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可以大于已有分辨率大于300dpi,要怎么弄

提示图片分辨率小于150dpi,照片明明变成了大于150dpi,还是上传不了。怎么办啊_百度知道
提示图片分辨率小于150dpi,照片明明变成了大于150dpi,还是上传不了。怎么办啊
帮个忙,帮我修一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情况下用手机自带图片处理软件随便做缩放或者剪切之后,不保存为原图就可以上传了如果可以,私聊我帮你做QQ:
采纳率:50%
5高3,后来弄好了./zhidao/pic/item/242dd42ab428ddecfea15ce36d3be21我也遇到这个了.1厘米正好.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ccf65a3f92eef01f4dceb51d/242dd42ab428ddecfea15ce36d3be21.jpg" esrc="http://a.hiphotos。
照片尺寸及分辨率 和 文件大小 都是有相应要求的 用ps很容易搞定的
用ps改了好几十张了,都说是要求分辨率大于150dpi
应该是照片体积又超出规定大小了,
没有啊。用ps改的 26*32mm。分辨率大于160,60k以下大小
没有啊。用ps改的 26*32mm。分辨率大于160,60k以下大小
看看上传不上的提示信息,
再看看你的图片属性,图片右键详细信息,
好了 搞定了 ,,用ps没解决,用sai解决了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分辨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p&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3年前曾经写过的一篇帖子《如何花5000块买相机和镜头拍摄人像》(大意如此)。今天就来讲讲,如何花5000块配出一整套家庭影院(包括1080p 3D投影、100寸幕布、5.1音箱和蓝光碟/电视盒子双片源)。&/p&&p&在家里配出一整套家庭影院,躺着看大片,是很多年以来的梦想。记得之前住上海的时候,租的房子是房东大哥一人自住的一套带阁楼公寓,这个狂热的影音爱好者在家里至少摆放了5,6台电视,自己更是宁肯蜗居在小阁楼里,也要把最大的主卧改装成专用放映室。记得看房的时候对他这全套十几万的装备是多么的歆羡。入住以后他虽然搬走了几乎所有的设备(还是给我留下了3台电视机……)但遗迹尚存,始终刺激着我的小小梦想。只可惜那时太穷,设备也太贵,仅限于想想。&/p&&br&&p&后来搬到了深圳,开始有点小小积蓄,奈何爱好太多又都不想放弃(去年一年除了家庭影院,还买了3D打印机,全画幅微单,乐高机器人,还出国旅游了好几次……),只能使劲压缩用在家庭影院上的预算。拜科技发展所赐和相对合理的搭配,只花了5000块便实现了这个梦想,搭建了一套让朋友们各个为之惊叹的家庭影院。&/p&&br&&p&今天就来分享下整个过程。&/p&&br&&p&&b&一、&/b&&b&投影仪&/b&&/p&&p&投影仪是影院的核心,最初让我萌生真的买一台的冲动是某日美国购物网站&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的促销。台湾Vivitek的微投影仪Q5翻新版,LED光源,500流明亮度,分辨率,支持3D眼镜,东哥家要5999软妹币的,这里居然只要299美刀,算上转运到香港的运费,总共不超过2000!就是这货,大概和男生手掌大小相仿:&/p&&br&&figure&&img src=&/bf45bd582a4b9f329bf3298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花了一个礼拜时间运到香港,取回来当晚就接上299买的乐视C1S盒子,用相机三脚架支起来,对着白墙开始试验(什么,你说幕呢?一斤重的微投影,设计就是用来随身携带往墙上投的)。720p分辨率足够糊弄一下影音小白,500流明亮度虽然可怜,在晚上关了灯也已经足够了。&/p&&p&这是看当时用投影仪世界杯的样子:&/p&&br&&figure&&img src=&/2fa9d3b937d7da4cd09bdf46c77c3085_b.jpg& data-rawwidth=&854&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4& data-original=&/2fa9d3b937d7da4cd09bdf46c77c3085_r.jpg&&&/figure&&br&&p&又去马云家花了100块买了2副DLP 3D眼镜,快门式的,但是并不重。下载了个阿凡提,不,阿凡达,还真能看到小蓝人们从墙上跳出来。只可惜这时候500流明亮度3D以后只剩下200多,效果实在是惨不忍睹。&/p&&br&&p&方才明白自己入了影音大坑。先是买了幕布(这个一会详细说),又搞了个小架子把投影仪固定在墙上,就像这样,无比山寨:&/p&&br&&figure&&img src=&/250fa49b85eec4d2ef4a9_b.jpg& data-rawwidth=&854&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4& data-original=&/250fa49b85eec4d2ef4a9_r.jpg&&&/figure&&br&&p&可还是不满意效果,就在这时看到奥图码的HD141X,1080p分辨率,3000流明投影仪(放在国内,价格至少6000),在美帝居然只要600刀不到,果断下单(现在这货在美亚最便宜的时候只要490刀,3000人民币),还送了一副支架。&/p&&br&&p&转运到香港再背回来(那副白送的支架花了我100多运费,失算,还不如淘宝买),凑合安装到原先的小支架上,勉强对准幕布(依旧有不小的梯形失真),打开。习惯了500流明的我一瞬间直接被3000流明亮瞎,那种感觉就像是习惯了屋里的小油灯,突然换上了100W的电灯泡。更高的亮度除了带来更好的观影效果外,3D功能也终于不再是鸡肋了,想想电影院里3D电影是2D 2倍的价格,可在我这里只要多一副3D眼镜就行,想想就爽……&/p&&br&&figure&&img src=&/5a934cc2cb8edbdda320df25a8449dd7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5a934cc2cb8edbdda320df25a8449dd7_r.jpg&&&/figure&&br&&p&这台流明投影仪,可以说满足了我所有的需求,相信也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分辨率再高到4K也没有片源匹配,亮度再高,色彩再好,也没有实质区别。可能花个几倍的价钱能把效果提升个10%,20%,可那已经违背了追求性价比的初衷。&/p&&br&&p&在这之后,拜工科出身所赐,我又自己玩冲击钻,做测量,最终用支架固定好了投影仪,使其消除了梯形失真。就像这样:&/p&&figure&&img src=&/378f8d8c73b5cc4617dbf8d77a1942d5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378f8d8c73b5cc4617dbf8d77a1942d5_r.jpg&&&/figure&&br&&p&&b&二、幕布&/b&&/p&&p&开始说了,最开始玩投影,连个幕布都没有,直接投到墙上,总觉得亮度低,能投影的位置也受限。一咬牙,去马云家花200块包邮买了个红叶的80寸电动白塑幕。为啥是红叶?因为以前上学教室里的幕布就是红叶的,老牌子应该可以信任吧。为什么是84寸不买更大的?怕屏幕大了投影仪的亮度太低影响效果。&/p&&br&&p&可买回家装上了就后悔了,就像这样:&/p&&figure&&img src=&/c7ac7e040ece9eebec3dbb_b.jpg& data-rawwidth=&854&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4& data-original=&/c7ac7e040ece9eebec3dbb_r.jpg&&&/figure&&br&&p&这多大的空间被浪费了,就该买100寸的。买买买,只加了20块钱(不含邮费),我就把84寸的幕,换成了100寸,这下感觉好多了吧:&/p&&br&&figure&&img src=&/cdadd745ea3198baa4470_b.jpg& data-rawwidth=&854&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4& data-original=&/cdadd745ea3198baa4470_r.jpg&&&/figure&&br&&p&投影幕除了尺寸,还有材质的区别。白塑幕是最普通,亮度增益也最低的,红叶也是最最低端的牌子,不过我觉得效果已经足够可以接受了。&/p&&br&&p&可是随着天气变冷,出现了一个让我完全不能忍受的现象:当电动幕布放下来的时候,两边一定是卷曲的。这直接导致电影里面平静的海面竟然像起了波澜,汽车本行驶在平整的路面,却像刚刚发生过地震一般。上网一搜,原来这是电动幕的通病,天气冷一点两边就会卷曲,每次拉下来都得自己用电吹风折腾一番才勉强能看。&/p&&br&&p&只好继续买买买。家里空间有限,投影幕的背后并不是墙面,所以不能用不伸缩的画框幕解决这个问题,查了查,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买影辉的电动拉线幕,它在幕两边各增加一条线向外拉住,解决了这个问题。刚好赶上淘宝双12特价,1000块就搞定了这个幕。&/p&&br&&figure&&img src=&/783b810dab1c13f22edd2e52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783b810dab1c13f22edd2e52_r.jpg&&&/figure&&p&本想趁这个机会换成120寸的幕,奈何投影仪不是短焦,在家里空间只能支撑100寸的画面。这是个教训。这里提醒小户型想享受大屏幕的朋友,记得多花点钱也要买短焦的投影仪。&/p&&br&&p&不过倒是趁这个机会把幕布换成了灰幕。所谓灰幕,就是幕布底色是灰色。有人说,这不是浪费亮度吗?没错,可是用亮度换来的是更好的黑场效果。用过投影的人都知道,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投出来的白色永远是一样的白,可黑色并不是投出来的,而是幕布本来的颜色,这就差得远了。灰幕的原理就是让幕布本来的颜色有环境光干扰的情况下更黑,从而获得更好的对比度效果。因为一般家里都是白墙,即使夜间完全没有环境光干扰,投影本身的光线也会从墙面反射回幕布影响效果。所以在投影仪亮度充裕,以及家里并非专用黑墙放映室的情况下,灰幕会获得更好的观影效果。&/p&&br&&p&这块幕布另外一个改变是使用了玻璃纤维材质而非白塑,理论上可以提高增益。不过可能是这块幕在玻璃纤维幕里实在是低端,纤维分布并不均匀,导致亮度也不均匀,总体感觉还不如之前的白塑幕。不过这并非严重问题,仍然可以接受。&/p&&br&&p&&b&三、音响&/b&&/p&&p&折腾完看的部分,就想折腾听的部分。最开始时候整个系统的音源居然是花49包邮在淘宝买来的联想蓝牙音箱BT820。尽管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平民蓝牙音箱,可是用作整个家庭影院的音响实在是太寒碜。特别是很多电影都是5.1声道环绕声,完全没有办法体验。&/p&&br&&p&如果说投影仪的坑是个小水坑,音响的坑绝对可以算是美国的巴林格陨石坑级别的。几十万上百万的音响比比皆是。然而,我想问,当你花了数十万,终于组建了一套功率上千瓦匹敌电影院,打开以后连猪都能震飞到天上去的超重低音的音响系统,放在你的小公寓里,当你每天10点-12点从单位加班回到家,左邻右舍早已睡去,这时候想看个电影,你敢打开你的宝贝音响,成为全楼的公敌吗?