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归国潮比占到八成 哪些专业最容易拿高薪

深圳“90后”留学生八成毕业后回国 _新浪教育_新浪网
深圳“90后”留学生八成毕业后回国
  如今,“90后、00后”的中国学生已成为留学的主力军,由此引发的“留学归国潮”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日前,启德教育集团发布了一份《2015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对本地意向留学生的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
  记者了解到,深圳学生和其他地方类似,比较青睐美、英、澳、加这些传统热门留学地;但在专业选择方面,本地学生除了热衷商科外,近年来选择理工科、文科、教育学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另外,有八成深圳留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回国。
  五成意向留学生此前有出国经历
  据启德教育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查报告数据,来自北上广深和天津、重庆、成都等20个意向留学生较集中的一、二线城市。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的意向留学生,首次产生留学想法的时间,都集中在高中、大一、大二期间。其中,高中期间产生留学的想法占比最高,达到27.9%。
  “深圳的情况和全国类似,但学生产生留学想法的年龄段更加提前。”启德教育集团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周素琼介绍说,近年来,深圳学生留学低龄化趋势比较明显,很多家长在小学阶段就有意将孩子送出国。据调查,深圳本地学生中,出国出境读中学的比例占到15%,“这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是比较高的”。
  “一方面因为本地不少家庭的经济实力都很不错,再加上深圳的学生对外界接触比较多也比较早,所以留学意向受自身经历和周围人的影响比较大。”周素琼说。该报告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有近35%的意向留学生留学前即拥有出国经历,“我们粗略统计,深圳的这一比例可能超过50%”。
  在深圳学生的出国经历中,游学是非常突出的一个方面。启德留学专家称,尽管游学项目的均价普遍在万元以上,但相较于旅游观光,游学的方式使孩子能够更直观地接触到国外的教育,学习的体验度也更高,因此多数本地的家长还是乐意为孩子支付这笔不菲的费用,也使得学生在很早阶段就接触到了国外教育。
  除了自身的出国经历外,随着近年来“留学归国潮”的兴起,意向留学生也多从“时差党”前辈那里得到一些意见。此次调查数据显示,46%的意向留学生受有留学经历的人的影响而“萌生了留学的想法”,另有48.1%的人通过与有留学经历的人交流“对留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部分意向留学生择校存在盲目性
  本地意向留学生最爱去哪些国家呢?据调查,传统留学热门国家依然是首选,其中美国(27.7%)、英国(19.8%)、澳大利亚(11%)以及加拿大(8.7%)是最青睐的留学目的国,而去年同属留学热门目的地的欧洲、亚洲国家,除德国、日本占比有明显上升外,其他国家意向留学人数占比与去年基本持平。
  择校策略方面,报告指出,超过1/4的意向留学生并没有听说过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三大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TIMES)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以及国内较权威的“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部分意向留学生择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院校排名只是学生了解学校信息和择校的一个方面,有些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并没有院校排名,所以意向留学生只能从亲朋好友那里获得一些信息,如留学政策、学费、生活费、海外生活、当地风俗文化、语言考试等。其中,关注海外生活、生活费以及学费信息的意向留学生比例最大。”周素琼说。
  在专业选择方面,本次调查并未作详细研究。记者从深圳多家留学中介机构那里获悉,目前中国的留学生在接受两年通识教育之后,选择商科的比例最大,深圳的情况也大体类似。不同的是,近年来深圳本地学生选择理科、工科、文科、教育学科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专业选择上呈现更加多元化的态势。
  在这次的调查中,不少意向留学生都表示,希望学业完成之后可以回国,目前深圳的“90后”留学生中,归国比例占到八成。据介绍,归国留学生就业较侧重自身兴趣爱好,其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比例不断上升。深圳市人社局此前的一项统计显示,在深圳约有超过10%的留学人才,最终选择了自主创业。
  (记者 邓翔)
  更多信息请访问: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花400万留学8年海归后月薪万元 出国留学值不值?_网易财经
