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我的家庭小调查三年级,我就想问一下各位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多少

高校生活费调查: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生活费|新生|大学生_新浪新闻
  原标题:高校生活费调查: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6日电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大学生的“开学装备”和消费水平再次成为舆论热话题。近年来,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开销也随之水涨船高。动辄上万元的电子设备、每月上千元的生活费,让不少家长感慨“压力山大”。
  上大学一个月多少生活费才够花?不同地域间的学生有何区别?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近日,中新网记者在北京、陕西、湖北、湖南、四川、江苏等地的高校进行了走访调查。
西安部分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表 张一辰、阿琳娜 制图
  一个月多少生活费才够花?
  今年8月,有媒体在北京大学生群体中随机调查发现,近三成在京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一时间,大学生的生活费话题被舆论热议。
  从全国范围看,中国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如何?今年2月,麦可思研究院曾发布2016年大学生消费理财观的调查,这份来自全国范围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在校生月均消费1212元,在被调查学生中,41%的学生生活费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并有结余。
  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究竟多少才够花?不同地区之间又是否有所差别呢?
  “每个月元大概够花了。在学校吃饭的费用不高,少的花10元就够,而一天30元已经吃得很好了。”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新生许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西安,记者随机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月生活费在1000元到1500元的学生占比最多。在接受采访的31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的月生活费在这一区间内。月生活费在1500元到2000元的学生有9人,500元到1000元(含1000)以及2000元以上的学生各有3人。
  与此同时,在武汉,武昌理工学院近日也做了一份类似调查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02份,结果显示,月生活费在1200元以下的占比超过6成。
  根据调查,有52.97%的大学生表示平均每个月生活费为800元到1200元,有33.17%的大学生表示平均每个月生活费1200元到2000元,而每个月生活费800元以下或者2000元以上则占到少数,分别占比例为7.92%和5.94%。
  资料图:日,首都师范大学部分院系迎来新生报到。图为学生家长帮孩子购买开学用品。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大学生生活费都花在了哪里?
  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常都花在了哪里呢?
  记者调查发现,餐饮无疑占据了学生生活费的“大头”,服装、社交、娱乐等项目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来自长沙学院的范琴同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月花销在元之间,钱来自于父母和周末兼职。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吃饭、买生活用品、衣服、护肤化妆品以及书籍,此外同学间的聚餐费用也是一笔支出。
  “聚餐一星期一次,人均50-100元。另外,男女生的区别在于,男生大部分主要是吃饭花钱,女生除了吃饭还要买别的东西。”范琴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记者随机调查的31名西安大学生也表示,生活费主要用于吃穿等生活开销,以及聚餐游玩、考试培训报名等。
  其中,开销最大的项目主要是餐饮(71.42%)、服饰(41.94%)和出游(19.35%)。男生开销最大的是餐饮部分,女生则为餐饮和服饰。
  武昌理工学院的调查显示,除了日常的伙食费消费,有84.65%的学生表示生活费主要用于购买日常用品,也有部分生活费用于购买衣物、娱乐消遣、朋友聚餐以及学习等方面。
  另外,记者发现,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网购都是大家偏爱的一种消费方式。
  武昌理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二学生姜馨芳介绍,她每个月生活费1700元左右,800元左右的伙食费,300元的话费,每个月还有网络淘宝大概花费300—400元,还有200-300元花在班级聚餐或者部门、社团聚餐等。
  在苏州,大二学生李同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里每月固定给他1600元的生活费,生活费大部分花在了日常餐饮上,每天平均在30元上下。剩下的就是上网购买喜欢的书籍,此外他每个月还是有300元左右的结余。
西安部分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调查 张一辰、阿琳娜 制图
  生活费不够花怎么办?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大学生的生活费绝大多数都是依靠父母提供,不过不少学生都有过课外兼职的经历,以此来补贴生活费。
  在苏州,读大四的唐同学是学生会的宣传干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爱好摄影,所以平时会利用这个爱好挣点“外快”。毕业季时,他承接了很多班级拍摄毕业照的业务,平均一个人收10块钱,这让他小赚了一笔。
  上个学期,唐同学想买一台新单反相机,替换掉从父亲那得来的老爷机。经过一番软磨硬泡,父母最终决定“赞助一半,借一半”。唐同学觉得“这样挺好的,让我也感受一下赚钱的压力,免得花钱大手大脚”。
  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大三的学生谭佳则表示,自己一个月生活费要1000元,但父母每次都是打3000元到卡里,她每个月都固定存下1500元。
  与此同时,谭佳还有额外的收入,因为是学校传媒中心的主任,她一个月还有180元的工资,向校外媒体投稿还有稿费。
  记者在西安进行调查时也发现,被采访对象中,有超过六成学生的生活费中既有父母资助,又有勤工俭学的收入。
  此外,当每月生活费无法满足开销时,过半学生表示会放弃消费想法,近三成学生表示会向父母、同学借助或兼职挣钱,其他同学则倾向于使用金融信贷,先满足消费需求,后期偿还。
资料图:清华大学日前迎来新生入校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对于入学“标配”,学生怎么看?
