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中毒除了c盘其他盘都没了后银行卡里的钱没了

不要慌! 秒后将自动返回IT之家首页,请稍候...山东滨州:点开短信链接钱没了!银行卡余额全部被转走山东滨州:点开短信链接钱没了!银行卡余额全部被转走聚焦吧百家号现在手机对大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打电话看网页,看电影,玩微信,买东西。很多朋友几乎是人机合一,丢了手机就跟丢了魂一样。手机如此的重要,也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山东滨州的李先生,手机里突然发来了一条短信,短信内容直呼李先生的名字。李先生想这应该不是外人,于是点开了短信里面的链接,这一点不要紧,银行卡里的钱就没了。据李先生回忆李先生的朋友新人都收到了以李先生名义发来的短信。
内容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亲友把短信截图。李先生一看,才猛然想到自己头天晚上也收到过类似的短信,发出去的手机号友不是自己的却以自己的名义发给了亲友,短信内容大概是:“XXX,我是XXX,这几个人你注意一下。然后就是一个链接”。当时李先生以为是生意上的伙伴发来的,随意点了一下那个链接什么内容都没有,李先生也就没当回事儿。那么为什么李先生点开链接后,李先生通讯录里面的好友也都收到以自己名字和手机通过讯录备注名字发送的短信?而且每条发出去的对方的名字都一一对应。在收到短信并点开链接之后,又会以该手机为主体向手机通讯录里面的好友进行群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裂变的循环。只要有人用手机打开那个链接这条短信就会自动匹配名字,然后再发给那部手机的联系人。这样理论上可以无限传播下去。李先生还在纳闷。一个朋友的电话又打了过来,告诉他坏事儿了,自己银行卡里的钱丢了,让李先生也赶紧去查查。李先生本来还自信地说没事,因为李先生期间并没有收到任何短信,但是当李先生到银行一查才傻了眼,三张银行卡里的28000多块钱全都没有了。李先生办公室里的两位同事也收到了那条短信,因为名字都对得上。同时也都没有怀疑,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打开链接,钱财安然无恙。收了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结果自己手机通讯录里所有听见朋友都收到了短信,还是以自己的名义发的。这已经够玄乎的了,怎么会连银行卡里的钱都没了呢,而且点开过这条短期链接的其他人也陆续出现了银行卡丢钱的现象。太可怕了!这条短信谁发的,跟银行卡丢钱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通过银行详单可以看到李的钱是从点开短信链接后的第二天开始被盗刷的,一直持续到李先生去银行冻结账户。三天时间李先生的银行卡被盗刷了20多次盗刷的方式和地点也非常复杂。但是李先生明明开通了银行账户变动短信提醒。被盗刷了这么多钱,怎么一条短信都没收到呢?银行工作人员解释可能是因为手机中毒而以某种方式屏蔽了短信通知。这一点也在电信部门得到印证,在李先生的通讯详单里可以看到那三天,他的手机所有来电及短信都被呼转给两个陌生的号码了。那么李先生的损失,还有没有办法找回来?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防范呢?银行卡被盗刷之后李先生第一时间删掉了短信,又找人重做了一次手机系统可是有关于手机的安全防范还是容易忽视。已经被盗刷过的银行卡还能不能继续使用那浪漫与李先生一起来到银行进行咨询。银行工作人员的答复是建议不要使用了,有可能因为手机病毒及信息外泄导致再次损失。李先生已经第一时间报了警。民警发现,李先生被盗刷的不少款项是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支付的,而第三方付款有个时间差。如果能及时跟第三方沟通就有可能把钱找回来,所以民警当时就帮助李先生跟支付宝取得了联系。并且已经立案。小编希望大家能够吸取教训,好奇心害死猫,手机如果收到陌生的短信,尤其是带链接的一定别随意点开。面对着层出不穷的高科技犯罪防范于未然,不要事后亡羊补牢。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聚焦吧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件事都是舍得关注的焦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银行卡里10万元一晚被转走!没中毒,没点钓鱼链接,没验动态密码!
