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Na对应的化合物都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吗吗

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共价化合物;AlCl3,AlBr3,AlI3,FeCl3,F;醋酸铅,Mn2O7;从规律上来说,除了铵盐,金属和非金属结合形成的化;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常见的离子化合物:NaCl,CsCl,Na2O2;存在形式;离子化合物(ioniccompound)是存
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共价化合物AlCl3,AlBr3,AlI3,FeCl3,FeBr3,AuCl3,HgCl2,Hg2Cl2,醋酸铅,Mn2O7
从规律上来说,除了铵盐,金属和非金属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但要记住几个特殊的。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铍,氮化铝,是原子晶体,就是原子之间全部以共价键结合,是共价化合物。 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你能找到吧,所以,如果不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是共价化合物),那肯定就是离子晶体。高中阶段的原子晶体有:晶体硼,晶体硅,晶体锗,金刚石,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铝,氮化硅,氧化铝,二氧化硅, 离子化合物 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也有的是共价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
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NaCl,CsCl,Na2O2,NH4Cl酸碱,以及大多数的盐~!并不是所有的碱盐!
离子化合物(ionic compound)是存在于:
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但也不全是,比如AlCl3就是共价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
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
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此类物质加热时易分解或易氧化)。在水中:有的可以导电,有的不可以导电(此类物质易与水反应或不溶于水)。 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形成闭合电路! 与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涉及到电子的移动。
离子化合物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而共价化合物是通过共用电子构成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与离子键不同的是进入共价键的原子向外不显示电性,因为它们并没有获得或损失电子。共价键的强度比氢键要强,与离子键差不太多或甚至比离子键强。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NaCl,CsCl,Na2O2,NH4Cl碱,以及大多数的盐!并不是所有的酸、碱、盐
区分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化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
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是存在于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等)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共价化合物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对于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果存在于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那么是非极性共价键,如是不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他们都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 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形成闭合电路!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至少一个离子键,并且可能同时含有共价键。
区分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化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
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是存在于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等)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共价化合物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对于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果存在于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那么是非极性共价键,如是不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他们都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 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形成闭合电路!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至少一个离子键,并且可能同时含有共价键。 例如AlCl3含有金属元素,却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如下
此外还有Becl2(二氯化铍),FeCl3,SnCl4,GeCl4,HgCl2,OsO4,Pt(NH3)2Cl2等等
虽然共价化合物的构成元素是一般非金属元素,但某些不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之间也可以。 1.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之一
某些单质的分子也是依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例如氯气的分子就是由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对同时受两个原子核的作用形成氯分子。由于同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仿,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像氯化氢那样,以共用电子对(或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氨NH3等都是常见的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一般都是分子晶体,像氯化铝AlCl3是共价化合物。(氯化铁,氯化汞,碘化银也是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之二