花400万留学8年海归后月薪万元 出国留学值不值?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一篇《花400万8年,后月薪仅万元!家长看了都应该反思》的报道引发了关注。留学生学费成本高,课业压力大,文化认同难……那么,,真的值得吗?▲日,北京国际教育留学巡回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花400万留学八年不知回本是何年据广州日报报道,27岁的吴凯曾在美国留学8年,曾铁了心毕业后要留在美国的他,因签证问题,不得不选择了回国就业。“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如今的他月薪1万元,令他挫败不已。小编检索新闻发现,像吴凯这样的“海归”还不止一个,原本花巨资出国留学是为了留在海外或者回国找到高薪工作,结果回到家发现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之前这一问题也曾引发热议。也有网友留言表示,读书深造是为了将来能有一好的前途是没错,但不能和付出的金钱作比较。读了这么多年书思想都还没有开化?不能太计较这些莫须有的得失……诸多的现实证明,留学热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式,选择留学意味着面临更多的问题。出国留学花费有多大,不算不知道由于中国学生年年增多,美国大学学费那是年年涨,不光学费,生活费也是蹭蹭涨!据相关统计显示,中国学生自费留学的花费少则60万-70万元,多则120万-200万元。如今随着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热情日益高涨,留学费用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留学生的这些费用,全都贡献给当地经济了……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15年,留学生给美国贡献金额达358亿美金,其中中国留学生无私奉献了至少114亿美金。一般美国私立大学的学费都上涨至每年4.5万美元以上,部分学校甚至逼近4.9万美元。生活费、住宿、书本、医疗保险、交通等也是很大一笔开销,加起来一年至少也要七八万美元。近些年来留学生自杀事件频现留学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大多数中国的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育儿观念,他们认为到外国留学镀金是最为简捷的成功方式,所以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送出国门。但这些家长们也许并不曾问过自己孩子的意见,他们是否愿意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留学,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准备融入到当地的文化生活之中,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强大到能应付不断而来的挑战……留学生近年来自杀或是杀他人,或是虐待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dailynexus网消息,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今年2月份传出噩耗,20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刘薇薇(WeiweiLiu,译音)被发现在寝室内身亡。警方调查断定,刘薇薇的死因为自杀。日,俄州州立大学物理系主任BrianWiner的向他的学生们发了一封内容悲伤的邮件。就读于该校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专业大三的学生刘同学于12月10日自杀身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想留海外工作?也不是很容易再说说海外工作的问题,既然选择出国为什么不留在国外工作呢?但是想留在国外工作可并不容易。有报告指出,中国留学生海外就业和回国就业都面临竞争加剧的现实。一方面,中国数量庞大的留学生群体;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各国收紧工作签证制度,国际留学生完成学业后在留学所在国留学继续工作的可能性在变小。这两个因素都促进了留学生的回国就业。另外一个因素便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为海外留学生归国提供了更好的机会。调查显示,81%的留学归国人员认为,国内创业机会比国外“更好,甚至好得多”,回到国内“做成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最新报告:留学生回国人数超出国总量的一半4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No.5》指出,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增速放缓,留学回国人数增长加速,目前留学回国人数已超过累积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一半。
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比上一年增长21%,达到40.91万人。1978年至今,留学回国人员累积总数已突破256万人,占我国留学出国累积总人数的半数以上。报告指出,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区域集中于一线城市,位居前三名的是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占比29.1%、11.5%、6.1%。此外,超过六成留学回国人员在基层岗位工作,实际薪酬低于其期望薪酬,所学专业与工作匹配度、工作满意度均较低。除就业外,报告认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情高,且创业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海归创业集中在一线城市,超过四成的人选择在北京(22%)、上海(20%)创业,且在新生物工程/新医药(22%)、新一代信息技术(15.1%)领域海归创业最为活跃。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海归四类学科最集中&扎堆学管理回国难就业--财经--人民网
海归四类学科最集中&扎堆学管理回国难就业
郭莹&张晓鸽&张灵&李琦
&&&&来源:&&&&
&&&&&&字号
  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生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工薪家庭也纷纷选择送子女出国留学。据统计,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其中自费留学37.45万人。而2012年度各类出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人。随着大量的海归归国,留学生的光环逐渐淡化,以往只存在于国内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开始困扰海归,缺乏职业规划,盲目追求热门,冷门专业毕业生吃香……留学生在就业时开始呈现冷热不均等问题。
