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的nacl溶液加入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假设温度不变,为什么会析出两者得混合物呢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7.2《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 (新版)粤教版.doc 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60 &&
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7.2《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 (新版)粤教版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7.2 物质溶解的量
【培优训练题】
下列操作或现象不能作为判断饱和溶液的依据的是 (??? )
A.不断蒸发溶剂时,有溶解不了的溶质出现
B.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有溶解不了的溶质存在,并且其质量不再减少
C.改变条件有溶质析出后所得的溶液
D.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再加入极少量溶质也不能再溶解
2.(2012,上海)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3.有一份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 g水,冷却到20℃时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掉10 g水,再冷却到20℃时,析出3 g晶体;第三次仍蒸发掉10 g水,再次冷却到20℃时,则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
A.一定等于3 g
B.一定小于3 g
C.一定大于3 g
D.可能大于或等于3 g
4. (全国复赛,多选题)下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A.都升温10℃后,M、N点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点均不动
C.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
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N
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
学完溶液知识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2)设计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3)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
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3)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6.(2012,天津竞赛)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依据上表数据,已绘制出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
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3)10℃时,131g 饱和KCl溶液,蒸发10 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
【情景创新题】
7.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
(1)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2)“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_____。
(3)不用其他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__________
【解析】不饱和溶液不断蒸发溶剂形成饱和溶液后,再蒸发溶剂溶质才会析出,蒸发一定量的溶剂才有溶质析出的溶液应是不饱和溶液。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析出溶质的溶液、加溶质不再溶解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2.D 【解析】烧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形成的溶液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的颜色不变;温度不变则溶解度也不变,
【解析】第一次蒸发水没有晶体析出,形成的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是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10 g水析出3 g晶体,第三次蒸发10 g水也会析出3 g晶体,如果是不饱和溶液,第二次对不饱和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3 g晶体,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第三次是对饱和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会大于3 g。
4.BD 【解析】加水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故B错误;恒温蒸发溶剂M点不动,N点垂直移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向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假设溶液温度不变),则(  )
A.溶液饱和_百度知道
向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假设溶液温度不变),则(  )
A.溶液饱和
向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假设溶液温度不变),则(  )
A.溶液饱和,硝酸钾不再溶解
B.硝酸钾溶解,氯化钠质量分数不变
C.硝酸钾溶解,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
D.硝酸钾溶解,溶液变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我有更好的答案
硝酸钾溶解,故C正确;D、硝酸钾溶解,温度没有改变;C,故A错误;B、硝酸钾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故B错误,所以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溶液的质量增加
A、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只是加入氯化钠不会溶解,而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可能会继续溶解
采纳率:6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硝酸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初中化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知识点
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1)对于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对于Ca(OH)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饱和石灰水不饱和石灰水
概念的理解:(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温度和溶质的量的多少有关系。因此在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否则就无意义。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仍然可以溶解其他溶质。如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仍可溶解蔗糖。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过程中溶液组成的分析: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发生结晶的前提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②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液的溶剂质量不变,溶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③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发生结晶的前提下)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剂、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观察法:当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时,表明溶液已饱和。 ②实验法:当溶液底部无剩余溶质存在时,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搅拌后,若能溶解或溶解一部分,表明该溶液不饱和;若不能溶解,则表明该溶液已饱和。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它们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A. 饱和浓溶液B.饱和稀溶液C.不饱和浓溶液D.不饱和稀溶液(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关系。 (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剂、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经典例题
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高到40℃,在温度变化前后,改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高到4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故A错误;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高到40℃,溶解度会增大,故B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高到4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高到4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会改变,故D错误.故选:B.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KNO3溶液,底部存有少量的KNO3固体,则这杯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一杯KNO3溶液,底部没有剩余的KNO3固体,则这杯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即溶质质量分数大)
D.同一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一定比饱和溶液要稀(即溶质质量分数小)
A、一杯硝酸钾溶液,底部存有少量的硝酸钾固体未溶解,所以这杯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B、底部没有剩余的硝酸钾固体,则这杯溶液也可能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没有指名温度、溶质的种类,所以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所以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故C错误;D、没有指名温度,所以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所以同一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比饱和溶液要稀,故D错误.故选:A.
