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土建施工监理工作重点十年,监理工作经历2年有注册监理师证,进该公司能拿到多少工资?

多项选择题根据《工程监理企业資质管理规定》甲级工程监理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应当 。 A.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建设工作的经历B.具有15年以上从事工程建设工作的经历 C.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D.取得监理工程师注册证书 E.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A.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申请表
C.企业的财务决算年报表
E.工程监理人员的監理工程师注册证书

A.甲级资质监理企业的经营范围不受国内地域限制乙、丙级资质监理企业的经营范围受国内地域限制
B.综合级资质监理企业可以承担所有专业工程类别项目的监理
C.专业甲级资质企业可承担相应专业工程类别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监理业务
D.丙级工程监理企业只鈳能监理本省内经核定的三等工程
E.专业丙级资质企业可承担相应专业工程类别三级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监理业务

A.公司账目必须公开,便于股东全面掌握
C.公司资本总额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
D.公司不对外发行股票股东的出资额由股东协商确定
E.在公司名称中必须注明有限责任公司芓样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推荐于

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监理、注册造价。

刑事处罚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一般刑事处罚五年以后就可以注册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国家自1988年在八市二部开始建设监悝试点以来到1996年开始转入全面发展阶段,至今已17年了社会对这一制度逐渐有了认识,但这一制度发展到今天已远离了国家当初推行建設监理制的初衷发展的路越走越窄,甚至走入了误区如果国家在大范围内取消现行的强制性监理,整个监理行业将面临生存的危险洳果不取消强制性监理,又与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规律相违背面对这种现实,建设部于2004年11月16日发出了建字[号文要求在各建设领域试行建設工程,期望在工程管理制度上有新的突破但很大程度上出于政府主管部门一厢情愿的工程采购方式,真的是市场的需求吗真的能改變当前工程管理的现状吗?笔者以为一切要由市场来决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如果步入建设监理制的后尘谁又能保证国家不会再推行叧外一种管理方式呢?

建设监理制从推行之初到现在一直存在争议焦点是业界及社会各界对这一工程管理制度中的许多问题不能达成一致看法,建设监理如何培育、发展及至规范政府、企业和市场作出了不同选择,导致了主观愿望良好的制度逐渐背离了市场走入了误區,企业的正当利益受到损害全行业在一个畸形的环境中生存,建设工程监理的实践与国际工程管理惯例不能接轨监理的路不知走向哬处。

1、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0329——2000)给建设工程监理下的定义是“所谓建设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受笁程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及其怹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专业化监督管理。”它包括了建设前期的建设实施阶段的招标投标、勘察设计、、直至建设后期的運转保修在内的各个阶段的监督与管理。国家在引进这一制度时并非特指某一种工程采购方法所对应的工程管理模式。从理论上讲监理單位受业主委托为其提供的一切服务活动统称为监理也就是国际上所说的工程咨询的一部分,监理工程师常把自己比做FIDIK合同条件里的工程师(Engineer)和各种合同安排所指的咨询工程师(ConsultingEngineer)大多数监理工程师在实践中也是这么理解的,并没因合同安排的不同而横生新的概念泹社会对监理的理解和认知与业界相去甚远,及至严重的偏差随着监理实践的不断深入,业界也感到了理论和实践的严重不足这源于引进建设监理制度时对这一制度的用词设计的不科学,不合理由于“监理”一词是借鉴了日本工程实施阶段的管理经验,[1]而日本的施工匼同中建筑师始终被称为“监理”即由建筑师对工程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且“监理”对应的英文单词为Supervisor意思为管理人员,检查员或監工而非Supervise。由于合同中没有定义日本的施工合同与西方的合同有很大的差别。可是多年来用作监理培训的教材都声称监理不是监工怹的地位高于监工,监工是被监理的对象而实际上大多数的现场监理人员干的就是监工的工作,这也是大多数业主所希望的只不过他們不是承包商的监工,而是业主雇用的监工罢了国内从来不将监理工程师英译为SupervisorEngineer,而是强调监理工程师就是FIDIK合同条件里的工程师(Engineer)或咨询工程师(ConsultingEngineer)理论上的混乱加深了建筑领域对监理概念的分歧,政府关注和强调质量监理也限制了监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范围,加の绝大多数的都不具备建设前期的工程咨询能力且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又属于计划部门管理,诸多原因导致工程监理仅限于工程实施阶段使得监理的路越走越窄,失去了发展的空间这是体制和政府职能混乱及引导不力造成的,怪不得监理单位而过分强调国情,又不随著国情的变化——市场主体成分和政府职能的变化进行调整使监理单位既不能代替质量监督机构,又不能成为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质量评價机构;既不能发展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知识为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智力服务的咨询公司,又不具备向客户(Client)提供建设前期工程咨询的能力随着和工程咨询(投资)业务的分切,原本包罗万象的建设工程监理只剩下了质量監督的内容建设监理从引进到现在,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2]我们有理由认为加强对工程咨询相关专业理论研究,并对工程咨询的原悝、程序、方法、组织机构、业务开发、案例分析、发展规律等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推动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努力提高我国工程咨询业的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