&/p&&br&&p&所以,无论多么好的音质,多么大的功率都是浮云,一套电脑用的,几百块的有源5.1音箱已经足够。其实5.1音箱相对于2.0或者2.1,最重要的不是音质有多纤毫毕现,不是重低音有多震耳欲聋,而是它让你获得了对声音的精确定位能力。当你会在某个时刻完全分不清一个声音是在敲电影里的门还是你家的门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钱花的有多值了。&/p&&br&&p&我的选择是罗技的Z506,总功率75W,淘宝积压货只要300多。比起价格略便宜的漫步者R151t,各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对我而言,完全足够了。&/p&&figure&&img src=&/5af80d8f13deb3082387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af80d8f13deb3082387b_r.jpg&&&/figure&&br&&p&差点忘了说,还是不得不买一个支持杜比/DTS的解码器,淘宝大约200多。无论是乐视盒子的光纤,还是蓝光碟机的同轴,都可以通过它转换成音箱需要的6声道输入。&/p&&br&&p&&b&四、片源&/b&&/p&&p&刚刚说5000块组建家庭影院,现在投影仪花了3000,幕布1000,音箱和解码器500,还剩下500便是片源的钱了。&/p&&br&&p&我常用的片源有两个,乐视盒子C1S和索尼的蓝光碟机BDP-S1100。&/p&&br&&p&乐视盒子是很早以前花290买的,送了半年VIP服务,主要是看好它拥有自有超大1080p、3D、杜比片源和光纤输出。当然乐视盒子得配乐视VIP服务才能发挥功效。官方定价590一年实在是太黑,不过只要淘宝一下就能发现区区70块就能搞定,简直是白菜价,换来的是数千部全高清正版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的随时在线观看。&/p&&br&&figure&&img src=&/5c4aa0415772ebfe89afa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figure&&br&&p&寨都电信开通199元4G手机套餐(3GB流量,700分钟电话),免费送100M光纤宽带包月,实在是太爽。这意味着乐视盒子里所有的1080p电影都可以随点随看,自由拖动,毫无延迟。即使是想下个30GB的蓝光原盘看,也只要一个小时而已。&/p&&br&&p&看久了乐视盒子的“1080p”,以为全高清也不过就那样,直到拿着5000块里面剩下的最后210块买了个“洋垃圾”SONY BDP-1100蓝光碟机,才知道蓝光1080p竟然如此清晰!震撼不亚于从720p换到1080p那一刻。&/p&&br&&figure&&img src=&/1cdac8c7c70b9c094a65f3840987eed1_b.jpg&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1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figure&&p&蓝光盘哪里买?如果你连下载电影看这种行为都不排斥的话,大可以到万能淘宝以5块一张(20张包邮)的价格购买各种碟片看,即使是50GB的双层蓝光盘也不到20块一张,让人不得不歌颂社会主义好。&/p&&br&&p&要说明的是,200块的蓝光机是不能放3D蓝光碟的,不过只要再加300块就够你买一台能放3D蓝光碟的了。记得要配HDMI 1.4以上标准的线材哦!&/p&&br&&p&还有人问,投影仪能不能看电视?当然可以,接上高清机顶盒就行。不过像我这种每天回到家时间只能看个午夜新闻节目的人,有线机顶盒远没有随时都可以回看的电视盒有用。&/p&&br&&p&&b&五、体验总结&/b&&/p&&p&家庭影院搭建成后,除了每天深夜回到家,睡去之前能有小小娱乐以外,周末更是找到了宅在家的可能性。那首歌怎么唱的来着?在周末的晚上,关上了手机,一杯红酒配电影,舒服窝在沙发里。没错,就是这种感觉。(只可惜,老子是只有一个人看电影!)&/p&&br&&p&其实从最初的微投影投墙配蓝牙音箱的超简陋版,到现在的5000块舒适能用版,获得的体验一直是远超过看所有电视的感觉的。只有投影仪,能让你感觉是在看电影,而不是看电视。&/p&&br&&p&这才想起来,题主的题目是一万块,这才花了5000块,剩下一半怎么花?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今年过年回家,我买了几乎同样一套孝敬爹妈:家里地方大,幕布换成了120寸的;音响家里也有于是不用买。目测他们体验过以后,花上万块买了没多久的那台65寸电视就可以歇着了……&/p&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3年前曾经写过的一篇帖子《如何花5000块买相机和镜头拍摄人像》(大意如此)。今天就来讲讲,如何花5000块配出一整套家庭影院(包括1080p 3D投影、100寸幕布、5.1音箱和蓝光碟/电视盒子双片源)。在家里配出一整套家庭影院,躺着看大…
@&a href=&/people/cocosuma& class=&internal&&可可苏玛&/a& 已经回答了大部分,我就来补充一下win7的问题吧。&br&&br&Vista上,由于wddm的限制,加上向下兼容的要求,渲染流程是:&br&&ol&&li&硬件渲染的东西在GPU上做完&/li&&li&读回CPU端&/li&&li&把GDI这些用软件渲染&/li&&li&两者混合&/li&&li&拷贝到显存显示&/li&&/ol&这样的话,相当于整个屏幕都要维持2份拷贝,并且要互相同步。早期的vista驱动上,D3D/OGL和GDI混合使用的话闪得要死或者慢的要死,就是这个原因。(比如Maya就这么任性地混合使用了)&br&&br&Win7在开发的时候,终于有个懂图形的大佬发飙了,说你们TMD搞毛啊。于是新的wddm要求驱动提供overlay和blt,所以流程变得很简单高效:&br&&ol&&li&硬件渲染的东西在GPU上做完&/li&&li&把GDI这些用软件渲染&/li&&li&Blt到GPU端作为overlay&/li&&/ol&这样不但快,而且省电,而且只需要在GPU端维护一份屏幕拷贝,CPU端只需要短暂地维护一个局部GDI的内容就可以了。&br&&br&好,回到题主的问题,窗口和全屏的区别。&br&&br&对Vista来说,窗口需要那样一套流程,全屏因为没有GDI了,就直接一步去GPU,所以两者差别比较大。对Win7+,差距明显小了很多,尤其是少了读回CPU的巨大同步开销。但这个差别还是会存在的。要性能就全屏。&br&&br&顺便补充一下,Android之前被长期诟病的一个事情就是电量时间那个条条总是存在,于是所有东西都需要混合,影响了游戏性能。
@ 已经回答了大部分,我就来补充一下win7的问题吧。 Vista上,由于wddm的限制,加上向下兼容的要求,渲染流程是: 硬件渲染的东西在GPU上做完读回CPU端把GDI这些用软件渲染两者混合拷贝到显存显示这样的话,相当于整个屏幕都要维持2份拷贝,并且要…
这个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是 &b&色度抽样(&/b&Chroma Subsampling&b&)&/b&&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E5%25BA%25A6%25E6%258A%25BD%25E6%25A0%25B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pedia.org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br&先占坑,之后答。&br&&br&-----------------------分割线------------------------&blockquote&&b&色度抽样:由于人眼对色度的敏感度不如亮度&/b&(因为我们还有不能感受“颜色”的视柱细胞嘛),图像的色度分量不需要有和亮度分量相同的清晰度,所以许多视频系统在色差通道上进行较低(相对亮度通道)清晰度(例如,抽样频率)的抽样。这样在不明显降低画面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视频信号的总带宽。因抽样而丢失的色度值用内插值,或者前一色度值来替代。&/blockquote&我们来感受一下:&br&&figure&&img src=&/85e22bc3cb59f_b.jpg& data-rawwidth=&266&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6&&&/figure&这是一张很正常的照片。&br&&br&&br&&br&&br&&br&然后我们把它的&b&色度信息去掉&/b&(只保留L通道,H,S全归零)……&br&然后就变成了这样:&br&&figure&&img src=&/bf0f49ed6ae95d34bae1b_b.jpg& data-rawwidth=&264& data-rawheight=&3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figure&&br&好像还是很正常嘛……最起码能看得清……&br&&br&&br&&br&&br&&br&&br&可是,如果我们&b&去掉亮度信息&/b&,只保留色度(L通道全变成50):&br&&figure&&img src=&/01ced91aecd79acd9a55c1f_b.jpg& data-rawwidth=&264& data-rawheight=&3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figure&&br&&figure&&img src=&/6ff0d51f359be324c95b75c73d9bd442_b.jpg& data-rawwidth=&128& data-rawheight=&1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8&&&/figure&&br&什么鬼?!&br&&br&&br&&br&&br&&br&正是利用人眼的这种特性,工程师们将视频的色域信息压缩,以降低视频的体积。&br&下面是几种流行的色度抽样方式:4:4:4:
4:2:0&br&&figure&&img src=&/5d683fffd69f8cddbae6da8_b.png& data-rawwidth=&784&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4& data-original=&/5d683fffd69f8cddbae6da8_r.png&&&/figure&所谓4:4:4,就是不对色域信号压缩,每个像素还保留之前的颜色。绝大部分电影的母带和专业电影摄影机,都会采用这种不压缩的方式。&br&所谓4:2:2,就是每两个横向的相邻像素,共用同一个颜色。4:2:2在广播电视领域比较流行,是压缩率和画质的权衡。&br&而最最常用的4:2:0,是每个正方形块的4个像素共用同一个颜色。事实上,绝大部分的视频编码器,如x264,的默认设置都是4:2:0色度抽样,这也就意味着一个的视频,其色度信息只有960*540!&br&&figure&&img src=&/abe7af564ad4bb_b.png&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abe7af564ad4bb_r.png&&&/figure&&figure&&img src=&/562d196a802e974fb5f3b9ca5c74e81b_b.png&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562d196a802e974fb5f3b9ca5c74e81b_r.png&&&/figure&这两张是视频检测彩条图,上图为原始图像经过200%放大后;而下图则经过了4:2:0色度抽样(以Sony Vegas DV编码器压缩,套用Box滤镜)。能明显看到,两个“分辨率”相同的视频,有着明显的观感差异。&br&&br&--------------------基础知识介绍完毕-------------------&br&&br&好,下面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在 1080P 的显示器上,4K 的视频是否看起来比 1080P 的视频更清晰?为什么?&br&&br&因为市面上下载的绝大部分片源都采用了4:2:0色度抽样,因此一个4k()分辨率的视频,其色度分辨率为。在1080p的显示器上播放时,播放软件会自动对4k视频缩小,每4个方形排列的像素取平均值。的亮度信息经缩小后变为,而其原本就是的色度信息则保持不变,因此你就得到了一个1080p的4:4:4色度未压缩的视频!&br&虽然亮度分辨率没有提高,但是色度分辨率提高了两倍,这就是为何4k片源比1080p观感更清晰。&br&&br&&br&注:本答案并没有讨论视频编码压缩(如h.264本身的压缩)的问题,只是解释了色度抽样并将其应用到题主的问题上。文中有几处我为了省事使用了压缩一词,其实都是在指色度抽样。
这个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是 色度抽样(Chroma Subsampling) 先占坑,之后答。 -----------------------分割线------------------------色度抽样:由于人眼对色度的敏感度不如亮度(因为我们还有不能感受“颜色”的视柱细…
&b&此回答引出不少大牛,本人对自己的答案甚感惭愧.基于 &a data-title=&@赵帅&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2b8eecc97fa& data-hash=&2b8eecc97fa& data-tip=&p$b$2b8eecc97fa& data-hovercard=&p$b$2b8eecc97fa&&@赵帅&/a& 和 &a data-title=&@电子骑士&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7c8c7e6b7b4ea134a5e& data-hash=&f7c8c7e6b7b4ea134a5e& data-tip=&p$b$f7c8c7e6b7b4ea134a5e& data-hovercard=&p$b$f7c8c7e6b7b4ea134a5e&&@电子骑士&/a& 的答案要比我要精准和有条理,欢迎大家折叠我的答案,也欢迎大家提更多的意见.&br&&/b&&br&关于版权: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时就考虑版权这个问题了,毕竟知乎是无盗版理念的.但是,国情所限,这是大家关心而又无法避免盗版的问题.我们从网络上下载可能也是为了解我们接触不到的东西,或是某些组织不让我们知道的东西,虽说无理,但获自由.正版还是要靠所有人的努力才能实现.&br&&br&而这些格式问题,本身就是国外爱好者倒弄出来的,我们手上中文资料缺乏一个正式的解释,加上国内的扭曲力很强大,导致很多人对视频格式有严重错误理解,所以&b&自身或多或少会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造成答案不严谨,所以请大家无需给本答案给赞了,本人虚心接受大牛们的指正.&/b&&br&&br&&br&以下答案仅供参考:&br&&br&&br&&br&1.电影公司拍好电影后(电影筹备到实景过程叫做前期和中期)--&做后期(比如加入电脑特效,配音同步等)--&剪辑成电影视频文件--&拷贝到专用的储存器材,&b&这个叫做母盘&/b&.是一部电影制作完成后最原始的部分.一般人不能拥有.&br&&br&2.然后这个母盘分别制作两个部分:一个是电影院的拷贝转录,就是你平时上电影院看到的.另外一个是制作&b&光盘(现在电影公司基本只发行蓝光光盘)&/b&,就是电影院不放这部电影了,你想看就要买光盘(光盘包括但不限于DVD和蓝光光盘)看,没有这个光盘你就永远没有网上的清晰的资源(有其他如高清电视录制的资源,但是发行的光盘版本是最好的).蓝光光盘是你能买到的电影最清晰版本,分辨率&b&标准&/b&是.(你会注意到,很多电影比例不是16:9的比例.大部分蓝光光盘的视频文件会加上黑边,达到16:9的比例 .)&br&&br&3.不是每个人都会买蓝光光盘(比如某盗版大国人),于是有人想到把蓝光光盘上面的内容保存到电脑上面,于是就有人直接把蓝光光盘上所有文件破解并拷贝出来,这个叫做&b&蓝光原盘(简称原盘)&/b&.蓝光原盘需要专门软件播放,不能双击点开就直接播放,也可以刻录到可写蓝光空白光盘.一般后缀为.iso文件&br&蓝光原盘一般含有:&br&一.花絮视频(包含制作过程,人员访问等等)占用空间仅次于电影正片.&br&二.多条声轨
(也是占用空间大户.)&br&
三.播放菜单&br&
四.字幕&br&
五.你不知道其他东东&br&&br&其中,蓝光原盘除了原始的数据外,有制作小组会添加或者替换其中的音轨和字幕(比如外国原盘一般没有中文音轨和字幕,为了适应国情添加中文音轨和字幕),然后重新封装,就会有一些标题为[DIY国语中字原盘]等这样的自制原盘,由于只是添加或替换他国语言音轨和字幕,主视频等其它无改变,因此质量也是最好的.&br&&br&4.你说你只想保存清晰度,只要看电影其它东西都不要,双击点开就能直接播放怎么办?有办法!有人就先无损提取光盘内容,经过删减整合后重新封装为&b&单一文件&/b&,这个叫做&b&Remux &/b&.Remux在一般情况下删除一些你不要的东西(包括花絮视频、某些音轨、播放菜单、其它),只保留原始的视频、音频和字幕文件(有些制作组是不保留字幕的).&br&&br&对于盘内其他多条他国配音文件,一般会作音轨删除处理(一般只保留最主要也是质量最好的音轨,不同小组不同处理,也有2条,也有3条,也有4条等等等).总体来说,由于没有花絮视频、某些音轨、播放菜单、其它等文件,容量比蓝光原盘少约30%(当然,如果某些制作小组获得一个只有英语音轨的原盘,后面添加其他音轨再封装,文件可能会比蓝光原盘要大,此情况极为少见)&br&&br&Remux文件一般后缀为.ts 和 .mkv,双击就能播放 .&br&&br&5.一般Remux文件在25GB左右,你说你没网速下载这么大的电影怎么办?行!因为视频文件清晰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码率,降低视频的码率,就是降低视频文件的细节,这个叫重编码,来达到减少视频体积的目的.重编码一般会降低50%以上的码率(蓝光原盘码率一般在25Mbps以上,重编码一般降到10Mbps左右,所以重编码后视频文件的体积至少能降低一半以上).重编码还可以改变视频文件分辨率,当然也有不改的。一般有&b&1080p(p意思是逐行扫描),1080i(i是隔行扫描),和720p(分辨率,是的&u&4/9&/u&左右).&/b&&---此处数值感谢 &a data-title=&@吴友仁&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a0f9deea503aec3951b94& data-hash=&a0f9deea503aec3951b94& data-tip=&p$b$a0f9deea503aec3951b94& data-hovercard=&p$b$a0f9deea503aec3951b94&&@吴友仁&/a& 提出修改.&br&&br&6.一般经过重编码的1080p视频容量一般在8GB左右,720p一般是4.3G(刚好刻录进一张空白的普通DVD光盘).你还嫌太大怎么办,那只有再压缩咯,&b&一般为HR-HDTV&/b& (意为半高清,就是1080P的一半分辨率960x540--也就是以前DVD的分辨率).HDTV指的是片源是电视机录制的,由于有不同的编码方式,标准不一.不深入讨论.&br&&br&7.要是你还嫌容量大,就有更小的,涉及面太广这就不讨论了.&br&&br&-------------------------------------------&br&关于清晰度:&br&&br&(各位在讨论中认为清晰度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加之有压缩编码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所以码率仅供参考.考虑到压片小组一贯的设置,现在依然认为码率越大越好.)&br&&br&一.画面清晰度主要还是看码率大小,同编码器参数情况下,不论分辨率,画面1:1无拉伸的情况下,高码率比低码率的要好.比如20Mbps码率的720p会10Mbps码率的1080p要好.&br&&br&&a data-title=&@吴友仁&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a0f9deea503aec3951b94& data-hash=&a0f9deea503aec3951b94& data-tip=&p$b$a0f9deea503aec3951b94& data-hovercard=&p$b$a0f9deea503aec3951b94&&@吴友仁&/a& 的答案给出了关于码率更详细的解释。码率要基于编码的效率,但是在现今视频编码和解码器主流的层次上,码率高依然作为判断清晰高低的基本。&br&&br&二.原话:数字摄像机的一般比胶片摄像机的要清晰.X&br&[太过主观,删除之.胶片摄像机专业胶片的卤化银颗粒堆直径已经小于5μm,也就是说,单张胶片的分辨率大于,所以胶片机的分辨率经过转
录数字还是有余地的.但是胶片机在光线不足的情况质量不佳,还有多数胶片电影年代久远,电脑特效比较早期,所以很大一部分老片发行蓝光光盘后回放的质量一般.]&br&&br&
更改为:年份久远的电影没有年份新的电影清晰&br&&br&太过主观,删除之.胶片摄像机专业胶片的卤化银颗粒堆直径已经小于5μm,也就是说,单张胶片的分辨率大于,所以胶片机的分辨率经过转录数字还是有余地的.但是胶片机在光线不足的情况质量不佳,还有多数胶片电影年代久远,电脑特效比较早期,所以很大一部分老片发行蓝光光盘后回放的质量一般.&br&&br&三.因为蓝光原盘码率是最高的,所以不要说有个10000Mbps码率的720p比原盘清晰,逻辑不要太差.地球上所有720P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是原盘转录的.当然,母盘更清晰,在此讨论无任何意义.&br&&br&四. 清晰度除了片源,还有取决于回放器材,而且个人主观感受也比较主要.&br&&br&关于清晰度,说白了就是一个对比的问题。记得在当年RMVB格式的电影流行之时,很多下载党纷纷表示好清晰啊,而现在技术发展连在线视频画质都不用RMVB的那种压缩方式了。有条件的话,建议找你现今阶段最清晰的观看即可,使看电影成为一种真正的享受。&br&&br&以上&br&&br&&br&-------------------------------------------&br&以上回答能帮助你们能对网上流行的电影格式作一个思路理顺的整理,如果上面的回答你都清楚了,想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建议这个步骤:&br&1.编码类型(比如H.264,你能了解视频音频是怎么)&br&2.编码参数(了解各个参数有什么意思)&br&3.封装格式(文件后缀为.ts
.mkv等等是什么意思)&br&4.回放解码(就是你所用的播放器是什么构成的,FFmpeg又是什么东西)&br&5.回放器材(显示屏,多声道音箱,HDMI功放等。&b&此为终极大坑,会让你剁手剁脚毁一生的!请慎重考虑是否要了解这些东西&/b&)&br&&br&再一次感谢各位的指正.
