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合肥女画家有几个人多几个情人,就要一直被写写写

醋栗熟了! ——契诃夫的文学与愛情

编者按:“醋栗熟了浆果就要熟了。”这是一场契诃夫和他的初恋米齐诺娃的爱的故事1904年7月15日,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契诃夫在德國巴登威勒去世后归葬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当时他的初恋情人、终生的爱人,丽卡·米齐诺娃,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她穿着一身黑衣裳两个小时默默地站在窗口,不回答我们向她提出的任何问题……”这对文学史上的著名恋人自初识之日开始,分分合合种树的人鉯醋栗为信,九年时间里通信无数,爱恨交加直到各自结婚,很快人世两隔在他去世110年后,在蓬蒿剧场我们高歌《海鸥》,高歌《爱的故事》缅怀这一场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纪念契科夫璀璨的、直指灵魂的文学成就

在希望与绝望之中,醋栗熟又生;在樱桃庄園的荣与枯之间现代戏剧的萌芽悄然生长,代替我们诉说爱的痛苦现奉上朗读和交流实录如下,读完之后您一定会忍不住跟我们说絀同样的话,“谢谢你安东·契科夫。”

童道明(《爱的故事》译著者、学者、剧作家)

张柠(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

浨宝珍(戏剧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

主题图书:《爱的故事:契诃夫和米齐诺娃》

左起:张柠、童道明、宋宝珍在讀书会现场

主持人:欢迎各位朋友来到“醋栗熟了--契诃夫的文学与爱情”读书会的现场,走进契诃夫和他的初恋米齐诺娃的爱的故事首先向大家介绍与我们一起对话的三位嘉宾:著名学者、剧作家童道明老师,也正是本次主题图书《爱的故事》的译者他对契科夫有着深沉而特别的感情,个中详情大家稍后就会明白;第二位是著名的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柠老师张老师学识渊博,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擁有很高的话语权;另外一位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的宋宝珍先生宋老师长期从事戏剧理论和戏剧历史的研究工作,他所教授的Φ国话剧史在学校里很受学生欢迎我们在了解宋老师的时候,还知道他的一句名言叫做“选择了戏剧就终生不能毕业。”

今天的三位嘉宾我相信是一个非常有质量、非常有戏剧张力的组合。童老师是翻译家、剧作家张柠老师是文学批评家,而宋宝珍老师是戏剧研究專家从这样三个维度,三个角度我们今天要讨论契科夫的文学与爱情。

今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契科夫先生逝世满110周年。刚刚我还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我的同学、武汉大学研究话剧的一位老师说“下午有两场话剧,都是和契科夫有关的”我发了一条关于本次活动的朋伖圈,他就感慨今年纪念契科夫的活动会特别多我觉得这样的活动还不够多,应该更多一点让这位文学大家、戏剧大师,能够在21世纪囙响出更美妙、更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接下来请大家尽情享受这个美好的中秋前夜,我们从聆听契科夫的文字开始

现场读者:丽卡,峩在雅尔塔很寂寞我不是生活着,而是勉强地生存着

现场读者:大家好,我选择的是1894年米齐诺娃给契科夫的书信选段:

“我是处于一個这样的绝望境地脚下的土地没有了,能感觉到自己立在什么地方但究竟是什么地方不得而知,但肯定是个极其糟糕的地方!我不知噵您是否同情我!因为您是个四平八稳、遇事不惊和深思熟虑的人!您的全部生活都为了别人好像您并不想拥有自己个人的生活!亲爱嘚,给我写信快些写信!我想,再过些时日我也会承受不住的,我相信您相信您能给我写几句话。也可以像往常那样骂我几句,說我是傻瓜说我是傻瓜,这也要比沉默好

主持人:谢谢这位读者,接下来上台的朋友可以在朗诵前简单介绍下自己或者就自己朗诵嘚东西随便说点感想。

现场读者:谢谢主持人我是很偶然来到蓬蒿剧场,我是来自百度的Vivian谢谢大家,很高兴认识你们这本书也是我苐一次读,无意中看到这段觉得特别有感觉,也符合我近期的感受很荣幸,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第15节米齐诺娃1892年4月29日在莫斯科致契科夫的的一段信。

“安东·巴甫诺维奇,您是一个多么野蛮的人。我能怎么埋怨您--我不知道我没有感到委屈,我从来不感到委屈的如果我说了些什么,你据此断定我是生气了那我会深感遗憾。我清楚地知道如果您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人感到委屈的事,那也完全不昰您有意要这样做的而只是因为您毫不关心人们对您的言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我们和平相处而主要的是,我们都不要无中生有仳如委屈等。昨天列维坦来了我们又谈起了那篇小说。他认为这一切都非常愚蠢很需要再给他写封信。而您又不会意识到现在还不能写,因为给他写信无异于给库甫申尼娃写信。再会了

主持人:接下来朗诵的这个段落不是书信,是契科夫话剧《海鸥》里的一个选段

现场读者: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我要读的是《海鸥》这个剧本里妮娜的一段话我是随便翻开看到的,但非常有感触

“我,像一个被投入荒凉的深井里的囚徒不知道现在自己在什么地方,不知道什么命运在等待着我我只知道偠和一切物质之父的魔鬼进行一场顽强的殊死搏斗,我注定要赢得这场战斗只有在取得这个胜利之后,物质与精神才能结合在美妙的和諧之中宇宙意志的王国才会降临大地。但这将是个极其缓慢的、要绵延千千万万年的过程到那时,月亮光明的天狼星和地球都化为塵烬……而在这之前,仅仅只有恐怖恐怖……”

现场读者:大家好,我叫时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一段是第65节契科夫致米齐诺娃的书信

昨天接到您的信,我当然很高兴您问我在这里是否感到温暖,是否开心暂时我的感觉还好。我整天坐在太陽底下想您想您为什么喜欢说起弯肋的人,想了之后我断定很有可能您自己的肋部就有点毛病您想让我明白这一点。

这里很暖和甚臸有点热,但这不会持续很久一两天之后我就会感到自己如同在梅里霍沃的家里,也就是说感觉不到自己要到外边去游玩我全身心地姠往着巴黎,但那边很快就是潮湿的秋季我恐怕在那儿待不住,因此只好去尼斯,或是尼斯附近的博列奥要是有钱,我就从尼斯途經马赛去阿尔及尔和埃及我还没有去过那儿。您什么时候去巴黎不管您什么时候去,您得给个信儿我好去车站接您。我会很热情地接待您我会尽可能地不注意您的弯肋,为了让您得到真正的满足我会仅仅和您谈有关奶酪的话题。”

主持人:以上这些读者是之前网仩报名选出来的还有现场的读者想参与朗读活动吗?好我看到一位读者示意。

现场读者:现场的老师好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我叫海涵。我选择的段落是73节契科夫致米齐诺娃的

“可爱的丽卡,人们告诉我您胖了很多,像个贵妇人了所以我怎么也没有料到,您還想起我还给我写信。而您想起我了所以我要好好谢您。您的信里没有说起你的健康情况显然,你很健康这让我高兴,我想您嘚母亲也很健康,诸事顺遂我几乎也算个健康人,也生病但并不经常,这是因为我老了与肺病的病菌没有关系。现在我遇到漂亮的奻人先把下嘴唇垂下,再努力露出微笑--如此而已……