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原子(或不活泼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原子间各出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为两个原子所共有,使两个原子形成化合物分子。例如,氯化氢是氢原子和氯原子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而组成的化合物分子。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NH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无水酸(如H2SO4、HNO3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蔗糖等)都是共价化合物。多数共价化合物在固态时,熔点、沸点较低,硬度较小。
当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由于两个原子都有通过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电子的能力差不多,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过来,这样两个原子只能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的核外空间运动,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两个原子的原子核同时吸引共用电子对,产生作用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分子。
由于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一样,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得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一方的原子略显负电性,另一方的原子略显正电性,作为整体,分子仍显电中性。
比较典型的共价化合物是水、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氧原子的一方,偏离氢原子的一方。
共价化合物一般硬度小,熔沸点低。
2.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
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是存在于:
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等)
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且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 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形成闭合电路! [1]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涉及到电子的移动。
离子化合物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
而共价化合物是通过共用电子构成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与离子键不同的是进入共价键的原子向外不显示电性,因为它们并没有获得或损失电子。共价键的强度比氢键要强,与离子键差不太多或甚至比离子键强。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NaCl,CsCl,Na2O2,NH4Cl酸碱,以及大多数的盐~!并不是所有的碱盐 什么是共价键呢?初中所学的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71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等内容。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规律一.根据元素性质判断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即为离子化合物。非 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与电解质_化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从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角度分析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  哪些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_化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离子化合物哪些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现有五种离子化合物 暂无评价 1页 免费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18页 1下载...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判断方法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考化学必考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判断方法 1、本质区别是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 , 所以 熔融状态下不...  如何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化合物由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成键的粒子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但有时也包含共价键,如当离 ...  第五节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主要介绍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形成、化合价的产生。...  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公价化合物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公价化合物的方法。1. 如何判断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 ---含 NH4+或活泼金属(K,Na,Mg,...  鲁科版必修 1、2 精编教学案及强化练习――化学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第 10 课 化学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建议 1 课时完成) [课程目标] 1.认识...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玻璃是一种混合物B.强..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玻璃是一种混合物B.强酸都是离子化合物C.纯碱、烧碱均属于碱D.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盐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强酸是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D、含金属元素的物质可以是碱或酸或氧化物等,如CuO,NaOH等,故D错误;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玻璃是一种混合物B.强..”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简单分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1)(2)H2OD2O(3)(4)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HClO4 H2SO4 HCl HNO3
H2SO3 H3PO4 HF H2CO3 CH3COOH
NaOH KOH Ba(OH)2 Ca(OH)2
NH3·H2O Al(OH)3 Fe(OH)3
aNa2SO4 Na2CO3 (NH4)2SO4
bNaHCO3 NaHSO4 NaH2PO4 Na2HPO4
cCu(OH)2CO3 Mg(OH)2CO3
dKAl(SO4)2·H2O (NH4)2Fe(SO4)2·6H2O
①Na2O Al2O3 Fe3O4NO2 SO2 CO2
Na2O2 H2O2
KO2特殊例子提醒:
(1)胆矾、明矾等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不是物质和水的混合物。(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CuO)。 (5)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无机物分类:
氧化物的分类: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玻璃是一种混合物B.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6094353277355790364355135816313776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ppt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高中化学专题6 金属及其化合物
我的图书馆
高中化学专题6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6 &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前练习】1. (09年北京理综·1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X是Na2CO3,C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不反应 B.若A是单质,B和D的反应是OH+HCO3=H2O+CO2?3,则E一定能还原Fe2O3C.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Na2O2,其电子式是D.若D为白色沉淀,与A摩尔质量相等,则X一定是铝盐 答案:A2.(09年广东文基·6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1 L生理盐水(0.9%NaCl溶液)中含有9 molNa B.出土的古代铜制品表面覆盖着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O C.装修门窗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硬度比铝小,熔点比铝低D.节日燃放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答案:D+3. (09年上海化学·25)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 Fe2O3(s)+3CO(g)2Fe(s)+3CO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 & & & & & & & & & & & 。②该温度下,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min后,生成了单 质铁11.2g。则1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 & & & & & & & & & & &。 (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 & & & & &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 & & & & & & 。(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 & & & & &。(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 & & & & & & & & & & & &,欲使上述体系中Al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 & & & & & & & & & & 。 答案:(本题共8分) (1)[CO2][CO]33+30.015mol?/(L m(2)①CO或(CO2)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②CO(或CO2)的质量不再改变(合理即给分) (3)b (4)Al(OH)3H++AlO2-+H2O & 盐酸(合理即给分)4. 把铜粉和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热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 & & & & ( & & & )A.只有Fe2+ & & & & & & & & & & B.只有Fe3+ C.有Fe2+和Cu2+ & & & & & & & & &D.有Fe3+和Cu2+ 答案:A【知识动脉】知识框架(1)金属钠及其化合物:(2)金属镁及其化合物:(3)金属铝及其化合物:(4)金属铁及其化合物(5(一)、金属钠1.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2. 性质:(1).物理性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与非金属的反应(常温下O2,点燃条件下与O2) & & & & & & & 与H2O的反应与有机物的反应(与乙醇,与苯酚,与乙酸) & & & & & & & 与盐溶液的反应(与硫酸铜溶液) 3.保存、制取、应用例1. (09年上海化学·10)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mol中子 C.0.2mol质子B.0.4mol电子 D.0.4mol分子解析与评价:本题典型考察了单质钠与水反应的相关计算。9.2克钠物质的量为0.4mol,生成氢气0.2mol,0.2mol氢气分子中含有0.4mol电子,0.4mol质子,0mol中子,故只有B正确。答案:B【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CCl4中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变式训练2】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 & & & & B.NaOH & & & & &C.K2SO4 & & & D.CuSO4 (二)、钠的化合物1.钠的氧化物(Na2O、Na2O2)例2. (08年全国理综I·6)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3B.K+、AlO2、Cl、SO4D.Na、Cl、CO+2?2+2+C.Ca、Mg、NO3、HCO2?3、SO332?解析与评价:本题典型考察Na2O2与水反应的性质。Na2O2与水反应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显然A中NH4+与OH-不能共存,C中Ca2+、Mg2+、HCO与OH-不能共存, D中O2可以将SO3氧化,故只能选B。2?答案:D【变式训练3】(08北京卷)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 &A.Na2CO3B.Na2O2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C.NaOH 、Na2CO3例3. 2.1g CO和H2组成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反应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质量增加解析与评价:本题考察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属于容易题。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方程式如下:2NaHCO3=Na2CO3+H2O+CO2, & & & & & & & & &2*84 & & & & & & 62 & & & & & & & & 84*2*(w1-w2) /62 &(w1-w2)纯度=1- 84*2*(w1-w2) /62w1=答案:A【变式训练6】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多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 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例5.(常州一中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化学期初试卷)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 &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 ====== NaHCO3↓+NH4Cl ; 2NaHCO3 &====== Na2CO3+CO2↑+H2O(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 & & & (填字母标号)。