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最新票据扣除规定允许税前扣除吗

扫描二维码,体验响应式网站,随时随地获取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最新信息。
&&&&&&&&&&&&&&&&文化产业政策法规
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来源:深圳市文体旅游局
  深发改【号
  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三五”时期深圳必须积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着力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攀升,加快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引领经济发展新跨越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深圳全面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
  经济发展主引擎作用突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从8750亿元增长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21.3%,增加值从2760亿元增长到7000多亿元,年均增长17.4%,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0%,远高于全国的8%,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一批企业加快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价值含量、绿色含量显著提升,增长动力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迈上新台阶。
  引领式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能级迅速攀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科技创新正从“跟跑”向“领跑”转变。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3.47%增加到2015年的4.05%,与世界第二的韩国水平相当。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十二年居全国首位,2015年达到13308件,占全国46.9%。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深圳国家基因库、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华大基因等新型研发机构呈现引领式创新、爆发式增长态势,各级创新载体累计达1283家。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五年累计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51项,第四代移动通信、基因测序、超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核心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产业集聚发展成效显著。着力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服务功能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集聚配置资源,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基因、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一批带动效应显著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新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崛起,依托华星光电、迈瑞等龙头企业建设的一批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初具规模,15个重点区域建设有序推进,已完成投资超过1100亿元,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聚集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了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获批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组织实施自主创新“33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1+4”文件、创新驱动发展“1+10”文件,制定出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拥有“千人计划”人才154人,引进“珠江人才计划”、“孔雀计划”创新团队33个和63个。科技金融体系日趋完善,累计组建12支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全市VC/PE机构超过4.6万家,注册资本超过2.7万亿元。高交会、文博会、IT峰会和BT峰会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首届深圳国际创客周成功举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二)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国际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纵深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全球产业革命浪潮继续深化,前沿领域新技术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颠覆性变革。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回归”和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兴技术群体迸发、新兴产业齐头并进,传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互联网浪潮不断高涨,信息技术推动各行业由数字化、网络化向万物互联和智能化方向演进,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重构。生物经济时代来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引发医疗健康、粮食生产等领域巨大变革。能源革命深度裂变,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渐广,能源输送、存储技术正孕育新突破。深圳在部分领域已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为掌握新一轮产业变革话语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内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高端智能新产品有效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国内居民就业和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已基本结束,传统消费正处于提质升级阶段,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化消费逐步成为主流。而国内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端供给明显不足,必须尽快提升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水平,抢占消费升级市场。深圳拥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丰富经验和制造基础,有条件率先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加大高端智能产品供给,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产业转型升级向更高层级迈进,蓬勃发展新业态加速释放优质经济增量。国内经济发展步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产业加快向绿色化、高端化、协同化方向演进升级。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络以及智能终端的发展,产业间的跨界融合不断加深,车联网、精准医学、合同能源管理等新业态加速涌现,带动形成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格局。深圳得益于早转型快升级,构建起梯次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加快培育新业态、推动实现更高层级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产业组织结构加速重构,信息经济新模式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信息技术加速向制造、金融、文化、商贸、物流等领域渗透融合,深刻改变传统产业的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通过网络平台高效互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速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高度集聚、精准对接和充分共享。体验经济、流量经济、粉丝经济、分享经济、智能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惠及民生的重要抓手。这为深圳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全面推行信息惠民,打造全球信息经济高地,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仍然存在,土地、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准入和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早日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三)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深圳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国家关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总体要求,着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新方向,加快发展壮大信息经济、生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综合生态体系,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持续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2.基本原则
  质量引领,创新发展。把质量作为新常态下第一追求,深入推进质量、标准、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瞄准新兴产业发展前沿,加快创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深圳标准,推动优势技术领域的“深圳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进一步增强创新供给,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引导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的标杆。
  信息先导,融合发展。主动顺应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新趋势,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各行各业相结合,促进虚拟与现实互动、线上与线下整合、技术和产业跨界融合,全面优化重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率先迈入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信息经济时代。
  前沿布局,智能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选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计算、精准医疗、数字生命、分布式能源、增材制造等前沿领域作为切入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加快智能装备和产品的研发应用,逐步实现生产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和生活智慧化。
  区域协同,集聚发展。统筹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布局,以实施东进战略为契机,规划建设国家级东部产业创新走廊,与中、西部合力打造企业集聚、要素完善、协作紧密、创新力强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赢的创新型企业群,增强城市对外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与全球产业和创新网络的深度融合。
  3.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发展引领能力,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市场活力迸发的产业发展新生态,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成为国内领先的新兴产业发展标杆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包括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以及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四大未来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以上,产值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达到6家左右,产值超百亿元的行业标杆优势企业达到25家左右,经济发展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
