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雾霾治理用了年的雾霾和北京的雾霾一样吗

伦敦雾霾治理了多久?死了多少人? 北京雾霾与伦敦雾霾对比照片 - 法律法规网
伦敦雾霾治理了多久?死了多少人?
轶名 法律法规网  
14:59:53  评论(/)
原标题:伦敦雾霾治理了多久?死了多少人? 日,雾霾中,太阳从东方升起。1930年的伦敦雾霾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最早出现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煤炭被大规模应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数以十万计的烟囱、蒸汽机释放出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随着&
日,雾霾中,太阳从东方升起。
1930年的伦敦雾霾
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最早出现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煤炭被大规模应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数以十万计的烟囱、蒸汽机释放出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污染也在德国、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出现。但那时人们普遍将滚滚浓烟视为一种进步、繁荣的象征,如一名芝加哥企业家在1892年时说,&烟雾是工业圣坛上的香火,在我看来非常美丽。它显示出人类正将自然无意识的力量转换为让人类舒适的力量。&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1/4的人的死因与空气污染有关
然而,空气污染的恶果很快显现了出来。1873年的大雾让行人看不清道路,很多人甚至走进了泰晤士河中;1879年&1880年的冬天,即有3000人死于大雾。统计显示,1840年&1900年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有1/4的人死于因空气污染引起或加剧的肺病。伦敦被形容成为&一座由沼泽、迷雾、煤烟与马粪组成的城市&,获得了&雾都&之名。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两天内63人因空气污染死亡
更大的灾难发生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那里以产煤业和金属加工业闻名于世,同时还遍布锌厂、过磷酸钙厂。1930年12月,比利时、荷兰大部分地区被浓雾笼罩,封闭的马斯河谷尤其严重。至少有数百名居民出现鼻、口、喉咙、气管等部位疼痛,两天内有63位患者死亡。事后调查,引发雾灾的主因是工业企业和私人住户的燃煤。当时专家预言,&如果同样的天气条件在同样的时间长度内出现,并延续着同样的工业活动,同样的事故将会再次发生。&并称,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泰晤士河谷中的伦敦,死亡人数将在10倍以上。
1952年&伦敦雾霾事件&,夺走上万人的生命
1952年12月,灾难真的降临在了伦敦。在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加之几日无风,烟雾弥漫不散。在白天,伦敦人低头看不见自己的鞋;上演《茶花女》的剧院,观众看不到舞台,只能被迫散场;伦敦交通为之瘫痪。许多人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不停流泪,总计约有10万患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4天时间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去世。45岁以上人群的死亡数是平时的9.3倍,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数是平时的2倍。此后,伦敦因空气污染造成的烟雾,又在1956年、1962年分别夺去1000多人和750人的生命。
1980年代,巴西的库巴唐,因空气污染,35%的婴儿活不过1岁
其他一些相较落后的地区,也紧随发达国家之后,被空气污染所困扰。土耳其的首都安卡拉在上世纪20年代,还是一个只有3万人的小城,但是1970年这里的人口已达到100万。使用褐煤的发电厂,及家用煤炉排放出大量烟尘、二氧化硫,使安卡拉成为土耳其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巴西的库巴唐在1950年时还是一片沼泽,1980年成为一座有10万人的城市,钢铁和化肥占巴西全国产量的40%。同时,库巴唐的婴儿死亡率是其旁边圣保罗州的10倍;35%的婴儿活不过1岁;这里的树都变成黑*的枯枝,以至被称为&死亡之谷&。
