们又清楚的知道我们存在,就像我们知道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一样清楚。我们怎么知道的?因为我们有思想。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通过我的思考确定我的存在。也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我思考所以我存在’。人与其它一切生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思考,一只猴子是不会想‘我是谁’这种问题的。小兔小狗可以与人一样坐在这里上课,但是它们只会想着怎么一条鱼一根骨头,不会思考一加一等于几。我刚才所讲的这些问题:人是什么,我是谁,我的身体算不算我自己,我的思想算不算我自己,思想和身体又是什么关系,有没有我存在?从古希腊人把‘认识你自己’刻在德尔菲神庙门框上,到现在已经两千六百多年,没有哪个人、哪个哲学家得到一个真正的答案。不要认为有人说‘你不停的变,所以你并不存在’,你就真的不存在。如果我们说变化了的我就不是我,那这个世界就会崩溃:我当然要不回我的钱,但我也可以霸占我朋友的房子。因为房子是原来的他买的,不属于现在的他。罪犯也不会被抓进监狱,因为犯罪的是原来的他,而警察不能抓现在已经变化了的他。你要想想:我是怎么变的?如果你变得更有智慧、更善良,你就是更好更美的你!我们当然在变,但在变化中我们总有一部分是不变的。也许不变的那部分就是‘我’,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如果各位有兴趣研究,也许这个问题会被在座的某一位解决,那你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这个课程因为面向的是中小学生,所以没办法讲得太严谨深刻,实际上讲课过程中好多内容都可以专门开一门课程了,但受限于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没办法展开讲。就我自己而言,我倾向于认为哲学中的许多问题永远无法解决,这是由生命和人的本性决定的,但我并不能绝对肯定,所以我不能以我的观点作为结论灌输给孩子们,我希望他们抱有希望,保持开放,因此这个课程像是一个房间,我在不停的推开一扇扇窗,对孩子们说:“看,外面有参差多样的世界,那是值得你去追求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语文中的哲学课之一:我是谁?
语文中的哲学课之一:我是谁
&“现在开始上课。我要先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当我刚说出这句话,有些同学就喊起来:“庙里有个老和尚。”
我说:“原来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那我就没必要讲了。但是我有个问题:这座庙的门框上写着什么字?”
犹豫了几秒钟之后,各种声音就响起来了。
“是个破庙,根本没字!”
“老和尚庙!”
“那谁能知道?这个故事里根本就没讲。”
等几分钟之后大家都平静了,我说:“这座庙的门框上有字,但是大家的答案都不对。因为我讲的不是你们知道的那座庙。这个世界上有好多山,好多山上都有庙,但并不是所有的山庙里都坐着个老和尚。如果大家只听个开头就以为我讲的这座庙是你们所知道的那座有老和尚坐在里面的庙,那很容易会出错的。所以----听别人说话,一定要……”
“听完整!”这次大家异口同声喊得很响亮,因为我经常提醒他们这样。
“所以我们才要制定课堂规则,规定必须举手并经过允许才可以说话。我现在要接着讲这个故事了。我说的这座庙在地球的肚脐眼上……”
“地球还有肚脐眼啊?”有个同学叫起来。
“抱歉,按照我们共同制定的课堂规则,你的成绩要被扣五分。如果你有问题,可以举手,这是你的权利。而且接下来我会讲到这个问题。”
他撇撇嘴,没有出声。于是我接着讲。
“古希腊传说中,众神之王宙斯为了确定地球的中心,让两只神鹰从地球的两极向中间飞。两只神鹰正好飞到希腊的帕那索斯山的德尔菲,于是宙斯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地球的肚脐眼儿’。后来希腊人在这个肚脐眼儿上盖了一座庙,在庙里放了一座神像,叫太阳神阿波罗,庙的门框上写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意思就是要你知道你自己是谁。这就是我们今天课程的内容:我是谁?有谁可以回答:你是谁?”
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是人。”
有些学生听到这个答案笑了,显然他们认为这个答案等于没说。不过这个答案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你……是‘人’吗?”我问他。
别的学生又乐了。他回答:“当然是人了。“
“你怎么知道你是人的?”我问他。
“我在这儿上课呢,不是人能在这儿上课吗?“他回答。
“假如猴子小兔小猪都可以来这上课。它们当我的学生,是不是它们就是人了?能不能上课可以作为判断你是不是人的依据吗?”
