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徒步上山索道下山80步一分钟下山120步一分钟 如果下山90步怎么算

我家5岁小孩一分钟心跳130次正常吗?
我家5岁小孩一分钟心跳130次正常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我家5岁小孩一分钟心跳130次正常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有检查过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得到正确哦!
抽动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医生解释:有复发性、不自主、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抽动……
哪些方法治疗小儿遗尿症?要求孩子定时睡觉;要求定时叫醒孩子;让孩子上厕所小便……
小儿自闭症的危害与治疗;言语障碍突出;小儿自闭症喜欢不理他人;孤独离群,不与其他……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抽动多动、自闭症、遗尿症、智力低下等
擅长:小儿内科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13162
问题分析: 儿童时期的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一定的变化,是逐渐的变慢,也就是说逐渐接近成年人时期的心率(即:窦性心律60次至100次/分,).换句话说,儿童时期有心率是比较快的情况的。意见建议:意见建议:新生儿平均为120~140次/分.1岁120次/分,3岁110次/分,5岁100次/分,7岁90次/分,8岁后可减少到70次/分.小儿发烧时常常引起心率增快,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增快10~15次/分.如果心率显著增快,在安静或睡眠时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常常提示可能患有心脏疾病,尤其是当小儿表现有面色苍白,拒食,盗汗或烦躁不安时,或大孩子感到发憋,胸闷,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58973
问题分析: 儿童时期的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一定的变化,是逐渐的变慢,也就是说逐渐接近成年人时期的心率(即:窦性心律60次至100次/分,).换句话说,儿童时期有心率是比较快的情况的。意见建议:新生儿平均为120~140次/分.1岁120次/分,3岁110次/分,5岁100次/分,7岁90次/分,8岁后可减少到70次/分.小儿发烧时常常引起心率增快,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增快10~15次/分.如果心率显著增快,在安静或睡眠时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常常提示可能患有心脏疾病,尤其是当小儿表现有面色苍白,拒食,盗汗或烦躁不安时,或大孩子感到发憋,胸闷,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问医生您好5岁的小男孩每分钟心跳是多少算正常
职称:医师
专长:不孕不育
&&已帮助用户:140785
病情分析: 儿童心跳频率一般是每分钟100-120次,体温每升高一度心跳增加15次左右。这样看来你的宝宝有点心速过快,但也不能就此下结论,这要看你的宝宝的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测的。如果是运动后,或者过于紧张,发烧等都会比正常情况下高一点的。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是126次,最好去咨询医生才放心。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扪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问小孩心跳有点快,一般4岁小孩心跳正常一分钟多少次,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76
病情分析: 新生儿心率120-140次/分,1岁以下110-130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意见建议:儿童的心率较成人要快
问请问一个四岁的小孩心跳一分钟136下正常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845
病情分析: 你好,四岁小儿按照标准的话事100到120之间,但考虑到你所测的当时环境的影响,应该也不属于异常情况,你可以试一下在安静的、无进食的情况下给她测一下。意见建议:建议如上,此不再赘述。
问我朋友的小孩,9岁经常右手会有一分钟拿不?我朋友的小...
职称:医师
专长:心脑血管
&&已帮助用户:234803
病情分析: 这种情况考虑有可能是暂时的脑缺血,导致半身的感觉运动功能丧失意见建议:目前认为是暂时的脑缺血所致,建议在当地医院的儿科做个脑电图初步确诊,之后再决定相应的治疗
问小孩正确的睡觉姿势是哪种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小儿内科
&&已帮助用户:213493
指导意见:右侧卧位不但可以不压心脏,还可以防止吐奶后呛到宝宝,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消化
问七岁小孩心率一分钟跳一百一十七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糖尿病、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3750
病情分析:你好,因为心肌炎的诱发因素不同那么其表现也就不同,有的是出现心悸、严重者可有黑蒙和晕厥;如果是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话可出现心力衰竭的各种症状如呼吸困难等;意见建议:如果严重的心肌炎就会造成猝死,所以每个病都有其发展阶段,发展程度深那就比较严重。主要是需要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和组织损伤。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方面,药物治疗可分为针对抽动症状…
主要有:发病年龄;食欲极佳,多食,喜甜食;皮下脂肪分布均匀;青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百度联盟推广
心率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每天30至40分钟。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步行的速度为每分种133米(约7公里/小时),心率为最大心率的70%。一天之内应该连续行走不少于60分钟或日行万步。
  步行的速度分为很慢、慢速、中速、快速和很快五种。很慢的速度为每小时2。5~3。0公里,每分钟步数为60~70;慢速的速度为每小时3。1~4。0公里,每分钟步数为70~90;中速的速度为每小时4。1~5。6公里,每分钟步数为90~120;快速的速度为每小时5。7~6。4公里,每分钟步数为121~140;很快的速度要求用100~110分钟走完10公里,每分钟步数为140以上
健步走的要领应该是抬头挺胸,迈大步,双臂要随步行的节奏有力地前后交替摆动。
  体育科学家把健步行走的速度划分为5类:
  1、很慢速走:每分钟走60―70步,每小时2.5―3公里。
  2、慢速走:每分钟走70―90步,时速3―4公里;
  3、中速走:每分钟走90―120步,时速4―5公里;
  4、快速走:每分钟走120―140步,时速5.5―6公里;
  5、很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
  一个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经过几个月的步行锻炼后,就可以把步行速度提高到快速走的上限指标――每分钟走140步,以这种节奏走1小时即接近一万步。运动的强度要因人而异。一般是走到稍稍出汗,就能达到锻炼和健身的目的。中老年人步行时,应由少到多、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快步走时的心率以不超过每分钟100―110次为宜。
坚持快走一小时左右,每次活动能量消耗为300千卡左右。
每天坚持快走小时左右,能起到减肥的作用!
其实,运动减肥主要以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
种类体育锻炼处方是运动医学医生指导人们有计划、有目的、科学锻炼的一种方式。在开体育锻炼处方前,要对锻炼者进行身体检查,根据健康状况开出体育锻炼处方,让锻炼者根据...
身心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高质量生活的主要内容。“身体锻炼是实现健康生活的根本手段”这一著名论语在很早以前人们已经把它当作生活的总则。可见“运动与健康生活”密不可分...
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人体生长发育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和其他生物体共同具有的生物特征之一,各种生物都是通过生殖产生子代。...
  5公里越野跑,22分30秒。
  只有在新兵训练时跑的多,而到了老兵连队,除了警卫分队,其他的连队很少跑了。
  献给所有关心军队建设的朋友!
答:   年轻女性往往新陈代谢旺盛,身体抵抗力和恢复能力也强于中年妇女,所以流产后逞强上班 不重视小月子的大有人在。但流产本身就比较损伤身体,如果小月子都不重视,其实...
答: 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步行、跳绳等;坚持早睡早起,不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多洗热水操,促进新陈代谢;还要保持心情的愉悦
答: 子宫肌瘤一般是良性肿瘤,主要受体内激素水平影响,如果在绝经前定期检查没有变大就无需治疗,除非其影响到月经!想靠药物治愈是不可能的,手术治疗也不能保证不再复发,除...
每家运营商的DNS都不同,而且各省的也不同。你可以问问你的网络提供商,他们会告诉你的。(也可以通过分别访问域名和IP来检查DNS是否正常,访问域名不行,而访问IP可以,则说明DNS设置不对)
另外,如果ADSL-电脑没问题,一般ADSL-路由器也没问题的。而且采用ADSL拨号的话,DNS可以不设置的,拨号成功后会自动取得DNS服务器。
问题可能出在路由器设置上。进去检查一下吧。看看上网方式,上网用户名密码是否正确。
(有个问题要注意一下,有些地方的运营商会限制使用路由器或者限制接入数量,一般是采取绑定网卡MAC地址的方式,如果路由器设置都正常,试试路由器的MAC地址克隆功能,把电脑网卡的MAC复制过去)
B.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大量的青壮年人口死于战争;而20世纪下半叶,世界基本处于和平发展时期。
“癌症的发病率”我认为这句话指的是:癌症患者占总人数口的比例。
而B选项说是死亡人数多,即总体人数下降了,但“癌症的发病率”是根据总体人总来衡量的,所以B项不能削弱上述论证
1、以身作则,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好,还怎么当班长?
2、人缘好,我就是由于人缘不好,才改当副班长的。
3、团结同学,我们班有一个班长就是由于不团结同学才不当班长的,他现在是体育委员。
4、要有管理能力,首先要有大嗓门,我们班有位学习委员就是由于声音太轻才以3票之差当不了班长;其次要口齿清楚,让同学能听得懂你说的话;第三要说出有道理的话,让吵闹或打架的同学心服口服;第四,不能包庇好朋友,公正;第五,要搞好师生关系;第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们班的第一任班长就是因为“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才不能继续当下去的。
5、要坚持,我们班的纪律委员就是由于没有恒心,原来的大组长、卫生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学习委员、小组长等(每个学期都加起来)都被免除了,现在的才当1天的纪律委员要不要免除都在考虑中,还要写说明书。
6、提醒班干部做自己要做的事,要有责任心。我们班的纪律委员就是没有责任心,班长的职务都被罢免了。
7、不要拿出班长的架子,要虚心。
8、关心同学(包括学习)。
9、要及早发现问题,自己可以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早日让班主任解决。
10、要发现班级的好的地方,及时表扬。让全班都照做。
11、不要太担心学习,当个班干部,对以后工作有好处,这是个锻炼的机会,好好当吧,加油!
在高中阶段,学校和老师的规定一般都是为了学生的成绩着想,执行老师的话,其实也是为了大家好。即使有时候打点小报告,只要你的心态的好的,也不是坏事。比如A学习不专心,你用个适当的办法提醒老师去关心他,其实也是为了他好。
总的方针:和同学们组成一个团结的班集体,一切以班集体利益为上(当然不冲突国家、社会和学校利益为前提)。跟上面领导要会说话,有一些不重要的东西能满就满,这对你的同学好,也对你的班好。
再说十五点
一,以德服人
也是最重要的,不靠气势,只靠气质,首先要学会宽容(very important)你才能与众不同,不能和大家“同流合污”(夸张了点),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他们都怎么样怎样,我也。如果你和他们一样何来让你管理他们,你凭什么能管理他们?
二,无亲友
说的绝了点,彻底无亲友是不可能,是人都有缺点,有缺点就要有朋友帮助你。不是说,不要交友,提倡交友,但是不能把朋友看的太重,主要不能对朋友产生依赖感,遇到事情先想到靠自己,而不是求助!