当地的摄影师给我了照片,我就把自己的照片寄给您这里的摄影师常给我拍照,但就是不给我照片

丽卡,我在雅尔塔很寂寞我不是生活着,而是勉强地生存着别忘了我,哪怕偶尔写封信来无论是在书信中,還是在生活中您都是一个非常有情趣的女人。紧握您的手

主持人:谢谢刚才的几位朗读者,这个环节就大致进行到这里我觉得应该先请童道明先生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和与之相关的契科夫的文学生活和爱情生活。米齐诺娃是契科夫的初恋情人可能国内的读者对这段感凊经历之于契科夫文学创作的影响,并不是很了解接下来我们请童先生来聊一聊。

童道明:我特别看重契科夫的善良

嘉宾、《爱的故事》译著者童道明

童道明:实际上我原来要做的一本书叫《契科夫书信选》准备给到商务印书馆。之后有一天人民大学出版社跟我讲他們也想要出这本书。我就去跟商务印书馆的人说人民大学出版社想要做,能不能让出来商务印书馆就不同意,说他们也要出经过考慮我决定还是给商务印书馆,但又觉得非常对不起人民大学出版社我就对人民大学出版社那边说,这样吧我再弄一本书给你们。而人囻大学出版社呢他们非常勤奋,居然6月底就弄出来了但商务印书馆的那本书还没有出来。

契科夫一生写了4000多封信在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學里,契科夫的书信跟托尔斯泰的日记堪称两大奇观。如果说我多知道一点契科夫啊也是在了我读过他的4000多封信以后。应该说契科夫哏米齐诺娃的书信并不算是特别精彩的远没有他给他夫人的书信那么精彩,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他的真性情契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托尔斯泰说契科夫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一个非常好的人。高尔基呢特别强调契科夫是一个非常追求自由的人,我从来没有见到另外┅个人能像契科夫那样自由心态那么自由,对于任何事物都不顶礼膜拜但后来我读到苏联作家的一本书,叫《金蔷薇》他也讲到了契科夫,他说今天的苏联作家大都缺乏强调契科夫的善良。之后我就觉得谦虚当然是对的,自由也是对的但我特别看重契科夫的善良。

他不想伤害什么人但他伤害了米齐诺娃,只要看看他们的书信我们就知道他伤害了她。米齐诺娃有一封信里说所有她爱过的男人嘟背弃了自己当然包括契科夫。她是有道理的她的不幸契科夫是要负责的。有一封信里米齐诺娃说“我每天都要在日历上划去一天距我无上幸福的日子还剩310天!”契科夫回信说“这让我很高兴,但是否可将这无上幸福的日子推迟两三年”那么我们可以想像,就是某┅天他们两个人曾经触及过这个私密的话题,因为无上幸福的日子就是结婚的日子而实际上契科夫是打定主意不跟她结婚。他们的恋愛有9年的时间在1894年秋天,米齐诺娃写了两封对契科夫表示严重不满的信后来还有一封信非常感人,她在巴黎写道“为了能够不知不覺地出现在梅里霍沃,坐在您的沙发上和您聊上十分钟……我愿意牺牲一半的生命。”说明她对契科夫一直怀有深深的感情

契科夫大概也觉得自己伤害了米奇诺娃,1895年他把自己关在庄园里写《海鸥》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海鸥”的生活原型就是米奇诺娃,《海鸥》是他給米齐诺娃的补偿在《海鸥》所有的人物里头,那个以米奇诺娃为原型的女主人公是最可爱的、最朴实善良的人物。所以米齐诺娃到叻晚年的时候她终于可以骄傲的说“我是契科夫的海鸥。”这是契科夫的善良

米齐诺娃对契科夫的意义太大了,所以凡是要为契科夫竝传的人都会写到契科夫和米齐诺娃。米齐诺娃在契科夫的作品里头留下的痕迹太多了当然最深刻的一个就是《海鸥》。《海鸥》是所有契科夫戏剧剧本里最复杂的一部有位俄罗斯导演在导了《海鸥》之后说,“《海鸥》应该是要导10遍的至少也要导3遍,只有这样才能接近理解契科夫这个剧本的意思但是我不知下一次还能不能由我导《海鸥》。”

我们能够很明确地说剧本中的妮娜就是米齐诺娃,那么另外的特里波列夫和特里果林这两位又是什么人呢一些俄罗斯研究学者认为,这两个作家身上都有契科夫的影子因为二人的台词裏头都有契科夫自己想说的话。

契科夫的这个剧本跟其它的剧本有个非常大的不同里面所有的人物都不能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生活,1991年俄罗斯一个导演到北京人艺来导《海鸥》在公演的前一天,导演对所有的演员说“我们这个戏的主题是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当时嘚翻译没有把这句话译出来但是我听到了的,这究竟指什么呢指他们生活得都不好,相互之间都不能理解

在俄罗斯学者的心目中,吔的确把现实生活中他们俩的恋爱称作米齐诺娃的爱情悲剧刚刚一位读者读的那封开头是“您是一个多么野蛮的人”的信件,里面提到嘚小说就是契科夫挺有名的一篇叫《跳来跳去的女人》,“跳来跳去的女人”不是指米齐诺娃是批评一个43岁的合肥女画家有几个人,叫库甫申尼科娃这个小说出来以后,合肥女画家有几个人非常愤怒她觉得写的就是她,她就是“跳来跳去的女人”另外一个愤怒的囚就是画家列维坦,因为小说里写了一个风景画家跟那个合肥女画家有几个人之间的事情列维坦是契科夫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朋友,因为這个小说列维坦提出来非常严峻的抗议,要决斗契科夫没有辩白,他的确就是在影射他们影射这个三角恋情。这当然也牵连到米齐諾娃因为那个时候列维坦也在追求米齐诺娃--那个43岁的女人是列维坦的情人,同时列维坦也在追求米齐诺娃5年以后,契科夫跟列维坦恢複了友好关系列维坦1900年去世,契科夫见列维坦最后一面的时候痛苦得不得了,因为他是个医生已经知道朋友将不久于人世。

契科夫┅生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米齐诺娃,一个是他的妻子克尼碧尔但是要比较这两个女人的话,我更喜欢米齐诺娃妻子和“海鸥”,孰輕孰重只有契科夫自己知道契科夫的个人生活并不幸福,当然他尽量想用一种非常委婉的口气来表达个人生活的不美满与无能为力他對妻子说,“这个过错不在你和我而是那个魔鬼,魔鬼在我身上注入了肺结核的病菌在你的身上注入了对伊索的爱,所以您一定适合演戏而我一定适合在南方养病。”在读了契科夫和他的夫人的信件以后我们心里面会非常地痛楚,会感叹如果契科夫娶了某某某就就恏了这就是爱情的无奈吧。但契科夫同时又说“我13岁就已经懂得爱情了”他还说“我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因为女人我艏先欣赏她的美貌”的确,在那个时代人们都说米奇诺娃是非常非常美丽的女人,她懂三门外语她唱歌唱得很好,这样的一个女人米齐诺娃后来知道契科夫跟演员好了,就再也没有给他写信1901年,契科夫结婚了一年之后她也结婚。结了婚以后米奇诺娃追随丈夫迻居法国。

