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自称是一个普通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pdf工作者,为什么那么多人

&figure&&img src=&/50/v2-1fb0db0ed536a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6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50/v2-1fb0db0ed536a_r.jpg&&&/figure&&p&无论咨询具体过程如何,心理咨询师走进咨询室的那一刻,心里想的总是如何帮助来访者实现他想要的改变。&br&&/p&&p&这些年,我和来访者一起经历了很多改变。有些改变是被动的,结婚了、离婚了、工作了、失业了、失恋了……突如其来的生活变动需要我们内心也做出相应改变。有些改变则是主动的,看起来外边的事情没太大变化,但我们心里不想再这么继续下去了。我们想要换一种状态重新开始。&/p&&p&改变很容易。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历。改变又很难。当我们想要朝着某个方向改变时,无论我们想要改变一个习惯还是一种相处方式,都会遇到很多阻力。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p&&p&「……想想不能再颓废下去了。于是,我制定了满满的计划,一项项高效率地完成了。第一天,我很开心。第二天下午,我觉得有点累,没有完成当天的任务,我很沮丧。第三天,我又开始拖延,当天一项任务都没有完成。第四天,我开始思考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我的生活就是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吗?这些无趣的任务又有什么意义。」&/p&&p&这样的时候多了,哪怕有好的变化,我们都会对自己说:「没用的,就是打几天鸡血的事,过几天又会回去的。」&/p&&p& 很人面临改变是,内心充满了犹豫和冲突。他们想的是:我要是能变成某某样子就好了,最好还不需要费什么力。可真要面临改变,他们又会有很多的理由保持现状。霍尼是这么形容这种内心冲突的:&/p&&p&「他们像是在开车,一边踩着油门,一边踩着刹车,发动机在轰鸣声中空转着齿轮,汽车却没法前进半分。」&br&&/p&&p&把这个比喻扩展一下:&b&改变像是一个新手要开车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油门是改变的动力,目的地是改变的目标,道路是改变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而刹车,是让我们避免焦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果改变要发生,需要我们踩油门的同时,把刹车松开。否则,就算偶尔你的油门强劲到居然能带动刹着车的汽车,汽车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很快停下来。&/b&&/p&&p&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真要让人把刹车松开,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想:「那不行,我还没学会开车呢,怎么能把刹车松开!」&/p&&p&作为刹车,「防御机制」说的是人的心理自有一套本领来避免过重的焦虑和压力。它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习惯,却极少有人意识到它。打个比方,一个瞎子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他看不见墙,甚至意识不到墙的存在。但他行走的路线,却从来不会撞墙。有一天,一个明眼的朋友来看他,临走时说,我看你绕了很多歪路啊。等朋友一走,他就开始尝试新路线。当他想要改变时,他马上意识到了墙的存在。他每迈出一步,焦虑总会把它拉回到原来的路线上来。&/p&&p&你几乎可以在任何行为背后找到「防御机制」的影子。有时候,它体现在僵硬的认知信条、焦虑的情绪和无法适应现实的行为中。通过「防御机制」,你可以看到人的行为如何被维持。改变为何难以发生,是因为我们很难改变自己的防御机制。而持续的变化,也总是伴随着防御机制的变化。&/p&&p&从4月25日开始,我会在知乎live做一个关于&strong&「改变」的系列课程&/strong&。在这个课程里,你会学到如何「踩油门」以及如何「松刹车」。与把人当作行为训练机器的改变课程不同,这个课程会涉及到更多「防御机制」的知识。在我看来,它连接着我们的过去和现在,认知和情感,既体现了人的复杂,也体现了改变的复杂,是这个改变课程的基石。&/p&&p&在本课程中,我会把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我在心理咨询中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来跟你讲讲关于改变的那些事。如果你正寻求改变、实践改变、希望了解改变,这个课程会对你有所帮助。&br&&/p&&p& 改变没有终点。持续的改变历程,就是心智进化和成熟的历程,也是个人成长的历程。希望这个既有理论,也有方法的课程,&strong&能陪你走这一程改变的路。&/strong&&/p&&p&另外这个课程虽然只有8次课,但持续的的时间却有些长。这么安排的理由有三个:(1)改变本身就需要时间。(2)在每次课后,我都会布置一些阅读或实践的作业。课程间隔长一些,大家就有时间去完成。(3)课程时间拖长一些,我就不会那么紧张。当然最后一个理由,是我自己的防御机制了。&/p&&p&课程链接:&a href=&/lives/courses/340352& class=&internal&&课程报名:让改变发生&/a&&/p&
无论咨询具体过程如何,心理咨询师走进咨询室的那一刻,心里想的总是如何帮助来访者实现他想要的改变。 这些年,我和来访者一起经历了很多改变。有些改变是被动的,结婚了、离婚了、工作了、失业了、失恋了……突如其来的生活变动需要我们内心也做出相应改…
&figure&&img src=&/50/v2-85bcf78f0bccc74c32e937f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50/v2-85bcf78f0bccc74c32e937f_r.jpg&&&/figure&&p&「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如何拒绝别人」、「如何XXXX」(一时没想不出来,请补充)并称敏感内向者的人生三大难题。&/p&
&p&&b&表达需要很难,部分是因为如果我们的需要从未被认真对待,我们自己也不太好意思当回事了。部分是因为我们担心如果表达了需要而被别人拒绝,可能会起冲突。更多是一种奇怪的羞耻感,好像我们表达的不是需要,是原罪似的。&/b&羞耻程度取决于你觉得这种需要在别人眼里会有多正当。&/p&
&p&为了不让大家想歪,我来举个例子:比如朋友问你借了五万块钱,过了约定时间没还,你喝了一瓶二锅头壮胆以后,还是会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但如果朋友借了你两百块钱,你就会纠结要不要去要回来。去要吧,这么点钱,会不会显得自己小气?不去要吧,可心里明明放不下。再来一瓶二锅头吧,借出去的钱没拿回来,又损失两百块酒钱。&/p&
&p&&b&所以说,表达需要,最难的,是表达这种难以言说的「小需要」。&/b&&/p&
&p&我有个小朋友,叫小A吧,最近就遇到了这种「小需要」的烦恼。他毕业没多久,人挺宅,平时在家打打游戏做做饭,很少社交活动。前段时间有个大学同学从外地来杭州找他玩,住在他家。第一天,他很开心,买了菜亲自下厨。两人相谈甚欢,中间还喝了点小酒。吃喝完了,麻烦的问题来了:该洗碗了。&/p&
&p&我觉得任何现代家庭都应该装一个洗碗机,来解决「谁洗碗」这种烦恼。我家没装因为我老婆心疼钱所以包了。小A也没装,但他心里是有规矩的。虽然还没女朋友,他已经把这个规矩当成了未来家规:一个人做饭,另一个人洗碗。&/p&
&p&可朋友远道而来,他当然不好意思让他遵循这个规定。所以当朋友(假装)要洗碗的时候,他很客气地说:&/p&
&p&「没关系没关系,我来洗。」&/p&
&p&朋友也很热心,说:&/p&
&p&「好,那明天我来洗。」&/p&
&p&第二天他上公司加班去了,朋友在家玩。晚上买了菜回来,照例做饭,两人又喝了点小酒。吃完饭想歇歇,正等着朋友洗碗,朋友把碗一推,说「辛苦了」,到沙发上葛优躺去了。&/p&
&p&于是小A就遇到了这「小需要」的烦恼。该不该跟朋友说呢?「我上了一天班,你也玩了一天了,虽然你是客人,一点家务不干可不行。再说了,明明你昨天说了要洗的啊!」&/p&
&p&小A越想越气。去洗碗吧,不甘心,跟朋友说吧,又小题大做了。他坐在桌子旁,等着朋友自己觉悟。奈何朋友的「悟性」实在有些低,等了大半天,都没动静。&/p&
&p&&b&有时候,我们会把别人没看到自己的需要,等同于别人拒绝了这个需要。对于这种拒绝,我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牙还牙,去他家吃饭,让他洗碗。可这实施起来太麻烦。另一种做法,就是把这些「拒绝」的举动记到一本黑账上,黑账多了,这人自然就会被列入「不可交往」名单。而这人还被蒙在鼓里。&/b&&/p&
&p&所以小A一边洗碗一边想:&/p&
&p&「这人素质太差了,这么不会体谅人。如果是我,我可绝对不会这样!」&/p&
&p&你当然不会这么想。你最会察言观色了嘛。可是,如果这样的帐多了,你就会发现,周围可交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就算是同样敏感的人,他们的敏感点也不一定能对上啊。有时候,这些不善表达需要的人会觉得自己冤:明明自己性格温和,善解人意,人畜无害,人际交往中处处吃亏,应该大受欢迎才对,怎么反而孤独了呢?&b&他们没想到,发生在内心的让人心烦意乱的复杂账目早晚会找到一劳永逸的方法:远离人群。不跟人发生关系,就不会有什么难以表达的「小需要」了,自然也会有什么小黑账了。&/b&&/p&
&p&但小A还是为这件事苦恼。他最苦恼倒不是朋友怎么不体谅,而是这么简单的事自己居然怎么说不出口。他来跟我调教该怎么表达需要。我问他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会怎么表达。他憋了半天,红着脸说:&/p&
&p&「喂,你怎么不洗碗啊?不是说好了你洗吗?」&/p&
&p&这当然也是表达需要,但表达的主要是想跟对方吵架的需要。我总觉得,当我们在这样表达需要时,我们其实没有呈现完整的对话。完整的对话应该是这样的:&/p&
&p&「能帮我洗碗吗?」&/p&
&p&「不能。」&/p&
&p&「喂,你怎么不洗碗啊,不是说好了你洗的吗?」&/p&
&p&所有的念头在心里一闪而过。&b&我们没有意识到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其实已经预设了对方拒绝的立场,我们在用指责的方式回应对方的拒绝,却误以为自己在表达需要。&/b&真正表达需要的,只有最前面那句:&/p&
&p&「能帮我洗碗吗?」&/p&
&p&它那么直接了当不加修饰,说出来反而让人更不好意思。&/p&
&p&我发现,越不善于表达需要的人,表达需要时越像是在回应对方的拒绝,因此也更容易引来冲突。为什么会预设对方拒绝的立场呢?大概我们自己也觉得,对方不会认同我们的「小需要」,所以要为它辩护。无论预设对方会支持还是反对,我们总是把表达需要放置在一个假想的人际关系中,我们总会设想,这个需要表达了,对方如果觉得我小气会怎么样?万一我表达了需要,别人不认可怎么办?这让表达需要变得更加困难。&/p&
&p&那么,当我们表达需要时,这个需要究竟是「大」是「小」、该不该表达,究竟是由我们自己的感觉决定,还是由假想中的表达对象决定?&b&如果我们的表达是根据假想对象的反应来决定的,那我们的重点就变成了把假想对象的反应预测得更真实一些。我们变成了一个反应灵敏的雷达,但我们自己却没有决定怎么做的权力。相反,如果我们的表达是由自己的感觉决定的,我们有对这件事的控制权,如果我们有需要,就可以直接表达。&/b&&/p&
&p&对于这类细碎又微妙的人际关系问题,无论是怎么拒绝别人、怎么表达需要还是怎么XXX,阿德勒老师都提出过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叫「课题分离」。&b&如果你去问阿德勒老师该怎么办,估计他会建议你把「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分开。「表达需要」是你的事,而是否满足你的需要,那是别人的事。&/b&每个人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只为自己分内的事负责。如果你感觉自己背上有些痒痒,你自然会去挠,而不会去想别人是否会认为你应该痒。表达需要也是如此。也许你会问:那万一别人拒绝了该怎么办?别人拒绝了那就拒绝了啊。至少你还可以选择,是继续跟他做朋友,还是跟他绝交。与假想的对方的反应相比,这至少是一个真实的反馈,就算吵架了,也比内心戏要好一些。&/p&
