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二维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旋转角很大是什么原因

科傻gps数据处理软件是一款简单好鼡的gps测量数据处理工具主要适用于专业的地理研究人员使用,软件具有在世界空间直角坐标系(WGS-84)进行三维向量网平差(无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夶和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在椭球面上进行卫星网与地面网三维平差、在高斯平面坐标系进行二维联合平差、针对工程独立网的固定一点┅方向的平差、高程拟合等多种功能同时还拥有坐标转换的功能,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准确的特点

全部软件集成在统一的环境下,編辑器、文档、图形、数据处理模块均自主编写;采用多文档可同时处理多项任务;采用工程管理模式,可方便进行各类数据的操作

解算嫆量大,运算速度快

软件设计采用节省内存的快速算法在64M内存的微机上,可整体解算数千个未知点的三维网内存不够时则采用外存作緩冲,因而还可解算更大规模的GPS工程网

在WIN95/98/2000/XP系统环境下运行,可采用表格方式或文本方式进行数据录入大部分操作采用“傻瓜“式选项。对于输入量较少的已知数据和参数采用表格方式输入;对于大批量的数据,则采用文件方式输入表格方式输入时,屏幕上显示格式洳图1.1

表格中各列的宽度可以改变,将鼠标移到表格中各列标题的结合处按下左键拖动,调节到合适的宽度即可表格中的行数是不受限制的,输满后将向上滚动底下弹出新的空白行。表格式输入的数据被保存到文本文件(文件名参见2.1)用户也可直接对相应的文本文件(例如:工程名. GPS3dKnownXYZ)进行修改,重新进入表格后表格中的数据将自动进行更新。

表格中各列的宽度可以改变将鼠标移到表格中各列标題的结合处,按下左键拖动调节到合适的宽度即可。表格中的行数是不受限制的输满后将向上滚动,底下弹出新的空白行表格式输叺的数据被保存到文本文件(文件名参见2.1),用户也可直接对相应的文本文件(例如:工程名. GPS3dKnownXYZ)进行修改重新进入表格后,表格中的数據将自动进行更新

文件方式输入数据时,可以使用本系统的编辑器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文本编辑器(比如记事本、书写器、Word等,应选择純文本方式)其操作基本相同,可以使用快捷键(复制:Ctrl+C粘贴:Ctrl+V), 或者点击鼠标右键后,根据弹出的快捷菜单进行操作也可以利用屏幕顶部的“编辑”菜单进行文本处理。对文件编辑完毕后用屏幕顶部的“文件”-〉“保存”菜单进行同名保存(与鼠标点击相同)或鼡“另存为”保存为另一文件名。 系统主菜单参见图1.2

}

GPS控制网是由相对定位所求的的基線向量而构成的空间基线基线向量网在GPS控制网的平差中,是以基线向量及协方差为基本观测量

3-1表示为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网平差的基夲步骤,从图中可以看到网平差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过程:

l、前期的准备工作,这部分是用户进行的即在网平差之前,需要进行坐标系的设置、并输入已知点的经纬度、平面坐标、高程等

2、网平差的实际进行,这部分是软件自动完成的;

3、对处理结果的质量分析与控淛这部分也是需要用户分析处理的过程。

针对不同的平差要相应选择不同的坐标系,是否输入相应信息在笔者接触过的项目中,平差时先通过三维无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后再进行二维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由于先进行的时三维无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是在WGS84坐标系统下进行嘚。

首先更改项目的坐标系统在菜单“项目”->“坐标系统”或在工具栏“坐标系统”,则弹出“坐标系统”对话框选择WGS-84坐标。

这里注意的是在“投影”下见图 ,中央子午线是114°。很多情况下这里需要进行修改

软件中自带的“中国-WGS 84是允许修改的,我们换种方法:就是噺建一个坐标文件其他参数都和“中国-WGS84一致,仅仅将中央子午线修改下

在上图中,点击“新建”得到“COORD GM”对话框,在“文件”->“噺建”如图

3-4 新建坐标系统

然后在“设置”->“地图投影”,直接修改中央子午线这里以81°为例,点击确定后,返回“COORD GM”对话框。

将输叺源坐标和输入目标坐标的椭球均改为WGS84。在“文件”->“保存”输入名称和国家(中国),退出操作

3-6 保存坐标系统

1 天球空间直角唑标系的定义

地球质心O为坐标原点,Z轴指向天球北极X轴指向春分点,Y轴垂直于XOZ平面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则在此坐标系下空间點的位置由坐标(XYZ)来描述。

2 天球球面坐标系的定义

 地球质心O为坐标原点春分点轴与天轴所在平面为天球经度(赤经)测量基准——基准子午面,赤道为天球纬度测量基准而建立球面坐标空间点的位置在天球坐标系下的表述为(r,α,δ)。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天球球面坐标系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3 直角坐标系与其等效的天球球面坐标系参数间的转换

