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核桃是不是果实大概多久可以收获果实

夷陵区果农的困惑与希望:一种核桃,何以结出两样“果”
&&当前位置&&
夷陵区果农的困惑与希望:一种核桃,何以结出两样“果”
12:36:48&&&&华夏经纬网
图为:罗定成家其中一棵核桃树挂着孤果。
图为:张祖明家的核桃园挂满果实。
图为:张祖明的爱人摘下核桃向记者展示。
  文/图 记者 张欧亚
  宜昌市夷陵区有近8万亩核桃园,其中一半左右未挂果,许多农户面临是砍还是留的两难抉择。
  当地有关部门请专家会诊后认为,核桃不挂果的原因主要出在管理和技术上。记者采访各方,寻找破解果农困境的办法。
  果农困惑:核桃树该砍还是留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
  9月,正是核桃应该挂满果实丰收时节,罗定成站在果园里却有些惆怅。
  罗定成家里4亩多地,栽了115棵核桃树,去年总共结了252个核桃果。当时他心里还盘算着,这可能是个“小年”,再过一年就应该大丰收。但不想,今年比去年的情况还要令人不堪:100多棵树数来数去,总共连10个核桃都没有结到。
  66岁的罗定成,是宜昌市夷陵区黄花场镇黄花村三组人,原来都是栽的橘子树。2008年一场雪灾,橘子树都冻死了。果园不能荒着,看到很多邻居栽核桃树,2010年,他以每棵15元的价格,引进了115棵“清香”品种的核桃树苗。按3米一棵的株距,将自己的4亩多当家地全部栽上核桃。
  记者在罗定成的核桃园看到,他家的100多棵核桃树笔直笔直,树枝伸向天空,只看到满枝的树叶,就是不见果实。因有树枝荫蔽,已无法套种农作物,核桃地里只有荒草在摇曳。
  罗定成告诉记者,当年他买回树苗时还在盘算,核桃树是一次性投入,栽下去后,管理起来方便,也不要太多的人力成本。核桃自然生长期间,自己还能出去打打工,过个几年就只等核桃丰收。
  根据当时的预测,一棵核桃一年可以收40斤至60斤,100多棵就是五六千斤,按当时市场价,这将有好几万元的收入。加上打些小工,日子好过。
  然而,现实并没有按照罗定成期待的方向发展。核桃树栽了七八年,从上前年开始,花开喜人,幼果子也厚,但就是坐不住果。
  罗定成说,刚刚栽上核桃树苗那两年,地里还可以套种点油菜、黄豆、蚕豆等。核桃树长高后,什么都没种,这又是一笔损失。
  如今,他有些不知所措:把这些核桃树砍了吧,辛辛苦苦栽了这么多年,功夫白费了;不砍吧,那几亩地就成了实际上的荒地。
  砍还是留?这是道难题。
  一样品种,何以结出两样“果”
  罗定成家的核桃是“清香”品种,在夷陵区像这样不挂果的还有不少。“橘生南国为橘,生北国则为枳。”农户们认为,这种核桃在夷陵区一定是“水土不服”。有的说,夷陵区雨水多湿度大,不适合发展核桃;有的说,“清香”品种在北方行,在南方水土不服;还有的说,这核桃苗有问题……
  就在罗定成惆怅之时,与他同龄、家住夷陵区樟村坪镇云霄垭村的张祖明家的核桃,却是另一番景象。
  张祖明也是2010年前后发展核桃,栽的也是“清香”品种,核桃地也是4亩。开始时,也是只见花开却始终“坐不住胎”。眼见满枝头的幼果,不出一个月却全部掉光了,连续3年如此。张祖明是个贫困户,见此情形急了,跑到村委会对扶贫组说,“你们再不帮我想办法,我只好挖兜子了。”
  负责对接该贫困户的夷陵区国土局资源征稽所所长边琼波几经周折,打听到东灵公司董事长韩永平的电话,希望他给张祖明的核桃树进行指导。
  东灵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专门从事核桃种苗繁育、技术推广、核桃销售与加工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韩永平当即派技术员现场手把手教张祖明如何施肥、施什么肥,什么时候打药、打哪种药,如何修剪疏密……
  一年多下来,效果开始显现。记者现场看到,张祖明家100多棵核桃树,被绿油油的果实压弯了枝。张祖明逢人便说,“要不是扶贫组,我这片抚育了六七年的核桃树,可能早成了刀下鬼。”
  张祖明深有体会地说,在他们这里,过去零零星星核桃到处都是。但那都是自然生长,哪懂什么拉枝、施肥、打药、疏密、排水、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之类的技术?