&p&所以,表达需要不是为了让别人接受或者拒绝,我们自己有这个需要,这个需要就会想着法让我们看到它、正视它、承认它。这么说来,其实没什么「小需要」,所有的需要,都是我们内心的需要。&/p&&p&&b&小调查:你曾有过什么小需要?你是如何表达的?&/b&&/p&&p&&b&公众号(happinessclass,幸福课,欢迎关注。)&/b&&/p&
「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如何拒绝别人」、「如何XXXX」(一时没想不出来,请补充)并称敏感内向者的人生三大难题。
表达需要很难,部分是因为如果我们的需要从未被认真对待,我们自己也不太好意思当回事了。部分是因为我们担心如果表达了需要而被别人拒…
&figure&&img src=&/50/v2-d090ee8addffd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d090ee8addffda_r.jpg&&&/figure&&p&《摔跤吧!爸爸》讲的是一个印度老爹,曾是全国摔跤冠军,一心想着生个儿子继承自己的摔跤事业。然而天不遂人愿,老爹虽然用尽偏方,还是一连生了好几个女儿。但这个老爹不甘心,他从女儿胖揍隔壁男生看出了女儿的天赋,毅然决然逼着女儿每天早起锻炼、穿男孩衣服、在女儿再三哀求下剪了她们的头发。在周围人的嘲笑声中,把女儿一步步培养成了摔跤冠军。&/p&&p&电影套路和弱智的地方很多,最套路的地方,是为了衬托父亲形象,强行黑了女儿在国家队的摔跤教练。另外,不知是剪了还是怎么的,居然没看到热闹的印度歌舞。但总体来说非常热血和温情,体现了梦想的伟大,也体现了竞技体育的残酷与美。&/p&&p&一片好评声中,这部电影也有一些争议。有人说这个电影三观不正。它反应的价值观是:子女是父母的产物,所以子女的人生必然由父母做主。更有人愤怒指出,这个电影宣扬让&b&「女儿沦为父亲梦想的奴隶」&/b&。&/p&&p&父母到底有没有权力,让女儿代替他们完成自己未竟的愿望呢?&/p&&p&这事细究起来,也属于「首先你得有一个……」系列。首先你得有个女朋友、然后你得有个老婆、然后你得有个女儿。这些我都有了,可是,然后,你得有个梦想,而且还是未竟的梦想,这……&/p&&p&仔细想想,我还真没什么未竟的梦想。当然我也有一些小小的理想,但这些理想都是很个人的,完成完不成,好像也没什么重要的关系,不会影响到家国兴亡宇宙安危,更不需要我女儿去帮我完成。想到这里,我倒是有些羡慕起那个有梦想的印度老爹来了。&/p&&p&先不说父亲有没有权力让女儿替自己完成梦想,单就梦想这件事本身,估计今天中国的很多家长就不一定有。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说上海私立学校的幼升小,几十个名额,几千人排队,家长和孩子同时进考场,家长不合格,孩子也录取不了。学校考察家长的职业、收入和文化课水平,这个略过不提,关键还要看家长的身材,太胖的不要,因为说明这个家长缺乏自制力。看到这里,吓得我赶紧去报了一个健身班。据说香港更夸张,从怀孕开始,很多妈妈就让肚子里的孩子练英语听力了,全然不顾孩子会不会吓得不敢出来。&/p&&p&这些家长与其说有什么梦想需要子女去完成,不如说担心子女会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他们哪有让子女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霸气,一个个都诚惶诚恐的,担心自己拖了子女后腿。&/p&&p&那万一父母真的有很重要的未竟的理想,能不能让子女去完成呢?对于这个问题,围观群众的观点其实也有些矛盾。比如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老师,无暇顾及儿女情长,一心为复国大业辛苦奔走,最后连父亲慕容博都在扫地僧的感召下放下执念出了家,他却怎么也不肯放下,落了个发疯的下场。看到慕容复的命运,很多人会唏嘘感慨,父母未竟的使命害人一生。可转眼到了美剧《权力的游戏》,观众看到为光复冬临城奋斗的史塔克家族的小辈们,苏珊啊,布兰啊,艾丽娅成了个刺客,报了血色婚礼的大仇,又觉得人家年轻有为了。区别在哪里?就是这么偏心啊。&/p&&p&家庭治疗里,有一个理论叫&b&派遣理论&/b&,说的是有时候父母会把没有完成的使命交给孩子。孩子在得到许可和鼓励后,会带着这样的使命去家庭以外的世界。他会把努力完成父母派遣的使命当作自己重要的人生目标。如果背离了这个目标,他会觉得自己背叛了家庭。旁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安排对孩子并不公平,尤其当家族的使命对孩子并没有明显好处。但孩子却乐于接受这样的使命。它显示了自己对父母的忠诚,是孩子和父母维系情感关系的&b&纽带&/b&,甚至,它还是孩子最初&b&生活意义感的来源&/b&。&/p&&p&当然,这样的派遣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总体来说,旁人和家庭对这件事的认识并不相同。而这种差别,&b&也正构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边界&/b&。曾经有个纪录片,讲的是日本寿司之神的故事。寿司之神有个儿子,从小就知道自己会子承父业,而他的训练也都被限制在如何把寿司做得更好上。这件事从旁人看来觉得多少有些残忍:孩子从小就被剥夺了人生的可能性。但寿司之神的儿子自己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能继承父亲的事业,是自己的荣光。&/p&&p&心理咨询的祖师爷弗洛伊德是另一个家族派遣的生动案例。弗洛伊德在自己的小女儿安娜身上实验了精神分析式的教育。即使安娜成绩突出,弗洛伊德仍然没让她读高中,因为「精神分析的训练不需要在学校完成」。这让她丧失了接受一流文理教育的机会。从18岁开始,安娜就成了父亲的秘书,22岁,她开始作为「病人」接受父亲的精神分析,这样的分析持续了好多年。她不得不在分析中向父亲袒露很多隐秘的幻想。弗洛伊德生病后,她又成了弗洛伊德的专职护士,也成了父亲思想的整理者和精神分析协会的继承人。作为学者,她发展了父亲所忽略的儿童精神分析领域。作为女儿,「她一直忠诚于自己的父亲,忠诚于父亲的事业和信仰。她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却不断从父亲的兴趣中寻求愉悦感,最终为自己找到了&b&成功和喜悦&/b&。」当然代价是,她终身未婚。&/p&&p&该怎么评价这样的家族派遣任务呢?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女儿为父亲做出的牺牲太不值得了,觉得孩子应该不受限制,过上自由的生活。其实我也这么想。但关键是,&b&女儿认同了父亲的理想,她愿意为此做出牺牲,这就是她的选择&/b&。而那些想要孩子获得自由的父母,会不会也是因为自己受限太多、牺牲太多,而把「自由自在地生活」当作一个未完成的梦想,派遣给了自己的孩子呢?&/p&&p&直到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还觉得家族派遣之类的事,与我无关。但我现在想起来了。我小时候,我妈妈总爱跟我讲她的故事。她6岁那年,外公去世了,家里有两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是遗腹子。那时候,村里办了小学,老师专门到家里跟外婆说,要让孩子去上学。妈妈躲在隔壁听到了,给自己缝了小书包,却在上学的路上让外婆给拦了下来,拖回了家。外婆重男轻女,觉得女孩子读书没什么用。更深的原因是,家里没有男人,弟弟妹妹都需要我妈妈照顾。没有读过书成了我妈一辈子的遗憾。&/p&&p&后来,为了我的教育,我妈坚持送我到市里读初中。又后来,我读了重点高中、本科、硕士,又去念了个博士。我一直觉得这是我自己的选择,直到有一天,我妈妈去银行填一个单子,她跟那个嘲笑她不会写字的银行柜员说:&/p&&p&「虽然我没读过书,但是我儿子是博士。」&/p&&p&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读的书里,有一部分,&b&是为她读的&/b&。&/p&&p&妈妈,你还有什么未完成的愿望吗?让儿子来替你完成吧。&/p&&p&小调查:&/p&&p&1. 作为父母,你有什么未完成的愿望,希望子女帮你完成?&/p&&p&2. 作为子女,你爸妈有什么未完成的愿望,你希望帮他们完成?&/p&&p&(微信公众号:happinessclass,幸福课,欢迎关注。)&/p&
《摔跤吧!爸爸》讲的是一个印度老爹,曾是全国摔跤冠军,一心想着生个儿子继承自己的摔跤事业。然而天不遂人愿,老爹虽然用尽偏方,还是一连生了好几个女儿。但这个老爹不甘心,他从女儿胖揍隔壁男生看出了女儿的天赋,毅然决然逼着女儿每天早起锻炼、穿男…
&p&这是一个值得进行严肃的学术探讨的问题,但是因为提问者没有把问题阐述清楚,导致很多答题者浅尝辄止。&/p&&p&前面的答者大部分观点我都赞同,但是我认为这些回答没有完整的解决这个问题。&/p&&p&@琳子 的回答主要解释了“多巴胺不是快乐物质”。&/p&&p&@Mon1st 的回答把问题拆解为了三部分,但没能做到逻辑自洽:&/p&&blockquote&1. 人生的意义就是快乐吗?&br&2. 快乐的感觉是否可以规约为某种神经递质或激素的释放?&br&3. 这一物质就是多巴胺吗?&/blockquote&&p&如果你多读几遍这三个问题:&/p&&p&人生的意义不是快乐&快乐不能简单等同于某种神经递质的活动&多巴胺不是快乐物质。&/p&&p&我们把意义设定为A,多巴胺设为B,快乐设为C,就会发现,这个回答的逻辑好像是:&/p&&p&因为:A不是C,B不是C,所以:A不是B。&/p&&p&这个问题问的是&b&“意义”&/b&和&b&“多巴胺”&/b&的关系,而不是&b&“快乐”&/b&和&b&“多巴胺&/b&”的关系。进行概念替换,实际上只是在对“我以为的提问者的问题”做出回应。 也许是出于某种惯性,我们在回答问题时总会自动的带入到一个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就像面对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也是,提问者一定是把多巴胺当成快乐物质了,所以才问出了这个问题,所以只要点出多巴胺不是快乐物质,这个题就答完了。&/p&&p&但现在(反正一时半会论文也编不下去了,正好放松一下)我决定不管提问者是怎么想的,&b&单纯从字面意义上回答一下“意义”和“多巴胺”的关系。&/b&&/p&&p&首先声明,任何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多种神经递质活动(生理层面)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心理现象也不能简单的还原为生理活动。&/p&&blockquote& “当我们沿着复杂性的阶梯拾级而上时,随着复杂性的增加,对称性不断降低,因此每一级阶梯上都需要有全新的概念构架。”—— P. W. Anderson【1】
&/blockquote&&p&所以当我在论述意义与多巴胺的关系时,我并没有试图将一个心理概念还原至生理概念,乃至生物化学概念。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请放弃阅读本回答。&/p&&h2&以下为正文部分:&/h2&&p&一开始的故事很简单,两个博士后米尔纳和奥尔兹在帮合作导师处理小白鼠时,不小心手劲大了一点,把电极片怼到了皮质下的组织,发现了传说中的“愉悦回路”。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个由&b&多巴胺能主导的神经通路*&/b&产生的冲动主要是渴求(wanting)而非喜欢(liking)【2】。&/p&&blockquote&*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激发并不仅仅依靠多巴胺一种化学物质,也受到5-羟色胺能、GABA能等神经递质系统的调控。&/blockquote&&p&其实这一点恰恰反映了意义感和幸福感或其他积极的主观感受之间的不同。可能很多人都读过,弗兰克尔的那本书叫&i&Man’s Searching for Meaning&/i&,意义感也是这样一种激发你的渴求,让你去追寻的东西。&/p&&h2&&b&动物模型的启示&/b&&/h2&&p&人类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先从动物身上找一点线索。Jaak Panksepp一直致力于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研究,他将中脑的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称作是动物的&b&SEEKING system&/b&【3】。SEEKING system是一套自发的、无条件的行为发生机制,它是一切行为的原点,是动物产生的第一个高级心理活动。&/p&&p&我们现在讨论人工智能的奇点,认为一旦机器能够自主学习,自主进化,那么人类将很快被人工智能超越。&b&SEEKING system实际上赋予了动物这样的能力。&/b&&/p&&p&在动物研究的基础上,Panksepp认为,SEEKING system应该也与人类的动机、意义感有关联。