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好眼前的苟且 诗和远方,谈什么诗与远方

过不好眼前的苟且,谈什么诗和远方_麦子熟了_传送门
过不好眼前的苟且,谈什么诗和远方
回复“麦子”,送你每日一言文 | 盒饭君来源:盒饭君(ID:hefanjun520)高晓松扔下一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躁起了追梦人发热的脑袋。可是,如果连眼前都过不好,哪来的诗和远方?1去年八月,去了一趟台湾。和朋友去了九份。九份应该很美的,到了才发现真是人山人海。有个拐角,我看到有两个小孩在画画,支着小小的画架,坐在小板凳上,周遭有说着日语、韩语和中文的游客。当时快傍晚了,太阳从远处的海上照过来,特别温暖。而俩小孩闹中取静,看起来特别有“希望”。你知道的,那种真正的“希望”。他们好像是安插在九份的景色,给喧嚣以最强烈的鄙视。在大陆的时候我也看到过很多画画的少年,老师讲着绘画技巧,大家专注地画,为着考美院,他们花了很多的钱,也消耗了很多颜料,但是,你真的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希望。所以,九份那俩孩子的画面印在了我脑海里。我不知道台湾是不是有类似大陆的艺考体制。总之在小孩身上,看不到急躁和喧嚣。特别美好。高晓松有句逼格满满的话,被炒得很热:“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孩子们身上有。 2有个有钱的朋友,北京户口,在北京有房子。他不是北京土著,家里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早些年,他爸就在北京给他买了房子。但是他并不是太乐意跟着他爸的意思走。他爸一直想着他能够回去接他的班,做生意,就算再不擅长,好死不活,靠着他爸爸的关系也能够让他把这辈子好好地混下去。然而这少年大学考得远远的,跑到南方来读书了。毕业之后打死不愿意回家,要在南方闯荡。有一股子韧劲,就想着要靠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番天地。他身上充满着热血的氛围,就像小时候看的《灌篮高手》似的,音乐一响,你就知道有故事要发生了。他在南方闯荡混迹,过得特别随性自在。还是那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身上有。不管自己闯荡,是不是会过得好,过得顺利,但他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你能在他身上看到那种无所畏惧的洒脱。 3是不是觉得,高晓松那句话真的是逼格满满,简直太有道理了?!是,可是他只说了半句。诗和远方只在孩子和有钱人身上才有。如果你没钱,没闲,就别瞎逼逼了。过好眼前的苟且吧。有些东西,对现阶段的你未必适合。眼前的苟且都过不好,就别信什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看吧!下个季度的房租你交了么?水电气物管费你交了么?饭钱交通费去哪里找?去看世界了,总得住酒店吧,钱呢?!别说眼前的苟且不重要,太重要了。歌词唱:童话里都是骗人的。高晓松那句话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童话。2015年,有个轰动的新闻事件。河南一女老师,写了被称为史上最有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去想看看”。这句话太有情怀了,还掀起了跟风潮,大家都辞职去看世界了。真这么就被人煽动的人,不知道眼里看到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新闻事件后来,又出了后续。原来那老师之前在大理,利用假期做义工认识了她后来的丈夫。辞职之后她就去找他了,两人很快就商定结婚。接受采访时,辞职的女老师说了另外一句很有情怀的话——“他就是我的世界,到哪儿都一样”。不愧是老师,出口就是段子。然而她有了整个世界了,不用再去看什么世界。辞职看世界的少年们,你们的房租有着落了么? 4什么人才配谈诗与远方?就像我前面说的,孩子谈诗与远方,是因为诗与远方那童话般的故事就是给孩子眺望未来的。他们不用考虑什么现实的问题,背后有爹妈呢!你忍心给他们说未来多残酷么?还得鼓励他们往前冲,带着诗与远方冲,一边奔跑一边长大,最终发现被坑了。而且你不好好混,以后你孩子谈诗与远方,要去学个艺术,弹个钢琴,口袋里没几个钱?呵呵哒。而有钱人谈诗与远方,那叫生活品质。最近看冬子的书《借山而居》,他说,大家都谈慢生活,谈隐居,可是是人都叫隐居么?不是。你说你从大城市跑到山上去住起来就叫隐居么?那那些山上的土著居民呢?那叫无路可走。高晓松那话说得很有情怀,被人记住被人传播,不知道传播的人有多少细读了那篇文章。文章开篇说他小住在清华园,一个院子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你家邻居是谁?