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 & & & & &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84w2?53w131w1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 & & & & &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 & & & & & &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 ② 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Ⅰ)实验时,须先从 & & & 管通入 & & & &气体,再从 & & &管中通入 & & &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 & & & & & & & & & & & &;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解析与评价:本题将侯氏制碱法作为试题的载体,主要考察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转化等内容,同时融合了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探究内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1)问中考察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溶解度,(2)问考察了基本实验原理、操作、评价等问题,乙中试剂的选择主要考虑从甲装置中出来的气体,含有氯化氢气体的二氧化碳,故要除去氯化氢,因此选择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丁的作用是用来除去尾气,尾气应该包含氨气和二氧化碳,而稀硫酸只能吸收氨气。分离碳酸氢钠晶体的操作从题目中可知道分离的是固液混合物,最优的当然是过滤。(3)通入气体需注意先通入氨气,在通入二氧化碳,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率,进而提高碳酸氢钠的产率答案 : & &(1)c(2)①(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Ⅱ)吸收未反应的NH3(答“防止倒吸”或“吸收CO2”不给分); )(Ⅲ)过滤②(Ⅰ)a、NH3, b、CO2;(Ⅱ)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3)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变式训练7】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提取副产品)。 。Na2CO3(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 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a) 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答案:+(1)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化肥或电解液或制药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NH3 + CO2 + H2O + NaCl → NH4Cl + NaHCO3↓或 NH3 + CO2 + H2O → NH4HCO3 &NH4HCO3 + NaCl → NaHCO3↓ + NH4Cl(3)(4) & I &(5)a、c 3. 氢氧化钠(NaOH)过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是中学阶段最为常见的强碱,是一种白色片状晶体,易吸水潮解。例6. 含8.0g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g,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 & & & ( & & )A.Na2S & & B.NaHS & & C.Na2S和NaHS & & D.NaOH和NaHS解析与评价:本题是一个常规极限法解答题,但仅凭文字计算很容易漏掉一种情况而导致错选,若用图象法和极限法结合解答,则直观明了。数形结合应该是考生处理问题的有效方式。由于不能确定H2S是否过量,因此假设有下列几种情况若NaOH全生成Na2S时 &Na2S的质量为8/40*78*1/2g=7.8g全生成NaHS时 & Na2S的质量为8/40*56g=11.2g而NaOH的质量为8g而得到无水物的质量为7.9g。7.8<7.9<8,7.8<7.9<11.2所以无水物中可能为Na2S和NaOH或Na2S和NaHS,所以无水物中一定有Na2S。 答案:A【变式训练8】有50mLNaOH溶液,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到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溶液,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HCl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⑴NaOH在吸收CO2气体后,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甲: & & & & & & & & & & & & & &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⑵且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CO2气体(标准状况)各是甲: & & & &mL;乙: & & & & mL。 ⑶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 & & & & & & &;若以Na2O2固体溶于水配得100mL溶液需Na2O2 & & & & & & &g答案:⑴NaOH,Na2CO3;1:1;NaHCO3和Na2CO3;1:1;⑵56mL;112mL;⑶0.75mol/L;2.93g【小结】有关钠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的计算:(1).NaHCO3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加热。仅发生反应2NaHCO3为分解产生的H2O和CO2,由差量法求解.(2)amolNa2O2和bmol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的反应按下列方式处理:2NaHCO3后,若Na2O2过量,H2O再与Na2O2反应.①当a/b&1/2时,剩余固体为Na2CO3,排出气体为O2、H2O、CO2 ②当a/b=1/2,剩余固体为Na2CO3,排出气体为O2、H2O ③当1/2&a/b&1,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排出气体为O2、H2O ④当a/b=1时,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排出气体为O2⑤当a/b>1时,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Na2O2,排出气体为O2(3)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NaHCO3和NaOH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所发生的反应按下列方式处理;首先考虑NaHCO3+NaOH===Na2CO3+H2O①若NaHCO3过量则再考虑2NaHCO3Na2CO3+CO2↑+H2O↑②。反应的差量可能是①造成的,也可能是①②共同造成,主要是Na2CO3+CO2↑+H2O↑分解产生的CO2与Na2O2反应完Na2CO3+CO2↑+H2O,反应的差量即看两者相对量的关系,所以首先讨论何者在①中过量是重要问题,然后再根据差量法进行进一步的计算。讨论过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假设两者等物质的量按反应①,由差量法求得理论失重值,再进行判断:若实际失重值小于或等于理论失重值,则n(NaHCO3):n(NaOH)≤1:1按反应①由差量法求算,质量减少为H2O的质量;b、 若实际失重值大于理论失重值,则n(NaHCO3):n(NaOH)&1:1,按反应①和②由差量法求算,质量减少由两部分组成:NaHCO3+NaOH===Na2CO3+H2O产生的水和由2NaHCO3+H2O↑生成的H2O和CO2.Na2CO3+CO2↑补充: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碱金属性质相似均为银白色金属 & B.