三,一视同仁
上边说的无亲友也是为了能更好的能一视同仁,无论是什么关系,在你眼里都应是同学,可能比较难作到,但没有这点,就不可能服众。
四,不怕困难
每个班级里都会一些不听话的那种,喜欢摆谱的那种,不用怕,他们是不敢怎么样的!知难而进才是一个班长应该有的作风。
五,带头作用
我想这点大家都有体会就不多说了
六,打成一片
尽量和大家达成共识,没有架子,不自负不自卑,以微笑面对每一个人,不可以有歧视心理,不依赖老师,有什么事情自己解决,老师已经够累的了。
七,“我是班长”
这句话要随时放在心底,但是随时都不要放在嘴上,有强烈的责任心,时刻以班级的荣誉为主,以大家的荣誉为主。什么事情都冲在最前面。遇事镇定。
八,帮助同学
帮助同学不是为了给大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等利益方面的事,是你一个班长的责任,是你应该做的,只要你还是一个班长,你就要为人民服务(夸张)为同学服务。
九,诚实守信
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是很容易作到的,也是很不容易作到,然这两句话并不是矛盾的,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好的形象,和班级责任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一个人应该有的道德品质。但你必须作到,连这样都做不到,就不可能做成一个好的班长。
十,拿的起放的下
学会放弃也同样重要,学会辨别好与坏。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十一,谦虚
认真分析同学给你提的意见,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提出来就有他的想法,有他的动机。要作到一日三醒我身。
十二,心态端正
总之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把事情往好里想,但同时要知道另一面的危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别的!
十三,合理的运用身边的人和事
主动,先下手为强,遇到不能够管理的,就可以和其他班干部一起对付,实在不行,就迅速找到老师陈述自己的观点,免得他倒打一耙(尽量少打小报告.)
十四,和老师同学搞好关系.
威信可以提高,你说的话老师也比较相信,可以简单一点的拿到老师的一些特殊授权,而这些授权往往对你的帮助很大.
十五,合理的运用自己的权利和魄力
对付难管理的,权利在他的眼中已经不存在的,就运用你的魄力,用心去交流,努力感动身边的人,感动得他们铭记于心,你就成功了.
一点要加油哦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含)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健康的孩子很少有这儿虚那儿虚的问题。因为孩子处于发育发展的阶段,整个内脏机能虽然不成熟,但是不等于机能虚弱。相对他个体来讲,他的机能应该是不断的旺盛的发展。
除非我们不合理的养育伤害了他的脾胃功能。比如说他只能承受二两的食物,你一顿给他塞半斤,他的消化道脾胃都不能承受,它很疲劳、很衰竭。其实老百姓说的所谓上火无非是消化功能的紊乱,紊乱的原因还是吃得不合适,一般都是吃多了。这样的话,不光是晚上,白天也一样,孩子要多少给多少,不要就别吃。
可能有一些孩子不控制,他多吃一口少吃一口都没有关系。这就需要家长更仔细的观察。有的妈妈是给孩子喂食,孩子就张嘴,你要观察他吃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如果孩子出现一些满足感,比如说吃东西开始很专心、很积极、很热情,吃着吃着这种热情降低了,这种积极的主动性也降低了,这个咀嚼的速度也放慢了,好像对吃的兴趣不浓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不吃,孩子生病的机会就少了。
0~2岁:脑细胞快速增殖期,刚出生的宝宝脑重量为成人的25%。
2~4岁:脑重量达到成人的80%
4~7岁:脑重量达到成人的90%
由以上发展阶段可以看出,聪明宝宝的最佳培养时间集中在0~7岁,除了必要的智力训练及刺激外,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宝宝充分的必要的大脑营养物质。由于大脑发育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细心的家长从怀孕开始,就应该注意宝宝脑营养的供给。
6个月以下婴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如果额外补充水分,很可能就影响到喝奶量,进而减少其他养分的摄取。因此,只要宝宝没有患上水分容易流失的疾病,一般不建议给宝宝补水。
未添加辅食的宝宝
一般来说,只要宝宝的进食状况正常,就不需要再额外补充水分,除非在天气非常炎热、室内没有空调的情况下,才可以补充少量开水。
添加辅食的宝宝
就6个月之后的婴儿来说,多半已经开始接触奶水之外的其他辅食,水分摄取的来源更加丰富。因此,可以在宝宝进食后或两餐之间补充少量开水,这样能够帮助宝宝清洁口腔,也有益于牙齿健康。
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好玩好动,而且特别喜欢玩水,经常会把衣服搞湿搞脏。所以不少父母顾虑重重,认为宝宝年龄还小,只不过是喜欢玩水而已,不会学会自己洗手。
其实,宝宝对父母教他洗手是很感兴趣的。只要方法得当,宝宝也能很快学会自己洗手、洗脸。训练时,父母要一边和宝宝玩肥皂泡,一边教洗手的动作,同时也应教宝宝如何开或关水龙头,如何用手巾擦手等。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宝宝就学会自己洗手甚至洗脸了。
在夏季,宝宝出痱子是最常见的现象。如果孩子出了痱子,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有自己的小方法来处理。一般来说,首选的方法是给孩子洗澡和涂抹痱子粉。虽然这种方法很有用,但要注意一定要在给孩子洗完后涂抹才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要注意给孩子穿少点、勤换衣、多喝水。
若孩子痱子较严重,甚至有抓烂的现象,或出现脓痱,民间叫“马痱”,用痱子粉就用处不大了。下面介绍一个中药偏方,对于马痱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方子:黄柏30克,生地榆30克,煎后放温,然后清洗局部,没有严格的浓度限制,可用纱布湿敷一会儿,每次5分钟左右,每日三次。
成都武侯区办理新公司营业执照需要什么资料?接着就应该确定好公司的经营范围。在成都办理营业执照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大多数朋友都会选择工商代理机构进行代理。成都武侯区办理新公司营业执照的流程如下:1.办理企业名称核准第l一步:咨询后领取并填写《名称(变更)预先核准申请书》、《投l资人授权委托意见》,同时准备相关材料; 房屋提供者应根据房屋权属情况,分别出具以下证明:(1)房屋提供者如有房产证应另附房产证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产权单位公章或由产权人签字。
之所以要进行家具拆装,很多的时候都是因为我们要进行搬家的事情,否则我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在家里面对家具进行拆装的,那么为何在我们搬家的时候就要进行拆装呢,到底我们这样来做是有哪些好处呢?宁波蚂蚁搬家公司提供拆装家具服务! 家具拆装对我们整个搬家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只有我们充分的重视这些不同的影响,并且在这个时候能够好好的拆卸,那么最终整个家具的搬运过程就会更加的轻松了,否则你会发现整个过程中你会 遇到很多的麻烦了,可能还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成都高新区代理记账是指企业将本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记账公司完成,本企业一般只设出纳岗位,负责日常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简介“一人公司”实例 成都高新区注册一人有限公司代理记账需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较为普遍,因为美国许多州的公司法律规定董事必须拥有一定数额的公司股份,即资格股,所以许多公司的股份的绝大部分比例由一个股东拥有,另外极小比例的股份由公司董事拥有。
成都高新区公司办理企业年报审计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二步,判断和运用重要性水平,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与会计报表层次或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据以确定未调整不符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差异之后,一般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建议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那些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改变审计意见和在审计报告中如何反映的问题。4 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情况。5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工资(含各种津贴、补贴等)、奖金分配情况,以及公司职员平均工资水平。
在成都锦江区注册新公司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准备什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1)《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内含《企业设立登记申请表》、《单位投l资者(单位股东、发起人)名录》、《自然人股东(发起人)、个人独资企业投l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名录》、《投l资者注册资本(注册资金、出资额)缴付情况》、《法定代表人登记表》、《董事会成员、经理、监事任职证明》、《企业住所证明》等表格);(3)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每局都有几个次优解
象竞走运动员那样走.......................
楼上说的是一种可能,直接按“R”键或者打开“K”都可以调。如果还是觉得慢的话,那就要在鞋子上打强化,加速的强化。
追了还不死翘翘。
。。。。。。。。。。。
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说曹操,曹操就到”。
倒着走~这是最有效的!!
如果你是工程师,那个空间撕裂器直接可以传送到冬泉,是地精系。我是侏儒的,但委托地精的朋友给做。
走路快——( 疾走如飞 )
吃饭快——( 狼吞虎咽 )
变化快——( 瞬息万变 )
水流快——( 一泻千里 )
速度快——( 一日千里 )
速读快——( 风驰电掣 )
你在说火星人的语言吗?我怎么搞不懂也
光年为光一年中走过的距离:
光每秒走30万千米(这里取近似数值),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3600秒。。。
所以一光年=X24X3600=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约数)
200里程就是200公里
去B区一般一个半小时就OK了
G99只要跑够200公里会在3月26号发放到你的会员中心里
你去通过道具上转到ID里就OK了
祝你飚车愉快
1. 步行时身体重心前移,臂、腿配合协 调,步伐有力、自然,步幅适中,两脚落地要 有节奏感。
2.步行时,与地面相接触的一只脚要有一 个"抓地"动作(脚趾内收),这样对脚和腿 有促进微循环的作用。
正确答案为D。你只要把A、B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两地间距离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在过2.5小时他们就相遇了
×7.4=15×7.4=111
130万平方千米(km2) = 13000万公顷(ha) 搜到的这个实用工具软件:Smart度量衡单位换算器,有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四大类,共计95种度量衡单位的精确换算
一般人步行速度大概5公里/小时
跑步8-12公里/小时
780000(CM)=7.8公里
是有点多。散步半小时就可以了
正在加载...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萨沙's Blog
字号:大 中 小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严格意义上说,今天说到的这种武器并不算重武器,不过在抗战的国军手中,却真是一件重武器。老萨在这本书里面说了很多的炮,包括20毫米机关炮,37毫米反坦克炮,75毫米山炮,75毫米野炮,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美制105榴弹炮,威力无穷的德制sFH 18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不过,老萨可以这么说,以上任何一种火炮都没有今天要说到的火炮作用更大,它是抗战中国军绝对的炮兵火力支柱,杀伤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日军!它就是中国产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
什么是迫击炮?
现代的迫击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射角很大的火炮,射角可达45°到85°,一般由炮身、炮架、座板、瞄准具四大件组成。迫击炮的炮弹由炮口装填,依靠炮弹自身的重力下滑,以一定的速度撞击炮膛底部撞针而使底火发火,点燃发射药将迫击炮弹推出炮口。炮弹飞出炮管以后,做抛物线运动,由引信引爆迫击炮弹里面的炸药,造成大量的弹片和高压,以杀伤爆炸点周边的敌人。该炮以座板直接承受后座力,发射的炮弹是带尾翼的,以提高炮弹飞行的稳定性,增加精度和射程。因为大部分迫击炮都是用于近距离的火力支援,由此得名“迫击”,也就是迫近炮击的意思。--------------------------现代迫击炮的结构!
