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和拂晓在墨迹天气第二笔投资中那个第一那个第二

当前位置: >>
第二章 第1-2节 大气层 天气和气温
【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 大气层 二、考点清单 1. 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 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和大气的分层; 3. 掌握对流层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4. 理解天气的概念 5. 知道什么是气温,掌握测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 6. 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一:大气的分层 思考: 我们人在呼吸; 云, 雨, 雪等现象的发生; 飞机在空中飞行, 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简答:这都与大气有关。 归纳: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 3000 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 在 1000 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层显得很薄,但它对地球却非常重要。它不仅是维持生物生命 所必需的,而且参与地球表面的各种过程,如水循环、化学和物理风化、陆地上和海洋中的 光合作用及腐败作用等,各种波动、流动和海洋化学也都与大气活动有关。 补充: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 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 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 日较差增大等。 大气的作用:1. 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 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是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气 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 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 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思考: 你有没有去过黄山等著名山脉旅行, 在爬山时, 你越往高处爬, 你会觉得越冷吗? 为什么呢? 回答:大气温度垂直分布 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第1页 特点: 1. 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 在 85 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 3. 在 0-12 千米、55-85 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 在 12-55 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1)思考:神舟七号和三位航天员从地面进入太空(远地点高度约 340 千米)的过程中, 所经过的大气层的气温怎么变? 回答:先下降,然后上升,再下降,最后上升。 2)思考: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特点,说说哈勃望远镜(约 600 千米高空)的外面为 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回答:因为在 85 千米以上的高空,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因而在 600 千米的高 空,大气温度会较高,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大气的分层: 1)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 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2)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层序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 层 外层 高度 0 至 17 千米 17 至 50 千米 50 至 80 千米 80 至 500 千米 500 千米之外 温度分布特点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的过渡层1000 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 5000 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 3)各层大气的特征第2页 【典型例题】例题 1.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 ) A. 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 2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 3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 15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层的基本概念。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 它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 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答案:A 例题 2. 在 85 千米以上, 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 ( ) A. 迅速上升的趋势 B. 逐渐下降的趋势 C. 逐渐上升的趋势 D. 平稳的趋势 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各层的温度变化特征。在 85 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 趋势。 答案:C 例题 3.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存在的是( ) A. 火山喷发 B. 碧海蓝天 C. 狂风暴雨 D. 雷电交加 解析:此题考查大气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上将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等。 而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的,仍将存在。 答案:A 例题 4. 