此回答引出不少大牛,本人对自己的答案甚感惭愧.基于
的答案要比我要精准和有条理,欢迎大家折叠我的答案,也欢迎大家提更多的意见.
关于版权: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时就考虑版权这个问题了,毕竟知乎是无盗版理念的.但是,国情所限,这是大家关心…
笔记本厂商搞个东西,是这样的:&br&笔记本厂商老大: &老子要在新型号上搞个retina!&&br&参谋:&那啥...windows对高DPI支持的不大好啊& &br&笔记本厂商老大: &额.....那算了&&br&&br&微软要搞个东西,是这样的:&br&比尔盖茨:&老子要在windows 11上全变成retina支持!& &br&参谋1:&老大,市面上的PC都不怎么支持啊&&br&参谋1:&老大,性能受影响,好多中古电脑运行不了啊&&br&开发者:&我他妈刚学完windows API,你这接口win95兼容吗?&&br&用户:&变个屁老子刚换了的显示器!&&br&&br&苹果想搞个东西,是这样的:&br&乔布斯/库克: &老子要搞个retina屏幕!&&br&工程师:&硬件马上改! &&br&工程师:&软件马上改! SDK马上改! &&br&开发者:&我操又出新API了我操马上改!&&br& 用户&买买买!!! 旧的扔扔扔! 爽! 乔布斯V587&
笔记本厂商搞个东西,是这样的: 笔记本厂商老大: "老子要在新型号上搞个retina!" 参谋:"那啥...windows对高DPI支持的不大好啊" 笔记本厂商老大: "额.....那算了" 微软要搞个东西,是这样的: 比尔盖茨:"老子要在windows 11上全变成retina支持!" 参谋1:"老大,市…
然而我并没有被邀请
然而我并没有被邀请
&blockquote&『众所周知,4K屏唯一的作用就是显示文字时更加的锐利棱角更加细腻。 视频和照片在手机上恰恰是最不需要4K分辨率的应用,你在5.5寸的屏幕上看图,1080p和4K根本不会有区别,视频更加不会有区别。唯一可能有一丁点区别的是文字渲染,结果需要文字渲染的时候它开1080p。』&/blockquote&题主你别怂,为什么要修改问题描述?Anyway这不重要,答案依旧不变。&br&无论是在广电领域还是在图像领域,4K的出现绝不仅仅是为了让文字更清晰,4K分辨率可以实现更清晰的图像细节和表现力,如果题主“众所周知”的言论是真的,那么业界第一款4K设备应该出现在电子书领域。当然,4K对文字的清晰度加成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仅仅是4K的众多意义之一。&br&而“&b&视频和照片最不需要4K分辨率”&/b&也是错误的,4K静态分辨率折算过来相当于800W像素16:9的照片,而现在随随便便任何一个手机成像像素都已经超过了800W,如此在4K屏上就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显示效果,让屏幕显示出与源图像高精度匹配的图像,不要信什么超过300PPI人眼就看不到像素点的言论,5.5吋1080P的屏幕我不信你看不出像素点,在1080P屏幕上,不管你的图像是800W像素还是1600W还是2400W,很可惜,你的1080P屏幕就最多显示1080P,而4K呢?四倍于它。这是什么体验?你能看到更多细节,你能觉得画面中的物体更真实;而对于4K视频,索尼Z5 Premium本身就可以摄录4K分辨率(H264/H265)编码的视频,如此而得到的视频在4K屏上的点对点显示也会达到比在1080P屏幕上更加精细的显示效果,给人眼带来一种画面拟真的感受,至于非4K分辨率的视频,Z5 Premium也会倍频到4K来播放,倍频技术是索尼BRAVIA的看家本领,在业界也是广受好评,哪怕现在4K视频是不多,但这种技术也能提升视觉体验,这里也要提出一个疑问:&b&家家买的4K电视拿到家98%只能看1080i甚至720i的广电高清台,你是不是也要投诉电视厂商和广电总局没给你4K信号?&/b&&br&往远看,4K屏手机的出现也为VR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VR技术很吃屏幕像素,这也是很多VR设备没法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局限之一,而小屏高分辨率设备必定是VR技术的有力推进者,这毋庸置疑。BTW,题主真的不知道索尼在小尺寸OLED(用于单电相机EVF)上的分辨率都已经720P起了么?那可是仅有0.7吋的屏幕啊!&br&诚然,索尼在Z5 Premium上使用4K在现在看来是有些超前,在很多人眼中是噱头,但&b&硬件方面&/b&,它的屏幕物理分辨率确确实实是实打实的4K啊,并没有在硬件上缩水,你说涉嫌虚假宣传黑科技从何而来?市面上把4K屏装进手机的厂商现在有第二家?既然没有,凭什么索尼不能说自己黑科技了?&br&&b&软件方面&/b&,是要默认1080P渲染,这样才能保证在现阶段条件下手机续航和使用体验,但是你确定各位媒体在Z5 Premium上感觉应用很模糊只是屏幕的问题吗?很多应用开发者在做UI矢量输出都还是按照720P输出在别的未适配的分辨率上都是强行拉升,对于这种应用,只按照4K点对点渲染,应用就只能出现在屏幕的中间一小块儿区域,小到你根本无法点选,见过iPhone专属应用在iPad上的不强行拉伸显示界面么?对,就那样,比那还惨,那么再请问,如果应用体验这么糟糕还非要用4K渲染的话,消费者是骂呢还是骂呢还是骂呢?当然不能怪开发者不给力,Android分辨率已经够乱了,但你不能因为没适配你4K屏你索尼就放任自流不是?所以使用1080P渲染并不仅仅是为了省电啊同志们,也是为了能够全屏显示你想要的应用。&br&在&b&内容方面&/b&,请问:现在哪个主流电视台广电厂商电影是默认用2K分辨率拍摄的?有哪个手机应用是按照2K分辨率开发的?用手机上没资源没支持的过渡2K鸡肋分辨率来笑已经有4K分辨率内容支撑的Z5 Premium,哪来的自信?&br&况且应用显示是不是模糊这点还且说呢,没拿到真机谁也别乱说话。可是,5.5吋屏幕上应用模糊了你看得出来(&b&你不是说“98%的时间不能使用,实际效果跟6+和6s+一样。”么?&/b&),5.5吋的屏幕在显示高像素图片时你却看不出来区别(你不是刚说“&b&Z5p在使用应用的时候明显看出来模糊,就是几百块山寨机的水平”么?&/b&),这眼睛也是很有选择性。&br&&br&1080P是现状,4K是趋势,不管你接受不接受,科技发展不是止步不前的,现在的短浅目光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扇在你脸上的那个巴掌。&br&更多抖机灵答案别人更精彩,题主保重。
『众所周知,4K屏唯一的作用就是显示文字时更加的锐利棱角更加细腻。 视频和照片在手机上恰恰是最不需要4K分辨率的应用,你在5.5寸的屏幕上看图,1080p和4K根本不会有区别,视频更加不会有区别。唯一可能有一丁点区别的是文字渲染,结果需要文字渲染的时候…
泻药!&br&&br&对投影来说,买便宜的可以了,&strong&性价比绝对优先&/strong&,这玩意升级换代快,目前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了。&br&可参考的品牌:Sony ,Jvc,液晶的爱普生和松下。&br&修改于&br&&br&有朋友买了sony的hw40&br&好吧,这个,我也觉得是现阶段万元以下唯一可推荐的型号。&br&不过买4k或再等等也是明智的&br&以上写于2016.2&br&&br&&strong&换了个ID 寿烧喜二,主要用户回答关于装修、购物、家居等话题,欢迎关注和私信。&/strong&&br&&strong&另外开了个专栏,见下:&/strong&&br&&strong&&a href=&/softpron& class=&internal&&就是软文 - 知乎专栏&/a&&/strong&&br&&br&以前家用影视投影差距比较明显,贵的比便宜的肉眼都能看出很明显的差异,经过10年来每年更新换代的大发展不断改进,现在的投影是已经很便宜的成熟产品了。比如松下的AE系列:从AE100,AE300,AE500,AE700,AE900,AE1000,AE2000,AE3000,AE4000,AE8000,也是经历10代的产品了,每年都在持续改进,价格跟iphone一样,每次都差不多。&br&&br&9年前我有台松下AE500,720P,当时市价1万6,去日本背回来,1万2,为了让DVD播出效果,还专门花巨资买了台带上变换的碟机,PS3一出现我也买了,当时买了不少正版的蓝光碟(刚出来,GOODFELLA好像也给我带过碟),但真正让我震撼大画面是我去年初买的&strong&三菱Hc77-11S&/strong&。&br&&br&因为阁楼两边有柱子,我只投了106寸,但是坐在距离2米出头的沙发上看,这么近,基本没有任何瑕疵。配合蓝光原盘,或者凑合点MKV,真正体会到了电影院的效果,结果就是现在看什么电影都好看,以前看过的好多电影都想重新看一遍特别是以前看过的艺术片,黑白片,看DVD时有些看不进,现在一张倍清晰巨大的脸出现在眼前,CC修复后的画面,很多是超过原来胶片放映效果的,同样片源在50寸液晶上,感染力大不同,又如花样年华,张曼玉就在眼前走来走去,考虑到国内糟糕的洗印和恶劣的影院播放水准,所以,确实&strong&达到了影院都没有的震撼效果。&/strong&&br&&br&万元以下,就是那几个投影大厂牌每年竞争新品的低端价格,也竞争了近10年了,所以技术基本都很成熟。比如DLP阵营的ACER\BENQ\奥图码,液晶的三剑客:松下\三洋\爱普生,按每年最新产品(家庭影院)其实都值得选购。&br&&br&我没考虑3D,(3D还是要高端,因为对信号瑕疵更敏感,否则眼睛累)所以当时也主要上面六个品牌的低端机型里选。因为AE500是液晶系的,我的AE500用了8年,后来画面发黄,说液晶老化无解,所以毅然选择DLP。&br&也没考虑中高端,毕竟....低端放2D也比较成熟了,另外不是很快要拥抱4K,48P什么的了....&br&&br&最后选择了三菱,用了一年很满意。&br&&br&主要优点:&br&1、和其他低端机比较下来,就是颜色超正,原厂就调的很好,其他指标可能ACER/BENQ可能好些,但是色彩明显三菱调校过硬,特别是人的肤色,其他厂牌没那么自然,眼睛收货的结果。&br&2、行货。其他日系没有靠谱行货,三菱这个是带保修的行货。&br&3、因为是广东生产的,量大价优,价格跟日本美国差不多,我去年买的年中跌到过6K5,现在大概&strong&7K左右&/strong&,对影迷来说,绝对超值。灯泡也便宜,100一个,我买了2个,估计天天看,看10年没问题。&br&4、安装相对AE500简单多了。分量也轻,5斤?高端机器都小20斤了。&br&&br&缺点:&br&1、极少量片子有晶格,主要是码率不高的片子,有脸部特写会看出来,原盘播放几乎没有。&br&2、黑色还是没有想象中那么沉。(价格摆在那里)&br&3、HDMI只有一个端口(我买了个遥控的3换一,100块补充)&br&&b&&u&&br&影院投影的高端品牌是JVC和SONY,中端有SHARP,三菱以及液晶三剑客:松下\三洋\爱普生的高价版本。&/u&&/b&&br&&br&如果有美国渠道,现在亚马逊上JVC的HD250(只支持2D)绝对是首选,目前大概人民币1万出头,国内最高卖过近4万。去年亚马孙卖1万5,想让人带,可小20斤,最后作罢。&br&&br&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装修时一定要对准位置,铺上2根HDMI线,投影尽量不要用梯形校正,其他都好解决。(13年6月的回答,仅供参考,对新型号关心的可以搜一下新浪博客:蓝铃花,他一直坚持转载、介绍日系hivi每年两次的评分(包括投影、电视、功放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br&&br&鉴于影音系统的格式马上面临新一代格式,建议大家等下半年动手.&br&全面拥抱4K和全景声\DTS:X
泻药! 对投影来说,买便宜的可以了,性价比绝对优先,这玩意升级换代快,目前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了。 可参考的品牌:Sony ,Jvc,液晶的爱普生和松下。 修改于 有朋友买了sony的hw40 好吧,这个,我也觉得是现阶段万元以下唯一可推荐的型号。 不…