迫击炮的历史
迫击炮的祖先是臼炮。臼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弹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因为它的炮身短粗,外形类似中国捣米的石臼,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臼炮最初出现于中国的13世纪,也就是元朝时期,是一种发射石弹的火炮。
到了中国明清时期,有很多臼炮诞生,比如明朝洪武十年(1377)铸造的轰城铁炮,口径210毫米,全长1米,两侧有耳轴。另外比较出名的就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所制的威远将军青铜炮。这两种火炮都参加过实战,威远将军青铜炮曾经广泛用于讨伐葛尔丹蒙古和大小和卓的军事叛乱。
与此同时,西方也在使用臼炮。公元1342年西班牙军队围攻阿里赫基拉斯城。守城的阿拉伯人将火药和铁球塞入一个粗短的铁桶,然后点燃火药,将铁球抛射到城外杀伤西班牙人。
古代的臼炮和现代的迫击炮的主要区别是,古代臼炮发射的是实心炮弹,主要用于攻城,很难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像阿拉伯人那种用杀伤人的臼炮,基本没什么作用,只是吓唬人而已。现代迫击炮发射的则是会爆炸的炮弹,就对人员的杀伤力来说大大强于古代。
有意思的是,近代迫击炮的诞生,还要感谢我们的敌人日本人。在日俄战争期间,俄军依靠旅顺要塞的战壕和碉堡,顽强狙击日军的前进。这两个野兽互相残杀,最终更凶残的日寇逐步占了上风。日军攻占了一部分俄军的战壕,逼近了俄军要塞的核心部位。俄军出动部队多次反击,试图将日军赶出去,结果全部失败。日军占领的俄军战壕又深又窄,有的深达两米以上。日本兵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几,所以头根本伸不出战壕,只能在战壕内侧挖出一个土台子,让一个士兵站在台子上面,这才能将步枪伸出战壕射击。
战壕如此之深之窄,让俄军的野炮,榴弹炮,甚至重炮的炮弹都无能为力。这些火炮的发射角度都不会很大(普遍小于40度),那么根据抛物线原理,炮弹落下的角度也有限的,几乎不可能落在这种战壕里面。
火炮尚且如此,重机枪更不可能打到。由于没有重火力支援,俄军多次冲击都被击退,伤亡惨重。负责炮兵火力支援的俄国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为此焦头烂额,没有办法。一次战斗失利后,这个大尉发奇想的发明了一种炮击方式,居然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将海军的47毫米臼炮,以很大的角度对准天空发射,结果炮弹几乎成90度直接落在日军战壕里,炸的日军血肉横飞。这种炮击方式,尤其是炮弹落下的角度,是其他火炮绝对做不到的,却有效的解决了攻击战壕的难题。
这种新概念的炮击方式,同以往有着三点不同。
第一,炮弹发射角度很大,落下的角度也大,这种炮几乎没有盲点,可以打击在战场的上的任何目标,根本不在乎敌人是否躲在障碍物之后。而普通的榴弹炮的射角一般低于45度,存在一定的炮击死角。以往只要躲在反斜面或者深谷内的目标,普通火炮是很难打击到。有了这种火炮就不存在这种事情了,除非你躲在地洞里面,不然无论多窄的战壕,多深的谷底,面前有多高的障碍物,都不保险。这种可以让任何敌人无处遁形的火炮,多么的有意义啊!日俄战争,就很好的表现了这个特点,炮弹可以落进深深的战壕。
第二,这种火炮的炮弹采用大角度凌空落下爆炸,相比普通炮弹来说,这种炮击更不容易出现跳弹,而且它落下几乎垂直地面,所以命中角非常好。一旦爆炸,就具有远超过同口径普通炮弹的杀伤效能,弹片破片飞散面积更大,数量更多,而且弹片散落更为平均!
第三,它从炮口装填,使得射速很快。相比后膛装填的各种火炮,迫击炮仅仅需要瞄准以后,将炮弹从炮口放入,炮弹通过自己落体沿着炮管坠落。炮弹的底火撞击到炮管底部的撞针后,引爆发射药,让炮弹从炮管高速飞出。这种方法,炮手不需要像其他火炮一样,反复打开炮膛,关闭炮膛,这样自然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而且迫击炮的炮弹仅仅重4公斤,炮兵装填没有丝毫难度,一手拿起一发都是可以的,装填速度很快。普通的75毫米野炮射速是最高的,一分钟也只能发射10发作用。而迫击炮可以做到一分钟15发以上,极端条件下,优秀炮手可以做到2秒钟一发。所以,迫击炮的火力投射量是极大的,远远超过其他火炮,在短期内就可以形成可怕的炮弹覆盖。二战军事专家研究,最有效的炮击是在敌人遭到第一轮炮击以后的5分钟内。超过这个时间,敌人就有足够的准备,也寻找到了掩体,后面再炮击意义就不大了。所以,这短短5分钟内必须尽可能多,尽可能准确的发射大量炮弹。迫击炮就完全符合这一点!
日俄战争后,全世界包括日军在内,却都看到了这种奇怪火炮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臼炮,区别在于一个在军舰上,一个在陆地。这种火炮的威力很大,缺点是射程有限。一战以前的臼炮,全部都是用于攻坚战,或者就是军舰上对射。现代迫击炮的诞生
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所谓的战壕战,同日俄战争中旅顺争夺战很类似,正是迫击炮发挥威力的最好场合。从一战之前到二战之前,迫击炮还经过二次大规模的技术革命。
由于技术发展速度较慢,直到一次世界大战中期,各国所有仿制的所谓迫击炮和现在的迫击炮都有很大区别。
这些炮均是相当笨重,而且不可拆卸,重达几百公斤,需要马匹拖曳,一二个炮兵都很难推动。火炮只是一种多人操纵的小号臼炮,同步兵炮没有什么区别。笨重导致无法有效跟随步兵前进,这种炮难以给予冲锋的步兵直接的炮火支援。况且它的射程又远比其他火炮要近,导致炮兵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伤亡率很高。
这种老式迫击炮的实用意义不大,主要作为特种火炮使用!
好在战争高速推动了军事科技的发展,各国的军工精英都在用尽全力设计新式杀人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国发明家温弗雷德?斯托克斯(WilfredStokes)爵士在1915年发明了斯托克斯式战壕迫击炮,这是迫击炮技术的第一次大革命。
这种新式的战壕迫击炮有一个最大的技术进步,就是:可以分解。该炮分解后的部件可以由几个步兵携带,这就使得火炮可以有效跟随步兵前进,彻底改变了之前的步兵臼炮的模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迫击炮。
温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因为这个发明,获得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以表彰它对英国的贡献,该勋章一共只授予过845个人。
各国立即大量制造,迅速用于战场。1917年4月,法国在进攻爱恩河时,就集中了1650门迫击炮。迫击炮再也不是特种火炮,它的的作用已经仅次于榴弹炮,成为第二重要的火炮。
不过,改良后的斯托克斯式迫击炮并不完美,还有很多问题:一来它射程较近,只有1000多米,仅仅比步枪的射程稍远一些。这个距离让该炮作战时,相当危险。一旦被敌军发现,使用轻武器直接射击,就会导致炮兵伤亡;二来它并没有缓冲机构,开炮时候后坐力很大,炮身跳动,后坐明显,导致炮击精度不高,射速也低,威力相当有限;三来它采用和普通火炮一样的脚架,从外形来看还是一门普通的火炮,导致炮的重量很大,主要部件的重量都超过30到40公斤。单个步兵搬运它有很大困难,多是几个人扛一个零件,所以该炮只能做战场短距离行军。
这个阶段的迫击炮不再是师一级的重武器,却也无法在连营一级使用,大部分作为轻型火炮由团或者旅控制。
这一切随着1927年法国人发明了斯托克斯?勃朗特 81毫米迫击炮,而彻底终结!
斯托克斯?勃朗特 81毫米迫击炮是所谓现代迫击炮之母,这也是迫击炮的第二次大革命。
该炮解决了之前的所有问题:它的炮身与炮架的刚性连接,改为缓冲器连接。炮击的时候,会由缓冲器抵消后坐力,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精度,射程也提高到2000多米。该炮废除了沉重的老式火炮脚架,而仅仅由炮身、座饭、瞄准具三大部分组成,将三部分中最重的减少到20公斤左右,就算一个步兵也能扛得动!----------------------一战早期的迫击炮还是非常笨重的,不实用!这也是一战步兵伤亡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二战中,对付敌人一个机枪阵地,用步兵的迫击炮随便打上几炮就干掉了,根本不用死人。一战就不行,还得依靠人海战术强行冲锋,自然死伤累累。迫击炮简直是为中国定做的
可以这么说,真正现代的迫击炮应该是1927年以后才出现的,之前的迫击炮都属于不完善的轻型臼炮火炮。
有意思的是,在1927年之前,中国就有大量不完善的迫击炮出现了。
中国自清末陷入混战,一直杀到1949年战争才停止,混战连连,军阀尽一切力量购买的先进武器(前提是财力能够承受),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迫击炮很快在中国落户。
且不谈直接从国外购买的迫击炮,就算我们自己仿制的历史也很长。1931年以前,先后有辽宁迫击炮厂、汉阳兵工厂、上海兵工厂、山东兵工厂和重庆武器修理所等单位生产45~150毫米等10余种口径的轻重迫击炮。1922年,张作霖的奉天迫击炮厂制造出中国最早的辽11年式80毫米、150毫米迫击炮。1923年,该厂仿英斯托克斯式,试成75毫米迫击炮,炮重612公斤,最大射程1500米。1924~1928年共生产1055门。1925年该厂又制成英式83毫米迫击炮,到1926年共生产107 门。
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日式75毫米迫击炮,1931年以前共生产11门。1927年,上海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也生产过75毫米迫击炮。
1924年到1927年,上海兵工厂和山东兵工厂分别生产60毫米、82毫米、84毫米迫击炮。1926~1927年,上海兵工厂试制并生产50毫米迫击炮,两年共生产274门。1928年重庆武器修理所生产47毫米、137毫米迫击炮,到1938年为止生产47毫米迫击炮2800门、137毫米迫击炮56门。
1928~1929年,上海兵工厂生产45毫米迫击炮,射角45~60度,最大射程达1600米,两年共生产200门。
1929年,四川达县兵工厂生产迫击炮,到1932年,共生产300门。
上述各兵工厂在20年代仿制的各种型号迫击炮,全部为老式迫击炮。
有趣的是,迫击炮本来就是先进的玩意,1915年才刚发明不久,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呢?
很简单,在于迫击炮自己的三大特性,非常符合中国人的需要。
第一,该炮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使用成本很低。普通火炮零件至少有上百个,多则数百甚至上千,其中颇有一些精度极高的零件,需要小心保养。如果其中几个零件损坏老化,就必须及时更换,不然全炮就废了。而中国军阀的火炮都是买来的,零件配套基本都是不全甚至干脆就是0的,所以火炮经常因为结构复杂,其中一个零件损害而报废。而迫击炮仅有3大部分,一共也没有多少零件,更没有高精度的零件。迫击炮根本不需要像野炮榴弹炮那样,要经常维护。这对于炮兵极差的中国军阀来说,是极其适合的!
