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测试电动三轮车去哪考驾照是否在漏电

怎样用摇表测试线路是否漏电?_百度知道
怎样用摇表测试线路是否漏电?
正常的阻值为无限大、对具有电容的高压设备在停电后,必须充分放电,如果电阻小说明线路有问题。摇表的特点与使用注意事项.baidu。3、摇表测量完毕后应当及时的进行放电.baidu用摇表测量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绝缘电阻,用于测量各种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的兆欧级电阻表,兆欧表用于测量绝缘电阻既方便又可靠。即使被测量的电阻相当高时.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2d5532efbaae854b505c9e5/0df3d7ca7bcb0a46e99ba3ca60af81.jpg" esrc="http://d.hiphotos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何用摇表测漏电_百度知道
如何用摇表测漏电
配置10kw的稳压器的前端可以装漏电开关吗。
摇表,是为了避免事故发生,用于测量各种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的兆欧级电阻表漏电是用电器外壳和市电火线间由于某种原因连通后和地之间有一定的电位差而产生的。想让不漏电就是要把电器外壳于电源绝缘起来。兆欧表在工作时,自身产生高电压,而测量对象又是电气设备,所以必须正确使用,否则就会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使用前,首先要做好以下各种准备:(1)测量前必须将被测设备电源切断,并对地短路放电,决不允许设备带电进行测量,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2)对可能感应出高压电的设备,必须消除这种可能性后,才能进行测量。(3)被测物表面要清洁,减少接触电阻,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4)测量前要检查兆欧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主要检查其“0”和“∞”两点。即摇动手柄,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兆欧表在短路时应指在“0”位置,开路时应指在“∞”位置。(5)兆欧表使用时应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且远离大的外电流导体和外磁场。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就可以进行测量了,在测量时,还要注意兆欧表的正确接线,否则将引起不必要的误差甚至错误。兆欧表的接线柱共有三个:一个为“L”即线端,一个“E”即为地端,再一个“G”即屏蔽端(也叫保护环),一般被测绝缘电阻都接在“L”“E”端之间,但当被测绝缘体表面漏电严重时,必须将被测物的屏蔽环或不须测量的部分与“G”端相连接。这样漏电流就经由屏蔽端“G”直接流回发电机的负端形成回路,而不在流过兆欧表的测量机构(动圈)。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表面漏电流的影响,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测量电缆线芯和外表之间的绝缘电阻时,一定要接好屏蔽端钮“G”,因为当空气湿度大或电缆绝缘表面又不干净时,其表面的漏电流将很大,为防止被测物因漏电而对其内部绝缘测量所造成的影响,一般在电缆外表加一个金属屏蔽环,与兆欧表的“G”端相连。当用兆欧表摇测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时,一定要注意“L”和“E”端不能接反,正确的接法是:“L”线端钮接被测设备导体,“E”地端钮接地的设备外壳,“G”屏蔽端接被测设备的绝缘部分。如果将“L”和“E”接反了,流过绝缘体内及表面的漏电流经外壳汇集到地,由地经“L”流进测量线圈,使“G”失去屏蔽作用而给测量带来很大误差。另外,因为“E”端内部引线同外壳的绝缘程度比“L”端与外壳的绝缘程度要低,当兆欧表放在地上使用时,采用正确接线方式时,“E”端对仪表外壳和外壳对地的绝缘电阻,相当于短路,不会造成误差,而当“L”与“E”接反时,“E”对地的绝缘电阻同被测绝缘电阻并联,而使测量结果偏小,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使用方法1.测量前,应将兆欧表保持水平位置,左手按住表身,右手摇动兆欧表摇柄,转速约120r/min,指针应指向无穷大(∞),否则说明兆欧表有故障。2.测量前,应切断被测电器及回路的电源,并对相关元件进行临时接地放电,以保证人身与兆欧表的安全和测量结果准确。3.测量时必须正确接线。兆欧表共有3个接线端(L、E、G)。测量回路对地电阻时,L端与回路的裸露导体连接,E端连接接地线或金属外壳;测量回路的绝缘电阻时,回路的首端与尾端分别与L、E连接;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时,为防止电缆表面泄漏电流对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应将电缆的屏蔽层接至G端。4.兆欧表接线柱引出的测量软线绝缘应良好,两根导线之间和导线与地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以免影响测量精度。