  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创新中心。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5%以上,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达到64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0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超材料等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突破,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集聚发展形成新格局,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产业链协同发展为途径,围绕通讯设备等领域培育规模超万亿的产业集群,打造全球信息经济和生命经济高地,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形成规模超千亿的高端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加快产业发展向创新驱动和生态驱动转变,以产业发展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建立覆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全链条的生态体系,加速知识、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汇聚和创新文化、政策环境优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互动,构建有利于高水平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创新企业高速成长、新技术新业态蓬勃涌现的产业生态。
  (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超前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争取国家信息、生物等国家实验室落户深圳,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创新攻关。瞄准科技创新前沿,规划建设未来网络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和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建设,加快建设深圳综合细胞库、区域细胞制备中心。聚焦产业重点,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载体落户深圳。
  打造国际化创新型高水平大学。构建具有深圳特色的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将深圳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实施高校卓越发展计划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加快深圳大学城和深圳国际大学园建设,加强与世界百强高校合作,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国际一流学科。按照“教育+科技+产业”模式,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学院,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供给质量。
  建设全球一流的科研机构。立足补短板强基础,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在数字生命、材料、数学等领域,谋划建设数学研究院、数字生命研究院等基础研究机构,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发联动”的新型应用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和科研攻关,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吸引海内外顶尖实验室、研究所、高校、跨国公司来深设立科学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二)优化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支持设立深圳知识产权法院,建立重点产业和重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担保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并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将故意侵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记录。设立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深圳中心,加快建设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引进或培育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打通国际知识产权引进高速通道,精准对接技术需求与供给。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支持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开展技术转移全球交易、知识产权运营等服务,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深圳国际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与国际技术转移机构的深度合作,吸引全球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深圳落地转化。支持推动组建多领域多形式的产业联盟,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机制,拓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支持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专业化校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完善科研收入分配和激励政策,下放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技成果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重,激发科研人员知识创造和创新创业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支持深圳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争取国际、国家检验检测机构在深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激励引导机制,通过创新券等形式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中小微企业开放。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
  (三)完善产业人才供给体系
  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企业家群。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打造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引领产业创新变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队伍。建立高层次、常态化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提升企业家话语权,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参与创新决策、凝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的新机制。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建立健全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体制机制,依法保障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培育和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围绕科技攻关需要,面向全球加速汇聚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才,重点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获得者。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深化和拓展“孔雀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借鉴先进国家职业教育理念,构建国际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与境外知名职业院校、企业等合作,加快建设中德智造学院等一批高技能人才特色学院。加强科教融合与校企联合,大规模培养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等高技能人才。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实施“技能菁英工程”,加大技能人才培训支持力度。
  创新人才激励和评级机制。探索科研项目全球悬赏制度,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探索建立符合新技术与新产业发展规律要求的多要素评价体系,以高质量就业岗位为主导,以创新质量、创新贡献、创新效率为标准,开展高层次、急需人才职称直聘试点,完善青年人才“举荐制”。
  (四)创新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信贷。引导银行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域设立专门的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中心或科技信贷业务部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适当提高科技信贷风险容忍度,建立相适应的准入标准和授信审批机制。探索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模式试点和政银合作信用贷款试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辟科技信贷绿色通道。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推动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推动国有资本参与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投向创新能力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微企业。鼓励本土优质股权投资机构和企业设立海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基金,对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海外企业进行投资并购。
  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海外市场上市融资,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储备、改制、辅导和培训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到新三板或本市区域性股权交易所注册挂牌。支持企业到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方式开展债务融资。
  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和费用贴息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形成的坏账损失给予补偿,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切实有效转移企业科技创新风险。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增进机制,推动企业信用评级工作,支持融资担保公司为企业贷款、发债等提供信用增进服务。
  (五)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氛围。完善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打造全球创新创业乐园。强化创新创业基因,增强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大胆质疑的创新自信,形成更加浓郁的创新气氛和广为共识的创新文化。
  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优势,推动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南山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扶持一批服务完善的支撑平台,集聚一批创新活跃的高端创客,培育一批活力迸发的创新型企业,打造创新成本低、创新效率高、创新氛围浓的“双创”生态体系,建成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新标杆。
  打造国际创客中心。积极拓展创客发展空间,支持各类机构建设低成本开放式的创客创业基地、应用孵化平台等创客载体建设。培育壮大创客群体,实施创客培养项目资助计划,鼓励创客团队在深发展。全面提升创客服务能力,搭建多层次创客服务平台,壮大创客导师队伍,开发创客教育培训课程,鼓励开展创客辅导、融资、软硬件开源共享、产品推广等全过程服务。
  举办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办好高交会、IT领袖峰会、BT领袖峰会等高端行业论坛、展会和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创客马拉松等系列创客活动,打造“深圳国际创客周”(MAKER WEEK)品牌。支持举办制汇节(MAKER FAIRE)、国际微观装配实验室(Fab Lab)年会、创客高峰论坛等活动,吸引国际创客人才汇聚深圳。
  (六)探索弹性准入监管体系
