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的技术是被骂篮球技术差怎么办出来的

【醉爱红裙57】既是技术也艺术&---女人的骂(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摘自《被骂的幸福》,分享一下。  有一位在森林里修行的人,非常的纯净,也非常的虔诚,每天只是在大树下思惟、冥想、打坐。一天,他打坐时感到昏沉,就起身在林间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一个莲花池畔,看到满池莲花正在盛开,十分美丽。清风徐来,阵阵莲花香味沁入心脾,不禁心生爱著。    修行人心里起了一个念头:这么美的莲花,我如果摘一朵放在身边,闻着莲花的芬芳,精神一定会好得多呀!    于是,他弯下身来,在池边摘了一朵,正要离开的时候,听到一个低沉而巨大的声音说:“是谁?竟敢偷采我的莲花!”    修行人环顾四周,什么也没有看到,只好对着虚空问道:“你是谁?怎么说莲花是你的呢?”    “我是莲花池神,这森林里的莲花都是我的,枉费你是个修行人,偷采了我的莲花,心里起了贪念,不知道反省、检讨、惭愧,还敢问这莲花是不是我的!”空中的声音说。    修行人的内心生起深深的惭愧,就对着空中顶礼忏悔:“莲花池神!我知道自己错了,从今以后痛改前非,绝对不会贪取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当修行人正在惭愧忏悔的时候,有一位在家人走到池边,自言自语:“看!这莲花开得多好,我该采去山下贩卖,卖点钱,看能不能把昨天赌博输的钱赢回来!”那人说着就跳进了莲花池,踩过来踩过去,把整池的莲花摘个精光,莲叶全被践踏得不成样子,池底的污泥也翻了起来。然后,他捧着一大束莲花,大笑扬长而去了。    修行人期待着莲花池神会现身制止,斥责或处罚那摘莲花的人,但是池畔一片静默。    他充满疑感地对着虚空问道:“莲花池神呀!我只不过采了一朵莲花,你就严厉地斥责我,刚刚那个人采了所有的莲花,毁了整个莲花池,你为何一句话也不说呢?”    空中莲花池神说:“你本来是修行人,就像一匹白布,一点点的污点就很明显,我是不忍心见到你因为贪著香气而又陷入轮回长劫受苦,好心苛责你,所以我才提醒你,赶快回去除污浊的地方,恢复纯净。那个在家人本来是满身的罪恶,就像一块抹布,再脏再黑他也无所谓,也看不出任何的痕迹。我也帮不上他的忙,只能任他自己去承受恶业,所以才保持沉默。”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有做错事被挨骂的时候,请你不要埋怨,应该欢喜,因为你有缺点还能被人看见,看见了还愿意纠正教导你,表示你的布还很白,值得清洗,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呀!    有时,被骂也许是另一种幸福。    什么是天空最美的时刻呢?就是有几朵纯白的云横过天际的时刻。云的纯白,反衬出天空的湛蓝。云不能太多,天会显得零乱;云不能太大,天会显得狭窄。因此,天空最美的时刻,也正是云最美的时刻。  而人最美的时刻,是时刻保持觉察观照自己。只有这样,你才会生活得最完美。  被骂的幸福:教会你骂人的技术与艺术    1.“当场立即”是责骂的原则    前面我说过,如果不在现场责骂,效果会减半。    事情拖得越久,就越会变得拖泥带水、尾大不掉,人的心情也会郁郁难开。而且,当你决定“等会儿再骂”的时候,还得具备如地狱阎王般的超强记忆力才行。    相对的,被骂的人并不认为自己做了错事,等事过境迁责骂他时,他或许会问:“啊?你说的是哪件事?”人家根本想不起来自己犯的错。明明记不清楚,却还得唯唯诺诺听人叱骂,心里哪能服气?    顾及到这种情形,所以我才觉得当场立即责备才是真正的教育。将人比喻为狗虽然有些失礼,不过这和训练警犬、导盲犬的原理是相同的。    由于狗不会记得过去的事,所以如果它犯了错,而不当场叱责,就必须放弃责备牠。从广义来解释的话,狗和人都是动物,在教养方面也有相似之处。    当场叱责时,说话虽然有些粗鲁,但那只是枝微末节。最好还是当下即时纠正,否则没有太大意义。    不过,如果抱着“你这个坏蛋!”的心情去责备,就会动到感情上的“怒”了。当下或许很难控制,但骂人的人自己也很难忍。所以应该用“希望他不要再犯”的心情去责备,就算对象是孩子,也会了解这种心情的。    当然,在公众场合或来往行人的面前,当下叱责恐怕也会妨碍到周遭人士,有时也会造成尴尬的场面。除了这种状况之外,就该放下顾忌,立即指出“喂,你做错了。”或让对方“马上去道歉”才好。    “何时骂他比较好呢?”“该怎么骂呢?”“直说的话,以后会不会闹别扭呢?”若是如此犹豫不决,考虑太多,一旦失去最佳时机就什么都别谈了。“心计”太多也会显得刻意。不但掩盖了骂人者的真心,责备也很难穿透到犯错者心中。    从这层意义来说,最佳之策并非顾虑孩子的性格或是现下的状况,而是该骂的时候就骂,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近年来虽然较少有这种案例,但在我们那个年代,不少人小时候犯了错,都有被关到杂物间或柜子里的经验,但那种方法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因而会彻底改正。学校里也经常让犯错的学生在走廊上罚站。