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局是做什么的对建筑物的要求

2015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考点: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发表时间:2015年11月24日8:56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
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建筑材料与构造
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
建筑方案设计(作图)
建筑技术设计(作图)
场地设计(作图)
课程说明:
本课程依据2012版本教材讲解录制!2014年课程不更新,不提供答疑服务!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一)建筑基地1.道路红线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基地通常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以外另定建筑控制线。建筑物一般不得超出红线或建筑控制线建造。2.相邻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与空地(1)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防火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当建筑前后各自留有空地或通路,并符合防火规定时,相邻基地界线两边的建筑可毗邻建造。(2)建筑高度不影响邻地建筑最低日照要求。(3)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3.基地通路出口位置(1)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车站、车场)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自红线交点量起不小于70m;(2)距公园、学校、及残疾人建筑出人口不小于20m。4.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影剧院、文娱、商业中心、博览)(1)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路应有足够宽度,以保证疏散时不影响正常交通;(2)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3)基地应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4)基地或建筑物主要人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交叉口;(5)建筑物主要出人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与长度尺寸应按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6)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应符合当地规划规定。绿化布置不应影响集散空地的使用,并不应设置围墙、大门等障碍物。5,停车空间应按建筑面积或使用人数计算,并经规划部门确定,在建筑物内或同一基地内或统筹建设的停车场(库)内设置停车空间。(二)建筑突出物I.不允许突人道路红线的突出物有:(1)台阶、平台、窗井(2)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3)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2.允许突人道路红线的突出物有:(1)在人行道上空1)2m以上的窗扇、窗罩(突出<0.4m)2)2.5m以上的活动遮阳篷(突出<人行道宽减lm,并<3m)3)3.5m以上的阳台、凸形封窗、雨篷、挑檐(突出4)5m以上的雨篷、挑檐(突出<人行道宽减lm,并<3m)(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1)2.5m以上的窗扇、窗罩(突出<0.4m)2)5m以上的雨篷、挑檐(突出<1m)(3)所有突出物均应牢固,不得向道路排泄雨水。(4)属于公益需要的和临时的建筑,骑楼、过街楼、悬挑建筑突入红线建造应经当地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或按统一规定确定。(三)建筑高度下列地区建筑应按规划和有关专业部门规定限制高度:1.城市总体规划有要求的城市各用地分区按区控制建筑高度;2.市、区中心临街建筑按面临路宽控制建筑高度;3.航空港、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时,应按有关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机房、水箱间、烟囱等,在城市一般地区可不计入控制高度,但突出部分的高度和面积比例应符合当地规划实施条例规定(如北京市规定突出高度以4m为限,面积比例以20%为限);当处在历史、文化、文物、风景保护区建筑控制地带及上述有净空要求的技术作业控制区时,上述突出部分仍应计入建筑控制高度。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
共2页,当前第1页&&&&&&当前位置: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题库>
问题:&#xe622; &#xe61a; &#xe6
[单选] 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
A . 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B . 应限期迁出C . 可以罚款保留D . 具体情况具体研究
男性,67岁,一年半前出现左面部间断突发闪电样锐痛,持续时间约10~30分钟,伴同侧面部、口腔粘膜及舌前部麻木,呈进行性加重;口服卡马西平效果欠佳。查体:患侧咀嚼肌萎缩无力,角膜反射迟钝,复视。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余。头颅X线检查:可见卵圆孔及圆孔扩大,鞍背及后床突受压破坏。
男性,67岁,一年半前出现左面部间断突发闪电样锐痛,持续时间约10~30分钟,伴同侧面部、口腔粘膜及舌前部麻木,呈进行性加重;口服卡马西平效果欠佳。查体:患侧咀嚼肌萎缩无力,角膜反射迟钝,复视。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余。头颅X线检查:可见卵圆孔及圆孔扩大,鞍背及后床突受压破坏。
《建筑法》规定的建筑活动是指()活动。 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
各类房屋建筑或其周围环境、设施小品的建造。
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建筑所在街区、城市的建造活动。
男性,67岁,一年半前出现左面部间断突发闪电样锐痛,持续时间约10~30分钟,伴同侧面部、口腔粘膜及舌前部麻木,呈进行性加重;口服卡马西平效果欠佳。查体:患侧咀嚼肌萎缩无力,角膜反射迟钝,复视。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余。头颅X线检查:可见卵圆孔及圆孔扩大,鞍背及后床突受压破坏。
男性,36岁,头痛头昏3个月,左耳鸣耳聋1个月。查体:眼底视乳头水肿,左听力下降,神经性耳聋,左侧面部浅感觉正常,角膜反射迟钝,无面瘫,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征。左侧上下肢共济失调,Romberg征(+),往左侧倾倒。
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城市规划展览馆空间设计有哪些设计要求?
城市规划展览馆空间设计有哪些设计要求?