5.摇动兆欧表时,不能用手接触兆欧表的接线柱和被测回路,以防触电。6.摇动兆欧表后,各接线柱之间不能短接,以免损坏。7.摇动兆欧表后,时间不要久。注意事项1、禁止在雷电时或高压设备附近测绝缘电阻,只能在设备不带电,也没有感应电的情况下测量。2、摇测过程中,被测设备上不能有人工作。3、 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时,必须先切断设备的电源。对含有电感、电容的设备(如电容器、变压器、电机及电缆线路),必须先进行放电。非值班人员应办理相应的工作票方可工作。4、 摇表应水平放置,未接线之前,应先摇动摇表,观察指针是否在“∞”处。再将L和E两接线柱短路,慢慢摇动摇表,指针应在零处。经开、短路试验,证实摇表完好方可进行测量。5、 摇表的引线应用多股软线,且两根引线切忌绞在一起,以免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6、 摇 表测量完毕,应立即使被测物放电,在摇表未停止转动和被测物未放电之前,不可用手去触及被测物的测量部位或进行拆线,以防止触电。7、 被测物表面应擦试干净,不得有污物(如漆等)以免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8、测量结束时,对于大电容设备要放电。9、要定期校验其准确度。
采纳率:86%
来自团队:
先停电,摇表的其中一个表笔接要测量的线路,另一个接金属外壳,120r/min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5兆欧时,规程认为此设备检验合格。 因为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 带入公式计算:500伏÷0.01安培=0.1毫安=1微安 就是当设备的绝缘电阻大于0.5兆欧时的漏电电流是1微安电流。 至于你要在10kw稳压器的输入端加装漏电开关,是可以的,最好安装在一个开关箱里为佳。用500伏兆欧表,L端接到你要检测设备的接点之一上,当看到表针的数值大于0测量前先要把检测设备的电源和负载断开,但是漏电开关要安装牢固安全.5兆欧=0,然后摇动摇表每分钟以120转的速度摇 。摇表的接地端接在设备的金属外壳
注意要选择电压等级相符的绝缘摇表,具体摇表的操作及注意事项应以摇表上的说明为主。漏电开关也有说明的,应该使用于绝大多数的电路及电器,稳压器前安装没问题,选择好漏电开关的容量及参数就可以了。
完全可以的.方法是:检查前先断电,用500V摇表L端接线接入设备的一个接电点,摇表的接地端接设备的金属外壳,然后轻轻摇动摇表,表针不动表示设备不漏电,反之则漏电.10kw的稳压器的前端可以装40安培漏电开关。给你参考!
这很简单的呀,只要把安接在线路中,按每分钟一千二百转的速度摇,在摇动时看值,一般低于0。5就不行了,稳压器前可以装漏电开关的呀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怎样使用兆欧表测电线是否漏电_百度知道
怎样使用兆欧表测电线是否漏电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用分段查找法如果线路漏电,排除家用电器是否漏电,即拔掉所有插头在试送电一次。如果漏电只能用电工仪表来检查了,先确定是哪根线漏电,或者哪两根线短路,先用排除法。方法如下,检查漏电只有用电阻表或者万用表检查。主要做以下检查。检查短路火线和零线测量绝缘电阻,检查接地火线对地线绝缘电阻,检查零线对地线绝缘电阻。知道哪根线漏电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兆欧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拒绝访问 | www.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d209fb2c35d4382-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如何测漏电_百度知道
如何测漏电
有台100V的电机,如果我要用500V支流的摇表去测其是否漏电会不会引起电机烧坏的现象?测漏电的话就是一头接电极的进线,一头接电机外壳是吗?
看情况轻重(漏电情况)。要停电测试。终端不能有负载(也就是电器设备。比如插座上不能接有电脑之类设备。要拔下用电设备的插头。)把两表笔的一只接在火线上。另一笔接在零线上,三根线的 、火线、 零线 、地线, 可用两表笔每次测两根线。(不能重复测两根线三次)。要是轻微漏电可把万用表调到Rx1的档位上(因为漏电很小用高阻档表的读数不明显。如漏电就有读数反之就没有)。如是严重漏电的话可用Rx10以上。读数明显易见反之没有。
采纳率:87%
来自团队:
以测的,如果通的话就肯定漏电了 。所以你只是测是不是漏电的话,你的方法是正确的?如果不能用的话,一头接电极的进线,一头接电机外壳这个测电机是否接地短路,还有可能存在相间短路的情况! 但是不知道你的电机是否能正常使用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是正确的联接测量方式,测量的是绕组与外壳的绝缘情况,不会引起电机烧坏的,绝缘电阻在1M以上是好的,在500K附近还可以用,只是绝缘强度稍差。
找专业人员修理啊! 自己最好不要弄啊!
用500V的摇表测100V的电机是可以的,不会烧坏。你的接线方法正确。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着三轮车远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