  现在做产业不同了,和过去野生野长完全是两个概念。张祖明很认真地说,把当家地专门拿出来种核桃,这是投资。投资,就要讲回报,就必须讲科学。不懂科学,所有投资都将白费。
  张祖明说,为了100多棵核桃树,这些年没少操心。开始时因为不懂技术要领,所有付出几乎都打水漂。因不掌握病虫害萌发的时间节点,等发现病虫时一切都晚了;因不掌握核桃树营养调节,所施肥料反而起反作用;因不掌握合理密植,总以为树枝越多结果越多;更不知道拉枝修剪是为了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这些,都是实践中慢慢体会学到的。
  记者在他的核桃园里采访时,张祖明正在同妻子合计,怎么把核桃收下来,并准备请邻居帮工。
  他掰着指头说:在他们村,请个工一天得支付工资150元,请4个人,这就要600元;管两顿饭,得花200元,另外每个工配10元的烟钱;此外,还要找几根竹竿把核桃从树上打下来。全部算在内,大约支出900元。
  看着核桃树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张祖明笑眯了眼。他算了一笔账:保守预计,今年至少可收核桃干果600斤,收入9000元以上,相比种玉米、土豆高出两三倍。他充满希望地说,这还只是刚开始,因为他的核桃树管理得好,盛产期亩产能达到五六百斤,而且能持续盛产30年以上。
  就在记者发稿前,张祖明打来电话,乐呵呵地说,4亩核桃园收鲜果4392斤,折算干果820斤,东灵公司全部收购了,收入1.23万元,超出预期4000多元。
  像张祖明一样,有很多核农已进入收益期。下堡坪乡赵勉河村五组周元香的果园前年亩产核桃鲜果752斤,亩收益3008元,其中单株最多的一棵收鲜果123.2斤,收益492元;上洋村一组丁祥福前年7分地清香核桃收鲜果375斤,收益1500元。此外,樟村坪、雾渡河、小溪塔、分乡、下堡坪等乡镇,也有一批核桃今年开始试果。
  隔着百十公里的长阳县关口垭村,更是传出好消息,村支记秦明军2008年栽种的“清香”品种,单株最高收益800元以上。一棵树就是800元,这让果农们又惊又喜,按罗定成调侃的话说,那可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多方努力,核桃资产有望盘活
  在夷陵区有多少这样的核桃园?
  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夷陵区利用巩固退耕还林项目,扶持发展核桃5万亩。东灵农业股份公司董事长韩永平估计,加上零星项目和农民自发种植面积实际已达到近8万亩,分布12个乡镇(街办)。
  东灵公司调研分析认为,夷陵区8万亩核桃树,尚未挂果的,有一半左右。
  核桃在我国的水平分布范围:从北纬21°08′的云南勐腊县,到北纬44°54′的新疆博乐县,纵越纬度23°46′;西起东经75°15′的新疆塔什库尔干,东至东经124°21′的辽宁丹东,横跨经度49°06′。在夷陵区是“水土不服”吗?
  韩永平说,从很多果农挂果事实看,一部分农民的核桃不挂果,不能归结为品种和气候,而应该了解和思考其他原因。同样的品种表现差异大,主要存在三个原因:首先是管理上的原因,像张祖明、秦明军这样的农户,他们舍得用心、用力、用钱抚育,能精心把核桃树培养成“材”。其次是技术上的原因,很多农户也在管,也在投入,但不得要领,不识节点,显然只会是事倍功半;再次是立地条件的原因。平地和坡地相比,坡地更适合;平地和洼地相比,平地比较适合;日照充足与日照不足相比,前者更适合。此外土壤PH值为中性更适合。
  宜昌市林业局今年6月请国内首席核桃研究员裴东等6位专家会诊后也认为,品种、气候不是不挂果的根源,主要出在管理问题上。
  许多农户成功表明,并非水土不服。那么,准备砍去核桃树的农户又有什么药方?
