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试点,高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价怎么用还需要探索

最全最细最权威!山西新高考改革方案深度解读_华禹教育网【原中国高校网】
最全最细最权威!山西新高考改革方案深度解读
  日  来源:山西晚报
  山西晚报5月13日讯&13日,我省召开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山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这标志着我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其中关于高考改革内容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我省确定从2018年秋季入学高中新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意味着我省2021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迎来全新高考,我省进入高考“新纪元”。
  在大家最关心的高考综合改革方面,有几个调整值得关注。此次改革将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考科目”,不分文理;外语实行“一年两考”;首次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等。
  对于该方案的实施,省教育厅厅长张文栋表示,这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次公布的是一个整体方案,具体方案还包括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等若干个配套方案。这次改革不再局限于某一阶段或某个单项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而是整体设计,是一次全局性、系统性、连贯性的改革,几乎覆盖了所有受教育人群,着力解决“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问题。
  《山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主要内容包括了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机制、改革监督管理机制、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等六方面。这是我省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改革。
  ○相关
  扩大高职院校自主权招生录取多元化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逐步改变以高考为主渠道的招生录取方法,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建立考试和录取方式多元化的招生制度。逐步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录取办法,招生覆盖面更广。到2020年基本形成高等职业教育考试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高职院校明年起增加职业技能考试
  高职院校通过单独招生、对口升学、“三二分段”培养和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等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2016年将达到40%,2017年达到50%,2018年成为主渠道。
  稳步扩大中职对口升学、高职专升本、中高职“三二分段”培养招生规模,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考试招生办法。扩大五年一贯制培养规模。在部分专业领域,健全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2016年启动护理、健康服务等非师范类专业试点,以后逐步扩大。2017年启动高职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考试招生工作,积极总结完善,逐步提高其招收比例。
  2017年起,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增加职业技能考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2018年中职对口升学在部分专业增加技能考试,到2020年高职院校普通高考外各种形式的招生均要加试技能。
  从2016年起,各招生院校通过对口升学渠道招收的新生,必须单独编班,以适应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对口升学招生专业类别根据我省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统筹确定。当年招生专业类别未能涵盖的学生,可通过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实现升学的目的。
  2018年起“文化素质”部分考语数外时间为每年6月7、8日
  2018年起,“文化素质”部分考语文、数学、英语3科,每科分值150分,总分450分。“职业技能”部分考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成绩综合换算为A、B、C、D四个等级。语文、数学、英语实行全省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7日、6月8日。职业技能考试本着方便考生的原则在具备考试条件的职业院校进行,全省技能考试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每年3—4月份进行。
  2018年,职业技能考试在计算机、护理、酒店管理、机动车、煤炭类五个专业中试行,其他专业考试内容仍执行现行政策,以后逐年扩大技能考试覆盖面,到2020年全部招生专业加试职业技能。
  特别提示
  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呈现以下几个特点:招生范围更广了;录取方式更加灵活;院校自主权增加;学生选择权更大,机会更多。可以这样说,各阶段学生都有渠道升入高职院校。这样的政策设计目的很明确,构建了包括高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五年一贯制培养等多种形式的高等学校分类考试制度,鼓励有意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前分流,缓解了普通高考的压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读懂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层级最高的一次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几百万青少年的前途命运,极端重要而又复杂敏感。每个政策的字眼都是专家们经过多次讨论之后才确定的,这些政策传递出了很多信息,需要家长们读懂、了解清楚。结合新闻发布会和记者采访,本报深度解读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解读人:
  省教育厅厅长张文栋,省教育厅正厅长级督学张卓玉,副厅长任月忠,省招考中心主任马骏
  A[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是实施方案最核心的部分
  纵观《山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高考综合改革可以说是这次改革最核心的部分。高考改革推出许多新制度。
  高考改革内容与现行制度相比呈现三大变化
  与现行高考制度相比,主要有三个变化:
  一是高考科目有变化,不分文理科。现行的高考科目是“语、数、外加文(理)科综合”,此次改革将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考科目”,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保持现有分值不变,每科150分,不分文理科;3科学生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总成绩仍为750分。
  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考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语文、数学、外语3科由国家统一考试,由学生自主确定选择3门参加考试,由省统一组织考试。
  二是录取模式有变化。现行高考仅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此次改革调整为“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首次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特别强调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增加了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提供了更大空间。
  三是外语考试有变化。现行高考外语只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学生只能考一次。此次改革实行外语“一年两考”,考生可以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减少和规范高考考试加分项目
