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端脑 电视剧全集免费网络剧费流量吗?

影视+IP,听听这三位业内大咖都怎么说
2017年以来,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市场,IP改编热度有增无减,但另一方面,市场上涌现的IP大剧中也不乏有让从业者和观众颇为灰心的作品。大量优质IP被浪费,IP市场燥热也成为困扰行业的难题。
12月17日,第一制片人,向阳教育联合宏宇天润共同举办了“围炉影话”影视IP沙龙活动,邀请了行业知名大咖,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IP+影视”对于现在及将来的影响。
刘瑞雪:IP是泛娱乐的核心,头部内容是行业未来趋势
身为宏宇天润文化传媒创始人,中国IP行业的领军人。刘瑞雪深挖泛娱乐发展脉络,结合多年原创内容第一线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未来泛娱乐时代在中国的走向。
IP具有“高固定成本”“零可变成本”“注意力经济”等产品特点,能够通过时间、空间的延展,衍生形态、受众群体的扩张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从数据上看,中国近五年的文化娱乐产业规模实现了170%的涨幅,2016年市场总规模达3750亿元,剧集综艺及电影占全市场45%,达1700亿元。娱乐,是中国国民的刚性需求。
自2011年“泛娱乐”概念被首次提出,到2015年IP改编剧开始彰显强大吸睛力,“泛娱乐”已经被业界公认为“互联网发展八大趋势之一”,并率先将影视行业推上了“风口”。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IP改编剧已占据了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网播量占比高达73%,优质IP对内容生产释放出强大渗透力,国产剧高度“IP化”。
展望即将到来的2018年,刘瑞雪坦言,观众对优质内容的要求,将促使行业对IP的持续关注,而这也在不断考验着影视行业从业者的专业能力。IP剧集的类型化会更加明显,头部IP将占据影视改编市场的大部分流量,类型化更加明显。
IP剧的火爆一定程度上是市场对于经过检验的好内容的渴望,在刘瑞雪看来,IP-归根结底还是“好内容”,只要内容足够好,具备了开辟渠道的可拓展性、链接人群的可连接性、能够实现变现的多元转化性、足以突破领域壁垒的可识别性,都能够通过泛娱乐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产生远超基础内容本身价值数十倍的规模性经济效益,实现IP价值最大化。
王平:平台与内容方通力合作才能使IP发挥最大价值
作为阿里大文娱内容合作中心总经理,阿里巴巴大优酷剧集中心元气工作室总经理,王平先后参与策划了《喜欢你》《白夜追凶》等影视作品。在王平看来,IP模式的兴起,在于呈现形式的越来越多元化。
“文本,游戏,影视以及多种衍生品的出现,将IP最大化的利用。”
作为今年网剧爆款《白夜追凶》的总策划,王平也阐明了优酷如今和未来将立足优质内容,打造差异化的精品网剧。
王平坦言,一部优秀的网剧,核心是内容,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其他要素,播出平台要与内容方在一个IP下紧密结合,发挥各自长处。
“播出平台有用户和大数据,这为内容方提供了精准的参数,有利于内容方的创作。而内容方专业和手艺依托双方认可的IP,来不断创造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周清迪:IP、原创要两条腿走路
作为留白影视战略副总裁,高娱资本合伙人,周清迪在对待IP的态度上比较理性,在他看来,如今影视行业内热炒的IP概念与IP原本的价值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我们今天提到的IP,其实是打引号的IP,主要指文学、漫画等尚未被影视化的内容形式,而引号指的是流量。”
和刘瑞雪一样,周清迪同样觉得IP论的兴起很大部分原因是国内薄弱的原创能力。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周清迪认为影视公司应当坚持原创、IP改编两条腿走路。以留白影视为例,留白既操盘《长安十二时辰》、《天醒之路》、《端脑》等头部IP改编项目,同时也会打造《亲爱的公主病》《亲爱的王子大人》系列原创剧。
周清迪认为,原创影视作品本身亦是IP,如果做好原创剧并能系列化,那么原创剧就是大IP。在原创能力还不够强的今天,也要重视通过IP改编来积累原创能力。“好莱坞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摩登家庭》《绝命毒师》《老友记》等爆款美剧,都是可以延续多季播出的大IP,像《绝命毒师》更是衍生出了口碑原创剧《绝命律师》。中国早在上世纪末曾经打造了一系列爆款原创剧例如《编辑部故事》、《我爱我家》、《大宅门》等,本世纪以来也有《家有儿女》《爱情公寓》《乡村爱情故事》等系列化原创电视剧。以美日韩为例,原创影视IP皆为影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的进步,我们今天在原创剧上的耕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开花结果。”
三位影视大咖从各自角度对如今行业内的“IP热”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提到最多的还是剧本内容,无论是原创还是IP剧,“内容为王”始终都是最核心的。而如何使“内容为王”不再是一句口号,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真正为内容服务,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抱有敬畏感。
文|潘狗蛋儿
转载请联系后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影视+IP,听听这三位业内大咖都怎么说
