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有效地向教育上级主管部门怎么填投诉举报不合格教师

如何有效地进行区角科学教育活动--《山海经》2016年08期
如何有效地进行区角科学教育活动
【摘要】:正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如何让区角科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认识区角科学活动的指导方向、班级区角科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区角科学教育活动。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不单纯是某一方面的教育,更是双重角色的扮演,即游戏角色和探究角色。那么,我们幼儿教师如何让区角科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浅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13.3【正文快照】:
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如何让区角科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认识区角科学活动的指导方向、班级区角科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区角科学教育活动。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不单纯是某一方面的教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英丽;;[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8期
翟艳;;[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刘慧;;[J];江苏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刘霞;;[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王坚红;毛曙阳;James E;[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曾莉;周谊;;[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秦旭芳;高丙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徐燕;;[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宋红娟;;[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贺林珂;谭莹菲;;[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雅;;[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曾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张丽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谭雪青;秦旭芳;;[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米磊;;[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周智彦;;[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曾映棉;;[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秦旭芳;杨毅;;[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年
郭冬梅;;[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李颖丽;;[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云伶;[N];中国妇女报;2005年
本报记者 宋全政;[N];中国教育报;2003年
林忠玲 张桂喜;[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李建刚、司海娟;[N];承德日报;2007年
沈祖芸;[N];中国教育报;2007年
广元市机关幼儿园
杨柳;[N];广元日报;2007年
魏颖 通讯员
李月;[N];天津教育报;2007年
丁宁;[N];中国改革报;2008年
市机关二幼
颜艳;[N];徐州日报;2008年
通讯员哈依拉提、加尔肯;[N];昌吉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涂阳慧;[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周忻;[D];江南大学;2009年
岳素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徐新华;[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姬会会;[D];河南大学;2010年
刘媛媛;[D];河北大学;2008年
阳曼超;[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刘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吴凤娥;[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王荣;[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美国STEM教育报告(上)
美国STEM教育报告(上)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
科学与数学成就:一个国家的挑战和宾州州立大学的应对措施
问题:美国学生落后于全球同龄人
宾州州立大学的应对措施:提高课堂教学
&边栏:技术赋予教育者力量
问题:公众的态度
宾州州立大学的应对措施:教育年轻的一代
问题:资深教师的短缺
宾州州立大学的应对措施:授予更多博士申请人学位
&边栏:中大西洋数学教学与学习中心(Mid-Atlantic Center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问题:工作场所需求增加
宾州州立大学的应对措施:完善认证标准
STEM教育的未来:变革即将来临
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让研究成果落实到教育领域
&边栏:对话斯基普.芬内尔,(全美数学教师协会主席、宾州州立大学校友)
尖端技术的使用
国家/政府的努力
张开双臂,迎接未来
欢迎浏览这套全新的电子期刊,我们将定期刊登一个教育领域中的最新话题,同时我们会附加一个对相关理论的评判性综述和一份关于宾州州立大学教育学院针对此话题所采取的行动。我们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校友会和朋友们紧跟教育领域中的评判性论点,帮助您了解更多的现代化大学,以及他们日益增长的雄厚实力。
在2006年,我们选择了我国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面的教育,或者,用一个现在已经众所周知的词,STEM教育。(我们2006的主题是科学、技术、工程学与数学这四类教育(如今也称作STEM教育)的发展现状)。媒体有时对政府在面对危机时所做出的努力的评判是极其刻薄的,也很难避免,包括政府努力维持STEM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有对学生对STEM学科缺乏兴趣的关注,尤其是女学生和有色人种。有些媒体还关注于STEM学科的教学本质问题,及其首选方式上的显著不同。这些关注不仅限于基础教育,更延伸到了高等教育,一些高校开展了很多关于如何更好的为青少年教授的科学,数学,技术的讨论。
或许,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不是新问题。我们即将迎来国防教育法案(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于1958年签署的一项关于投资国防教育的法案