鉴于目前排名第一(&a class=&internal& href=&/people/uebils&&杨奕毅&/a&)和第二(&a class=&internal& href=&/people/takan&&赵帅&/a&)的两个回答中仍有不少错误之处,决定还是单开一个回答吧:&br&&br&1,蓝光(BD)是正式出版物,有严格的标准和格式规定,目前蓝光以1080P()分辨率为主,早期也出过720P分辨率的蓝光碟。&br&&br&2,REMUX、RIP都是对正式出版物的重新制作,不属于合法出版物,严格讲有侵犯版权的问题。这类视频其实不应该和蓝光、DVD等格式并列。&br&&br&其中RIP不是压制,大概可以译作“剥离”或者“切割”,是用破解等方式(早期蓝光无加密)把视频音频分离出来。&br&&br&重新压制的过程叫re-encode,就是把蓝光/DVD等内容通过重新编码(目前一般都用H.264编码,压制效果好坏取决于原盘水准、压制参数等,其中码率尤其重要!),然后封装成MKV、AVI、MOV等文件格式。一般我们说的1080P或720P电影,其实严格讲应该叫BD-RE,也就是BD re-encode,而不是BD RIP。其中720P的BD-RE因为可以以较高码率(一般能保持在4000Kbps以上——DVD格式的最大码率在9800Kbps,也就是10M bps,一般正式DVD视频码率都在4M bps左右)封装进4.3G的MKV而非常得到网友青睐。4.3G正好是一张D5的DVD大小,是网络默认的1 DISC容量。还有更小的half disc以及专门为ipad压制的低码率(一般在2000Kbps甚至更低)720P视频。&br&&br&&b&封装格式各有优劣,但要明白,其主要差异在编码效率上,不是在效果上!一段视频,如果以相同的高码率压制出来,然后分别封装成MKV、AVI、RM等格式,其效果差异很小!但文件大小差别可能很大。&/b&RM及RMVB本身不是糟糕的封装格式,但它主要是为流媒体而生的,因此比较适合低码率、文件很小的视频,在高码率压制视频这块没有优势。&br&&br&REMUX指的是在把视频音频RIP出来之后,进行加工,然后重新按蓝光的格式封装的方式。MUX是multiplex的缩写。REMUX表示把多种内容重新混入一个通道里去。这样可以去掉没用的音轨、字幕,加入自己需要的音轨、字幕、花絮等等。基本等于是网友自制或定制的蓝光/DVD。一般REMUX都不对主视频或主音频进行re-encode,以免效果受损。另外,REMUX的蓝光节目不一定就比原盘容量小!这不是必然的。如果你只是去掉几条字幕,再加入国语、粤语等音轨(有些制作组还会加入带特效的字幕、更多视频花絮等等),有可能反而比原盘容量更大!&br&&br&3,蓝光的音频格式,目前最好的格式主要有DTS-HD和Dolby TrueHD两种,前者是DVD时代成名的DTS公司的,后者属于现在称霸影院系统的杜比公司。两者无明显高下之分,主要看电影后期制作的水准。还有一种无压缩的LPCM音频格式,原则上比DTS-HD和Dolby TrueHD这两种号称无损压缩的格式要好,目前一些音乐的蓝光碟比较爱采用此格式,更为原汁原味。再往下则有DTS、杜比AC3等音频格式。一般压制1080P RE和720P RE的视频,会从难以解码的DTS-HD中提取出DTS音频,或者就放个5.1的AC3音频(因为TrueHD无法像DTS-HD那样能解码出DTS核心),以节省空间。&br&&br&4,清晰度由什么来决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是分辨率,其次考虑码率,再有是视频容量大小,通常压制的水准就是看在这三者之间的平衡做得如何。但不管如何,重新压制(re-encode)往往都会对视频音频效果有负面影响,个别情况下有可能通过锐化、调整对比度、调整色彩等做出看似比原版效果好些的视频。不过请相信,作为正式出版物,绝大多数蓝光的制作都是非常严谨的,这种后期调整往往会改变视频的初衷,不值得提倡。&br&&br&5,很多美剧和电视节目的高清视频来源叫HDTV,这不是正式出版物,跟蓝光一般无法相比。其格式有的是逐行的1080P,有的是隔行的1080i。这些HDTV因为是网友通过视频采集的方式从高清台中RIP下来的,一般视频中都带有台标。尽管有时候德国等一些HDTV节目的视频效果有可能超过蓝光出版物,但总体上说蓝光仍然是目前最好的视频源!&br&&br&6,再多说一句:&b&视频的最终呈现效果跟你用的输出设备、回放设备都有很大关系!&/b&在40寸以下的输出设备中,你基本不会看出720P和1080P视频有多大差别(前提是视频码率都足够高)。但你把为ipad压制的视频放到13寸以上的笔记本中播放时,都能感觉到低码率压制带来的波纹、爬行纹等问题。如果是通过软件方式解码播放蓝光原盘(比如在PC机上用蓝光光驱和powerdvd等软件播放),基本无法跟蓝光播放机硬件解码出来的效果媲美,连500元的蓝光机播放效果都能完胜之。这种情况让自DVD时代以来软硬解码之争有了个结果。特别是音频方面,按说次时代音频都是无损压缩,直通播放,软件播放和硬件播放理论上应该没有区别。但听感上软件播放完全无法和BD播放机的音效效果相媲美!&br&&br&另:再加一句,看到第二个回答中提到了超清4K版(ultra hd)的蓝光已经发行,我似乎没有看到这样的消息。都是说将要发行。目前几乎没有蓝光机支持4K蓝光盘。而回答者提到的蜘蛛侠等影片,应该都是&b&Mastered in &i&4K&/i&&/b&——也就是经4K原素材转制而成。4K技术目前还是在布局方面,蓝光最多只会出个别4K试水节目,比如演示盘、风光片、BBC纪录片等。电影类的4K蓝光节目恐怕都会等4K播放器、4K电视等更普及了以后才会慢慢出现。&br&&br&再补充一点:蓝光或者其他高清节目不仅仅只有H.264一种编码,似乎大家都只提到了它。其实较早时候使用H.264编码和微软的VC-1编码的蓝光盘几乎一样多。现在绝大多数蓝光节目都使用H.264编码了,大概主要是因为VC-1编码比较封闭吧。当然,H.265编码马上就要流行起来了。&br&&br&注:以上一些表述都涉及到大量技术细节,本人对技术也只略知皮毛,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这些回答应该算通俗易懂型的概况,没有用精确的语言和方式来说明,希望没有误导和错误的表述。
鉴于目前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个回答中仍有不少错误之处,决定还是单开一个回答吧: 1,蓝光(BD)是正式出版物,有严格的标准和格式规定,目前蓝光以1080P()分辨率为主,早期也出过720P分辨率的蓝光碟。 2,REMUX、RIP都是对正…
&b&为什么人们不喜欢&br&&/b&&ul&&li&在刚出现的时候,它所要替代的分辨率是,作为后出的规格没有全面超越前者(垂直分辨率反而更低了)当然无法令所有人满意。这个悲剧的分辨率从一开始就被扣上了退步、节约成本的产物的帽子。 &br&&/li&&li&现在更多人对这个分辨率不满意主要是觉得霸占主流笔记本配置时间太久、进步太慢,类似的吐槽对象还有“诺基亚的QVGA屏库存什么时候能用完”。&br&&/li&&li&从iPhone4起,便携智能设备开始了分辨率的大跃进(再过几个月手机没有1080P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New iPad 的分辨率甚至超过了99%的桌面显示器。相比之下主流笔记本还守着确实让人提不起兴趣,于是“反人类”吐槽愈加猛烈。&br&&/li&&li&其实
并非一无是处,至少相比
个人认为优点还更多一些,比如 “节约面板切割成本” 其实是个大大的优点,却被很多人拿来当做罪状来痛加控诉,这实在是很奇怪的逻辑,难道作为用户竟然希望面板商多浪费些材料、卖的高价一点以彰显其尊贵品质?&/li&&/ul&&b&&br&老而不退错不在制造商,要怪也应该怪微软&/b&&br&&br&制造商是很喜欢新技术的,特别是显示屏进化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技术,因为这种改进不仅可以促进销售,还能获得较高的利润率(相比降低成本的新技术)。&br&&br&既然1.用户期待,2.制造商愿意做,3.现在技术也做得到,为何高分屏迟迟没有在PC上普及呢?&br&&br&如果去体验一下11寸的1080P超级本或者10寸1080P的Surface,就知道在小屏幕PC上(特指Windows系统)使用超高分辨率才是真的反人类。&br&&br&按照现在移动设备的标准,10寸1080P的细腻度(像素密度PPI)只能算是入门级的,但对Windows而言却已然过高了,真是个悲剧。&br&&br&&figure&&img src=&/d761b36440adce6f537583_b.jpg& data-rawwidth=&415& data-rawheight=&3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figure&&br&Windows系统在超高PPI屏幕上的问题:&br&&ul&&li&传统Windows软件界面的显示面积只和像素有关,像素密度(PPI)越高显示面积越小,这导致在超高PPI的屏幕上无法获得足够的显示面积从而给使用造成障碍。&/li&&li&比如:Windows自带的计算器程序在23寸1080P屏幕上是香烟盒大小,到了同尺寸的2160P屏幕上就只有邮票大小了,怎么用? &/li&&li&用户使用像素高4倍的新屏幕是希望获得细腻4倍的显示效果,而不是小4倍的软件界面,这是Windows面临的问题。&br&&/li&&li&现有的Windows系统(包括Win8)都无法很好的解决传统软件如何适应超高PPI屏幕的问题,Windows的历史包袱过于沉重,微软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li&&/ul&
为什么人们不喜欢 在刚出现的时候,它所要替代的分辨率是,作为后出的规格没有全面超越前者(垂直分辨率反而更低了)当然无法令所有人满意。这个悲剧的分辨率从一开始就被扣上了退步、节约成本的产物的帽子。 现在更多人对这个分辨…
MKV、AVI、MP4这些后缀是用来标识视频文件的&b&容器&/b&格式的。就好比这个视频是用保温杯装着的还是用洗脸盆盛着……&br&&br&&blockquote&为什么同样是同一部影片720p的mkv,有的是4~7GB,有的是2GB左右?&br&&/blockquote&容量不同的问题,就是&b&码率&/b&(每秒钟多少bit数据)不同,有如下可能:&br&&ul&&li&它们视频编码码率不同&/li&&li&它们音频编码码率不同&/li&&/ul&压缩一部电影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目标。有的小组希望文件小于4GB,不然一部分用户(例如使用FAT32文件系统的)下载的时候会提示磁盘空间不足;有的希望能小于4.7GB,这样可以刻在DVD中保存(这样的不多吧);有的追求画质,于是压缩参数全都是为了和原盘画质相比损失小于某个阈值而定;还有的比较关爱小水管,压些2GB的片子让大家既不用等待长时间下载,又不受限于DVD画质。&br&此外,有人在乎画质却对音质不怎么上心(比如广大学生党在寝室,容易有1080p的显示器,却难以有5.1/7.1声道的音箱,带个耳机就看得很爽了);也有人花钱攒了家庭影院,下来个没有DTS音轨的片子,听起来不爽啊。不要小看音轨的容量,许多片子包含两种语言的DTS音轨(大多在2Mbps左右),再加上国语配音音轨、导演评论音轨(大多在400~600kbps左右),这就不小了。&br&&br&画质、音质的提升,都需要更大的数据量。&br&&br&至于文件更大,画质是否更好的问题,我只能说不一定。&br&假如两个文件采用同样的&b&视频编码&/b&,例如H.264(这个现在最常见),那么码率越高,画质越好是成立的。&br&倘若两个视频编码不同,一个是MPEG2,另一个是H.264,那同码率几乎都是H.264的画质好。&br&&br&&blockquote&他们的画质差别大吗?&/blockquote&之前说了编码不同不方便比较。如果都采用H.264编码,大文件画质好多少呢?&br&我这里假设有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片子,分别有三个mkv版本下载:2GB、4GB、7GB。再假设它们都只有一个立体声国语音轨,是320kbps的MP3编码。&br&那么&br&&ul&&li&90分钟的音轨大小是90*60s*320kbps=1728000kb=211MB&/li&&li&三者视频大小分别是1.8、3.8和6.8GB&/li&&li&视频码率分别为2.73Mbps、5.76Mbps和10.31Mbps&/li&&/ul&我的经验是,&b&2Mbps对于720p分辨率来说,低了&/b&。当画面比较稳定,例如广角镜头水平扫过一段距离这类,或许看不出多少瑕疵。一旦画面变化大了,比如短跑比赛(&b&物体快速运动&/b&),比如disco舞台(&b&光线变化迅速&/b&),就会看到画面变成一个个小方块(好比压缩得很厉害的JPEG图片那样)。&br&5Mbps相比2Mbps而言,面对这类场景就好些了,10Mbps更好。&br&&br&好多少?&br&待我找一小段视频,分别压成2Mbps、5Mbps和10Mbps,就知道了。&br&&br&--------------------------------------- 不科学实验 --------------------------------------&br&在YouTube上找了个平均码率10M,最高码率25M的视频做实验。源视频是的,153MB。&br&&br&截了01:00到01:30这30秒钟画面用ffmpeg压成2M、5M、10M码率H.264的720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bash&&ffmpeg -ss 00:01:00 -t 00:00:30 -i TimeScapes.mp4 -s