但这种对其他学生“杀鸡儆猴”的责备,我是不太能认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然而,“杀鸡儆猴”的责备,表现的是“如果做错事就会受这种待遇哦”或是“不可以做,要不然就处罚”的意思,却没有教孩子为什么不能做这件事,我认为这和本质性的教诲有一点偏差。    此外,就算被骂了一次,下一次未必就能马上做得完美。对于犯同样过错的孩子,还是非骂不可。孩子尚未成为社会人,父母的教育更不能以犯错的次数来决定是否放弃。    2.不得强迫别人道歉    孩提时代,大家大概都有一两次为了芝麻小事,而面临不得不道歉谢罪的经历吧。    例如,两个小孩打架,A君说“B君先打我的头,所以我才打他。”问B君一开始为什么要打A君,B君却说:“是A君先骂我笨蛋。”    这种状况下,不管是谁先出手,还是谁先恶言相向,两人都是半斤八两,此时一定得让双方马上互相道歉,不要拖延。    虽然孩子打架该让孩子自己解决,大人没必要插手,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向对方道歉时,如果道歉者并未从心底了解自己做错,只是受制于周围的压力,那只会流于形式。    我再举个例。    四五岁大的小男孩把杯子里的饮料洒了,便向母亲说:“对不起。”刚开始以为这个孩子很有教养,但每一遇到尴尬的场面,孩子便总说“对不起”。父母会不会在平日生活中教育错误,让孩子以为只要向母亲道歉就没事了呢。    我并没有见过母亲强制孩子说“对不起”的场面。但我认为,孩子一定是因为发现说了“对不起”,母亲的心情就云开月明、不再生气,所以才马上向母亲道歉的。    恐怕母亲过去有好几次对孩子说:“有没有说对不起?”而孩子说了之后,母亲便原谅他。这种画面不难想像。    师父很少命令我向人道歉。    因为“道歉”应该是一种完全自发性的行为,是一种当自己切实体认被骂的事实,承认自己有错,必须向对方道歉时才会做的事。    如果真是如此,“去道歉!”这种话就不可挂在嘴上了。道歉就了事是一种简便的责备方式。孩子是向母亲道歉了,但道了歉也无济于事。    但是,如果孩子因为父亲责骂而顶嘴,母亲见状叫孩子“去跟父亲道歉!”这是一种正确的处置。    像最近经常可见企业为弊案召开记者会,负责人向媒体记者鞠躬道歉的方式,却令人感到空泛不实。    纵使挺直胸膛骂人、正襟危坐受责,即重视形式的责备是好的,但如果少了诚意,只是徒具形式,那就本末倒置了。    大家不妨再一次仔细思考一下,“道歉”二字里包含了什么样的深刻含意。    3.争执的道火线几乎都在“第一句话”    大声怒骂当然不是好事,但我说过,为了给人当头棒喝,就算拉高声调大声怒吼,也比考虑太多而失去良机要好。不过在骂人之际,除了声调之外,还要留意自己的用词和说法。    以前,我有过一个经历。有个年轻男子在交通安全祈愿所的广场上溜滑轮。那里是汽车进出之地,十分危险,所以我不假思索地叫道:“喂,这里不是溜滑轮的地方!”    那个人却笔直地朝我的身体撞了过来。我装着若无其事,但他的女友看见,出口阻止:“你别溜了啦!”    我想,可能是那个男子想在女孩面前摆酷,却被我粗声粗气地骂了一顿,伤了他的自尊心。    从此之后,我告诉自己,骂人时一定得留意用词。如果出言责备后,没有令对方心悦诚服,只能说是我的表达方式不好。    师父骂我们总是不假辞色,但那是因为我们是他的徒弟。一个陌生人犯了错,便对他恶言相向,他因为与我素不相识,自然不可能把话听进去。我后来想,当时如果我说:“这里经常有汽车出入,十分危险,请别在这里溜滑轮。”或许效果会比较好。不用“不准”而用“最好不要”,这样的口气比较让人容易接受。    最近在报上看到一个这样的一件意外事件,说是有个男子把自行车骑上了禁止自行车通行的步道上。另一个人上前提醒时,发生了争执,提醒的人挥拳打了单车男,害他跌倒,竟导致意外死亡。    这类事件经常发生,我认为这种憾事的起因还是说话的方式。    名作家夏目漱石也曾有过一个出言不逊的小经历。    有一次漱石在讲课的时候,看到一名学生把手揣在怀里。他对那学生说:“你在干什么,把手拿出来!”    但是那位学生是个残障,没有手。周围的学生认为老师太过分了,便从旁说:“他没有手。”    漱石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便说:“我用空空如也的智慧在讲课,所以才请你拿出空空如也的手来。”    学生十分感激,再也不以无手为耻。    漱石察觉自己说错话时,用他特有的幽默感向学生道歉。尤其他用“空空如也的智慧”取代了自己说话轻率不当的道歉用语,真是令人钦佩。    语言有这样给人感动的,也有像“言语暴力”一样的,因为说法尖刻或含沙射影而触怒别人。    费心责备,只是为了惹得对方生气,那就没有意义了。希望大家都能有颗平常心,冷静面对犯了错误的人。    阿川弘之先生在报上有个专栏谈到过骂人的艺术。    有位外聘的讲师到海军军校去上课,突然屁声大作,讲师问:“刚才是谁放屁?”    结果有五个人起立说:“是我。”    这些军人们也是被骂达人,为了掩护伙伴竟有四个人宁可自己被骂。讲师心想,放屁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想骂也骂不出口,只好说:“这屁放得真响亮。”便草草了事。    如果是我,可能会直截了当地问:“昨晚吃了什么东西?”    不管骂什么,要尽量避免因情绪过于激昂而乱了方寸。激动时骂出的话乃是“气话”,只有冷静地诲谕才是“责骂”。    4.无言的责备最恐怖    师父骂人时,用文字来形容就是“喝”,是一种雷轰电掣的骂法。