)签署50周年。这也许可以让你回忆起苏联政府在太空领域的卓越曾经给美国带来的激励。直至现在,媒体对于这个问题的讽刺依然存在。我还记得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伊始,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会议,会上对学校数学和科学的教学提出了诸多批评,但是大家的关注点马上从会议转移到了战场上的最新消息,并被“智能炸弹”的神奇表现弄得眼花缭乱,它可以以超凡的精准度被投放到目标烟囱里。所有这些技术要归功于它的发明人,据说他接受的正是我们刚刚还在批评的关于数学和科学的常规教学。
这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包含众多相互关联的问题。我想你一定会对教育学院综合性的反应措施印象深刻的,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学院,我们有责任把重点放在研究上,以及这些研究对实践领域上产生的推动作用。我们还与宾州州立大学STEM学院合作,我们的老师会在数学和科学方面针对教学现象提供专业的知识。正是因为这种合作关系,我们一定会在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上取得真正的进展。
感谢您关注我们并提出问题,想了解更多,请访问我们的网站(www.ed.psu.edu),欢迎您与我们的教师沟通,他们的工作正是这篇报告的重点。此外,请随时与我,或者学院的任何一位行政领导联系,我们非常自豪能够履行一个学院的职责,并期待着您的声音。
科学与数学成就:一个国家的挑战和宾州州立大学的应对措施
美国的教育体系面临着一个令人沮丧的问题:美国学生无法掌握数学和科学
影响因素包括公众对熟练掌握数学的忽视,在数学领域没有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还有,在各个年级均缺少资深/合格/优秀的教师。科技在不断进步,世界对科技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这个问题将会变的更加严峻。
宾州州立大学的立场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协调机制来应对这一挑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教育学院意识到,赋予劳动力强大的科技力量的关键,是要有一套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中,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教育学院的全体教师正在潜心研究这个问题,挖掘潜在原因/因素。基于这项研究,他们已经开发出一套可以在数学和科学学科上能够提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项目。
问题:美国学生落后于全球同龄人
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学生在STEM学科上要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在过去几十年的标准化测试中,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而美国学生依然原地踏步。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数字体现:
——在1995年一次全球性的数学与科学常识测验中,美国12年级学生的表现低于21个参赛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2003年的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评估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中,美国参加测试的学生均为15岁,在所有40个参赛国家中排名第24位。
——在第三届国际数学和科学测试(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中,美国四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中只有7%达到了高级水平,而新加坡,有38%的四年级和44%的八年级学生达到了高级水平。
显然,在老师的课堂教授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普遍掌握之间存在了偏离。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许多批评的声音认为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些人则认为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面临着技术资源的短缺。
宾州国立大学的应对措施:提高课堂教学
让教师备课更加有效
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是教发展中的老师如何赋予课堂趣味性/如何将课堂变成一个乐园。小学科学教学论(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as
Argument)是州立大学基于这个问题出台的诸多方案之一。这项研究计划由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资助,旨在为新上岗的教师研制开发一些电子资源,帮助他们在科学课堂上充分展示例证和对科学现象的解释。
卡拉.赞巴尔.索尔是科学教育专业副教授,他成立了小学科学教学论研究小组,研究如何用强调例证和解释来教授科学。TESSA旨在培养职前教师的科学知识,以及授课的方式方法,并跟踪他们上岗后第一年里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科学方法课程的一部分,职前教师可以在TESSA网站上注册,观看科学课教学的视频案例,并回答问题。每一个在线TESSA课程案例都提供了一套教材,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科学论证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在线案例包含课堂教学视频,思考题,教师评价视频,教师互评,教案,以及其他教学资源。
赞巴尔.索尔这样描述TESSA,“TESSA资源致力于通过更多的学习,来让更多的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合格的科学课教师。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有效的进展,比如确保职前教师用有意义的学习和有目的的探究,这些符合当代思想的方式来学习科学。然而,他们在正式上岗前很少有机会亲眼见到真实的科学课堂,真实的教师与学生。TESSA案例会增加更多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所能遇到的教学问题的种类。”
职前教师们的反响非常积极。他们认识到了这种能够让他们即时接触“即将实现的愿景”的平台所带来的好处。职前教师经常会在面试中谈及TESSA案例的细节,虽然他们会在实践中遭遇问题,但是这些特殊案例的细节仍然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
赋予当代教育者力量
教育学院致力于帮助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学习如何在课堂上使用新技术,来让STEM学科变得有趣,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宾州州立大学科学与教育中心(The Center for Science and the
Schools)是一所基于教育学院,并在全大学内自发组织的研究中心,中心发展大学与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合作。让教师们通过CSATS和相关的赞助计划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资源,其中比较突出是以下几个项目:
21世纪的能源教育(E21),是CSATS和宾州州立大学公共广播的一个合作,把大学的课程专家,教师顾问,多媒体专家,教学设计者联合起来,共同开发一项创新课程,聚焦清洁能源。