  争创国家创新特区。依托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机制和经济特区立法权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有条件的区域搭建现实应用模拟场景,重点推动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试验发展和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市场准入、行业监管、应用示范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制定,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放宽产业市场准入。采取底线监管思路,切实完善以负面清单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准入管理制度,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原则,取消不必要的行业门槛限制。建立适合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组织工程等新兴技术和业态发展需要的新管理机制。争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DFA)等在深设立分支机构,探索试行国际通行的药品、医药器械的监管审批制度,缩短重大创新药品的评审和审批时间。
  探索灵活审慎监管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适应新经济技术更迭和产业变革要求的标准动态调整和快速响应机制,对处于研发阶段、缺乏成熟标准或完全不适应既有监管体系的产业,探索事前备案并同步研究科学有效的监管方法。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资源在线披露和共享。
  专栏1 产业生态优化工程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筹建信息科学与安全国家实验室和生物科学与健康国家实验室,建设十大基础研究机构和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在信息经济、生命经济、创意经济、绿色经济、新材料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载体。到2020年,国家级创新载体突破100家。
  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设立深圳知识产权法院,加快建设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引进2-3家示范性国家科技转移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区(新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产业人才供给体系: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培育和引进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到2020年,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获得者超过300人,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10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2000名。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支持混合型并购基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等市级产业基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开展新型融资模式试点,强化对具有发展潜力的种子期、初创期创业企业的融资支持。
  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加快南山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组建一批创客空间和创客服务平台。到2020年,新增创客空间200个、创客服务空间40个、创客个人和团队3万名(个)。
  弹性准入监管体系:在国际低碳城、国际生物谷、深汕特别合作区等有条件的区域,探索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生命经济、共享经济、大数据等领域等创新产品和服务试验发展和推广应用。
  三、打造信息经济新引擎
  积极落实网络强国和“互联网+”战略,以产业跨界融合和智能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泛在高效信息网络,推动信息核心产业跨越发展,前瞻布局前沿高端领域,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融合共生的信息产业集群。到2020年,跻身信息产业国际前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2万亿元,互联网产业规模达4200亿元。
  (一)构建国际一流信息港
  加快部署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打造“万物互联”的国际一流信息港,进一步夯实信息经济发展基础。
  建设全域覆盖的高速网络设施。实施“宽带深圳”行动计划,构建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加快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推动城域网向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方向升级。推进4G网络深度覆盖和演进升级,加快5G试验网建设并启动商用,强化公共区域免费无线局域网高速和广域连续覆盖。全面提升IPv6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超前布局和商用。加快“三网”融合进程,推动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国际互联互通合作,建设前海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深度参与国家多轨道宽带卫星通信网络建设,探索气球、飞艇等高空覆盖新方式,推动空天地网络一体化发展。
  部署泛在感知的万物互联网络。建设城市全覆盖的感知网络,建立和完善视频监控网络、环境感知监控网络和无线电监测网络,积极推进利用射频识别等技术部署广泛的感知器网络,实现城市动态实时感知。积极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统筹部署物联网感知设施和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分布式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在交通、能源、给排水、环保、应急等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统筹部署物联网自动感知终端,积极推进物联网在工业制造、节能环保、商贸流通、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等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
  构建开放共享的应用基础平台。完善统一的政务云服务平台,鼓励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形成面向城市管理、民生服务、行业应用等领域的电子政务云、交通云、教育云等系列专业云体系。加快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立统一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加大公共数据资源交换与开放力度,完善公共数据资源的社会化应用体系。建立北斗位置服务与管理等地面系统,推进北斗导航在移动终端、位置服务、环境监测、应急救援、气象服务、精确授时等领域的应用。
  建立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强化信息安全支撑,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安全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网络安全、入侵检测、身份验证、可信计算、数据安全等网络和信息安全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培育本土网络与信息安全骨干企业。加强涉及国家安全重要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监督,提升重要信息节点核心技术装备威胁感知和持续防御能力。建立重要信息使用管理和安全评价机制,加大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
  专栏2 “宽带深圳”工程
  大力推进光纤入户,建成“全光网城市”,加快对既有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及办公楼宇的光纤到户改造,重点开展城中村“光纤入村”改造。促进电信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共享,推动广电、电信、联通、移动四大运营商电信基础设施集中统一建设和专业化运营。鼓励支持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等融合性业务,推动交互数字电视、多媒体终端、智能家电等产品的批量应用。到2020年,家庭宽带用户光纤接入能力达到300Mbps,光纤入户率达到90%,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9%,重要公益性公共场所免费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99%,建成国内领先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二)巩固提升信息核心产业
  发挥信息核心产业先发优势,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加速延伸完善产业链,引领支撑信息产业高端跨越发展,建设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巩固下一代网络设备优势。重点发展下一代网络设备、软件定义网络设备和模块化数据中心成套装备,开发高速光传输设备及大容量组网调度光传输设备。加快部署5G创新示范网络,重点研制5G关键技术综合验证平台、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移动通信仪器仪表、移动终端等。研发安全可靠高端服务器、大容量融合存储设备、大数据一体机、高可靠性工业控制计算机,发展面向金融、交通、医疗、能源等行业特色应用的专业终端设备。研发应用于不同领域的专用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和具备智能交互能力的新型智能手机。
  推动集成电路跨越发展。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攻关信息处理、传感器、存储器等关键通用芯片,着重扶持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等优势产业芯片设计,加快大数据、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核心芯片开发。布局大尺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导入16/10nm生产工艺,提升特色集成电路产品生产规模和水平。提升芯片级封装、系统级封装、多芯片封装、堆叠封装等技术水平,推动刻蚀、离子注入、电子显微镜等关键设备和材料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提升先进封装测试业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提高代工企业及第三方IP核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快形成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完善新型显示产业链。大力推进平板显示主导技术升级,持续扩大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液晶面板生产能力,推动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柔性显示、3D显示、激光显示、LTPS、曲面显示、透明显示、全息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支持更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和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提升TFT-LCD面板关键配套材料及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能力。
  推动智能硬件创新发展。加强产品功能性、易用性、增值性设计能力,发展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供给模式,强化应用服务及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绿色化、高性能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研制智能穿戴、智能车载、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产品、虚拟现实设备及工业级智能硬件等产品。深入挖掘健康养老、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智能硬件应用需求,搭建智能硬件应用开发服务平台,加强重点领域智能化提升,推动智能硬件产品的集成应用和推广。
  加快发展高端软件。面向重点行业需求,重点研发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新型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支持开源社区和开源软件发展。建立软件定义的云系统管理平台,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操作系统研发和应用。加快研发大型通用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大数据分析发掘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
  专栏3 信息核心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接入、全频谱接入、新型核心网架构等5G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核心专利和标准。加快建设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布局5.5代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加快推进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并持续扩大产能,积极引入12英寸存储器芯片生产线,提升大尺寸和特色集成电路产品生产规模和水平。
