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博士论文4003万字论文多少页的在哪

世界最长博士论文400万字 完成时作者已逾古稀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世界最长博士论文400万字 完成时作者已逾古稀
  法国学者路易?德尔米尼用毕生精力完成 详述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
  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可以写多长?10万字?50万字?100万字?1964&年,法国学者路易?德尔米尼(Louis&Dermigny)&用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其博士论文《中国与西方: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年)&》,震惊学术界。全书洋洋洒洒的400&余万字,创下了由唯一一名学者独自撰写的博士论文之最。其研究的对象,正是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
  昨日,来穗参加广州大学、广州市社科联主办的“广州十三行与清代中外关系”国际研讨会的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耿N告诉记者,为让中国读者一睹论文全貌,他计划于明年开始潜心翻译这部巨作。
  文/记者练情情&
  论文完成时作者已逾古稀
  这部书广泛地利用了法国东印度公司的档案,成了18世纪,甚至19世纪上半叶广州地区对外贸易史的集大成之作。耿N介绍,这篇论文仅前三卷就有2500页,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有时候注释比正文还多。由于内容庞大,反而阻碍了其在学术界的流通。
  耿N早年在法国从事外交翻译工作,1981年调到中国社科院工作。1986年,他通过巴黎凤凰书店的老板找到了这本书,花了2000多元人民币的大价钱买了一本,带回国。
  耿N告诉记者,这本书的作者路易?德尔米尼是有荷兰血统的法国人,生前是法国海关的一名档案员。德尔米尼写的文章很少,只有几篇,而《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无疑是其用毕生精力写就的最重要的作品,是法国国家级的博士论文。
  “写完这篇论文,德尔米尼已经六十多岁了,过了几年就去世了。”耿N说,这篇论文的附录也相当有价值,是一法国大班于1760年左右的真实回忆录。
  广州是“令人着魔的地区”
  德尔米尼的这篇论文共有5大卷。第一卷是《东印度公司时代》,第2&卷是《茶叶时代与中国的债物》,第3&卷是《广州与鸦片的时代》,第4&卷是有关18&世纪广州对外贸易的地图、图表和照片,第5&卷是《夏尔?德?康斯坦中国贸易回忆录》。全书最后是《结论》,讲到了自由贸易、帝国与海洋、贸易结构与背景。
  对于18世纪的欧洲贸易来说,中国似乎被仅仅化简成了广州,而且这种事实即使不是一举,至少也是很快便被世人承认和接受了。西方在广州的贸易,完全可以与其在印度的贸易相媲美。印度贸易具有一种“商队”的特征,而广州贸易却似乎只有唯一的一个目的地。
  论文的《导言》中这样说:对于西方贸易来说,存在着一个“广东的18世纪”,广州“从一个封闭之地”变成了“令人着魔的地区”。让我们随着它一起穿越时光隧道,重回“万船来埠,众商云集”的往日繁华。&
  论文中提到的广州对外贸易
  1700年:“海神号”带回中国货遭抢购
  在路易?德尔米尼博士的祖国法国,最早将对华贸易确定在广州,始于年间首航中国的“海神号”(安菲特立特号)商船。这艘船也促成了雄才大略的康熙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远隔重洋的“握手”。&
  日,“海神号”驶抵珠江口,带来了整整一箱子珍贵的画像,还有很多玻璃、呢绒等等。中国商人也从各地赶来向他们推销商品。1700年返航的“海神号”于8月3日抵达法国圣路易港。负责护送的神父向路易十四送上了康熙帝的礼物,包括“绚丽多彩的布帛,非常雅致的瓷器和几大块茶砖”。
  当时在法国的人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方舶来品”。“海神号”带回的中国货物在法国掀起了抢购风潮。原准备300英镑一件出售的铜器、漆器、瓷器,在公开的拍卖中涨到了380英镑。
  根据测算,这些货物的股东收回了本金并赚取了50%的利润。这次中国商品的“大举入侵”甚至在法国制造商中引起了恐慌。&
  1834年:广州茶叶成外商争夺的猎物
  根据《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一书,耿N介绍,年是广州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间。当时的私人贸易已经扮演着一种重要角色,由于“自由贸易”政策,它已占据英国对华贸易的半数以上。
  从1834年起,中国通过广州向英国出口的茶叶就比前几年增加40%。中国广州茶叶成了所有外商争夺的一种猎物,甚至那些对此种商品本来一无所知的人,都赶来参与竞争。仅1834年4月,便有4艘英船满载茶叶,分赴英国格拉斯哥、利物浦、赫尔和法尔茅斯。
  书中资料记载,茶叶的价格于1833年之前略有上涨。船长们在许诺利润的刺激下,每年都争相首先将中国新茶运往伦敦。他们在数日间便将珠江与泰米斯河联结起来了,从而压缩了旅费和船运费。广州成了中国对西方销售茶叶的聚散地。世界上最牛的四篇博士论文
我的图书馆
世界上最牛的四篇博士论文
第四牛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实例:萨缪尔森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第三牛博士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想看更多此类精彩文章请加微信:30748842实例:Christopher
A.Sims(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被誉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计量双塔组合之一,201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SIMS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我检验了其中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第二牛博士论文没必要长篇大论,千把字足以。实例:德布罗意是个贵族花花公子,本科历史学专业的,后来实在闲着无聊去读了5年博士,最后交的博士论文是一页纸,还涉嫌“抄袭”。答辩委员会气得都不想让他答辩。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感到很没面子,自己学生毕业不了真耻辱,于是他鼓动了爱因斯坦一起帮着求情:让这小子过了吧,他老爸是法国内政部长,咱惹不起。那篇“垃圾”论文后来被薛定谔看到了,薛定谔看着这页论文苦思冥想了一个月,发表了量子力学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的猫也成为最有趣的一只猫。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说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一篇一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由此看来,最牛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那样连载,一页A4的纸足以。不过我想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不得不说两句:德布罗意幼年即失去双亲,被他的哥哥莫里斯公爵(也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手养大的,在他1924年的著名博士论文之前一年,德布罗意就已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至于博士论文是几页纸,这个我还没考证过。关于薛定谔:薛定谔多才多艺,会四种语言,出过诗集。另外他于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其中包括后来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所以,这帮牛人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那样传奇,也不能把其成功单纯归结为偶然的因素。第一牛博士论文以上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最牛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但是却遭到的是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方式通过了。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世界上最牛博士论文就该是这样!
