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没有上过斯坦福哲学百科,怎样培养孩子考进去

为孩子操碎了心,为什么孩子还是长成了忧郁的绵羊?
你有没有曾经帮孩子完成过作业?有没有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有没有曾经把孩子忘在家里的作业亲自拿到学校里?有没有帮已经上了大学的孩子洗衣服?
比如,根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政策研究院于2015年发布的“儿童自主活动”研究,在1971年,80%的小学3年级学生会自己回家;1990年这个数字降到了9%,现在就更低了。
如果家长被问及原因,他们会说,现在的世界太不安全,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实际上呢,英国儿童被陌生人绑架的几率在这几十年里并没有显著变化。
不管是在中国、英国还是美国,家长们都很担心孩子的安全、前途和未来的发展,一门心思地想帮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在这种教育下,孩子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脆弱。
斯坦福大学前教导主任 Julie Lythcott-Haims 对此深有体会。
从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毕业后,Lythcott-Haims 从1985年开始担任了14年的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导主任,负责管理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了,斯坦福大学的新生大都很聪明、出色,光看简历,甚至可以称得上完美无瑕。不过在这14年里,Lythcott-Haims 注意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每一年都会出现越来越多对自己的人生无法自理的孩子。
同时,她也发现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介入到已上大学的孩子的生活。他们每天会给孩子打好几个电话,一旦孩子在学校有事,他们就会急匆匆地赶来处理。
作为每天要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们打交道的学校管理者,Lythcott-Haims 逐渐意识到,来自中高产阶层的父母们由于太渴望孩子成功、害怕孩子失败和受苦,以至于正在亲手摧毁自己的孩子。
家长们总是在操心孩子的安全——身体安全、心理安全、经济安全、学业安全、婚姻安全,一些家长甚至把自我都放弃了,一心扑在孩子身上。
家长的过度保护对孩子有什么坏处?
Lythcott-Haims 认为,包办型的家长会让孩子失去自我管理、同理心、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韧性和耐心的能力。如果家长总是让孩子处在安全、满足的环境中,孩子们会变得更加焦虑、更厌恶风险和挑战。
也有不少研究证据显示,包办型教育不利于提升孩子的幸福感,更不利于心理韧性的培养。
比如,2013年发表在《儿童与家庭研究期刊》(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上的一项对297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包办型父母的孩子的抑郁水平更高,而对生活更不满。
而2014年发表在《心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一项研究则发现,在包办型父母的教育下,儿童的执行力更差,他们更难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也更有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碍(多动症)。
包办型教育培养的,或许只是“优秀的绵羊”而已。
美国知名作家威廉o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提出,探索、观察、自省、发现什么是自己想要追求的,才是一个人真正长大成人的过程。
而现在,甚至连精英学府都无法提供这种“奢侈的教育”。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无法给孩子提供这样自由思考的人生间隙。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孩子们的时间都被各种强加的活动和任务填满了。许多家长认为,失败是可怕而可耻的,为了不要失败,孩子必须得一刻不停地前进。
德雷谢维奇因此感叹,“害怕失败的学生,究其原因,是他们的父母害怕失败。”这些人,就是德雷谢维奇口中没有精神追求的“优秀的绵羊”。
Lythcott-Haims 表示,在她担任斯坦福心理辅导老师的年间,她见过许多这样的“优秀的绵羊”,而这些绵羊,看起来可不太开心。
这些学生虽然很聪明,也有很多成就,但是却很脆弱。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要学习理科(比如医学和工程学)、“必须”要弹钢琴、“必须”要去非洲支教等等。她说,这些孩子实际上对这些事情根本没有兴趣,只是为了简历好看才想去做。而这背后最大的推动因素是,“我爸妈知道这么做是为我好。”
父母的“为你好”这三个字背后,是孩子们逐渐丧失主见和心理韧性的代价。
根据美国大学生健康联合会(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在2013年公布的一项调查,10万名来自153所不同大学的受访大学生中,84.3%表示他们觉得快被生活压倒了;60.5%觉得很忧伤;57%感到很孤单;51.3%表示非常焦虑;而有8%表示曾考虑过自杀。
无独有偶,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PA)于2013年对美国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的一项调研,95%的受访者认为近年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在不断攀升;而有70%的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里,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2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咨询的学生在服用精神疾病药物。