  □权威发布
  海归四类学科最集中
  3月30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首次就留学回国人员发布《2012年度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此次调查依据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日至日在中心办理户籍和就业证明信的11045条“海归”数据记录。
  据悉,海归人员的主要学科为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和工学,这4个学科留学回国人数占总回国人数的77.8%。按学位层次看,管理学和经济学以硕士学位为主。除了这四大专业外,留学回国人数比例较多的是文学。
  教育部数据表示,海归的高端人才以理学和工学为主,而获有硕士学位的中端人才,除在理学和工学两个学科有较高比例外,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主。形成我国留学回国人员学科构成的两个主要人才类别,即以管理和经济学科为主的中级人才组和以理学和工学为主的高端人才组。
  此外,不同学科中的专业分布也各具特点。以工学为例,主要以建筑工程、计算机、信息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为主,居于前七位,所占比例高达75%。
  学生留学热选英美澳
  在“海归”中,超过95%的人员就读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或地区高校。英国为主要留学国家,占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的31.2%,其次是美国和澳大利亚。但从学位分布看,美国是获有博士学位留学回国人员的主要留学国家,其次是日本和英国。
  而英国是获得硕士学位留学回国人员的主要留学国家,其次是美国和澳大利亚。
  硕士学位留学回国人员更为集中,在留学的1867所院校中,50%集中在中国留学生人数前100名的院校。其中,最为集中的院校包括悉尼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
  海归就业地首选北京
  北京成为海归们最热衷就业的城市。统计显示,在北京范围就业的海归,绝大多数的原户籍不在北京,原户籍北京的留学回国人员比例不到10%,原户籍较多分布于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份。
  2012年度北京地区接收的回国就业人数达4678人,其中博士学位的人数有559人,占11.9%,另外4119人为硕士学位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占88.1%。从就业机构的类型分布看,国有企业居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说明是最有吸引力的就业市场,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此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的主要就业机构为高等院校和国家级事业单位,而获有硕士学位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主要就职于企业。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表示,目前很多留学生愿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也造成了就业竞争大,其实,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不一定非要进大城市。
  □个例故事
  随着海归回国人数的增加,就业问题成为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一些申请时的热门专业,由于选择的人比较多,虽然就业面较广,但真正就业时难以突出优势。一些看似冷门的专业,在最终的就业时,也会有较好的表现。
  ■金融学
  学金融遭遇就业难
  在3月份英国使馆文教处举办的一场专门针对英国留学生的招聘会上,刚刚从英国回来的Amy显得比较疲惫。她告诉记者,现场有百余个职位,但是还是没有找到特别适合自己的公司。其实,从在国外临近毕业时,她就已经给六七家公司投了简历,“但都石沉大海”。
  Amy说,她大学毕业后,同学间掀起了出国潮,她从大三时便开始准备申请英国的学校,最终毕业后,获得了英国一所大学的录取。“当时商科非常热门,我就学了金融学专业”。到了英国才发现,商学院里90%的都是中国学生。平时大家都在一起学习、聊天、吃饭,“除了上课是英文,平时都感觉不到在国外”。
  Amy说,在英国时,她一开始并没有为就业的问题发愁,直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就业非常困难。她说,本打算毕业后,先在英国工作两年积累点工作经验,可是谁知英国取消工作签证。“我在那也找过工作,可是对方一看我是中国人就问‘你有工作签证吗’?但是我们只有找到肯录用的公司才会给办工作签证,这就陷入了个怪圈”。Amy说,她在英国就投了六七家公司的简历,但是连通知面试的电话都没有。同班的同学中,全部都回国来找工作了。她说,自己没想到的是,国内找工作同样不容易。在专场招聘会中,来了30多家单位,百余个岗位,但是符合她的专业的仅两个职位。她说,自己与用人单位交流时,对方认为她缺少工作经验,这在求职中特别减分。
  Amy说,在现场时,特别想去一家咨询类的公司,“好多人在排队,都想去,队伍一度都停在那不动”,但是对方认为她的专业不太对口。“招聘的单位中,要么是需要专业学英语的,做英语老师,要么是其他专业的”,Amy说,还有很多岗位是招聘专业的英语老师,但自己又不适合。自己没有工作经验,专业又没有优势,因此找工作感到格外头疼。
  冷热专业就业大
  ■电影档案学
  小众专业就业俏
  由于一些热门专业的饱和,一些留学生在选择科目时,也不再将目光锁定在此前大热的商科和计算机等专业,艺术、传媒甚至是电影专业已经成为了不少文科和艺术专业学生的首选。