  (三)促进“互联网+”蓬勃发展
  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形成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推进“互联网+”智能生产。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开展基于网络化生产组织模式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发展个性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工业网络标识和地址管理,探索建立“开放、先进、安全”的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打造多方参与、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加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结合应用,推进设计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
  开创“互联网+”智慧生活。加快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和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增强网络化精准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面向公众的全程全时在线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创新活跃的智慧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织网工程”,建设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库和主题信息资源库,推进各部门信息化和业务流程优化,最大限度便利群众。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慧医院、智慧社康中心、智慧社区、智慧教育等试点示范项目,提升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推动政府相关部门与互联网龙头企业深入合作,促进企业级智慧城市方案、产品、服务等创新成果产业化。
  催生“互联网+”新兴业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组织、要素配置、产品形态和商业服务模式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金融、商贸、物流、文化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鼓励企业开放各类平台资源,促进大规模协作、大众智慧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积极培育分享经济新模式,鼓励在汽车租赁、房屋出租、家政服务等消费领域开展分享服务。
  支持“互联网+”创新创业。引导和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平台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等资源,提供研发工具、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技术合作、在线服务等活动,促进远程设计、协同制造等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等生产方式创新。支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平台,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格局。
  专栏4 “互联网+”工程
  深入推进“互联网+”制造、物流、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发展,建设互联网跨领域融合创新支撑服务平台,制定“互联网+”融合标准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与推广。放宽互联网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制定实施各行业互联网准入负面清单,允许各类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领域。
  (四)抢占前沿领域制高点
  紧跟全球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动态,攻关人工智能、无人驾驶、AR/VR、量子通信等战略性前沿领域关键技术,大力推进产业化和集成应用,抢抓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主动权。
  人工智能。大力支持类人神经计算芯片、智能应用系统研究,重点攻关类人智能、人机物融合、自然交互等关键技术,实现类人视觉、类人听觉、类人语言和类人思维。加快建设文献、语音、图像、视频、地图等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和基础资源服务公共平台,建设支撑大规模深度学习的新型计算集群。研制相关设备、工具和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办公、医疗等关键行业形成示范应用,构建由新型芯片、基础软件、智能硬件、算法库和在线服务等构成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无人驾驶。重点支持车用环境感知与信息融合、智能驾驶决策、汽车与设施信息交互、动力能源监测、动力系统控制与整车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及相关传感器、芯片的国产化。争取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无人驾驶试验。搭建服务汽车、通讯和交通的公共检测认证和标准研究测试平台。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建设AR/VR技术及应用创新平台,突破虚实融合渲染、真三维呈现、实时定位注册、适人性虚拟现实、沉浸式人机智能交互等关键技术,形成高性能真三维显示器、智能眼镜、动作捕捉和分析系统、个性化虚拟现实整套装置等核心设备。加快研制AR/VR的规范标准,在工业、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行业实现专业化和大众化的示范应用。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攻关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研发量子芯片、量子编程、量子软件以及相关材料和装置装备,加快开发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实用化量子模拟机,实现量子通信产业化,推动量子加密在国防、政府、金融等高保密要求领域的应用示范。
  前瞻技术领域。超前布局E级高性能计算、第六代移动通信、太赫兹通信、可见光通信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加强微纳电子与系统集成、光电子技术及集成、超导芯片等前沿器件研发及产业化,推动信息器件变革性升级换代,加快形成梯次接续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四、实现生命经济新突破
  以服务民生需求为根本,加速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精准医疗、数字生命等前沿交叉领域,提升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等优势领域发展水平,打造国际领先的生物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建成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
  (一)创新发展精准医疗
  针对精准医疗发展和应用的源头性和关键性问题,开展科技原始创新,实现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技术领域重大突破,打造国际一流的精准诊疗平台和临床转化体系,建设国际领先的精准医疗示范区。
  提升基因检测技术水平。突破基因测序仪核心部件及技术应用瓶颈,开发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低成本的新一代基因测序仪,开发高准确度、多位点的分子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开发高密度基因芯片设计及数据分析软件系统。加快基因测序、分析、解读等技术和产品应用试点示范。
  加快个体化治疗临床应用。重点支持细胞储存、规模化制备和检测体系开发,支持干细胞新药申报,建立个体化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等国家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覆盖全国的个体化细胞治疗国家级网络平台。围绕心血管、高血压和肿瘤等重大疾病,突破CAR-T、MASCT、BiTE和TIL等免疫细胞技术和干细胞移植治疗临床研究,加快推进个体化治疗技术应用示范和推广。
  完善精准医疗产业链。整合精准医疗上、中、下游产业链,推动临床医疗模式由事后治疗向精准预防转变,构建辐射全国的精准医学联合体,打造精准医疗完整产业链。加快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精准医疗临床转化机构,结合临床干预形成精准防治方案和临床实践路径,探索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精准医疗发展新模式,推动精准医疗规模化发展。
  专栏5 精准医疗应用示范工程
  搭建基因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出生缺陷基因筛查、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传染病与病原微生物检测、遗传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新生儿基因身份证应用示范。搭建分子靶向诊断、治疗、预后预测的精准医疗平台;建立个体化治疗临床疗效与安全评价体系,促进个体化治疗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二)加速发展生物医药
  结合现代药物开发新技术和制药新工艺,针对临床重大疾病加快开发创新药物,促进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医药新产品研制能力,实现产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转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突破药物研发关键技术。推动大规模细胞培养及纯化、抗体偶联、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培养等生物技术研发。加快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基因治疗等新药研发,提升长效、缓控释、靶向等新型制剂技术水平。加快开发手性合成、酶催化、结晶控制等化学药制备技术。开发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推广自动化和在线监测等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提升药物研发创新能力。依托国家基因库生物样本资源与基因信息数据,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挖掘中国人群特有的疾病标记基因,开展人类疾病基因分析,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加速新药上市,提高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的创新能力,建设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医药开发平台。
  促进药物高品质发展。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发具有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理的治疗药物,加快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创制手足口病疫苗、新型脊髓灰质炎疫苗、宫颈癌疫苗等急需品种及新型佐剂。大力支持药物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挖掘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物质基础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新品种。推动制药企业和产品通过相关国家或国际组织认证,拓展国际发展空间。
  专栏6 新药创制与产业化工程
  支持新靶点及多靶点组合抗肿瘤药物、治疗性疫苗、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重点仿制市场潜力大、临床急需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品。在中医药优势治疗领域,推动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及应用。支持建设药物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争取国家药物筛选中心、国家化合物库、国家新药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的分支机构落户深圳。
  (三)高端发展生物医学工程
  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和保健市场的需求,大力研发新型医疗器械,推广智能诊疗新模式,提升生物医学工程整体竞争力。
  突破前沿诊疗新技术。开展移动医疗、体外诊断、生物三维(3D)打印、植入式医疗器械、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血管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人工耳蜗、高分辨人工视网膜、心脏起搏器等高端植介入产品以及新型体外快速诊断仪器和试剂的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仿生医学、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发展。
  发展高端医疗器械设备。重点开发数字化探测器、超导磁体、高热容量X射线管等关键部件,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PET—CT及PET—MRI、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多排螺旋CT、彩色超声诊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质子/重离子肿瘤治疗、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设备。推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产业化。