一些知名院校甚至也开始关注学生抗压能力和心理韧性的问题。比如斯坦福大学开展了一个叫做“韧性建设”(Resilience Project)的项目,组织拍摄了一些教授、优秀学生和校友的视频,视频中他们主动谈及自己过去的失败,以鼓励新生和受到挫折的学生振作。
哈佛大学也开展了一些“正念”(mindfulness)的学习小组,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力和心理韧性。
但这似乎并不能让家长们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美国的一家知名中学和大学预科学校——芝加哥拉丁中学(The Latin School Of Chicago)的前董事会主席 Charlie Gofen 曾经说,
“你认为家长愿意孩子在耶鲁发抑郁症,还是在亚利桑那大学发抑郁症?我猜75%的家长都宁愿孩子在耶鲁哭,也不愿意在亚利桑那大学笑。他们觉得情绪的问题总会好的,但是没有人能够回到过去去拿一张耶鲁的文凭。”
芝加哥拉丁中学
这些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当然愿意付出所有的资源帮孩子做一份漂亮的简历,让招生官和面试官看得赏心悦目,但是他们也剥夺了孩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爱好、探索世界的机会。
“家长急于帮孩子跨越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因此他们努力保护孩子免受任何形式的失败和伤痛。但是过度保护本来就是一种伤害,它会让孩子们失去塑造自己的人生所需的意志力和个性。”
目前从全世界范围看,青少年的精神和情绪健康都不容乐观。对此她提出,“家长的任务就是不要给孩子安排任务。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切包办、过度保护的父母呢?Lythcott-Haims 根据自己14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下面这个包办型父母小测试:
1. 言必“我们”
如果你在给孩子讲他自己的事情,用的却是“我们”这样的字眼,这就是一种过度干预的信号。比如你说“我们的奥数作业”、“我们的生物竞赛”,这就代表你认为你承担了孩子本来应该做的事,而这种干预可能是不健康的。
2. 子女代言人
如果你一直由你出面,就孩子的问题和孩子的老师、辅导员、教练、班主任或校长交流,或者总是认为他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那么你的干涉就有些过度了。如果总是由你出面帮孩子处理问题,为孩子辩护,孩子是不会学会自我保护和抗辩的能力的。
3. 作业代理人
帮孩子做作业,或是帮孩子解决他们做不出的题、搜集不到的资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干涉。从教学上讲,家长这么做的话,老师就不能知道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对孩子来说,他会认为再难的事情总会有人帮我解决,总有人为我撑腰。
Lythcott-Haims 认为,要帮孩子获得自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就要撒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做家务就是一种好方法,“家务会让孩子形成责任感,能够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和职业道德。”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包办的倾向,也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把孩子的人生还给他们自己:
1. 学会旁观
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飞速出面解决。不要在第一时间帮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自己先搞清楚状况,并且找到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2. 学会倾听
在孩子表达意见的时候,不要粗暴地、不分青红皂白地打断。先等孩子表达完,再发表意见。家长和孩子有序地、心平气和地依次表达各自的观点。你需要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权利,并且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而你可以通过对细节的提问帮孩子表达清楚自己的看法,而不要武断地进行评判。
3. 允许失败
如果父母能在失败后提供关爱和支持的话,在生命的早期经历失败和失望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珍贵的学习机会。考砸了、校队落选可以变成一次挫折教育的良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客观地评价失败的原因、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并和孩子共同寻找进步和提升的方法。
4. 鼓励批判
包办型家长的一个特点就是帮孩子“都想好了”,把自己的决策结果一股脑儿地丢给孩子,却并不告诉孩子决策的过程、各个选项的优势和劣势,使孩子处于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思维模式中。
你需要鼓励孩子的批判性思考,比如你可以教孩子区分事实和观点;区分什么是经过科学验证的事实,什么是小道消息、人云亦云;如何搜索决策所需的必要信息等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今盛行夸孩子,如同家长遍及达成了一致,就怕没夸够然后孩子没自傲,所以常常说“宝宝画画好有天分呀”“宝宝这么小就会背唐诗真聪明呀”。
这么夸,行吗?在前次的文章中(点这儿)咱们给出了答案,不可。今日咱们就来具体讲讲为何不能这么夸,以及咱们应当怎样夸。
&(图一)首要,我要问咱们一个疑问:啥时分你觉得自个很聪明?