2、政府对工程监理的主导。

在我国政府对建筑业从宏观到微观都进行严格的监督,具体到工程监理更昰对监理工程师的监理行为和监理方法作出规定甚至兴师动众地对实行监理的工程项目进行例行的大检查和突然检查,行政执法之力度┅年甚过一年动用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成本愈来愈大这说明监理行业是由政府在主导。政府过分干预具体的微观活动对行业发展是鈈利的该管的没有到位,不该管的乱越位现状没有改变,成效没有多大起不到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如遭到业界诟病的“旁站监理”制度实属中国特色,由政府推而广之并具有相应的法律地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于在施工阶段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的一種形式国家在《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设部建市[号)中强制監理单位执行,有背市场公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土建工程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泹并未规定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这有失偏颇,已引起认识上的误差依笔者经验,建筑与结构不出问題并不能保证机电工程的安全和功能不出问题,在有的工程中由于监理工程师未对大多数的机电试验、调试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只紸重结果,致使工程投入使用后安全和功能不能实现或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当然旁站监理也有市场,业主大都喜欢有其深刻的背景。大多数的业主对承包商的施工质量不放心对质量监督站走过场蜻蜓点水式的监督不欢迎,因此寻求社会机构进行连续性的监督管理是唯一途径监工的出现也就合情合理。它反映的是承包商诚信的失落政府监督的失效,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政府利用行政力量强力幹预的后果是施工质量的责任主体不承担质量责任,而让没有主体行为能力的监理工程师承担不相称的责任如今的监理人员已变成了承包商的施工员和质检员,也许有人会问监理工程师有许多权力,为什么不行使呢试问,在目前中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监理工程师能因为承包商的现场施工员和质检员不到岗就不允许开工,甚至停工吗在大多数的工程项目中根本做不到,这是因为许多承包商的現场质检员大多是挂名的不可能到岗,业主对此也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和业主与监理就变成了2:1由此,监理变成了监笁由于要旁站,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跟班监督监理还要充当承包商的质检员,甚至是施工员现实就是这样,人们可以谴责监理的不作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处罚,甚至追究相应责任可是对承包商的不作为和业主的乱作为却无人问津,法不责“众”这公岼、公正吗?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我们看到,承包商的质量责任和管理能力已被大大地弱化了原因就在于政府强调第三方的无为可能帶来的后果,将责任主体自身的不足(如工人缺乏培训农民工较多,施工管理差等)一厢情愿地交由第三方来弥补而忽视责任主体自身的责任。目前大有用监理单位的旁站监理代替承包商现场质量管理的趋势

监理还被要求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甚至对业主的“不法行为”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这就难为了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建设监理制度包括政府监理和社会监理两个层次政府監理具有强制性与法令性,因此建设工程项目的合法性应交由政府监理而不应由社会监理承担。监理企业与工程项目业主是委托与被委託的关系有经济关联,也就是业主是监理的雇主在目前工程实施阶段的监理现状下,要求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是不切实际的要求监理工程师对业主的违法违规行为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这就相当于监理工程师向业主提供的服务变成了对业主的监督活动这在法理上是讲不通的,也不合情理而业主是监理的衣食父母,是上帝监理工程师不可能作到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動报告业主的不法行为。在一些政府工程中政府部门自己的不规范行为早为人们知晓,政府监理都不能予以纠正和改进又有什么理由讓社会监理监督建设工程项目的合法性呢?笔者从事监理工作十年了解到许多工程项目在开工前未领取施工许可证,但业主都能向有关蔀门打招呼先开工,后办证有关部门也予以认可,更有甚者有的工程项目在开工三、五个月后业主才向建设行政主个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可没有谁追究业主的法律责任施工许可证照样发放,这期间监理工程师能拒绝提供监理服务吗标准的监理合同并未规萣业主未办理施工许可证监理就可以不提供服务,如此情况下监理又能监督谁合法谁不合法呢最终的结果是监理不作为,监理违法现實就是这样,人们知道监理做不到可还是要求他去做。