  北京男孩小智去年前往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攻读电影档案学硕士,这个专业不到10个人,半数是中国人。小智说,当初选择这个专业,一部分是出于对电影及相关历史的兴趣,此外,经过他的一番调研,“电影档案学”的就业情况倒是比其他不少热门专业强了很多,全英国仅有东安格利亚一所大学开设了“电影档案学”,即使是世界范围内的高等学府,也鲜有开设这门课程的。小智认为,这样冷门的专业能减轻未来就业的压力,毕竟现在计算机业的就业者已严重饱和,而金融业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也呈现不景气状态,选择艺术文化类专业,就业前景相对比较轻松。
  小智的电影档案学教授克莱尔?沃特森也在开学时告诉学生,“你们学的这个专业,未来相对容易就业,即使可供选择的职位并不像商科、计算机业那么多,但竞争对手也少了很多。别的行业可能成千上万人去竞争一个职位,而你们可能只需要跟几个人竞争。”
  就“电影档案学”这个专业来说,未来就业并不仅局限于像“中国电影档案馆”这样的事业单位,各地与影像资料打交道的机构也是理想选择。在这个多媒体信息化的世界,几乎所有国际大企业都有自己的影像资料保管部门,也都需要影像档案专业的人才,比如可口可乐公司,就设有专职部门保存管理其影像资料(例如历年来的广告片)。
  ■管理学
  扎堆学管理回国难就业
  3年前,王璇(化名)从重庆一所高校毕业后决定去英国读硕士。“当初选择专业没什么想法,看看身边的朋友、同学都在读商科、学管理,自己也就随大溜了。”王璇说,管理专业好入学,学起来也不算难,又好毕业。而在她父母看来,女孩子只要有国外留学背景,专业又选管理,回国就业怎么着也是个“管理精英”。
  王璇就读的是英国杜伦大学管理学专业,一年半后,她如期拿到了硕士毕业证。在英国,王璇发现,中国留学生虽然学历更高,但对西方的企业文化不甚了解。“可以说,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就业竞争能力是很薄弱的。”王璇说,她有7个大学同学陆续去了英国、美国等留学,其中4人因为在国外求职屡屡碰壁,而选择回国就业。
  在英国读书一年半,王璇的学费、生活费加在一起至少20万,对于普通工薪家庭出身的她,这笔钱对父母已算“巨款”。回国找工作时,王璇心气很高,发誓一定要找一个年薪20万以上的工作,尽快把留学费用赚回来。然而,随着一次次参加招聘会,投出了无数份简历,王璇对工作的期望值也逐渐降低。最终,在一家培训机构市场部谋得一个助理职位,每月的月薪4000元。
  王璇说,她是所在部门里惟一的“海归”,尽管如此,自己的海归背景在工作中并不具备优势。现在回国就业留学生太多了,而自己学的又是没有特点的管理学,“什么都懂点,又什么都不精。”王璇表示,由于只在英国待了一年半,英语能力并不出众,加上又没有海外工作和实习经历,过去以为的这些“优势”最终变成了就业时的“劣势”。
  ■矿产学
  采矿专业工资高
  如果孩子要出国留学读商科、金融等热门专业,许多家长可能会非常开心,但如果要读采矿专业,可能不少家长都会多少有些不情愿。一来因为这个专业稍微偏门,二来家长担心孩子学这个专业吃苦受累。而事实上,澳大利亚采矿专业目前的就业情况非常好,而且工作环境也不像家长想象得那样恶劣。
  小陈是在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采矿专业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他说,他之所以选择采矿专业,是因为看到澳大利亚矿业的发展前景,因为矿区需要大量人才,使得学习矿业的留学生容易找到工作,拿到居留权。此外,从事矿业的工人工资比其他行业要高出1倍以上。有5年工作经验的技术员年薪能到15万至20万澳元(约合15.2万至20.2万美元)。他说,不久前去矿区实习,矿业公司表示,等他毕业后就可以给他提供工作机会,第一年起薪8.3万澳元(约合8.4万美元)。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高志存也表示,矿业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非常好,往往开设这些专业的大学的毕业生都是在毕业前就已经找到工作了。对于这个专业,不少国内的家长和学生有误解,认为很危险,并且经常要下到矿下,其实澳大利亚尤其是西澳的采矿业高度发达与现代化,地理位置可能有些时候会偏一点,偶尔的现场工作也是需要的,但是多数时候,在写字楼工作,而且工资很高。
  此外,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澳大利亚西部矿区今后5年需要15万技术工人,才能满足矿业发展需要。澳新银行最新一份分析报告则指出,澳大利亚未来20年需要75万熟练的矿业工人和工程师。
  □各方观点
  ■HR看法
  就业信息获得不够畅通
  针对近年来归国留学生在就业上遇到的诸多竞争与压力,西门子公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才招募经理程大松表示,企业每年都会招聘很多海外留学归来的毕业生。在实际招聘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招聘的时间节点上双方的对称性较差。他表示,海外留学生通常在每年4、5月份毕业,这与国内毕业生的毕业时间不同,企业在什么时候发布招聘信息,并让海归们获知,对双方都不太容易。以前他们主要通过自己的网站或者在部分求职网站发布信息,对毕业生来说,获得信息的渠道并不畅通。
  此外,企业招聘还是很注意实习认定,国内学生通过学籍档案,可以看到实习的情况。但是大部分从国外回来的学生都没有实习认定,一定程度影响用人单位选择。程大松表示,他也接触过一些留学生,由于在国外只读了1年研究生,接触的同学都是中国人,其实英文水平并不高,这也给他们的招聘带来困扰。
  ■专家分析
  海归就业预期高受关注
  对于社会关注的海归就业难问题,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认为,这些问题本土的学生也会遇到,只不过海归毕业生由于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大家对他们的期待也很高,现在海归就业困难,也就备受关注。
  “根据我们去年的调查,超过8成的海归表示,所从事的行业和所学的专业至少有部分相关,只有13.11%的海归认为两者完全不相关。”王辉耀认为,如果在出国前已经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有明确目的选择专业的海归们,回来后更容易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大展拳脚。