t℃时,向一支盛有0.1克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的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为t℃时的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克
D.溶液是浓溶液
A、t℃时氢氧化钙与上清液共存,故上清液为饱和溶液,故此选项正确.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低,升温会使溶解在水中的氢氧化钙析出,所剩溶液仍饱和,故此选项错误.C、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说明氢氧化钙未全溶,溶质的量应该小于0.1g,故此选项错误.D、溶质的量小于0.1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所以属于稀溶液,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
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冷藏室时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对溶液a和b,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假设溶液没有蒸发)(  )
A.溶液a与b均为饱和溶液
B.溶液a与b均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a一定饱和,浓度a<b
D.溶液a一定饱和,浓度a>b
AB、由题意知,a溶液中有少量蔗糖晶体存在,故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b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A、B均错误.CD、从冰箱冷藏室到室温,温度升高,晶体消失说明晶体已经溶解了,a溶液中比b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少,故a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b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C正确.故选C.
向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假设溶液温度不变),则(  )
A.溶液饱和,硝酸钾不再溶解
B.硝酸钾溶解,氯化钠质量分数不变
C.硝酸钾溶解,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
D.硝酸钾溶解,溶液变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A、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只是加入氯化钠不会溶解,而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可能会继续溶解,故A错误;B、硝酸钾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故B错误;C、硝酸钾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D、硝酸钾溶解,温度没有改变,所以溶液仍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g食盐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
A、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用力搅拌后加入的食盐不溶解,溶液质量仍为100g,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能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不包括其底部未溶解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试题
向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假设溶液温度不变),则(  )
A.溶液饱和,硝酸钾不再溶解
B.硝酸钾溶解,氯化钠质量分数不变
C.硝酸钾溶解,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
D.硝酸钾溶解,溶液变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g食盐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g氯化钠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晶体未溶,再加10g水,固体全部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减少溶剂,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如图为K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X、Y两点分别表示K物质的两种溶液(溶剂质量都是100g).据图分析:Y点表示K物质的_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要使Y溶液变为X,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
茗茗在家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蔗糖没有溶解,然后她又用火将其加热至50℃,发现蔗糖全部溶解了,判断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蔗糖的溶解度
B.溶液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相关内容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向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假设溶液温度不变),则(  )
A.溶液饱和?
向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假设溶液温度不变),则(  )
A.溶液饱和,硝酸钾不再溶解
B.硝酸钾溶解,氯化钠质量分数不变
C.硝酸钾溶解,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
D.硝酸钾溶解,溶液变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A、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只是加入氯化钠不会溶解,而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可能会继续溶解,故A错误;B、硝酸钾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故B错误;C、硝酸钾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D、硝酸钾溶解,温度没有改变,所以溶液仍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C.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九年级化学下册补充习题第六章答案
第6章溶解现象
第一节物质的溶解
课内训练
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人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味精
D.石灰石
2.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白醋
C.消毒酒精
D.蔗糖水
3.对溶液的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可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D.一杯完全溶解的糖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上半部分一定比下半部分甜
4.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乳化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碗筷上残留的油污 B.用肥皂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洗衣粉洗去棉织物上的油污 D.用食醋清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5.下列各种生活应用巾,不属于溶液的应用的是( )。
A.医院里使用消毒酒精对皮肤、体温计等消毒
B.用熟石灰粉等物质配制粉刷内墙的涂料
C.长跑运动员赛跑途中服用葡萄糖口服液来补充能量
D.夏秋季节,如果皮肤上生了疖子,可用碘酒涂擦患处
6.严冬时节,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量偏高,使路旁树木死亡。目前专家已研制出一种新型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具有
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含有的成分可能是( )。
A.氯化钠、氯化钙
B.氯化钠、氯化镁
C.氯化钠、醋酸钙镁
D.尿素、硝酸钙、硝酸镁
7.从一杯高锰酸钾溶液的上层取出少量液体,测得它的密度是“ag?cm-3,再从高锰酸钾溶液的下层取出少量液体.经测定它的密度是_____g?cm-3。通过这一实验,你对溶液的认识是_____。
8.金属能导电,是因为____;某些物质的水溶液如____、____也能导电,是因为____。而____、____等不能导电,是因为_________。
9.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两项,并预测该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____________,你的预测____________;因素②____________,你的预测__________。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1)均一、稳定的液体均是溶液;
(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3)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4)溶液中的溶质只能为一种。
课外拓展
11.市场上有一种名为“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有硝酸铵和水。饮用前摇动,使硝酸铵和水混合,罐内饮料就会变成冷饮。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其制冷原理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硝酸铵溶于水会导致溶液温度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冬季建筑工地施工时,为什么往砂浆中掺入少量氯化钙可以防冰冻?