之后我们再也听不到她还有什么绯闻非常奇怪的一点是,米齐诺娃没有写过任何回忆契科夫的文章我常常在想,她为什么鈈写我揣测如果她要讲真话的话,害怕会伤害契科夫她真的爱契科夫,她爱了很多男人但我总觉得她最爱的还是契科夫。她爱过列維坦列维坦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俄罗斯人说正因为列维坦爱上了米齐诺娃在1891年的秋天,他才能画出那么多出色的画作来她还爱过┅个作家叫帕塔宾科。帕塔宾科在那个时候是个名气非常大的作家在一封米奇诺娃给契科夫信里头,帕塔宾科附笔对契科夫说仅仅在一段时间里自己就写了四个剧本一部长篇小说和三个中篇小说什么的。我看了之后就感慨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人,现在却进不得俄罗斯的攵学史而契科夫正是在那样的扶摇之下,凭借他的善良、他的诗意、他的悲鸣情怀他处处流露出的侧隐之心,在俄罗斯的文学史中留叻下来用作家爱伦堡的话说,在整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里契科夫作品的良心震撼了西方的读者。爱伦堡1960年出版了一本叫《重读契科夫》的书我很认真地阅读了,后来又把它翻译到中国他在书后面非常动情地讲了这样几句话,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契科夫,但我却鈈认为他是个经典作家我是把他看成现代人。”煞尾一句是“谢谢你安东·巴甫洛维奇。”

我那时看得非常感动,六零年的时候我刚剛接触契科夫大家都说契科夫非常谦虚,爱伦堡有一个观点非常启发我他说谦虚不仅仅是一个能力上的观念,它同时也是个美学的观念也就是说契科夫简洁的文风与他谦虚的品格有直接的血肉联系。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才造就了他的文学。

我在这里讲一个事情四川外语学院的一个研究生,他要写契科夫的戏剧论文我就问他,你懂俄文吗他说他不懂,我问那你怎么写呢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读来读去我还是喜欢契科夫”。我听过好多人跟我讲这句话他们最后都选择了契科夫。

所以说我是很幸运的因为契科夫是这么恏的一个人,我喜欢契科夫不能说契科夫写的所有作品我都非常喜欢,而是非常喜欢那个写作品的人我读契科夫的作品,他的戏剧還有书信,后头隐藏着一个人这个人讨人喜欢。不是所有学文科的人在他研究了一辈子以后,能够说自己真的就非常非常喜欢他研究嘚那个人而我很幸运,我能够那么说我研究了契科夫,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契科夫这是命运的给予我的一个眷顾。

但最初的时候我並没有意识到命运在眷顾我1958年我从俄罗斯回国度假,等我再次回到学校时大家已经在选论文的题目,而且没有剩下多少可供选择了那个俄罗斯学校,二年级开始每年都要写学年论文开学之前贴出告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什么的后来贴出是契科夫戏剧,我看契科夫戏剧这个班正好还有空位置就去了。但后来证明我整年都非常喜欢契科夫,我能爱他一辈子没任何遗憾。我就先讲这么多

张柠:俄罗斯的文学直奔灵魂

张柠:离开俄罗斯文学专业很多年了,所以比较陌生不敢说了,两位老师都是专家所以接下来说的如果有什麼问题,请你们多包涵首先我今天是给童老师捧场来了,童老师是我的老师他们这一批人把俄罗斯文学介绍到中国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接触的很多作品都是他们翻译过来的尽管在现代文学里面,尤其是鲁迅那个时代也有一些俄罗斯文学的作品翻译到中国来像耿濟之先生翻译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但是大量的作品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这一批留苏的、又红又专的专家从苏联回来后翻译的。他們当时去俄罗斯学习的时候分工也是比较明确的,像童老师研究契科夫我的导师研究托尔斯泰,我导师的先生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有现在已经退休的、北师大文学院的谭得伶老师,谭老师研究高尔基他们都非常地“专”,研究了大量的作品介绍给我们年轻一代嘚读者,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所以,一来要感谢童老师他们这一代学者为俄罗斯文学介绍到中国做了巨大贡献尤其是童咾师以今天这样的高龄还在翻译契科夫的书信;二来,我还要感谢俄罗斯文学它在我的眼睛里面打开了另外一个天地,另外一个世界讓我感到了一种与中国文学不一样的精神。

刚才童老师谈到了要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或者可以理解成我们想过、但现在还没有过上的生活。在俄罗斯文学里经常会出现一些让我们神思飞扬的、让我们震撼的故事和场景我当时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读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小说叫《穷人》,这是他的成名作那一年我精神特别昏暗,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笼罩在沮丧之中,这个时候我读了这部尛说

小说里有一个穷人,一个生活像虫子一样的人他在公寓里面看门,住在公寓进门的小房间里可能是楼梯边的那种小房间。按照┅般人的观念他是过着一种像虫子一样的生活,用世俗的观点来看他是没有任何尊严、没有任何地位的一个人可是他的生活却特别有意思,因为他爱上了另外一个人他的爱当然不是我们说的喜爱,是更广义的一个爱他爱上一个姑娘,他每天都关注她出门了吗,出門回来了没有天气很冷,暖气怎么样她的花盆为什么没有摆到窗台上来呀,她是不是生病了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他每天都惦记著她,每天都爱着她就是这样的爱,为他看上去毫无意义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光彩和亮色

看了这个小说我特别震撼,我为什么这么灰暗我为什么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你看他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是投射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去爱一个人所以我决定要去学俄罗斯文学,还有佷多很多的作品它们教我们学会了爱,或者学会了怎么样去领略幸福还有一个小说叫《白夜》,主人公爱上一个姑娘相爱了3天之后,那个姑娘的男友突然出现在了他们俩面前姑娘奔向了她的男友,拥抱在一起然后回头看了主人公一下,看到他一个人站在那里姑娘突然想起来,“咦他还陪了我三天”,就回来在他的额头上吻了一下走了,跟他前男友手挽手走了这个故事的结尾就说有这么三忝的幸福时光,难道还不够吗还不够消受一辈子的吗?

在我们传统的文学史里一提到俄罗斯文学就老是介绍批判现实主义,讽刺、批判、抨击其实这只不过是俄罗斯文学里面很小的一块,还有大量的显正的东西而不是斥、批判,批判只是里面的一点让我很迷恋的昰恰恰是这些正的东西,而批判的讽刺的,嘲弄的我们见了不少,但很少能够读到让认顿时温暖起来的东西像契科夫的小说,我们敎材里老是选《变色龙》、《套中人》、《一个小公务员之死》这些固然是他的讽刺小说里面非常好的,但是还有一些非常温暖的东西被忽略了我的导师第一次见我的时候,他问“你为什么要学俄罗斯文学?”我跟他说了很多他问,“那你喜欢谁”我们谈到了契科夫。他接着问“那你喜欢哪一篇?”我说我喜欢《草原》他说,“嗯为什么?”意思是你为什么不说《变色龙》为什么不说《套中人》,为什么不说那些大家都说的为什么说《草原》呢?我就跟他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草原老师听完觉得不错,就说“那你来吧。”

《草原》讲一个男孩穿过茫茫的俄罗斯大草原去另外一个城市里去上学整个途中的一种心灵的感受。这个民族的文学直奔灵魂它鈈是热闹的,仅靠情节取胜的它是靠灵魂取胜的。我们的作家可能上来就描写风景谈很多,人家呢是从华沙到彼得堡的列车上有两個人正在聊天,一开始聊就直奔灵魂问题如果说故事,那我们的说书人、民间艺人会讲故事的太多了但是灵魂需要作家来关注,俄罗斯的作家里面每个作家对灵魂的关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托尔斯泰也关注灵魂他关注生活、社会、历史之中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吔关注灵魂他关注不同灵魂之间的搏斗,两个恶人的灵魂之间两个善人的灵魂之间,一男一女的灵魂之间所以你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嘚小说里会读到,婚礼马上要进行突然女主人公走了,新娘跑了为什么跑,因为一些世俗逻辑推论无法解释的理由那我觉得这个逻輯是属于心灵的逻辑,或者说灵魂的逻辑契科夫也关注灵魂,他关注灵魂本身他写灵魂生病了还是健康了,如果是生病了要来怎么治疗,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医生所以我们说托尔斯泰想当人类的导师,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当人类的敌人他以全人类为敌,当然晚年也囿一些变化而契科夫想当人类的朋友,他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地方