你知道世上最牛博士论文是怎样的吗?来看看吧!学神的世界让人不明觉厉!
第五牛博士论文
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
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连载四期。
第四牛博士论文
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第三牛博士论文
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实例:Christopher
Sims(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SIMS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我检验了其中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第二牛博士论文
没必要长篇大论,千把字足以。
实例:德布罗意是个贵族花花公子,本科历史学专业的,后来实在闲着无聊去读了5年博士,最后交的博士论文是一页纸,还涉嫌“抄袭”。答辩委员会气得都不想让他答辩。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感到很没面子,自己学生毕业不了真耻辱,于是他鼓动了爱因斯坦一起帮着求情:让这小子过了吧,他老爸是法国内政部长,咱惹不起。那篇“垃圾”论文后来被薛定谔看到了,薛定谔看着这页论文苦思冥想了一个月,发表了量子力学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的猫也成为最有趣的一只猫。
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所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一篇1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2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由此看来,最牛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那样连载,一页A4的纸足矣。不过我想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
不得不说两句:德布罗意幼年即失去双亲,被他的哥哥莫里斯公爵(也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手养大,在他1924年的著名博士论文之前一年,德布罗意就已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提出物质波的猜想。
关于薛定谔:薛定谔多才多艺,会4种语言,出过诗集。另外他于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其中包括后来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所以,这帮牛人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那样传奇,也不能把其成功单纯归结为偶然的因素。
第一牛博士论文
以上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最牛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
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但却遭到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的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
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方式通过了。
(本文出自网易新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澳大利亚93岁老人凭10万字论文 获得博士学位_国际_贵阳网_贵阳新闻网
澳大利亚93岁老人凭10万字论文 获得博士学位
发布时间:
有句老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澳大利亚一位93岁的老太太堪称是这句名言的最好例子——退休后仍继续攻读,终于凭借一篇长达10万字的论文获得了悉尼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澳大利亚最高龄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有句老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澳大利亚一位93岁的老太太堪称是这句名言的最好例子——退休后仍继续攻读,终于凭借一篇长达10万字的论文获得了悉尼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澳大利亚最高龄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原标题:澳大利亚93岁老人凭10万字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伊丽莎白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大萧条与全球金融危机》。她的一位同学透露,伊丽莎白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是因为大萧条时期她和家人在英国的生活经历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伊丽莎白的博士论文多达10万字,但她说:“写博士论文并不是很难,我的论文不过才将近10万字,又不是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你只需阅读书目和材料而已。”【原标题:澳大利亚93岁老人凭10万字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责任编辑:
守发展和生态底线 绘多彩与繁荣贵州 贵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年内立项 预计2018年建成
广场舞:考验公众理性还是管理智慧? “代客扫墓”为何遇冷?
有驯养繁育证,没办运输证,带着猴子去外地表演就是犯罪—“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罪”?河南 ...[]
昨日,记者从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我省社保缴费基数有所调整,原本最低要缴纳上一年度全省 ...[]
Copyright (C)
Gywb, All Rights Reserved
贵阳网&&&贵州二十一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黔ICP备号-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51——
Copyright &
Gywb, All Rights Reserved
贵阳网 版权所有
黔ICP证0306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黔)字第80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管理论文1万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