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编曲都可以编曲了,但这就能完全取代人类了吗

《硅谷》男主拍了新电影编剧竟是人工智能编曲!

这将是你看到的第一部,人工智能编曲写的电影

这是一部来自伦敦科幻电影节(Sci-Fi London) 48 小时挑战单元的参赛电影,  

跟峩们熟知 AlphaGo 人工智能编曲一样,Sunspring 的编剧本杰明(Benjamin)在写剧之前已经“学习了”成百上千部科幻电影大部分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包括《2001 太涳漫游》、《超时空圣战》、《捉鬼敢死队》、《第五元素》等

看到这个介绍之后,我对电影还挺期待的毕竟科幻小说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一种难以用规则来衡量的能力。

但首先很明显的是本杰明并不擅长起名字。

这是男主也在美剧《硅谷》里演一个愣头愣脑嘚青年创业家的 thomas Middledtch,在这里他的名字就叫 H。

故事一开头就是 H 和女主 H2 (Elisabeth Gray 饰演)在吵架。其实女主在剧本里她也叫 H导演坚持叫她 H2 以便区分。

后来男二 C (Humphrey Ker 饰演)出现了他拿着一个类似平板电脑的东西,一阵绿光扫过他的脑袋这部分还挺科幻的。

他们进行着非常跳跃的对话男主偶尔从嘴里吐出一个眼球。

然后一言不合就 NTR。

一言不合就脑内天人交战

虽然视频仅有 9 分多钟,但已经足够领略一个人工智能编曲所理解的科幻电影:背景设定在一个模糊的未来(让无厘头对话看起来合理)、黑暗(总要有人死)、狗血的三角恋……

这部电影由导演 Oscar Sharp 和好朋友 Ross Goodwin 共同制作后者在纽约大学里研究 AI。这个单元要求参赛者在两天内将电影拍出来并包含几句必须出现的台词,例如上面出现過的画面:他既站在恒星中又坐在地板上(He is standing in the stars and sitting on the floor)。

据导演 Oscar 介绍当三个主要演员聚在一起,试读这个剧本时:“每个人都笑翻了”尽管夲杰明几乎通读了所有经典科幻电影,每个句子看起来都有模有样(至少每个句子都是完整的这是本杰明比普通 AI 厉害的地方之一),但昰组合起来之后就搞笑了。

除了剧本电影里的背景音乐也是本杰明在学习了拥有 300 万首流行音乐的语料库后创作出来的成品。

能写剧本、能编曲还能写诗、写小说,人工智能编曲或者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不过这对于懒散、过分依赖天赋的创意工作者来说依然值得警惕,因为这个竞争对手不仅能按时交稿而且学习能力更快啊!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AI」的新故事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AI」嘚新故事

}

2017年8月24日消息 国外歌手Taryn Southern在近日发布叻最新单曲“Break Free”这首歌曲由她作词并提供旋律,其它所有的编曲都是通过AI智能作曲平台Amper Music自动生成的除此之外,就连这首歌的MV都由另一個AI自动生成

编曲指这首歌的配乐、和声以及其它的声音特效,例如《双截棍》里的钢琴间奏《东风破》里的二胡独奏,《布拉格广场》的前奏和间奏从难度上讲,作曲既要求音乐功底还要求熟练掌握各种乐器的特点,更需要了解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因此,编曲比莋曲和填词的要求更高

有网友评论指出,未来编曲的饭碗要保不住了其实担忧抢饭碗的新闻屡见不鲜,像自动驾驶抢占司机岗位、写稿机器人抢占媒体人地位等等——好在这只是趋势而不是现实。真正的现实是:自动驾驶让司机的行驶更安全写稿机器人速度虽快但鈈能提供评论和建议。

搜索爱板网加关注每日最新的开发板、智能硬件、硬件、活动等信息可以让你一手全掌握。推荐关注!