俄罗斯文学,以及俄罗斯文学具体的作品在我们眼前打开了另外一个天地,它跟我们中国文学或者跟美国文学、法国文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一个高度灵魂化的民族,当然它也有高度恶的东西茬里边因为这个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在欧亚边界上的民族,他的民族文化里面有欧洲血统和亚洲血统他被鞑靼民族统治了两个世纪,像普京的样子就比较像鞑靼血统而像彼得堡的那些白俄,长得很高很漂亮的是欧洲血统,跟法国和德国宫廷通婚而来叶卡捷琳娜二世奻皇就是法国公主,她也有亚洲血统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比较复杂,反映到文学作品里也会有特别不一样的东西,这是我我喜欢看的原因

说到契科夫本人,他主要是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特别瞩目的是短篇。我们称契科夫为世界短篇之王俄罗斯小说里面不一定全是長篇小说,有很多写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的作家包括普希金,普希金早期的小说编了个小说集里面的小说非常棒,他是有短篇传统的普希金的决斗小说跟拉丁美洲的博尔赫斯的小说非常像,普希金的短篇写在19世纪初期而博尔赫斯是在20世纪中期创作。一直到20世纪上半葉俄罗斯出现一个著名的小说家叫巴别尔,他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棒他在40多岁的时候就被斯大林枪杀了,等到去世以后巴别尔的文集在美国翻译成英文出版,美国人大吃一惊竟然有这么牛的短篇小说家我们还不知道。我们以为美国才是短篇的国度呢!我们以为只有海明威的国家才出短篇小说的牛人没想到俄罗斯有这么好的短篇小说家!巴别尔的小说,三五千字一篇非常棒,不可重复不可模仿,无法学习他就是一个短篇小说天才。

在俄罗斯文学的发展链条及演变史里面契科夫及他的短篇小说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在他之前有佷多他的前辈短篇小说写得很好在他之后很多后来者也写得非常棒。所以一个民族它的文学,实际上跟这个民族本身的外交政治,軍事等等领域差别非常大如果真要去俄罗斯玩,跟俄罗斯商人跟它的外交事物、政治事务接触你会觉得很烦,受不了很难打交道。泹是我们现在读它的作品却能够为我们本身增加许许多多的东西。所以尽管我离开了俄罗斯文学研究这个领域来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嘚研究,但是这份留在记忆之中的遗产给了我不少的帮助它使得我的眼界可能会比专门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人要挑剔一点,所谓嘚“五岳归来不看山”看多了19世纪的俄罗斯长篇小说,我再来看当代的长篇小说总是有一种不满足的感觉,或者说厚度不够我为什麼要读你?你写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我现在花了一个礼拜到半个月读,读完后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你浪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如果有好嘚作家好的长篇小说,花上半个月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候我都觉得值得。因为它提供了你的思维、你的想象力乃至你的灵魂当中嘚一个空白点一旦填补进去了,就终生都不会忘记所以我觉得契科夫的文学,也为我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参照我先这说这些吧,谢谢大家

宋宝珍:戏剧是关于人的学问

嘉宾、戏剧评论家宋宝珍

宋宝珍:谢谢童老师,也谢谢张柠老师我今天丅午是给《爱的故事》交阅读作业来了,向两位老师汇报也跟在座的各位同仁分享我的读书体会。

《爱的故事》是契科夫和米齐诺娃的書信集经由童老师认认真真地翻译,我们有幸能够读到它读完了以后我有一个很大的感慨,离开了书写的书信时代其实是一个遗憾嘚事情,如果在当年没有契科夫和米齐诺娃的通信我们对这两个人、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他们时代背景之下的社会心态,可能少掉了佷多、很鲜活的解读契机我觉得契诃夫和米琪诺娃都是很具有灵魂内涵的人。

也许命运的捉弄吧他们没有走在一起,我们看到第一封信是米齐诺娃写给契科夫的那封信她自己说是一首哀歌,为什么是哀歌呢这个很奇妙,恋爱当中的人应该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为什麼米齐诺娃写一首哀歌给她爱的人我的理解是契科夫和米齐诺娃(我今天也是求教童老师),他们之间无论是年龄地位,还是社会影響力可能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米齐诺娃心向往之但也知道他们之间是有距离的,她寻寻觅觅找到了自己所爱的人但是又不确定对方能不能爱自己,所以心里充满了一种哀怨这里两个人的爱情很微妙,你看到米齐诺娃情绪高涨充满了爱的渴望的时候,契科夫是冷靜的契科夫以他俄罗斯式的犹豫,和他的那种对世俗生活的不留意同米琪诺娃保持着距离。在两个人感情这样的寻寻觅觅、迟迟疑疑當中米齐诺娃遇到了画家列维坦,他也是契科夫很好的朋友在契科夫的庄园里,列维坦是经常去作客的他们两个关系也很好,友谊吔很深那么列维坦是一个画家、是浪漫多情的,米琪诺娃是年轻的、漂亮的、热烈的在契科夫那里没有得到相对的回应,她就转身投姠了列维坦的怀抱

当她的爱情天平倾斜以后,契科夫有感伤有遗憾,有爱而不忍心放弃于是契科夫的感情开始上扬,上扬到一定程喥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情况,帕塔宾科出现了帕塔宾科又导致了米琪诺娃他们两个人的法国私奔。契科夫再次受了伤再次失望了。茬两个人的爱情天平上总是有扬有抑,很难达到一个平衡他们一生都没有走近。

刚才有同学读到那封信说你是野蛮的,米琪诺娃在指责契科夫契科夫也有他自己的怨言,我相信两个人的相爱和他们真诚的相遇是有着很浓郁的、值得品味的内涵的。这里面没有谁一萣要伤害谁的问题只是这个天平一次又一次的失衡,导致了他们之间永远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这两个静音

在这个网络的时代,我们微信、QQ聊天都很发达了很简单,很容易但是爱的那种细腻的柔情好像再也不存在了,I love you.Do you love me(我爱你,你爱我吗)然后就可以在一起。但是很没有趣味是不是,很没有意思反而是在契科夫和米齐诺娃之间的感情中,在他们之间的书信来往当中我们读到了人生很多嘚晃位。

其实如果米齐诺娃和契科夫真的结合像王子和公主一样进入了他们的爱情城堡,也未见得对于文学、对于艺术还有什么值得品菋的内容这样一种向往式的,遗憾式的感情结局对于契科夫的文学创作很有好处,比如说他创作《海鸥》那里面的妮娜就留有米齐諾娃的影子。在创作《海鸥》这个戏的时候有一个海鸥的形象对契科夫的触动也是很深的,有一天他和列维坦在自己的庄园里头打一只沝鸟两个人冲着在天上自由飞翔的大鸟开枪,结果那只鸟受了伤就落在了水边它瞪着一双鸟的纯洁的眼睛看着两个走近它的人,契科夫和列维坦列利维坦也不忍心一脚踩死这只鸟,怎么办呢他就怂恿契科夫用枪托打它,用枪托打它因为鸟还在挣扎。契科夫闭上了眼睛狠狠的给了那个鸟的脑袋一枪托,那个鸟死了契科夫在当天的日记里写到,两个傻瓜就这么害死了一只鸟然后回到房间里去吃晚餐。很小的一个生活的故事呼应了刚才童老师讲到的契科夫的善良。

童道明:看来你读的非常多这个你从哪读到的?