  韩永平说,像罗定成家的核桃,长的姿势就不对。他家的树是笔直往上长,没有拉枝,或拉枝的方式不对。核桃应该是发散形纺锤形状生长,不能长得太高,这样才能保证养分补充到果实。否则只长树,不结果。
  夷陵区林业局局长邓新礼说,夷陵区农林产业中,柑橘、茶叶已成气候,但区内西北山区的石漠化、石灰岩、矿山废墟、高山半高山地区仍有50多个村处于产业空心状态,核桃对促进脱贫致富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核桃的习性恰恰最适合山区、坡地、高山半高山、石灰岩、石漠化区域,是弥补西北部产业的主要物产之一。
  东灵公司总经理易行槐在他的核桃深加工计划书里面阐述,100克核桃仁中,蛋白质含量为15.4克,脂肪63克,碳水化合物10.7克,钙108毫克,磷329毫克;100克核桃仁相当于500克鸡蛋或900克牛奶的营养。1000千克核桃可以榨油245千克核桃油,可提取2―3千克核仁精华素,可萃取80千克蛋白粉或15―20千克多肽,是附加值极高的产品;核桃壳还可以做地板、活性炭;分心木可做治疗神经衰弱的保健茶;余渣可做牲畜饲料,是真正一样可“吃干榨尽”的赚钱项目。
  按照区内8万亩核桃丰产后2.4万吨产量计算,可增加农民收入8.4亿元,可创造工业产值80亿,增加5000个就业;若将宜昌市已经种植的几十万亩核桃纳入深加工考虑,将创造出一个数百亿的新兴业态。
  目前需要破解的难题是,如何动员农户不要砍树,如何让农户学习和尽快掌握核桃种植技术,让8万亩核桃化包袱为财富。
  夷陵区前任林业局局长谭宏清说,坚定核桃产业发展的信心,建议成立产业领导小组,形成从区到村层层重视核桃的局面;将核桃产业纳入每一级政府发展规划和议事日程,制定阶段性绩效考核制度,盘活资产,实现收益。眼下,在技术准备不充分,农民对核桃认识不高的情况下,优先盘活种植的8万亩核桃资产,通过技术指导、专业矫正、扶优奖励等措施,推动农民重视管理,帮助农民实现早受益。
  夷陵区国土局主任科员张尚莲,在参加张祖明首次核桃采摘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依托贫困户现有资源,盘活核桃资产,是最精准的扶贫,最快捷的扶贫,最迫切的扶贫,最长效的扶贫。
  东灵公司承诺,包销所有核桃果实,负责后期加工,这个方面可打消果农的后顾之忧。
  破解果农困境,还需各方共同努力!