利用一个多媒体配送模型的方式是与宾夕法尼亚州的科学标准一致的,E21项目提供在线课程计划,课程指导,以及其他教师的资源。富含技术知识的课程将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来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同时,配套的教学工具也可以让教师来评估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程度。
CSATS另一项突出的项目是波音-宾州州立大学教师休假研究奖学金(Boeing&Penn State Research Sabbatical Fellowships for
Teachers),有了波音公司的慈善支持,科学课教师们可以到大学的帕克主校区,参与由宾州州立大学科学家和工程师所指导的研究项目。该奖学金计划面向需求较高的城市学校的初高中教师,为他们提供了参与尖端领域的研究的机会。
科学教育教授和CSATS主管威廉姆.卡尔森说,“这些教师将会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学习了新技能。这是科学老师和科学家们合作的一个机会,并对彼此的努力给予了更多的尊重”。
CSATS还提供了星期六科学研修班(Saturday Science
Workshops),期间,宾州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将与来自中小学的教师和职前教师分享他们的研究,“每个月选择一个星期六,在这一天教师和大学的科学家集合到一起,在一个轻松又专业的氛围下分享和学习”,CSATS的专业发展协调员凯伦.埃克隆说到。
埃克隆与研修班的开发者们共同研发了适龄课程,该课程紧密结合宾夕法尼亚科学技术/环境与生态教育标准(Pennsylvan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 and Ecology
Educational
Standards)。参与课程的老师在这一天会以学生的角色来完成探究型科学课,完成后还能够得到ACT48(专业发展方面)的学分,“研修班结束后,教师们便会带着课程计划,科学背景知识,和一些教材去应用到他们自己的课堂上”,埃克隆说。
开发新的教学方法
九二届哲学博士、数学教育副教授罗斯玛丽.比克和工程学院助理教授伊丽莎白.凯森怀特,正共同致力于研究一项数学教育的新途径, “卓越的数学:一个 ‘新技术’背景下的数学成就”,这是教育学院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基金会的又一项合作。
斯蒂尔顿-海斯派尔(宾夕法尼亚)学区的中学生们正体验着数学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被更好的应用,包括工程,信息技术,和商务情景等。比克和凯森怀特确保以兴趣为主题,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帮助学生在宾夕法尼亚学校评估系统(Pennsylvania System of School
Assessment)和每年一次的TerraNova测试(美国标准化成绩测试的一个系列,旨在评估中小学生在阅读、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研究、词汇、拼写等方面的情况)中提高成绩。
学生们学习的是含有数学概念的,可以实际操作的电子器件(比如手机和超市中的存货标签),“当学生们看到手机和衣服这些他们喜爱的东西出现在了数学课上,他们简直无法阻挡心中的惊奇和热情了”,比克说,“他们问的问题都是与数学思想有关的,因为数学能够帮助他们用全新的视角来看他们的世界”。
学院的其他教师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科学课教学方法,于去年成立了探究式科学研究隐形学院(The Invisible College for Inquiry Science
Study),作为一个研究型专业发展团队,聚焦于中学课堂上的科学教学。科学教育助理教授斯考特.麦克唐纳成立了一个小组,集结了宾夕法尼亚所有的科学教师,团队的核心工作就是为分析专业发展和学术宣传而制作的探究型科学课示范录像带。
2005年秋天,ICISS增加了实习教师,团队的发展更进了一步。ICISS的教师作为实习教师的导师,带领他们用一个学期来学习探究型科学教授法。
这种教授法可以反应在05级理学士杰西.克劳鲍尔的一对一型的教学经验上,她评价说,“用探究式要求学生开发他们的自主创意思维和在不同的层面的真实想法,比他们在传统课堂上的思考方式要好,他们不只是单纯的被灌输知识,还要真正的不得不去亲自弄清楚,这就给了他们一个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用这些技能来增强在课堂上的学习,并且在今后也能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刚开始,很多学生非常不情愿用这种方式学习,因为不习惯,而且,这也要求他们要做的非常多,然而,一旦他们习惯于这种方式,并且开始意识到他们可以在这样深的概念层面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他们便开始期待它,并享受它所带来的挑战”。
尽管ICISS小组分布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所有学区,但技术可以帮助各个小组彼此进行项目上的沟通合作,小组利用诸如视频,讨论板块,博客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实习教师取得进步,并开发实践基础上的探究式教学。
利用技术资源
还有一项以提高课堂教学有关的尝试,就是为发展中的教师提供教学方面的尖端工具,课件设计,通信技术和相互合作。在2005-06学年初,宾州州立大学与苹果公司建立了一个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为初级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项目和中级英语专业发展学校项目(Secondary English
PDS)中的获奖教师提供笔记本电脑,让他们能在实习期间使用,这个“一人一本”的主要目的是,在所有层面转换教与学,从学生到起点,富有经验的教师到教师的培训者。
01届教育硕士陶德.罗斯,PDS项目的一个实习教师解释到,“笔记本电脑让我能够对课堂和它对教师的意义有不同的思考。它帮助我连接了教学的各个断面,比如计划,授课,评估,就像每样东西包括在一个移动的教学工具中,它为我开创了一个新的视野,知道了课堂及其他教学形式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形态来实现”。
&边栏:技术赋予教育者力量
教育学院教学系统项目的所有教师意识到,让技术进驻当代的课堂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该项目组启动了一个新的在线教育技术项目——教育硕士教学体系。这个项目将会帮助教师学习怎样运用技术,和衡量技术的运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影响。
该项目将会对教师和他们的课堂产生一个直接的影响,因为许多课程要求了该项目的实施,并在课堂上对项目进行评估,第一组实施是在2006年夏天开始的。
这个在线硕士项目和其他教学系统项目都直接取决于学院教学系统的全体教员积极有效的研究工作。教员们当前正在研究如何为基于技术学习设计有效的环境,和学习者如何用博客和其他通讯工具建立虚拟社区。
例如,教育和信息科学技术副教授克里斯托夫.郝德利,对设计和研究基于技术支持的社区尤其感兴趣,自科学技术增强学习中心(Center for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in
Science)建立起,他就成为了该中心的一位积极的研究合伙人。
TELS将大学的研究人员和初高中教师集结在一起,共同提高科学课的教学。它由国家科学基金建立,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学习和教学中心,总部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除了宾州州立大学之外,还有来自全球的大学和学区的研究合伙人。
大学和学区的合作研究是TELS工作的中心,研究人员可以直接与一线教师一起工作,来测试和完善课堂活动,并提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定制教材和辅导学生的方法。这些教师的经验也可以帮助形成大学研究报告,贡献给更多的人学习。
郝德利对TELS自行研究建立的社区尤其感兴趣,“学习如何协同工作,让TELS不仅仅是一个研究小组,我们的目的是建立高质量的学习研究、专业发展研究,最终,协同研究。而事实已有证明,我们已经取得了成功”。