发射的“神舟七号”中的宇航员将穿着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进行“太空行走” 。 根据太空环境,在下列功能中,①控制温度、湿度;②供给氧气;③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 ④收集雨水;⑤无线通讯;⑥与外界气体交换,宇航服应具备的是( ) A. ③④⑤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第3页 解析:此题考查太空环境中宇航员需要的设备,在没有大气的情况下,宇航员需要控制 温度、湿度;供给氧气;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无线通讯。 答案:C 例题 5. 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各层的温度变化特征。 答案:C 例题 6. 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 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各层的特征 答案:C 知识点二:对流层 对流层的特点 1.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 在两极和赤道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 8 千米,在赤道增大到 17-18 千米。 3.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对流的形成: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而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下降,形 成了空气的对流。 思考: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 结论:对流层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所以,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 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 对 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拓宽思考:制冷空调应该怎样装?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 回答:形成对流,达到制冷效果。还有空调、北方的暖气管。【典型例题】例题 1.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大气质量的 ( ) A. 1/2 B. 3/4 C. 2/5 D. 1/3 解析: 此题考查对流层的基本特点,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 的水汽、固体杂质。 答案:B第4页 例题 2. 云、雨、雪、雷电等复杂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 ) A. 平流层 B. 对流层 C. 暖层 D. 外层 解析: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 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答案:B 例题 3. 受对流运动的影响,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 ) A. 下降 B. 上升 C. 水平 D. 静止 解析: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而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下降,形成了空 气的对流。 答案:A 例题 4. 冬天为了使空调制热的效果好一些,空调的导风板应该朝( ) A. 上 B. 下 C. 左 D. 右 解析: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而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下降。为了使空 调制热的效果好一些,空调的导风板应该朝下。 答案:B 例题 5. 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⑤对流层占据大气质量的 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解析:此题考查对流层的基本特征。 答案:D 知识点三:天气 提问:蜻蜓飞得低,蚂蚁搬家等说明了什么? 简述:说明动物的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强调:1)短时间;2)各要素的综合状况;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 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刮风、下雨、雷电等都是天气现象。 讨论: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 和风细雨 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 简答:阴转多云、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雷电交加,这些指短时间内大气状 况的为天气,冬暖夏凉、终年高温、冬雨夏干指的是某地长期的大气特征,为气候。【典型例题】例题 1. 下列不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 A. 刮风 B. 下雨 C. 风化 D. 雷电 解析: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而风化是一种物质变化过程。第5页 答案:C 例题 2. 下列不属于天气要素的是 ( ) A. 气温 B. 融水 C. 气压 解析:天气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 答案:BD. 降水例题 3.“今天阴到多云,偏东风 1―2 级,白天降水概率 40%,夜间降水概率 20%,白天 最高温度 30―31℃,明天早晨最低温度 23-24℃。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填“气候” 或“天气”。 ) 解析:此题考查天气的含义。 答案:天气 例题 4. 下列叙述中,说的不是天气的是( ) A. 今天后宅的温度突然降了下来 B. 近几年义乌的冬天好像温暖了许多 C. 看,天上飘着好多的云啊 D. 现在空气中好像能挤出水来 解析:此题考查天气的基本含义。要点为 1)短时间;2)各要素的综合状况。 答案:B 知识点四:气温 1. 概念:空气的温度,即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2. 测量工具:温度计(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普通温度计、最高温 度计、最低温度计) 3. 单位:摄氏度 4. 衡量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5. 测量方法: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量。 地面气温一般指距地面 1.25―2.0 米处的大气温度。测量时,为了防止太阳辐射对观测 值的影响, 测温仪器必须放在百叶箱或防辐射罩内, 并且还要满足测量元件有良好的通风条 件。 