含铅汽油造成的空气污染,一度导致美国儿童铅中毒率高达85%
在因燃煤造成的污染尚未彻底解决的时候,20世纪出现了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汽车尾气。汽车排放出的各种污染物,其中有些与阳光发生作用,产生烟霾;有的会增加酸雨。1921年,有人发现在汽油中添加铅,可以提高汽车发动机的运行效率,还能去除汽车的卡塔撞击声。此后,含铅汽油进入市场,汽车尾气的危害中又多了一项铅污染。早在含铅汽油生产之初,就发生过工人铅中毒事件,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儿童铅中毒率高达85%。
1955年,汽车尾气生成的光化学烟雾,致使洛杉矶数百人死亡
在被汽车尾气污染的城市中,以美国的洛杉矶最为著名。1940年,洛杉矶已有汽车250多万辆,每天消耗汽油1600万升,因此地三面环山,水平方向空气流动缓慢,很容易集聚化学烟雾。1943年,人们一觉醒来,发现空气中散布着浅蓝*的浓雾,发出刺鼻的气味,让人误以为是遭到了日本化学武器的进攻。数据显示,1940年&1946年,洛杉矶每天的降尘从100吨升至400多吨,大雾连年不断。1955年9月,洛杉矶又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两天内有超过400名65岁以上老人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这个数字是平时的3倍。1959年,洛杉矶出现烟雾的时间多达187天。当时研究发现,石油工业每天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为500吨,而机动车每天排放1300多吨。
汽车普及后,尾气污染也蔓延全球。希腊的雅典在1983年有100万辆汽车,加之那里道路错综复杂,时常拥堵,汽车发动机经常空转着等待道路畅通,以至烟霭严重。20世纪90年代雅典的烟霭浓度已是洛杉矶的2&6倍。墨西哥城的汽车从1950年的10万辆,增加到1980年的200万辆,以至20世纪80年代,机动车排放物占到墨西哥城全部空气污染物的85%。在这里,学校有时会因为臭氧警报而听课,父母会为孩子带上口罩。1985年污染最严重的时候,甚至鸟会在飞行中跌落到墨西哥城的广场上。有研究机构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仅悬浮颗粒物一项,就会每年杀死墨西哥城超过12500人。
这些日趋严重的污染事件,让民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也促使各国政府出手整治。但一夕竟功,从来只是幻想。
伦敦摘掉&雾都&帽子,用了30年
在1952年的&伦敦雾霾事件&后,英国政府正式向空气污染宣战。1956年,英国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煤烟污染的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往郊外&。1968年,又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
然而这些法令的推行并不容易,按照《清洁空气法》,英国环境部负责控制注册工厂的排放物,而地方政府控制其他非注册领域的排放物。中央与地方对企业管辖区的争夺,为法令落实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普通民众虽是空气污染的最大受害者,但出于利益考虑,也反对政府的一些环保举措。比如矿工原本可以免费获得分派的烟煤,作为薪金的一部分,一旦改用无烟煤,矿工就要多一笔使用无烟煤的开支。而改造供暖设备,除中央拨款外,地方政府和户主还要支付约30%的成本,这也是民众所不愿承担的。几经努力后,至1975年,伦敦每年的雾日已下降到15天;1980年更下降到5天,摘掉了&雾都&的帽子。为治理空气污染,伦敦付出了30年的时间。
洛杉矶空气达到洁净标准,用了超过60年
洛杉矶的情况同样充满波折。美国联邦政府在1963年、1967年先后颁布《清洁空气法》和《空气质量法》,着力控制空气污染。上世纪60年代末,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被发明出来,能有效减少碳氢化合物和碳化物的排放。当时市政当局要求所有汽车必须安装这种净化器。此举遭到汽车制造商的激烈反对,先是批评净化器技术上有问题,之后又声称改装成本太高。这样一直到1975年,洛杉矶的汽车才全部安装了尾气净化器。
除了强制加装净化器外,洛杉矶还制定法规,鼓励市民&搭顺风车&。高速公路最左侧的车道被设置为&共乘车道&,一辆车上至少搭乘2人,才允许在这条快速道上行驶。如果单人开车在共乘车道上行驶,要被罚款271美元。2003年,洛杉矶每年有50万人共乘出行。这样多管齐下,至1999年,洛杉矶首次实现全年没有一级空气污染警报;2007年,洛杉矶地区的空气终于达到了清洁标准,此时距1943年雾霾大爆发已过去了64年。 tags:
小时候根本就没听说过雾霾,生病的人也少,为什么现在一到冬天就天天有雾霾呢?为什么别的国家没有雾霾,只有中国有呢?是什么原因?