-vcodec libx264 -vprofile high -preset slow -b:v 2M -maxrate 2M -bufsize 4M -threads &span class=&m&&0&/span& TimeScapes-2M.mp4
&/code&&/pre&&/div&&br&下面是各个版本的链接,有意者可以下回去自行比对画质。&br&&ul&&li&1910.1kbps: &a href=&///?target=http%3A///s/zivv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imeScapes-2M.mp4&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4807.8kbps: &a href=&///?target=http%3A///s/zivRZ&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imeScapes-5M.mp4&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9668.7kbps: &a href=&///?target=http%3A///s/ziww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imeScapes-10M.mp4&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更新:之前的链接因为流量过大被停了,上面三个文件传到微盘上去了。迅雷快传也放了一份,链接是 &a href=&///?target=http%3A///d/y.Y1AAInnAAe4nxR12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迅雷快传 - TimeScapes-10M 等文件 下载&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Tips&br&为了看出差别,请注意如下几处 &br&&ul&&li&热气球场景,暂停了看气球边缘&/li&&li&风车叶片&/li&&li&望远镜们摇头晃脑的时候,流畅程度如何&/li&&/ul&&br&为什么说这个实验不科学?因为压片的时候,大家都用&b&可变码率&/b&,复杂场景用高码率,简单场景用低码率。这样一来,同样&b&平均码率&/b&的视频文件的画质,就更加五花八门,无法断定了。&br&&br&反正现在硬盘这么便宜,带宽增长迅猛,下个高码率的让眼睛爽一把呗~&br&曾几何时,日本友人们都在rmvb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出现在蓝光原盘啦。&br&&br&--------------------------------------- 3月31日补充 --------------------------------------&br&这两天看到某国产播放器软件宣称是首个支持H.265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High_Efficiency_Video_Cod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i class=&icon-external&&&/i&&/a&)编码的。其官网宣传的对比图实在是太假了。因为这个新编码跟LZ问的问题有关,我找了点资料过来。&br&&br&H.265相比H.264最大的改进就是达到同样画质(主观评价或PSNR之类的量化评估手段)需要的码率更低。&br&我在&a href=&///?target=http%3A///extreme/147000-h-265-standard-finalized-could-finally-replace-mpeg-2-and-usher-in-uhdt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265 standard finalized, could finally replace MPEG-2 and usher in UHDTV&i class=&icon-external&&&/i&&/a&看到一幅对比图:&br&&figure&&img src=&/a40f3c1b6263fdf7b053327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a40f3c1b6263fdf7b053327_r.jpg&&&/figure&左侧是H.264,右侧是新的H.265(字HEVC,号大杀器么。。。)&br&H.265的码率(红字)只有1927kbps,不到H.264的一半。以我主观判断,这两幅截图的画质接近,实际算信噪比(绿字)也差不多都在33dB多点。&br&真要当大家来找茬玩,我看了看&b&地面瓷砖的接缝&/b&、&b&左上角木地板缝隙&/b&,觉得新编码对高对比度线条的处理好像有进步。&br&&br&回到原题,同样大小的720p视频,如果一个H.265编码的4GB,一个H.264编码的7GB,看样子还真是H.265的画质好呢。
MKV、AVI、MP4这些后缀是用来标识视频文件的容器格式的。就好比这个视频是用保温杯装着的还是用洗脸盆盛着…… 为什么同样是同一部影片720p的mkv,有的是4~7GB,有的是2GB左右? 容量不同的问题,就是码率(每秒钟多少bit数据)不同,有如下可能: 它们视频…
&b&看完题目大吃一惊:原来 iPhone 的显示的技术已经落后小米、魅族好几光年了!&/b&&br&&br&&br&iPhone 在 326 ppi 的水准下,在视觉体验基本比过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手机。&br&&br&手机的显示效果取决于饱和度、对比度等一大票因素,不得不说,iPhone 的显示屏目前是最讨喜的。&br&&br&2010 年,乔布斯率先放出了 Retina 显示屏的概念:人的肉眼在 300 ppi 的情况下就无法分辨单个的像素点,图像、文字看起来清晰锐利,可媲美印刷品。这项技术也成为 iPhone 4 的重要特性之一&br&&br&2012 年 3 月 7 日,Apple 修改了 Retina 显示屏的解释:&b&在普通的使用距离下&/b&,人的肉眼无法分辨单个的像素点。The New iPad 的 264 ppi 在上市后依然让人惊叹不已&br&&br&2012 年 WWDC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发布,只有 220 ppi 的屏幕依然让所有人赞不绝口,并且再一次提及了“&b&在普通的使用距离下”&/b&&br&&br&但是在 2013 年 10 月发布的 iPad mini with Retina Display(326 ppi),却让人对其屏幕吐槽一片:饱和度、对比度相对较差。&br&&br&&b&Retina 显示屏不是单纯追求 ppi &/b&,iPhone 的显示效果依然是标准,Apple 是追求体验的公司,不是参数党。&br&&br&没有人会天天吧手机贴到眼睛上看屏幕会不会有颗粒感,要的是综合效果。&br&&br&&b&至于 Apple 落后的问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b&&br&&br&一个炒茶叶的大师向世人宣布,自己炒出的茶叶是世界上最香的,因为自己用了足够长的时间,于是某公司老板让旗下所有的员工都去炒茶叶,时长是这位大师的 4 倍以上,结果茶叶炒糊了...&br&&br&大师笑而不语......&br&&br&利益相关:魅族员工
看完题目大吃一惊:原来 iPhone 的显示的技术已经落后小米、魅族好几光年了! iPhone 在 326 ppi 的水准下,在视觉体验基本比过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手机。 手机的显示效果取决于饱和度、对比度等一大票因素,不得不说,iPhone 的显示屏目前是最讨喜的。 2010…
本文转载自 &b&《REM创意》&/b&订阅号,转载请联系:&b&Rem-Design&/b&&br&微信搜索: &b&REM创意 &/b& 可找到&br&&br&&ul&&li&&p&&strong&1. Pexels Videos&/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Pexels 是一个著名的免费图片平台,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设计师和博客写手来这里为他们的网站和项目找图片素材。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Pexels
的视频。和图片一样,这里的视频你都是符合CC0协议的,免费可商用,每个视频都可以拿来尽情使用。都说到这份上了,收藏吧!&/p&&figure&&img src=&/9ea1fe2c4f63cb18ec4bd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9ea1fe2c4f63cb18ec4bd_r.jpg&&&/figure&&br&&br&&ul&&li&&p&&strong&2. Distill&/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www.wedistill.i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edistill.io/&/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Distill 是一个精心制作的免费视频平台,大量10~30s