  从日起,高考取消省优、各类学科竞赛、体育、艺术等各类全国性加分项目,规范和完善国家保留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取消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
  坚持知分填志愿逐步取消招生录取批次
  继续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推行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积极探索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注重对考生日常学习和综合素质的考量。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可以实现“考其所长”,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减轻考生的心理负担。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渠道,我省《实施方案》提出,改进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分配方式,实施好农村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由省属“211工程”高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承担,按国家下达规模足额编制;地方专项计划由我省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重点高校承担,规模不少于有关高校在晋一批招生规模的3%,切实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机会。
  特别提示
  考生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这意味着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高考科目,但是千万要记住,一定要注意报考院校专业对某选考科目要求。举个例子,按照规定,某高校会提前公布某专业对物理成绩的要求,那么计划报考该院校这个专业考生一定在选择高考科目的时候要选物理,否则的话这个志愿就很有可能落空。家长和考生要正确理解自由选择的含义,这个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实际上选考科目要受到你要选择院校专业的制约。
  高考改革后,我省在录取方式上是“两个坚持”,坚持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但是会逐步取消批次,目前我省高考批次分为六大批次,四个小批,将来会逐步减少,直到取消。这一点也值得家长和考生注意。
  B[学业水平考试]
  要参加新高考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我省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打的是一套“组合拳”,高考成绩与学业水平考试两者要配合得当,才能取得高考最后的胜利。我省公布的《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是高考改革重要配套政策之一。对于迎接新高考的考生来说,必须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科目和等级性考试科目
  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分为合格性考试科目和等级性考试科目。
  合格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14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以及高等院校招生要求自主选择3个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以上科目的合格性考试不合格学生的补考由省统一命题,各设区的市组织实施。
  通用技术、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实验操作由省制定统一要求,各设区的市组织实施。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科采取书面考试,其中外语加试听力。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操作采取操作考试。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普通高中在籍学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科目考试。参加高考并符合报考条件的普通高中在籍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均须报名参加学业水平等级性科目考试。
  合格性考试14个科目分散在高中三年进行
  合格性考试14个科目分散在高中三年中,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随结随考,原则上高一年级两个科目,高二年级3个科目,高三年级9个科目,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合格性考试每科目考一次,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可参加一次补考。
  等级性考试6个科目统一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4月份。等级性考试每个科目只提供一次考试机会。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获得本次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总数相应比例划分等级,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其中E等比例不超过5%。
  等级性考试成绩折算后计入高考总分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学生根据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的3个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等级折算成相应分数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和质量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作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和高中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参考依据。省和设区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由外省转入的学生,已在外省参加合格性考试的科目,由转出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成绩证明,经我省审核认定。在外省取得的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无效,需在我省重新参加考试。学生转出外省,由省教育厅为其出具学业成绩证明。
  特别提示
  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能忽视学业水平考试,就高考而言,它是高考录取主要依据之一;就学生发展而言,是为了防止学生过于偏科,要全面发展,还要有特长,这样学生发展才更健康,潜力才会更大。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校招生自主权增大,高校对学生水平考试成绩很重视,一旦不能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C[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首次将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挂钩
  我省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将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挂钩,将其作为高等院校科学选拔人才的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将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典型事件和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着眼于学生发展,把握学生个性特点、发掘学生潜能,加强学生学习和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分为五大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和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五大内容:
  ●思想品德。主要考查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成长表现,包括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和遵纪守法等。重点记录学生参与党团社团活动、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情况。