“不能。”他想了想,回答说。
“如果你想确定自己是不是人,先要知道什么是人。”我说。
“那……那你说什么是人?”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能上课的不一定是人。”我说,“不过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人是什么。他说‘人是身上没毛,两条腿走路的动物’。大家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
“不怎么样,人还有头发呢。”
“还有汗毛呢。”
“人老了还得拄拐棍儿,有的还要坐轮椅。”
接下来就嚷成一片了,因为大家发言实在是非常踊跃。
我等了一会儿,大家平静下来,我说:“大家说的都很好,不过除了几位‘下嘴’比较快的同学外,其他同学的答案我一个也没听清,所以还是请大家遵守发言的规则,不然大家以后都变得嘴快了,下一步自己想要说话就该堵别人的嘴了,再往后大家来上课都要带上各种武器,先把别人打得不能说话才能上课。为了防止大家以后变成残障人士,现在每个没有举手就说话的同学都要被扣五分。”
经过了重新举手说话、让学生们说出了各自对柏拉图的人的定义的看法后,我说:“各位都很厉害,指出了大哲学家的漏洞。要知道整个西方哲学、文化的源头就是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还有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可是他们也会犯错,而且是非常‘低级’的错误。所以不可以迷信任何人,包括像我这样有学问有智慧的老师,你们也不可以把我的话当真理。”
有好几个学生都举手要说话。我伸手说:“请说。”
“老师你又自恋了!”这几个学生大叫。
“这个叫自信,不叫自恋。自恋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好,但他其实不清楚自己到底怎么好。自恋的人一被人批评,要么愤怒的叫喊‘我就是好,你是嫉妒我’,要么觉得别人批评就证明了自己不好,一下由自恋变成自卑:‘原来我很差’。自信的人很聪明,他明白自己哪里好、好到什么程度,别人说他差劲,说得对了他承认,说得错了他也觉得无所谓。哦,又跑题了。接着讲人是什么。如果我们把柏拉图对人的定义修改一下:健康的成年人是只长着头发、汗毛的两条腿走路的动物。这个定义对不对?”
“不完全对。”有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说,“它只是说了人的一部分特点,但是不仅仅人有这些特点,有一些其它动物也有这些特点。”
“嗯,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确定人是什么,就必须要把人的所有特点全说出来,或者说出只有人才有的特点。是这样吗?”
“是的。”
“那谁能说说人还有哪些特点,或者人有哪些其它动物没有的特点?”
学生说了各种答案,但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两类:身体和思想。
“现在我们知道了人的特点,再回到开始的问题:我是谁?”
有学生回答:“我是XXX(名字)。”
更多的学生在犹豫,没有回答。显然他们认为说“我是XXX”并不能说明“我是谁”,但他们又没有答案。这是好现象,因为他们的思维变得深刻了。
我说:“我先讲个从网上看来的笑话吧。有个暴发户跑到北京,对一个北京人说:能不能想办法把我爷爷的照片挂到天安门城楼上。北京人说:没问题,给我五百万,保证给你办成。一个月后,北京人给这个富翁一个身份证。富翁一看,北京人给他改名叫“毛新宇”了。”
我问:“这富翁改了名字,是不是就成了毛泽东的孙子了?反过来,如果我改名叫你的名字,是不是就成为你了。当然不能。所以你的名字不是你,你说出你的名字也无法说明你是谁。
刚才我们说人的特点的时候,大家说出的各种特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身体特征和思想。我们先来看看身体特征。当大家来上课时,你们有没有怀疑过:黑板前站着的是不是张老师本人?你们是怎么确定我就是张老师的?”
“根据你的模样呗。”有学生回答。
“哦,那就是说,你们来了,一看,这人长得这么帅,那一定就是张老师了。是吧?”
“不是。是因为你长得丑,和别人不一样,才知道你是张老师的。”有个学生说。其他人都笑了。
“我是自信的聪明人,所以你再怎么说我丑我也不会在意,无所谓啦,只能说你的审美观很独特。言归正传,大家是靠我的身体外形判断我是不是我的,对吧。”
“那我的身体是不是我?”