的高清视频都可以随便下载分享,同样是基于CC0协议。如果你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艺术家,那么这些视频将为你吸引更大的用户群体,精心策划的内容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更何况它们本身就是免费的。如果你能拍摄/制作出高品质的视频,那么你发布在这里,还可能回被某些商业项目的制作人所发掘的哦~&/p&&figure&&img src=&/1b9ec7867bd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1b9ec7867bd_r.jpg&&&/figure&&br&&ul&&li&&p&&strong&3. Mazwai&/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Mazwai是一个新兴的视频站,他们只会挑选最优秀的免费视频发布出来。这个网站旨在帮助设计师、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获取高品质的视频资源,帮助他们设计出更优秀的产品或者作品。网站上所有的内容都依据CC3.0的协议来分发,也就是说,你用的时候只要表明原作者就好了。&/p&&br&&figure&&img src=&/43f0eee125a48c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43f0eee125a48c_r.jpg&&&/figure&&br&&br&&strong&&ul&&li&&strong&4. Motion Elements&/strong&&br&&/li&&li&&a href=&///?target=http%3A///free/stock-footag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fre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tock-footag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ul&&/strong&&p&Motion Elements 是一个高品质视频素材站,全站大概有400个免费视频供你免费下载。&figure&&img src=&/142bf57eb5aa9da3a177ef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142bf57eb5aa9da3a177ef_r.jpg&&&/figure&&/p&&br&&ul&&li&&p&&strong&5. Footage Crate&/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free/stock-footag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fre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tock-footag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Footage Crate 为独立制片人和创意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免费的视频,部分收费的视频也是免税分发。&figure&&img src=&/8c1ef6aa3d387f5e980d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8c1ef6aa3d387f5e980d_r.jpg&&&/figure&&/p&&br&&ul&&li&&p&&strong&6. Free Video Footage&/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www.free-/index.php%3Fsvideo%3D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free-/&/span&&span class=&invisible&&index.php?svideo=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网站为你提供了几百个免费的视频和录像,用作视频背景非常不错哦~&figure&&img src=&/437bac21fdf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437bac21fdf_r.jpg&&&/figure&&/p&&br&&ul&&li&&p&&strong&7. Free HD Stock Footage&/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s%3A///groups/freeh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groups/freehd&/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这个网站实际上是Phil Fried所整理的Vimeo视频合集,这些免费的视频和录像可以用在任何地方,希望你能喜欢。&/p&&figure&&img src=&/4ef09cafa2bffce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4ef09cafa2bffce_r.jpg&&&/figure&&br&&ul&&li&&p&&strong&?8. Videezy&/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Videezy 是一个摄影师视频素材分享社区,其中的素材有的来自专业摄影师,也有许多来自业余摄影师的贡献。注册只会,你可有免费获得高品质的视频素材。&/p&&figure&&img src=&/2c0a3aae8b89feaf5c70a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2c0a3aae8b89feaf5c70a_r.jpg&&&/figure&&br&&ul&&li&&p&&strong&9. Stock Footage for Free&/strong&&br&&/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这个网站会帮你在全世界范围内搜集免费的视频素材,免费下载免费使用!无需授权费,不用声明,完全免费!&/p&&figure&&img src=&/74ee0c7b7a66a00d1903ba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74ee0c7b7a66a00d1903ba_r.jpg&&&/figure&&br&&ul&&li&&p&&strong&10. Videovo&/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www.videvo.ne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videvo.net/&/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Videovo 是一个高清免费素材和动画的集中营,网站包含了2700多个高清的视频剪辑,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下载之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注册一个帐号。&/p&&figure&&img src=&/d77777bbabae5ad3d2366b7e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d77777bbabae5ad3d2366b7e_r.jpg&&&/figure&&br&&ul&&li&&p&&strong&11. X Stock Video&/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X Stock Video 是一个高品质视频素材站,网站提供了大量的免费视频,还有一部分只是“免费观看”。&figure&&img src=&/f93da850d0d9f2d20e777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f93da850d0d9f2d20e777_r.jpg&&&/figure&&/p&&br&&ul&&li&&p&&strong&12. Ignite Motion&/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Ignite Motion 集合了许多不错的背景动画和是循环播放的视频,不论是个人用和商用都没问题。&/p&&figure&&img src=&/47ee4c5046cbdcc71e81e7a425b56d20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47ee4c5046cbdcc71e81e7a425b56d20_r.jpg&&&/figure&&br&&ul&&li&&p&&strong&13. Free Footage&/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www.fre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fre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站长在这个网站中收藏了大量高清的视频素材,接下来就看你挑视频的品位了。&figure&&img src=&/2d4c809cfbdc3e2e4e81b0f474fefdb2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2d4c809cfbdc3e2e4e81b0f474fefdb2_r.jpg&&&/figure&&/p&&br&&ul&&li&&p&&strong&14. Splash Hero&/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Splasheo是免费视频的助推器,你也可以借助不同的图片在这里创作属于你自己的动画和视频。&figure&&img src=&/daf5ae1feaa1bddba7795454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daf5ae1feaa1bddba7795454_r.jpg&&&/figure&&/p&&br&&ul&&li&&p&&strong&15. Flixpress&/strong&&/p&&/li&&li&&p&&strong&&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strong&&/p&&/li&&/ul&&p&你可以在FlixPress创造专业的视频模板,网站本身也提供了免费的模板。你需要做的,就是注册属于自己的帐号。&figure&&img src=&/fe30dd9bb3a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fe30dd9bb3a_r.jpg&&&/figure&&/p&
本文转载自 《REM创意》订阅号,转载请联系:Rem-Design 微信搜索: REM创意
可找到 1. Pexels Videos Pexels 是一个著名的免费图片平台,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设计师和博客写手来这里为他们的网站和项目找图片素材。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Pexe…
我虽然有小JJ,但是99.7%的时间都没有在使用,是不是可以说我的小JJ是虚假宣传,大部分的时间我根本连男人都不是?&br&建议修改不友善内容,所以把“你”改成了“我”,这下是不是友善多了……
我虽然有小JJ,但是99.7%的时间都没有在使用,是不是可以说我的小JJ是虚假宣传,大部分的时间我根本连男人都不是? 建议修改不友善内容,所以把“你”改成了“我”,这下是不是友善多了……