然后说家人在国外,清华的房子被收回,他就去了洛杉矶。你家人在国外,说去洛杉矶跟说去隔壁村似的!没事儿他就听听歌,看看电影,喜欢满世界跑,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你呢?他妈也是一个人背着背包满世界跑,考察天主教堂。忘了说,高晓松的妈是个建筑学家。他妹妹骑了个宝马的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坏了,整个非洲都没有零件换。……仔细看看之后,你会发现高晓松的生活就不是普通人的你我。他谈诗与远方,他娶小20岁的老婆,他说的道理不假,但就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5有个朋友,和女朋友俩都带着美好愿景,奔着一辈子去的。日子过得简单清苦,也还算过得去。但是也总会为着一些小小的事情争吵。男孩压力特大,想让女孩过好生活,于是工作特别拼命。就想多挣几个钱。可是那段时间,女朋友老是找她闹,说他们在一起那么久,就没去过哪里玩过,看那谁谁又去哪里哪里了。一会儿东南亚,一会儿日本,一会儿又去了欧洲,买了什么化妆品。然后朋友圈里美照也是晒得不要不要的。人都会受影响,不是神啊,没比较不觉得什么,比较起来之后,她觉得不是滋味。男孩更觉得不是滋味。男孩就想着给女孩一个安定的环境,可现实的压力,让他觉得他只有更努力才能让她过得开心。可是更努力之后,他没有那么多时间陪着她出去玩。最后可想而知,贫贱夫妻,两个人不在一条心上的话,最终眼前的苟且都过得苟延残喘,又怎么来谈诗与远方?诗与远方是需要心静的,这时代心能静下来也真的是种能力。更多人是眼前都过不好,一天想着诗与远方,你说一天不脚踏实地把生活过好,天天望着远方有多大意义?高晓松那句话背后藏着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且不说他是不是不愁吃穿的前提,如果你穷,你也能有那种心境,有点钱就出去嗨,那也不错。可惜,没有。心怀诗与远方,并没错,那是人的初心,那是人生活的奔头,不是炫耀和比较的生活方式。请先理清楚自己当下的生活,那不是苟且,那叫接地气,叫脚踏实地,走好眼前这一步,你才能走到诗里,才能走到远方里。*作者介绍:盒饭君,媒体人,青年作者。个人新书《我有预感,明日阳光灿烂》即将上市。微博、豆瓣:Vincent盒饭君,公众号:盒饭君(ID:hefanjun520)。本文由麦子熟了经作者授权发布。P.S. 今天麦子被表白了,有图有真相,哈哈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回复“表白”告诉你— THE END —推荐阅读关注「麦子熟了」,回复数字: 101,查看本周热门阅读1 《为什么法国女人不买名牌包》2 《别让“付出感”杀死你的人脉》3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稳定地穷着》4 《没有仪式感的爱情,不会长久》5 《富人孩子和穷人孩子,差的真不仅仅是钱》6 《亲戚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神奇存在》7 《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生活的样子》8 《富养孩子前,还是先富养你自己吧》| 麦 子 熟 了 |文章百里挑一,不鸡汤不励志,遇见即改变投稿邮箱: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麦子熟了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3月5日 19:46
麦子熟了 最新文章修炼一颗好的心(134):安顿不好眼前的苟且,奢谈什么诗和远方
& 安顿不好眼前的苟且,奢谈什么诗和远方
群里的一个妹妹问:我很想参加市里的赛课,但这段时间肩颈疼痛病犯得厉害,怕坚持不下来。失掉机会又觉得可惜。到底参加不参加呀?
一个朋友说:机不可失,还是坚持参加吧。
我说:别参加,身体最重要。
这个妹妹说:不参加觉得自己不够上进,惭愧。
我说: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上进。
我说的是心里话。女人过了35,过了40,身体便明显走下坡路,受肩颈疼痛困扰的姐妹很多。这个病,如果硬扛,不好好休养治疗,真严重了,会很麻烦。赛课这事儿,我经历得多了,哪回不是硬仗?好身体,好心态,好运气,样样不缺才能成功。胜利了固然风光,也实惠,但再风光再实惠,也不值得用健康去换。如果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还是“苟且”一下,不参加的为好。
妹妹说:不参加赛课评不上高级职称。
我说:你健健康康多活几年,高级那点儿钱,就回来了。
我一边说一边想:这是什么狗屎政策?赛课赢了才能评高级,就是那些评委,几个能做到?