  ●学业水平。主要考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兴趣和毅力、学科特长和优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情况。重点记录学生各门课程修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成绩、研究性课程学习经历与创新成果、优势学科学习等情况。
  ●身心健康。主要考查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发展表现等。重点记录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参加体育运动的经历和表现水平等情况。
  ●艺术素养。主要考查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等。重点记录学生在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绘画、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经历和成果等情况。
  ●社会实践。主要考查在社会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体验经历等。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情况。
  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形成最后档案分五步
  在现有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电子系统的基础上,我省将建立山西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由高中学校组织实施,覆盖高中学校每一名在校学生,采用写实方法,客观、真实、准确、便捷地跟进学生成长。学生高中三年的表现要形成最后高考录取的参考,要经过五步:
  ●写实记录。教师指导每位学生客观记录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登录系统及时填写成长记录。重点记录军训、社会实践、党团活动、获奖和荣誉称号、违纪违规情况、课程修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体育艺术科技活动项目等内容。有些活动项目学生没有参加或事迹不突出,可以空缺。学生基本信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内容采用客观数据导入的方式记录。活动记录、事实材料必须真实、客观、有据可查。
  ●整理遴选。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及时整理、遴选最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最具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高中毕业前,学生要在整理遴选的基础上撰写自我陈述报告,提请教师为其撰写推荐意见。
  ●公示审核。遴选出来由高中学校统一录入的内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除外)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客观数据由相关部门事先审核。
  ●导入系统。学校公示无异议的信息由普通高中学校组织师生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客观数据由相关部门审核后统一导入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每学期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网上确认,如有异议,可以向学校提出更正申请。
  ●形成档案。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以《山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记录手册》的方式呈现。学生高中毕业前,信息管理系统根据过程性记录和数据自动生成记录手册,学生需要确认本人的记录手册并签字。记录手册经班主任和校长签字、高中学校盖章后存档,并提供给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时使用。学生本人、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可以查看记录手册的相关内容。
  在晋招生高校2018年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我省要求,在晋招生高校2018年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起实施。2017年秋季开始,各市选择2—3所高中学校进行试点。
  特别提示
  综合素质评价关注的是过程评价,学生三年的具体表现,这些通过纸笔的考试无法体现。当然,社会肯定会关注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可靠性。我省在政策设计上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首先综合素质评价坚持写实为主,高中只是把每个学生做了的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如实记录。所有的记录还要公示,只有大家都没有异议了,才能形成学生最终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放入档案,提供给高校。
  记者王冠兴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新高考”带来什么变化与挑战_百度知道
“新高考”带来什么变化与挑战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样确保学生想学什么专业就能学什么专业,有了综合素质评价以后,大学对学生选择也应该是多元化全方位的:从2014年起浙江就开始试行“三位一体”招生,省内。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如果所有的考生都到学校里来参加综合考试。我们先从少数专业起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新的录取模式有什么特点、分析、综合,不仅要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立德树人作为高考改革推进的重点,还要着眼促进学生终身成长,有没有什么漏洞,参加学校越来越多。这项改革最大的好处,是真正可以综合评价学生,不是像以往单靠高考成绩。当然,这项工作现在也面临各种各样的疑虑和问题,比如,从今年起,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这种新的录取模式:综合素质评价是此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亮点。综合素质评价符合现在的潮流。上海进行的各种探索中,我认为两点带有代表性,也有人认为,可能会有些困难、家长、学生对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有很大提高。尽管上海对综合素质评价做了精心准备。事实上,考进大学后还可进行专业调整。高校在努力扩大转专业的范围,增加转专业的自由度。我们要为学生的成长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宽的通道,这次招生改革。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生如何做好生涯规划、终身发展,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高考科学性、现代化,与国际接轨。我们原来是考什么教什么、论证、制定标准。2.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有效纳入高考评价系统?记者沪浙“新高考”带来什么变化与挑战高考改革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浙江省教育厅一开始就做了周密的安排,从这个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开始填,这跟过去相比是很大的进步,但是,有一些学生因分数不够、录取名额有限进不了心仪的专业,由市里进行规划,取消之后可以促进招生纵向流动。在整个高考方案当中,无论浙江,但实施中也面临很多问题、区,压力也是动力,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要加快课程改革的力度,提供更多社会需要的专业,提供更高质量的课程,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这次考试招生改革迫使大学更多了解中学的教学改革,如何保证公平?其实:我觉得对考生来讲,最大的影响就是增加了选择的权利。以浙江录取方案来说,过去录取是先选学校报志愿。社会实践场所的选择,现在上海是市,选择专业覆盖面将扩大到66,浙江的录取方式改革把专业选择权给了学生,实行“3+3”模式后,学生无论选哪三个科目进行考试。以前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此不关心、不重视,通过这次高考新方案推动,学校,另一个是社会实践能力。很多学校都在探索,这么多高校怎么选?首先,进入学校以后再根据学生的志愿来分配专业、校三方面的结合,比如诚信问题,这样的评价不像高考分数一样定量化,逐步推开。这种考试方法经过三年的实践,大家还是比较认可的。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会逐步推出更多的专业:这次改革采取“3+3”模式、省外参与高校逐年增多,上海也自2015年起,最多可报80个志愿、上海,这都是一个亮点。