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螟叶酸片什么时候吃最好预防最好

木豆豆荚螟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09期
木豆豆荚螟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目的】研究木豆豆荚螟主要生物学特性,了解木豆豆荚螟为害习性,为木豆豆荚螟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观察和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金城江区和凤山县木豆豆荚螟生活习性、发生条件、为害程度及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木豆豆荚螟主要以幼虫为害木豆的花蕾、嫩荚,造成蕾、荚脱落;1条木豆豆荚螟的全幼虫期能蛀食豆粒3~5粒,有转荚为害现象;木豆豆荚螟的蛀害率约25%~40%,干旱年份旱地木豆豆荚蛀害率可高达80%以上;采用单植方法,可减轻木豆豆荚螟的危害,品种混植越多,花期重叠时间越长,木豆受豆荚螟危害越重;通过合理施药,可减轻危害,提高木豆产量。【建议】冬季彻底清园,降低次年虫源基数;根据不同品种合理密植,保持木豆地通风透光;不同品种分别种植,避免混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变异株,减少品种混杂;花、荚期科学合理用药,以保花保荚。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S435.29【正文快照】:
0引言【研究意义】木豆是一种耐旱、耐瘠、适应性较强的多年生木本作物,适合在石山地区和旱坡地种植。木豆籽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26.5%,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胡萝卜素,是一种较理想的粮菜饲料兼用作物(陈成斌等,1990)。近年来,因受木豆豆荚螟为害,木豆产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庞雯,杨示英,宗绪晓;[J];广东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陈成斌,杨示英,梁世春;[J];广西农业科学;1999年03期
谷勇,周榕,邹恒芳,李正洪,朱绍昱;[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真忠;[J];福建热作科技;2003年03期
庞雯,杨示英,宗绪晓;[J];广东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龚德勇,左德川,刘清国,班秀文;[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年02期
刘秀贤,李正红,张建云,惠雅玲,周朝鸿;[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2年03期
刘秀贤,李正红,张建云,惠亚玲;[J];林业科技开发;2002年03期
李正红,周朝鸿,谷勇,张建云;[J];林业科学研究;2001年06期
梁佳勇,陈平,刘永霞,梁红;[J];农业与技术;2003年06期
黎晓峰,秦丽凤,李耀燕,顾明华,玉永雄,梁冬玲;[J];生态环境;2005年05期
谷勇,李福强,刘富泰,和金福,石晶荣,李正红;[J];云南林业科技;2003年02期
谷勇,邹恒芳,周榕,李正红,杨贵成,胡宾;[J];西部林业科学;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航;[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藜;[D];贵州大学;2006年
程阳;[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易鹏,侯开卫,周家齐,马显达,张建云,王芳;[J];林业科学研究;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卫东;王伟群;;[J];上海蔬菜;2011年04期
;[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冯小鹿;;[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22期
张大治;贺达汉;;[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7期
初云鹏;初云程;宋晓亮;;[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11期
曹涤环;;[J];山东农药信息;2011年08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成涛;陈廷平;;[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周国有;原国辉;;[A];华中三省(河南、湖北、湖南)昆虫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戴剑鸿;何璐;麻继仙;;[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金花;邢旗;苏楞高娃;;[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孟小林;朱应;梁东瑞;吴翠娟;叶爱珍;黄月英;;[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陆鹏飞;周兴苗;雷朝亮;;[A];华中三省(河南、湖北、湖南)昆虫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冉凤英;刘珍;;[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张大治;贺达汉;;[A];第二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朴永範;閆愫;;[A];’98海峡两岸害虫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1998年