  如今,除了大学生的生活费水涨船高,连入学装备也全面升级。
  “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电脑、ipad、相机等好像已经成为了标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15级金融学院保险学的学生李凤告诉记者。
  同样,记者在西安采访时也得到了类似答案。在调查的31名西安大学生中,电脑、手机等接近于必备品,人手皆有。而拥有苹果手机、单反等设备的大学生也接近五成。
  此外,超过六成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电脑、手机等为生活和学习必需品,而配置单反、pad、kindle、DV等电子产品则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满足自身爱好。
  不过,对于是否需要跟风追求电子设备的“高大上”,不少学生都表示应该“量力而行”。
  “我对于电子设备没有特殊的要求,能用就可以,我可能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许晓东告诉记者。
  “大学生购买电子产品还是应该量力而行,理性消费。”李凤对于这个问题也有着类似的观点。
  谭佳则认为,“手机没必要买品牌的,因为学习需要,电脑需要配置,其他没必要买。当然,我自己喜欢摄影,现在正存钱准备买个单反。”
  在谭佳看来,大学生可以追求那些所谓的品牌电子产品,但是应该自己挣钱购买,而不是向父母伸手。(张尼、张一辰、阿琳娜、钟升、朱晓颖、朱志庚、贺劭清、卢文伟、吕秋晴、刘明杨参与采写)(完)
责任编辑:刘光博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绿色的豆芽芽)
(南南不自愈)
第三方登录:高校生活费调查: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原标题:高校生活费调查: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6日电随着各大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大学生的“开学装备”和消费水平再次成为舆论热话题。近年来,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开销也随之水涨船高。动辄上万元的电子设备、每月上千元的生活费,让不少家长感慨“压力山大”。
  上大学一个月多少生活费才够花?不同地域间的学生有何区别?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近日,中新网记者在北京、陕西、湖北、湖南、四川、江苏等地的高校进行了走访调查。
  西安部分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表 张一辰、阿琳娜 制图
  一个月多少生活费才够花?
  今年8月,有媒体在北京大学生群体中随机调查发现,近三成在京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一时间,大学生的生活费话题被舆论热议。
  从全国范围看,中国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如何?今年2月,麦可思研究院曾发布2016年大学生消费理财观的调查,这份来自全国范围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在校生月均消费1212元,在被调查学生中,41%的学生生活费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并有结余。
  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究竟多少才够花?不同地区之间又是否有所差别呢?
  “每个月元大概够花了。在学校吃饭的费用不高,少的花10元就够,而一天30元已经吃得很好了。”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新生许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西安,记者随机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月生活费在1000元到1500元的学生占比最多。在接受采访的31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的月生活费在这一区间内。月生活费在1500元到2000元的学生有9人,500元到1000元(含1000)以及2000元以上的学生各有3人。
  与此同时,在武汉,武昌理工学院近日也做了一份类似调查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02份,结果显示,月生活费在1200元以下的占比超过6成。
  根据调查,有52.97%的大学生表示平均每个月生活费为800元到1200元,有33.17%的大学生表示平均每个月生活费1200元到2000元,而每个月生活费800元以下或者2000元以上则占到少数,分别占比例为7.92%和5.9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体育馆业余体校,有一群4-13岁的小学员,虽然他们每天坚持训练辛苦,他们却十分快乐。多年来,黄教练教了不少学员,有的在全国少儿体育比赛中荣获金银铜奖,有的已经成为国家体操运动员。
&来源:中国青年网
9月4日,西安翁先生在城西草阳村附近米拉公寓有套房,今年3月租给了一对90后情侣。华商报记者 李小博 摄影 强军  翁先生介绍,“是在网上谈好的,家具家电全配,对方可以拎包入住,房租每月1600元。
&来源:华商报
日消息,Marcia和Millie这对罕见的黑白双胞胎姐妹如今要上中学了,而她们的老师绝对不会将她们认错。她们的妈妈Amanda接受采访时说,Millie是遗传了爸爸,她们的爸爸是牙买加裔,肤色较深,Marcia遗传了自己,是金发白人。
&来源:中新网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一摄影基地里,一位女模特穿着毛衣、戴着围巾和手套拍摄照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7月中下旬,杭州迎来近几年最热的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多日超过40℃。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杭州气温有所下降,但烈日下感觉还是蛮热的。
&来源:中新网
三届全运会武术散打比赛上演终极大战,在最后一项男子90公斤的对决中,陕西老将许家恒开赛仅2秒,就用一记高鞭腿KO四川小将尤雄,斩获金牌。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来源:澎湃新闻网
大渝网消息,在南岸区的一间舞教室里,一群美女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跟随着节奏扭动腹部和胯部,跳着肚皮舞。随着肚子里的小宝宝一天天平安长大,家人也渐渐理解了杨西欧,不再干涉她跳舞了。