(2)为什么用湿手接触正在工作的电器设备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3)冬天向雪地撒盐,使雪很快融化;冬天汽车驾驶员向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参考答案:
1-6.ABADBD
7.a 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8.金属中有自由运动的电子 NaCl、HCl 有自由运动的离子 蔗糖、酒精 无自由运动的离子
9.⑴搅拌 搅拌加速溶解温度 升高温度加速溶解
⑵搅拌
10.全部错误 ⑴水⑵盐酸⑶酒精⑷NaCl、KNO3同时溶于水
11.⑴降低⑵硝酸铵溶于水⑶温度降低⑷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
12.⑴可以降低凝固点⑵湿手含盐水易导电⑶都是使凝固点降低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
课内训练
1.对“l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100g该食盐溶液中含有l0g氯化钠
B.将l0g食盐溶解在90g水中所得的溶液
C.将氯化钠与水按l:9的质量比配制成的溶液
D.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
2.配制好90g10%的硝酸钠溶液后,再向其中加入10g硫酸钾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
A.19%
D.无法计算
3.相同温度下,下列四种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20g食盐溶于80g水中
B.80g食盐溶液中含食盐20g
C.18g水中溶解了29食盐
D.10g食盐溶液中含水8g
4.无土栽培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如甜瓜的无土栽培营养液成分是:含硝酸钙晶体8.26%(指质量分数,下同)、硝酸钾晶体6.07%、磷酸二氢铵晶体1.53%和硫酸镁
晶体3.70%。如在实验室配制上述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 )。
A.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漏斗
B.托盘天平、酒精灯、试管、药匙
C.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量筒
D.托盘天平、铁架台、试管、量筒
5.小唐同学用98%的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的10%的稀硫酸,在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不恰当地用了俯视读数操作.其他步骤均正确。他配制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A.偏低
D.都有可能
6.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0%和l0%的两种氯化钠溶液,混合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l5%的氯化钠溶液,则应取两种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
A.3:2
D.1:2
7.在溶液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剂的质量
8.用98%(密度为1.84g?cm-3)的硫酸与水按l;5体积比配制硫酸溶液,所得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__________。
9.要使50g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由98%增加到99%,应加水__________g。
10.有硫酸钠粉末200g,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_____g,需水____g。如果配制得到的硫酸钠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有: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至少写出三种)
11.若某反应需要60g10%的NaOH溶液,现提供50g20%的NaOH溶液、40g5%的NaOH溶液以及足够的NaOH固体和水,请选用以上提供的药品设计两种配制方案。
(只要说明配制所需的各种药品用量,举例:6gNaOH固体和54g水)
方案l:_______________;方案2: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
12.某地蕴藏着丰富的石灰石资源。现取石灰石样品l2g,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最后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7.6g。计算:
(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3.注射链霉素之前要打试验针。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①把1.0g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溶液a;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l.0mL,得溶液b;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l.0ml,得溶液C;④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至l.0ml,得溶液d。由于在整个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作lg?cm-3。则:(1)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2)最终所得试验针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3)1.0g链霉素可配制_____mL上述试验针药液。
14.在农村和城市公园里常见到用喷雾器喷洒农药。现给葡萄喷洒硫酸铜溶液,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这种硫酸铜溶液5kg,需无水硫酸铜粉末多少克?