妹妹说:姐姐所有的理论我都喜欢。这个理论,我更喜欢。
我苦笑。其实这不算什么理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活一世,大部分事情自己都做不了主,但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儿,还勉强能做主。那就做做主吧。
一个妹妹,心急火燎地发来微信求助。大意是:因为要评职称,周围的人都在用钱发论文。她呢,一直热爱写作,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正式发表论文。但实在太难太难了。她也要坚持不下去了。她希望我鼓励她,千万不要走这条路。
我说:妹妹,要发表了论文才能评职称,这个规则本身对一线教师就太苛刻了,大部分教师其实都做不到。也不用做到。我们写文章,是我们心灵表达的需要,归根结底不是为了发表。如果发表当然好,发表不了,也不能因此否定自己的写作。如果评职称实在逼得紧,那就花点儿钱吧,不用死扛,让这该死的不合理规则困死自己……
我微信回过去,那边久久无声。
我想,这位妹妹是不是很失望:怎么昭君姐姐也劝她放弃坚持呢?怎么昭君姐姐那里也没有“正能量”了呢?
我想说的是,妹妹,这不是放弃坚持,而是面对不合理“政策”的一种迂回,甚至是回击。我们这些小老百姓,面对从天而降的某些可笑可鄙的“政策”,我们无法反抗,连申述的机会都没有,那么,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灵活一些,狡黠一些,适当的“非暴力不合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生存策略。
乱世当中,有些东西需要坚守,但有些东西,坚持,反而是一种对灰色的迎合。人生太难,有些时候,以“苟且”对苟且,实在是小老百姓的无可奈何。
诚实地说,我也“苟且”过。
在老家时,评职称需要参加一些考试。这类考试,有些合理,有些荒唐。其中有一种考试,我一看那往年试卷,就知道自己拼了命大概也过不了。
可奇怪的是,我周围的朋友们,比我还不堪的,就是学生时代根本就没有学过那劳什子的,居然也过了。我顿时自卑得无以复加,也焦虑得无以复加。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发现,其实不是朋友们厉害,是他们的路子厉害,也不是他们的路子厉害,而是这项考试本身就很“诡异”。
此类考试有很多辅导班——不知道是不是官方的,但“辅导”绝对有效。考试都是选择题。老师负责讲题给出标准答案。大家伙儿按照顺序靠死记硬背ABCD就能通过。这些题和答案如何而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而来,玄妙多多。反正只要你愿意花点儿钱,便啥都解决了。
我算老实一类人,从来在课堂上振振有词地教育学生应该如何如何诚信,了解了这考试的来龙去脉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三观崩溃。
崩溃奔崩溃,我也还不是榆木疙瘩。这不要脸但要命的考试要是不过,我的专业发展大概就算停滞了。而这考试内容,简直跟我的专业边儿都搭不了,死在它手上,完全不值。于是,便也学着大家的样子,苟且就苟且吧。随波逐流一回,也花点儿钱,参加了辅导班,得了那答案,背了那ABCD,就这样题都没有看太明白,考试就通过了。
实话实说,虽然大家都心照不宣,但对这事儿我还是做不到不以为耻。每每想起,总还是有点儿羞涩。但不这样,又能怎样呢?不“苟且”那么一下子,我怕走不到现在的这个“远方”。
我有一个朋友,货真价实的名师。跟我一样,办调动办得异常艰难。各种各样的证明文件耗得他死的心都有。而这些文件,连上级自己都说相当部分毫无意义但按照政策就是不能缺。凡此种种,读我的旧文《二十年目睹中国调动之怪现状》,你就能知道其中艰辛之一二。最后,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在一位“高人”指导下,朋友找街上“办证”的小贩做了一个假的,蒙混了过去,算是了结了多年暗无天日的调动生涯。
后来朋友跟我感叹:这样的“违法乱纪”,实在是逼出来的。好在此“违”和此“乱”不伤害别人。
朋友说,不这样,更是“助纣为虐”。与其被不合理的政策逼到死路,还不如暂时放低自己,牺牲一点儿“尊严”,算是回击。
朋友说得黯然。我懂:如此的“苟且”,实在是一种中国式的自保。在一个连交通指示牌都没有的路上,却非要让你遵守交通规则。怎么遵守?如何遵守?谁来保证你遵守后的尊严?