  构建医疗器械协同创新体系。争取设立区域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机构,协同推进检测技术提升、标准体系建设、应用解决方案、示范应用评价。打造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应用链条,促进企业、科研院所、医院及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创新融合。搭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物医学工程开发平台,加快移动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技术创新与应用。
  专栏7 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工程
  聚焦疾病“预警、成像、检测、治疗与康复”的全链条、高性能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化及医疗应用,研制“治未病”检测设备、高分辨“声光电磁”医学成像设备、康复器具中高端产品和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医疗器械。鼓励企业与大型医院合作建设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培训中心,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推动实施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
  (四)积极布局数字生命产业
  面向多层次、个性化健康需求,探索建立覆盖全方位全周期生命数据的“数字生命银行”,催生健康管理和疾病诊疗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发展数字生命产业。
  加快生命信息数字化。建立高效共享的大规模临床样本生命信息库和重大疾病临床样本数据协作网络,系统化、规模化收集临床样本元数据及相关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生命组学信息,促进临床样本向大数据资源的转化、整合与共享。制定信息数据采集、储存和访问等技术标准,研究根植于临床实践的伦理准则。
  提升生命信息挖掘能力。加快开发实用高效采样和数据生产技术,建立人工智能内核模型。重点突破数据海量存储、实时处理、分析、多组比照等大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多维度生命信息系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生命大数据的分析效率和知识发现能力,实现生命程序的数字化展示和编辑,建立大数据标准研发和应用服务平台。
  培育数字生命新业态。重点围绕生活方式干预、慢病防治干预和疾病治疗等领域,开发生命全景数据、全时数据监测管理系统和预测信息系统,实现对生命健康进程及生命趋势的预测,提供个性化健康指数分析、预测和干预服务,推动数字生命产业快速发展。
  专栏8 数字生命培育工程
  积极开发创新移动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现代化诊疗手段,发展移动APP医疗服务,提高全方位远程医疗水平,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实现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智能化自检、早筛、诊断以及个性化治疗推广应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健康管理产业链。
  五、激发创意经济新活力
  秉承创意引领、科技支撑的发展特色,培育“文化+”新型业态,以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等融合发展。到2020年,建成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超过8000亿元。
  (一)拓展数字创意内容
  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智能化处理、网络化传播等技术,全面激发创新创意创作创业,生产优质数字创意内容精品,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
  促进数字产品技术水平提升。突破数字内容产品的生成、处理、检索与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影视动漫、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交互娱乐引擎开发等相关的软件技术和应用服务。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平台,提升文化创意基础技术研发和高端装备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加快发展影视后期制作和传播技术,支持影视剧和动漫产品的研发、制作、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影视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版权交易服务。
  鼓励数字创意内容精品创作。支持音乐、文学及演艺等原创和精品生产,以及经典原创性游戏产品的创作、研发和运营,鼓励建设大型游戏服务平台,提升数字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文化品位和价值。提高传统印刷、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数字化转化和开发能力。支持融合多种业态和内容形式的联动创意开发模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数字创意精品。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进程。推动重要公共文化艺术培训、展览、讲座、演出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精品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利用。支持公共文化机构通过社交软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用户体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
  专栏9 数字创意内容和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加强数字内容和技术装备协同创新,增强创作生产和传播服务的技术装备水平,发掘优秀文化资源,激发文化创意,打造一批优秀数字文化创意产品。丰富创意内容表现形式,研发适应沉浸体验、智能互动需求的终端产品,加快推动新媒体、多屏互动等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球幕影院、超感影院、全息显示、混合现实等新型互动娱乐产品。提升高端印刷设备、印刷工艺等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传统印刷业实现绿色印刷和数字印刷创新升级。
  (二)巩固创意设计优势
  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化与协同化发展水平,促进专业设计在各领域创新应用,进一步扩大深圳“设计之都”影响力和辐射力。
  完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鼓励开展关键工艺、核心技术、共性环节设计创新攻关,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提高工业设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鼓励工业设计机构整合产业链,加速转化工业设计创新成果。推动设计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开发设计。鼓励以产业链、产品链、技术链、服务链为纽带,联合开展设计创新,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促进专业设计创新应用。顺应新兴消费需求,支持家具、服装、黄金珠宝首饰、钟表眼镜等传统优势产业,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流行符号进行创意创新创造,提升消费类等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提升艺术家具、艺术陶瓷、当代工艺画及艺术品等设计创新水平,大力发展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和形象设计等,促进创意设计在智慧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公共艺术等领域广泛应用。加快培育智能设计、虚拟仿真设计、体验交互设计等新兴设计。
  推动创意设计创新发展。鼓励建设创意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仪器设备、数据软件、检验检测等技术资源共享和成果展示交易等服务。支持建设集聚全球创意设计创新资源的资讯数据库,为创意设计提供集材料展示、专利资讯、人才数据库、信息资讯等高端资讯。支持引进和培育各类研发设计中心、工作室、创客空间和孵化平台。加快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深圳创意设计和文化产品服务进入海外市场。
  (三)培育壮大时尚产业
  把握时尚消费新趋势,促进时尚产业品牌、发布、展示与消费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时尚创意之都”的城市品牌形象。
  全方位构筑时尚品牌群。大力实施品牌创新和品牌培育计划,鼓励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行业特点,加大自主时尚品牌创新,打造更多国内外知名时尚品牌,构建汇聚各行各业的自主时尚品牌梯队。鼓励企业引进高端时尚品牌和时尚产品,支持国际高端时尚企业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国内时尚品牌在境外注册商标和运营,推动本土品牌走向世界。
  打造时尚产业载体。鼓励依托现有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汇聚知名时尚品牌的时尚街区,加快世模基地总部大厦、深业上城时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引导时尚产业聚集发展。建设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时尚设计、信息发布、产品推广和营销等专业培训。&
  扩大时尚产业影响力。探索设立文博会时尚专业展馆,继续办好深圳时装周、深圳设计周、深港设计双年展、中国设计大展等重大活动,定期举办服装展、钟表展、家具展、黄金珠宝展等专业展会,打造自主品牌时尚产品发布、展示和交流平台。支持引进和参与世界品牌代理商大会、国际著名品牌发布会、国际流行趋势作品发布会等时尚主题活动,扩大深圳时尚产业国际影响力。
  (四)推动“文化+”发展
  加快文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内容、技术、市场、资本等关键要素聚集与创新发展,培育催生文化创意新业态新模式。
  “文化+科技”。支持传统制造型文化企业提高创意研发环节比重和水平,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跨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施“文化+科技”新型业态示范企业认定和优秀项目奖励计划。以数字化终端为载体,提升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水平,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服务机制,建设文化科技产业“硅谷”。
  “文化+金融”。鼓励和引导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落户深圳,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深圳文交所搭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版权登记平台和交易平台,创新开展市场化交易业务。
  “文化+旅游”。丰富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旅游附加值,增强文化旅游软实力。支持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文艺展演等特色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支持在线旅游、虚拟旅游、智慧旅游等平台建设,鼓励规划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
  六、培育绿色经济新优势
  把握国内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的发展要求,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引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构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产业体系。到2020年,建成国家绿色经济和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一)跨越发展新能源产业
  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核电、先进可再生能源、高效储能、智慧能源等领域,加快培育氢能、页岩油气等新兴产业领域,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推动新能源汽车引领发展。坚持以纯电动为主的发展方向,鼓励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围绕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直流变换器及整车的相关材料、制造、装备、配套及服务等环节,培育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强化安全性能,加强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推动组建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动力电池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提高充电管理、付费等服务智能化水平。推动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中心。