按原子序数增加则碱金属的密度依次增大C.钠可保存在煤油中而锂不能D.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大于其正盐的溶解度答案:C 解析:由于未深入研究个别碱金属的性质,仅按碱金属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推导而产生错误。碱金属中铯为微具浅黄色的金属,故A不正确;钾的密度为0.86g/cm,比Na的密度0.97g/cm小而有特殊性,B也不正确;锂的密度为0.53g/cm,比煤油密度小,可浮于煤油上,所以锂要用密度更小的石蜡同保存,C对;碳酸氢盐一般比其对应的正盐易溶,但NaHCO3例外,D不正确 & & 点评: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锂、钠、钾、铷、铯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都是强还原剂,性质活泼。具体表现在都能与O2、Cl2、水、稀酸溶液反应,生成含R?(R为碱金属)的离子化合物;他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是强碱;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又决定了他们在性质上的递变性。具体表现为:①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与H2O反应越来越剧烈,③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CsO?HRb?OHK?OHNaO。H333(注:以上可作为两课时完成) 二、金属镁、铝及化合物 (一)、金属镁及化合物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周期表中位置:性质:(1).物理性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 & & & & & & 与非金属的反应(O2、N2、Cl2) & & & & & & & 与H2O(热水)的反应 & & & & & & & 与CO2的反应与酸的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与硫酸铜溶液) & &镁的工业制备:例7. (2007年高考海南)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 & )A. 氯化铵溶液 & & B. 氢氧化钠溶液铝三角写出上述相关方程式:铝的化合物相关图像例8. (08年广东化学·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B.Al(OH)3C.Al Cl3D.Al2O3【变式训练10】(09年四川理综·11)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c?VVc125179B.p?m?D.53C.n=m+17Vc <p<m例9. 将a克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mL Ph=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 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 溶液100 mL,则NaOH 溶液的浓度为( & &)A.0.1 mol.L-1 & & & & & & & & & & & B.0.2 mol.L-1 C.0.4 mol.L-1 & & & & & & & & & & & D.0.8 mol.L-1解析与评价: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铝的重要两性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的理解和迁移、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意及氧化物、氢氧化铝的两性可知,要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则须使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量相等。由题目中反应式可知,溶解1 mol Fe2O3所消耗的氢离子数与沉淀2 mol Fe所消耗的氢氧根离子数相等。同理,Al2O3也如此。故只要控制酸中的氢离子数与碱中所含氢氧根离子数相等即可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 答案:B【变式训练11】(湖南长沙一中09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下列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图形(纵坐标n均表示产生的Al(OH)3的物质的量)不相符的是 A.在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3+B.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至过量nn32O)页3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小结】铝及其化合物常见题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I. Al3?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①当n(Al3?D.向H2SO4溶液中加入NaAlO2溶液至过量nn2)):n(OH)?1:3时,m[Al(OH)3]?n(OH3)78?26n(OH)(g)。②当1:4?n(Al3?):n(OH?)?1:3时,m[Al(OH)3]?78[4n(Al3?)?n(OH?)](g)。 ③当n(Al3?):n(OH?)?1:4时,m[Al(OH)3]?0。 II. AlO?与强酸(H?)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2①当n(AlO?2):n(H)?1时,m[Al(OH)3]?78n(H)(g)。②当1:4?n(AlO?2):n(H)?1时,m[Al(OH)3]?26[4n(AlO2)?n(H)](g)。 ?③当n(AlO?2):n(H)?1:4时,m[Al(OH)3]?0。III. Mg若Mg2?2?、Al3?3?的混合溶液与OH?反应时,求Mg2?、Al3?的物质的量。、Al与OH?的反应关系如下图,则①n(Al3?)?(b?a)mol ②n(Mg2?)?4a?3b2molIV. 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与Ba(OH)2①当n明矾n[Ba(OH)2]23时,m沉淀?285n[Ba(OH)2];②当12n明矾n[Ba(OH)2]23时,m沉淀?77n[Ba(OH)2]?312n明矾;③当n明矾n[Ba(OH)2]23时,m沉淀?466n明矾。共24页 &第14页(注:以上可作为2课时) 三、铁铜及化合物 (一)铁、铜单质铁:原子结构示意图:铜:原子结构示意图:铁的性质:(1).物理性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 & & & & & & 与非金属的反应(O2、Cl2、S) & & & & & & & 与酸的反应(盐酸、硫酸、硝酸) & & & & & & & 与水蒸汽的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与FeCl3溶液,CuSO4溶液) & & & & & & & 发生吸氧腐蚀的反应铜的性质:(1)物理性质: (完成下列方程式) & & & & & & (2)化学性质:与非金属的反应(O2、Cl2、S)与酸的反应(硫酸、硝酸)与盐溶液的反应(与FeCl3溶液,硝酸银溶液) (二)、铁铜的化合物铁的三角转化写出上述相关反应方程式铁形成离子的检验(Fe3+、Fe2+)Fe2+和Fe3+的检验共24页 &第15页(1)Fe的检验:方法一: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立即变红色。方法二: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2)Fe3+的检验:方法一:滴加KSCN溶液或NH4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方法二: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例10.