  对于不少学生反映的冷门专业热门就业的情况,王辉耀分析,这主要取决于毕业当年的就业需求的是否会增加。例如,随着世界各国普遍面临老龄化问题,老龄化相关的专业,像心理辅导、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老年学的专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
  王辉耀建议,选择留学专业,既要考虑将来的就业情况,也应该考虑到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如果学生本身对专业不感兴趣,无法发挥自己最大的学习能力,即使专业就业状况好,学生也无法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孩子的职业发展也会非常平庸。
  ■专家支招
  四招规避“海待”风险
  对于专业的冷热度在就业中呈现反比的现象,就业指导专家赵正宝认为,由于各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造就了不同专业在各个国家就业情况不一样。如何规划职业走向,避免海外不留人,归国变海待的情况发生?赵正宝给出几点建议。
  首先,在确定留学专业时,就要与未来职业挂钩。在选专业时要看该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是夕阳行业还是朝阳行业,在未来的10至20年,社会是否对这个行业有需求。
  第二,学生在留学前要提前想好,毕业后是回国工作还是留在当地工作。
  第三,从就业角度考虑,留学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赵正宝解释说,向英国这样比较难融入当地文化和社会的国家,即便是名校毕业,也很难在当地找到工作。学校的导师、同学等这些名校资源很难在回国就业时发挥作用,所以专业吃香会比名校在就业时带来的效益更大。
  第四,对于金融、管理等专业性不强的专业,学生留学时尽量慎选,可通过第二学位等方式学习。因为,目前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很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招聘方看中的不仅是专业,而更侧重能力。
  赵正宝透露,从目前经济、管理、营销等专业的招聘情况看,顶着“海归”头衔的毕业生没有国内985名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吃香。在这些专业性不强的通泛类专业中,除了像哈佛、耶鲁等顶尖学校的毕业生还有光环效应,另外一些在国外留学并在相关行业有工作经验的“海归”,在国内应聘中还具有优势,多数留学生归国就业竞争力并不明显。
  ■链接
  各国留学就业趋势
  &&英国留英毕业生就业多元化
  2012年1月由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发布的《2011国际学生的出路追踪》报告显示,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归国后的平均起薪为9675英镑,是国内学生平均起薪(4152英镑)的2倍多。
  2012年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的现场调查显示:广大中国留英校友认为,英国教育带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是创新的思考方式、国际化的视野和经验,以及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和中英双语沟通的能力。95%的留英校友在回国6个月内就能找到工作,其中超过75%在三个月内成功就业。同时,65%的留英校友表示英国留学后的工资薪酬比留学前有所提高。
  留英校友归国后的就业去向则呈现愈发多元化的趋势,其中以商业、IT和互联网,以及广告传媒业领域居多。同时,在过去几年中,在创意文化产业、教育,及化工能源领域就业的归国留英校友数量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澳大利亚
  九成中国雇主愿雇佣留澳毕业生
  澳大利亚使馆教育领事徐佩仪女士介绍,根据《2012中国留澳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受访的中国留澳毕业生中,有82%表示自己已经找到了工作,88%表示找到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相关,77%对目前的工作感到满意,62%认为他们在澳学到的技能有助于在中国找工作。
  在“雇主反馈”的调查中,93%的中国雇主愿意推荐聘用中国留澳毕业生;77%的雇主重视这些留学生在澳大利亚获得的学历资格;82%的雇主表示,他们雇用留澳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拥有国际视野,55%的雇主表示是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
  徐佩仪女士介绍,目前到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专业的选择面也越来越宽,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关注度有一定下降,学生们也不再盲目选择热门专业,更加关注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建筑、基础设施、工程学、工程设计、等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需求量较大。
  根据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咨询委员会的调查,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十大专业,分别为医学、药剂学、兽医、护理、法律、矿业工程类、牙科、测量、电器工程和市政工程。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 张晓鸽 张灵 李琦京华时报漫画谢瑶
(责任编辑:李栋、刘阳)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军阀如何挑选妻妾 邓颖超临终竟艰难的喊"李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学生归国优惠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