&/p&&blockquote&(SEEKING energize)many mental complexities that humans experience as persistent feelings of interest, curiosity, sensation seeking and, in the presence of a sufficiently complex cortex, the search for higher meaning. —— Jaak Panksepp (p.145)【3】&/blockquote&&h2&&b&人的意义感究竟是什么?&/b&&/h2&&p&科学研究的一个局限性在于,你不可能既是一个观察者,又是一个观察对象,同时还要保持观察过程的客观性。所以心理学研究不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只能研究“&b&人们意义感的来源是什么?&/b&”“&b&人们对于意义的感受是什么?&/b&”以及“&b&人们对于意义的感受是如何产生的?&/b&”&/p&&p&&b&意义来源:&/b&了解意义感的来源主要靠询问人们“哪些事情让你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意义感只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经验。&/p&&p&弗兰克尔认为,我们的意义感包括由创造性价值获得工作的意义、由体验性价值获得爱的意义、由态度性价值获得受难的意义。90年代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4】,人们意义感的来源包括:职业生涯(工作和接受教育, 73%);爱情和婚姻(69%);生儿育女 (58%);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49%);事故/疾病/死亡(47%);分居和离婚(17%) 以及一些主要消费 (9%)。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意义感主要来源于:自我超越的经历、自我实现的经历、对内在价值的坚守以及积极情感和他人的陪伴【5】。&/p&&p&&b&意义感受:&/b&意义感与动机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最早的时候,研究者认为,人们对于意义的感受就是“&b&一种有目的的生活状态&/b&”(Purpose in Life)【6】。Steger认为【7】,人们对于意义的感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我的生命有/没有意义(&b&Presence of Meaning&/b&)以及我是不是在寻求、探索和拓展生命的意义(&b&Search for Meaning&/b&)。两者是循环上升的螺旋结构关系。追寻意义能够深化拥有意义的感受,拥有意义感能够带来更多的积极情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过,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时,追寻意义会带来一定的负性情感,让人感受到痛苦。&/p&&h2&&b&有意义的感受是如何产生的?&/b&&/h2&&p&Beumeister等人认为【8】,人们拥有意义的感受主要来源于一种需要的满足。自我决定理论【9】提出,人们行为最终的动机,都和基本需要有关。比如,你问一个人“你为什么要工作?”他说:“为了挣钱。”“那你为什么要挣钱?”“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为什么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为了被人爱。”“为什么想要被人爱?”“……”。&/p&&p&当对话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触及了人们的&b&基本需要&/b&,这是一种无法回答也无需回答的问题,只要是人,我们就有和别人产生联系的需要,这种Relatedness就是一种最基本的需要。&/p&&p&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为三种,除了Relatedness,还有认为自己具有胜任力的Competence,以及认为自己有自主选择权的Autonomy。&b&由这些基本需要所主导的动机过程,称作内部动机过程,内部动机过程会给我们带来意义感。&/b&&/p&&p&而内部动机状态与多巴胺能系统的活动确实是存在关联的【10】。一些比较直接的证据:&/p&&ol&&li&在内部动机的状态下,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更频繁的出现&b&心流(flow)&/b&体验。而研究表明,人们产生心流体验的频率确实和纹状体尤其是壳核中多巴胺D2受体的含量有关系【11】。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不同类型,也可以预测一个人是否更容易出现心流体验【12】。事实上,现在的研究认为,多巴胺能系统是&b&大脑突显神经网络(Salience Network)&/b&【13】的一部分,而突显神经网络在大脑中起着调节中央执行网络与默认网络的阀门的作用。&/li&&li&神经影像学的证据表明,当处于内部动机状态时,尾状核和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激活更持久,而外部动机状态下,该区域的活动消退的更快【14】。&/li&&li&反映了多巴胺能神经系统活动的脑电信号错误相关负波(ERN)和反馈相关负波(FRN)在内部动机状态下有更大的振幅【15】。&/li&&li&人们在新奇问题下的反应和左侧尾状核等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16,17】。&/li&&/ol&&h2&&b&回到题主的问题&/b&&/h2&&p&人生的意义就是多巴胺么?&/p&&p&当一个人说自己的人生的有意义的时候,这个意义一定具有某种来源,这个来源是存在于过去或者未来的某一个具体的对象,比如说“我有一段稳定的婚姻”,或者“我做的事业未来可以改变世界”。&b&意义感的来源与个人的社会经验有关,不是多巴胺可以解释的。&/b&&/p&&p&但是,从意义感的产生过程来说,不管是动物的探索和学习,还是人类的内部动机状态,都与多巴胺系统的活动存在着某种关系。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人为的通过药物等手段,激活多巴胺系统就可以使我们产生意义感。&/p&&p&&b&生理基础是产生意识活动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b&&/p&&h2&&b&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b&&/h2&&p&【1】Anderson, P. W. (1972). More is different. &i&Science&/i&, &i&177&/i&(4047), 393-396.&/p&&p&【2】Berridge, K. C., & Robinson, T. E. (2003). Parsing reward. &i&Trends in neurosciences, 26&/i&(9), 507-513.&/p&&p&【3】Panksepp, J. (2004). &i&Affective neuroscience: The foundations of human and animal emotions&/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4】Baum, S. K., & Stewart Jr, R. B. (1990). Sources of meaning through the lifespan. &i&Psychological Reports&/i&, &i&67&/i&(1), 3-14.&/p&&p&【5】Schnell, T. (2009). The Sources of Meaning and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SoMe): Relations to demographics and well-being. &i&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i&, &i&4&/i&(6), 483-499.&/p&&p&【6】Crumbauch, J. C., & Maholick, L. T. (1969). &i&Manual of instructions for the Purpose in Life Test&/i&. Psychometric Affiliates.&/p&&p&【7】Steger, M. F., Frazier, P., Oishi, S., & Kaler, M. (2006).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i&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i&, &i&53&/i&(1), 80.&/p&&p&【8】Baumeister, R. F., & Wilson, B. (1996). Life stories and the four need for meaning. &i&Psychological Inquiry&/i&, &i&7&/i&(4), 322-325.&/p&&p&【9】Ryan, R. M., Huta, V., & Deci, E. L. (2013). Living well: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on eudaimonia. In &i&The exploration of happiness&/i& (pp. 117-139). Springer Netherlands.&/p&&p&【10】Di Domenico, S. I., & Ryan, R.M. (2017) The Emerging Neuroscience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A New Frontier in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i&Front. Hum. Neurosci. 11&/i&:145. doi:10.3389/fnhum.&/p&&p&【11】de Manzano, ?., Cervenka, S., Jucaite, A., Hellen?s, O., Farde, L., & Ullén, F. (201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proneness to have flow experiences are linked to dopamine D2-receptor availability in the dorsal striatum.&i&Neuroimage&/i&, &i&67&/i&, 1-6.&/p&&p&【12】Gyurkovics, M., Kotyuk, E., Katonai, E. R., Horvath, E. Z., Vereczkei, A., & Szekely, A. (201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low proneness are linked to a dopamine D2 receptor gene variant. &i&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i&, &i&42&/i&, 1-8.&/p&&p&【13】Menon, V. (2011). Large-scale brain networks and psychopathology: a unifying triple network model. &i&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i&, &i&15&/i&(10), 483-506.&/p&&p&【14】Murayama, K., Matsumoto, M., Izuma, K., & Matsumoto, K. (2010). Neural basis of the undermining effect of monetary reward on intrinsic motivation.&i&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i&, &i&107&/i&(49), .&/p&&p&【15】Ma, Q., Jin, J., Meng, L., & Shen, Q. (2014). The dark side of monetary incentive: how does extrinsic reward crowd out intrinsic motivation. &i&Neuroreport&/i&, &i&25&/i&(3), 194-198.&/p&&p&【16】Kang, M. J., Hsu, M., Krajbich, I. M., Loewenstein, G., McClure, S. M., Wang, J. T. Y., & Camerer, C. F. (2009). The wick in the candle of learning: Epistemic curiosity activates reward circuitry and enhances memory.&i&Psychological Science&/i&, &i&20&/i&(8), 963-973.&/p&&p&【17】Gruber, M. J., Gelman, B. D., & Ranganath, C. (2014). States of curiosity modulate hippocampus-dependent learning via the dopaminergic circuit. &i&Neuron&/i&, &i&84&/i&(2), 486-496.&/p&