  促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配合国家核电技术“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核电技术优化,提升三代核电装备集成设计能力。开展小型堆关键技术研发和海上实验堆建设,启动先进核燃料(含事故容错燃料)技术和四代堆研究。完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加强核电安全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核电安全应用水平。积极构建国际先进的研发、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服务完整产业链。
  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加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先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创新,加快建设和完善先进可再生能源领域创新研发平台,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关键设备、光热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电控设备和先进垃圾焚烧发电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深化合作领域,依托工程建设,积极拓展先进可再生能源装备市场。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咨询、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和产品测试认证等配套服务业。
  构建高效储能系统。强化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储能产业的优势地位,培育发展前沿储能技术领域。开展储能系统整体设计及电力辅助补偿技术研究,重点突破储能系统集成产业化应用核心技术,完善系统集成方案,开发多类型、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的储能系统。加强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并网、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提高储能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和可靠性。
  大力发展智慧能源。加快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领域智慧化发展。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创新,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构建高质量、高可靠、高安全的智慧能源体系,形成覆盖研发、生产、运营和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和持续创新发展能力。
  专栏10 电动汽车跨越发展工程
  整车性能优化:鼓励整车企业引入先进设计理念,提升整车工业设计水平,持续优化整车品质,推动整车向轻量化、智能化、总成模块化方向发展,提升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操控性和舒适性。
  动力电池提升:加快推进动力电池材料、单体、模块及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下一代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着力提升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和控制检测等环节的自动化、标准化和国产化水平。
  充电技术创新:鼓励发展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加强智能均衡充电、电池诊断维护与预警、大功率充电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推进智能充电系统、车载充电机等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鼓励车桩同步发展。
  (二)加快发展高效节能产业
  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强节能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节能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加快节能技术系统集成,推动产业化示范应用,完善高效节能产业体系和链条。
  提升高效节能研发和产业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在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半导体照明、高效节能家电等高效节能产业优势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效节能产业化能力,推动高效节能电机、高压变频器、高效节能家电、节能汽车、高效热泵、节能智能管理系统等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支持半导体照明上游衬底材料和外延片、中游芯片、下游封装及应用产业化,形成设备、材料、测试等配套的较完整产业链。
  开展高效节能技术应用示范。推动企业实施锅炉、窑炉和换热设备等重点用能装备节能改造,开展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智能管理系统、余热余压利用、LNG冷能利用、热泵应用技术、节约和替代石油、交通运输节能、绿色照明、流通零售领域节能等应用示范,提高传统行业的工程技术节能能力,加快节能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开展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服务器和大型建筑等设施冷却系统节能改造。积极推动利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工业园区、大型商业区等能源负荷中心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
  发展高效节能服务业。支持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医生”诊断。积极探索碳交易、节能量交易等市场化节能机制。规范节能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健全节能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动节能服务向全程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专栏11 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工程
  工业节能:积极推动工业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开展电机及拖动节能装置、余热余压利用、锅炉窑炉节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能源监测管理系统、环境热工仪器、变频智能节电器等工业节能监测设备。
  建筑节能: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开发新型节能建筑材料、高效节能照明、节能电器等建筑节能产品,推进中央空调节能器等建筑节能监测设备研发和应用。
  交通节能:加强交通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开展交通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发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支持节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发展可变气门升程、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等技术。
  (三)大力发展先进环保产业
  围绕大气、水、土壤等领域环保需求,挖掘应用潜力,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开发先进环保材料与药剂,促进先进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持续提升先进环保创新能力。围绕大气污染防治、环境污染监测、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理处置、噪声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清洁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发。开发先进环保材料与药剂。建设一批国家、省、市级环保研发平台,加强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推动“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建设。
  推动先进环保技术应用示范。示范推广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水生态修复、再生水利用等技术。推动电镀、线路板等行业废水高效处理及回收利用、餐厨垃圾资源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污泥资源化、餐饮油烟净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技术应用示范。鼓励发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土壤的综合治理、修复及回收技术,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提高环保综合服务水平。鼓励发展环境咨询、环境监理、工程技术设计、认证评估等环保服务业。在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重点领域,发展政府购买服务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模式。创新环保服务模式,支持生态环境修复、排污权交易、绿色认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新兴环保服务业发展。
  (四)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持续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
  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快研发高效无损拆解、损伤检测与寿命评估、先进成形与加工等再制造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加速产业化应用。发展汽车零部件、机床、造船、工程机械、办公耗材、家用电器等再制造技术。鼓励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
  开展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工业、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加快重点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利用餐厨垃圾、动物类废弃物等废弃生物质生产饲料添加剂、生物柴油和沼气等新工艺新技术产业化。支持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材料和装备产业化,持续开展海水淡化和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试点示范。支持建设电子产品等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
  七、夯实材料基础新支撑
  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加强前沿材料战略布局,提升新材料产业化应用水平,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的材料支撑基础。到2020年,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2300亿元。
  (一)提升电子信息材料竞争能力
  以信息技术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大先进电子信息材料的研发应用力度,进一步提高关键材料自给率,加快融入全球高端制造供应链。
  促进显示材料性能提升。开展高性能光学薄膜、高纯度靶材、透明导电膜玻璃等原辅材料基础研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力争解决显示技术领域基础材料制约。鼓励高世代/超薄液晶玻璃基板、柔性显示材料和高饱和度光刻胶等材料技术攻关,加强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研发,加速产业化进程。推进大尺寸高精度掩膜版、超薄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等规模化发展,持续提高材料性能与可靠性,加速融入全球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新型显示供应链。
  推动先进照明材料发展。加强激光工作介质、高性能发光芯片、先进衬底材料和高强度封装材料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促进激光照明材料在汽车照明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加快高光效与高显色性发光材料研发,拓展发光材料应用范围,优化批量生产工艺,实现高效照明领域的量产应用。
  加强关键微电子材料研究与应用。加强大尺寸硅单晶和碳化硅单晶等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基础研究,解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材料制约。优化磁性材料性能,提高产品矫顽力和磁能积,进一步强化配套能力。开展压电晶体、电子浆料、高温半导体等材料应用研究,推进产业链供需衔接,加速成果转化。
  提升光电子材料产业化水平。加快光纤预制棒和通信级塑料光纤等材料产业化进程,实现规模化生产,满足通信领域对高性能光纤材料的需求。开展高稳定性及高功率激光材料、高性能红外/紫外光学透波材料等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加速先进光学材料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示范应用及产业化。
  (二)推动绿色低碳材料创新发展
  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目标,强化高性能储能、新型太阳能、先进节能环保等材料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绿色低碳材料快速发展。