还有一种咱们不易辨认的固定思想夸法是,“哇,你做题做的好快!”或许“哇,你一个过错都没有!”能够这么夸吗?假如这么夸,咱们传递给孩子们的即是对速度和完美的寻求,假如今后做不快或许有过错怎样办?是不是更倾向于抛弃。所以,假如教师这么夸孩子,咱们要做的不是应和,而是说“看来这些题对你太简略,咱们去找些更难的来做。”(图一)介绍到这儿,咱们现已知道,文章开端的那些夸法并不适宜,那怎样改善呢?
“你练钢琴练的那么投入,连我都感触到了你的快乐,你弹的时分是啥感触?”
常常被夸聪明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更简略抛弃,由于失利了显得自个不聪明。常常被夸尽力的孩子,会以为得到生长即是成功,遇到应战,会挑选知难而进而不是错过机会。
与其说“宝宝这么小就会背唐诗真聪明呀”
咱们现已知道了怎样夸是适宜的,最终要着重一万遍的是,假如咱们之前是爱夸孩子聪明的家长,一定要不断操练,真实在认知上转换为生长型思想形式,由于认知决议做法,真实认同,才会付诸实践。
再举几个比方帮咱们领会一下。
怎样样,有答案了吗?假如你选A、B、C,那么你的思想办法是固定性思想(fixed&mindset);假如你挑选了D或E,那么祝贺,你具有生长型思想(growth&mindset)。
一天她回家,发现自个12岁的女儿很快乐,由于在社会学考试中考的格外好,教授没有夸女儿聪明或许分数高,而是夸了女儿背面的尽力以及和上一年对比获得的前进。
“我真快乐呀,看到你为了解这道数学题,试了那么多办法,最终总算做出来了!”
“关于不相同的资料每个人的学习才能都不相同,关于这个标题,你也许学起来慢一点,可是持续学的话,一定会把握的!”
新认知,翻开新世界。这本书本来不光是辅导孩子的内容,对不相同范畴的成人也做了许多剖析。我在看书的时分也做了许多自我检讨,我自个具有这种生长型思想吗?我也需求持续操练,持续生长。
“假如我学东西不快的话,我就不聪明。”
咱们常常会夸孩子:
这是一道挑选题,答案是:
不如说“ta很喜爱唐诗,花了不少时刻背诵”
D.当这件事真的很难,我支付了许多尽力,总算突破了自个的时分
夸尽力和进程,也有许多维度,花式多多,绝不单调,比方支付的操练、意志、运用的好战略等等。
与其说“宝宝画画好有天分呀”
孩子做错事,不罚有代替,要罚有准则,来看怎样做!
在孩子听来就成为:
“母亲真快乐你能挑选做这个项目,这需求许多的功课,做查询,规划试验,买资料,最终完结它。宝物,你学到了许多名贵的财富。”
不如说“ta的确很喜爱画画,常常操练”
“你太凶猛了,没怎样学习却都得了A!”