参考答案:
1-7.DCBCACB
8.1cm-3×1.84g?cm-3×98%/(1cm-3×1.84g?cm-3+5ml×1g?cm-3)
9.50
10. ⑴硫酸钠称少⑵硫酸钠含杂质⑶转移硫酸钠时丢掉⑷水多,量时仰视
11.分析:共需6gNaOH固体和54g水
⑴30g20%的NaOH溶液、30g水⑵40g5%的NaOH溶液、4gNaOH固体和16g水
12.CO2的质量为:12+50-57.6=4.4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g
x=10g
z=11.1g
⑴10/12=83.3%
⑵7.3/50=14.6%
⑶11.1/(10+50-4.4)=19.96%
13.25% 0.05%
5kg×4%=0.2kg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课内训练
1.下列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氯化钠饱和溶液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还可溶解硝酸钾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D.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3.把20℃时的53.6g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l3.6g氯化钾晶体,则氯化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
A.13.6g B.34 C.34g D.25.4g
4.两种固体物质M和N,它们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0℃时30g水中最多可溶解3gM物质,20℃时20g水中最多可溶解2gN物质,那么25℃时这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关系是( )。
A.M&N B.M&N C.M=N D.无法判断
5.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一定温度下的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别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和升高温度三种方法都能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a溶液 B.b溶液
C.c溶液 D.a溶液和c溶液
7.在一个烧杯中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和少量KN03晶体。现
有四种方法:①向烧杯中加水;②用玻璃棒搅拌;③将溶液加热;④加入同体积的食盐水。其中不能使硝酸钾晶体再溶解的是( )。
A.②④ B② C.①③ D④
8.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l0%,若再加入5g该物质或蒸发掉32.26g水,都可成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 )。
A.13.4g B.15.5g C.16.7g D.20.5g
9.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___;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
(2)要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采用方法(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10.t℃时,30gA物质的溶液蒸发5g水后,再冷却到t℃,析出l.29A物质,这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3%,则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g。
11.当天气又闷又热时,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的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根据上述现象,可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对气体的溶解性有何影响?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其他例子加以说明吗?请将结果填人下表中。
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
对气体溶解性的影响情况
生活中的例子
课外拓展
12.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烧杯硝酸钾饱和溶液,并将一块较大的塑料块放在液面上漂浮,当时溶液的温度约为60℃,室温为20℃。然后小明将溶液冷却,开始观察。请你说出小明可能会看到的现象,并用所学到的物理、化学知识予以解释。
13.有l5%的硝酸钾溶液500g,在15℃时从溶液中析出37.5g硝酸钾晶体,需要蒸发多少克水?(1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
参考答案:
1-8.DCCDBABC
8题解法:可以看做5克溶质溶解在32.26克水中恰好饱和
s=5×100/32.26=15.5
9.⑴BCA、CAB⑵冷却结晶
10.析晶后为饱和溶液:s=26.3×100/(100-26.3)=35.7
11.打开汽水瓶盖、烧开水等等
12.晶体析出,塑料块下沉。温度降低KNO3析出,浓度减少、密度减少、液体的浮力减少。
13.解法一:设蒸发水X,析晶后为饱和溶液
(500g×15%-37.5)/(500-37.5-x)=25/125
x=275
解法二:析出晶体后的饱和溶液中溶质:500g×15%-37.5=37.5
需水37.5×100/25=150
所以蒸发水:500×85%-150=275
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
1.以下饮料和食品,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 B.牛奶 C.矿泉水 D.果酱
2.用足量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氯化钠溶液,
具体步骤有: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洗涤干燥,其正确的顺序是
( )。
A.④、⑤、②、③、⑥、①、⑤
B.④、⑤、②、③、①、⑥、⑤
C.⑤、②、③、⑥、④、①、⑤
D.④、①、⑤、③、⑥、①、⑤
3.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为ag
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向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从50g10%的硫酸钠溶液中取出5g,这5g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l%
D.在一定温度下,物质x和Y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在该温度下X、Y的饱和溶液中含x、Y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