这是一个值得进行严肃的学术探讨的问题,但是因为提问者没有把问题阐述清楚,导致很多答题者浅尝辄止。前面的答者大部分观点我都赞同,但是我认为这些回答没有完整的解决这个问题。@琳子 的回答主要解释了“多巴胺不是快乐物质”。@Mon1st 的回答把问题拆解…
&p&人生脚本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过去(尤其是童年)是否能决定我们的未来?&/p&&p&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假设一个命运的主角,我们就叫他小张吧。小张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p&&p&(1)母亲在3岁的时候,因为不堪忍受父亲的家暴离开了他。后来父亲也去外地打工,并成家了。&/p&&p&(2)小张从小就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但老两口很疼爱孙子,在有限的条件内,总是尽量满足孙子的需要。&/p&&p&(3)小学到初中,小张的成绩不太好,经常考试不及格,为此经常受到一些老师和同学的嘲笑。&/p&&p&(4)有个老师很同情他,在他的生活中给了他很多关照。&/p&&p&(5)虽然成绩不好,小张的手比较巧,会用捡来的钢丝给自己做玩具手枪。&/p&&p&(6)小张有两个好朋友,也是差生,三个人经常一起玩。&/p&&p&(7)青春期的时候,小张有一次离家出走去找她妈妈,但妈妈很冷漠地拒绝了他。&/p&
&p&……&/p&&p&时光荏苒,转眼30年过去了,小张没能上大学,一直在一家汽车配修店打工。小张交个几个女朋友。他好像没法和她们建立起正常的关系,一旦确立了关系,他就会非常依赖对方,并想完全占有对方,直到对方不堪忍受而离开。上个月,一个他很爱的女生刚刚离开,悲痛之余,他开始怀疑人生。命运的脚本仿佛已经写下,他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p&&p&如果你相信命运脚本(并且受过一些心理学训练),你很容易发现小张行为的内在逻辑。没有父母的童年让他特别缺爱,因此有对爱的过度渴求,这让他很难与人建立起正常的、有边界的关系。也许你还会说,他在恋爱中不断寻找的,是童年失落的妈妈。这就是所谓的命运脚本。&/p&&br&&p&然后,时光荏苒,转眼35年过去了。因为非常擅长修理汽车,小张逐渐成了工厂里的技术支柱。他上一个老板自己出去创业,带着他一起,于是他成了一个汽车维修公司的合伙人,负责对维修工人进行技术培训。35岁的时候,他遇到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年纪比他大不少,对两性关系的处理也更成熟。她用极大的爱包容了他。小王第一次发现,原来和恋人还可以这样相处。上个月,他们有了一个孩子。在欣喜之余,小张开始回顾人生。他很感恩现在的生活。&/p&&p&这时候,你相信命运脚本(并且受过一些心理学训练),你同样也很容易发现小张现在生活的内在逻辑。虽然童年缺爱,但小张有爱他的爷爷奶奶,这教会了他基本的爱。无论是那个关心同情他的老师还是一起玩的好朋友,小张都有跟他们建立起关系的能力,他能够得到同伴的信任,也能够得到老板的信任。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小张从小就显示出了摆弄机械的才能,这为他后来成为维修厂的技术骨干打下了基础。另外,小张35岁时遇到的女人,让他兜兜转转一直寻找的母爱终于有了回应。这改变了他。&/p&&br&&p&&b&所谓的命运脚本,有点像根据一个人现在的生活状况,来为他写一个传记,解释他的生活何以到了这里。一个人的生活材料总是包含很多消极的挫折和积极的资源,而怎么组织材料,是根据现在的状况来决定的。材料还是原来的材料,决定哪些材料重要,却至关重要。因为传记总是具有逻辑一致性的,我们在读一个传记时,经常会有「原来命运早已做了如此安排的感觉」。&/b&&/p&&br&&p&&b&所以,命运脚本与其说是「童年经历决定了选择」的产物,不如说是「回溯式因果」思维的产物——如果有了结果,我们总能找到解释这个结果的原因,并因此觉得,这个结果早已命中注定。&/b&&/p&&br&&p&真正能够证明命运脚本存在的,不是回溯式研究,而是前瞻性研究。如果我们能通过一个人过去或现在的状况来预测未来,那才证明命运脚本存在。&/p&&p&心理学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若干个很牛的实验,用的就是持续时间很长的前瞻式研究。其中一个很牛的研究叫格兰特研究,是1938年由哈佛大学健康服务中心发起的,选取了268个大二的哈佛学生,每两年填写一次问卷,每五年接受一次体验,每十五年访谈一次,这个研究现在还在持续,估计是要一直研究到这些被试去世了。设计问卷和访谈的人中,不乏一些很有名的精神科医生,有不少还受过精神分析训练。这些被试经历了二战,经历了美国大萧条,当然也经历了经济繁荣。结论是:宏观上,亲密关系的质量是最有预测力的指标,但是具体到个人,就很难预测了。具体见瓦伦特的《怎样适应生活》,有很多这些被研究者的故事。)相反,很多被试表现出了很多跟他们童年不同的、让人吃惊的转变。&/p&&p&另一个牛逼的研究是有哈佛法学院发起的,研究从1940年开始,选取的样本是456名社会经济上比较弱势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有一半的家庭生活在贫民窟,有三分之二的家庭需要领取社会福利。结论同样是:没法预测他们的未来。&/p&&p&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研究中,有11位男性被认定有最糟糕的童年环境。他们出身在很贫穷的家庭、童年就表现出低自尊、有类似父母离异、母亲精神疾病、父亲酒精成瘾或精神迟滞之类的精神问题。他们在14岁时接受了第一次访谈,研究者普遍认为他们将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25岁第二次访谈,这11名被研究者仍然在经历某些心理的困境。但是,当47岁再接受访谈时,这11位被研究者中,有8位已经有了体面的工作、稳定的婚姻和爱情,并且发展出健康的心理水平。&/p&&p&所以如果「命运脚本」指的是那种童年决定人生的过去决定论,我觉得不太靠谱,人是环境、机遇和性格(其中包括了过去的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而且人有很大的自我塑造的能力,人一直都有自由。&/p&&br&&p&但是另一方面,发展一本自我传记,对于自我理解却至关重要。好的自我传记应该保持那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逻辑一贯性,而且能够整合生活变动所产生的各种挫折和情绪。在心理咨询里,我们总会花很多时间跟来访者探讨童年,回顾到他们过去经历的创伤和感受,有时候,我们还会提供关于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生活之间联系的洞见。从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咨询师在帮助来访者写一本他自己的生命传记。它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人生脚本。对于这种生命传记,我的看法是:&/p&&p&(1)写个人传记的材料是无穷尽的,我们必须有所选择。对于同样的人,100个作者有100种传记的写法。这个传记的写法常常跟现在有关。一旦一个最主要的故事建立和牢固了,那其它细节就会因为不符合这个故事情节而被抹去,最终我们的过去被整理成一个完成、连贯、符合逻辑的人生故事。&/p&&p&(2)没有哪一本传记是完全客观的。一方面,传记故事有主观性,另一方面,每个传记故事都需要有合理的材料和逻辑来支撑,你才能对此深信不疑。你不能为了积极虚构一个连你自己都不信的故事,那就变鸡汤了。但你同样不需要把自己的故事写得特别黑暗,这同样不真实。&/p&&p&(3)传记虽然是主观的,却仍有高下之分。好的传记应该足够真实,能容纳足够多的细节,而且更有对自我发展的洞察力。这些洞察力虽然仍是回溯式的,但它有逻辑一贯性,能把重要的人生变动和心理变化一统一的发展逻辑纳入到故事中,从而让故事变得有意义。(这也是命运脚本的起源。)&/p&&p&(4)只有在生活面临或发生变动时,我们才会去想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变动意味着我们有了新的材料,需要把它整合到我们的人生故事里。就像电影中出现的情节转折,有时候,这些新的材料会把我们的人生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当前的转变有时候意味着整个人生故事的转变。(这是自我可塑性的起源。)&/p&&p&(5)一旦获得了一个我们自己深信不疑的故事,这个故事就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运作。我们不太会去想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我们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之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发展出一个好的自我传记,也是为了不让自己成天沉溺于痛苦的内省中。这就是心理咨询里所谓的「对自我的整理」,一旦我们把我们的过去经历整理成了一个故事,我们就能把它打包放下了。&/p&&p&(6)怎么完成自己的人生故事。这需要一个安全的、能够完全接纳自我的环境,这样你才会去探索自己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很多时候,心理咨询的作用就在于提供这样一段关系,和来访者一起去探索和整理他的人生故事。&br&&/p&
&p&这是我对人生脚本的理解。&/p&
人生脚本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过去(尤其是童年)是否能决定我们的未来?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假设一个命运的主角,我们就叫他小张吧。小张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1)母亲在3岁的时候,因为不堪忍受父亲的家暴离开了他。后来父亲也去外地打工,并成家…