远的不说,苏联曾经在20年代援助给冯玉祥西北军一批野炮。结果西北军宋哲元部参加长城会战时,曾经连续发炮13发落在日军阵地上,居然没有一发爆炸。炮弹维护尚且如此,更精密的火炮又会怎么样呢?西北军一些苏制野炮到了抗战时期,基本没有还能继续使用的,全部都报废了!
第二,易于仿造,造价低廉。迫击炮的机构很简单,非常易于制造。以火炮最难以制造的炮管来说,迫击炮炮管没有膛线,是滑膛结构,非常容易造出来。甚至八路军的土造军工厂也可以胜任!而普通的野炮山炮榴弹炮的炮管加工,需要很高的技术,还需要最优质的特种钢材。这一点,自从民国建立以后到抗战结束之前,中国没有一个军阀甚至中央军也解决不了。之前所有所谓自产的长身管火炮,除了少数滑膛炮以外,所有线膛炮基本都是从国外购买炮管以后,来料加工的。就是这个炮管限制了中国大口径火炮的生产!而迫击炮就没有这个问题,中国的大型兵工厂都可以制造,而且是大批量制造。它的造价异常低廉,大家都知道苏联喀秋莎火箭炮以造价低廉著称,比苏联122毫米榴弹炮要便宜近一半。而一辆喀秋莎火箭炮的造价,就可以购买20门82毫米迫击炮,或者80门60毫米迫击炮。
第三,该炮重量轻,又可以分解为多个部件由士兵背运。也就是说,只要士兵能走的地方,迫击炮就能够到,步兵永远都会有迫击炮的火力支援。这对于道路状况奇差,很多还是山地森林沼泽地形的中国来说,是最合适的了!抗战前,国民政府购买了一批75毫米口径的火炮。当时有野炮和山炮两种待选!正常来说,野炮各方面性能都比山炮要强,理应选择野炮。没想到最终国军选择是博福斯山炮!为什么这样,因为野炮不适合中国的地形,在中国南方的山地,丛林,湖泊,沼泽几乎寸步难行,而山炮可以拆卸由多匹马背负,所以才适合中国。迫击炮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中国仿造斯托克斯?勃朗特 81毫米迫击炮的历史,倒是很久!在该炮诞生的第一年,北伐军控制的上海兵工厂参照斯托克斯迫击炮,就成功仿制改进生产82毫米迫击炮。该炮的炮管料开始用圆钢钻眼,加工量很大,制造速度很慢,后改用进口特制钢管,内径79.2毫米,外径108.5毫米,至1929年共生产780门。
1928年3月,四川军阀控制的重庆武器修理所试造82.5毫米迫击炮,至1938年7月共生产750门。
这是中国有记载,最早的现代迫击炮的制造记录。
随后3年都是大规模的军阀混战,还有1930年的中原大战,武器的研发工作也就停止了
到了大的战乱结束,国民政府立即开始制式化迫击炮的制造工作。
1931年,中国抗战期间两大迫击炮之一的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诞生。
国民政府控制的金陵兵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1930年式81毫米迫击炮,从奥地利买进高质量的炮身钢,在沪造82毫米迫击炮的基础上,改制成功82毫米迫击炮,定名为民国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于1932年春夏之交开始交付使用。该炮初速196米/秒,射速9~20发/分,最大射程2850米,全炮重69公斤。可拆卸成三个部分,最重的部件为近30公斤。
实验性生产迫击炮成功后,蒋介石亲自下令建立迫击炮厂。
1932年,金陵兵工厂建立82毫米迫击炮厂,1935到1937年共生产82毫米迫击炮1100门。
有趣的是,大家一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明明法国的迫击炮是81毫米,为什么中国仿造的迫击炮却是82毫米!
原因很简单,我们主要敌人,也就是1931年918事件入侵东北的日军,他们的迫击炮是81毫米口径,所以我们不能用81毫米。这样万一弹药被敌人在战场上缴获,他们就可以直接使用我们的炮弹来打我们。
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用小一号的炮弹。其实如果我们采用80毫米口,日军是81毫米,相差其实不到1毫米。我军炮弹被缴获以后,日军还是可以使用,因为81毫米炮弹是能装入82毫米炮管的。同一个道理,而我军如果缴获日军的81毫米迫击炮弹,则是勉强可以用于82毫米迫击炮的。
我们最后定为82毫米,这样日军81毫米迫击炮是无论如何装不进去的。其实真的装进去也可以,但那就必须用打磨工具将82毫米炮弹的弹体整个打磨一遍。这个需要费很长的时间,如果平时闲着无聊,由工人慢慢打磨自然没问题,在战时依靠没有专业工具的士兵来打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军阀混战的年代,中国有大量老式迫击炮,一部分是自产的,一部分则是走私到中国的。这些迫击炮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口径也是有很大区别。82迫击炮是八年抗战中唯一全面压倒日军的武器
在抗战之前,国军只有400多门长身管火炮,战争中购买了一些苏联货,后来又得到一些美国货,但在1944年之前,国军火炮总数尚且不到日军几十分之一,国军一个战区的火炮还不如日军一个师团。就长身管火炮的火力来说,中日天差地远,类似于今天装备重武器的解放军和只装备轻武器武警的差别。
不过,在整个八年抗战中,国军却还是造成日军伤亡120万,其中杀死日军70万左右。对于二战来说,火炮造成的伤亡占战场伤亡的九成,那么国军是靠什么造成日军100多万的死伤呢?难道是依靠枪械吗?
当然不是,国军还是依靠火炮杀伤日寇,不过我们没有长身管火炮,用的就是迫击炮。
二战后美国经过统计,认为战争中各国士兵有百分之五十伤亡在迫击炮上。在中国,这个迫击炮造成的伤亡率估计还要在六成以上。
挺奇怪的!为什么我们的其他任何一种武器都不是日军对手,造成的伤亡也比日军同类武器要小,迫击炮却有如此辉煌的战果呢?
很简单,别的咱不敢说,就迫击炮这方面,国军在抗战的前期和中期占足了日军上风。
这个占足上风,是好几个方面,包括:炮的性能,装备炮的数量和生产数量,以及对炮的使用。
先说炮的性能!
就性能上来说,金陵兵工厂生产的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的初速、射速、射程略低于法国布朗德式81毫米迫击炮,但略高于日本最新式的97式81毫米迫击炮(原名为日本97式步兵曲射炮),远远强于日军的94式90毫米迫击炮,深受兵工署和国军一线部队的好评。
94式90毫米迫击炮,这是日军在二战初期使用的迫击炮。这种炮虽然射程较远,但重量高达82毫米迫击炮近三倍,超过150公斤,根本无法由步兵有效携带,就这一点足可以判这种炮死刑了。炮弹口径虽大,威力却和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差不多,精度则比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要差一大截。
即使这样,94式90毫米迫击炮也一直使用到二战中期,才由先进的97式81毫米迫击炮所逐步取代。
日军换装新式迫击炮,我们也没有停步不前。从抗战的第二年开始,国军兵工厂就根据实战中的一些问题,对原有迫击炮进行了改进,性能再次提高。
1938年以后的82迫击炮,性能有所进步,有以下几项主要改进:
①炮箍。将紧炮箍之部位改为方形平面,使之易于同紧,避免炮箍滑动。
②炮尾。原因球部甚小、颈部细长,后将圆球部加大、颈部改粗,增大了射角,防止了变形。
③底板。因烧焊不良,时有损环,后改用进口铬锰钢板、马丁钢板,并加小筋二条,保证了质量。
1934年兵工署制造司司长杨继曾在一份工作报告中评价说:“宁造20年式82迫击炮,共造16门……,谨查此项迫击炮,经由宁厂逐月改良,精密甚佳,携带方便,各部队纷纷请款,现额造仅只每月5门,而最大月产量则为20门,似有筹款加造之必要。”1938年3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会议《军械工
作经验报告》称:“征诸参战部队主管之称述,均颂射击威力甚为显著,实不在敌人之同种兵器之下,尤以金陵兵工厂的迫击炮、马克沁机枪两项兵器之威力最大,
湘沪三个月之支持,前项步兵武器支撑之力,有相当之实效。”
这样一来,日军在抗战前几年,就迫击炮的质量上来说,是大大不如国军的。倒是1939年开始诸如装备日军的97式81毫米迫击炮才和国军的相差不大,但也有差距。
再说数量上!
国军武器有一个特点,单纯就一对一的武器质量来比较,很多国军武器并不比日军要差。关键在于两军装备武器数量上差别极大,国军有1门优秀的山炮,性能比日寇火炮厉害的多,但日寇有100门这种炮,国军如何能够对付?这样所谓国军武器质量优势,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不过,就迫击炮装备数量上来说,国军却在整个抗战时期占有绝对的优势,主要是我们可以大量自产这种火炮!实际上,抗战中由于缺乏炮管的来源,国民政府基本停止了长身管火炮的生产,全部转为生产迫击炮。
抗日战争爆发后,金陵兵工厂主要负责生产迫击炮。迁往重庆后,该厂于1938年4月改称第二十一工厂,继续生产82毫米迫击炮,至1945年共生产7611门,迫击炮弹约550万发(包括一部分60毫米迫击炮弹,其中仅仅1944年迫击炮弹产量110 万发)。
抗战时期历年迫击炮产量如下:
1937年:82毫米迫击炮710 门
1938年:82毫米迫击炮1136门
1939年:82毫米迫击炮960 门
1940年:82毫米迫击炮500 门
1941年:82毫米迫击炮760 门
1942年:82毫米迫击炮1381门,60毫米迫击炮200 门
1943年:82毫米迫击炮1140门,60毫米迫击炮1100门
1944年:82毫米迫击炮1084门,60毫米迫击炮2000门
1945年:82毫米迫击炮500 门,60毫米迫击炮2870门,120毫米迫击炮94门
而日军整个二战一共生产了7800门迫击炮,不过大多是老式火炮,最先进的97式81毫米迫击炮,整个二战一共才生产2000多门,根本无法和中国82迫击炮7000多门的数量相比。所以在各个抗战的战场,国军迫击炮装备相比日军有着很大优势。
再说装备和使用上
国军部队将捷克式轻机枪和迫击炮,作为杀伤日寇的主要武器。由于日军机枪火力强大,捷克式轻机枪经常被日寇压制,相对战果较小;而日寇没有能够压制82迫击炮的什么火炮,迫击炮对于国军师极其重要的,各部队都大量装备。
中央军精锐部队,基本可以做到每个营有一个82迫击炮排,装备2门迫击炮。而团一级还直属1个迫击炮连,装备6门82迫击炮,由团长决定用在哪个最需要炮兵火力的地方。
不过地方军阀部队就不一样的,装备差别很大。
装备较好的宋哲元的29军,张学良的东北军,就迫击炮来说也丝毫不比中央军差,如29军每个团也有迫击炮连,每个营也装备迫击炮,东北军更是早在1922年就开始把迫击炮装备到团。
不过,有的军阀部队就惨了。以川军为例,有的一个团没有一门迫击炮,只有几挺老式机枪。少数川军每个团倒是有1,2门迫击炮,但却是仿制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老式炮,同没有一样。
客观来说,大部分国军部队,至少团一级,多少还是有几门迫击炮的。即使抗战最初1,2年没有,随后多都增补上来。甚至连打游击的八路军主力团,一般都有1到2门迫击炮!