愤怒咆哮二三十分钟是常有的事,甚至怒气腾腾地一骂一个小时也不稀奇。    或许师父原本就是性子刚烈的人,不过我想在事情告一段落前,他自己应也用激烈的言词在心底不断地咒骂吧。    这种能量转化成的冲天怒气,总是不由分说地直接劈面而去。好几位僧人都因为如此而挂冠求去,离开了寺院。    至于我,也是再三忍耐他激烈的怒骂,才好不容易熬到现在。其实,我还体验过比这激烈怒骂更可怕的叱责。    那就是“无言”的叱责。    大家或许觉得,既然没说话,有什么好可怕的?但其实最难忍受的是什么,那就是这无言的叱责。    在我们真言宗智山派中,僧人落发出家二十年后,才能在总本山接受传法灌顶,穿上紫衣袈裟升进六级。而我却比别人提早了几年。在总本山接受灌顶后的某天,平常担任护摩道师的师兄们都不在。我披上紫衣袈娑,做起白天大护摩的道师。师父知道了之后,不但没再跟我说话,只要我在,他连寺务所都不进来,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天。    那段时间师父的无言叱责,至今想起来还会让我发抖。为什么我会受到这样的叱责呢?苦思数日之后,我才察觉到,虽然我获颁六级,但却在没有师父的允准下,担任起代表一山的大护摩道师。    我为这件事向师父谢罪,但师父依旧吭也不吭一声。好在因为我自行请罪,师父也在无言中原谅了我。    事实上,有些遭到孤立的人曾说,最痛苦的孤立是“忽视”。被骂也是一样的,“怒骂之中怀有期待”。    无言叱责可以说是非到某个阶段不能使出的杀手锏,也是对极恶劣的人非治不可的方法。    现在回头想想,当时会受到师父无言的叱责,应是我心中起了傲慢心,某个意义上,也算是起了功名心。师父洞悉了我的心理,所以判断必须以无言的叱责惩罚这个起了傲慢心的川澄。    事实上这件事给我相当大的打击,令我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不断苦思烦恼之后,才终于顿悟到原因出于傲慢心和功名心。    求好心切即暗藏着功名心,而功名心又会涌出傲慢心。    而我也再一次从师父那里学到,责备得看时机和场合,不只是时时纠正错误,运用“无言”的叱责让对方反省,也很重要。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4y凶ii [img:http://img91  .
all/...  -----------------------。。。。。。。。。。------  白色的      111…  ,国家,……    。。……,高科技,
  -4y凶ii [img:http://img91  .
all/...  -----------------------。。。。。。。。。。------  白色的      111…  ,国家,……    。。……,高科技,
  回复楼主,@数学言论      [img:http://img9.tianya.cn/Photo//small/...  -----------------------------    lE亙壁I梵沽沽cixllB
  回复楼主,@数学言论      [img:http://img9.tianya.cn/Photo//small/...  -----------------------------    lE亙壁I梵沽沽cixllB
  5.设身处地的责备    “我们母子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有些人仿彿把这种状况当成最理想的亲子关系。有人坚持这种朋友关系,亲子之间甚至还直呼其名。    当然,孩子有他的人格,父母不应该支配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见也是十分重要的事。但是,有个铁的事实我们必须看清楚,再怎么说父母都是独立的社会人,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前辈。    不管身为社会人或是前辈,父母都应该站在指导孩子的立场上,而指导的根本就是“责备”。    被父母责备时,孩子或许会觉得母亲或父亲很烦人。于是不想让孩子讨厌的父母,就会尽量地不责备孩子的错。    但是父母必须做这件自己不好受、孩子也不好受的事,这是因为父母有义务教养孩子,有这人让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后不会因遭遇困难而手足无措。    父母不可能一辈子照顾孩子,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到时候如果他无法适应社会,就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所以,父母才会“骂在儿身、痛在娘心”。就算亲子关系暂时会破裂,当他们明白是非对错之后,就会认识到父母的爱是多么伟大。    然而,越是“恨铁不成钢”,责备时就越容易情绪化。比方说孩子在超市里顺手牵羊,当下父母定是火冒三丈,可能会骂出“你就是想让爸妈丢脸,对吗?”之类的话。这只是情绪激动发脾气而已,并不是责备。    这是因为父母缺乏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材的意识。父母应该时时谨记责备的用意。用“让爸妈丢脸”的观点大发雷霆,那言下之意岂不表示“只要不被人发现,什么事都可以做”?    要记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目标,冷静地处理,才能做到有效果的责备。    话说回来,忽然面临那种场面时,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没有时间思考“该怎么责骂才能有助孩子成长”。为了让自己更冷静地面对孩子犯错,平时就要培养处变不惊的习惯。    这一点希望父母们都能铭记在心,孩子如果走错了路时,一定要从爱出发,冷静即时地训戒他们才好。  