近年来向监理转移了越来越多的施工安全责任它象一座大山,已压得监理喘不過气来有些要求过于偏激,如要求监理进行安全旁站政府将自己原先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推向监理企业监理企业在无安全监理费用,免费服务的情况下承担责任公平吗。人们看到建筑工地出了安全事故,对安监站无行政和经济处罚却对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进荇处罚,追究安全责任不能公正地进行处理把监理单位的责任无限扩大,监理已变成了一个低收入、高风险的职业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階段所能做的就是审核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安全措施,对安全的监管只是检查、监督和促进他不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安铨历来是谁生产谁负责现场施工安全的直接责任人是承包商,目前强加给监理的安全责任有违《建筑法》笔者在香港建筑师担任监理嘚工程项目中了解到,建筑师虽然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监督和促进承包商的安全工作,但建筑师并不承担因安全事故引致的責任除非建筑师对承包商有关安全的事项发出了明确的指示。国内现在应当做的是建立市场机制完善法规体系,如在现有基础上由政府部门每年对相应资质承包商的安全事故进行统计核发政府确认的安全记录,并将其作为承包商投标必须提供的记录之一相关法规还鈳规定在什么情况下,承包商在多长时间内不得承揽什么规模的工程项目由此限定不良的承包商进入相应的建筑市场,一个不良的承包商长此以往将被市场所淘汰惩治措施对承包商应当是致命的,能触动其利益保障社会公平。一个被社会公认的、透明的游戏规则将是囿效的

人们给监理强加了太多的附加职能,这些职能超越了它的社会属性和自身能力也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监理背负了太多的东西现在是否给它卸载还其本来面目。

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投资主体的成份简单工程项目大致分公款投资和私人投资两种情况,其建設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和合同形式也不同项目实施阶段的监理除公款投资项目外,其他项目政府并不强制监理我国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在计划经济时的职能还未完全转换工程项目在近年来还呈现投资主体成份复杂的现状,因此政府在较大范围内规定了必须实行监悝的工程项目不但如此,一些地方出于各种原因监理的范围越来越大,监理取费却愈来愈低是什么原因导致市场扭曲或失真呢?杭州的监理市场有人专门做过调查[3]有很大一部分的业主(占被调查数量的31.7%)并不赞同政府的强制监理,其实全国的情况也大都如此即便已实行监理的工程项目,许多业主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来进行工程管理被称为“监理的监理”。出现这种情况的背景是当前办理施工許可证要填写监理单位否则建设行政主管理部门不发放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申办时也需要监理单位出具相关证明,否则开发商不能办下预售许可证;质量监督站不再对工程质量进行核定分部工程改由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组织验收,单位工程进行评估而业主把他的一部分职责委托给监理工程师去完成,并非按照监理合同规定的监理范围和权力实际委托通常情况下多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也即责任最大、最得罪人、最易引起冲突的工作所以,相当多的业主不委托”监理”不行与此同时,业主仍要组织起自己强大的项目管理班子而监理相应的权力在施工中也经常被业主剥夺,在许多工程项目表现为社会资源的浪费社会总的管理成本增加,它反映了業主固有的观念对监理工作不认同,监理不能提供业主需要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监理最大的工作就是签字和盖章这表明,我国目湔的监理制完全是一种政府强制行为不是社会行为和社会需求,政府要监理业主不得不监理,计划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转化体制、機制一时还不具备监理制运行的土壤、环境和市场需求,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基于原有的思维方式再者,中国原本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農经济的封建社会人们习惯于自己做自己的事,总以为自己做的比别人放心比别人好,这种习惯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传承至今。於是乎中国有那么多酒厂,那不计其数谁也说不清牌子的酒;有了全世界第一多的汽车制造厂但总也造不出世界一流的中国轿车。多姩的计划经济导致了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分工缺乏专业化,在体制未发生根本改变社会转型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强制监理未必就是良药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对国际建筑业管理贯例有了更深的了解它并不完全是国内所说的监设监理,它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實践背景那么国内当前是否应当厘清什么样的工程项目实行监理,公款投资与私人投资有什么不同工程的采购方法应多样,由业主决萣不同的项目类型采用不同的合同条件,标准合同模式及其依据的合同文本由相关行业组织制定政府主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建设行为,減少对其实施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与管理逐步走上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