  开发高性能储能材料。重点发展高能量密度及长循环寿命电池正负极材料、耐高温低电阻隔膜和高导电率电解液等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提升锂离子电池容量、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推进高性能、低成本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满足电动汽车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对高能量/高功率密度电容器的需求。开展高容量储氢材料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等基础研究,加速先进储能材料自主化配套进程。
  研发新型太阳能材料。发展硅基薄膜电池、晶硅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等新型光伏材料,提升材料光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研发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等新型光热材料,进一步提高材料集热性能,推动太阳能光热高效利用。
  提升节能环保材料性能及应用水平。重点发展保温隔热材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建材、水基环保涂料和涂膜玻璃等材料。加强技术开发,优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推进节能环保材料广泛应用。
  (三)促进生物材料应用示范
  把握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快速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生物医学材料临床应用,加强生物基材料研发及推广,促进生物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示范。
  推进生物医学工程材料产业化。加强医用高分子、生物陶瓷、医用金属及合金等医用材料基础研究,提高材料安全性,开发高性能、高生物相容性医用材料。开发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生物可降解支架、心脏瓣膜和球囊扩张导管等医用材料制品,形成一批可临床应用的高可靠性产品,推动材料技术与生物医学融合发展。
  加强生物基材料应用示范。重点提高生物基材料技术创新能力,突破生物基材料制作过程的生物合成、化学合成、改性及树脂化、材料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发生物塑料和木塑复合材料等生物基制品,开展生物基日用塑料制品、工业用包装材料、农用地膜等产品的推广及示范工程。
  (四)提高新材料基础支撑能力
  强化新材料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协同创新,前瞻布局新材料新兴领域,构建日趋完善的新材料基础支撑体系。
  发展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鼓励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高性能功能陶瓷和特种耐腐蚀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支持高性能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轻质合金、高性能人造金刚石/硬质合金/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和特种玻璃等先进结构材料研发及产业化,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高端制造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前瞻布局重点前沿材料。突破石墨烯材料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技术,开发低成本、高性能3D打印材料及配套设备,发展高分子基、金属基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提升超材料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加强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和碳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纤维、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力度,形成一批具有应用示范作用的创新成果。
  专栏12 新材料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石墨烯材料:面向石墨烯材料的实际应用,重点突破电池添加剂、高性能导热材料、防腐涂料、透明导电膜及柔性线路板等新产品研发,实施重大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率先实现石墨烯材料在电子产品、光伏电池、动力电池等领域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建设石墨烯材料应用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基地,培育一批在石墨烯应用技术和产品领域的知名企业。
  3D打印材料:围绕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工业产品设计等领域,重点开发高品质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等金属基3D打印材料。突破超高分子量聚合物材料体系核心技术,开发3D打印专用光敏树脂和工程塑料粉末。推动氧化铝、碳化硅等其它3D打印材料及配套设备的开发应用,进一步满足增材制造产业需求,形成较为成熟的3D打印材料体系。
  先进合金材料:聚焦先进合金材料合金配方、工业化生产及配套装备等共性关键问题,重点发展特种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和硬质合金等先进合金材料,结合材料全生命周期,开展基础原理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化试制,满足精密制造、轨道交通和采掘工具对先进合金的需求,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高性能复合材料:以高端制造业需求为核心,重点发展树脂基、陶瓷基和碳/碳复合材料等非金属基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制备技术水平,加快在航空航天、高端制造和新能源等领域应用。加快铝基、钛基和镁基等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研究,优化工艺流程,降低制备成本,扩大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范围。
  八、构筑产业空间新格局
  结合城市东进、中轴提升、西部拓展的城市空间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轴,辐射带动珠三角地区和国内更大范围产业发展,主动参与国际产业竞争与合作,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形成“三轴并进、区域辐射、全球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强化东中西三条发展轴
  发挥深圳各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按照“区域互补、各具特色”的原则,加大东部地区产业高端要素和创新要素配置力度,积极培育产业新增长轴;巩固中部地区创新发展潜力,构建产业发展提升轴;厚植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综合优势,打造产业创新引领轴。以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服务功能明显、规模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和园区,全市形成“三轴并进、多园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培育东部产业新增长轴。规划建设国家级东部产业创新走廊,加快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超前布局一批产业重大项目,助推东部地区由“制造”向“智造”转型。罗湖区立足增强东进战略基地和平台功能,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盐田区以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为主导,加快国家电商广告产业试点基地和盐田国际创意港产业基地建设。龙岗区以国际大学园等创新要素聚集区为引擎,着力布局信息通信、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推动坂雪岗科技城、国际低碳城、宝龙科技城建设。坪山区以生物和新能源汽车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大鹏新区聚焦生物育种、生命信息和海洋生物等特色产业,重点推进坝光国际生物谷建设,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
  专栏13 东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基地
  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以城市更新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推动清水-东晓布心-莲塘一带旧工业区升级改造,重点布局互联网信息、智慧城市、卫星应用、生命健康、高端医疗等新兴产业,打造罗湖创新要素资源汇聚的科技中心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创新走廊,形成“一校、三谷、多园区”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大望-梧桐山文化创意走廊: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和AR)为主导,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新媒体、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产业,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VR/AR生态圈,同时以中国科协海外人才离岸基地为核心,打造海外高层次科技创意人才聚集区。
  盐田国际创意港:以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为主导,加快推动“文化+电商”业态融合创新,以“广告+品牌”战略为依托,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新模式,打造东部连接香港、走向世界品牌的创新创意发展示范区。
  坂雪岗科技城:大力发展新一代通信技术、信息服务、高端软件、移动终端等产业,形成以国际知名的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研发和总部为主导的,集科技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商业服务和居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城区,建设成为龙岗转型发展的科技驱动核,国际知名的创新型科技城区。
  宝龙科技城:围绕智能制造和新能源发展方向,以宝龙机器人产业基地和新能源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和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巩固新材料、生物医疗等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提升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高度,形成两个百亿级产业基地。
  国际低碳城:积极培育和集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新兴低碳产业,加快引进中欧未来城等项目,建设中德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加快国际低碳城分布式能源、中美低碳建筑与社区创新实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建设成为国家低碳发展综合试验区、气候友好城市先行区、新兴低碳产业聚集区、低碳生活方式引领区、低碳国际合作示范区。
  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生物服务业等,大力引入生物技术研究院、医药研发公共平台、食品药品注册审批和检验检测综合服务窗口等公共平台,加快生物加速器(二期)建设,打造高科技生物产业集群,将园区打造成为具有产业承载竞争力的国家级平台。
  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发展LED照明、太阳能等其他新能源产业,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加速器、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究院、汽车主题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
  国际生物谷:着力探索医疗卫生监管新政策、加强生物科技创新、推进生物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动生命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生命健康服务、生物资源开发、生物环保与制造等六大领域发展,努力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核心技术创新竞争力的生物生命科技源头创新基地,形成全球生物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生物产业高端发展先导区、医疗健康管理创新试验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
  构建中部产业发展提升轴。发挥福田、龙华地处城市中轴区位优势,提升中部地区创新发展潜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上强化集聚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作用。福田区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领先城区;汇集设计创意业高端资源,提升国家工业设计高新产业基地,建设“设计之都”核心区;以培育壮大信息经济为目标,加快规划建设梅林-彩田信息经济产业集聚基地。龙华区以大浪时尚创意城和九龙山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龙华北部科技核心区和观澜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建设,加速打造高新技术总部经济集聚区和自主创新基地。