&来源:重庆晨报
车祸发生后,现场惨不忍睹,白色小轿车被沙土掩埋,在货车车厢重压下,车身几乎被压成废铁片,完全变形...由于视频中无法看清两边的红绿灯,所以暂无法辨别车辆是否违章驾驶,具体情况还有待交通部门进一步调查通报。
&来源:今日一线
原标题:自曝遛狗未拴绳遭暴打 女主持发道歉信“对不起吓到孩子了”  8月30日中午12点过,家住成都麓山国际社区的邓女士下楼到超市买东西,顺便将家中6个月大的金毛带出门溜,赶时间的她并未拴牵引绳。各位朋友们,我是个主持人,有时候在台上也有讲错话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原谅我当时说话的不理智。
&来源:成都商报
&来源:凤凰网
此刻他已经距离岸边4000英尺,警方派出无人机航拍,在发现扎卡里的同时,也发现了他身边的鲨鱼……追捕行动就此变成了救援行动。警方派出海岸警卫队、消防海事部队、急救人员等,根据无人机提供的线索,定位到了扎卡里。
&来源:凤凰网
要说起娱乐圈里紧追时尚前沿的女星,章子怡自然是不得不提,毕竟每次的机场秀、礼服秀来美出新高度。比如,章子怡亮相第一届澳门国际影展开幕式红毯时,曾引起一阵骚动,黑色蕾丝高级定制晚礼服雪白肌肤气质优雅大方美出新高度。
&来源:国际在线
男子醉酒后玩无人驾驶 站车顶跳舞
&来源:梨视频高校生活费调查: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中国新闻网
  对于入学“标配”,学生怎么看?  如今,除了大学生的生活费水涨船高,连入学装备也全面升级。  “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电脑、ipad、相机等好像已经成为了标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15级金融学院保险学的学生李凤告诉记者。  同样,记者在西安采访时也得到了类似答案。在调查的31名西安大学生中,电脑、手机等接近于必备品,人手皆有。而拥有苹果手机、单反等设备的大学生也接近五成。  此外,超过六成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电脑、手机等为生活和学习必需品,而配置单反、pad、kindle、DV等电子产品则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满足自身爱好。  不过,对于是否需要跟风追求电子设备的“高大上”,不少学生都表示应该“量力而行”。  “我对于电子设备没有特殊的要求,能用就可以,我可能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许晓东告诉记者。  “大学生购买电子产品还是应该量力而行,理性消费。”李凤对于这个问题也有着类似的观点。  谭佳则认为,“手机没必要买品牌的,因为学习需要,电脑需要配置,其他没必要买。当然,我自己喜欢摄影,现在正存钱准备买个单反。”  在谭佳看来,大学生可以追求那些所谓的品牌电子产品,但是应该自己挣钱购买,而不是向父母伸手。(张尼、张一辰、阿琳娜、钟升、朱晓颖、朱志庚、贺劭清、卢文伟、吕秋晴、刘明杨参与采写)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hgahoocgao]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高校生活费调查: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 市场 -宜昌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买房利器小程序
乐居看房小程序
楼市报道小程序
房贷计算器
房产家居直播平台
高校生活费调查: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近年来,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开销也随之水涨船高。动辄上万元的电子设备、每月上千元的生活费,让不少家长感慨“压力山大”。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大学生的“开学装备”和消费水平再次成为舆论热话题。近年来,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开销也随之水涨船高。动辄上万元的电子设备、每月上千元的生活费,让不少家长感慨“压力山大”。
上大学一个月多少生活费才够花?不同地域间的学生有何区别?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近日,中新网记者在北京、陕西、湖北、湖南、四川、江苏等地的高校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个月多少生活费才够花?
今年8月,有媒体在北京大学生群体中随机调查发现,近三成在京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一时间,大学生的生活费话题被舆论热议。
从全国范围看,中国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如何?今年2月,麦可思研究院曾发布2016年大学生消费理财观的调查,这份来自全国范围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在校生月均消费1212元,在被调查学生中,41%的学生生活费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并有结余。
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究竟多少才够花?不同地区之间又是否有所差别呢?
“每个月元大概够花了。在学校吃饭的费用不高,少的花10元就够,而一天30元已经吃得很好了。”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新生许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西安,记者随机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月生活费在1000元到1500元的学生占比最多。在接受采访的31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的月生活费在这一区间内。月生活费在1500元到2000元的学生有9人,500元到1000元(含1000)以及2000元以上的学生各有3人。
与此同时,在武汉,武昌理工学院近日也做了一份类似调查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02份,结果显示,月生活费在1200元以下的占比超过6成。
根据调查,有52.97%的大学生表示平均每个月生活费为800元到1200元,有33.17%的大学生表示平均每个月生活费1200元到2000元,而每个月生活费800元以下或者2000元以上则占到少数,分别占比例为7.92%和5.94%。
大学生生活费都花在了哪里?