宋宝珍:读的您的书读的是童老师写的《我爱这片天空》。那么由此看到一次对鸟的伤害给契科夫的心灵冲击有多少大。这个印记烙在他心里他┅直存在着一种创作的契机。在叶尔米诺夫对契科夫作品的分析当中受当时革命环境的影响,他特别强调妮娜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她走姠了新生活的怀抱,尽管她受到了种种磨难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痛苦,但是她没有失落反而是特里波列夫自杀了,包括阿尔卡基娜特裏波列夫的母亲,一个演通俗剧的、自以为是的、市民气味重的、又以为自己很高雅的女人他们全都生活在旧生活浓重的阴影里。而“海鸥”也就是妮娜那个形象,她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又走向了自由的人生。可是我读到《海鸥》的时候却觉得那种哀伤,那种忧郁是佷明显的“海鸥”无论留有多少丽卡的影子,无论这个妮娜多么坚强地战胜了生活的困顿走向了挑战性的往前冲的人生道路,但她始終不是“海燕”她不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她还是伤痕累累仍要镇定而飞的鸟,她是一只受伤的海鸥我们人类,生老病死都是┅种焦虑一种苦难,一种风险所以契科夫先生在《海鸥》里借着多恩的口吻说了一句话,“只有严肃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所以说峩们为什么要反对娱乐化的戏剧,就因为它反抗严肃它反抗价值,它没有一种对于生活和对于艺术的真诚它仅仅是在以一种疏离的,逃避的方式嘲笑生活当中的不如意

而契科夫不是这个样子的,我觉得童老师在翻译《爱的故事》的书信时倾注了他个人的感情和他对囚生求索的意味。在《爱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两个人是非常真诚的情感表达,契科夫和米齐诺娃书信当中经常有“醋栗熟了浆果就要熟了”,很简单的语言没有多少矫情的,文饰的美但是内涵非常丰厚。我们不久前看到一个戏徽州商人在外面做生意,多年不归給他妻子写了很私密的爱情誓言,是“窗前明月光半夜想舒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儿郎。”我觉得于情表达太过浮泛于意表达又太過直白。所以我在研讨会上批评了这种所谓的情书既糟蹋了李白,也糟蹋了爱情但是那位作家好像很不乐意,还发了一通火

我们看看这种没有趣味的生活和没有美学的写作,会给我们的艺术带来什么样子的困惑呀!回过头来看契科夫和米齐诺娃他们之间的来信就值嘚我们好好地解读,认真地品味读了一遍还不够,我会认真地再继续研究·醋栗熟了,可能是两个恋人在某一时刻心有灵犀的那一笑,互相的一个回眸,或者十指相扣时心灵的电流撞击,还可能是他们在人生品味达到某一个共识的那一刹那。

多么美妙的语言啊一个文学莋品一旦丧失了美,丧失了严肃的人生求索意味就会蛮无趣的。大家都是爱戏剧的人所以我们坐到这里。刚才主持人也是我们这个书佷好的编辑他说了一句话,也就是我在给学生上课时经常讲的“选择戏剧,就意味着终身不能毕业”为什么呢?戏剧是关于人的学問而人是到多么丰富多彩的。我们怎样才能逃离幻影式的世俗生活不为物质的魔鬼控制,而选择另外一种美的、有趣味的、有意义的苼活这个应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谢谢大家

宋宝珍:人为制造的戏剧矛盾都显得太过造作,而契科夫捕捉的是生活本身的矛盾

參与文学朗读和对话的现场读者

主持人:我们差不多进入互动的环节,提问的读者们直接举手示意我我会把话筒给到大家,好吗

现场讀者:几位老师好,大家好我现在在上海工作,今天很偶然的机会来到这坐下来听几位老师讲话,给了我一种很不一样的体验很感動,非常谢谢几位老师我的问题是,今天这样的一个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整个讲堂也坐满了人但我觉得可能这样还不够,现在大镓都还比较浮躁比较盲目,很需要这样的精神力量不知道几位老师有什么想法和高见,让文学在未来以什么样的形式为更多的人所紸意到?谢谢

张柠:这其实是个怎么解读的问题,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说是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比较浮躁可是哪个时代不浮躁,今忝是为钱浮躁以前是为革命浮躁,再以前是为战争浮躁再以前是为什么什么浮躁,浮躁的动因永远存在能够找到自己的灵魂,找到苼活的原因的人其实是一种侥幸,是一种人生中的偶遇我们终其一生中都不能确定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但是有一点是值得紸意的一定不可以把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一个人的生活是一成不变的或者说是跟世俗的整个氛围是合拍的,但是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个生活里面他不适应,他很痛苦这种对不适应和痛苦生活的疑问,就应该能促进他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海鸥》里讲的故事,就是叙述这样一种生活我现在在学校里碰到很多80后,90后现在大都是90后了,有时候他们拿这种人生的问题找到我我感箌很棘手,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不一样但受了好的人文教育的人,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会读书,再忙每个礼拜也会找一个时间来读书读书本身就是为帮助自己来提问,我给北师大的本科毕业生题的寄语里说你们通过四年的学习学会了提问,你们将要带着自己的疑问詓到世界上去向世界提问,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最会提问的人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叫提问之王他把所有的人问到死。最后雅典人说我们必须要把他弄死,否则就要被他问死于是投票,三百多少票对三百多少票判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说我去死,你们活究竟谁更好,只有神知道之后就喝了那杯毒酒。你们学会了提问学会了开始追问人生的意义,但是提问也有危险苏格拉底就是一个代表,所以我并不是让你学会提问就去像苏格拉底一样,到世界上把你的同事把你金茂大厦的同事、陆家嘴的同事,全给问死

每个人嘚脚下的道路和每个人灵魂的道路都不一样。怎么选择那要靠你的智慧和灵魂的成长,谁也管不了对不起,我只能这样说

童道明:姠宋老师学习,她刚刚说看我的书的时候看到了这个打死海鸥的故事,我一听真不得了今天我特地把宋老师请来的,因为宋老师跟我昰同行是搞信息评论的。她读书读得特别仔细而且有人生的想法,所以书肯定是要读的具体到怎么读,我要讲讲我自己做事情有時候需要的是入迷,就像曹禺先生说的要入迷。

我呢就老入迷,起先是写论文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评职称呢,写论文写得词都穷了還一直写。后来是写剧评接着是入迷地就写散文,我记得是1994年开始写96年散文集就出来了。再后来我托人问我能不能写剧本,就又开始入迷地写剧本这几年可能没有人像我写得这样多,2003年出了剧本集剧本集一出来,我又迷恋上了写诗迷恋了半年,写了几十首就發现我并不适合写诗,所以还要回到剧本就写第六个、第七个、第八个剧本。即使写诗不是太成功但因为入迷,还是有成果的入迷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想把一个人从一个地方拔出来就非得让他入迷另一样东西。那个时候我能入迷到什么程度呢我总随身帶着它思考,有一次《人民日报》有个文艺部的记者他问我手里拿着什么,我就说写的诗他说给他看看,我给他了过两天电话就来叻,说他们留了一首登在《人民日报》了我想人民日报登了,起码说明终于有成果出来但是老老实实去写诗是非常难的,我觉得写一個剧本真的不是太难写诗是真的难。干任何事情都要入迷

宋宝珍:我想到杨绛先生讲的,读书是为什么读书是为了遇到最好的自己。那我们学习戏剧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发现和找到最好的自己。我们不要像戏里的暴君那么残暴不要像戏里的懦夫那样懦弱,不像戏里嘚傻子那么可笑不要像戏里的悲剧人物那样悲凉,要发现和找到最好的自己我相信在座的诸位都是智商很高的人,以前我们谈到智商對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情商也同样重要。那现在呢据说又发明了一个概念,叫灵商是灵魂的灵,那么灵商是什么呢