(张蓓蓓 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教师[201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破除束缚高校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力,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要求,现就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把握考评总体要求
  (一)将教师考核评价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考核评价是高校教师选聘、任用、薪酬、奖惩等人事管理的基础和依据。考核评价政策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对于新时期高校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正确科研导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开展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影响。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紧迫任务。
  (二)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近年来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在教师分类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机制创新、强化聘期考核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仍然存在教师选聘把关不严、师德考核操作性不强;考核评价缺乏整体设计,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重视不够、重数量轻质量的情况还比较严重;考核评价急功近利,考核结果的科学运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三)坚持考核评价改革的正确方向。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切实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把握考核评价的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遵循教育规律相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各高校要从自身发展阶段和办学特色出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全面考核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全面考核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内容,同时针对当前教师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考察和评价。坚持分类指导与分层次考核评价相结合,根据高校的不同类型或高校中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以及教师所处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健全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办法。坚持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引领作用,合理发挥奖惩性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形成推动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二、加强师德考核力度
  (五)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考核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高校教师有师德禁行行为的,师德考核不合格,并依法依规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六)严把选聘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关。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师选聘考核的基本要求,贯穿到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严格聘用程序,规范聘用合同,将思想政治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并作为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突出教育教学业绩
  (七)严格教育教学工作量考核。所有教师都必须承担教育教学工作,都负有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要将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把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明确教授、副教授等各类教师承担本专科生课程、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要求。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解答学生问题,指导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各类竞赛以及老中青教师“传帮带”等工作,应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八)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多维度考评教学规范、教学运行、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获奖等教学工作实绩。引导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学纪律,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学校应实行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九)健全教学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教师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职务)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除访学、进修、培训、组织派遣、产假等原因外,教学工作量不能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或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不合格的教师,其年度或聘期考核应为不合格。
  (十)强化课堂教学纪律考核。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教学基本要求,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严格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实践环节等的督导力度。对在课堂传播违法、有害观点和言论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四、完善科研评价导向
  (十一)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鼓励原始创新和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引导教师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扭转将科研项目与经费数量过分指标化、目标化的倾向,改变在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收入分配中过度依赖和不合理使用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等方面的量化评价指标的做法。