来源:&湖北日报&&& 转自:新华网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核桃采收及果实采后处理技术--《现代园艺》2009年10期
核桃采收及果实采后处理技术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核桃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核桃市场价格的一再攀升,核桃栽培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商洛市广大果农发展核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S664.1【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核桃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核桃市场价格的一再攀升,核桃栽培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商洛市广大果农发展核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应该清楚地看到,核桃生产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除良种率低、管理落后外,突出问题是采收期偏早,采后果实处理技术落后,人为造成坚果品质下降,导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启棣;[J];湖北农业科学;1980年06期
王新德;[J];湖北农业科学;1980年07期
章恢志;[J];湖北农业科学;1980年09期
;[J];江苏农业科学;1980年02期
,刘玉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王章荣;[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裘宝林;[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4期
朱维鑫,施宗明,黄健;[J];云南植物研究;1980年01期
郭本森,陈耀武,汪婉芳;[J];云南植物研究;1980年04期
张维一,张之菱,张友杰,田颖敏;[J];园艺学报;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美云;;[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高华君;王少敏;赵红军;魏钦平;束怀瑞;;[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冯宝元;周运宁;张定一;王克功;张志德;郑宏鹏;解思敏;;[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季作梁;戴宏芬;张昭其;;[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刘孝仲;徐慕霞;;[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黄旭明;王惠聪;黄辉白;高飞飞;;[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陈昆松;李方;张上隆;GavinS.R;[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张玉星;束怀瑞;郗荣庭;;[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陈景顺;宋金耀;董存田;陈瑚;张新生;刘全国;;[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李宝江;景士西;孙晓荣;宣景宏;;[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宏伟;[N];北京科技报;2000年
李焕如;[N];北京科技报;2000年
唐弘;[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王斌;[N];中国化工报;2000年
四川省泸县六中
郑建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李言;[N];中国特产报;2000年
薛思孝;[N];中国特产报;2000年
卢开椿;[N];福建科技报;2000年
本报记者;[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梁镜财;[N];广东科技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锡宏;[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张军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王俊;[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赵智中;[D];浙江大学;2001年