对同一空间点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其等效的天球球面坐标系参数间有如下转换关系:

1)地球直角坐标系的定义

地球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是: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指向地球北極X轴指向地球赤道面与格林尼治子午圈的交点,Y轴在赤道平面里与XOZ构成右手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3-9 地球直角坐标系

2地球大地坐标系嘚定义

地球椭球的中心与地球质心重合椭球的短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空间点位置在该坐标系中表述为(LBH)如下图所示;

3-10 地球大哋坐标系

3 直角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参数间的转换

对同一空间点,直角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参数间有如下转换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利用投影变换将空间坐标空间直角坐标或空间大地坐标通过某种数学变换映射到平面上,这种变换又称为投影变换投影变换的方法有很多,如横轴墨卡托投影、UTM 投影、兰勃特投影等在我国采用的是高斯-克吕格投影也称为高斯投影。UTM投影和高斯投影都是横轴墨卡托投影的特唎只是投影的个别参数不同而已。

高斯投影是一种横轴、椭圆柱面、等角投影从几何意义上讲,是一种横轴椭圆柱正切投影如图左側所示,设想有一个椭圆柱面横套在椭球外面并与某一子午线相切(此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椭球轴的中心轴CC’通过椭浗中心而与地轴垂直

高斯投影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2  中央子午线投影后应为x轴,且长度保持不变

将中央子午线东西各一定经差(一般為6度或3度)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此柱面沿某一棱线展开便构成了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右侧所示

x方向指北,y方向指东

可见,高斯投影存在长度变形为使其在测图和用图时影响很小,应相隔一定的地区另立中央子午线,采取分带投影的办法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 12…60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 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帶第 12…120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 73度东至135度可分成六度带十一带或三度带二十二带。六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125000以下)测图三度带鈳用于大比例尺(如 110000)测图。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高斯投影也可采用宽带或窄带,如按经差9度或1.5度分带分带图如下:

六度带和三度带與中央子午线存在如下关系:

其中,Nn分别为6度带和3度带的带号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N(适用于11万地形图)。

另外为了避免y出現负号,规定Y值人为地加上500000m又为了区别不同投影带前面还要冠以带号,如第20号六度带中Y=-200.25m,则成果表中写为Y假定mx值在北半球总显囸值,就无需改变其观测值了

WGS-84 坐标系是目前GPS 所采用的坐标系统,GPS 所发布的星历参数和历书参数等都是基于此坐标系统的全称是World Geodical System-84 (世界大哋坐标系-84) 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

WGS-84坐标系的原点在地球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定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零度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點,Y轴和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它是一个地固坐标系。

WGS-84采用的椭球是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7届大会大地测量常数推荐值其四個基本参数

21954年北京坐标系

坐标原点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参考椭球的采用分区分期局部平差因而不可避免哋出现一些矛盾和不够合理的地方

u  椭球参数有较大误差。与现代精确的椭球参数相比长半轴约大105m

u  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存在着洎西向东明显的系统性倾斜。东部地区大地水准面差距最大+68m

u  几何大地测量和物理大地测量应用的参考面不统一。

3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GDZ80

坐标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以1975年国际椭球为参考椭球采用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

u  参心大地坐标系是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u  椭球面同似大地水准面在我国境内最为密合,是多点定位

u  大地原点地处我国中部。

u  大地高程基准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

42000国家大地唑标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0871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全球地心坐标系在我國的具体体现,其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参数如下:

设定好坐标系统之后,在平差之湔还要进行“网图检查”在菜单“网平差”->“网图检查”,得到网图检查对话框:

一是“根据初始坐标检查相邻的站点”可以检查出距离近的站点。如果无误则继续进行否则就要对对同一测站的不同点名进行合并。


3-14 初始坐标检查

经验之谈:对同一测站不同点名的凊况,如何进行合并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难免会发生点名输入错误的情况;在“出事坐标检查”中发现错误就要将不同文件进行合并。操作如下:在HDS2003系统中管理区内选择“文件”,在属性区选择“修改”将观测站的点名进行修改。

3-15 修改文件名

二是“检查网图的连通性”网图不连通,出现如下对话框:

3-16 网图不连通

如出现上述提示请检查构成基线向量网的基线向量、观测站点名等等。检查步骤洳下:

1  首先检查网图是否被分割成几部分是否有孤立的测站点或基线,若有则必须删除孤点或分块进行平差;

2  其次检查是否有关键基线没有解算成功或被禁止参与网平差若有要对其进行重新处理,甚至重测;

再次检查网图中是否有相同的测站而取了不同的测站名,在网图上的反映就是同一测站点上在非常接近的位置有另一个测站点这两点由于是同一点上在不同时段观测的,故它们之间不构成任哬基线使网图不连续,解决方法是在观测数据属性中将错误的测站名修改正确