2017年以来,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市场,IP改编热度有增无减,但另一方面,市场上涌现的IP大剧中也不乏有让从业者和观众颇为灰心的作品。大量优质IP被浪费,IP市场燥热也成为困扰行业的难题。
12月17日,第一制片人,向阳教育联合宏宇天润共同举办了“围炉影话”影视IP沙龙活动,邀请了行业知名大咖,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IP+影视”对于现在及将来的影响。
刘瑞雪:IP是泛娱乐的核心,头部内容是行业未来趋势
身为宏宇天润文化传媒创始人,中国IP行业的领军人。刘瑞雪深挖泛娱乐发展脉络,结合多年原创内容第一线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未来泛娱乐时代在中国的走向。
IP具有“高固定成本”“零可变成本”“注意力经济”等产品特点,能够通过时间、空间的延展,衍生形态、受众群体的扩张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从数据上看,中国近五年的文化娱乐产业规模实现了170%的涨幅,2016年市场总规模达3750亿元,剧集综艺及电影占全市场45%,达1700亿元。娱乐,是中国国民的刚性需求。
自2011年“泛娱乐”概念被首次提出,到2015年IP改编剧开始彰显强大吸睛力,“泛娱乐”已经被业界公认为“互联网发展八大趋势之一”,并率先将影视行业推上了“风口”。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IP改编剧已占据了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网播量占比高达73%,优质IP对内容生产释放出强大渗透力,国产剧高度“IP化”。
展望即将到来的2018年,刘瑞雪坦言,观众对优质内容的要求,将促使行业对IP的持续关注,而这也在不断考验着影视行业从业者的专业能力。IP剧集的类型化会更加明显,头部IP将占据影视改编市场的大部分流量,类型化更加明显。
IP剧的火爆一定程度上是市场对于经过检验的好内容的渴望,在刘瑞雪看来,IP-归根结底还是“好内容”,只要内容足够好,具备了开辟渠道的可拓展性、链接人群的可连接性、能够实现变现的多元转化性、足以突破领域壁垒的可识别性,都能够通过泛娱乐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产生远超基础内容本身价值数十倍的规模性经济效益,实现IP价值最大化。
王平:平台与内容方通力合作才能使IP发挥最大价值
作为阿里大文娱内容合作中心总经理,阿里巴巴大优酷剧集中心元气工作室总经理,王平先后参与策划了《喜欢你》《白夜追凶》等影视作品。在王平看来,IP模式的兴起,在于呈现形式的越来越多元化。
“文本,游戏,影视以及多种衍生品的出现,将IP最大化的利用。”
作为今年网剧爆款《白夜追凶》的总策划,王平也阐明了优酷如今和未来将立足优质内容,打造差异化的精品网剧。
王平坦言,一部优秀的网剧,核心是内容,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其他要素,播出平台要与内容方在一个IP下紧密结合,发挥各自长处。
“播出平台有用户和大数据,这为内容方提供了精准的参数,有利于内容方的创作。而内容方专业和手艺依托双方认可的IP,来不断创造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周清迪:IP、原创要两条腿走路
作为留白影视战略副总裁,高娱资本合伙人,周清迪在对待IP的态度上比较理性,在他看来,如今影视行业内热炒的IP概念与IP原本的价值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我们今天提到的IP,其实是打引号的IP,主要指文学、漫画等尚未被影视化的内容形式,而引号指的是流量。”
和刘瑞雪一样,周清迪同样觉得IP论的兴起很大部分原因是国内薄弱的原创能力。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周清迪认为影视公司应当坚持原创、IP改编两条腿走路。以留白影视为例,留白既操盘《长安十二时辰》、《天醒之路》、《端脑》等头部IP改编项目,同时也会打造《亲爱的公主病》《亲爱的王子大人》系列原创剧。
周清迪认为,原创影视作品本身亦是IP,如果做好原创剧并能系列化,那么原创剧就是大IP。在原创能力还不够强的今天,也要重视通过IP改编来积累原创能力。“好莱坞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摩登家庭》《绝命毒师》《老友记》等爆款美剧,都是可以延续多季播出的大IP,像《绝命毒师》更是衍生出了口碑原创剧《绝命律师》。中国早在上世纪末曾经打造了一系列爆款原创剧例如《编辑部故事》、《我爱我家》、《大宅门》等,本世纪以来也有《家有儿女》《爱情公寓》《乡村爱情故事》等系列化原创电视剧。以美日韩为例,原创影视IP皆为影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的进步,我们今天在原创剧上的耕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开花结果。”
三位影视大咖从各自角度对如今行业内的“IP热”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提到最多的还是剧本内容,无论是原创还是IP剧,“内容为王”始终都是最核心的。而如何使“内容为王”不再是一句口号,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真正为内容服务,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抱有敬畏感。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端脑网络剧免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