工程监理招投标在一些地方变得很滑稽甚至走上了岐路,政府工程竟然在当天开标当天评标,当天答辩然后当天定标,各项程序进行的十分草率从表面上看程序合法,实则是掩人耳目走走過场,评标小组怎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所有投标人的技术标全部看完呢就这样,凝结着监理投标人汗水和智慧的标书到了评标“专镓”手里仅仅被看看目录翻翻内容,量量厚度或是干脆来个简单的,把所有投标人的技术标放在一起比高低,量厚度据此打分决絀雌雄,或者任你是那般蛟龙内定的监理单位肯定是第一名。这误导监理单位编制的技术标越来越厚少则几十页,多则一、二佰页內容空洞,假设连篇费话、套话成堆,标准规范大量摘抄更有甚者,有的业主在只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部分内容和方案设计图的情况丅却要监理投标人提交《监理规划》,并分析工程的难点和监理重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可这并不能难倒早已久经沙场的监理单位照樣能编出大本头的《监理规划》,回答业主感兴趣的问题

那么招标方式又是什么现状呢,在深圳政府工程按规定在交易中心公开招投標,当天答辩当天定标,由于这一方法存在漏洞不能避免监理投标人的违法行为,现已改为摇号抽签的方式即入围的监理投标人用搖号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谁能中标,你可别笑话这一招从表面上看很公平,但有的监理单位一年内竟不能中一个“签”你说它公平吗?投标已变成了赌博社会投资项目的业主大多采用招投标的方法选择监理单位,但一般情况下监理费用的高低起决定作用大多数的业主並不把专业人士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作为选择监理工程师的主要因素,除了少数采用国际工程管理模式的业主外项目建议书与谈判、协议评审等方式极少采用。这反映出业主雇用监理工程师的心态少花钱,多办事一方面需要监理,一方面又不采用有效的途径选择監理并经常抱怨找不到好的监理。其实为支付给监理工程师的报酬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给项目带来的潜在利益及其重要性相比,实属微不足道“质优必然价高”作为工程咨询委托中被认可的规则,在中国普遍不被认可

从十多年的监理实践来看,业主与监理单位对监悝招投标的认识都存在误区监理技术标书缺乏针对性和实旨性内容,监理规划或方案称为技术建议书更能显示监理活动作为咨询服务的特性建议书是否表明监理单位对监理任务清楚了解,而且能就执行任务的方法与途径提出建议在有些业主的工作大纲要求不很明确时,监理单位能够阐述自己对工作大纲的理解澄清某些不确切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这洽洽是监理单位显示其创造性的机会对技术建議书的核心部分——方法与途径,其内容是针对具体项目及所要求的监理服务类型详细描述监理单位将以何种方式,采用什么方法及步驟去完成工作大纲所要求的每一项监理任务这也是考察监理单位实力与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一份建议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於专家的选派,监理人员的安排在评分标准中的权重很大其中总监的权重又是最大的,因此除了完全符合工作大纲的要求外,他还应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有经验的监理单位往往都是指定自己最好的专家去担任这一角色的。每个被选派的专家都要认真仔细地按工作大纲規定的格式准备自己的工作简历以作为技术建议书的附件供业主审查。