  6.严格,从爱出发    师父对我大部分的责备,起因多是来自我的方法错误。    有时是很具体的错误,像是应对的态度;有时是在行事间看穿我心里的骄傲而责备。尤其对于我的自以为“非我不可”的傲慢,他的叱责最是严厉。    自我陶醉而做的事,并不是任何人都会发现,而发现的人也未必都会提醒你。而且,大多数人都很难察觉自己是带着傲慢心在做某件事的。    所以,除了像捡垃圾或把鞋子排好等具体事务被骂之外,师父点出我自己没察觉到的念头的责骂,最是令我心中一凛。    我之所以能坦然接受师父的责备,是因为我了解师父从心底希望我能有所建树的爱护之心。因为他疼爱我,才会时时刻刻热切而冷静地观察我的种种行为。    有句话叫“有顶天”,指的是在色界(有形的世界)中最高的色究竟天。当人得意绝顶时,就像爬上了有顶天而失去自我。    师父从行为态度中看穿了我的心思,怕再这样下去我会变成傲慢的人,所以才及时地责备我的。    责备孩子的时候,父母可能会在该用道理或知识来说服孩子,还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强迫他信服的问题上,难以选择,不知如何是好。    确实如此,怎么样的责备,才能在孩子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这件事或许很难,但只要不要忘了每次怀着爱心思考,冷静地责备,就一定会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小孩子说谎,周围的大人都不以为意的话,他长大以后就不会对说谎有罪恶感。    但是,人一旦说谎就会觉得心虚,为了隐瞒自己的谎话,有可能得说更多谎话。大人有时候会说“善意的谎言”,肯定说谎的价值,但孩子还小,接受不了这么复杂的谎言。    例如,奶奶得了癌症,家人知道她已经活不久了,因此跟孩子说“别把这事告诉奶奶,她才不会难过”,然而,这样让孩子说谎,恐怕是强人所难。    家人希望奶奶能安详地迎接死亡,才用这话为她打气,那并不是谎言,因此也没必要特地教孩子“善意的谎言”的意义。    不管怎么说,发现孩子说谎时,一定要毅然严厉地给以叱责。严厉是爱的表现,有时候家长必须要硬起心肠才行。  
  7.说得太过火时该怎么往下接话    当我们冷不防被激怒的时候,有时会不自觉地把对方的弱点,或是不可告人的祕密抖落出来。俗话说“纶言如汗”,就是指天子说的话不可收回,就像流出的汗无法复原一般。就算不是天子,说出口的话也不能收回。    师父天天照三顿骂我,是在教育的考量之下骂的。他骂人的口气非常凶,有时候也很情绪化。但事后仔细回想,就会发现他骂人时从不找对方的缺陷,不做恶意的批评。    从这点上来看,师父骂人的确有一套,我们应该学习这种高明的骂人手法。  越是在意的事情,岔子出得越大,就越会有情绪性的字眼出现。“纶言如汗”真是一点儿也没错。所以,当觉得自己说得太过火时,坦率承认过失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管骂人或被骂,不论彼此之间的关系多么僵硬,到了最后都应该笑着道别,这是师父给我们的基本教诲。    该怎么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不管是公司同事、部下或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发现说得太过火时,要学会爽快承认,向对方道歉:“我说得有点过分了,请多包涵。”    如果不道歉,回家之后仍旧会记挂在心,第二天到了公司也不好意思和对方寒喧,慢慢就变成了互不理睬的状态,连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    在社会上若要不与人起摩擦,有时就算自己没有错,也必须退让几分。在言语上敬让对手,就算产生嫌隙,也能马上修复。    松下电器的创办人松下幸之助脾气十分火爆。有一次发脾气,把火炉边用来夹柴薪的铁棒扔到地上,竟把它砸弯了。    那时他还是个经营小工厂的老板,当时同在现场工作的一位后藤先生,看到幸之助发火的模样,心想“恐怕没办法再跟这家伙共事下去了”。    但是当天,松下打电话给他太太。松下对他太太说:“我今天对他说的话太过分了。帮我多热两盅酒,等下我付账。”    这种做法并非对任何人都有用,但松下幸之助是诚心想与后藤先生重修旧好,后藤先生明白他的用意,接受了他的道歉。    吵架这回事,并没有哪一方百分之百“对”,另一方百分之百“错”。“言不合而起争执的时候,两方必定各有道理。所以,如果互相都不想听对方的道理,问题就没办法解决。    就算自己余恨未消,只要对方有理可说,就必须冷静地听对方说。听了之后,才能开始有类似“你这样错了吧”“或是应该采取这样的方法吧”这样的有意义的对话。  