王真辉;陈秋波;;[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郑雪生;[N];福建科技报;2006年
吴士平;[N];陕西科技报;2007年
水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薛华;[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商水县原种场
段长征;[N];河南科技报;2008年
冯国民;[N];河北科技报;2009年
肖中;[N];农民日报;2002年
省农林厅农业局
潘永圣;[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齐伟;[N];山西科技报;2007年
王丰收;[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萍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至24日召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豆荚螟防治要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豆荚螟防治要点
&&农业,技术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生活习性/豆荚螟
豆荚螟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躲在豆株叶背、茎上或杂草上,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不强。成虫羽化后当日即能交尾,隔天就可产卵。每荚一般只产1粒卵,少数2粒以上。其产卵部位大多在荚上的细毛间和萼片下面,少数可产在叶柄等处。在大豆上尤其喜产在有毛的豆荚上;在绿肥和豌豆上产卵时多产花苞和残留的雄蕊内部而不产在荚面。初孵幼虫先在荚面爬行1~3小时,再在荚面吐丝结一白色薄茧(丝囊)躲藏其中,经6~8小时,咬穿荚面蛀入荚内。幼虫进入荚内后,即蛀入豆粒内为害,3龄后才转移到豆粒间取食,4~5龄后食量增加,每天可取食1/3~1/2粒豆,1头幼虫平均可吃豆3~5粒。在一荚内食料不足或环境不适,可以转荚为害,每一幼虫可转荚为害1~3次。豆荚螟为害先在植株上部,渐至下部,一般以上部幼虫分布最多。幼虫在豆荚籽粒开始膨大到荚壳变黄绿色前侵入时,存活显着减少。幼虫除为害豆荚外,还能蛀入豆茎内为害。老熟的幼虫,咬破荚壳,入土作茧化蛹,茧外粘有土粒,称土茧。相关图片豇荚螟喜干燥,在适温条件下,湿度对其发生的轻重有很大影响,雨量多湿度大则虫口少,雨量少湿度低则口大;地势高的豆田,土壤湿度低的地块比地势低,湿度大的地块为害重。结荚期长的品种较结荚期短的品种受害重,荚毛多的品种较荚毛少的品种受害重,豆科植物连作田受害重。豆荚螟的天敌有豆荚螟甲腹茧蜂、小茧蜂、豆荚螟白点姬蜂、赤眼蜂等,以及一些寄生性微生物。
形态特征/豆荚螟
成虫豆荚螟体长10~12毫米,翅展20~24毫米,体灰褐色或暗黄褐色。前翅狭长,沿前缘有-条白色纵带,近翅基1/3处有一条金黄色宽横带。后翅黄白色,沿外缘褐色。卵椭圆形,长约0.5毫米,表面密布不明显的网纹,初产时乳白色,渐变红色,孵化前呈浅菊黄色。幼虫豆荚螟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14-18毫米,初孵幼虫为淡黄色。以后为灰绿直至紫红色。4一5龄幼虫前胸背板 近前缘中央有"人"字形黑斑,两侧各有1个黑斑,后缘中央有2个小黑斑。蛹体长9~10毫米,黄褐色,臀刺6根,蛹外包有白色丝质的椭圆形茧。
为害作物/豆荚螟
大豆 豇豆 菜豆 扁豆 豌豆 绿豆 苹果
为害症状/豆荚螟
以幼虫蛀荚为害。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结一白色薄丝茧,从茧下蛀入荚内取食豆粒,造成瘪荚、空吴,也可为害叶柄.花蕾和嫩茎。
防治方法/豆荚螟
农业防治豆荚螟⑴合理轮作,避免豆科植物连作,可采用大豆与水稻等轮作,或玉米与大豆间作的方式,减轻豆荚螟的为害。⑵灌溉灭虫,在水源方便的地区,可在秋、冬灌水数次,提高越冬幼虫的死亡率,在夏大豆开花结荚期,灌水1~2次,可增加入土幼虫的死亡率,增加大豆产量。⑶选种抗虫品种。种植大豆时,选早熟丰产,结荚期短,豆荚毛少或无毛品种种植,可减少豆荚螟的产卵。⑷豆科绿肥在结荚前翻耕沤肥,种子绿肥及时收割,尽早运出本田,减少本田越冬幼虫的量。生物防治于产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对豆荚螟的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高时,可施用白僵菌粉剂,减少化蛹幼虫的数量。药剂防治⑴地面施药老熟幼虫脱荚期,毒杀入土幼虫,以粉剂为佳,主要有:2%杀螟松粉剂,1.5%甲基1605粉剂,2%倍硫磷粉等每亩1.5~2千克。此外,90%晶体敌百虫700~1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油倍液,或40%氧化乐果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4000倍液,也有较佳效果。⑵晒场处理在大豆堆垛地及周围1~2米范围内,撒施上述药剂、低浓度粉剂或含药毒土,可使脱荚幼虫死亡90%以上。
发生规律/豆荚螟
豆荚螟豆荚螟每年发生代数随不同地区而异,广东、广西7~8代,山东、陕西2~3代。各地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土表下5~6厘米深处结茧越冬。翌春,越冬代成虫在豌豆、绿豆或冬种豆科绿肥作物上产卵发育为害,一般以第2代幼虫为害春大豆最重。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弱,飞翔力也不强。每头雌蛾可产卵80~90粒,卵主要产在豆荚上。初孵幼虫先在荚面爬行1~3小时,再在荚面结一白茧(丝囊)躲在其中,经6~8小时,咬穿荚面蛀入荚内,幼虫进荚内后,即蛀入豆粒内为害。2~3龄幼虫有转荚为害习性,老熟幼虫离荚入土,结茧化蛹。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安徽农业科学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8:13:20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酸片什么时候吃最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