(08北京卷)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2+(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的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向Y中通入过量的Cl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 (4)取Y中的溶液,调节pH约为7,加入淀粉KI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题给物质,包括Fe2O3,Fe,CuO,C,Al,根据(1)中现象,可知不含Al,Y为亚铁盐溶液,固体为Cu和Fe;Z为一种气体时,浓酸为硫酸,其:C+2H2SO4(浓钠后,气体只有CO2, 若是两种气体时,浓酸为硝酸,C+4HNO3=CO2↑+4NO2↑+2H2O,通过水后,气体为CO2和NO;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生成的FeCl3逐渐与铁粉和铜粉反应生成CuCl2和FeCl3,溶液阳离子为Cu2+,Fe3+和H+;氯化亚铁溶液中加淀粉碘化钾和H2O2时,其反应为:2Fe2++3H2O2+4I?=2Fe(OH)3↓+2I2;原样品中加足量稀硫酸,Y溶液中不出现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不存在铁和铝,故其可能组合为:CuO和C或CuO、C和Fe2O3 答案:△CO2↑+2SO2↑+2H2O,通过碳酸氢共24页 &第16页【变式训练12】(08宁夏卷)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Cu、Au等离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填写下面空白:(1、⑤ & & 。(2)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 & & & & &。(3)铁红的化学式为 & & & & ;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铁红 & & & & & & ;氧化铜 & & & & & & & 。 答案:(1)①铁屑;②稀硫酸;③稀硝酸;④氢氧化钠;⑤氢氧化钠。(2)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 ;2Au3++3Fe=2Au+3Fe2+。 & & & &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Fe2O3;用作红色涂料;用作制造铜盐的原料。【变式训练13】(08江苏卷)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3+2+3+金属共24页 &第17页Ⅲ.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含FeC03的浊液。Ⅳ.将浊液过滤,用90℃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C03固体。ⅴ.煅烧FeCO3,得到Fe2O3固体。已知:NH4HCO3在热水中分解。(1)Ⅰ中,加足量的铁屑除去废液中的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Ⅱ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 & & & & & &。(3)Ⅲ中,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 & & & & & & & & & & & & & & & & & &。若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4)IV中,通过检验SO42-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SO42的操作是高温 & &(5)已知煅烧FeC03的化学方程式是4FeCO3+O2 2Fe2O3+4CO2。现煅烧464.0 kg & &的FeCO3,得到316.8 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O,则该产品中Fe2O3的质量是 & & & & & &Kg。(摩尔质量/g·mol:FeCO3 116 & Fe2O3 160 & FeO 72)答案:(15分)(1)Fe+2Fe3+=3Fe2+(2)加入硫酸,H+浓度增大,使Fe2++2H2O2+--1Fe(OH)2+2H+得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FeSO4的水解(3)Fe+2HCO3=FeCO3↓+CO2↑+H2O & 4FeCO3+6H2O+O2=4Fe(OH)3↓+4CO2↑(4)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5)288.04. (09年福建理综·24)(13分)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方程式为 & & & & &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 & & &。(3)验证滤液B含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 & & & & & (填试剂名称)。(4)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 & & & &(填化学式),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 & & &。(5)已知298K时,Mg(OH)2的容度积常数Ksp=5.6×10,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答案:(1)Al2O3+6H+-122? & & 2Al3++3H2O(2)SiO2+2OH? & & SiO2?3+H2O(3)硫氰化钾(或硫氰酸钾、苯酚溶液等合理答案:)(4)NaHCO3;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合理答案:(5)5.6×10-10mol/L【课后练习】1.试管中装有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放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块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碱金属可能为钾或钠B.上下运动是由于该金属与水反应产生气体C.反应一段时间煤油会燃烧D.若是金属铷,则上下运动的幅度比钠大2.①氧化钠、②氢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亚硫酸钠。各1摩尔上述固体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后质量增加情况是(不考虑潮解因素)A.①=②&③&④ & & & 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 & & & D.④&②&③&①3.实现Al+3AlO2?+6H2O=4Al(OH)3↓,正确的做法是A.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纯碱溶液B.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小苏打溶液C.向烧碱溶液中不断滴入铝盐溶液D.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4.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物质过量,均可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硫酸与偏铝酸钠溶液 & &B.氯化铜溶液与氨水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 &D.硝酸银溶液与烧碱5.向含有amol AlCl3溶液中加入含有bmol K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①amol ②bmol ③a/3mol ④b/3mol ⑤0mol ⑥(4a-b)molA.①③④⑤⑥ & & & 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 & & & & D.①④⑤6.由H2SO4、Al2O3、NaOH、Mg、Cl2两两之间进行反应,可制得的正盐有A.5种 & & B.6种 & &C.7种 & & D.8种7.0.001mol金属放入10mL0.1mol/L某酸溶液中,产生22.4mL氢气(标准状况),下列情况中一定不可能的是A.