有一多半的学生说“是”,还有一部分说“不是”,有些没有表态。
“假如有一天,我早上梳头,掉了一根头发。我来上课,有个同学就大叫:‘这人是冒牌货!’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就回答:‘因为张老师比这个人多根头发。就是因为张老师多这根头发,所以才那么帅。’这样说对不对?”
“当然不对了。”
“嗯,我掉根头发也还是我,那如果我是个非常粗心的人,哪天逛街的时候一不小心,唉呀,我的胳膊丢了,我还是我吗?”
“是啊。”
“我又去逛街,唉呀,我又把两条腿丢了。我还是我吗?”
“是啊。”
“我再去逛街,唉呀,这次把身体丢了,光剩下脑袋了……”
“没腿了还能逛街啊?”学生都乐了。
“我坐个电动轮椅嘛,没电动轮椅滚着也要去,因为我太热爱逛街了,所以逛得只剩下脑袋了。现在还是不是我?”
“还是你。”
“假如光剩下脑袋的我又去逛街……”
“脑袋丢了就不是你了!”有学生喊。
“你猜错了,哈哈,这次我的脑袋没丢。我在街上看到一个烤红薯的,想买个红薯吃……”
“光剩个脑袋还怎么吃红薯啊?”有学生喊。
“对啊,这个卖红薯的也这么说。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我粗心的危害了,因为粗心连红薯也不能吃。所以为了以后能吃红薯,大家一定要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可是这个时候后悔也没用啦,胳膊腿儿都丢了,找不回来了。这个时候卖红薯的就拿出一个头盔来,说:‘其实我是一个科学家,你戴上这个头盔,我就可以把你的思想移植到电脑里,到电脑里你还可以自由的思想,而且你想什么来什么,比如你想吃块红薯,面前就出现一块红薯。你想长出四条腿,就长出四条腿。’我一听,这个好啊,然后我就进电脑了,而我原来的脑袋就空了,没有我的思想,也不能思考了。现在请问:电脑和我原来的脑袋,哪个是我?”
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电脑是我。
我请一个不认为电脑是我的学生说明理由。
她说:“电脑里的你不是完整的你。因为身体是人的一部分。”
我问:“那人和身体是什么关系呢?”
一个三年级的女孩说:“你的身体长在你身上。”
我说:“‘我的身体长在我身上’?这样说好像有问题。如果这样说的话我就有两个身体了。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和我的身体是一体的?”
“那么我的身体改变了还是不是我?”
她点头说“是”。
我说:“我换一种提问的方式:身体和思想,哪个我最重要?”
大家都认为思想的我更重要。
我说:“现在我的脑袋空了,我死了吗?”
“没有。你还在电脑里活着呢。”
“可是身体是我的一部分,我的身体都没有了,怎么可以说我在电脑里活着呢?”
“你的思想在电脑里,还可以在电脑里思考啊。”
“假如这个卖红薯的把我的思想放进了电脑。后来他的红薯生意不好了,连电费都掏不起了,他为了省电费,把电脑咔嚓一关,我死了没?”
“死了。”
“只有我的思想死了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死了。那就等于说我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我了?”
现在学生们都同意这个观点。但是有的学生显得比较困惑,也有学生说“头晕了”,但是因为他们仍然表现得比较有兴趣,所以我决定接着往下讲。
“那么我的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学生们说了感觉、想法、思维、爱好、理想、记忆等等概念。
我说:“假如这些就是我的思想,也就是‘我’的话,那要请大家注意,千万不要借钱给别人。”
“为什么不能借钱给别人?”学生都很惊奇,因为比较困惑而情绪低落的一些学生又精神起来。
“我先讲讲我的悲惨遭遇吧:去年我的朋友借了我十块钱,说好了今年大年三十晚上还。大年三十晚上,我去找他要钱。他正放炮呢,说:‘你不能让我还钱。’我一听,这是要赖帐啊,我就急了,拿起一个二踢脚问他:‘为什么?你写的欠条还在我手里呢?!我就等着这十块钱买年货,不说出理由来我拿炮崩你!’他说:‘向你借钱的是去年的我,可是过了一年之后,我的思想中的想法、思维、记忆等等都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我就不是原来的我了。我不是原来的我了,你怎么能向我要钱?你应该去找去年的我要。’你们说,我应不应该跟他要钱?”