思考:为什么气象预测中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 简答:防止太阳辐射对观测值的影响,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才能准确测出气温。 问题: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 简答:一天当中,午后二时,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与太阳辐射和大地散热 有关。 讨论:气温对生物的行为有什么影响?气温对生活生产有什么影响? 1. 人类的生产方面:春播、夏收;冬季作物的防冻;农作物有各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2. 人类的生活方面:空调、暖气;避暑疗养; 3. 生物的行为:狗在高温时的表现;蛇的冬眠、蛙的产卵等。 气温与人们的生活: A. 世界最高气温:伊拉克(巴士拉) B. 中国最高气温:吐鲁番 C. 中国最低气温:漠河 D. 世界最低气温:南极【典型例题】例题 1. 读诗“大林寺桃花” ,回答下列问题:第6页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山上与山下相比,_____气温较高。 (2)造成以上自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气温知识的应用。地面附近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答案:山下 地势不同 例题 2. 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 我国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 C.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 12 点 D. 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解析:此题考查气温基本知识。 答案:C 例题 3. 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也很大,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 ( A. 22℃ B. 30℃ C. 18℃ D. 25℃ 解析:此题考查生活常识。 答案:A )例题 4. 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 是( ) A. 青蛙冬眠 B. 小狗呼吸加快 C. 兔子换毛 D. 小鸟觅食 解析:此题考查气温与生物行为的关系。 答案:D 四、应考锦囊 本讲知识要求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掌握大气层垂直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各层 名称和特征,并能在具体题目中加以应用。对于天气和气温,关键要理解天气概念的含义和 要点,能够辨析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掌握并能应用温度的基本常识。 五、本讲小结 本讲主要学习了大气层、天气和气温的知识,要求大家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大气温度 的垂直分布特点和大气的分层;掌握对流层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理解天气的概念,知道什么 是气温,掌握测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 六、超前思维(大气压及其与人类生活) (一)自学成才 1. 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 。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 或 进行 测量。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 直接相关,所以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反而 。 2. 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为 ,相当于 厘米汞柱产生的压强。若某人的 2 拇指甲的面积为 1 厘米 ,则此人拇指甲受到大气给它的压力为 牛。 3. 如图: 托里拆利实验中, 最后水银柱的高度如图所示, 此时大气气压的大小为 帕, 把玻璃管略向右转则会发现水银柱会 (变长、不变、变短) 。若玻璃管上端突然打 个小洞,你估计会出现的现象是 。第7页 4. 气体或液体的流速越大,其产生的压强就越 。 5. 下列生活现象中没用到大气压的是: ①饮料吸入口中;②用滴管取液体;③气球升空;④塑料挂钩吸在墙壁上。 6. 高气压中心的空气 流动, 天气多 , 低气压区中心的空气 , 天气多 。 7. 实验表明,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 ,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 会 。压力锅就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8. 下列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利用到大气压的是: ①真空保存袋;②吸尘器;③高压锅;④离心式水泵;⑤针筒吸药液。 (二)想一想: 1. 饮料是怎样被吸入口中的? 2. 人为什么要和行驶的火车保持距离? 3. 在高山上为什么难以将饭烧熟?【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35 分钟)1.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 A. 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 2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 3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 15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 在 85 千米以上,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 ) A. 迅速上升的趋势 B. 逐渐下降的趋势 C. 逐渐上升的趋势 D. 平稳的趋势 3.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大气质量的??????????????????( ) A. 1/2 B. 3/4 C. 2/5 D. 1/3 *4. 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主要都发生在?????????????( ) A. 平流层 B. 暖层 C. 中间层 D. 对流层 *5.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存在的是?????????????????( ) A. 火山喷发 B. 碧海蓝天 C. 狂风暴雨 D. 雷电交加 6. 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 A. 阴转多云 B. 晴空万里 C. 烈日炎炎 D. 四季如春 7. 