奖赏孩子的神器,亲子关系的粘合剂 | 送奖券啦
孩子的自傲心培育,就在这一点一滴的日子细节里
“你支付了那么多尽力我很快乐,如今让咱们一同来看看怎样处理这个疑问。”
“每个人都有合适自个的学习办法,让咱们持续尽力,找到合适你的办法。”
这是斯坦福大学的Dr. Carol S. Dweck教授,在研讨中发现的两种思想形式。她一直以来研讨的即是我们怎样应对失利这件事,为何有的人失利后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能发愤图强?我了解到生长型思想这个概念,即是由于她的这本书——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图四)两种思想办法有啥不相同?固定性思想寻求当下的完美成功,以为成功或许失利都是由本身特质(智商、天分、性情等等)决议的,简略来说,即是我成功由于牛B;而生长型思想在乎的是面临应战咱们学到了啥,有啥前进,并不介意当下的失利,反而觉得从失利中生长了是件特快乐的事儿。
* 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览原文”,阅览往期精彩共享!(图五)Deejo
(图六)(图一)假如孩子尽力了,可是成果不抱负,咱们应当怎样说?
“这幅画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快给我讲讲吧。”
“这次考试你预备的很仔细,你的前进就说明晰这点。你仔细温习了好几遍资料,列了纲要,还自个给自个做了检验。这些尽力作用极好!”
咱们,作为家长,即是刻画孩子思想形式的要害。咱们说的每个字,做的一切做法,都在向孩子传达着信息。科学研讨现已证实,孩子们对这些信息十分灵敏,这时分,信息的内容就显得格外主要,会协助他们构成固定型思想——“你即是这么的人,我正在谈论你”,或许生长型思想——“你正在生长,我情愿协助你生长”。
“假如做这件事让我看起来不那么凶猛的话,那我抛弃好了。”
B.当我很快地完结一项使命而且做得极好的时分
“你学得好快!你真聪明!”
教授说,孩子当然要夸,可是要夸尽力,而不是聪明,着重进程,而不是成果。
猜你喜爱:
A.当我不犯任何过错的时分
C.当我能够轻松完结一项使命而他人都不轻松的时分
举个Dweck教授自个的比方。
E.当我在一件事上尽力了很长时刻总算弄理解的时分
咱们看,两种思想办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面临失利的态度上。
在中美加三地摸爬滚打长大,英语汉语都是母语。职业生涯始于闻名外企,跨界儿童英语教育。愿和众母亲一同,陪着娃,双语启蒙,趣闻共享,经历领会,一起生长。
大众号 DrQueen
转发协作:微信 deejot (请标示“协作”)(图九)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1334 更新:
人气:656 更新:
人气:536 更新:
人气:481 更新:
DrQueen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中國邊疆研究與歷史書寫』研討會日程安排
过真伤己、过直伤人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深度好文)
他说第二,有人敢说第一吗?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斯坦福设计思维:每个孩子都该有的创造力怎么培养?
斯坦福设计思维:每个孩子都该有的创造力怎么培养?
还记得电影《阿波罗13号》中的爆炸镜头吗?三名宇航员被困在登月舱,无法继续完成登月任务,生命也面临巨大挑战。这时,地面指挥中心有条不紊地指导三名宇航员脱险,将指挥舱里的空气清洁器连接到登月舱里的空气系统,以解决氧气不足的问题,并改变原来的飞行路线。最终,宇航员成功返回地球。在危急时刻,地面指导中心能够快速想出解决方案,这要归功于设计思维。近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州府里士满召开的教学大会上,“设计思维”会场吸引了无数目光。两位中学老师分别讲述了他们如何把设计思维应用到课堂上。老师告诉学生人口、地理、环境和资金等信息,让学生结合这些因素设计、规划一座城市。幻灯片中的学生看起来非常享受课堂,而作报告的两位老师也充满激情,他们早已意识到,设计思维教学具有巨大潜力。设计思维是什么?设计思维是由斯坦福大学D.School推出的一套思维系统,颠覆了人们对创造力的认识。人们常常认为创造力是天生的,无法靠后天培养获得;创造力是灵感一现的产物,没有固定的步骤可以遵循。其实,创造力的产生不仅有章可循,并且适用于每个人。“人们不了解设计思维很正常,”世界顶级创意公司IDEO执行总监NeilStevenson说,“设计思维不是单一的,而是融合了多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这就使设计思维的概念模糊不清,容易引起误解。”NeilStevenson分别介绍了思维方式、创造力的本质、设计的发展历程,最后,他总结到,“设计思维的前提是同理心。不管是设计课程、课表、教室的布置,还是设计城市,都是为了让他人使用,设计者必须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在城市设计的项目中,学生不可能只设计几座漂亮的建筑物了事,他们还需要考虑市民的需求,考虑现有的资源、城市预算、建筑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等。“设计思维的哲学理念要求设计者抛开自我,努力去满足用户对环境和情感的需求。”Stevenson解释道。“设想一旦失败,他们即刻崩溃”学生收集到设计所需的所有信息后,需要将全部信息了然于胸。再拿城市设计举例。当学生通过访谈和调查了解了未来居民对城市的设想之后,他们要学会处理这些信息。如果未来居民担心城市的承载能力,同时又希望城市扩大,那么,设计者就要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之后,设计思维要求设计者能提出想法,越多越好,再把想法的原型搭建出来。要想做到这一点,老师和学生们就要做好面临失败的准备。