  8.再优秀的孩子也要在被骂中成长    因为被人责骂,人才会变得坚强。孩子因为被骂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跟他在学校的成绩好坏没有关系。从来没被骂过的孩子,未来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恐怕有困难。    有句话说“越打越强”,再怎么骂都能充满活力的孩子,以后长大便能具备小草般的韧性,和身处逆境也不服输的忍耐力。    如果希望孩子能活得坚强,成为一个越打越强的人,那么适时责骂就是最有效的途径。孩子从小就能在责骂中学到坚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锻练方式。    现在有些年轻人说“我属于赞美才会进步那种类型”,言下之意就是叫别人“不要责备我”。这是“不打骂教育”下年轻一代的心声。    一个新进人员刚进公司的半年,处在吸收新事物的状态,但到某个阶段自然而然就会有到处碰壁之感。那就是成长的证明,唯有突破困境才能更上层楼。    然而,未经责骂锻炼的年轻人,往往会把问题推给“这工作不适合我”的性向上,因而轻易放弃先前累积的努力。    事实上,这并不是性向的问题,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然而很多年轻人没有察觉到自己缺乏超越困境的决心和韧性,一味地以为工作不适合自己,或许是因为这么想比下苦功要轻松得多,总之他们只是任由自己往轻松的路上走。    如果孩子从小就在被骂的锻练中打下根基,现在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就会鞭策自己更加努力。    这种锻练不一定只能在家里进行,也可以寻求运动或武术的教育。敝寺有个“不动会”的组织,每个星期天教孩子练空手道,很多孩子来报名参加。年纪虽小但都恭敬有礼,也懂得问候寒暄。这都是空手道老师们认真教导的结果。    这无疑是课前行礼、课后敬礼的习惯浸染到了日常生活中。可以想像得出,老师是如何严厉地教导他们。    相反,对于成绩优秀的孩子,父母或老师都会因为他的成绩好,会误认为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没问题,因而忽略了孩子的言行举止。    其实即便是模范生,只要他犯了错,也要出声责备。千万不可以为优秀的孩子不骂也能懂事。只因为优秀就不骂他,对那个孩子来说,等于是“疏于管教”。    模范生进入社会,可能更善于抓住工作要领,领悟力又高,有时候比上司还能干。于是,上司也会产生错觉,认为这种部下不需要责骂,也没有必要教导。    然而,成绩优秀并不代表他是个堂堂正正的人,当然,如果没有责备的缘由,不应该故意责备他。但这世上没有人可以百分之百毫无缺点。有些事纵使用尽心力去做,也可能因为经验不足而导致失败。    责骂是改变一个人时十分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不曾被骂的人,不论他是多么优秀的员工或孩子,都可能成为冥顽不灵的人,不可不慎。    
责骂    1.被骂的理由,事后才了解    “懂了没?懂了就快点道歉啊!只要说‘对不起’就行了嘛,怎么不说话呢?”    不时会在市场、百货公司或是隔壁家听到这种母亲的责骂声,母亲脑海中只想着如何叫孩子道歉,孩子不道歉似乎比做错事还让她生气。    脑筋动得快的孩子,这时候立刻会说“对不起”。简言之,不管懂不懂自己错在哪里,反正道歉就能渡过眼前这个难关,所以先做就对了。    这种孩子由于不会回嘴,乍看起来是个懂事的孩子。然而,为了渡过难关而说“对不起”,恐怕他的错还是会一犯再犯。    被骂的时候,孩子的脑中一片混乱,所以家长的责备必须让他在事后想起时,能够理解自己为什么被骂。    当孩子说“我懂了,不会再犯”的时候也是一样,家长必须确定你希望孩子理解的事。确定之后,不妨坦诚地表示:“我很高兴你理解。”    在这层意义上,我师父确实是个骂人高手。我是个反应比较迟钝的******,虽然我无法马上道歉,但他从不认为我是个无药可救的人。    我出言辩解自己的理由,师父听了之后,知道我另有想法,会认为我是个有主张的人。如果我随口答道“知道了。”他反而会把我再骂一顿:“说了知道有什么好得意的?其实根本没懂吧?”    师父臭骂了我一个小时之后,丢下一句“把这话告诉其他人”就回房休息去了。但其实这正是师父责骂的高明之处。听到“把这话告诉其他人”这句话,我会意识到他骂的人不只是我,我只是代表其他人一起受骂。接下来我需要做的就是默默地思考他责骂中的意义,然后把得出的结论传达给别人。    被骂之后,当然会生气或情绪激动,不太能用冷静的心情接受责骂。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便会渐渐明白师父骂我的原因,或是骂时的用心。现在想来,多亏了师父的责骂方法,我才能真正理解很多道理。    2.动不动就发怒的孩子“被骂经验”不足    “我想杀人,随便谁都行。”    最近频频发生这种动机的事件,尤其只是因为“焦虑”“把自己的不顺利归咎到社会的错”等因素,便随意伤害别人,这种现象实在令人痛心。    前些天发生了一件惨案,十九岁少年开小货车,蓄意从后方把一名行走中的银行业务员撞死,少年与银行业务员素不相识,他只是“为了工作上的事心情不爽,所以想找个目标撞上去,随便谁都行。”    事后调查发现,少年在父亲经营的建设公司工作,每天都被父亲骂脏话、大声叱责,“连这点事都不会。”“你是笨蛋吗?要我说几遍才懂?”从父亲的角度,或许只是一心希望儿子能早日精通业务,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但儿子却产生了极端的反感情绪。    