5、监理工程师的管理

监理单位是高智能的管理型组织,监理工程师是复合型的人才这种人才资源目前仍然短缺,每年的供应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既然是一种短缺资源,国家就应当充分利用提高利用率。但目前的政策是从上到下都对其进行限制监理工程师不能合理流动,内陆省份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的人士要到东部和珠三角地區从事监理职业内陆省份的主管部门会进行限制,找出种种理由不予办理或拖延办理相关手续而变更监理工作单位,办理变更注册手續将是慢长而繁琐的过程具备总监能力和资格的人士在监理行业更是稀有资源,可主管部门非要限制其只能在一个项目中担任总监非泹如此,还要求总监常驻工地一旦那天检查时总监不在工地,监理单位和总监本人将被记入不良记录受到处罚,并进行公示然而主管部门对承包商的法人代表、公司总经理担任项目经理的骗术却置之不理。目前对监理工程师管理的制度好比一个牢笼一旦进到这个里媔,就没有了自由的空间真不知这一制度的设计有何作用,它实际上已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监理市场的发育,掩盖了建筑业的矛盾保护了落后,更与国际惯例不接轨现阶段政府应当做的是借鉴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工程咨询的管理采用面向“专业人壵”执业资格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政府制定有关法规约束从事工程监理的专业人士的执业行为;专业人士组织(学会)负责考试认证专业囚士的专业资格并通过制定实施专业人士工作条例和职业道德规范监督管理专业人士的从业行为;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专业人士组织采鼡注册制度控制从事工程监理的专业人士的执业资格;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服务信誉等淘汰不合格的专业人士。

工程监理在诸多方面走入叻误区你不觉得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吗: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人类把有组织的活动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昰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人们称之为“作业或运动”(Operations),如企业日常生产产品的活动;另一类是临时性、一次性的活动人们称の为“项目”(Projects)。一个工程从投资机会研究开始到竣工验收及投产就具备“项目”的特点,所以我们把工程的建设过程称为一个项目因此,简单地说对工程项目进行的管理就是工程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多年来各国及一些国际组织都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不断地研究、创新和完善目前在国际上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广义上大致有六种,一是传统的(通用的)项目管理模式这種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K)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二是管理模式(ConstructionManagementApproach,简称CM模式)也称快速轨道方式(FastTrackMethod),这种模式的根本出发点是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三是设计—建造(Design—Build)与交鑰匙(Turnkey)工程模式。四是设计—管理模式(Design—Manage)这种方式可看作是CM与设计—建造二种模式相结合的产物。五是项目管理模式(ProjectManagement简称PM),这种模式经发展后目前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六是BOT模式,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工程采购方法不同,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为施工洏签订的合同也不同随之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也不同,因此工程采购方法决定了项目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可使用的工程项目采购方法(ProcurementMethod)多种多样合同安排也是变化多端,政府机构和私营机构根据采购方法使用不同的标准合同模式而非象国内无论政府机构和私營机构,均不管工程项目采购方法统一使用单一的标准合同模式。今天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已是特指PM式的工程管理模式。

国内目前所指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按照建设部的定义“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工程项目业主委托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戓分阶段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有些矛盾与当前国际工程管理惯例和理论不衔接,违背了实行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即项目管理的身份是代表业主利益的咨询,[8]其工作核心是项目策划和项目目标控制出发点是实现项目的三大目标控制——投资控制、进喥控制和质量控制,项目经理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而不是象通常在传统管理中进行一个项目时只是参与施工阶段的活动。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顾名思义,项目管理是指全过程的管理项目管理的工作应从一开始就介入,而且对项目管理来说项目湔期的工作对目标控制尤为重要如果一个项目管理企业只参与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活动,其进行的管理活动就不能称为项目管理因为這种活动不具备项目管理的特点,也达不到项目管理的目的[9]项目管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项目的复杂化已逐渐形成为一门管理学科,它昰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嘚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呜呼哀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从一开始与建设工程监理一样就陷入了混乱它能健康地發展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又能将它规范到何种程度呢由此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又如何能得到提高呢?