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气压 D. 风 *8.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 ) A. 37 摄氏度 B. 30 摄氏度 C. 22 摄氏度 D. 26 摄氏度 9. 地球上的 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我们随时都能感受 的存在, 人呼吸着 , 、 等现象不断地发生。 10. 是大气的底层,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 运动。 11.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大气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 降的是 层和 层。第8页 **12. 连线(将下列描写天气、气候的词语用线归类) ①晴空万里 ②阴转多云 天气 ③秋高气爽 气候 ④长冬无夏 ⑤四季如春 *13. 根据大气垂直分布的特点,填写下表: 层 序 高 两极地区高度为 赤道增大到 平 流 层 在 在 在 外 层 在 千米到 千米到 千米到 度 千米 千米 千米之间 千米之间 千米之间⑥终年高温 ⑦雷电交加 ⑧冬暖夏凉 ⑨狂风暴雨 ⑩夏干冬雨 温度分布特点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下冷上热,空气稳定 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 随高度增加上升很快 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千米以上 时,14.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最低值出现在。第9页 【试题答案】1. A 2. C 3. B 4. D 5. A 6. D 7. A 8. C 9. 大气 大气 空气 云 雨 10. 对流层 对流 11. 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 中间 12.13. 层序高度温度分布特点对流层两极地区高度为 8 千米 赤道增大到 17―18 千米 在 17 千米到 50 千米之间中间层 暖层在 50 千米到 80 千米之间 在 在 500 80 千米到 500 千米之间 千米以上14. 下午 2拂晓前后第 10 页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安徽拂晓乡天气预报一周,7天,10天,15天,未来一周天气预报查询_2345天气预报沈阳明晨气温降至零下 提醒大家多添衣物
气温倏地一下子降下来,当秋冬“拉锯战”进展到胶着状态时,冷空气带着它“顽劣”的本性“玩”得倍儿爽。昨日,这一轮较强冷空气的主力部分已经抵达沈城,今日冷空气将继续发威。今日清晨,沈城的最低气温只有1℃,而白天最高气温也仅有可怜的12℃而已,并且东北风4到5级转3到4级,大家最好穿件防风的外套。因为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往往出现在拂晓前后,明日清晨最低温度将达到-1℃!沈城周边地区可能出现结冰现象,但市内路面将不会结冰。看这降温的架势,你以为咱们将大踏步进入冬天了吧,可是冷空气偏偏“虎头蛇尾”。明日白天,沈城风向就将转为西南风,气温开始出现回升,到周四白天,沈城最高气温就有望再次回到20℃左右。周六前后沈城将再度迎来一次冷空气活动,不过这一次冷空气强度较弱,目前看不会引起剧烈的降温。总之,未来五天沈城的天气以晴或多云为主,气温方面的起伏变化较为明显。车窗起雾如何处理车窗起雾的原因就是“内热外冷”,车内外温差较大时,车内乘员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时就会凝结成水汽。这是老问题,却不是小问题,行车视线一旦受阻,几秒钟内就可能发生意外,所以,冷雨天除雾必不可少。最原始的办法,就是直接用干布擦拭玻璃。这种场面想必不少市民也见过:老司机们常备一块毛巾,趁着红灯停车时就使劲擦玻璃。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比较费劲,擦拭过后玻璃上还会留下痕迹,而且很快又会起雾。假如一边开车一边擦还容易导致事故。第二种方法是用热风直接吹。第三种方法是“洗洁精配合干布擦”,效果还不错。 >>>社区热帖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stephen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农村老话“朝看东南,晚看西北”,瞧啥稀罕?农村老话“朝看东南,晚看西北”,瞧啥稀罕?阿兮随笔百家号早年间的农村,没日日播报的天气预报,老农又是怎么预测天气阴晴的?今天阿兮就来讲讲农村判断天气情况最常用的土办法——“朝看东南,晚看西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预判天气好坏,拂晓起来看东南天边,日暮时分看西北天边,根据不同天象,来判定即将到来的天气情况。一、朝看东南农村老农大多起得早,尤其是农忙时节,更是起早贪黑。但再忙,农民也不忘抬头看看天,预测下天气晴好,以便早作打算,提前收割或做其他灾害准备。“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句农村老话,农村娃都耳熟能详。意思就是:早上东南方向若是红霞一片,特别灿烂,那天气没好。所以老农又有“早上烧霞,晌午沤麻”之说,朝霞越美得绚丽,天气变得越快,也许用不到中午时分,就下起了大雨,那雨水都可以沤麻了。同样的霞,到了傍晚太阳落山时,又赋予了不同寓意。“晚霞行千里”,意思就是傍晚晚霞满天,预计最近都是晴天,可以放心出门去办事。农村关于“朝看东南”的民谚很多,“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也是流传很广的一句。切记,“红云照”不是“鸿运照”,大自然的奥秘往往“越美丽,越危险”,千万别被美丽假象所蒙骗。二、晚看西北“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一天晴朗不算啥,若是太阳落时,乌云密集,阴天了,那第二天地里啥农活也做不了了,肯定下雨。在阿兮老家,还有“关门雨,下一宿”的说法,跟上面的大同小异。意思是说,傍晚时分开始阴天下雨,那这雨小不了,绝对不是急火火下一阵儿的雨,最迟也得下到早上。“今天火烧云,明天晒死人”。这火烧云,也是指傍晚时分,越艳丽,第二天天越晴朗,大太阳一天,连点云遮都没有,所以有“晒死人”的比喻。三、天黄有雨“天黄有雨,人黄有病”,这句民谚俗语,也属于农村老农常挂嘴边的一句。一种天象,一种人疾病的自然反馈,都是大实话。大家知道,黄疸皮肤会黄,肝病皮肤也会黄,尤其是肝癌晚期病人,皮肤黄得发灰,藏都藏不住。阿兮小时候经历过一次“天黄”,树不摇,天地仿佛暴怒前的静默,只觉得整个天空黄得“妖艳”,让人心里发凉的感受。那次接下来的大雨,下了好多天。大自然是有奥秘的,它们的每一点变化,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感谢勤劳智慧的农人们,依据天气异象,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让我们也能根据民谚识天象了。农村农民农业,民谚民俗民风。关注阿兮随笔,为您分享农村事,共同探讨三农话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阿兮随笔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爱自然朴素生活,写有态度文字。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乐英语第二册天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