&figure&&img src=&/50/v2-2f7f7d0fd141f9e0b568e0_b.jpg&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3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50/v2-2f7f7d0fd141f9e0b568e0_r.jpg&&&/figure&&p&几年前,《被讨厌的勇气》刚在中国出版时,我曾推荐过这本书。这是一本日本作家介绍阿德勒思想体系(或者叫自我心理学)的书。没看过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看,提供了很多看待人际关系的新鲜视角。用的是对话体,一个青年和一个大师,一问一答,来来回回就撑满了一本书。但居然很好看。青年总是可以问出我们心里最深的疑惑,而大师也总能给出发人深省的回答。&br&&/p&&p&但毕竟是一本阐述哲学理念的书,也有人觉得很枯燥读不下去。&/p&&p&万万没想到,这本书居然改成了电视剧。&/p&&p&而且是——推理剧!&/p&&p&哪,就是同名日剧《被讨厌的勇气》。&/p&&p&你想不通是怎么改的吧?我也想不通。&/p&&p&于是迫不及待地把刚出的几集都看了。挺好看的,有漂亮的女主,有故事,有个性十足的配角,还有大师和青年,有推理(唉,推理真的比较弱),有哲学,有心理分析,有犯罪动机的刻画。但是看完之后,还是有点懵。&/p&&p&要吐槽!真的要吐槽。&/p&&p&(没有剧透)&/p&&p&本来,我是一个不爱上纲上线的人,尤其是影视作品,编剧愿意塑造怎么样的人物事件,都是人家的创作自由,也无所谓正不正确一说。但我对这部电视剧期待不一样,既然打着《被讨厌的勇气》和阿德勒心理学的旗号,必然会影响到观众对这种思想体系的理解。对于其中的误解,必须予以反驳。&/p&&p&这部剧的主角,是一名女警官庵堂兰子。剧中多次借某心理学家之口(就是跟青年对话的大师),赞叹她是「阿德勒心理学理念的践行者」。&/p&&p&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p&&p&在她身边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怪人。&/p&&p&说她「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已经算是很客气了。说白了就是自我中心,总是臭着一张脸,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从不在乎别人对她的白眼,不在乎组织纪律,很多时候连基本的礼貌都不在乎。虽然业务能力很强,也够美,但可以想象,她在单位里的人际关系也是差得可以。&/p&&p&这样一个人,作为影视剧角色来看或许别具魅力。但把她塑造为「践行者」,难免会造成一种误导:践行这套理论的人,最后都会变成这样……&/p&&p&「学心理学的人果然有病。」&/p&&p&如果现实中有一个这样的人,你会喜欢跟她相处吗?一多半的人都会摇头。如果再问,你自己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摇头的人一定还会更多。&/p&&p&所以,为什么要把这个人塑造成这样?&/p&&p&这就要说到被讨厌的勇气是什么。&/p&&p&《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有一个核心概念,叫课题分离。&/p&&p&(顺便说一句,每次我说到课题分离,就会有人在下面纠正,是客体分离。我没打错,就是「课题」。客体关系理论是另外一套东西。)&/p&&p&课题分离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因为人际关系而产生的感受,是谁的感受,就是谁的课题。你让我做一件事我不愿意。我拒绝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因为我拒绝而讨厌我,这是你的课题。「为了让你不讨厌我,我就答应你了」,这称为课题的混淆,是作者强烈反对的一种认知,认为它是人际痛苦的根源。&/p&&p&换句话说,你讨厌我,这是你的事,我只能接受这种讨厌。&/p&&p&但是,敲黑板!这里有一个天大的误解:&/p&&p&很多人(包括编剧)都误以为:&/p&&blockquote&&p&&i&课题分离之后,秉承的人生态度就应该是「我就是我,管你去死」。&/i&&/p&&p&&i&我拒绝了你,转身就走。&/i&&/p&&p&&i&你不舒服,那是你的课题,气死你活该。&/i&&/p&&p&——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误解呢?&/p&&/blockquote&&p&&b&1&/b&&b&,分开你和我,不等于不管你死活&/b&&/p&&p&这种理解最大的谬误在于,它不认可「照顾别人的感受」。仿佛心理健康的人,就不该把对他人感受的关照,放到自己的人生课题中一样。&/p&&p&这怎么可能是健康的主张呢?&/p&&p&任何人都有和别人发展关系,保持亲密的愿望。交朋友,谈恋爱,团队合作,都需要一个人能够了解他人的感受,关照他人的感受(在阿德勒心理学里也提到了这一部分,从日语翻译过来是「共同体感觉」)。别人不舒服了,我也会跟着不舒服。注意,是我不舒服!不是别人的课题,就是我自己的课题。&/p&&p&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个课题?&/p&&p&庵堂兰子式的冷漠是一种方式:「对不起,你的事跟我没关系。」回绝之后,立刻后退十步,用行动表明「跟我无关跟我无关跟我无关……」&/p&&p&但是,也太做作了不是吗?&/p&&p&既然这件事情跟你无关,你的朋友因为一件跟你无关的事不舒服,你是不是多少也应该嘘寒问暖,关心一下,安慰一下,才是朋友的本分啊?&/p&&p&假如,你的朋友经历了某个意外打击,像是亲人去世了,你会以「你难过是你的课题,跟我无关」为由,像庵堂兰子一样转身潇洒地离开吗?&/p&&p&任何人这时候都会对他好一点的,对吧。&/p&&p&因为,「想对他好一点」也是此时此刻,我们自己的课题啊!&/p&&p&&b&2,课题分离,是一种方便的建构&/b&&/p&&p&但是,你忽然发现,这个朋友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才不舒服,你就一下子僵住了。好像没办法再给他什么支持了,心里总感觉哪里不对劲。&/p&&p&「是我害他这样,我现在还有什么脸面……」&/p&&p&你失去了关照他的能力,恨不得躲着他,不接他的电话。&/p&&p&为什么平添了这些痛苦?有没有办法化解这些痛苦?&/p&&p&有,阿德勒把它解释为「课题的混淆」。&/p&&p&你之所以感觉那么糟糕,是因为你自认为伤害了朋友,成了一个「坏人」。按照阿德勒的建构,你原本的课题是「想对朋友好一点」,这是你可以胜任的,现在却混入了一个新课题:「不想成为导致他不舒服的那个人」。&/p&&p&这个新课题,值得好好拆分一下。&/p&&p&根据课题分离的说法,「他不舒服」,这是他的课题。不管我们做了什么,他经过自己的加工和处理,成全了此刻的不舒服。换言之,不是别人「导致」他不舒服,而是他自己「选择」了不舒服。如果你采用了这种建构方式,事情就简单多了。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向他提供支持和安慰),而不需要承担不属于你的压力(比如,认为自己有义务「让」他保持舒服)。&/p&&p&而采用传统建构方式的人,往往是这么看问题的:&/p&&blockquote&&p&&i&是我害他这样,所以我不能拒绝他。&/i&&/p&&p&&i&是我害他这样,所以我不敢面对他。&/i&&/p&&p&&i&是我害他这样,所以我要补偿他,证明我是一个好人。&/i&&/p&&/blockquote&&p&这样一来,在处理人际困扰时就会受到更多限制。&/p&&p&由此可见,用课题分离的方式来考虑人际关系,有时候是更方便好用的。&/p&&p&据此行事,人不见得会变冷酷,反倒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需要,受到的限制会更少。他很灵活,同时界限又很清楚,不会把两个人的事混为一谈。他的关心就是关心,而非过度的干涉。他对别人没有越界的要求,又很清楚自己如何担负自己的责任。当他需要维护自己边界的时候,他会明确告诉你,而不是推开你。他理解你的不舒服,会陪你一起面对,而不用躲着你,敷衍你。&/p&&p&这样的人,是可以比庵堂兰子更招人喜欢的。&/p&&p&&b&3,我明白了,别人不明白怎么办?&/b&&/p&&p&有人说,虽然你说的这些很有道理,但是拿到现实生活中,不都还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吗?管什么用啊?我倒相信「他不舒服是他自己的事」,问题是,别人不这么认为啊!在人家心里,他不舒服就是我的错,你刚说的「课题分离」一大堆鬼话,人家根本不听也不信!他就是要讨厌我,记恨我!&/p&&p&……嗯,那些都是有可能的。&/p&&p&说到底,课题分离只是一种「你」可以选择的建构方式,而不是人人都必须学习的规则。我们掌控不了他人的想法,学习这些理论的关键,不在于要求别人怎么想,而在于当别人讨厌你的时候,你自己选择怎样的态度。&/p&&p&可以选择让自己相信:「他讨厌我,这是我的事,我要尽量让他喜欢我」。&/p&&p&可以选择让自己相信:「他讨厌我,这不是我的事,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如果他实在改变不了对我的看法,我也只好面对这事实」。&/p&&p&后者,就是「被讨厌的勇气」了。&/p&&p&我们管不了别人,只能决定自己,要不要在生活中贯彻这种勇气。&/p&&p&&b&4,心理学研究的是「是」,而不是「应该」&/b&&/p&&p&我们再扯远一点,谈谈心理学。&/p&&p&这些年,心理学越来越受欢迎,这股热潮背后有一个极大的误解,就是我们以为,可以从心理学中获得「应该怎么生活」的建议。很多人把心理学家和人生导师混为一谈(很多心理学工作者也乐得如此)。但,心理学不是一门提建议的学科。它是一门科学……好吧,要脸一点地说,至少是一门理学。&/p&&p&理学的本质,是为了揭示世界运行的规律,而不是为了替人做主。它更像是观察和解释者的角色,而非一个指挥家。它关心的是,事物之间本来的联系「是」什么样子,符合怎样的规律,而不关心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p&&p&当然,它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应该」派的人生导师们提供指导和依据。譬如,让我们假定,一些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孩子未来的幸福感」高度相关(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之后,某人生导师利用了这个研究,提出了一个倡议,「父母应该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应该怎么样),理由是——依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样更可能让孩子拥有更高幸福感。&/p&&p&这就实现了从「是什么」向「应该怎么样」的转化。&/p&&p&但是请注意,在这个转化背后有一个前提,就是所有的追随者,首先要认同「孩子未来的幸福感」是他们需要的东西。在这里,人们其实行使了一个隐蔽的选择的权利:为了获得某种结果,我们选择改变我们当前的行为或想法,而不是心理学要求我们改变。——这个选择,不由心理学替我们完成。&/p&&p&之所以谈这个,是因为临床领域的心理学结论,常常被用来作为某种教条或规诫。讲课题分离的时候,似乎就隐含着「你应该课题分离」,或「课题分离是大势所趋」的味道。这是不对的。一件事是谁的课题,由谁来负责,每个人可以采取不同的理解方式。所谓「应该如何」,不过是个人的偏好而已。&/p&&p&我不喜欢你,可以看作你的课题,也可以看作我的课题,没有应不应该一说。你不喜欢我,也是同样。而阿德勒的观点只是主张,如果选择把「我不喜欢你」当做我的课题,而把「你不喜欢我」甩给对方背锅,心态可能会变得轻松一些,生活会变得方便一些,可以省却不少麻烦,增加一些便利,而已。&/p&&p&不是没有代价,代价就是承担「被讨厌」的可能。&/p&&p&这种假设是不是真的成立呢?其实也还有待验证。但姑且就算成立吧,这也并不说明每个人都应该往这条路上走(或者说,这就是一条更「正确」的路)。你相信这种观点对你是好的,你就选择让自己戴上「课题分离」的眼镜看问题。本质上,培养被讨厌的勇气也好,追求让他人喜欢也好,都是各人自利的选择。绝不是说,拥有这种勇气的人,就更值得被人推崇或者如何光荣。&/p&&p&这是我对这部日剧最大的意见。它的倾向性太明显了,把《被讨厌的勇气》包装成了一本传教布道书。而它推出的榜样,还是一个如此与人格格不入的人!要知道,即使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也不等于要特意让人讨厌啊……&/p&&p&5,我们从阿德勒心理学里学到什么&/p&&p&在日剧《被讨厌的勇气》中,男主和女主初次见面。&/p&&p&男主问:「我怎么称呼你?」&/p&&p&女主很飘逸地说:「你怎么称呼我,是你的课题。」&/p&&p&男主一脸黑线……&/p&&p&看得我有一点尴尬癌发作。且不说人家问得并不出格,就算你不想告诉他,为什么不能直说呢:「我不想说。」像人类一样说话有那么难吗?&/p&&p&后来我反思了一下。我之所以那么尴尬,是因为我想起了认识的一些心理学爱好者,因为学到一点心理学的理论或是思想,就好像拿到了一个锤子,再看到什么都是钉子。恨不得每天把专业术语挂在嘴边,教训别人,还自我感觉良好。仿佛学习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更高段的评论家似的。&/p&&p&这不是学东西的恰当态度。如果一个东西是好的,那么它最重要的,是让你本人的生活变好,而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神气活现,看什么都不顺眼。&/p&&p&要我说,我从阿德勒心理学里学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我觉得是:&/p&&blockquote&&p&1)我减少了一些因为别人的看法而产生的烦扰。如果别人不喜欢我,我会说服自己,这是他的事,他会好起来的(如果他想好起来的话)。&/p&&p&2)我理解到每个人是如何为自己负责,减少了一些去掌控别人的妄念。&/p&&p&3)我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课题。遇到困扰的时候,当我判断它是我的困扰,我就不会怪罪于别人,从而增进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勇气。&/p&&/blockquote&&p&这些观念,的确让我的生活变好了一些。这是我喜欢它,并且推荐这本书的原因。至于你愿不愿意采用跟我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你的课题了。&/p&&br&&br&&p&————————&br&&/p&&p&&i&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therapistlsw&/i&&/p&&p&&i&心理咨询相关的原创文章,产量不高,偶尔推送,也许某一篇值得你想一想。&/i&&/p&