张金彪;[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范青;[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刘明池;[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曾虹燕;[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涂正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励建荣;[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雷;[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安广杰;[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1年
边少敏;[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侯智霞;[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代志国;[D];延边大学;2001年
杜建厂;[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马瑞娟;[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刁春英;[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杨书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梁月芳;[D];广西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当前位置: >>
核桃管理栽培技术7―核桃采收
  发布时间: 11:49:17  点击次数:
(1)核桃充分成熟的标志:青果皮由绿变黄,茸毛变少,当70%的果实顶部开裂,青果皮易剥离。成熟果实的内部特征是:内隔膜刚变棕色,种仁饱满肥厚,幼胚成熟,子叶变硬,风味浓厚。符合这两个特征时,才是果实采收的最佳时期。
&& (2)人工采收:由于初挂果树树体较小,可直接进行人工采摘,减少对树体的损伤。
(3)脱除青皮
①人工剥离法:核桃果实采收后,及时用刀或剪子将果皮剥离,刮净果皮。
②堆沤脱皮法:核桃采收后要及时运到室外阴凉处或室内,并且按50厘米左右的厚度堆成堆,堆积过厚容易腐烂,切忌不能在阳光下暴晒。若在果堆上加一层10厘米厚的干草或干树叶,则可提高堆内的温度,促进坚果后熟,加快脱皮速度。一般堆沤3-5天,当青皮离壳或开裂达50%以上时,即可用木棍敲击脱皮。对未脱皮的核桃青果可再堆沤数日,直到全部脱皮为止。堆沤时,切勿使青果皮变黑,甚至腐烂,以免污液渗入果壳内污染果仁而降低核桃坚果的品质与商品价值。
③药剂脱皮法:核桃采收后,用300-500ppm的乙烯利溶液中浸泡片刻或将该溶液喷洒在核桃果实堆中,不停翻动。再按50厘米左右的厚度堆放于阴凉处内或室内,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0-95%的条件下,经5天左右,离皮率可高达95%以上。若果堆上加盖一层厚约10厘米的干草,2天左右即可脱皮。据测定这种脱皮法的一级果率比堆沤法多52%,果仁变质率下降到1.3%,且果面洁净美观。乙烯利催熟时间的长短与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和果实成熟度有关,果实成熟度高,则用乙烯利溶液的浓度低,催熟的时间短。
(4)漂洗处理
&&& 核桃脱去青皮后,通过清洗除去坚果上的泥土、残留的烂皮和枝叶。清洗的方法有人工和机械清洗。人工清洗的方法将脱皮的坚果装框,把筐放入水池中或流动的水里,用竹扫帚搅洗。在水池中洗涤时,应及时更换清水,每次洗涤时间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以免脏水渗入壳内污染果仁。采用机械清洗,其工效是人工清洗的3-4倍,核桃成品率至少会提高10%。为使成品核桃外观品质光滑洁净、色泽一致,最好将洗涤后的核桃进行漂白。
&漂白的具体做法是在陶瓷缸或木桶内,先将漂白精(含次氯酸钠80%)溶于5-7倍的清水中,然后把洗净的核桃放入缸内,使漂白液浸没坚果,用木棍搅拌3-5分钟。当核桃坚果壳面变为白色,立即捞出并用清水冲洗2次。用漂白粉漂洗时,先把0.5公斤的漂白粉加温水3-4公斤溶解开,滤去残渣,然后在陶瓷缸内兑清水30-40公斤配成漂白液,再将洗好的核桃放入漂白液中,搅拌8-10分钟。当坚果表面变白时,捞出后清洗干净,晾干即可。使用过的漂白液再加0.25公斤的漂白粉仍可继续漂洗,每次可漂洗核桃坚果40公斤。
天即可晾干。
版权所有:四川省攀枝花市林业局  技术支持:
联系人:彭洪恩  联系电话:3337449  邮箱:核桃果实的几个指标(周世奇)
核桃果实的几个指标(周世奇)
2015、2、7周世奇
——注:文中文字以及图片均为本人原创
禁止转作其它商业用途,侵权必究。
核桃果实的价值,最终会体现在价格上。那么,关系到核桃价值和价格的几个关键指标,应该怎么来看待?以下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核桃果实大小:
核桃的大小,包含“纵径、横径”,和干果“单果重”(一般指多少克)。
那么,核桃到底是大好,还是小好?其实,这与人们消费习惯相关。以往的习惯,主要偏向喜好更大的核桃果实。那么,为什么会形成喜欢大核桃的习惯呢?通过思考,我认为,主要还是基于过去核桃品种不够好——果壳厚、内隔膜发达,如果果实又小,砸开核桃,核桃仁本身就小、又被发达的内隔膜隔离成更小的核桃斑,即不美观、又不方便。在此基础上,大一点的核桃相应的要表现好一点。
随着核桃育种、选中的的进步,核桃干果的主要指标逐渐改良,我认为,核桃大小将逐渐成为衡量核桃的一个次要目标,甚至会成为衡量核桃个性化、差异化的中性指标——试想:如果核桃壳厚薄恰好轻易打开、核桃内隔膜极度退化、核桃仁很容易取整仁,那么,核桃大小是否就没有理由成为必须追求的指标?甚至,追求“大”、追求“小”成为同等重要的育种目标和消费目标也未可知。