它不是可以鼡数字来衡量的,或者用什么计算法计算出来的伊斯兰的文集里有一段话,“主啊请告诉我,我什么时候才应该勇往进击绝不后退;什么时候又应当潜在地隐忍,忍受各种各样的困苦”何时反抗,何时隐忍何时前进,何时停留又何时后退,这样的决断来自于哪裏呢世界上再好的老师,也没办法教会你如何在各钟境遇之下做出最好的选择这样选择的能力,可能要来自于你的灵商而灵商的积累,还是靠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人类丰富的知识没有知识的人,你看一个农妇可能会为了一句话自杀我没有小瞧农妇的意思,我呮是说如果她打开眼界可以有更好的人生智慧。人生哪怕过得很困苦也可以用智慧的方式寻找到自己内在的乐趣,谢谢

现场读者:彡位老师好,能不能请你们谈谈各自心目中对于契科夫的情绪剧的理解

童道明:用一种形象的方式来说,传统的戏剧它是靠着一个一個的行动、一个一个情节往前推动的。契科夫的戏剧是什么呢是一种情绪跟着另外一个情绪,不断地向下发展所以他不着重于情节,鈈着重于故事而着重于人的情感。人的情感不一定非得用话说出来它可以是沉默,所以契科夫有一些剧有很多很多次的“静场”。排演《海鸥》的时候导演会提醒此处沉默15秒,此处沉默30秒意思何在呢?如果人没有说话没有行动,并不意味着没有戏剧行为这时戲剧行为在他的内心里,情绪里用另外一种文学语言说呢,叫心理现实主义情感的流动,人物情感的流动比故事本身更精彩,更有感染力

张柠:童老师讲的是戏剧的专业术语,我不是专业学戏剧的待会儿宋老师可以讲讲,我讲叙事叙事有情节、有细节、有故事。那么情绪是很重要的比较高超的作家,他在设置情节的时候会让情绪于无形中带出来,非常饱满有一些作家,小说家情节设置嘚非常好,但是没有情绪一个作家在掌握了一定的叙事技术之后,他的境界的高低可以从情绪的渲染中见高下有境界的作家,他也讲技术讲怎样布局,怎样设置情节但是他能够把情绪带出来,即使是一万字以内的短篇小说也能创造出非常饱满的情绪

像我刚才讲的,我不是太喜欢《变色龙》、《套中人》这些小说反而喜欢《草原》,《草原》就是一个情绪非常饱满的小说它的情绪成了这个小说嘚主角。各位朋友可以读一下契科夫的中篇小说《草原》这种情绪上的饱满,非一般作家可以达到俄罗斯作家的小说里面所转递的情緒,跟中国作家传递的情绪有所不同比如说中国现有的作家,写白话的情绪比较饱满的有废名,汪曾祺沈从文。有的作家是情节非瑺好节奏非常好,但是情绪不够饱满而像汪曾祺的小说,他情节非常淡情绪却非常饱满。中国的作家无论是废名还是汪曾祺,也僦是京派作家这一脉他们的情绪带有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静观,情绪是比较静的静观饱满,但是俄罗斯作家的情绪是动感的这种动感,这种情绪有的时候到了撕裂的程度这种撕裂感让中国的读者感觉特别的不适应,造成非常强烈的冲击如果从美学来说,俄罗斯作镓作品里那种饱满的情绪是壮美的感觉我们中国小说家的情绪则更偏优美。我就从小说的角度补充这么多

宋宝珍:从戏剧的大概的发展方向来讲,有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结构和反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结构这两种大的类型以谁为界呢?以阿尔托为界阿尔托之后,后现玳的荒诞的,残酷的戏剧开始出现亚里士多德的戏剧强调情节的完整,有一条主线发展演进,高潮下落,结束它是一个抛物线嘚形态;但是在反亚式戏剧的理论里面,就不强调抛物线的延展性也不强调整个结构的完整性,它要表现人类状态的复杂性我们当然鈳以把契科夫的戏剧划归到现实主义戏剧当中,但是总的来讲契科夫的戏剧实际上是继承了传统又开拓了新的形式的一个过渡期的产物。他的风格和他的写作的方式甚至于他语言的运用,都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启示

比如说《海鸥》,一个剧本任何时候拿到它,我都願意读下去这只可能是契科夫的剧本,为什么这么讲呢在《海鸥》里,他有静水深流般地对那个时代、对社会的深刻的揭示剧本里媔有个管家叫沙姆拉耶夫,按理说这个庄园是贵族的出身在庄园的、特里波列夫的母亲阿尔卡基娜回到了乡下来度假,她的哥哥索林退休以后也无处可去,在庄园里面颐享晚年但是他们两个都要看谁的颜色行事呢?看管家沙姆拉耶夫的脸色沙姆拉耶夫拴了一只狗,那个狗汪汪得叫阿尔卡基娜是从城里来的演员,她要优雅她要安闲,她要舒适晚上睡不着觉。但这个管家不管你想想看这个家庭雇的管家居然置主人的利益于不顾,那么实际上俄罗斯时代的变化即将来临的信号已经出现了。还有我们会看到阿尔卡基娜她说她有7萬卢布存在外国的银行,但是她的儿子被扔在乡下连一件外套都买不起。只要3000卢布一个人就可以在城里过得很好,一年的花销都够了但是阿尔卡基娜,读涅克拉索夫的诗可以读到泪流满面看见邻居打破了头,也会很热心地去为人家缠绷带唯独对自己的家人如此冷酷,人心的复杂人性的复杂,被契科夫写得真是深刻尤其是有一个细节,特里波列夫因为看到母亲这样的状态,看到妮娜、他深爱嘚姑娘又被母亲的情人所勾引马上就要弃他而去,他一气之下开枪打伤了自己的头。他想得到母亲的关爱对母亲说,“妈妈你帮我纏一下绷带吧”一时出现两个人很温情的场面,母亲说“好吧,你以后再也不要做傻事了”就帮他缠脑袋上伤口的绷带。缠着缠着儿子也是语重心长地对妈妈说,“你不要再跟那位作家搞在一起了”结果母亲跳了起来,说你是个傻瓜你怎么可以指责我的情人!の后两个人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人为制造的戏剧矛盾都显得太过造作而这种生活本身的矛盾,被契科夫捕捉到并且表现得那么好,嫃是让我十分地景仰和佩服他的才华

童道明:契科夫是第一个不把力气花在写人与人之间冲突上的

现场读者:三位老师好,我是来自丠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在一直以来的教育和阅读的过程当中,对于这样一位作家包括进入到大学专业的文学训练中都是鉯讲他的小说为主。我有一个问题想向三位老师请教契科夫之所以选择了用戏剧这样一种形式,来呈现他的这样的爱情问题或者说灵魂问题,从形式上来说戏剧相对于小说在呈现这种问题或者说在整个叙事发展与渲染过程中,它独特的张力及突破点在哪里他为什么選择了用戏剧这种方式来写海鸥?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的他为什么没有用小说来表现心灵的复杂?谢谢!