十年,不是一个太长的时间。稍稍有点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十年,恰好是癌症的潜伏期。就在刚刚过去的这十年间,北京的肺癌发病率突然暴增了4倍,这是一个可怕的数据。众所周知,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如此严重的雾霾,
监测数据显示,20日前后,台南PM2.5指标曾短暂过百法律法规网消息 台南市最近频传&雾霾危机&,PM2.5(细悬浮微粒)已数度出现超标情况,昨天安南区更一度成为全国第一严重污染区。面对此一情况,市府各
今年11月以来,东北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截至11月14日,黑龙江省接连发生3次重污染天气,涵盖了该省秸秆焚烧火点最多的时段。11月17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宫正宇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介绍,11月
台湾西半部连日PM2.5达最严重雾霾等级,恶劣的空气品质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对此,环保署简任技正吴正道表示,已研拟短期因应措施,要求工厂降低排放量,并将在1周内公布草案。有媒体报道称,绿营今天上午已召开记者会
一名60岁男*,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慢*病,烟龄40年,每天要抽1.5包烟,今年8月开始断断续续有咳嗽情形,看了2次医生,因为没有发烧,起初以为是烟咳并没有太在意,一个月后体重竟掉3公斤,且出现走路喘、呼吸急促等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到底这次雾霾天气还会持续多久?中央气象台首席分析师张涛分析认为:这次北方大面积雾霾的成因并不复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静稳的天气形势一直维持和发展,风力比较小,而且基本上是
某PM2.5查询网站上公布的2015年中国雾霾天气地图雾霾渐渐变成了我们常常要面对的天气情况,应急预案如何发挥作用引起关注。对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应急预案的作用,首先是给市民一个提示,提示大家应
中国环境保护部18日在北京通报,近两周在20个省份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污染防控形势严峻。就在15-17日,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刚刚经历了入秋以来的第一场大范围雾霾。 5日至17日,环保部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
14日以来,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中东部、江南东北部、东北地区中部及四川盆地等地出现霾天气,昨天是本次雾霾过程最为严重的时段。监测显示,17日05时至18日05时,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东北地区中
法律法规 / Laws
新闻资讯 / News
站长推荐:作者:苗千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1952年底伦敦城的极端雾霾天气总共造成了超过1.2万名市民的死亡,因此患病的人不计其数,并且增加了伦敦居民在未来患上癌症的可能性。
伦敦&雾都&的称号其来有自,英格兰南部自古以来水汽昭彰,起码从罗马时代起英国就以雾气闻名。英国首都伦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大城市,众多居民在伦敦阴冷的冬天里如何取暖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对伦敦雾霾现象有过多年研究的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专家、大气环境教授皮特&布林布尔科姆(Peter Brimblecombe)发现,为了过冬,从中世纪开始伦敦城里就堆满了通过海运而来的煤山,伦敦在几个世纪以来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煤炉密度,可以想见伦敦城的空气长久以来都饱受煤烟污染,就连居住在伦敦城中心的英国王室也从很早开始就饱受空气污染的困扰。
从15世纪开始,伦敦的天空就经常被煤烟熏黑,至少从那时起,伦敦人就已经在不停地抱怨城中的天气,而这种空气状况对人的健康是否有影响,也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这种状况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9世纪初,混杂着烟尘的大雾作为伦敦城的特色之一而享誉世界,被戏称为&London Particular&(伦敦特色)。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专家、大气环境教授皮特&布林布尔科姆