这个环节对于很多学生,特别是想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那些学生来说,是非常折磨人的。“学生们总想快点提出想法,觉得自己的想法特别完美,就跃跃欲试,想快点设计出来。但是,一旦这些想法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他们立马就崩溃了。”Stevenson说。设计思维要求学生保持平和心态,包容失败,在设计过程中多想多做,并不是只提出一个自认为很完美的想法。按照想法搭建出原型、测试完之后,学生就要朝最终目标出发了——设计一个实用的作品。设计过程的奇妙之处在于,设计的价值不单单在于最终的作品,从最初的调查阶段到最终的展示,整个过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传递出一个观念,即过程比结果重要。创意是按照“设计公式”推导出来的电影《阿波罗13号》中的一个场景为我们阐释了设计思维的过程。当阿波罗13号因爆炸受损时,宇航员们被困在登月舱里。舱内的空气过滤器很快就不能用了,NASA的工程师必须想办法利用宇航员仅有的几样材料,制作出一个方形的空气过滤器。此时,工程师们便运用设计思维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了解宇航员的需求和现有资源,整理出登月舱内可使用的材料,之后,工程师们一起讨论,提出各自的想法,构建出相应的原型。最后的解决方案可能并不完美,但却极富创意,实用有效。他们的这一设计成功拯救了阿波罗13号的宇航员。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一号。美国为了追赶苏联在太空领域的步伐,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创新。于是,美国便使用设计思维鼓励所有科学家,尤其是那些比较死板的科学家,按照设计思维的程式化步骤,一步一步地去创新,去解决问题。历史上,创造力往往被视为神秘不可捉摸的,是上帝赐予某些人的礼物。创造力不可能通过后天培养获得,更不用说教给芸芸大众了。设计思维颠倒了这一说法,人人都可以成为具有创造力的设计者。设计思维融合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并且与强调合作和同理心的社会情绪学习课程紧密结合。设计思维的最终结果一般是可触摸的实物,像如城市模型、机器人、捕鼠器。因此,老师们都想运用设计思维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的基本步骤如下:Empathize(同理心,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Define(下定义,简洁概括设计的目的)Ideate(头脑风暴,提出尽可能多的设计想法)Prototype(构建原型,按照想法搭建原型)Test(测试模型,最终制造出一款设计产品,并进行产品测试)如果界定了设计思维的概念,就可以用设计思维来培养同理心和创造力。如果人们对设计思维还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那么,课堂上运用设计思维无非是在浪费时间。“设计思维不是课程,”Stevenson说,“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运用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教给学生如何面对失败。同理,老师自身运用设计思维去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课堂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尽管大量数据表明,设计思维是一项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但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深知,设计思维的关键因素是:具备同理心,抛开自我,与同学互帮互助,以及坦然面对失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美食类原创视频天天见
作者最新文章它比智商、情商更重要,但却被90%的父母忽略了!|孩子|智商|情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什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怎么培养,才能帮孩子取得成功?过去,人们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智力开发上,认为掌握知识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学业、事业表现及其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胜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TED演讲时表示坚毅是近几年整个美国教育学界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她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在于我们给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我们是否帮助孩子获得了以坚毅为首的七项重要的性格特质。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智商是与生俱来的,而坚毅是每个人都可以开发的  如果家长们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那就已经OUT了。  近几年来,整个美国教育学界被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席卷,那就是Grit(坚毅)。  