几年前,《被讨厌的勇气》刚在中国出版时,我曾推荐过这本书。这是一本日本作家介绍阿德勒思想体系(或者叫自我心理学)的书。没看过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看,提供了很多看待人际关系的新鲜视角。用的是对话体,一个青年和一个大师,一问一答,来来回回就撑…
&figure&&img src=&/50/v2-46e56cafcfe4f863a3df8e0bf7bc0496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46e56cafcfe4f863a3df8e0bf7bc0496_r.png&&&/figure&&p&2017年已经过去六分之一啦,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年初你定的计划(立的flag)都完成了多少?&br&&/p&&p&练口语?考雅思?过四六级?还是学一门日语、韩语、法语等二外?有拖延症不要紧,目标定的太高也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无论是学什么样的科目,都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学习方法。有些普适性的学习方法,不仅能适用于任何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让大家学半功倍!&br&&/p&&img src=&/v2-50ca7398f35fece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50ca7398f35fece_r.jpg&&&p&今天沪江君给大家讲一些随着时间推移日渐成熟的学习方法:&/p&&br&&h2&&b&1、费曼学习法 Feynman Technique&/b&&/h2&&p&以教促学:以便于回想储存的信息。&/p&&p&这个方法又称「快速学习法」,因为它可以迅速的找到对于刚刚学习过的知识生疏或者还没搞懂的地方,非常推荐!&/p&&img src=&/v2-5e2fa31c142e184d9841_b.jpg& data-rawwidth=&1057&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7& data-original=&/v2-5e2fa31c142e184d9841_r.jpg&&&p&步骤如图:&/p&&p&第一步:获取知识(某概念),理解你所要学习的材料的内容。&/p&&p&第二步:讲解/复述你所获得的主要内容。&/p&&p&第三步:用你自己的方式以潜意识的形式再次复述你所学到的知识。&/p&&p&第四步:这一步是一个可循环过程:不满意——纠错反馈;满意——尝试运用更简单精炼的语言概括。再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以运用。&/p&&p&第五步:反思。反思你在思考的时候在哪里卡了壳,着重这个地方,再次理解。这个过程至关重要!&/p&&p&第六步:检验,通过不断的进行实践检验才能巩固你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p&&p&考量自己对一个概念或知识是否理解,一个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讲给别人听,如果能够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让别人完全听懂你在说什么,就证明你完全了解所学的概念;如果不能,也许你还应该好好去理解一番才行。&/p&&img src=&/v2-133ef8f603eacc56cafc630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133ef8f603eacc56cafc630_r.jpg&&&p&加拿大人斯科特.H.杨(Scott H Young)用一年时间自学完成了 MIT 公开课上的 33 门计算机科学课程,正常情况下需要四年才能修完,并最终通过了所有考试!在分享其学习方法的时候,他也提到了费曼技巧。&/p&&br&&h2&&b&2、&/b&&b&思维导图学习法 Mind Mapping&/b&&/h2&&p&思维导图这个学习法相信不用沪江君多说,这个概念也早已在许多知识er心里留下不可撼动的位置!&/p&&img src=&/v2-d8ae0c9acf89aa2d53f3ac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d8ae0c9acf89aa2d53f3ac_r.jpg&&&p&这个理念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o博赞在达o芬奇笔记的启发下发明的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不过思维导图这个想法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早在公元三世纪,古罗马哲学家波菲利在其著作《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导论》中提出了一种对知识的分类体系——波菲利之树。&/p&&p&思维导图学习法的好处很多:首先是方便记录,加强记忆;其次过程非常自由,结果十分清晰;最后既见森林,又见树木。&/p&&img src=&/v2-ab09d790eaeed361df38af5_b.pn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v2-ab09d790eaeed361df38af5_r.png&&&p&(图片来源网络)&/p&&p&它的重点要素是:中心点、分支线、关键词以及个性标。&/p&&img src=&/v2-0c5de84d2fd0e7387dae6d2a2735370b_b.png& data-rawwidth=&969&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9& data-original=&/v2-0c5de84d2fd0e7387dae6d2a2735370b_r.png&&&p&(图片来源网络)&/p&&p&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认识大脑,并对储藏的信息进行提炼和重组。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时代,每天接收着庞大的信息量,这样的思维方式无疑是学半功倍的一种方法。&/p&&h2&&b&3、SQ3R 阅读法&/b&&/h2&&p&SQ3R这个阅读技巧的名字由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分别是“Survey! ( 浏览 )”、“Question! ( 提问 )”、“Read! ( 阅读 )”、“Recite! ( 复述 )”、“Review! ( 复习 )” 这几个词语所代表的意思是——&/p&&p&①
阅读之前,先浏览;&/p&&p&在这个过程中,要广泛涉猎所有的重要信息:书名、正副标题、插图表格、复习题和前言结语、摘要概要等。&/p&&p&②
在你浏览的时候,提出问题;&/p&&p&从书名、标题上就可以开始提问题,包括各章节承上启下的内容,这样一边粗读一边提问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钻研。&/p&&p&③
当你开始阅读时,要精读细读;&/p&&p&这个过程需对重要、难解的部分反复阅读,尽可能使自己理解。可以用“读书笔记”等方法将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建立联系。&/p&&p&④
读完一个章节后,进行复述;&/p&&p&这个过程考查快速记忆,回忆内容。看看自己开始的提问有没有得到正确的回答,来检验自己看没看懂。&/p&&p&⑤
复习要持续进行。&/p&&p&复习一般在复述的后一两天进行。既可以重温已有的知识,也可以温故而知新,从旧的知识里生出新的感悟。&/p&&img src=&/v2-36f51f82c369d359ff35d577a42d0467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36f51f82c369d359ff35d577a42d0467_r.jpg&&&br&&h2&&b&4、西蒙学习法 Simon learning method&/b&&/h2&&p&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教授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见解:“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 6 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p&&p&(西蒙教授立论所依据的实验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 1 分钟到 1 分半钟可以记忆一个信息,心理学把这样一个信息称为“块”,估记每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约是 5 万块,如果 1 分钟能记忆 1 “块”,那么5万块大约需要 1000 个小时,以每星期学习 40 小时计算,要掌握一门学问大约需要用 6 个月。)&/p&&img src=&/v2-fc1fd1ed7032f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2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fc1fd1ed7032f_r.png&&&p&为了感谢西蒙的这个研究成果,教育心理学界称这种学习法为西蒙学习法,又名 “ 锥形学习法 ”。其原理就像居里夫人所说的那样,“ 知识的专一性像锥尖, 精力的集中好比是锥子的作用力, 时间的连续性好比是不停顿地使锥子往前钻进。” &/p&&p&西蒙学习法的显著好处在于: 其知识增长是一种优势累积,不仅在知识的数量上,而且在知识质量上也和传统的学习方法不同。这里可以参考 “ 马太效应 ”,即越是在短时间之内全力掌握了一门学科,质量就越高,越能够理解与运用。&/p&&p&虽然这个学习方法现在还缺少实际的应用方法,还有一些无法忽视的壁垒:比如精力的无法长期保持专注等问题……不过老实说,沪江君还是很喜欢这个学习法,毕竟是一个很新颖的理念。&/p&&img src=&/v2-000da45a240f0ee49378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000da45a240f0ee49378_r.jpg&&&p&接下来,沪江君跟大家分享一些简单好用的学习小贴士。&/p&&p&&b&第一,先搞懂道理,再看实例。&/b&&/p&&p&不管学习什么领域,都会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如果我们能先把过程的个中道理搞清楚,再去看已经存在的实例就能一目了然。如果没搞清楚基础理论就去参考事例的话,往往会多走弯路,无疑事倍功半。先搞懂道理,再用实例去检验,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法。&/p&&p&&b&第二,始终保持在做最重要的事情。&/b&&/p&&p&著名的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就是“四象限法则”,也称“要事第一法则”。&/p&&p&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管理大师彼得o德鲁克等积极倡导,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的史蒂芬o柯维,专门著写《要事第一》,并成为全球畅销书。&/p&&p&你可以不用那么复杂,但一定要评估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不用担心还有其他事情没有做完,因为当你全力以赴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后,那么第二重要的事情自然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事情,这反而帮你提高了效率。