而我们的敌人日军呢?在抗战初期中期,日军陆军的大队(大约相当于国军的团)以下根本没有装备迫击炮,只有大队一级装备2门92步兵炮,而小队(相当于国军的排)则装备2个掷弹筒(介于超轻型迫击炮和枪榴弹之间的武器)。
日本人认为,92步兵炮理论上可以当做迫击炮使用,这就够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
在抗战中,九二步兵炮真正厉害的是作为直瞄炮使用,而不是迫击炮。因为九二步兵炮是长身管线膛火炮,虽然可以高角度对空开炮作为迫击炮使用,但毕竟不是专业迫击炮,射速和机动性都无法保证,而且炮管很容易被这种发射方式磨损,顶多偶尔客串用一用。
九二步兵炮作为迫击炮来说,性能是平平的。虽然它的精度较高,除此以外却别无优势。迫击炮的射程和威力同九二步兵炮大同小异,而迫击炮的射速很高,远非九二步兵炮可以企及的。
九二步兵炮射速为每分钟10发,而迫击炮普通射速就为每分钟18发,必须的时候每分钟更可以高达36发。对于迫击炮来说,射击速度是极为重要的,在精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谁能短时间发射更多的炮弹,就可以压制住对方。步兵炮如果同迫击炮对射,需要3门步兵炮才能压制一门迫击炮,这还搞毛啊!
再从重量上来说,九二步兵炮虽然轻,毕竟还有200多公斤的重量,而同口径同威力的迫击炮,重量一般也就是50,60公斤,比前者轻太多了。
九二式步兵炮需要拆卸成3部分由马匹背负,或者拆卸成10个部分由10个士兵背着。而迫击炮往往就拆卸成3个部分,由3个人扛着就走了,这一点九二步兵炮根本没法比。
说说装备上,由于九二步兵炮的重量大,需要11人的炮兵班,所以大队一级只能装备2门。而。日军大队1000多人,而国军一个营一般也就300到500人,也就是说中日两军如果数量相同,理论上国军装备迫击炮的数量是日军的6倍。
数量上有6倍的优势,射速又高出3倍,其他性能参数都差不多,九二步兵炮就曲射来说,如何能够和迫击炮正面对抗呢?
有人说日军有掷弹筒啊,可以弥补迫击炮的缺陷。自然,掷弹筒是可以作为一线超轻型迫击炮或者枪榴弹使用,但它的射程太近,老式掷弹筒射程仅有175米,最新式的掷弹筒也仅能在500米内使用。这么短的射程,与其说是炮,不如说是枪榴弹了,它除了重量较轻以外,其他任何方面都难以同82迫击炮相提并论,不是一回事。--------------------------上图是日军94式90毫米迫击炮,全炮重高达175公斤,这种迫击炮属于老式迫击炮,早就应该淘汰。下图则是97式81毫米迫击炮,这种迫击炮才是比较先进的,但整个二战期间仅仅生产2000多门,相对数百万日军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抗战中,日军吃了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的大亏
有的朋友很困惑!
这就奇怪了,日军明明有还算先进的迫击炮,又有远远强于中国的军工生产能力,为什么日军不大量装备这种廉价实用的呢?
其实这还是日本军方的作战理念的问题!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陆军就强调枪械火炮的精确射击,厌恶发射弹药多却战果有限的武器。这一来是因为日军都在海外作战,后勤难以支持大量的弹药消耗;二来是因为日本民族的民族性,这个民族强调精确和严谨,对所谓依靠“胡乱”扫射才能击中目标的武器比较讨厌。
所以,无论是冲锋枪还是迫击炮,都是日军所厌恶的。
相比起来,日军大队装备的92步兵炮的精确度很高,它作为直瞄火炮使用,在有效距离可以做到1发击中目标,这是迫击炮所无法达到的。
所以,日本陆军大量装备92步兵炮,却不愿意装备迫击炮。
相对老式的94式90毫米迫击炮研发以后,没有怎么装备部队,基本都由92步兵炮取代。到了1939年,性能比较优秀的97式81毫米迫击炮开始装备部队,却居然没有装备日军一线部队,主要装备海军一派的海军陆战队和中国伪军,以及少数后方卫戍部队。
日本海军陆战队为什么用迫击炮?主要是两栖登陆难以携带什么重武器,92步兵炮到滩头肯定会陷入沙滩无法动弹,而迫击炮可以扛着就走,自然比较合适。
这样,在几乎没有迫击炮的情况下,
日本陆军才迎来了二战。到了珍珠港事变爆发,97式81毫米迫击炮才开始以较多数量装备部队。
为什么呢?这并不是因为日军重视了迫击炮,不过是因为太平洋的复杂地形确实不适合92步兵炮,根本无法机动作战,97式81毫米迫击炮几乎是唯一可以跟随步兵前进的火炮。
即使这样,大阪炮兵工厂统计表示1942年(昭和17年)10月以前97式81毫米迫击炮也只生产了1238门;在1942年10月到1943年3月因为相对重视,不到半年内就增造了888门。可是就这数量,相比国军来说也不算多。
直到战争结束,日军迫击炮也就生产了2000多门97式81毫米迫击炮,还要兼顾太平洋,东南亚,东亚战场,在中国战场的自然也就不多了。
在中国,该炮主要装备乱七八糟的华北卫治安师团或者独立混成旅团,代替92步兵炮,一般一个大队装备2到4门。为什么这些垃圾日军却装备迫击炮?主要是他们作战对象多是八路军游击队,而八路军基本不和日军正面对抗,一遇到日军就跑。日军的92步兵炮难以追击八路军,轻便的迫击炮就比较适合了。
相反,正面战场的国军,几乎没有遭遇日军的什么迫击炮,国军官兵众多回忆录中几乎没有提到过这种炮。
整个抗战期间,日军确实吃了迫击炮的大亏。早在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军大部溃逃,不过黑龙江等地还是有义勇军和日寇血战。义勇军其中一部分是东北军正规军,武器装备较好。可就算是东北军正规军的火炮也远远不如日军,更况且义勇军都是运动战,游击战,山炮野炮也无法携带,所以大口径炮兵火力几乎是0。
日军进攻东北的都是精锐部队,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重炮一应俱全,天下有飞机,地上还有坦克,要什么有什么!
就各种火力来说,日军相对东北军有着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优势。双方交火中,只要极短时间时间东北军就会被压制,随后只能转移。
正面硬拼,东北军似乎没有一样武器是日军的对手,好在还有迫击炮。
东北军仿造和购买了大批迫击炮,精锐部队每个团都装备1个迫击炮连。自然,这些迫击炮到义勇军手中的不多,却也打了个日军措手不及。这种火炮易于携带,分解后放在几匹马上背着就走。使用时候,准备几分钟就可以开炮!
82迫击炮架炮之前一般要先挖一个土坑,将座板放置其中,然后将身管、炮尾插入驻臼中定位,安装瞄准器,迫击炮即成战斗状态。必要的时候,连土坑也可以不挖,只要找一块平整的地,用力将座板砸在土里即可,反正打几炮就要撤了,部署非常快捷。
日军虽也有山炮,步兵炮,毕竟重量太大,就算是轻装奔袭也都远远落在步兵后面,况且部署还需要时间,根本比不上迫击炮。
义勇军往往架起迫击炮,猛轰几炮,造成日军损失以后,立即就继续撤退或者转移阵地再开炮。
这样打来打去,日军在一线光被迫击炮打,难以还手。而他们的掷弹筒射程太近,大正十年掷弹筒射程才100多米,八九式掷弹筒也不过500,相比迫击炮1到2公里的射程,根本不是对手。
此战日军伤亡不大,却对迫击炮特有的发射声,深感恐惧。日军士兵流传着:听到开啤酒瓶(形容迫击炮发射的炮声)的声音,立即就要卧倒。
由于自认为是全世界最精锐的军队,却被胡子(日军蔑称义勇军为胡子)的迫击炮搞的这么狼狈,很多日本官兵大骂:“国内的军工设计师都是窝囊废!大日本帝国军队装备的先进武器,居然连胡子的迫击炮都对付不了!!!”
九一八事变尚且如此,随后的上海一二八事件,又让日军尝到迫击炮的厉害。
可以说,辽阔的东北,其实并不是迫击炮最适合发挥威力的场所。而城市战中,迫击炮几乎是第一利器,大显神威。
在上海的城市战中,由于障碍物众多,日军的火炮难以机动,无法跟随一线步兵前进,而且非常难发现敌人目标。就算发现了,由于房屋建筑物众多,形成很多炮击死角,不容易发挥作用。
而粤军十九路军和中央军第五军却大量使用迫击炮,利用城市建筑物掩护,到处游动,突袭日军。
迫击炮的射速很高,远非其他火炮可以相比。国军1门炮往往在几分钟就发射几十发炮弹,然后炮兵扛着炮就跑。等到日军杀到的时候,只剩下一些丢弃的弹药箱。而日军因为没有类似的武器,难以有效反击。
这种模式的作战,随后持续了13年之久。
此战日军出兵高达10万人,战后自称伤亡4000人左右,实际上伤亡大约是6000,7000人,而国军伤亡1万多人,由于双方重武器相差太差,这个伤亡对比已经是很不错了。自然,日军伤亡的这6000多人,大部分损失在国军的迫击炮之下。
甚至此战迫击炮还打掉了日军一辆坦克!日军一辆坦克在激战中履带受损,回到后方修理,同时加注燃料。国军一个迫击炮班利用建筑物掩护靠近这辆坦克,然后立即开了几炮。炮弹将日军后勤人员炸死炸伤多人,还点燃了燃料,引发大火,将这辆坦克完全烧毁。
日军真是哭笑不得,一辆坦克居然被国军迫击炮打掉了!
八年抗战中,迫击炮的作用更大了十倍。
由于实力差距太大,国军在抗战中的22个大会战中,大部分是处于防御地位,这又给迫击炮提供了很大的舞台。
在抗战一些进攻作战中,迫击炮难以发挥威力,这主要是它几乎没有攻坚能力,只能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所以不能击毁日军坚固工事。
老萨附注:为什么迫击炮没有攻坚能力呢?一来迫击炮是高角度发射,然后高角度下落,不能平射,顶多只能将炮弹砸在碉堡之内工事的顶上,而工事顶部一般是最厚重的;二来迫击炮难以高精度炮击,因为炮弹的初速慢,出膛以后受到风力雨水等作用,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偏移,一般不用于精确攻击某个目标,而用于通过连续炮击覆盖一个区域。所以理论上可以打到某个碉堡顶部,但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有耐心连续开上上百炮;三来,82迫击炮的威力毕竟有限,炮弹初速有限,难以穿透工事。如果依靠炮弹爆炸的威力,它的装药量仅仅半公斤,而且用的引信不是触发就是延时,一般碰到就炸,难以对工事造成很大的损坏!