Grit一词在古英语中的原义是沙砾,即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  Grit可译为“坚毅”,但其涵义远比毅力、勤勉、坚强都要丰富得多。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如果你见一个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这就是Grit。“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Angela Duckworth在2013年TED演讲时,给予Grit如是定义。  从2005年开始,Angela Duckworth一直致力于研究性格对于成功起到的作用。她对数以千计的高中生进行了调研,并跟随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国内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她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在这种社会思潮下,美国很多学校已经在引进新的课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长滩中学,创建了新型的课堂文化,让孩子在学习中面对更多挣扎和冒险,而不只是获得了正确答案。  在他们看来,智商是与生俱来的,而坚毅是每个人都可以开发的。父母和学校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帮助孩子塑造坚毅的品格,这将有助于他将来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 美国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与中国家长一样,美国的家长们如今也处于一个分外焦虑的状态中。在美国各大城市,生活富足的家长之间争抢心仪幼儿园的入学机会,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每一年,这种竞争似乎开始得更早,程度也更激烈。席卷美国的Grit教育正在给美国家长重新洗脑。跟中国家长望子成龙一样,美国家长也为孩子未来面临的竞争感到焦虑。  家长的这种焦虑从根本上说源自一个假设,那就是:如今要在美国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以智商为代表的认知技能,而培养这些技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开始练习。为什么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究其原因,家长的焦虑都来源于一个假设:未来的竞争是以智商为代表的认知技能的竞争。   这种认知假设显然有一些勉强。它所描述的世界让人信以为是“线型”的,并因此帮助孩子学习知识、增添技能、获得学历、考取证书……所有这些,都是在给孩子在这条线性的跑道上增加成功的筹码,即有投入就必定会有产出,比如:三岁孩子做过的数学题越多,读小学时的数学成绩就越好。  近几年来,经济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对这种认知假设提出了质疑。他们普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都将影响其一生。 Grit开启性格教育时代,什么商都不如性格重要   什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怎么培养,才能帮孩子取得成功?  过去,人们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智力开发上,认为掌握知识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学业、事业表现及其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胜利。  由美国心理学家Daniel Goldman完善的情商概念则指出,儿童未来的学业表现、事业成就、生活的幸福程度,只有不足20%取决于智商,其余绝大部分是由情商决定的。  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则提出了七项指标,认为它们是预示孩子未来成功的“七大秘密武器”。  这七项指标分别是:Grit坚毅、Zest激情、Self-control自制力、Optimism乐观态度、Gratitude感恩精神、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 好奇心。  情商,只是社交智力的一部分,而智商,压根被排除在了这“七大秘密武器”之外。 以正向心理学为基础的性格教育不相信“智商决定论”及“人的命天注定”的遗传出身论,认为儿童是后天教育可塑的。家长、教师等如能给儿童做出表率和示范,则儿童完全可以被培养成在未来成功的人。  性格教育的追随者、美国KIPP学校的创办人David Levin将Grit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KIPP在全美20个州拥有162家连锁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包括Grit在内的七项教育指标的评估。Grit研究的创始人——Angela Lee Duckworth是这所学校的合作人之一,她将Grit看作所有七项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  Grit教育警示我们: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在于我们给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我们是否帮助孩子获得了以Grit为首的七项重要的性格特质。