难得碰到一个比较擅长的问题。&br&&br&关于分辨率的问题,其实970甚至960级别的显卡就可以支持4K,然而光有分辨率是不够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帧率(刷新率与帧率为不同概念,在LCD和OLED时代,刷新在不影响结论的情况下,此处仅以帧率来进行讨论)。&br&&br&普遍的观点认为帧率只有超过60HZ才能大幅降低眩晕感,完美的体验甚至要求90HZ,注意这里的帧率指的是最低帧率,而不是什么平均帧率,例如那些号称运行在60HZ的PS4游戏,其实只是将最高帧率锁定在60HZ,并对这一帧率进行了针对性优化,以确保游戏在大部分场景下能达到该帧率,但其实际帧率在遇到一些特别复杂的场景时仍然会降到60以下。&br&&br&注意:VR游戏是决不允许如此的,平均帧率没有任何意义,哪怕你平时的运行帧率在100以上,只要个别场景降低到60以下,带来的结果就是晕眩或呕吐。&br&&br&所以,最低帧率和平均帧率,两字之差,性能的要求天差地别。&br&&br&然而,以上仍然不是显卡的全部指标,很多人在对VR设备硬件参数的认识上容易犯的错误是,仅盯着分辨率和刷新率这两个标准,事实上,GPU的资源分配不仅仅取决于这两点,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画面渲染消耗。&br&举个例子来说,用960跑CS,4K 60HZ也完全没有压力,但显然这样的画面效果放在今天,用户肯定是无法满意的,同样跑4K 60HZ的标准,1080就可以运行诸如战地3这样画面级别的游戏(两款游戏在多边形数量、贴图精度、物理引擎、光照阴影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这里同样体现了高性能显卡和普通显卡之间的显著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移动平台的功耗极低的高通骁龙820芯片也能用于VR(大幅降低画面效果即可)。&br&当然,以上对比仅为举例,并未精确描述显卡的实际性能表现。&br&&figure&&img src=&/081bd2701afa000b0b10_b.png& data-rawwidth=&1245& data-rawheight=&7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5& data-original=&/081bd2701afa000b0b10_r.png&&&/figure&&figure&&img src=&/c45fc8967dec3ad1e524f3_b.png& data-rawwidth=&1255& data-rawheight=&7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5& data-original=&/c45fc8967dec3ad1e524f3_r.png&&&/figure&(同样是4K 60HZ标准,显卡型号的高低决定了你能看到的画面是CS还是战地3还是其他......什么?你觉得CS看起来更漂亮?来,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br&&br&而4K画面也远远不是VR的终点,即便以现有技术为基础,接近完美的视觉体验至少也需要8K级别的分辨率(人眼的分辨率极限大约为)和90HZ的最低帧率,这个要求即便过个三四年再来看,应该仍然是相当恐怖的。&br&&br&回到题主的问题,考虑到游戏画面的表现不能太差,否则会严重影响到玩家的代入感,同时又必须兼顾显卡的资源分配,我认为4K级别的屏幕作为VR的标配应该是两年后的事情。&br&&br&最后,VR时代是否到来,对于这点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同,然而不管目前VR的市场表现如何,我十分确信在短短数年内,VR将和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普及。&br&--------------------------------------------------------------------------------------------------------------------------------------------&br&过100赞的话(貌似不太可能),我会再详细展望一下4K之后VR的各种技术发展方向和时间点。&br&&br&&br&额,想不到居然这么快过百赞了......先留坑吧,明天开始码字。&br&&br&&br&遵守诺言开始填坑。&br&&br&&b&首先还是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VR眼镜的核心部件-屏幕。&/b&&br&众所周知,4K屏幕无论是LCD还是OLED都已经量产了,比如国产小派4K使用的就是4K LCD屏幕,OLED目前还没有VR厂家使用,当然,由于万恶的pentile排列方式,同样是4K分辨率,OLED实际清晰度要比LCD略低一点点......&br&&figure&&img src=&/5ce9b6b3b973be143d0602c_b.jp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5ce9b6b3b973be143d0602c_r.jpg&&&/figure&(PenTile和RGB排列方式的区别)&br&&br&行业内一致看好OLED的未来,例如其无与伦比的对比度,也没有LCD的余晖问题,响应速度更是藐视一切。至于色彩神马的,其实更喜欢LCD的也不少。&br&&br&然而OLED也有着自己永远的痛,首先是良品率,这就是成本啊喂,你卖200,人家LCD卖50,你总不能永远只搭配旗舰吧,并且随着分辨率的提高,OLED的制造成本呈线性递增(像素数量决定成本,LCD是印刷工艺,没有这个问题),这让人情何以堪啊喂。&br&&br&接着是像素衰减不一致,自发光的原理性缺陷,绿色作为共用色,使用率必然比其他像素多,自然就衰减得快,时间长了,屏幕颜色就会越来越失真。&br&&br&然而悲剧还没有结束,OLED的亮度衰减速度也很可观,我手里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如果每天频繁使用的话,1年时间也足够产生明显的视觉差异了。或许这个在VR领域不是问题,1年换套新设备的壕们根本不在乎。&br&&br&很多人说三星牛啊,执OLED之牛耳,三星牛是不假,然而其他液晶屏厂家也不傻,在几个关键缺陷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前,更多地是不愿意盲目跟进而已。&br&&br&所以很多人说VR领域,OLED将完全取代LCD,我不敢说不对,然而,还是再看看吧,LCD这个杰克小强,经过这么多年不断被唱衰再雄起,从TN到TFT,到IPS,到LED背光等等各种新技术加持,其优化的潜力真有如胯下宇宙般深不可测。&br&&br&至于分辨率,没啥好操心的,8K已经试产,16K在实验室,考虑到显卡得慢慢升级(差不多每两年性能翻一倍),估计8K的屏幕至少得5年后才可能逐渐普及吧,虽然16K才接近人眼分辨率极限,然而那毕竟是极限,8K的细腻程度已经足够好了。&br&&br&&b&然后我再聊聊眼球追踪&br&&/b&虽然随着硬件性能提升,8K,甚至16K屏幕的到来都只是时间问题,但计算性能的进步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哥不想等了怎么办?&br&&br&有个办法可以大幅降低VR眼镜对性能的要求,就是眼球追踪了。眼球追踪是个啥玩意儿呢?我们为啥需要这个技术呢?这个要先从人眼结构说起,现在主流VR眼镜视场角基本都是110度,为啥是110度呢,人的双眼视场角大约是200度,单眼是150度左右,但是两个眼有110度视场角是重叠的,在这一重叠视角内,由于两眼的位置差导致进入视线的物体角度存在细微差别从而产生立体感。没错,目前VR眼镜取的就是这110度视场角,但是你发现了没,200-110=90,还有90度视野范围看不到啊喂。&br&&br&嗯,这就是所谓的潜望镜效果了。VR眼镜的视场角目前还不能完全覆盖人眼的视场角,所以感觉眼睛被一圈东西包住了,就像是通过望远镜看东西。&br&&br&那么在真实环境下,人眼在完整的视角下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样清晰的吗?答案是不是(到底TM是不是),人眼的分辨极限大约是1度60个像素,而这种分辨能力只集中在眼球中心狭窄的30度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后,分辨能力急剧下降。&br&&br&所以,有些人就想到了,那我就只在画面中心30度范围内按照最高标准渲染,30度之外的范围我就随便糊弄糊弄呗,嗯,这个想法不错,不过他们还漏算一着,人的眼球是可以动的,比如看着老婆,顺便瞟一眼旁边走过的美女......&br&&br&嗯,回到正题,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跟踪用户的眼球移动,然后告诉计算机,计算机再根据眼球观察的位置来确定渲染的精细程度呢?这就是所谓的眼球追踪技术了。&br&&figure&&img src=&/ceba6bb2460ad_b.pn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ceba6bb2460ad_r.png&&&/figure&&br&目前国外有好几个团队都在研究这项技术,例如Eyefluence,而且令人振奋的是,这类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下已经比较成熟,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即可商业化,根据一些粗略的测算报告,应用眼球跟踪技术的VR设备,其渲染要求将比使用前下降60%以上(我的970终于不用扔了)!&br&&br&今天差不多就这样吧,哥也得工作吃饭啊,明天有时间继续填。&br&&br&&br&实在抱歉,工作原因昨天没有更新,食言了(好吧,其实是懒)&br&&br&&b&今天讲一讲一个重要的VR技术方向,是神马呢?先卖个关子。&/b&&br&&br&关于VR眼镜导致的晕眩问题,很多人把原因归结到分辨率、刷新率、延迟甚至画面扭曲上。诚然,这些问题是导致头晕呕吐的主要元凶,并且,随着技术进步,这些问题将在短时间内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br&(嗯,差不多要说但是了)&br&&br&但是,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之后,是不是我们就再也不会晕VR了呢,很遗憾,还不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br&&br&&br&今天无聊对答案做了些小调整,发现编辑答案时最后一大段内容没有显示,点了发布后,那段内容就这么彻底离我而去了......实在不想费力再写一遍了,哪个高手知道如何恢复的请私信我,要不,就让这一段成为永远的迷吧......
难得碰到一个比较擅长的问题。 关于分辨率的问题,其实970甚至960级别的显卡就可以支持4K,然而光有分辨率是不够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帧率(刷新率与帧率为不同概念,在LCD和OLED时代,刷新在不影响结论的情况下,此处仅以帧率来进行讨论)。 普遍的观点…
&p&1.在分辨率相同的情况下,哪一种模式能够更流畅地表现游戏画面?&/p&&br&&p&全屏&/p&&p&&br&2.从表现上来看窗口模式能够比全屏模式更快的切换到其他程序,是否是因为全屏状态下游戏完全接替了系统对画面的渲染?此时并没有进行桌面和资源管理器等的渲染?&/p&&br&&p&你可以这么理解,不仅如此内存有时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辨率大于350dpi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