大部分的孩子不会因为被父母责备,就产生随机杀人的念头。为什么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呢?我认为从小缺乏被骂经验可能是一大原因。    那些不曾被骂、精神软弱的孩子,我们可以预见,等他到了高中的年纪,偶尔听到父母指责时,多半会回以“啰嗦!”,当然也不会听父母的话。    这种教育失败的例子,很多父母亲都遇到过。如果从小开始,孩子就累积了被骂的经验,长大之后就不会觉得父母“啰嗦”了。    杀人事件中的年轻人,恐怕是在成长的过程缺乏被骂的体验。从未接受批评,突然成了受气包,心情混乱、情绪暴躁,最终衍生出想杀人的冲动,就不足为奇了。    近来的确有很多父母亲因为孩子的暴怒问题,来找我做咨询。听了他们的话,我才知道现在的孩子受到呵护的程度,是我们那一代人完全无法想像的。    最严重的是,很多家长以为对孩子有求必应、纵容孩子任性,就是细心照顾孩子。想要好好照顾孩子是没有错,但是没有原则的爱,结果必定会适得其反。    孩子如果总是被称赞,他会误以为得到称赞是理所当然的,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但是社会没这么好应付。等他慢慢长大,会碰到越来越多的不顺心的事。总是受到称赞的孩子,会把自己的不顺心归咎于别人和社会。秋叶原杀人事件的凶手曾说:“我用手机发伊妹儿警告过很多次,但没人阻止我。”他把和被人毫不相干的责任归咎到了别人身上,真是可笑又可悲。    据调查,现在的年轻人异常有自信,吩咐他们做一件简单的事,他们竟然会用“这种工作不是我应该做的”来规避,他们乐于想像的,是自己事业成功、成为社会上的宠儿、昂首阔步的样子。他们以“寻找自我”为名放逐自己,却全然不知道自己正在扮演着一个多么荒唐的角色。    他们根本不知道成功的人曾经花过多少心血,曾经有多少次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他们更不懂得,一个人实现自我的重点,不在于成功与否,而在于是否努力过。    被骂经验太少的孩子不懂得忍耐。他们只知道,只要赌气闹别扭,父母就会听从自己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当然不能忍让别人;可是别人是不会像他的父母那样宠他的。他们长大成人后,稍不称心就会暴躁发火,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人不可能与别人好好讨论,别人当然也不会顾及他的情绪,这样大家就不能寻找彼此的交集,矛盾便会越来越深了。    3.骂声中的成长无关年龄    人的地位越高、越“伟大”时,周围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YES MAN”。    谁都喜欢听顺耳的话,不喜欢被人批评,不喜欢听到逆耳的建议。不仅是政界官员,有些企业老板,甚至担任管理职务的主管,都只垂青对自己忠实的部下,不是吗?    其实人只有在被骂中才能成长,这与年龄或地位无关。直到现在,我还是经常被来庙里拜佛的香客责备。像是“池塘为什么这么脏?”“枯枝看起来很碍眼”等,正是这些批评提醒了我,是得改善那些被我疏忽了的环境。    当然,有些事我也无能为力,但大多数建议我都心悦诚服,也很感谢大家不客气的指正。    师父一直到晚年,都把我当成小和尚,无事不叱责。他是个极端洁癖的人,连倒一杯茶,也经常会为了热水的多寡而严厉叱责。    记得我五十几岁当上执事长的时候,去帮师父的客人泡茶。几位客人中的一位把茶喝完了。师父双手拍了两三下,说:“喂,小和尚,快倒茶。”    客人看不过去,便说:“叫川澄师父是小和尚,会不会太过分了呀?”    师父说:“没的事,小和尚就是小和尚。”    我出生于昭和六年(译注:公元一九三一年),师父在昭和五年他三十五岁时便升为高幡不动尊的住持。所以在师父眼中,我不论长到几岁,都只是个小和尚。小和尚这个称呼有一种独特的亲切感。师父并不是贬损我才这么叫,而是把“小和尚”当作自己孩于一样亲,随时叱责、教导。    人生一辈子都需要学习,能有个人在你的生活中随时惕励、责备你,其实是你的福气。如果一个人没有被责备的价值,别人是不会骂你的。被骂就证明人家认为你是个值得骂的人,是个可以做到更好的人,我们应该心存感激。    4.为什么我被选为高幡不动尊的住持    我出身于琦玉县秩父郡的农家,是家中的次子,普通大学毕业。大学三年级时,与东京墨田区弘法寺灸点所(译注:寺里施针灸的处所)的养女结了婚,但是并没有继承弘法寺。为了取得住持的名义,大学毕业后便进入高幡不动尊寺,成为秋山大僧的******。    当时,教道我的志贺和尚告诉我,“你到高幡去待三个月吧,我不久前已请他们为你举行剃度式。回来之后,在社会上工作几年,你就可以获得住持的名义了。”    但是到了山上后,过了三个月,又等了半年,师父都没有为我举行剃度式。    终于在一年后,剃度式完成,我正式入门成为出家人。又过了一年,我才明白该怎么做才能取得正式的住持资格。抱着“只好再忍耐一段时间”的心情,侍奉于师父门下。这样待我完成真言宗正式的加行(译注:受戒、灌顶前的修行)和本山的研修,得到住持资格,已经是四年后的事了。当时,我领悟到自己“既然吃了四年佛饭,看来得一辈子当和尚了”。    高幡不动尊金刚寺的历史远溯平安时代,为关东地区屈指可数的谈义所(学问寺),而我本身并非在家修行的居士,大学时读的也不是佛教系,却能成为该寺的住持,全是拜在我师父秋山大师三十年的叱责(或者说薰陶)和众位寺僧及护持施主一致的推荐所赐。    