&/p&&p&&b&第三,确保完全理解你正在学的东西。&/b&&/p&&p&虽然古时有云“不求甚解”,现在也常常推广泛听泛读之类的学习方法。但这些方法只适用于广泛涉猎大量的知识面,而如果你想要了解某一个知识领域的深度,就一定要专注于每一块小的知识点,完全理解它们。这样你才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p&&img src=&/v2-2c41ba1f1b6be1f648f943e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2c41ba1f1b6be1f648f943e_r.jpg&&&p&&b&第四,学习 25 到 30 分钟后,就休息一会儿或者做些其它有意思的事情。&/b&&/p&&img src=&/v2-9e2c343bce52997fdf64a5924ddeb6fd_b.png& data-rawwidth=&498&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v2-9e2c343bce52997fdf64a5924ddeb6fd_r.png&&&p&(图片来源网络)&/p&&p&一个人每天所能集中的精力是有限的,没办法长时间的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因此为了避免“无效学习”,科学建议一般在学习 25 - 30 分钟之后就应该休息 5 - 10 分钟,给大脑一个缓冲的时间,以便于更好的开始下一段学习。&/p&&p&这也是“番茄时间法”的基本原理。&/p&&p&&b&第五,一旦你要开始学习一个知识,先去检测一下自己的程度然后再主动去学习。&/b&&/p&&p&在开始学习之前,你首先要对自己学习的东西和自身的实力有所了解,再加以权衡,明确后就能更好地制定计划、确定学习进度等。还有在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时,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你主动地去学习时,你会更有创造力。&/p&&p&&b&第六,我们的大脑很擅长辨认却不擅长回忆,因此你可以用尝试着主动锻炼这个方面,比如说有目的的去检测自己。&/b&&/p&&p&你应该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你见到某个人或某件物品的时候,能够想起来是某人/某物是什么,却常常不记得当时的情景。这是大脑遗忘的一个正常反应,但是如果你常常带着锻炼的目的去检测自己的记忆,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有很明显的改善。&/p&&img src=&/v2-8123afebb74793c34dbef7262d01cecc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8123afebb74793c34dbef7262d01cecc_r.jpg&&&p&&b&第七,勤问,并及时改正和强化学习的知识。&/b&&/p&&p&如果你对某些知识感到很模糊的话,你可以去问问那些笔记做得好的朋友,或者向身边小伙伴求助,你一定能够获得启发。记得一定要及时更新笔记,以巩固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p&&p&&b&第八,通过一些记忆法来加强记忆,比如说:&/b&&/p&&p&①首字缩略法: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全集)&/p&&p&②意象联想:在你的脑海里,用你所学的东西编一个故事。&/p&&p&等~~~&/p&&p&著名记忆大师东尼博赞在他的著作《博赞记忆法》中就推荐过上述方法,以创造各种各样的联系方式,将不同事物放在一起记忆,让大脑自然地做出反应,他用这种方法帮助许多人加快了记忆速度,提高了记忆效率。&/p&&p&&b&第九,创造一个专属的学习空间。&/b&&/p&&p&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创造一个专属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环境里,你只能做学习相关的事情。每当你进入这个空间,脑中会下意识的开启学习状态,这个空间可以是你的书房、图书馆等。&/p&&p&&b&最后,学会奖励自己。&/b&&/p&&p&当你完成一整天的辛苦工作后,不论结果好坏,你都要好好地犒劳自己,让自己身体和心灵获得满足!&/p&&br&&p&介绍了这么多学半功倍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深入理解并加以运用,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观念方法听了一千遍也不如亲自实践一遍。&/p&&p&最后希望所有的小伙伴们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发掘潜力、轻松学习,让学东西变成一件令自己开心的事情!&/p&
2017年已经过去六分之一啦,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年初你定的计划(立的flag)都完成了多少? 练口语?考雅思?过四六级?还是学一门日语、韩语、法语等二外?有拖延症不要紧,目标定的太高也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无论是学什么样的科目,都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学…
&figure&&img src=&/50/v2-d729ecb1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d729ecb10_r.jpg&&&/figure&&p&你有没有想过,看待这个世界,可以有完全颠覆的角度?&br&&/p&&p&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千辛万苦却找不到答案,有可能不是因为你运气不好,或是答案太难,而是「问题」本身出了问题?&/p&&p&有没有想过,心理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不但可以带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同时还可以带我们认识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本身?&/p&&p&
就像在几何学的体系中,改变一个「平行线永不相交」的假设,就有可能推演出一个崭新的几何学体系一样,在心理学的领域里,也不仅仅是你目前所看到的这一种可能。
&br&&/p&&p&这是我新的一年在知乎要讲的全部Live ,一共7场。我把它们做成了一个系列课程。目的不是介绍一套完整的知识,而是打开一些新的角度。在这套课程中,我想用最简单的方式,向大家推荐几个超乎寻常的心理哲学视角。不像大部分心理学研究仅仅提供概念、方法、观点主张,它们提供的是颠覆性的,看待世界的新奇角度,因此又具有相当的哲学性。&/p&&p&这些视角在国内很少被传播——至少是以在我看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传播。很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只是在《心理学概论》等教科书上,沿用传统心理学的视角,学到过几段似是而非的介绍,却不能形成真正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很多学生学过家庭治疗的理论,却认为这一门理论仅仅是主张:「&i&所有心理问题都是有问题的家庭导致的&/i&」(这显然让人无法信服)。&/p&&p&我对这几次Live 的定位,是提供一些教科书传达不到的可能性。从心理学本科读到博士,再到博士后,我并不那么享受循规蹈矩的「科学心理学」研究。我总觉得,这套研究思路对生活中很多现象的解释力很有限:命名概念,编制量表,测量,计算模型……这种方式过于表浅,过于符合常规了。习惯它的套路之后,很少会有让我怦然心动的时刻。然而,作为一个受过基本科学训练的人,我又很难信服江湖上那些打着「心理学」旗号的的玄学。&/p&&p&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这些视角,是多年学习、研究,和临床工作之后,我在心理学领域里发现的宝藏。它们既不属于玄学,但也不是主流科学的研究范畴。它们的根基是在哲学层面的,它们不只是提供了对经验现象的不同解释,更是从对现象的建构方式上就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p&&p&我们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互动,萦绕在心的难题,也许在获得这些新角度之后,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它们是:&/p&&blockquote&&p&&b&第一讲:认识发生论: 主体与客体的分界&/b&&/p&&p&* 皮亚杰的婴儿观察和客体永存概念&/p&&p&* 不属于「我」的越多,我掌握的反而越多?&/p&&p&* 从主体到客体,从「我」到「非我」的认知发展&/p&&p&* 从控制到承认失控:戒酒团体的尝试&/p&&p&&b&第二讲:现代社会如何理解「无为」?&/b&&/p&&p&* 改变的悖论:接纳现状是否意味着放弃改变?&/p&&p&* 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思想及其应用&/p&&p&* 正念冥想如何减轻身心压力?&/p&&p&* 接纳与承诺: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三浪潮&/p&&p&&b&第三讲:认识论:如何区分主观和客观&/b&&/p&&p&* 只是我「看到」问题,还是真有问题?&/p&&p&* 观察者与被观察的世界:相互塑造与相互依存&/p&&p&* 建构一个现实&/p&&p&* 对问题的应对如何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p&&p&&b&第四讲:控制论:反馈的自我循环&/b&&/p&&p&* 初级控制论:正反馈与负反馈&/p&&p&* 自主性的形成&/p&&p&* 自我参照与递归&/p&&p&* 病症与健康的控制论解释&/p&&p&&b&第五讲:系统论&/b&&b&: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一个人&/b&&/p&&p&* 家庭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p&&p&* 多样性:制造差别的差别&/p&&p&* 系统的自组织与自适应&/p&&p&* 沟通与角色调配:「替罪羊」的产生&/p&&p&&b&第六讲:团体动力学:独立思考的幻觉&/b&&/p&&p&* 广义的团体:愿意或不愿意,你都属于团体&/p&&p&* 比昂的团体三大基本主题&/p&&p&* 自以为独立的思考和行动,是否暗含团体的意志?&/p&&p&* 效价理论:为什么我在特定的场合会变得不像「我」?&/p&&p&&b&第七讲:悖论与策略干预:最烧脑的心理治&/b&&b&疗&/b&&/p&&p&* 经典悖论与罗素的逻辑类型解决&/p&&p&* 双重束缚:日常生活中的悖论语境&/p&&p&* 改释和症状处方&/p&&p&* 埃里克森式的催眠心理治疗&/p&&/blockquote&&p&嗯,光看这些小标题可能确实看不出来讲什么……&/p&&p&但我会尽量把这些形而上的,充满思辨性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心理咨询经验,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来讲解。课程内容可能会有点烧脑,但可以保证的是,不存在概念上的鸿沟,不需要先修的基础知识。只希望你在参加的时候,喜欢对生活有思考,最好还有困惑。&/p&&p&从2月20日开始,一共7个月时间,每隔4个星期的星期一晚上,我会依次介绍一个主题。每次一个半钟头的时间。这样你对某一个角度感兴趣的时候,可以用一个月左右的间隔消化理解,做一些延伸的阅读。我对知乎Live 这种形式的理解是,它无法承载系统性的知识讲解,而偏重于个人化的经验分享和思路点拨。每次一个多小时,每次不足以教给你一整套知识或方法。但我期待它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帮助你推开一扇或者几扇大门,瞥见门后的新世界。——虽然是短短的一下子,但是,说不定会让你发现一点从未看到的可能。&/p&&p&购买全套课程,请点击:《&a href=&/lives/courses/259264& class=&internal&&七节心理学思维自修课&/a&》。&/p&&p&如果只对某一节或某几节有兴趣,也可以单独点击购买(但没有折扣):&/p&&blockquote&&p&(日)&a href=&/lives/145536?