在现有核桃品种质量条件下,追求核桃个体更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有这样的分歧:核桃个体大了,品质,包括口感、饱满度、有益物质含量、涩味等,是否必然相关联的出现固定方向的强化或者弱化?简单地说,质量是否一定变好、或者变坏?——我认为,不一定。
总体来讲,现有核桃品种中,大部分个体较大的核桃,饱满度不及个体较小的核桃。但是注意,我说的是“大部分”,而非“全部”。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技术工作者,完全有可能选育出个体又大、果仁饱满、果壳适中、品质优良的核桃品种。
其实,如果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核桃的挂果方式和核桃大小是有很强的关联性的,也就是说,随着核桃品种自身的进化,他会选择更能够、更合理完成繁衍的生长方式——大个体的核桃,大多为单果到双果;中等个体的核桃大多为双果;小个体的核桃双果到三果甚至多果。这本身就是生物进化包括核桃进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所以,我认为,未来核桃果壳更轻薄的前提下,果实大小逐渐趋向“中性化指标”;现有核桃品种条件下,核桃果实个体更大,是一个“良性指标”。
核桃壳的厚薄:
我国核桃种质资源丰富。历史上,主流观点认为我国核桃源自西域。我根据个人的观察、资料考证,认为,我国也应该是核桃的主要原产地之一。所以,核桃品种的多样性丰富,包括核桃壳的厚薄方面也一样。所以,选择、选种、杂交育种、选择合适的壳厚的余地都很大。
怎样的壳厚才是合理的,学术界观点不一。这方面,我常和专家学者一起探讨,甚至争论。一方面是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核桃育种所追求的“薄壳核桃”(一般以1.0毫米为中间标准);另方面是推崇美国核桃壳厚标准(一般以1.2毫米为中间标准)。两者相较,我更倾向于“薄壳核桃”标准。因为推崇美国标准的流派,主要理由是:美国标准的核桃更容易保存和运输。
那么,不妨分别讨论一下这两方面:
核桃壳1.0毫米的薄壳核桃,和1.2毫米的核桃,从实际保存的结果来看,虽然有差异,却不属于极显著差异。常温、避光保存条件下,1.0毫米核桃一般可以保存7-8个月没有明显质量下降;1.2毫米或者更厚的核桃,可以保存8-9个月没有明显的质量下降。冷藏、密封条件下,两者都可以保存16-24个月没有明显质量下降。露仁核桃保存效果欠佳,但不属于育种追求的目标,不在比较行列。更何况,核桃本身已经是非常耐储存的干果了,而且能够周年供应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最大目标——这个目标很容易实现的前提下——那个耐储存,似乎不占很大优势。
这是1.2流派诟病1.0流派的主要依据:薄壳核桃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碎、损耗。其实,这一点我不否定,但是比较反感——为什么不精心一点呢?呵呵,鸡蛋都能长途运输,核桃就不能?太牵强了。而且,1.0毫米壳厚的核桃,基本可以手捏开壳;而1.2毫米基本就得靠核桃夹子、锤子开壳。那么。我们是选择需要精心一点运输而容易开壳的核桃,还是选择耐粗放运输而不容易开壳的核桃呢?——一个标准定胜负:谁是上帝?消费者——那就按消费者的标准吧——薄壳——上帝的标准错不了。
更何况,薄壳核桃的出仁率基本可以高出厚壳核桃的10-20%。
核桃仁的饱满度:
核桃仁的饱满度,一方面是核桃仁本身的“丰满”程度,另方面是核桃仁在核桃壳内的“充满”程度。
其实,两者是有一定关联、但是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核桃仁的丰满度,与核桃品种、栽培环境、管理方法、采摘时间都直接相关;
核桃仁的充满程度,除了与核桃仁的丰满度相关外,与核桃品种直接相关。
核桃仁不丰满的,一般不充满;核桃仁丰满的,有的品种充满度高、有的品种充满度低。
核桃仁丰满、但不充满,是一个良性指标。这样的核桃,果仁美观、口感良好、脂肪以及蛋白质含量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核桃仁“丰满”但“不充满”的核桃,在核桃加工取仁过程中,有机械撞击的空间余地,不至于直接冲击核桃仁、破坏核桃仁的完整性,同样壳厚的前提下更容易取得整仁。相反,过于充满的核桃,在开壳过程中,由于没有缓冲空间,核桃仁很容易破损。
核桃的外观:
缝合线平、核桃壳光滑、外形圆润,一般是核桃外观的优良性状;相反,缝合线高、核桃壳凹凸不平、外观不匀称,属于低劣性状。
核桃的内隔膜:
核桃内隔膜越发达,核桃档次越低、取仁越困难;内隔膜退化甚至高度退化是优良指标,这样的核桃更容易取得完整的核桃仁、核桃仁更美观。
核桃仁的颜色:
核桃仁的颜色一般指核桃内种皮的颜色。核桃仁绝大多数品种为黄白、乳黄色,有的品种或者过熟的核桃颜色更深,至黄色、黄褐色、黑褐色;有的核桃品种品种特性表现为核桃内种皮鲜艳的紫色、紫红色或者黑色。
一般核桃追求浅黄色、乳黄色等更趋向于白色的核桃仁。核桃仁的深浅,一方面受品种特性影响,一方面受栽培环境影响,另方面,在成熟的基础上,采摘早比采摘晚的核桃果仁颜色更浅,但过早采摘,会造成脂肪含量不足、口感差、香味不浓、饱满度差等负面影响。采摘时间应该结合自己的核桃园以及核桃品种,适度掌握。
紫仁核桃等特色品种,一般充分成熟后,更能表现其特色。采摘越早,颜色越浅。也应根据品种特点、产品需要,适度摸索掌握采摘最佳时机。
以上是我对核桃干果几个主要指标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桃是果实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