不过在防御中,迫击炮无往而不利,堪称国军手中最厉害的屠龙宝刀!
八年抗战中,就火炮上,日军相对国军来说,数量都有绝对压倒性优势,所以国军的长身管火炮是难以有效和日军对抗的。淞沪会战中的副旅长郭汝瑰曾经将全旅的十几门大小火炮(包括迫击炮)集中起来,试图和日军火炮正面对抗。谁知道开炮还不到5分钟,日军炮弹劈天盖地飞来,险些把全旅火炮一下子打掉,吓得郭汝瑰以后再也不敢这样搞了!
由于敌我炮兵差距太大,国军甚至被迫将炮分散开,一门一门零星使用,打炮兵游击战。或者白天不敢开炮,晚上才开炮,这都是怕被日军火炮压制反击摧毁。
在国军长身管火炮无法有效作战的时候,国军的迫击炮却无往而不利,根本不受影响。它的机动性太高,就像九一八和一二八时期一样,日军火炮很难有效压制住它。
迫击炮的部署快,开炮快,转移快,日军想要有效摧毁迫击炮的难度是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迫击炮虽然没有什么攻坚能力,但它对于人员却有相当的杀伤力,弹片也可以播散几十米。尤其多门迫击炮对准一个目标一同开炮,这个目标很难躲避,只能乖乖的等死了。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国军毙伤的大部分日军,都是迫击炮造成的。
整个抗战的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迫击炮都毫无意外的参与了,至于小型战斗38931次中,大部分也有迫击炮的影子,所以迫击炮可谓杀倭第一利器。
日本兵对迫击炮的回忆资料太多,老萨也就随便找了几个。-----------------------精锐的中央军德械部队装备的82毫米迫击炮,这是国军的标准装备。其实早在下图的1933年长城会战期间,中央军已经使用了不少82毫米迫击炮,尽量挽回一些炮兵火力的劣势。下辖的淞沪会战,19路军也使用了一批迫击炮。
东史郎对于国军迫击炮的回忆!
敌人的迫击炮弹频繁地在石山上爆炸。位于山脚的大队总部和四中队被炮弹拨弄来拨弄去,忽左忽右地躲闪着。敌人的炮弹准确地落到他们头上,准确得简直让我们佩服。尽管是敌方,可也得佩服他们射击得准确。
敌人的了望所好像位于与我们这座山相连而又高出一段的山上。敌炮也接连不断无所顾忌地打到我们这边,使得我们无处藏身。但我们都想开了,生死在天,所以不觉任何不安,心情平静。
任务结束了。一到了出发回中队的当儿,大家不约而同他说,再稍微休息一会儿,等体力恢复后再走吧。现在马上回到中队的话,紧跟着就是战斗,剧烈的劳苦在那里等着我们。
我也赞成这个建议。但轻机枪分队队长荒山伍长是个死板的人,硬坚持说:"不,现在立即出发吧!"
我们极不情愿地背上背包走了起来,有的人还在发荒山牢骚。当我们离开村子三四百米远时,后面忽然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回头一看,原来是敌人的炮弹,敌人的炮弹接连不断地集中飞落下来。
我们从心底庆幸:哎呀呀,捡了条命!要不是荒山那么说,我们这会儿还正在那个村里午睡呢,那现在就不是什么火葬,而是弹葬,早已粉身碎骨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涌溢出对荒山的感激之情。敌人是瞄准火葬的烟进行集中炮击的。集中炮击持续了几分钟。我们在麦田里匆忙赶路,一个劲他说:"我们真走运啊!"
我们的野战炮哑了三天之后,野战重炮来支援了。"野战重炮来了!"这个消息传到耳中,我们都充满了得救的安心感,心情畅快,就像黑夜过去迎来了天明一般感激不已。
"野战重炮!野战重炮!"听起来多悦耳啊!它会像野兽那样,像巨大凶猛的野兽那样大展雄威,一举扫平敌人的炮兵阵地!
不久,大家期盼的野战重炮开始咆哮了。敌人很近。
黑乎乎的尘烟在那边升腾起来。
"当――当――当――"的发射音一过,炮弹立即"嗖――嗖――"地冲破气流跃过头顶,不久便"咣――咣――咣――"地在那边爆炸了。
可是怎么回事呢?炮弹的着地距离太近了,没打到敌阵,只不过白白把麦田翻了一下土而已!再怎么射也是枉然。
我们一看,原来观测班没怎么往前去,好像只在后方观测,没有充分检查弹落情况。
我们分队远离中队,在大队总部。大队总部有二中队在警备,在村庄周围挖了深深的壕沟。
敌人的炮兵好像在嘲笑我方老也打不准的野战重炮一样,将炮弹雨点般准确地发射过来。敌人的做法是对一个村落持续几分钟集中射击,然后再对下一个村庄进行同样的射击。所以,当一个村子受到集中射击时,都能预计到下面该轮到哪个村了。不过虽然能预测到,可我们没有防空壕,别无他法,只能想开点,对天上掉下来的炮弹束手以待:运气不好的就死,运气好的就活,只得听凭命运之神安排了。一旦想开了,也就轻松起来,抽着烟,等待命运之神的裁决。
我分队的人靠着土墙一边抽烟一边晒太阳。紧旁边约一丈高的地上有口井,田中去打水。六七个打水的人刚围着井喝完水,"咣――"一枚炮弹爆炸了。不知是敌兵发现了他们之后射的,还是碰巧打过来的,打得实在是太准了。尽管是敌人,我们仍不禁为他们的本事赞叹不已。幸好那六七个人喝完水就相继跑开了,一个也没死。
"哎呀呀,这真是……"田中带着侥幸的神色跑了下来,"吓死我了,"接着,他吐了一口粗气,"狗敌肯定以为我们都给炸死了吧!畜生!活该!"他恶狠狠地骂道。
我们奉命观测传令野战重炮的着弹点。我从电话旁到二中队队长之间每隔十米安排一名分队员。在我安排人手时,二中队的士兵们在拼命挖战壕。他们尽力挖横洞,以求生命安全。大家都想尽量将身体藏到洞里,以避炮弹。这种时候,感觉哪怕只往外伸出一条腿,这条腿就会被炮弹夺去。据说大队长也呆在战壕里。
是小川中队长用望远镜在最前面观测的,我分队执行传令任务,传给重炮的观测班,再传送到炮手那里。为什么观测班不上前,用他们的特种望远镜观测呢?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是不是他们害怕炮弹,所以不上前?
我方的炮弹仍旧是盲弹。"射程延伸一千五百米!目标左侧一百五十米,射击!"
向下一个传令兵传达。落在距我一千五百米地方的炮弹,比黑夜里乱发一气还要糟糕。与此相反,敌人的着弹点则准确得让人佩服。这是因为敌兵早就熟悉了地形,
已将准确的测定情况标在他们的地图上――尽管可以这么解释,但打得实在是准确无比,虽然他们是敌人,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他们高超的技术。-------------------------92步兵炮和掷弹筒构成了日军基层的炮兵火力,其中92步兵炮是团一级的火炮支援,这倒是和列强区别不大,关键在于日军排连营的火炮支援基本都是掷弹筒。而掷弹筒只是榴弹发射器,实际不足以胜任。自然,在对付比日本还弱的中国,以及东南亚列强殖民地军队时,这种火力组合无往而不利,但一旦遭遇更厉害的苏军美军,他们就惨了!不过就排连来说,掷弹筒还是比较实用的,所以国军和八路军都大量仿造装备掷弹筒。不过,掷弹筒训练并不容易,优秀的射手很缺乏。
27师团小队长藤原彰的回忆:对我们中国驻屯步兵第三联队发动反攻的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是
中国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长官杨森,他直接指挥第四十四军,及其所属的第一五○师、第一六○师、第一六二师这三个师,他们的装备优良,士气高昂。跟我们在华北地区担任警备任务时的作战对手八路军相比,跟我们在许昌、郾城地区与之作战的中国第一战区的部队相比,中国的第四十四军的装备要好得多了。特别是第四十四军的迫击炮对日军的威胁最大,当他们对我们在高地上的阵地射击时,炮弹往往从我们正上方落下,简直是无处躲避。1944 年8 月26 日和8 月28 日,我们第三中队守卫的阵地经受了中国军队发动的两次真正的攻击。特别是8 月28 日那次,是一次步炮协同的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以迫击炮的射击为先导,随着炮弹划过空气发出的那种“啾、啾”的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胆战的声音,一颗又一颗迫击炮弹呼啸着从我们头顶上落下来。由于弹道极度弯曲,所以垂直挖掘的战壕根本没有防范迫击炮弹的作用。8 月28 日的迫击炮的轰击,使守卫“松”高地的指挥班和第二小队有好几个人死伤。其中一人腹部被炸,肠子都飞了出来,最终悲惨地断了气。迫击炮的轰击在杀伤对方战斗人员的实际效果之外,还有使对方产生恐怖畏惧心理的作用。
迫击炮的轰击一结束,在“竹”高地和“松”高地的正面立刻出现了成群结队的中国士兵,沿着斜坡冲了上来。特别是在我方防线上,
“竹”高地正好向着对面的方向突出,而“松”高地则是这一带一系列高地中的最高点,所以这两个高地成为中国军队重点进攻的目标。
中国军队的冲锋紧接着炮击的结束而开始,这跟训练操典完全不一样。按照训练操典,从炮击结束到发起冲锋有一个较长的间隔时间,
可以利用这个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进行狂风暴雨般的射击,击退进攻的对方军队。但如果这样作战,我又担心我们的弹药存量是否充足。
当然,回忆并不仅仅只有日军方面,还有国军。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参战的钱庆杰少尉,当时是中央军第4军90师直属迫击炮营地3连少尉排长,他回忆当时参战写道: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三年,即一九三九年夏天,我在当时的中央军校毕业。。。便踏上征途,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去。我那年刚刚十八岁,从此,金色的年华,黄金般的岁月,便在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度过。。。
部队进入湖南省到达汨罗江边的平江,这是第27集团军总部以及27军军部驻地(杨森部)。部队换装,更新了18门迫击炮及大量弹药。武器是崭新的,配有先进的测距,测向仪。这是步兵随伴炮,最大射程高达5000米,最小射角45度,它弹道高,可做超越射击,消灭死角,适用于山地战,是不错的武器。当晚部队露营,这里是一片丘陵地,生长着大片灌木林。夜深了,大地沉睡了,只有不远处的沉闷炮声和清脆的机枪声,不时划破了这寂静的夜空。联队里一片紧张严肃的临战气氛,连队干部忙着布置检查工作,炮手擦炮膛,擦拭仪表,上润滑油,擦拭弹药和查看引信药包。。。。战斗即将开始了!