一价金属和一元酸 & &B.二价金属和二元酸C.三价金属和二元酸 & &D.二价金属和一元酸8.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3+解法。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Ⅰ)用① & & & B.(Ⅱ)用②C.(Ⅲ)用③ & & & D. (Ⅳ)用④9.将含O2和CH4的混合气体充入装有23.4gNa2O2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温度为150℃,压强为0pa,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2:1B.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1:2C.残留固体中有Na2CO3和NaOHD.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10.将5.6 g Fe投入浓硝酸溶液,产生红棕色气体A,把所得溶液减压蒸干,得到20g Fe(NO3)2和Fe(NO3)3的混合物,将该固体在高温下加热,得到红褐色的Fe2O3和气体B,A、B气体混合通入足量水中,在标准状况下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A.2240mL & B.4480mL & &C.3360mL & &D.1120mL11.将一定量的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A,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V1L(V1≠0)。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B与过量盐酸反应,又生成CO2V2L。(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1)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A.Na2CO3与NaOH & &B.Na2CO3与NaHCO3C.Na2CO3 & & & & & & D.NaOH(2)A中NaOH与NaHCO3共_____________mol;NaOH与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12.把一支表面被氧化成10.2g氧化铝的铝条A,放入1L1.5mol/L热氢氧化钠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铝条,溶液质量增加了12.6g,此时的溶液称为甲溶液,体积仍为1L。再把另一支表面也被氧化的一定量的铝条B,放入1L0.9mol/L硫酸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其质量减小了25.8g,溶液的质量增加了25.2g,此时的溶液称为乙溶液,体积仍为1L。回答下列问题:(1)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其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其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3)将甲、乙两溶液反应,若使滴加的量最少,而产生的沉淀最多,应将________溶液______L滴加到_________溶液(用“甲”或“乙”填写),产生的沉淀最多是_______g。13.按下图要求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1)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将等质量混合的铜、锌、铁三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W g 加入到FeCl3和盐酸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1)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2)若剩余固体W/3g,则溶液中金属离子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15.有Ba(OH)2、NaHSO4、NaHCO3三种溶液,已知其中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分别为另一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若先将NaHSO4和NaHCO3溶液各 100 mL混合反应后,再加入Ba(OH)2溶液100mL,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白色沉淀滤出,测得滤液中只含一种NaOH溶质,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9mol/L(不考虑溶液混和时引起溶液体积的变化),试回答:(1)通过分析,判断原Ba(OH)2、NaHSO4、NaHCO3三种溶液中哪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不可能相同? & & & & & & & &,原因是 & & & & & & & & & 。(2)Ba(OH)2、NaHSO4、NaHCO3三种溶液可能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已知甲、乙、丙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RCl3,其溶液在加热蒸干并灼烧时可发生反应:a.甲+H2O乙+丙 & &b.乙氧化物+H2O①若甲为某用途广泛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其溶液在上述变化中生成的氧化物为红棕色粉末,则该金属在周期表里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甲为某短周期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则甲发生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③将以上两种金属单质用导线连接,插入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2)若甲、乙、丙均是短周期中同一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常温下乙为固体单质,甲和丙均为气态化合物,且可发生反应:甲+乙丙。则:①甲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向200 mL 2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6.72 L(标准状况)的气体甲发生完全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17.A、B、C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它们和单质甲、乙、丙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转化过程都不需要使用催化剂)。完成下列问题: -1(1)若甲是常见金属,乙是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A、B、C、甲、乙、丙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则B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上图所示的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甲在常温下为有色气体,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则:①丙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____。②丙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往A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在化工实验中,要除去某些杂质离子,往往采用在一定条件下使杂质离子以MxAy(DE4)z(OH)12的形式析出浅黄色晶体。M、A、D、E代表四种元素。