  (十二)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评价倾向,鼓励潜心研究、长期积累,遏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将具有创新性和显示度的学术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防止学术不端。
  (十三)实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针对不同类型、层次教师,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对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主要考察学术贡献、理论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对从事应用研究的教师主要考察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对科研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注重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的结合。
  (十四)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周期。教师科研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科研团队考核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统筹年度考核、聘期考核、晋升考核等各类考核形式,根据绩效情况,可以减少、减免考核,适当延长考核评价周期。共享考核评价结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评价。
  五、重视社会服务考核
  (十五)综合考评教师社会服务。突出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综合评价教师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训、科技推广、专家咨询和承担公共学术事务等方面的工作。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鼓励引导教师主动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充分认可教师在政府政策咨询、智库建设、在新闻媒体及网络上发表引领性文章方面的贡献。建立健全对教师及团队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相关的经费使用和利益分配方面的激励机制。
  (十六)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业绩的考核。大力促进教师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聘任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服务岗位的教师,主要考察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绩效,并作为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落实国家关于高校教师离岗创业有关政策,保障教师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合法收益。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把科研成果转化作为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十七)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高校应调整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增设教师专业发展考评指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细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确立教学学术理念,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提升教师教学学术发展能力。落实每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以及在职研修等。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每5年到企业顶岗实践不少于6个月。
  (十八)建立考核评价结果分级反馈机制。高校应建立教师考核评价的校、院(系)分级管理体系。维护教师权利,考核结果应通知教师本人。注重与教师的及时沟通和反馈,科学分析教师在考核评价中体现出来的优势与不足,根据教师现有表现与职业发展目标的差距以及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制订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引,促进全体教师可持续发展。
  (十九)积极推进发展性评价改革。支持高校普遍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完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制。支持高校开展教师发展性评价改革,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通过引领示范,以点带面,逐步全面推开发展性评价改革。
  七、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二十)合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高校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考核评价结果要作为职称(职务)评定、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继续培养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鉴定、指导、激励、教育等综合功能。
  (二十一)建立政策联动机制。要探索建立院校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和教师评价政策联动机制,优化、调整制约和影响教师考核评价政策落实的评价指标。扭转评价指标过度强调教师海外学历、经历或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倾向,并作为院校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十二)推进部门协调落实。建立健全学校主要领导牵头,人事管理部门协调,教学、科研、研究生等管理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做好人员配备和工作保障。加强高校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整合教师工作的各类数据信息,形成完整准确的教师考核评价工作信息数据库,为考核评价提供基础,实现学校管理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各高校要把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工作摆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实抓好。要结合实际制订本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报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京ICP备号,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门主管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