具体说来,一个六岁的孩子是否知道3+2=5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是否愿意在第一遍回答成3+2=4之后重新尝试,直到得出正确答案为止。我们应教会孩子的不是跑得多快,而是在摔倒之后站起来继续跑,哪怕他是最后一名。 美国社会为何如此关注坚毅?   如今的美国儿童,特别是那些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少面对失败。当然,他们同样也学习刻苦,常常承受压力。但是,实际上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容易、顺利,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用面临重大挑战,就顺利从大学毕业。学生们在家中和学校受到过度保护,很少遭遇困境,因此他们鲜有机会培养出克服挫折的关键能力。  早在201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和《纽约时代周刊》编辑保罗·图赫的著作《性格的力量: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与孩子的未来》,已经将“培养坚毅性格”的教育理念带入大家的视野。  而在201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TED的演讲则引起教育界对“坚毅”的空前关注,Angela Duckworth教授和她的团队甚至制定了测量“坚毅指数”的工具。  许多标榜美国教育的人并没有意识到,美国儿童其实面临着与中国儿童同样的问题,就是在生活水平更高、获得教育更容易的今天,孩子比过去更少面对失败,而在步入社会以后,面对网络时代的全球竞争,孩子们却比过去更不懂得如何面对失败。如今,谁再讲“失败乃成功之母”似乎是老掉牙,但其实今天的美国教育家恰恰是“老调新弹”,又把这些“老祖宗的传统”拿了出来。  目前,受Grit教育观的影响,美国很多学校都在修改课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长滩中学就鼓励孩子在学习中更多冒险,而不只是获取正确答案。 父母应该做什么?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父母应该怎样塑造孩子坚毅的性格,Angela Duckworth教授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1、把挑战摆在孩子的面前  真正的成功往往发生在人们突破边界和障碍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没有机会战胜一些困难,他可能永远不会具备面对挑战的自信。体验冒险和障碍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让孩子有机会去追求至少一个很难的事情。最好是一件有严格纪律和规则,需要长期练习的事。比如钢琴、芭蕾。做得怎样并不重要,尽可能去努力才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许会很焦虑,但是当她克服障碍时,她就会真正爱上这件事,并且找到发自内心坚持下去的动力和自信。  2、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  许多人认为,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皆是因天赋所致。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轻易放弃的习惯。其实,即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来磨练自己的天赋。  Angela Duckworth的家规之一: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在遭遇挫折的那一刻就立即放弃,可能意味着你将错过最棒的时刻——比如最终打进了制胜一球或在演出结束后听到雷鸣般的掌声。  所以Duckworth教授坚持要求她的两个女儿(9岁和11岁)每做一件事都要坚持到底,这样的锻炼使她们认识到,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不适感和障碍,这是很自然的事。  3、适时必需的推动  没有人想成为那种总是督促孩子进步的爸妈,但这样的确有助于让孩子知道你的期望,并且可以帮助他做到最好。当孩子学习任何新技能时,适时地推动孩子:制定时间表,然后鼓励孩子坚持,反复练习。  “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一个孩子是完全自动‘上链’的。”Duckworth教授说,每天规定一定的练习时间没什么错,虽然你的孩子可能会抱怨,但如果你很坚定,他的抱怨会日渐减少,练习的乐趣反而会与日俱增。  4、拥抱无聊和沮丧  成功很少发生于第一次尝试。事实上,这通常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旅程,并且布满艰难险阻。困惑、沮丧、甚至觉得无聊透顶,这些都是旅程的一部分。然而,如果孩子明白,学习遇到困难并不意味着他们很笨,他们就会更有毅力坚持下去。  与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直接给他一个解决方案,不如看看他自己能否想出办法解决。抑制住想要帮他的冲动。如果很明显他正处于迷茫状态,可以这样和他谈谈:“看起来你真的遇到困难了,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吗?”启发他自己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办。这样的锻炼让孩子养成一种自信——“嘿,我自己能解决。”()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坦福监狱实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