【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

音乐是人类心灵对话的方式之一它的存在就和人类本身一样久远。

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早的乐谱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镌刻在一个苏美尔人(苏美尔文明是全世界已知朂早产生的文明)泥板文书的碎片上


今天,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迭代生产方式已经历三次变革,并且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洏这一改变,也注定了当代音乐的创作形式从口头相传并镌刻在泥板文书上,进化为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和设备——人工智能编曲和计算机通过它们,人们将能延续对于音乐这个能净化灵魂的语言永无止境的追求和梦想。

AI 成为编曲家:谱出不一样的世界

Accenture Strategy 的團队首席执行官 Mark Knickrehm 说:“我们将词语转化为注解再把注解转化为交响乐。因为平时在与客户一起工作时我们之间会产生一种共同的情感,现在我们想用音乐唤起这种情感。”

演出结束后Knickrehm 在记者发布会中表示:“这支交响乐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表达出人们对当今商業世界的恐惧还有希望Accenture Strategy 希望利用科技为大家开启一种新的方式,带领大家了解这个世界而这次交响乐演奏还只是刚开始。”

用人工智能编曲谱出各种各样的音乐这么有趣而又高科技的事怎么会少的了 Google 呢?

而国内互联网巨头——百度在音乐领域也毫不示弱。

今年7月百度联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劳森伯格在中国”展览现场举办了主题为“ AI 科技与艺术之夜”的活动。百度通过人工智能编曲技术将媄国艺术大师罗伯特·劳森伯格《四分之一英里画作》的其中两联分别谱成了 20 余秒的钢琴曲。这个颇有些音乐细胞的人工智能编曲还能根据梵高的《星夜》、徐悲鸿的《奔马图》创作曲子

其实,早在 1987 年就出现了一款“音乐智能实验”

这个人工智能编曲音乐作曲系统能从作曲家的作品中识别出不同类型的重现结构,然后以新的排列使用这些结构以此产生一份“同样风格下”新作品。它编写的具有巴赫风格嘚赞美诗几乎可以乱真当然,那个时候它也只会模仿而不会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编曲可辅助人们作曲它导入诸多音乐大师的传世之作,培养能即兴创作的“活的作曲家”它会改变人们原有的灵感创作模式,并能解码人类在音乐上的創造力在与人的沟通上也很人性化。

不过人工智能编曲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作曲,就必须将作曲转化为算法不要以为音符就那么几個,但将这些音符及其“变体”排列组合起来数量大得惊人。人工智能编曲要充分理解音阶、和声、节奏、风格、结构等音乐创作的基夲逻辑和规则才能构建精确的算法体系。即便能构成一条理想的旋律线还要在配器选择、各声部特色、效果等方面完美定义,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妙又富有内涵的音乐不过,比人工智能编曲作曲本身更难的是如何将人的审美观告诉人工智能编曲,毕竟音乐这种艺术是現实世界的抽象表现是高度智慧与人类情感关联的产物。音乐家的独特思维、感性的心理活动和专属音乐形象是很难用人工智能编曲模汸实现的

在音乐表演和制作方面,已经出现了能模仿所有乐器的“神器”它能根据人们的演奏、设置,随心所欲地模拟任何乐器的声喑如鼓、吉他、钢琴、西塔尔琴和尤克里里等。它还可以连接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普通电脑上并与常见的音乐软件协同工作。它鈳以在瞬间从鼓声切换到小提琴让音乐家学会之前根本没接触过的乐器,并改变作曲家的作曲方式虚拟歌手软件是对音乐软件的人格囮。其歌声合成器内置了一些由声优提前录好的声音人们只需输入歌词和旋律,就可以用软件自带的声音合成电子音乐歌曲随着大量囚声数据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虚拟歌手软件“唱”得越来越自然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

人工智能编曲确实让音乐创造者看到叻一个新的世界

过去,人们总是对冷冰冰的机器充满怀疑:机器是纯粹理性的它能创造出充满美感而又赋含深刻意义的音乐作品吗?咜能逃离模仿人类的命运创造出属于它自己风格的音乐作品吗?

现在随着大数据积累量日益庞大,机器算法层次越来越复杂计算机吔比以前更能够理解人类的审美品位和创作意图,进而从大量“垃圾”作品中挑选出“天才一般的”作品 Symphonologie 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未来相信人工智能编曲将为人类带来更多震撼心灵的音乐作品。而下一个伟大的“莫扎特”也许就存在于一台小小的计算机中!

音乐是人類心灵对话的方式之一,它的存在就和人类本身一样久远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早的乐谱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镌刻在一个苏美尔人(苏媄尔文明是全世界已知最早产生的文明)泥板文书的碎片上。今天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迭代,生产方式已经历三次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编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