已知:①x+y+z=12(x、y、z均为正整数);②取9.7克该化合物溶于水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D、E两元素完全转化成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9.32克;③滤液中A、M以阳离子形式存在(未被硝酸氧化),用胶头滴管取滤液2~3滴于白色点滴板上,再加1~2滴硫氰化钾溶液,滤液变成红色;④往滤液中通入足量的H2S气体,使A离子完全被还原后,得到0.96克浅黄色沉淀。试分析:(1)D是__________,E是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2)A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计算和推理确定x=______、y=______、z=_______。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19.某工厂以精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为原料冶炼金属铜,在炼铜炉内发生如下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2Cu2S+3O2 = 2Cu2O+2SO2,2Cu2O+Cu2S = 6Cu+SO2⑴若生产38.4t金属铜,需要含杂质20%的精辉铜矿多少吨(设杂质不参加反应)?⑵若⑴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用于制硫酸,可生产98%的硫酸多少吨(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的转化率为92%,三氧化硫的吸收率为98%)?⑶今将a mol Cu2S与b mol空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0%)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设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为P1,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原来温度,容器内的压强为P2,请完成下列表格。专题6 &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前练习】1. (09年北京理综·1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X是Na2CO3,C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不反应 B.若A是单质,B和D的反应是OH+HCO3=H2O+CO2?3,则E一定能还原Fe2O3C.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Na2O2,其电子式是D.若D为白色沉淀,与A摩尔质量相等,则X一定是铝盐 答案:A2.(09年广东文基·6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1 L生理盐水(0.9%NaCl溶液)中含有9 molNa B.出土的古代铜制品表面覆盖着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O C.装修门窗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硬度比铝小,熔点比铝低D.节日燃放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答案:D+3. (09年上海化学·25)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 Fe2O3(s)+3CO(g)2Fe(s)+3CO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 & & & & & & & & & & & 。②该温度下,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min后,生成了单 质铁11.2g。则1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 & & & & & & & & & & &。 (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 & & & & &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 & & & & & & 。(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 & & & & &。(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 & & & & & & & & & & & &,欲使上述体系中Al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 & & & & & & & & & & 。 答案:(本题共8分) (1)[CO2][CO]33+30.015mol?/(L m(2)①CO或(CO2)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②CO(或CO2)的质量不再改变(合理即给分) (3)b (4)Al(OH)3H++AlO2-+H2O & 盐酸(合理即给分)4. 把铜粉和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热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 & & & & ( & & & )A.只有Fe2+ & & & & & & & & & & B.只有Fe3+ C.有Fe2+和Cu2+ & & & & & & & & &D.有Fe3+和Cu2+ 答案:A【知识动脉】知识框架(1)金属钠及其化合物:(2)金属镁及其化合物:(3)金属铝及其化合物:(4)金属铁及其化合物(5(一)、金属钠1.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2. 性质:(1).物理性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与非金属的反应(常温下O2,点燃条件下与O2) & & & & & & & 与H2O的反应与有机物的反应(与乙醇,与苯酚,与乙酸) & & & & & & & 与盐溶液的反应(与硫酸铜溶液) 3.保存、制取、应用例1. (09年上海化学·10)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mol中子 C.0.2mol质子B.0.4mol电子 D.0.4mol分子解析与评价:本题典型考察了单质钠与水反应的相关计算。9.2克钠物质的量为0.4mol,生成氢气0.2mol,0.2mol氢气分子中含有0.4mol电子,0.4mol质子,0mol中子,故只有B正确。答案:B【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CCl4中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变式训练2】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 & & & & B.NaOH & & & & &C.K2SO4 & & & D.CuSO4 (二)、钠的化合物1.钠的氧化物(Na2O、Na2O2)例2. (08年全国理综I·6)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3B.K+、AlO2、Cl、SO4D.Na、Cl、CO+2?2+2+C.Ca、Mg、NO3、HCO2?3、SO332?解析与评价:本题典型考察Na2O2与水反应的性质。Na2O2与水反应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显然A中NH4+与OH-不能共存,C中Ca2+、Mg2+、HCO与OH-不能共存, D中O2可以将SO3氧化,故只能选B。2?答案:D【变式训练3】(08北京卷)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 &A.Na2CO3B.Na2O2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C.NaOH 、Na2CO3例3. 2.1g CO和H2组成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反应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质量增加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www.sodocs.net/doc/0a0f4c7f5acfa1c7aa00cc44.html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