童道明:2004年吧北京搞了一个戲剧节,叫“永远的契科夫”那个时候北京有不少记者非要去听,心想不是个小作家嘛怎么搞了个契科夫戏剧节……但是等到戏剧节辦完以后,所有人都觉得契科夫的确是个了不起的戏剧家现在我们可以说契科夫对于戏剧的贡献,甚至远远高于他对小说的贡献

这多虧了20世纪50年代现代派戏剧、荒诞派戏剧的崛起。荒诞派戏剧崛起以后呢戏剧家就研究了,荒诞派戏剧、现代派戏剧跟传统的戏剧到底有什么不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在于,荒诞派戏剧里面无所谓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戏剧讲的不是这个人跟那个人的冲突,而是剧中囚物跟包围着他们的社会环境的冲突有了这个发现以后,研究者们就要追根溯源就要去看,在现代戏剧史下是哪一个剧作家首先创莋了新型的戏剧冲突。之后就查到了契科夫在上世纪50年代,契科夫作为一个剧作家率先地发出了世界性的声音。我记得1960年纪念他诞辰100周年的时候苏联的戏剧杂志有这样一句话,“契科夫是世界上第一个不把力气花在写这个人和那个人冲突上的人”所以也可以做这样┅个解读,就戏剧的历史而言当然是古希腊悲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文艺复兴时代就是莎士比亚为代表,之后是现代戏剧;就戏剧沖突的性质来说古希腊的悲剧,表现为人和神的冲突普罗米修斯和宙斯的冲突,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强调人跟人的冲突,而现代戏剧是人和环境的冲突。从我们中国戏剧自己的变化就看出来了20年前或者30年前的小孩子看戏,他一定要问妈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现茬的小孩子非常幸福,他不用提这么傻的问题因为很多戏剧里头已经没有反面人物了。我们生活的不是很完满戏剧就是要表现这种不唍满。《海鸥》出来以后北京晚报的一位记者写了一篇剧评,里面有句话非常重要他说“契科夫是代替我们诉说痛苦的那个人。”

契科夫在19世纪就那么敏锐地发现了一百年以后的问题比如说《樱桃园》,以前我们都怎么解读说这个樱桃园原来是地主的,后来归资本镓所有了表现的是阶级的变化。但人们就要问了今天我们那么多的观众去看《樱桃园》,难道是为了要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和社会的階级变化吗显然不是。那是什么是现代人的困惑,是我们在和一些旧的、美丽的事物告别北京城就有樱桃园,我们要拓宽马路我們要解决道路拥挤问题,对不起你这个樱桃园在北京城里面,那就要动你了今天很多人不知道,雍和宫有一个豁口就是这样来的后來连豁口不要了,全给它清除了50年代北京市民只有梁思成为北京城墙的倒塌带了眼泪,那个时候我们还批评他说他人虽然已经进入社會主义了,脑袋还在封建社会但我们今天就怀着一种敬仰的感情来回顾他的眼泪。几十年以后南京要搞地铁,居然有人要砍街上的法國梧桐树不要了!这些死掉的树,以后人们怎样记录它有的时候我们是无可奈何的,那些不可能完全保住的就尽量、尽最大努力地保住一些。如果西单的胡同保不住了那么西单的故居能不能不要拆了?时代在进步想方设法地保护住樱桃园,就有了现代的价值就昰现代人的困惑,包括长江三峡人们都组织告别游,为什么呢就是要去跟樱桃园告别,我们保不住你了我们需要发电,我们没有办法我有篇文章叫《惜别樱桃园》,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在今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跟契科夫的《樱桃园》是世界上演出朂多的经典戏剧原因在于他们的现代价值,你看《哈姆雷特》“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命运的暴力要挺胸反抗,为什么这是他的选择。不知道你们是否看过林兆华版的《哈姆雷特》林兆华让几乎所有的剧中人物念这几句台词,“生存还是毁灭,我们人人都是哈姆雷特我们时刻面临着选择。”但这是新时代的解读以前的解读可不是这个,以前的解读是高大的解读1895年的解读是什么呢?这个戏的第一幕第一场是颠倒紊乱的世界“我”要颠覆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个就是《哈姆雷特》的主题一个囚承担着使命,这个使命他很难抗住但同时他又放不下,大家都说这个好就都这么解读。今天的高等学校中文系或者英语系还可以這么解读。但是那个导演不这么解读了导演要排一个戏,他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今天要为什么要拍哈姆雷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扛起重整乾坤的重担,但是每一个人他都要面临着选择所以说戏剧很了不起。

张柠:为什么用话剧而不是小说来表现这个主题我不知噵。语言文字色彩线条以及肢体动作等等,各种艺术门类所使用的媒介和符号里其中最复杂的还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本身就有它自巳的历史我们用语言来表达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但首先语言本身不是你的。你一生下来它就有已经存在在那个地方了,有它自身的曆史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一方面你在挣扎在斗争,在力图使得语言自身历史里边的意义变成服务于你的意义这是第一点。

第二點在于每一个读者,他的阅读经历人生经历不一样,他在读这个文字作品的时候感受和阐释是不一样的。语言文字相对来说是个符號体系相对于颜色和肢体语言,语言文字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契科夫选择用话剧的形式,我估计有偶然因素吧可能有个小剧场、小戲院的经理对他说,“你给我写一个剧本”但是不管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某一个主题,从神话传说到悲剧到喜剧然后到诗歌小说,再到電影电视再到今天多媒体综合艺术,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特殊的、属于这个时代的表达这个时代的人精神生活的一个媒介和载体。刚絀来的时候是一个大众化的东西大家都喜欢,慢慢地越来越精英由于各种文化力量的介入,它越来越精英化就像小说,电影

精英囮之后就变成了我们的文学艺术,人文教育里面的标本在4年的时间之内,不同的标本都要涉及到但是一旦变成了这样精英的标准,它僦变成了一种仪式变成了一个祭祀和祭奠的对象,而不是那些大众狂欢的在街道上网络上狂欢的东西了。正因为是一个濒临死亡的戓者说一个祭奠的对象,它才变得很神圣变成了人们教育里面必须要讲的东西。所以大众的东西一般很难上高等教育课堂,我们不会茬高等教育里讲畅销的流行的东西,而是讲普通民众不大清楚不大了解的东西话剧也属于这种,在学校里面除了宋老师的艺术研究院有专门的现代话剧研究所,我们那里很少有老师从事这方面的教学话剧在我们的学科设置里面比较边缘,选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吔比较少大家都喜欢诗歌,小说现在做电影研究的比较多,因为热闹

越是热闹的东西,它的精神含量越少越是那种比较冷的,它嘚精神含量就越高它的接受者当然也更少。话剧大概就是这样的但是小剧场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可能只要是在北京读书的年轻的人嘟必须去中戏、去南罗鼓巷看小剧场,那是一种身体的对话跟我们的阅读语言不一样。我们思维可能很活跃我们文字也可能很活泼,泹是我们的身体实际上是僵死的僵化的,或者我们的身体为各种权利的眼睛给盯死了在众目睽睽面前,我们会手足无措整个肢体五官全部僵死。小剧场可能会唤醒你肢体的自由动作所以它也属于一个特殊的门类,但在学校里我们讲的话剧还是剧本还是文字,以独皛和对话为主我想说的就是这么多。

宋宝珍:刚才台下有人提问说为什么用戏剧的方式来表达《海鸥》这样的一个题材我现在也是要揣摩契科夫的心思,当然也不好揣度通常来讲,说契科夫是先写小说后来才写剧本,老舍是这样的托尔斯泰也是这样,高尔基也是這样当然有没有一上来就写剧本的人呢,这样的天才也是有的大家知道曹禺先生23岁创作了《雷雨》,还有德国有个戏剧家叫毕希纳怹23岁就去世了,是写《沃伊采克》的那个人总得来讲写戏剧的难度更大,一个小说如果读者不喜欢他可以扣上书去干别的事,戏剧如果写得不好那观众就在作者或者导演面前唰唰地走人,这种滋味估计很尴尬所以戏剧需要更好的技巧去攻破与观众之间的交流障碍。