& & 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的空间设计空间,是相对实体而言的,在造型领域里,所谓的空间是指实体在环境中所限定的&场&,即实体与实体之间产生的相互吸引的联想环境。展示空间设计实际上就是对特定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或者说创造一种幻象,在幻象中空间成为具体可感的东西向人们说话。在展示空间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的要素包括方向、大小、比例、节奏、位置、过渡等。展示空间又可以依照其使用功能分成特定的功能空间。
我来说两句 ()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MSN: civilcn#163.com E-mail: 手机:城市规划中建筑的规范汇总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城市规划中建筑的规范汇总
&&城市规划中建筑的规范汇总,城市规划是什么,西安建筑大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
专业要画画吗,长江都市建筑设计院,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11吗,长春建筑大学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17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的学科背景,在阐述二者的关系中,笔者提出了建筑设计应根据城市设计的规划进行创作设计,将建筑元素融入到城市中。城市设计师也应当有着建筑师的创作思维,建筑师则要有城市设计师的规划理念,其两者应当互相协同、融会贯通。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处理建筑布局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显得极为迫切,同时对城市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1/view-4997854.htm  关键词: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一体化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扩张的转型阶段,人民群众对城市形象、环境的关注客观上提升了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城市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性、综合性,涵盖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而建筑是城市组成的单体,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极大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并能战士建筑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设计规划工作中,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和应当共同协作,只有这样才设计出富于地方特色建筑作品。   1.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差异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比处理的时间与空间尺度较大,处理社区、社区以及整座城市,其时间跨度大多在十年至十五年之间,而建筑设计仅仅在某一局限的区域内开展建筑工作。单一建筑物完工所需的时间最多需要三~五年,因此在时间与空间方面其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除此以外,城市设计侧重于广义上调控而建筑学仅仅重视单体的布局设计,城市设计主要是以城市作为单体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建筑具有主观色彩性,其覆盖面较广。不可否认,建筑是城市景观组成的重要要素,对此处理好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对城市的景观与形象产生较大的影响。   2.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共同点   城市设计其内容包括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发展、外观形式、社会设施发展、规模投资等,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的设计与分析,在日常设计中安排城市与建筑设计均具有独立性特点的基本方法,在城市设计的前提下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以及现有的工程技术条件来处理室内空间的经济性、实用性要求,并根据使用功能来确定建筑工程的组合构造形式,除此以外在外部空间,其二者都具有时代风格为前提并与城市历史文化、周围环境、城市区域控制规划进行协调。城市设计是一门不断逐步发展与完善的科学,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并且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建筑设计也是一门相对 独立的学科,采用相对独立的基本方法与原理,来解决是城市的面与空间问题,城市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来具体化实现的。   3.正确对待城市设计的龙头地位   城市设计从某种程度来讲主要是对空间区域的规划,其任务是向各类城市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规划,也被称之为城市实体规划而建筑设计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对象研究上,城市设计需要符合城市整体发展的需求以及人们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其涉及城市的外观布局、分工与性质、产业布局与发展、社会发展与设施等。建筑设计以城市设计为空间布局基础,从一个具体的点来分析城市的具体形态。城市设计是控制与引导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与手段,是通过对城市发展目标的假设,并制定达到预设目标的具体步骤、途径以及对应的行动纲领,对社会实践的控制与引导来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城市设计不仅要重视城市的具体功能、交通路线,同时还要重视建筑物的尺度、体量、色彩、比例、材料、造型以及空间等,因此城市设计师应当重视城市设计规划的基本特征是联合不同的建筑物体,使其成为科学的有机整体,建筑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体的基础设计,同时还要重视物体与其他单体之间关系。建筑水平的优劣与城市设计水平具有较大关系,对此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   4.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辅相承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其二者之间具有难舍的关系渊源,城市设计在学科背景方面属于城市规划层面,是在城市科学规划的具体指导下对城市的使用空间进行设计,而建筑设计也同时涉及到环境保护学、建筑经济学、建筑学、土木工程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互相交叉的学科。纵观历史发展过程,自工业革命开始以前,城市规划实践与理论,用现代眼光来分析城市设计活动从仅仅停留在实际操作面上。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是互相紧密,三维城市空间的建筑设计与城市立面设计形成互相制约、互相补充的关系。建筑设计只有和城市设计相结合,形成一体化设计,才可以全面发挥景观环境塑造的设计风格,才可以真正升华设计价值观,其主体从设计师向使用者进行转变,城市设计应当把建筑设计作为领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筑设计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不仅由于建筑设计所处理的对象与内容与城市设计比较接近与衔接,同时还加强规划师对城市整体社会分层次规划的把握,也符合现阶段我国城市科学规划发展的纲领要求。   5.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末的百余年中.现代建筑与城市设计所呈现出的是一场颠覆性变革.其间充斥着无数由逐渐演变而引发的突变,突变而构成的嬗变。“嬗变”是一种发展、一种由矛盾双方交锋而产生的推进状态.一种呈螺旋式或波浪式的上升或前进动势、一种总体上积极的趋向.是实践的作用及其相互问渗透的结果.更是在人类起源、成长、壮大进程中的一种必然性的体现。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激发既促成嬗变,又产生巨大的动能,影响波及广泛.对建筑、城市及整个社会进程和人类发展都发挥强劲的推动作用 在新时代的召唤下,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也必将与规划、景观设计及相关领域密切结合朝着人性化、多元化、复合化、互通化、生态化、长效化等更优化的设计方向。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 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 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   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是对 区位、布局、功能、形态,包括体量、色彩、质地及风格提出合理的控制与引导要求。建筑设计要沿着城市设计这条主线来拓展思路丰富设计内容,耍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问题。组织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群体效应,最后实现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城市设计师与建筑设计师只有共同携手,才会努力创造出一个住着舒通,刚着方便,首着美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   [1]王斌.探讨建筑设计回归到城市设计层面的思路和途径[J]. 青春岁月,1.   [2]李红光.基于使用表现和使用者评价调查的郑州城市开放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孙琳.浅谈城市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和谐性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6.   [4]朱荣远,张若冰,梁浩.浅谈城市设计的控制力——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96.   [5]杜娟.特殊地段城市设计中建筑元素的提炼与应用——以拉萨河城市设计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9:10.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规划专业留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