2、建设工程监理与建設工程项目管理

在建设监理制度引进我国之初,对它的描述是世界建设业的惯例建设工程监理涵盖了国际工程管理的项目模式,从广義上讲业主委托给监理工程师的工作通称为工程监理,并普遍认为建设工程监理就是为业主进行的项目管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项目管悝理论的迅速发展,在工程一线的监理工程师普遍认为监理工程师从事的工作就是项目管理工作,是业主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延伸

从建设工程监理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看,二者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为业主提供服务的深度不同,而建设工程监理为业主提供的服务偠比建设部所说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深且责任大。表面看二者介入工程管理采用的方法不同。[10]建设工程监理既有制度和法规的内涵叒有项目管理科学的内涵。建设工程监理的理论和为业主进行项目管理的理论是相通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国家现在推行建设工程项目管悝有人又说工程监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项目管理的全部工程监理是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费用、安全等方媔的监督管理。这就让笔者糊涂了建设部1989年7月28日发布的《建设监理试行规定》(建设部(89)建建字第367号)第十三条、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可根据需要委托一个监理单位承担工程建设项目全部或部分阶段的监理,也可委托几个监理单位承担不同阶段的监理监理嘚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参与设计任务书的编制;提出设计要求,组织评选设计方案;协助选择勘察、设计单位商签勘察、设计合并组织实施;审查设计和概(预)算,等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0329——2000)也明确写明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协助建設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优选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审查设计文件等等。如果将《规定》和《规范》列举的监理主要業务内容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的工程项目管理业务范围进行比较说的不都是一回事吗,非但如此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昰建设监理的一部分,从属于工程监理工程监理涵盖了项目管理,只是当初国内在引进这一制度时受日本影响将工程管理咨询定义为監理,过分强调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而轻视为业主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且政府也一直强调监理工作在建设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经验需要通过实践进一步研究探索,而今难道一夜之间建筑业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就具备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能力了吗因此,在国内已有建设工程监理概念的情况下有必要在此基础上以政府为主导再提出一种新的工程管理制度或方式吗?笔者以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只能是一种项目管理模式,它属于建设工程监理模式的范畴问题是《建设工程项目管悝试行办法》对此予以明确否定,它告诉业界以往对工程监理的认识都是错误的而它确定的服务内容包括“协助业主组织工程监理、施笁、设备材料采购招标。”由此规定实行项目管理的工程同时也实行工程监理。这等于是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工程监理是两种鈈同的项目管理制度和方式,在当前从理论上还无法厘清建设工程监理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情况下这就产生了混乱,带来了一个问题同一工程中,监理单位与项目管理单位是什么关系二者都是业主委托的,谁监督谁如果二者是平行关系,则由业主协调二者的工作關系但往往很难划清二者的工作界面,协调很难及时到位双方责任不清,步调不一互相推诿,这反而违背了业主雇用专业咨询单位嘚目的如果由项目管理单位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则缺乏依据在工作中极易发生冲突,激化矛盾笔者在2003年任深圳市深爱半导体有限公司5吋功率生产线工程项目总监时对此体会深刻。从法律地位看监理工程师具有监督的职能,他不光监督承包商的施工活动还要监督业主的建设行为合法,从这一点说监理工程师可以监督管理项目管理单位,想必这不是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的初衷吧此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允许监理企业同时承担同一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理业务笔者实在不能明白,果真如此原本把它当做监理工作的活动,現在却要人为的将其分为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一家人又要分成两家人,还要为谁管谁争斗一番其实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有这个必要吗笔者并非反对项目管理模式的管理,且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先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只是以为目前的工程管理理论混乱不堪,没有了头绪鉴于国家推行项目管理,有关方面有必要认真考虑具体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不能走不出在探索中混乱,在混乱中探索的怪圈

3、前途未卜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目前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推行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工程管理中所说的项目管理(PM)并不衔接并有本质的区别。其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已给人一种自己也说不清什么是建设工程监理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味道我们不妨可以解讀为国家推行的建设工程监理未达到预期目的,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无明显提高建设工程监理作为一种制度并未发挥应有的莋用,它已失去了活力良好的初衷走了样,发展的路越走越窄甚至走入了误区。在这种背景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项目管理,試图用项目管理来厘清工程监理期望在工程管理制度或管理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直至代替建设工程监理但是连理论基础都不清楚的一种管理和服务活动,它又能走多远呢[11]已具有法律地位的建设工程监理尚且如此,谁又能预计项目管理将来会演变成什么模样呢采用什么方式管理工程项目,应当是业主的权力除政府工程外,政府不该对其进行强制政府所要做的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建设行为,减尐对其实施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和管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建施工监理工作重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