5.有39白色粉末,完全溶于10g热水中,冷却至室温时析出2g固体,将这2g固体再溶于10g热水中,冷却至室温时析出l.5g固体。据此可推知原粉末是( )。
A.混台物
C.某种化合物
D.不能确定
6.粗食盐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工业上常将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MgCl2含量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NaCl的质量不变
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不经处理而无限次地使用下去
D.粗盐粉碎后的颗粒大小不影响浸洗后盐中MgCl2的含量
7.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50g某溶液分别做制备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l0g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1.2g(晶体不含结晶水)乙将溶液蒸发掉15g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2.4g。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5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1%
D.36.1%
8.某溶液在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后,有溶质析出,则下列叙述正确韵是( )。
A.原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C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溶质的溶解度一定不变
9.有l00g5%的氧化钠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5g氯化钠周体
C.把溶剂蒸发掉50g D.加入l00g5%氯化钠溶液
10.要使一杯氯化铵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A.蒸发水 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 D.加适量氯化铵晶体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名称。
溶液
含酒精38%的白酒
澄清石灰水
12.已知下列现象和数据都是在20℃时测得的:①取ll0gNH4Cl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析出晶体3.72g;②将120gNaN03饱和溶液跟50gNaN03晶体共置于一个烧杯中,再加入50g水.溶液仍为饱和,还剩余6g晶体未溶解;③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3:125。
通过计算可得,20℃时上述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
13.向60g稀盐酸中加入2g镁粉,镁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62g(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KCl饱和
溶液加水稀释,右图A和图B中能正确表
示加水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
化关系的是___,根据选出的正确
关系图,计算出a点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为___。
15.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现有:①托盘天平,②量筒 (10mL、50mL、100mL),③药匙。根据要求填空: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 (2)主要的操作步骤为____。
(3)本实验量取水应选用___ml,的量筒。量筒读数时,如果视线俯视(其他操作无误),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5%(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将2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铵溶液分成三等份。在第一份中加入20g水,在
第二份中加人20g硝酸铵(溶质又全部溶解),将第三份蒸发掉20g水(未见有晶体析
出)。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第一份____,第二份____,第三份____。
三、简答题
17.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中可以获得的
信息是: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18.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
(Na2C03).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纯碱,夏天晒盐,试用所学
知识说明其原理。
葡萄糖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
规格:500mL
葡萄糖含量:25g
四、计算题
19.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右图是某种注
射液的部分标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注射液的溶质是____,溶剂是____。
(2)由于其浓度很低,密度可以认为与水相同,则该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汽车、电动车一般要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硫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
28%的硫酸溶液,若用1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硫酸溶液,求所
需蒸馏水的质量和配得稀硫酸的质量。
参考答案:
1-5 CCCBA 6-10 BBDCC
1-5 CCCBA 6-10 BBDCC
含酒精38%的白酒
澄清石灰水
12.分别为:37.2g 88g 35.8g
所以⑵&⑴&⑶
14.B 10%
15.⑴烧杯、玻璃棒⑵计算、称量、溶解⑶50 大于
16.12% 40% 20%
17.⑴B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⑵T1摄氏度时AB的溶解性相等
18.冬天捞纯碱,降温结晶;夏天晒盐,蒸发结晶。
19.⑴葡萄糖,水⑵5%
20.硫酸质量=*98%=1803.2克稀释后总质量:%=6400克
水:×1.84=4600克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饱和kcl溶液的浓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