出乎意料地,我继承了高幡山中兴第三十三世住持,为什么所有护持施主和干事们会一致地推荐我,我想,自己的有着丰富的被骂经验是一大因素。    回想师父骂我的种种光景,从来没有一次责备是毫无道理的。也幸亏我当时总是能认真地思考师父责备中的意义,才能受教深刻,修炼自我。    师父经常告诉我们,事事要先为客人着想。这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精神之一。    例如,在茶道中,有时就需要调整房间让客人感到舒适。天气热时,需把风炉放在离客人较远的地方;暑气过后,则应该将风炉放近一点。这叫做“中置”。到了十一月,又会在离客座最近的地方,使用榻榻米挖空后的炉。此外,花和挂轴的选择也要配合季节。夏天要布置凉爽,冬天要保持温暖。    认真思考师父叱责的意义,加深我成为法门中人的信念,不只是我自己在说,其实周围的人也看在眼里。  有一次,浅草一家大佛具店“翠云堂”老板就曾来向我挖角。老板开出相当优厚的条件,表示只要我去他那里,保证报酬优厚。我的回答是:“请跟我师父说,他答应的话我就去。”  后来的来龙去脉我不是很清楚,但没过多久,师父到我独自办公的地方来,告诉我:“从今天起,任命你为总务部长。”我很惊讶,也害怕遭到师兄激烈的责难,因而苦思对应之策。
  当时的规定是,寺内的法事收入属寺方所有,但到施主家做法事的收入则属于从事法事的僧人。我获得的指名很多,但寺外的法事我尽量都请别人去做。另外,师兄们在本堂礼佛时,我一定确实做好事前准备,线香和烛台先点好,然后向大家说:“各位都到齐了,麻烦各位上香。”以这种方式把香分给大家。    可能是这类的作为给护持施主有了“川澄就是维系高幡的人”的印象,在决定住持的继任者时,据说护持施主都没有反对的意见。    我从总务部长经过执事、执事长,但一直都是被师父责骂的立场,一直待在高幡不动尊,一直享受着被骂的幸福。    5.难忘父亲的告诫    我出生于昭和六年,当时,发生于昭和四年的世界恐慌仍然余波荡漾。父亲在以秩父铭仙(译注:丝织品)而闻名的秩父小城,经营一家小小的纺织店。但好景不常,便财产散尽面临破产边缘。更不巧的是祖父也患胃癌去世。在这样的境遇下,在我家已有兄姊两人的情况下,我出生了。    面对困顿的处境,父母给我教育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惜物爱物的习惯。例如,父母教我要养成仔细剔除鱼骨后再吃鱼的习惯。拜它所赐,后来我的用餐礼节从未在人前丢过脸。    父亲破产后,想到秩父是否有可能从温暖的伊豆移植一些香菇来种,于是开始栽培香菇。秩父的气候与伊豆完全不同,为了让香菇可以卖到高价,父亲想到了移植栽培的方法。    当时没有现在这种温室设备,没办法与伊豆同时收成,就算是同时收成,在市场上大量倾销,也会使价格下跌。    香菇成长时最重要的是水和温度的控制,父亲想出的栽培法是断绝香菇需要的水分,在冬季期间,将埋有香菇菌孢的木头排成井字型堆起来,再架上遮棚保持干燥。    伊豆香菇的盛产期是三月到四月。在五月伊豆香菇进入产季末期时,父亲开始在香菇的原木上浇水使其发芽。然后出货到神田市场。初夏的香菇在市场上极其珍贵,父亲的事业顺利地上了轨道,我们所有兄弟姊妹都进了高级学校就读。    我自己并没有受到父亲太多责骂。但是,或许是看着父亲辛苦工作的背影长大,从小对父亲便十分尊敬。    正因为如此,后来父亲对我的训诫便一直牢记在心。    那是昭和三十五年(译注:公元一九六○年)的夏天,父亲非常担心我,特地大老远地从秩父到高幡来看我。    他先和师父长谈,然后把我叫到寺院去,对我说:“邻居们都说,你在大学学的是经济,没有必要去出家。你真的想走这条路吗?”  “我想在高幡山当个僧人。”  听到我这个回答,父亲说了一句:“你可别好高骛远。”    父亲在跟师父谈话时,或许已得到暗示,只要我在寺里努力干下去,有可能继承下一任住持。他担心我会以此为目的,所以提醒我。    “我知道。秋山大师虽然并不世袭传位,但他还有个品德兼备的养子,再怎么样也不会轮到我头上。”我回答。    于是,父亲撇下一句话:“知道就好。”说完就回去了。之后再也没过问我的前途。    从小看到的父亲背影中,隐含着“脚踏实地”的训诲,我认为那也是一句无言的叱责,叫我“千万不准做错事”。    6.没道理的叱责也有其必要    骂孩子的时候,大多数父母都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破口大骂,而是条理清晰,把不该做的事一一对孩子说清楚。其实,父母偶尔也需要不问理由地责骂孩子。    在福岛县的会津有个严格的教养传统,那就是“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做”。    这种不讲理的骂法,会促使孩子自己去思考为什么被骂,可以帮助孩子锻练头脑、强化心志。更可以让他们学会不论面对什么状况,都能调整思考的柔软度。    高幡不动尊从昭和六十一年开始,要进行为期三年的文化财产综合调查。当时,处理佛教雕刻的师傅建议,被视为重要文化财产的不动三尊(译注:不动明王与两童子),应进行紧急修复。但是,本尊每天都要烧五座以上的护摩(译注:真言宗的传统是在不动明王前筑起护摩坛,再丢入供物焚烧),修复期间必须有个本尊的替身取代。    因此,必须按旧的不动三尊为标准,制作新的丈六(译注:一丈六尺,为四点八五公尺,为佛像的基本尺寸)不动三尊。