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 class=&internal&&认识发生论: 主体与客体的分界&/a&&br&&/p&&p&(日)&a href=&/lives/551424?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 class=&internal&&现代社会如何理解「无为」?&/a&&/p&&p&(日)&a href=&/lives/521856?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 class=&internal&&认识论:怎么区分客观与主观?&/a&&br&&/p&&p&(日)&a href=&/lives/773248?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 class=&internal&&控制论:反馈的自我循环&/a&&br&&/p&&p&(日)&a href=&/lives/010240?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 class=&internal&&系统论: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一个人&/a&&br&&/p&&p&(日)&a href=&/lives/019392?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 class=&internal&&团体动力学:独立思考的幻觉&/a&&br&&/p&&p&(日)&a href=&/lives/977984?utm_campaign=zhihulive&utm_source=zhihucolumn&utm_medium=Livecolumn& class=&internal&&悖论与策略干预:最烧脑的心理治疗&/a&&/p&&/blockquote&&p&这些日期是Live 举办的日期,过了这些日期,可以继续购买,价格不变。这七节课讲完,我在知乎应该没有更多的东西可讲了。但是这些内容,大概几年之内都不会过时。&/p&&p&祝大家新年快乐!&/p&
你有没有想过,看待这个世界,可以有完全颠覆的角度? 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千辛万苦却找不到答案,有可能不是因为你运气不好,或是答案太难,而是「问题」本身出了问题?有没有想过,心理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不但可以带我们认识客观世…
&figure&&img src=&/50/v2-dc970ae756b7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50/v2-dc970ae756b7_r.jpg&&&/figure&&b&(4000字干货,全面解读学习任何技能的正确姿势:刻意练习)&br&&/b&&br&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以你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br&这话有道理吗?有道理。&br&然后呢? 埋头苦干呗,还能怎样?&br&于是过段时间,又听到另一种声音: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br&&br&宣扬“努力”的价值很有意义,但实践过程中,“努力”和“努力”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差异:为什么他努力3小时就学会了,我认真一天也没搞明白?&br&&br&某种“因素” 似乎依然从学习的一开始,就影响着我们进步的速度。&br&&br&我们很容易把造成差距的原因,笼统的归结为 “天赋” ,但却很少更细致的思考:&br&“天赋”,具体指什么?除天赋外,是否有其他重要的、影响我们进步的原因?&br&&br&我曾经认真学习过大概20种技能,学有所“成”(获过区、市、国级的比赛名次)的有5个,这五个领域涉及了运动、表演、艺术、智力竞技,可以说互不相关。而每一个领域我都投入了大概&a href=&tel:&&&/a&小时的练习(上学、工作之余),在大学之前,我对“天赋”的认知很模糊,认为有天赋,就是你一接触就学得很快,好像有种“天生就会”的感觉。&br&&br&但当我在街舞、扑克两个领域,都取得了市级以上的成绩后,开始对天赋有了重新的理解,在这两个领域,一开始都觉得自己真的“天赋平平”,但是随着持续的练习,我却脱颖而出,最终学的很“出色”。&br&&br&自我总结后,发现两点关键因素:&br&&br&&b&1.保持高涨的动机&/b&&br&&b&2.持续不断的练习&/b&&br&&br&&b&动机&/b&,包括兴趣、需求、愿望等,我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方法能够刻意制造或放大了动机,从而避免“三分钟热度”。&br&&b&练习&/b&,关键是练习的“质量”,最高质量的训练方式,产生最快的进步速度,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称之为: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br&&br&&b&这篇文章里,我先尝试把第二点讲清楚:刻意练习&/b&&br&&br&刻意练习,我认为可以理解为“科学的训练”,是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前两年很火的《异类》这本书,就是引用了他的研究成果。但格拉德威尔是“畅销书作家”,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几十年的研究角度看,“一万小时定律”的结论并不严谨,甚至让大众产生了误解,认为任何技能,练1万小时就能成大师。他对这点颇有抱怨,后出版了这本阐述更详实,更有学术性的《刻意练习》&br&&br&那么如何来定义这种“科学的训练”呢?&br&&blockquote&&b&刻意练习的特点:&/b&&/blockquote&首先,100%严格的刻意练习,需要满足两个外部条件:&br&&b&1.存在于较成熟的领域。&/b&&br&&b&2.有权威的导师。&/b&&br&&br&其次,刻意练习发生时,有这些特征:&br&&b&3.发生在舒适区之外。&/b&&br&&b&4.有精确定义的目标和计划。&/b&&br&&b&5.包含有效的反馈。&/b&&br&&b&6.能形成高质量的心里表征。&/b&&br&&br&下面我逐一解释这六点&br&&blockquote&&b&1.刻意练习存在于较成熟的领域&/b&&/blockquote&埃里克森定义最严格的刻意练习,存在于最成熟的领域或行业,这些领域通常已经发展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经过千百次变革,形成了一套稳定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而且这些领域,对技能水平的高低,有着客观的测量标准。&br&&br&比如:音乐类(提琴、钢琴。。。) 舞蹈(芭蕾、拉丁。。。)体育(篮球、滑冰、高尔夫。。。)智力(棋类、记忆竞赛。。。)其他领域(医学、军事训练。。。)等等。&br&&br&你会发现,埃里克森研究的领域,多是“认知复杂度”较低的领域,这些领域通常是极为纯粹的可竞技评分的技能。&br&而像“销售”、“沟通”、“管理”、“设计”等认知复杂度高的能力,比较难有客观的测量和评定标准。这些能力的水平高低,涉及的成因更加多元复杂,但即便在这些并不“纯粹”的领域,依然可以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去提高,这里先不做讨论。&br&&br&那么,新兴的领域存在刻意练习吗?&br&比如“跑酷”运动、“魔兽”电子竞技。。。是否也存在刻意练习?&br&&br&&b&刻意练习其实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领域的不断发展而迭代升级。&br&&/b&&br&这些新兴的领域,随时间发展,受众群体越来越多,开始出现职业化选手,那些不断突破峰值的选手,会沉淀出越来越科学的训练方式,最终形成刻意练习。&br&&br&比如,埃里克森最初(1978年)研究的是记忆力领域,他的实验对象:一位普通的大学生Steve,从每秒读一个数字能记住8个(普通人都在7-9的范围内),一直到他能记住82个数字,训练持续了200多次,2年多时间。&br&&br&经过250小时的训练,Steve就达到了当时的世界级的记忆水平。而即便如此,这也并非属于严格的刻意练习,因为几十年前,并没有导师教他记忆方法,只能靠自己反复琢磨记忆技巧来提升极限。&br&&br&来看一下“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历届冠军记录:&img src=&/v2-97d425c26d67d_b.png& data-rawwidth=&821&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1& data-original=&/v2-97d425c26d67d_r.png&&&p&你能看到,&spoken numbers” 这项世界纪录,2013年前是由中国最强大脑队长王峰保持的,他能以每秒一个的速度连续记住300个数字,王峰相比Steve,运用了一套更高级的记忆技巧和训练方法。而目前2016最新的世界纪录是456个数字,创造者是美国的LanceTschirhart:&/p&&br&&img src=&/v2-323d6d793e6f2f4b13bf_b.png& data-rawwidth=&1550& data-rawheight=&7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50& data-original=&/v2-323d6d793e6f2f4b13bf_r.png&&(查询地址:&a href=&/?target=http%3A//www.world-/score.ph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orld-&/span&&span class=&invisible&&/score.php&/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从刻意练习角度看,对比Lance和王峰两位顶级高手之间的差异,“天赋”的影响早已不是主要因素,比拼的是谁设计了更高级的训练方式、谁投入了更久的刻意练习。&/b&&br&&br&所以现如今,如果你练习这个领域的技能,找到一位记忆教练(比如王峰的老师是袁文魁),你就能开始严格的刻意练习。&br&&br&&blockquote&&b&2.刻意练习需要有好的导师。&/b&&/blockquote&跟人学,找到一位好的导师或教练,是你学习进步的最佳方式。&br&&br&JohnWooden是美国最传奇的大学篮球教练,这位老人在执教洛杉矶熊队的27年里,获得了10次NCAA的冠军,包括奇迹般的7连冠(),40年的全部执教生涯里,885胜203负(胜率81.3%),两位心理学家曾对他的训练课做过全程观察。统计记录显示,在2326条指令中,6.9%是表示不满,75%则是纯粹的信息:做什么动作、怎么做、不做什么。他最常见的方式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展示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br&&br&&b&优秀的教练知道学习一件事情的最佳次序,他会给你演示正确的行为、提供有效的反馈,并且避免你“走弯路”。&/b&&br&&br&回顾我自己的学习历程,凡是参加过培训班、有教练辅导的技能,一定是“入门起步”最快的。&br&&br&如果没有条件参加课程或者找教练怎么办?&br&&br&&b&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位万能的“教练”:互联网&/b&&br&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br&1.丰富的学习资料、工具(书籍、视频、录音、软件等)。&br&2.特定领域的学习社群(qq群、微信群、论坛、线下沙龙等)&br&&br&相比真人的教练面对面教你,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效果会有所削减,但是维度更加丰富,你仍然可以从别人总结的“学习攻略”中快速的进步。&br&&br&我学德州扑克这项智力竞技游戏,就是完全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的,从网上购买了大量书籍和视频资料,自己研读并实践,还借助软件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心理学考研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