师指挥部下了拂晓攻击命令。我营奉命配属第一线主攻团以炮火支援步兵,向桃林外围之敌发起攻击。
桃林,位于粤汉线上,汨罗以北。这里丘陵起伏,地形复杂,湘北战役中,敌人为了确保侧翼安全,在这一带修筑工事,设置据点,组成了纵深防御体系。攻击开始了,步兵分进接敌。敌人凭借地形和工事,居高临下,组成浓密的火力网。敌人的重机枪和歪把子机枪喷吐着子弹,并有掷弹筒配合。在敌火力下,主攻团攻势受挫,遭到了伤亡。
根据团指挥部所命令,营长命令我连投入战斗,想步兵提高炮火支援。在连长指挥下,全连迅速进入阵地。设计准备完成之后,我排第五第六炮奉命试射。咣咣两响,炮弹超越了阵地前山棱线飞向目标,两发炮弹一前一后仅仅地加注了目标。通过观测,修正了射向,射距开始第二次试射,求得了射击诸元的正确数据。
试射完毕,连长下达效力射命令。排长复述后,命令迅速传到各炮班,随着炮长们预备―放的口令,一声巨响,六发炮弹飞出炮膛,他带着中国人民对敌人的仇恨,中华民族驱逐侵略者的怒火,在地震爆炸,火光一闪,烟柱腾空而起,炮弹命中目标。连续射开始,炮弹一发接着一发。步兵部队抓住战机,准备迅速接近敌人,发起冲锋,解决战斗。
这时,我营营长带领第一,第二两个连,从待命攻击线跑步投入战斗。士兵们扛着炮筒,背着座盘,肩扛炮架,弹药兵挑着炮弹箱,个个汗湿如淋,气喘如牛。这样,全营18门迫击炮击中射击,群射(炮弹落点成梅花形),纵深射(成直线形),榴弹燃烧弹瞬发延期(定时),炮弹冰雹似得飞向目标,敌阵地上一片浓烟烈火,有效地达到了压制敌人,摧毁敌人火力点的目的。
副营长在营指挥所下达炮火延伸射程的命令,步兵即冲锋了。。。。主攻部队迅速拿下了敌人据点,占领了制高点,护旗手把一面军旗插上了山顶,他在硝烟中迎风飘扬。看到这情景,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任何抗战战场,都可以看到82毫米迫击炮!包括之前对付红军的内战,以及之后的第二次国共内战也是这样,到处都是迫击炮。粟裕大将一生都有严重的头疼,去世以后火化遗体,发现头颅里面有几块弹片,大的有黄豆那么大。这就是迫击炮炮弹的弹片。粟裕年轻时候曾经被国军迫击炮炸倒,当时只处理了外伤,并不知道头里面也飞入了弹片。82迫击炮虽然没有攻坚能力,但对于敌人的车辆,甚至轻型装甲车辆,仍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抗战中,国军也用迫击炮击毁日军的卡车,装甲汽车之内。炸毙多名日军将领
迫击炮毙伤七八十万日军,自然也会干掉一些日军将领。著名的布上照一少将就是被国军迫击炮击毙于常德!这也是日军在1943年常德保卫战中,被击毙的3个联队长中的一个!
时任第116师团步兵第109联队长的布上照一少将,于11月23日率部杀入常德西北的重要外围据点沙港北侧地区,中国守军一个营拼死抵抗,连续打退布上照一联队的数十次进攻。日军进退维谷,布上照一于十六时许在阵前召集大队长会议,调整部署,厉声限部队必须在十七时前攻陷沙港。
国军一个迫击炮班正好在附近,一个炮手发现日军正在开会,立即带着全班偷偷潜入指挥部附近。他们在极短时间架起迫击炮,然后一顿猛击。国军迫击炮打的非常精确,一发迫击炮弹准确命中布上照一身边不到10米,将布上照一和联队作战系参谋田原弘夫中尉一同炸死。
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后编的《昭和十七、十八年的中国派遣军》写道:敌迫击炮弹直接命中联队长坐骑,布上联队长和联队负责作战人员田原弘夫中尉死亡。
而1944年衡阳战役中,国军迫击炮部队又炸死了第116师团步兵第120联队长志摩源吉中将。120联队连续十几次攻击都被国军击溃,志摩源吉中将焦急之下,亲自赶赴第一线督战。国军迫击炮部队发现一大群人站在山岗上指指点点,判断是日军军官。他们二话不说,架起迫击炮就打。82迫击炮射速很快,一瞬间大量炮弹落下。志摩源吉中将根本没有来得及躲避,就被炸毙命。这个中将头部被炸烂,面部炸成一团肉酱,死相很惨。
同一个战役,迫击炮部队还突袭了68师团指挥部。8门迫击炮齐射,当场炸死了第68师团参谋长田原贞三郎,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也被炸伤,指挥部大部分军官都受了伤。战争需要近距离使用的迫击炮
自然,八年抗战期间,国军并不是只有82迫击炮,他还普遍装备另一种迫击炮,就是60毫米迫击炮。
而二战期间,各国军队的轻武器火力要猛烈的多,所以步兵并不在以人海战术作战,而多采用分散突击。一般15米内最多1到2个战士,这让枪械打击这些目标有相当的困难,相比起来,还是可以爆炸的炮弹和手榴弹杀伤力更大。
而且,步兵在突击的时候,没有人会傻乎乎的照着机枪冲锋,多利用各种地形地物掩护自己,这让直射武器命中率有很大降低,而迫击炮的曲射特性,可以有效弥补这个缺陷。
所以,一线步兵急需要曲射炮兵火力支援。由于一线作战敌情千变万化,需要火炮极短时间做出反应,也就是迅速开炮。所以这种炮兵不是那种要了半天,才由营长团长下令发射的82迫击炮,而最好是就配属于连甚至排,和步兵在一起前进,随时随地可以支援步兵的迫击炮。
那么矛盾就来了,82迫击炮在有效射程2800米内有着很好的精度和威力!不过,它终究属于营一级的支援火炮,由团长或者营长指挥如何使用,一般并不直接支援班排一级的作战,不能及时提供给步兵连火力支援。显然,研发一种可以归属步兵连,随时可以掩护一线步兵的轻型迫击炮,就非常重要了。
显然,设计这样一种迫击炮很有难度。
步兵连是最前线的作战单位,这也就决定了这种火炮必须非常轻,炮兵携带可以跟随步兵冲锋。
而82迫击炮重量也在50公斤以上,虽然可以拆卸成3个部分(炮身、炮架、座板),但炮管就有20多公斤,加上炮手其他的物品,作战时候一个人往往负重在80斤以上。
即使今天身体强壮的美军,战斗负重也仅仅只有29公斤,而中国宋代强壮的重甲步兵,负重也不过32公斤。炮手负重这么大,显然不可能长时间支持。
由于负重大,82炮兵班最少也要4个人,除了负责扛炮的3个部分的人以外,最起码还要1个人携带一箱子弹药(4发)。
自然,仅仅有4个人也是无法作战的,因为炮兵班最需要的其实不是炮,而是炮弹。区区4发炮弹,一瞬间就打没了。
班里面还需要大量弹药手,人数不定,但最少要三四人,有的时候五六人,甚至更多。一般来说,由于每发炮弹就有4公斤,一个人在作战时,最多可以带4到6发炮弹。
以迫击炮的高射速,几发炮弹几十秒钟就可以发射完毕。所以炮兵班里面的弹药手是越多越好!所以82迫击炮班,一般人数在8到10人,大部分成员都是负责携带弹药的!
在作战时候,不管班里有多少人,至少要4到5个人一起行动,其中3个人扛着迫击炮的部件,1到2个人背着弹药,不然根本就无法作战。
这么多人行动,自然是不太方便的,像跟上步兵不太容易。
其实说来说去就一句话,82毫米迫击炮还是重了,部件还是多,这让炮兵班难以跟随步兵前进。
大家也许对迫击炮班的负重,没有直观的了解!红军时期,杨得志是迫击炮连的连长,全连只有4门炮。他们选取最强壮的小伙子进入迫击炮部队,为的就是负重。一杆步枪才几斤重,很多士兵长距离行军还受不了。杨得志回忆,全连虽然只有4门炮,但还要携带轻武器,我们负荷量大大超过步兵,体力消耗极大。抬炮的竹竿都是临时砍下来的,含水量大,为了结实,大家还专找粗壮的做抬杠,所以更加沉重。同志们的双肩,先是被压得发红,发肿,接着就破皮出血,汗水留到伤口里,像伤口上撒了盐一样钻心的疼。这滋味我体验过,是很难忍受的。
而中印战争中,由于高原作战,炮兵连用尽全力也无法带多少炮弹,几乎所有的步兵连都要为炮兵携带迫击炮弹。而很多战士高原反应严重,加上背着炮弹体力消耗更大,就这样牺牲了。不过,这还是完全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这些炮弹,那么战斗伤亡会更大十倍。
我们的敌人日本却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使用的是掷弹筒。日军掷弹筒有两种型号,主要在200米到500米内使用,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榴弹发射器。掷弹筒是为了弥补手榴弹(50米)和92步兵炮(最大射程2800米,但射速慢)之间的火力空档。
老萨附注:轻型迫击炮,掷弹筒,枪榴弹的区别。它们三者都是所谓的曲射炮火,但却有很大不同。轻型迫击炮的炮弹由炮手从炮管放入,因为自由落体落到炮管底部,炮弹尾部的底火撞击到撞针,产生的火药推力将炮弹退出炮膛,以一个很大的曲线落地,然后炮弹爆炸。迫击炮的炮弹是有尾翼的,这让炮弹在抛物线动作期间非常稳定,所以迫击炮的精度很高。
掷弹筒,则和迫击炮有很大不同。他虽然也是讲炮弹从炮口放入,但并非通过自有落体击发,而是在炮弹落后炮管底部以后,手工操作发射装置,点燃掷弹筒榴弹的底火,将榴弹推出炮管。这种击发方式的好处是,炮管不需要很长,易于制造,也极大减轻了重量,坏处在于射速较慢,远远比不上轻型迫击炮。掷弹筒的榴弹是没有尾翼的,就是单纯的一个炮弹外形的弹药。所以掷弹筒精度不高,只能在200到500米内使用,超过这个距离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有意思的是,因为没有尾翼,而炮管又不能太长,又要保证一定精度,所以日军的掷弹筒都是线膛的。榴弹在线膛炮管里面高速旋转出膛,以保证炮击精度。而迫击炮则是滑膛结构!