但费用预估高达三亿元(本文所指都是日元,编者注),非同小可。    我听说浅草观音寺雷门两侧的风神、雷神,是获得松下幸之助的捐赠才得以完成。我心想,或许找找松下第二也能得到帮助。    我四处登门请求,终于得到了住在北多摩的资产家捐助的六千万元。我才刚松了一口气回到寺里,第二天他的公子却找上门来了。他说他父亲还在做泡沫经济的春秋大梦,所以希望能取消先前的承诺。那一剎那,我真的是眼前一黑。    然而,我是被师父骂大的,在精神上已锻练得十分强健,可以立刻调整想法。我马上发现自己的错误在于不该去寻找一位“松下幸之助”。    这所寺院附近曾有一座真慈悲寺,它坐落在俯瞰镰仓街道要冲、分倍河原关户的位置,是某位和尚向镰仓幕府请愿重建的寺庙。可是镰仓幕府灭亡时,它也遭到焚毁。    想到这个古老的例子后,我才想到应该向信众们宣讲这件旧事,以多数信众涓滴之力,共同完成这件大事。越多人怀着感恩的心做这件事,信众们才越会欢喜。    而且,高幡不动尊与武藏七党的高幡氏等关东武士渊源很深,说起来,这本是为当地人兴建的寺庙。从这层意义来说,请信众们捐钱供养,对庙方也是最妥当的。    从那天起,我便发起募捐活动,同样的话我大概说过数千遍。结果获得了近一万名信众的供养,建成了新的丈六不动三尊。    新丈六不动三尊建成时,颜色极为鲜丽,我暗暗担心,会有人来参拜这么俗丽刺眼的不动菩萨吗?    因此,我请指导佛像兴建的庆应大学名誉教授,也是美术史研究家的西川新次老师,帮佛像加些古色。但老师告诉我,若要达成我所期望的面貌,需要烧数十万次护摩,还必须经过数千万人的祈祷。经过一定的年份,它才会呈现那种古旧的面貌。原来黑漆的不动菩萨包含了那么多信众的祈愿。    好在我的担心也只是杞人之忧。来参拜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募捐的请求还在持续进行,我们总是接连不断地接待那些带着一千、两千的捐款信众。    捐助善款的人越多,他们的心意越能传达给子孙。想到这是爷爷奶奶捐款兴建的不动菩萨,参拜时的眼光也会不一样。相信他们心中会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7.人的一生在被骂中成长    有人曾说,夫妻吵架时,对方沉默不语是最大的折磨。如果对方大声咆哮,自己还有辩解或道歉的机会,反而比较好。是呀,如果你的爱人一旦决定沉默,跟你冷战两到三天,你一定会为此烦恼不堪。    这是很有道理的。比起每天都被师父怒骂叱责,师父无视我的存在,才是最难熬的。    一月二十六日是文化财产防火日,由于奈良的法隆寺金堂曾经遭到祝融,因而从第二年起,就归定这一天为文化财产防火日,每到这一天,全国各大文化财产机构都要举行防火演习。    本寺每年都会参加这项活动,由日野消防署和地方上的消防队协助完成,有时候电视台也会来采访。由于演习规模盛大,消防人员的辛苦可想而之。    师父知道我在忙着准备,便吩咐别人“先把防火演习结束要送的礼打点好”。我在旁补充说:“已经打点好了。”师父冷冷地回道:“我不是跟你说话!”连看都不看我一眼。    做了万全准备却被骂,我心里暗想,师父是心肠太坏,还是今天情绪不好呢?可他不是没有原因就不理人的人啊!    思索了一阵子,我终于明白了,师父不满的是我想抢先争功的念头。    我反省自己在准备时的心情,确实有点自命不凡:“这间寺庙大小事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接下来只要这么做就行了。”“希望别人认为我是个机灵的人”,没想到这些小心眼,都被师父看穿了。    师父叱责的是连我自己都没注意到的傲慢心,他的法眼真是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时我四十岁,依孔子所言,正是“不惑”之年。然而我却还需要接受这样的责备,可见离“不惑”还很遥远。    我又想到师父常说的:“会搔头说‘听不懂’的人比较可爱。”    有一次师父交给我一个课题,要我写下汉文的训读文(译注:将汉文以日文的文法翻译出来的文章),但他最后又附加了一句:“不过我看你再写也看不懂。”我很不服气,晚上熬夜与字典奋斗。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了文章拿到汉诗学家齐藤响在门前的住处,请他看过一遍,誊写好才放在师父的案头上。    师父不时会交给我这样的功课。我认为这是他肯定我的机会,所以总是努力完成,但是他还是会说出刚才那样的话。    可如果我真的搔头,还是会被骂“笨蛋”的。我想可能师父已看穿我的意图了。    人的一生或许就在被骂中成长吧。    这里我说一段故事,这是我唯一一次在事后向师父道歉。    在高幡不动尊,我要见很多客人,多的时候一天要准备三百人份的素斋。为了做准备,我在大厅后面铺了坐垫。    没想到师父竟把眼前的坐垫踢开去。我一火大,便把那坐垫往后一扔。一用力撞到了拉门,发出极大的声响。    等我回过神,心想,这样顶撞师父恐怕待不下去了。然而师父没有回头,往前走开了。    后来仔细一想,师父的意思可能是告诉我,地板上铺了三百张坐垫,连出入口都没了,至少应该留一两条走道让客人能通过。    我到师父房里向他道歉,师父只说:“知道就行了。”    像这样天天被骂,对我来说,却都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代练怎么练出来技术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