  专栏14 中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基地
  梅林-彩田信息经济产业集聚基地:重点发展信息服务、智慧城市、专业服务等主导产业,打造集高端消费电子新品发布、展示展览、用户体验、投资洽淡、合作交易五位一体的世界级国际消费电子展示交易中心,建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城市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
  深圳文化创意园:以创意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设计、平面设计和动漫游戏、新媒体、影视演艺等为发展方向,构建创意设计、时尚产业、数字创意等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聚集效应,打造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福田国际电子商务集聚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以电子商务为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虚实结合,提升电子商务对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渗透力和辐射力,聚集交易、支付、物流、技术等核心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与合作,完善信息经济及互联网产业链。
  九龙山科技园:引进一所国际化高等院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巩固电子信息、汽车和以装备智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打造集高等教育、研发孵化、总部经济、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创新知识园区。
  大浪时尚创意城:重点布局时尚品牌设计、生产和展销,建设服装专业市场和时尚购物街区,引进国际、国内高端品牌专卖店,打造时尚创意产业聚集区;引进黄金珠宝、精品玉石、时尚钟表、高端化妆品、高档工艺品等时尚产业,打造国内时尚品牌之都。
  打造西部产业创新引领轴。充分发挥南山区科技、产业创新主战场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大沙河创新走廊、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高新区科技产业发展高地等区域科技产业创新资源高端与高效集聚优势,着力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引领区。宝安区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区、创新型产业名城为契机,加快宝安中心区、大空港产业基地、宝安中国天谷、超材料产业集聚区等建设,引领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以光明新区新型平板显示、绿色新城及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光明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引领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专栏15 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基地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引进国内外优质总部企业,着力打造基于智慧城市和立体城市、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高度融合的未来城市典范,成为全球高端产业集聚地的典型和世界级城市功能中心,未来深圳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的功能中心。
  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集聚互联网、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IC设计等领域的总部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建设国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以及国际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转化与应用示范基地。
  宝安中国天谷:重点发展微波通信、毫米波芯片、卫星通信产品等前沿产业,建设空间通信产业孵化集群区,打造国际首个卫星通信网络信息集聚平台和下一代卫星通信创新园。
  大空港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发展航空电子、航空航天材料和智能装备产业,加强空港基础设施和航线建设,建成一批基础性、功能性项目,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地航空公司、临空服务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空港都市区。
  光明新型平板显示基地:依托华星光电8.5代TFT-LCD项目,重点发展大尺寸TFT-LCD面板,以及配套的玻璃基板、靶材、导电玻璃、液晶材料、专用芯片、偏光片、掩膜板及专用设备等核心部件,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流的光电平板显示科技园区。
  (二)辐射带动区域创新发展
  发挥深圳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综合优势,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轴”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产业外溢辐射功能,促进城市外部圈层创新发展。
  东轴加速向东莞、惠州及河源、汕尾等地区辐射,推进“3+2”经济圈创新发展;中轴向北沿松山湖延伸至佛山、广州,向南对接香港、澳门,共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共同体;西轴强化与中山、江门、珠海等拓展合作,合作构建开放型珠江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合作共建珠三角国家大科学中心,构建开放型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珠三角地区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着力提升对泛珠三角乃至全国的辐射能力,以省外深圳工业园建设为载体,支持开展深层次技术、生产、投资合作,推进工业园转型升级发展,有序引导产业梯度转移。推动珠三角区域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区域的科技产业创新合作,构建更广范围的功能互补、梯度发展、协调共进的产业布局体系。
  专栏16 重点合作园区项目
  深汕特别合作区:高标准打造合作区产业发展配套环境,按照“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发展模式,鼓励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合作区建立生产和服务基地,实现产业布局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
  珠三角区域合作产业园:加强深莞、深惠边界工业土地合作开发和产业分工合作,加快深河产业城、深惠产业园等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深莞惠一体化建设和珠三角地区工业转型升级。
  省外深圳工业园:充分挖掘异地资源禀赋,加强技术溢出和成熟模式外向辐射,加快推进湖南衡阳、江西吉安、云南昆明、四川广安等一批省外深圳工业园区合作建设,拓宽产业发展腹地。
  (三)深化国际产业交流合作
  主动服务对外开放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创新资源和产业链全球布局,实现与国际先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积极引入全球创新资源。支持国际科技组织、科研机构、跨国企业来深圳设立总部或研发中心,推动建设海外新兴产业孵化器和基地,完善创新创业直通车运转机制,高效对接国际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研发资源等创新要素。支持设立国际化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并购基金,提升国际创新资源整合利用能力。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合作,推动建设境外合作园区,加快产业链全球化布局。鼓励信息技术等领域龙头企业在国际创新资源高度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支持企业组团“走出去”,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依托高交会、IT峰会、BT峰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交易一体化合作交流平台。积极争取更多高水平学术会议在深圳举办或永久落地,促进相关学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带动相关学科和产业的迅速发展。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承担和组织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
  专栏17 国际产业合作重点项目
  “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一带一路”数据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科技合作与转化中心,推进中国(深圳)-印尼电子产业园、中国(深圳)-越南合作产业园等重点国际合作园区建设。
  海外孵化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在国际创新资源高度密集的美国硅谷和旧金山、法国巴黎大区、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地区建设运营海外孵化器,推广“在国外创新孵化,在深加速转化”的新型创新创业模式。
  九、健全规划实施新机制
  充分发挥本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领作用,全面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持续健全保障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确保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协调
  充分发挥市新兴高技术产业领导小组作用,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统筹解决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重大问题。优化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规划政策落实、专项扶持计划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健全市区两级协同推进机制,各区结合实际制订具体落实措施,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全市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按步骤得到落实。
  (二)优化资金引导
  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继续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综合运用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直接补助等方式,建立健全无偿与有偿并行、事前与事后结合的多元化扶持方式。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撬动、引导作用,着力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体系。
  (三)加大用地保障
  加大土地资源供应力度,规划新建一批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园区,建成一批集聚度高、关联性强、带动效应好的产业集聚区。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机制,推广“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产业用地供应方式,降低优质产业项目的土地成本,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加大创新型产业用房供给,允许符合条件的闲置产业用地建设创新型产业用房,实行创新型产业用房租金优惠。
  (四)强化评估考核
  积极开展对规划指标、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等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分析,强化动态管理,提高规划实施效果。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动态,适时调整规划实施重点、政策举措及保障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定期考核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估,全面客观评价规划落实情况。健全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加强产业监测和统计分析,为监测评估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支撑。
i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脚本,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网站.
请注意浏览器周边提示,启用JavaScript,您将有更好的浏览体验.
选择"允许阻止的内容",允许ActiveX脚本运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票据资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