空气污染对于人的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污染严重的时期伦敦市民的死亡率总是会显著上升。日至13日的一场大雾,使得当时伦敦居民的死亡率上升了40%,此后伦敦城中的严重空气污染现象越来越频繁:1880年1月,1882年2月,1891年12月,1892年12月和1948年11月,伦敦城的浓雾都曾经使当月市民的死亡率较之平时有明显的上升。而在伦敦城中受到空气污染影响最严重的,又当属居民聚集、工厂林立并且地势较低的贫民聚集的东区。
早在1952年的伦敦雾霾灾难之前,英国人就认识到了空气中的烟雾对人的影响,而且早就把燃煤和空气污染联系起来。在13世纪就曾经有皇家公告禁止居民燃烧海煤。在1661年,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曾经向查理二世提交了一篇论文,论述伦敦城中的空气污染将缩短伦敦居民的寿命。但是伦敦市民为了度过漫长而湿冷的冬天,除了用煤炉烧煤在家里取暖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煤烟也只能排放到空中。
鉴于伦敦城内被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空气,在和1845年,英国政府都曾经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伦敦空气污染情况。通过调查,英国官方虽然很早就了解了空气污染会危害人们的健康,但是一直没有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有的调查结论建议禁止居民燃烧黑烟煤,有的调查报告则建议限制工厂中产生蒸汽的熔炉,这些提议在当时的伦敦城都无法有效地被执行,因此人们对于伦敦城的空气质量普遍感到悲观,认为这种情况永无改善的一天。
而当它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伦敦城中的雾霾传统也为作家提供了灵感。英国作家玛格瑞&爱琳汉姆(Margery Allingham)在1952年就以浓雾中的伦敦为背景,创作了犯罪小说《浓烟中的老虎》(Tiger in the Smoke),这部小说还在1956年被拍成电影。在1952年还有另一部英国电影《雾中的女士》(Lady in the Fog),同样是通过伦敦的浓雾背景来营造神秘氛围。
在整个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的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空气中的污染物急剧增加。到了1905年,德沃博士(Dr.H.A.Des Voeux)把&烟&(smoke)和&雾&(fog)结合在一起,首次使用了&smog&一词,描述在当时英国特有的,充满污染物的油烟味道的雾气,英国首都自此开始以smog而闻名,获得了&雾都&(the smoke)的声誉。在20世纪初,英国对于工业发展的限制与家庭用煤量的减少终于使得这种充满smog的天气逐渐减少。尽管如此,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原因就在于伦敦人燃烧烟煤取暖的习惯无法真正改变。虽然伦敦工厂的烟囱里排出很多污染物,但是据统计,伦敦城里的70万个私人住宅的烟囱中排出的黑烟占到污染物总量的95%,这个景象已经成为英国的传统之一。
阅读更多更全周刊内容请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三联中读App,注册就有红包哦!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伦敦与北京:雾霾双城记
  【财新网】(Globalist-Heidi Strebel and Jean-Pierre
Lehmann)“空气启示录”(Airpocalypse)这个词已经相当适用于北京:几乎看不到的天际线,戴口罩的市民,沉默得令人惊异的街道。污染指数一度超过了“危险”级别,达到“指数外”,这显示出了问题的普遍性和危害。
  从许多角度看,北京的故事是工业化主题的一个变种,它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的起源。“绿色”工业革命其实并未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发生。
  尽管做这样的对比有些困难,但21世纪的北京就像是19世纪的伦敦——它们都是其时全球崛起速度最快的工业国家的首都。
责任编辑:王嘉鹏 | 版面编辑:曾佳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私房课
caixinenerg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投稿联系:马女士&& &&&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maxuejing#bjxmail.com(请将#换成@)
北极星环保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环保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号:bjx-huanbao(北极星环保网)
北极星环保网官方订阅号
每日精选环保热门资讯,天天涨环保知识。
做环保,我们是认真的!
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很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