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常都花在了哪里呢?
记者调查发现,餐饮无疑占据了学生生活费的“大头”,服装、社交、娱乐等项目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来自长沙学院的范琴同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月花销在元之间,钱来自于父母和周末兼职。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吃饭、买生活用品、衣服、护肤化妆品以及书籍,此外同学间的聚餐费用也是一笔支出。
“聚餐一星期一次,人均50-100元。另外,男女生的区别在于,男生大部分主要是吃饭花钱,女生除了吃饭还要买别的东西。”范琴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记者随机调查的31名西安大学生也表示,生活费主要用于吃穿等生活开销,以及聚餐游玩、考试培训报名等。
其中,开销最大的项目主要是餐饮(71.42%)、服饰(41.94%)和出游(19.35%)。男生开销最大的是餐饮部分,女生则为餐饮和服饰。
武昌理工学院的调查显示,除了日常的伙食费消费,有84.65%的学生表示生活费主要用于购买日常用品,也有部分生活费用于购买衣物、娱乐消遣、朋友聚餐以及学习等方面。
另外,记者发现,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网购都是大家偏爱的一种消费方式。
武昌理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二学生姜馨芳介绍,她每个月生活费1700元左右,800元左右的伙食费,300元的话费,每个月还有网络淘宝大概花费300—400元,还有200-300元花在班级聚餐或者部门、社团聚餐等。
在苏州,大二学生李同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里每月固定给他1600元的生活费,生活费大部分花在了日常餐饮上,每天平均在30元上下。剩下的就是上网购买喜欢的书籍,此外他每个月还是有300元左右的结余。
生活费不够花怎么办?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大学生的生活费绝大多数都是依靠父母提供,不过不少学生都有过课外兼职的经历,以此来补贴生活费。
在苏州,读大四的唐同学是学生会的宣传干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爱好摄影,所以平时会利用这个爱好挣点“外快”。毕业季时,他承接了很多班级拍摄毕业照的业务,平均一个人收10块钱,这让他小赚了一笔。
上个学期,唐同学想买一台新单反相机,替换掉从父亲那得来的老爷机。经过一番软磨硬泡,父母最终决定“赞助一半,借一半”。唐同学觉得“这样挺好的,让我也感受一下赚钱的压力,免得花钱大手大脚”。
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大三的学生谭佳则表示,自己一个月生活费要1000元,但父母每次都是打3000元到卡里,她每个月都固定存下1500元。
与此同时,谭佳还有额外的收入,因为是学校传媒中心的主任,她一个月还有180元的工资,向校外媒体投稿还有稿费。
记者在西安进行调查时也发现,被采访对象中,有超过六成学生的生活费中既有父母资助,又有勤工俭学的收入。
此外,当每月生活费无法满足开销时,过半学生表示会放弃消费想法,近三成学生表示会向父母、同学借助或兼职挣钱,其他同学则倾向于使用金融信贷,先满足消费需求,后期偿还。
对于入学“标配”,学生怎么看?
如今,除了大学生的生活费水涨船高,连入学装备也全面升级。
“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电脑、ipad、相机等好像已经成为了标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15级金融学院保险学的学生李凤告诉记者。
同样,记者在西安采访时也得到了类似答案。在调查的31名西安大学生中,电脑、手机等接近于必备品,人手皆有。而拥有苹果手机、单反等设备的大学生也接近五成。
此外,超过六成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电脑、手机等为生活和学习必需品,而配置单反、pad、kindle、DV等电子产品则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满足自身爱好。
不过,对于是否需要跟风追求电子设备的“高大上”,不少学生都表示应该“量力而行”。
“我对于电子设备没有特殊的要求,能用就可以,我可能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许晓东告诉记者。
“大学生购买电子产品还是应该量力而行,理性消费。”李凤对于这个问题也有着类似的观点。
谭佳则认为,“手机没必要买品牌的,因为学习需要,电脑需要配置,其他没必要买。当然,我自己喜欢摄影,现在正存钱准备买个单反。”
在谭佳看来,大学生可以追求那些所谓的品牌电子产品,但是应该自己挣钱购买,而不是向父母伸手。
热日 12:57
热日 18:32
热日 09:25
热日 09:18
热日 08:49
热日 09:13
热日 09:27
热日 12:35
热日 09:29
热日 09:08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与盛行,旅客户一直是住宿业的重要客源,这次,在线短租把目光瞄准了这一市场。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家庭小调查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