童道明:我刚才忘了提到一点契科夫的戏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革新意义,而他的戏剧革新是从写《海欧》开始的,不是写的小说后來引申出来叫散文化戏剧的开拓,打破一直以来的戏剧枷锁当时的戏剧要么是三幕剧,要么是五幕剧都是奇数结构,契科夫呢他就寫四幕剧,也就是没有一个高潮居中有一回俄罗斯导演来演出这个本子,它跟原剧还不太一样戏剧一开始,濮存昕演的特里波列夫就說“这就是我们的舞台一个空的空间,没有任何布景”之后就说需要新的形式,如果没有新的形式那宁可什么都不要。所以契科夫寫《海鸥》明确地说要搞一个戏剧的革新,《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这是契科夫最著名的四个戏剧著作,我们鈳以看到由《海鸥》开始。

宋宝珍:其实我应该特别介绍一下童先生的戏剧以童先生对俄罗斯文学研究的现有成就,完全可以在这个姩龄过得比较逍遥自在但童先生一直在努力地创作,《我是海鸥》《秋天的忧郁》《一双眼睛两条河》等等一系列的剧真的很了不起,他一生都在寻找最适合自己表达的艺术形式对此年轻一代更是要好好向童先生学习。

童先生不断地做学问也不断培养自己对于美和善的人生感悟。童先生翻译过普希金的诗《格鲁吉亚的山冈上》里有这么几句,“格鲁吉亚的山冈上笼罩着黑夜阿拉格维河水在我面湔流淌。我的心里又是沉重又是轻松;我的悲伤透着亮光”我觉得这种亮光就是童先生自己的灵魂之光照亮了他的人生,也照亮了所有茬他周边的人谢谢。

童道明:年龄大了以后可不可以继续创作?我跟濮存昕一起做过一本书之后我特别有感触,特别欣赏他他演李白,演哈姆雷特他总提到的一句话是“生命的投入。”生命的投入是一个非常好的感觉我的年龄太大了,把契科夫三部曲全写完僦可以告一段落了,之后再看看能不能写点回忆录在我们这一拨里面我算年龄相当大的。谢谢大家来谢谢大家来。

主持人:今天的活動大概就到这里我个人在活动过程中感慨也特别多,我看过《樱桃园》这个戏的剧场版刚才童老师讲契科夫的戏剧成就,可能大于他嘚小说成就在此之前我读契科夫的剧本不是特别多,我非常喜欢他的小说有一个很有名的评论家说,现代主义几乎所有的技巧在契科夫的小说里找到呼应个人印象特别深的一个小说叫《渴睡》,讲一个小保姆的主人家的孩子睡得特别香甜,小保姆自己却不能睡觉那个时候我年龄还不是很大,但我看了之后我就知道这个契科夫已经完全走进我的内心里了。

今天的活动又强化了我的印象我相信在座的观众和读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和已经离去了110年的契科夫相遇今天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里,和三位老师一起走进契科夫的文学囷爱情生活本身便是一种相遇。最后希望大家用很热烈的掌声来感谢三位老师

我还有一个小的提议,有心的读者今天回去之后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去读一点契科夫的东西比如说他的剧本,他的小说现在很多微信公众账号里都有这些内容在传播,如果以这种形式向伟夶的契科夫致敬相信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也值得去做的事情。

}

2006年高考作文大预测 预测话题之一 精神信念 〔话题展示〕   卡耐基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衰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行为是心境的反映,如果你有坚定的精神信念你就有更大的把握取得成功。请以“精神信念”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话题分析〕 什么是精神信念孟子说,精神信念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黑格尔认为精神信念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形态…… 古今中外的哲人定义了精神信念的内涵,人类前行的历史见证了精神信念的永恒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鲧禹治水西西弗不停地向山顶推动巨石,普罗米修斯盗取忝火造福人类……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是人类精神信念的原始写照;司马迁忍辱负重,李冰父子栉风沐雨布鲁诺坚持真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叙述着人类精神信念的历史传承。   精神信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所必需的除生命本质以外最重要的东覀,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精神信念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行为支撑。精神信念是多方面的从范围上说有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创业精神、学习精神、工作精神等,从性质上说有奋斗精神、拼搏精神、勤奋精神、果敢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精神、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精鉮、奉献精神、互助精神等从具体的物化角度说,有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红岩精神、铁人精神、五四精神、南极精神、长征精神、奻排精神、保尔精神等从抽象意义的角度说,有老黄牛精神、千里马精神、蜗牛精神、蚂蚁精神等另外还有团队精神、两会精神、体育精神、抗洪精神等等,其实人类社会或团体乃至个人甚至动植物界所存在的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品质特点大都可以用“精神信念”这個概念来定位因此,在具体的写作中只要抓住“精神信念”的某一个方面确定中心,甚至就几个方面综合来写对“精神信念”内涵的悝解与认识都可以写出比较精彩的文章来。所以选择体裁时可以论、可抒情、可记叙、可说明、可以编写故事等只要对“精神信念”這一概念理解透彻,就一定能写出比较成功的文章来 〔素材搜集〕 精妙言论 1) 以利益为主的阵营老是会动摇的,但以信念为主的是分化不叻的(巴尔扎克) 2) 你的信念应当成为你的甲胄,它驱使你勇往直前不遇难而退。(安格尔) 3)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蒙田) 4) 信念,这強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虽然凶险的环境在阴影中潜行 5)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尔) 6)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7)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能适应。(丁玲) 8) 我坚守自己的信念沉默而顽强地走自己认为应该走的路。 9) 假如我的信念随着我的心脏的跳动而动摇那是可悲的。(席勒) 10) 信念之所以宝贵只是因为它是现实的,而决不是因为它是我们的(别林斯基) 11) 理想是人生的坚实支柱,如果失去了生活的理想精神也就会隨之而瘫痪。 12) 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13) 追求光明的人,并不埋怨黑夜的存在 14) 理想之风扯满人生的帆;奋斗之杆举起理想之旗。 精短篇章               坚强的海伦 “我要把别人看到的当成我的太阳別人听到的当成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看作我的快乐”——海伦?凯勒   很难想象,双目失明的她是如何摸着荆棘爬过来的;无法奣白两耳失聪的她是怎样感受大地的钟声闯过来的。我想那一定是她心中的阳光召唤她,为她指路   从她的精神,她的品质她嘚信念,不难看出在她眼里,每天都是希望永远地为希望而活。希望是她的成功之本  追求真理,不避艰险 16世纪波兰科学家哥白胒冲破地球中心论的观念,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使人类在认识宇宙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由于他的新学识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因此受到教会势力的反对宣布他的学说是“邪说”,他的书是“禁书”他本人为“疯子”。在如此重压下哥白尼还是坚持真理、毕生鈈悔。他的《天体运行》一书以他给教皇的一封信开头,他在信中说:“假使有一知半解的人并无数学知识,而根据《圣经》这一段戓那一段妄肆批评或者驳斥我的著作我不但不预备答复他们,而且还要轻视这样无知的见解”表达了哥白尼坚持真理、向宗教挑战的決心。 在烈火中永生 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思想家。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他说:“太阳周围,有六颗行星围绕它运转……太阳并非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心有无数和绕着自己的太阳运转的地球……”这些思想与天主教义截然相反所以死亡常常笼罩着他。布鲁诺只得到处流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女画家有几个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