枪榴弹则是将榴弹套在或者插入步枪口,然后通过发射空包弹或者实弹,将枪榴弹推出去。枪榴弹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任何一把步枪发射,只需要额外带榴弹就行了。缺点在于,枪榴弹精度很差,基本上靠集群发射,然后覆盖一片地方,造成杀伤。由于用步枪弹药发射,枪榴弹射程也很近。
从作战来说,迫击炮才是真正的炮,掷弹筒属于加强的榴弹发射器,而枪榴弹只是单纯的一个榴弹而已。作战威力上,也是迫击炮最强,掷弹筒第二,枪榴弹最差。------------------上图是德军的50毫米迫击炮,它才是真正意义的迫击炮。下图是枪榴弹和单兵榴弹发射器。其中单兵榴弹发射器,其实就和日军的掷弹筒差不多。美军在60年代大量装备这种武器,说明这种武器还是有可取性的。
日军每个小队装备两个掷弹筒,等于每个排有2个超轻型迫击炮或者说榴弹发射器,主攻的小分队(班)都有曲射炮弹支援。就这一点来说,日军在200米到500米内一线曲射火力,是整个二战列强部队中数一数二的,因为列强没有类似的装备。
由于掷弹筒仅仅2公斤的重量,比步枪还轻,掷弹筒手可以跑得比步兵还快,跟随步兵作战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掷弹筒只需要一个炮手携带,另外一个弹药手负责被榴弹即可,区区2个人,作战是极为灵活和便捷的。
这一点,是82迫击炮班所无法达到的。
在抗战初期,国军因为没有掷弹筒,更没有超轻型迫击炮,所以吃了日军大亏。
一线步兵近战时,日军的掷弹筒归属小队,也就是归属排长指挥,日军步兵随时都有曲射炮弹的支援。一般来说,日军掷弹筒手都是看到国军的目标以后,由排长指挥开炮攻击,就像轻机枪一样方便,随到随打,是最直接的步兵曲射火炮支援。
上面说了,国军的82迫击炮是营所属的武器,作战时候归属连指挥,一般都在相对的后方,受营长指挥。使用的时候,基本都是几门炮同时开炮,打击营长认为比较重要的目标。它难以像掷弹筒一样,能够直接跟随一线步兵冲锋到最前线。国军迫击炮虽然很多时候是看到敌人才开炮,但也有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敌人隐藏在哪里,根据一线步兵的指示才开炮,作为传统的火炮使用。它无法像掷弹筒那样,随时提供给一线步兵火力支援。从步兵提出迫击炮支援,到迫击炮打来,一般会有一个时差。
更况且,虽然82迫击炮虽然除了重量以外,所有性能都远远强于掷弹筒。仅仅以威力来说,82毫米迫击炮重量4公斤,装炸药高达0.5公斤左右,而掷弹筒的榴弹装药才区区几十克,双方威力相差很大,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82迫击炮再厉害,却难以在近距离发挥同样的作用。82迫击炮在一个营却只装备2门,平均分配下去,每个连也不到1门。
而日军掷弹筒虽垃圾,每个排却都有2门,这样一个中队(也就是国军的连),就有3个小队,共6个掷弹筒,数量是国军6倍以上。
如果说500到2000米的曲射火力支援上,82迫击炮自然比掷弹筒厉害几百倍。不过就50米到500米上,由于日军装备大量掷弹筒,却占有绝对的曲射炮火优势。
国军一线步兵在近距离作战中,被日军掷弹筒压制的很厉害,因为我们没有类似的武器。如果用82迫击炮去压制掷弹筒,似乎又是大材小用,没什么必要。更况且一个连还不到1门82毫米迫击炮,日军却有6门,你也压制不了。
八路军也是这样,他们开始近距离伏击,冲到50米左右投掷大量手榴弹,然后肉搏,一度打的日军难以招架。日军随后总结经验,在八路军刚开始冲锋时候,就使用掷弹筒猛烈开炮拦截。掷弹筒炮弹威力相当于手榴弹,但射程又比手榴弹远几倍,射速又高。在八路军冲锋到日军50米之前,已经被掷弹筒打掉不少人了。
其实说来说去,主要国军在排一级,缺乏有效的曲射炮火支援。
痛定思痛,国军和八路军都开始仿造掷弹筒,以对付日军,国军就仿造了4万个以上。万万没想到的是,用的时间稍久一点,国军官兵就一致认为:掷弹筒并不是一种先进武器,对军队的弊大于利,希望将其赶快淘汰。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横空出世
这主要在于,掷弹筒有着很多缺陷:设计上的缺陷,让它必须由炮手一手扶着炮身作为固定。这样炮弹击发时,炮身不可避免的会震动,导致出现精度的偏差;掷弹筒落单的弹体没有尾翼,炮弹飞出炮管以后无法通过尾翼稳定,所以射程必须很近,远了就打不准。早期的大正十年掷弹筒,超过175米就没有准确度可言!以上两点如果不算很致命,最可怕的是,掷弹筒没有先进的瞄准设备,只能概略瞄准。日军关于掷弹筒的资料中写道:八九式的瞄准装置比一般迫击炮要简单得多,发射筒外壁从筒口开始刻有一条凹槽,约占发射筒全长的三分之二。内涂白漆,称为瞄准线。掷弹筒没有单独的瞄准镜,发射时保持固定的45°,将这条白线对准目标即构成瞄准。另外,八九式在支杆狭槽两侧均刻有数字,右侧为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时的表尺(40~190米),左侧为八九式掷弹筒弹的表尺(120~650米)。如果用八九式掷弹筒弹射击某个目标的话,首先要转动调节手柄,使击发机上方的横标对准狭槽左侧相应的刻度。如果弹着点过远或过近,再转动手柄进行调节。由于发射角度和左右偏差均靠射手经验控制,误差比较大,所以尽管八九式有膛线,但精度特别是远距离射击时的精度,与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相比要差很多。
归根到底一句话:掷弹筒不是一个稳定的发射平台,由于没有精确的瞄准装备,炮弹是否能击中目标,主要看炮手的个人素质或者说经验。如果炮手富有经验,水平很高,心理素质又好,可能百发百中;一旦他比较紧张或者是个训练不足的菜鸟,可能百发都不中,白白浪费炮弹。
这对于局部战场也许不算什么,对于世界大战就不行了。因为部队损失惨重,兵员经常大换血,老兵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伤殆尽或者提拔为军士或者军官,大部分作战的主力还是新兵。自然新兵无法有效使用掷弹筒,威力自然就等于0了,还会浪费大量弹药,造成后勤的可怕负担。要知道抗战期间,光是国民政府的掷弹筒榴弹,就生产了150万发以上。
所以现在国军明白为什么列强都不搞这种武器,反而只搞轻型迫击炮了。
轻型迫击炮相比掷弹筒有一些弱点,综合性能却远在掷弹筒之上。
早在抗战前的1936年,国民政府就已经多先进的法国布朗德1935年式60毫米迫击炮调查很久,准备进行仿制。
只是抗战在一年后就爆发,兵工厂全部西迁重庆,期间严重影响了生产。而可怜的重庆兵工厂的工人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也只能满足82迫击炮的最基本生产。显然部队可以没有60迫击炮,但不能没有82迫击炮,加上钢材又严重不足,只能暂时将60迫击炮放弃了。
1941年7月,兵工署令第五十工厂开始制造60毫米迫击炮。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式60毫米迫击炮的性能,重新设计绘制产品图纸,制造工具样板等,于同年9月装出第一门炮。1942年,命名为民国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并投入批量生产。它也是国军抗战中两种主要迫击炮的后一种,1942年到1945年共生产60毫米迫击炮3400门,整个抗战时期约生产60毫米迫击炮5000门。
本来美国许诺,可以提供60毫米迫击炮所需要的所有炮钢,共6000个炮身。由于美国将领史迪威强令驼峰航线优先运送航空器材,60毫米迫击炮的钢材迟迟无法运到。国民政府无奈,只能用自产的碳素钢板卷焊。炮架除弹簧钢丝需进口外,其余零件均用铝材制成,以减轻重量。而瞄准镜,暂时也是使用82毫米迫击炮的替代。
60毫米迫击炮刚投入抗战战场,立即表现出极为优秀的性能,它作为连一级的支援火炮,它可以跟随步兵排作战,随时给予一线步兵提供火力支持。该炮性能很好,初速148米/秒,普通射速为18发/分,底火加四药包最大射程为1444米,全重仅仅18公斤。
这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轻!火线作战时,区区18公斤,一个人就可以背着一门炮走,不需要分成三个部分扛着走。
非火线运输时,则可以拆卸成炮管和炮尾两个部分,分别由两个人背负。平均每个人9公斤的重量,对炮兵来说也不算什么!
相比82迫击炮8到10个人的庞大炮班,60迫击炮班仅有6人,除了一个炮手,一个副炮手以外,其余4人都是弹药手,携带18发左右弹药。根据实战来说,60毫米迫击炮一次战斗的炮击量基本都在18发以内,一个炮兵班携带的炮弹基本就够了。
如果战斗持续很久,则可以由后方后勤人员增运炮弹。
实战的时候,60毫米迫击炮只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最多再需要一个人携带弹药即可。这样一个3人小组,携带一门炮,6发炮弹,就可以做一次有效的炮击覆盖了。
总之,各方面来说,都和掷弹筒班相差不大了,相比82迫击炮班又很大优势。
这个特点,让他再也不需要作为营一级的支援火炮,而可以直接跟随一线步兵连作战,甚至可以跟随一线步兵排冲锋。步兵冲锋到哪里,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就可以跟着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步兵需要炮兵火力支援,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都可以发挥作用。每个国军精锐部队,每个连装备4门60毫米迫击炮,这样每个排都有1到2门,这大大提高了国军近距离的曲射炮火。
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的大部分性能,均大大强于日军掷弹筒。
该炮相比掷弹筒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先进的瞄准设备,又有稳定的炮架,所以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炮击平台,炮击精度是很高的。
同样训练水平下,该炮精度远远高于掷弹筒。普通的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兵班哪怕再菜鸟,连续3发炮弹基本都能击中目标附近。而掷弹筒则主要通过射手的经验概率炮击,无法有效测算瞄准,如果遇到一个菜鸟,恐怕发射100,200发才能击中敌人。
60毫米炮弹的威力比82毫米炮弹要小不少,射程也近得多,但比掷弹筒的榴弹(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要强多了。60毫米迫击炮弹重1.5公斤左右,装药100多克,杀伤半径也有15米,实际有效杀伤半径在20米左右。而掷弹筒榴弹的杀伤半径一般在10米以内,主要是榴弹和手榴弹差不多,装药量小,仅有几十克。
更有趣的是,该炮必要时候,还能和掷弹筒一样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该炮不用通过土地和座板固定炮身,仅用身管手扶发射,这种射击方式一般用于射击200米之内的目标,或者在特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高峰上山灵峰下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