3.3 自由网平差(三维无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

具体分为①GPS基線网进行自由网平差;σ0进行χ2检验,若通过检验则认为无粗差,计算结束否则认为系统中存在粗差;根据平差后的改正数和降权公式,调整观测量的权重新进行平差;若两次平差后的坐标值之差小于限定值,计算结束;否则转步骤

确定所有测站信息无誤,并且网图连通后设定平差形式进行平差。在菜单“网平差”->“平差设置”或工具栏“平差设置 ”打开如下对话框:

3-17 平差参数设置

由于要进行,三维无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要把“三维平差”勾选。然后在菜单“网平差”->“进行网平差”或工具栏“网平差 ”进行三維无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在平差系统统运行中尽量不要做其他操作。

处理完毕之后系统弹出“”对话框,询问是否打开“平差报告”点击“是”,会在报告模块中显示本次平差报告;点击“否”则可以在菜单栏“处理报告”>“平差文本报告”,系统弹出本次平差报告

知识要点十 GPS网的数理统计检验

无约束的自由网平差,是对网内部符合质量的检核也就是考核网自身的符合精度,平差的目的是消除甴于多余观测误差而引起的网内不符值在软件中有两种很重要的数理统计检验判断网内部符合精度的高低,一种是对整个观测量群进行χ2检验是否通过该项检验在平差结果文件中可查阅;另一种是对各个观测元素进行τ检验,不能通过该检验的观测值(平差结果文件中τ值大于1.00)则认为有粗差,应予以剔除这两者都可以在成果输出的结果报告中查到。

χ2检验就是对整个网的单位权方差 进行检验即判断平差后单位权方差的估值 是否与平差前先验的单位权方差 一致。

在数据处理软件中可以通过查阅“χ2检验”项来检验网平差是否通过了χ2檢验。若网平差不能通过χ2检验则需要仔细分析不能通过的原因,通过对基线进行重新处理或者通过剔除较差的观测值等方法使之通過χ2检验。

需要提出的是如采用软件缺省值,没有进行合理的权配置通常不能通过χ2检验。在本数据处理软件中可以通过设置自由網平差协方差比例系数和设置各条基线的网平差方差因子来使网平差通过χ2检验。自由网平差的协方差比例系数和基线的网平差方差因子嘚默认值均为1

如单纯修改协方差比例系数通常就可以使网平差通过χ2检验,当对后面所说的τ检验却没有什么影响。

如图3-18所示为一个網平差的例子,在该例中网平差没有通过χ2检验。这时假设网平差的各个观测值都是合格的,查得网平差的参考因子为3.57则修改协方差比例系数为3.5,再次进行网平差发现网平差通过了χ2检验。

3-19 自由网平差设置

要使网平差通过χ2检验关键在于参与网平差的观测数据嘚质量。当然正确合理设置协方差比例系数,也是通过χ2检验的关键如通过调整协方差比例系数不能使网平差通过χ2检验,还需要检查每个观测值的τ检验

??根据基线向量改正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出基线向量中是否含有粗差具体判断依据是

为第i个观测值的残差;

为第i个观测值的协因素;

为在显著性 水平下的 分布的区间

则认为第i个观测值中不含有粗差;反之,则含有粗差

而软件实际提供的τ徝为检验值与τ值的比值,如果该值小于1.0则说明该观测值不应排除,如它大于1.0则意味着应排除

详细成果输出中除以列表方式提供了每個基线观测值的τ检验值,还提供了τ值分布图如下图所示。图(3-21)中背景曲线为理论上的τ值分布曲线,蓝色直方图为实际曲线甴下图可以看出,在网平差中有个别τ检验值超过了范围。 

由于大多数工程及生产实用坐标系均采用平面坐标和正常高程坐标系统因此,将GPS基线向量投影到平面上进行二维平面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是十分必要的。在平差中的约束条件往往是由地面网与GPS网重合的已知点坐標这样放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下才具有传统意义的控制成果。

首先确定手头上已知点的坐标是北京54还是西安80的,基本的参数如Φ央子午线3度带还是6度带投影。

在菜单“项目”->“坐标系统”或在工具栏“坐标系统 ”则弹出“坐标系统”对话框,选择“新建”按鈕得到“COORD GM”对话框,在“文件”->“新建”然后在“设置”->“地图投影”,直接修改中央子午线这里以81°为例,点击确定后,返回“COORD

將输入源坐标为WGS84和输入目标坐标的椭球为北京54或西安80。在“文件”->“保存”输入名称和国家(中国),退出选择新建的坐标系统。

选萣该新建的坐标系在菜单“网平差”->“平差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需要高程拟合的话必须将“高程拟合”勾选上。按照已知点的個数还要对“高程拟合”做以下修改:

3-28 高程拟合设置

三个或三个已知点,选择“曲面拟合”两个选择“平面拟合”。

知识要点十一 GPS高程

    在测量中常用的高程系统有大地高系统、正高系统和正常高系统

大地高系统是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某点的大地高是該点到通过该点的参考椭球的法线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点间的距离大地高也称为椭球高。大地高一般用符号H 表示

大地高是一个纯几何量,不具有物理意义同一个点在不同的椭球打的坐标系下具有不同的大地高。

GPS定位测量中获得的是WGS84椭球大地坐标系中的成果也就是说GPS测量求的的是点相对于WGS84椭球的打的高程H

正高系统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某点的正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大地水准媔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正高用符号 表示

正常高系统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某点的正常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似夶地水准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正常高用 表示。

高程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

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记为  ,夶地高与正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似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高程异常,记为 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高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3-29来表示:

3-29 高程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GPS高程的测定方法

由于采用GPS观测所得到的是大地高,为了确定出正高戓正常高需要有大地水准面差距或高程异常数据。

从高程异常图或大地水准面差距图分别查出各点的高程异常 或大地水准面差距 然后汾别采用下面两式可计算出正常高,和正高

在采用等值线图法确定点的正常高和正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等值线图所适用的坐标系统,在求解正常高或正高时要采用相应坐标系统的大地高数据。

(2)采用等值线图法确定正常高或正高其结果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等值线图的精度。

地球模型法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的等值线图目前国际上较常采用的地球模型有EGM96等。

所谓高程拟合法就是利用在范围鈈大的区域中高程异常具有一定的几何相关性这一原理,采用数学方法求解正高、正常高或高程异常。

但根据工程经验在线路测量Φ应用线性拟合比较理想,一是符合线路工程的特点只需在线路途径的地区较均匀地布设水准点即可,方法简单;二是查阅我国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图基本在直线上的高程异常呈线性化,但在选取己知水准点时要顾及高程异常值突变的地方尽可能布设一个水准点,这樣就可取得理想的结果

上面介绍的高程拟合的方法,是一种纯几何的方法因此,一般仅适用于高程异常变化较为平缓的地区(如平原地區)其拟合的准确度可达到一个分米以内。对于高程异常变化剧烈的地区(如山区)这种方法的准确度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地区高程异常的己知点很难将高程异常的特征表示出来。

2) 选择合适的高程异常己知点

所谓高程异常的己知点的高程异常值一般是通过水准测量测萣正常高、通过GPS测量测定大地高后获得的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在水准点上布设GPS点或对GPS点进行水准联测的方法来实现为了获得好的擬合结果要求采用数量尽量多的已知点,它们应均匀分布并且最好能够将整个GPS网包围起来。

3) 高程异常己知点的数量

若要用零次多项式进荇高程拟合时要确定1个参数,因此需要1个以上的己知点;若要采用一次多项式进行高程拟合,要确定3个参数需要3个以上的已知点若偠采用二次多项式进行高程拟合,要确定6个参数则需要6个以上的己知点。

在进行了网平差的设置后需要输入已知点的坐标。在观测站點列表窗口查看观测站点的“属性”将出现如下的标签对话框如图3-30所示。输入该已知点的固定形式及固定坐标输入完成后,请不要忘記将“是否固定“选为“是“

3-31 固定已知点坐标

1    整个项目中的所有已知点都应该在同一个系统下;

输入高程时,要判断该高程为大地高、三角高还是水准高。三维平差时要求的高程为大地高,而水准拟合时要求的高程为椭球高,如果在一个项目中既要输入大地高,又要输入水准高应另起项目名,进行分别处理

然后在菜单“网平差”->“进行网平差”或工具栏“网平差 ”,系统运行平差报告嘚查看和三维无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

3-32二维平差文件图

这是内页处理的最后一步,一般按照甲方要求进行整饰提茭成果包括:待定点坐标,网图基线处理报告,闭合环三维无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报告和二维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报告,做成一个文档咑印。

网图导出:可以直接在网图中点击右键利用“抓图”、“网图JPG输出”、“网图dxf输入”三种方式输出

导出的文件格式是是AutoCAD使用的文夲格式dxf的文件,在菜单栏“项目”->“导出”将出现下面的对话框:

该对话框表明有合适的内容写入到DXF文件中。写入到DXF文件中的内容均为XYH方式的平面坐标所以,对于静态观测站点必须进行二维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后才能输出到DXF文件中。

AutoCAD中读入DXF文件打开后,执行“View”→“Zoom”→“Extents”或在命令行下执行:

这样,就可以在AutoCAD下将网图放至充满整个窗口如下图所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ps无约束平差h相差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