学生们都表示想不明白。
我说:“我当时也没想明白,他说得挺有道理啊。我跟他说:‘你别得意,等发明了时间机器,我再找原来的你要钱。”他又说:‘有了时间机器你也要不回钱。’我更糊涂了,问他:‘为什么?’他说:‘借钱给原来的我的是原来的你,但是现在的你的思想已经变了,所以现在的你不是原来的你了。现在的你怎么替原来的你向我要钱呢?’”
因为这段内容比较难理解,这个时候我停顿了一下,并针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做了解释和说明。
“后来我想:反正钱也要不回来啦,正好我手里还拿着一个二踢脚呢,正好拿回去增添一下节日的欢乐气氛。他把我叫住了,说:‘把我二踢脚放下。’我说:‘我拿的是原来的你买的二踢脚,现在的你没权利向我要。’说完这句话,我自己都很得意:我太聪明了,现学现用。他一听,也明白没办法从我这么聪明的人手里把二踢脚要回去了,就说:‘那我先替你把二踢脚点着,你回家就省事了。’我一看他点头哈腰的,心里舒服了点儿,说:‘这还差不多。’”
这个时候学生都笑了。“然后呢?”有个学生问。
“然后他就把二踢脚点着了。”我说。
“再然后呢。”
“再然后我整个春节假期就只能用左手吃饭了。”
等学生们的笑声平息下来,我说:“这个例子是说:人的思想是会变化的,即使上一秒钟的你也与下一秒钟的你不完全相同。佛经中把人的思想比喻成一片森林,这片森林里,每天都有一些树木枯死、倒下,也有一些树木出生、成长。过了一天,有一棵树倒下,有一棵树出生,这片森林与原来的森林还是不是同一片森林?”
学生们认为还应该算是。
“那么过了一百年,这片森林里原来的树木全部死去,存在的全部是新的树木,还能不能说是同一片森林?如果不是,那什么时候变得不是原来的森林的?如果说是,它又与原来的森林完全不同。这片森林就像人的思想,也像人的身体。人的身体和思想都在不停的变化,那还能不能说有‘我’存在?”
到这个阶段,我感觉已经达到学生们现在的理解水平和兴趣的极限了,所以不再往下讲,但是为了防止有些孩子会因此陷入虚无,上完这节课,找不到自己,将来会有悲观厌世的危险。还是要让他们回到现实,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我们好像找不到我们自己,但我们又清楚的知道我们存在,就像我们知道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一样清楚。我们怎么知道的?因为我们有思想。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通过我的思考确定我的存在。也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我思考所以我存在’。人与其它一切生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思考,一只猴子是不会想‘我是谁’这种问题的。小兔小狗可以与人一样坐在这里上课,但是它们只会想着怎么一条鱼一根骨头,不会思考一加一等于几。我刚才所讲的这些问题:人是什么,我是谁,我的身体算不算我自己,我的思想算不算我自己,思想和身体又是什么关系,有没有我存在?从古希腊人把‘认识你自己’刻在德尔菲神庙门框上,到现在已经两千六百多年,没有哪个人、哪个哲学家得到一个真正的答案。不要认为有人说‘你不停的变,所以你并不存在’,你就真的不存在。如果我们说变化了的我就不是我,那这个世界就会崩溃:我当然要不回我的钱,但我也可以霸占我朋友的房子。因为房子是原来的他买的,不属于现在的他。罪犯也不会被抓进监狱,因为犯罪的是原来的他,而警察不能抓现在已经变化了的他。你要想想:我是怎么变的?如果你变得更有智慧、更善良,你就是更好更美的你!我们当然在变,但在变化中我们总有一部分是不变的。也许不变的那部分就是‘我’,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如果各位有兴趣研究,也许这个问题会被在座的某一位解决,那你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这个课程因为面向的是中小学生,所以没办法讲得太严谨深刻,实际上讲课过程中好多内容都可以专门开一门课程了,但受限于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没办法展开讲。就我自己而言,我倾向于认为哲学中的许多问题永远无法解决,这是由生命和人的本性决定的,但我并不能绝对肯定,所以我不能以我的观点作为结论灌输给孩子们,我希望他们抱有希望,保持开放,因此这个课程像是一个房间,我在不停的推开一扇扇窗,对孩子们说:“看,外面有参差多样的世界,那是值得你去追求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谁哲学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