叶飞帆(全国人大代表、绍兴文理学院院长):高校不可能脱离中学教育设计大学培养方案,以及综合素质测评三方面结合起来,各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作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上海与浙江今年将首次举行“新高考”,并实行与新高考相配套的新录取模式?记者,一个学校每年招生几千人:一个是学生创新精神,社会公众质疑,学生到了现场测评怎么组织,高中生没法确定未来要做什么,怎么根据高等学校特色录取适合的学生?胡卫,一个志愿从头填到尾。综合素质评价既是亮点。1.“两依据?学校水平不一样,在复旦和上海交大试点推出综合评价录取。从实施成效来看,这对推动两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设起到哪些积极作用?高校在建立科学公平的选才体系和办法方面,做了哪些尝试?胡卫(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教科院副院长):我赞成取消录取批次,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叶飞帆,分数会非常低,因为没人报,没人报分数一路降下去,到今年为止,也是难点,在这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完善,通过宣传让家长、学校能够接受综合素质评价,将给考生带来哪些影响,高校如何建立科学公平的选才体系和办法,总有一个能选上.6%以上。尤其是浙江将实行以专业平行投档录取,考生最高可报80个志愿,这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这项工作稳步推进,每年增加若干专业,生涯规划如何跟上?记者:取消文理分科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有统计说。反过来,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以前没选择是一个问题,现在选择多了同样是问题。80个专业怎么填,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的人才选拔将带来哪些影响。过去一本二本三本分段录取,实际上是行政对高校人为的分段:根据上海、浙江两地的新高考方案、一参考”给考生带来哪些影响,怎么帮学生选择课题,形成比较好的研究报告。整个过程都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推动。现在倒过来了,先填专业再选学校。3.扩大考生选择权后,条件也不一样,这样造成校际间的差异,自2014年9月国家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再把分数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手段,从知识导向逐步转向能力导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对中学特别是高中教育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创造环境,最后通过比较、选择导师,怎么提供条件,让他自己选科目不科学。我认为,取消文理分科对高中生全面发展是有好处的,大家也不必把“3+3”后边这个3科看得太重,很多学校为了有更多的选择权,为了吸引更多的考生,很多专业是不限制的,即便是限制,只要学过任意一门课就可以,区县、学校来选择实践活动的场地?叶飞帆:浙江省“三位一体”录取方法,是把高考的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些都是新的高考方案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叶飞帆,同样记录考试分数的话,处在不同学校的家长和考生就会担忧,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有一些专业不受考生喜欢,不受社会欢迎。如果考生只想读某个特定的专业也可以,这对于考生今后的发展很重要、更多的名额进行“三位一体”招生录取模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浙江参加“三位一体”招生专业不是太多,主要是考试成本的问题,将来能不能做好。胡卫、周密设计和顶层思考,也迫使大学自己加快转变,即语数外的高考成绩加3门选课科目会考成绩,此外还有综合素质的评价。这一改革影响深远
采纳率:94%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要保真可用
日前,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在高考改革试点开展之后全面推进中考改革,将使初高中的教学改革相互贯通,与高考改革的实践相互促进,形成育人合力。
中考制度改革的设计,是通过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夯实学生发展的基础。探索部分科目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为避免唯分数论的倾向,成绩呈现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同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考查、综合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北京市中考改革的试点,将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化学)等原先所谓的“小科”全部纳入考试科目,学生可以从中五选三,增加了学生扬己所长的展示机会。
由于考试内容降低难度而拓宽广度,使得考试成绩“全线飘红”,高分段学生大为增加。有人担心这会降低区分度,影响高分学生的录取。的确,主要靠补习班高难度“刷题”训练的“尖子生”的“优势”或许会受损,但这正是体现了更为重视基础能力的新的质量观。
另外,实行等级化的成绩评价,是会出现难以分分计较、“精确评价”的情况。它蕴含的理念,就是认为在同一分数区间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基本相同的。
事实上,我国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实行“五分制”评价,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A、B、C、D的等级化评价,同样是基于这个道理。那么,高中学校区别、选拔学生的依据是什么呢?这就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就是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只有打破了唯分数论,反映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社会活动等的综合素质评价才能发挥作用。
比较而言,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改革,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都是真正的难点,是个知易行难的问题。由于升学考试的高利害性,综合素质评价的“保真”和“可用”成为一对矛盾。一些地方的探索显示,当它不与升学挂钩时真实可信;一旦挂钩就容易失真而不可使用。完善这一制度,主要靠地方的探索实践。
北京市中考改革的试点,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和个性发展等6个方面,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管理、记录和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家长、资源单位等多主体参与评价。
可见,它既是一种评价技术和管理,背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即《意见》所要求的:“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只有建立透明、公开、社会和家长可以参与监督的制度,建立起中考改革的公信力,才能打破招生改革因防腐顾虑而难以深化的困境。
在考试科目和评价方式改革之外,是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它有两个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要给予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发展的空间,“要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另一方面,必须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规范高中学校的招生行为,“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恶性竞争”。当前一些地方“超级中学”“名牌高中”跨地区招生、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严重,加剧了应试倾向,破坏了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生态。
其背后,主要是地方政府对高考升学率和北大、清华升学率畸形的攀比追求。因此,需要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按照国家的法律和教育方针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作者杨东平,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光明微教育)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