回到开头的那事儿。拿钱发表论文虽然算不得光彩,但也实在算不得阴险——只要那文章真是自己写的。小老百姓不能都被一口水呛死,要活命,没有正道,走走不伤人的“歪门邪道”,也是无路可走之下的一种活法。
所谓活得“堂堂正正”,总要有一个让咱们堂堂正正活人的大环境吧。如果没有,腰都直不起来了,呼吸都艰难了,如何“堂正”了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生太难,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上走走捷径,我们算不上堕落。美好的时光要用在美好之物上。去他妈的那些衙门规则,我们惹不起,我们只能躲。如果我们留下了了阴影,很抱歉,多多原谅,不是我们不面向阳光,实在是因为,那太阳,照不到我们身上。
质本洁来还洁去,这诗好。但在红尘里混得久了,我们渐渐知道:人实在活不了那么纯粹,那么一尘不染。我们的一具臭皮囊,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说了还真不算。
逼良善做苟且之事,跟逼良为娼,没有啥两样。谁没有被逼过呢?
幸而咱们骨子里还是良民,不愿意此生都这么“苟且”了去。我们心知肚明:要活得宁静,必得心安。若想心安,在生命的常态上是不能“苟且”的。所以此类事情的关键点在于:我们有自己的底线和方向:敷衍和应对了某个吊诡的难题之后,我们有能耐回到正轨上来,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搞我的研究,写我的文字,读我的书,上我的进,踏踏实实面对每一天的小日子。“苟且”的目的,还真是那“诗和远方”。
今天发了些牢骚,是想表达:现在大家都动辄就谈诗和远方。其实人人都心知肚明:诗和远方真在远方,但那苟且,真就在鼻子尖尖下。一天安顿不好,一天就没有好日子过。如何才能安顿好?一靠自我修行修得,二靠社会良好的制度保障给予。缺了哪一样,都不行的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本文已有1125人阅读
清欢软件网成立于2010年1月,是清欢软件网旗下清欢软件工作室主要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之一。其主要从事信息技术领域内的各类软件开发以及原创编程文章的共享发表(包括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编程技术文章、商业网站规划和网站建设等)。
地址:福建省清欢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020-6535734过不好眼前的苟且,何谈诗和远方过不好眼前的苟且,何谈诗和远方黑色粉末百家号过不好眼前的苟且,何谈诗和远方高晓松曾经扔下一句逼格满满的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是有一位名人说过“过不好眼前的苟且,何谈诗和远方”-鲁迅(我没说过这句话)。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痛苦不堪的琐事,比如把自己的事情掏心掏肺地告诉别人,到最后:有些人面前和你心连心,背后跟你动脑筋。也正是如此一个人才会伤心失落,一件让你痛彻心扉的事情往往都是和熟人有关系,你不在乎的人,你为何要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来由他们控制呢。然而如何面对在这些让你不堪的琐事,才能体现出你的人生态度。如果你连眼前的繁琐都没法轻易拜托,那么你还怎么面对将来。有这样一个段子:王思聪他爹给他五亿,他赚了40亿翻了八倍;我爹给了我10块,我买了瓶水喝一双手套,在工地上干了一天挣了200多,可见我的实力并不比王思聪差,只是缺少资金。单纯从逻辑上好像没有什么不对的,可是现实是我只能去搬砖,生活就是这么曹蛋,请问我的诗和远方在哪里?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最底层生活,而有的人从出生就注定不平凡。如果你不能过好眼前的苟且,一直想着诗和远方?既然已经处在这个层次,你不去努力不去拼搏,不把悲痛化作力量,那你有何脸面去迎接诗和远方。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我认为是最能表现只有过好眼前的苟且,才能迎接诗和远方。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一定会有诗和远方吗?我来分析一下,高晓松他家可是书香门第,他妈妈读的是清华建筑系,请问她们生活的苟且为哪般?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黑色粉末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从你妹妹的角度来探讨娱乐圈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苟且诗和远方 反鸡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