前不久的一天,上海的丁小姐起床后发现手机上收到两条短信,一条显示她在某银行预留的手机号被修改了,另一条短信是运营商发来的短信过滤和短信保管业务提示。
收到短信的时间是凌晨,丁小姐感觉不对——自己那个时间在睡觉,既不可能登陆银行账户修改手机号,也不可能打电话给运营商定制业务。
丁小姐赶紧查询自己的账户,发现自己卡里被清空,卡里的十万多块钱分成三次被转走了。
(网络图片)
事情发生后,丁小姐一下子就蒙了。
之后,她告诉记者,她从来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也没有回复过任何钓鱼链接,也没有在工作电脑上操作过任何账户信息。
而事情还没完:当天早上8点多,丁小姐的另一银行信用卡也被盗刷了980元,微信账号也被尝试其它手机登录;第二天,丁小姐又收到了短信,有人用她的银行信用卡申请了一笔7万块钱的小额贷款。
丁小姐立刻报警。民警第一时间判断,可能是丁小姐的手机点击了带有病毒的木马信息而中毒了,因此被盗取了个人信息;但检查后发现,丁小姐的手机没有中毒。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着调查的深入,民警掌握了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法。
扫描服务型网站,盗取登录密码
犯罪分子首先雇人编写黑客程序,对手机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这种的服务型网站进行扫描,获取用户登录服务型网站的登陆密码,就获得了手机号和登陆密码的一套组合。
利用“撞库”手法,尝试登录受害人网上银行
现在大部分人登录网上银行,用的都是手机号和密码。
在得到手机号和密码组合后,犯罪分子会使用一个“撞库”的手法,编写专门的软件,把这些手机号和相匹配的密码逐一登陆各家银行的网站。如果受害人的网上银行登录密码和服务网站登录密码是一个,那么犯罪分子就成功登陆了受害人网银。
拨打运营商电话,屏蔽受害人接到转账动态密码
犯罪分子已经成功登陆了受害人的网上银行,并且知道了里面的余额,离转走卡里的钱只差动态密码一步。
犯罪分子利用改号器,拨打手机运营商的客服热线,运营商那里显示的就是受害人本人的手机号。然后犯罪分子以受害人身份,开通短信过滤和短信保管这两项业务,就可以保证受害人收不到银行发来的动态密码;同时,犯罪分子可以自己通过手机营业厅提取到被保管的含有银行动态密码的短信。
上海黄浦公安分局在海南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在海南儋州抓获三名主要的犯罪嫌疑人。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电脑硬盘的恢复,办案民警发现犯罪分子已经掌握了包括身份证号、邮箱、密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3.2亿条,1万多个银行卡账户被破解,已经被破解的银行账户最多的一个有3000多万元。
完整视频请戳↓↓↓
专家提醒:
不要为了方便登录,使用手机号和密码的组合登录各个网站,特别是安全等级不高的服务型网站;
千万不要用同一套登录密码,要按照账户的重要性,做不同的密码设置。“一套密码走天下”是绝对不行的。
来源:扬子晚报(yzwb)、FM93交通之声(hifm93)、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手机中毒银行卡被盗刷 储户状告银行和支付宝被判败诉(图)_网易新闻
手机中毒银行卡被盗刷 储户状告银行和支付宝被判败诉(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台海网(微博)11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杨长平/文 邓若胥/图)凌晨,市民陈女士银行账户里的钱突然“人间蒸发”。
  钱是被人通过支付宝转走的,但陈女士没有收到任何短信通知。更离奇的是,事发当天,她的手机频繁向一个外地手机号发送短信,那段时间一共发送了69条短信。
  种种证据显示,她的手机很可能是被木马程序侵袭。近日,陈女士将银行和支付宝公司一同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自己的损失。
  离奇发出69条短信,机主竟不知情
  陈女士办理了一张银行卡,与支付宝绑定,并开通了快捷支付的功能。通常,她在网上消费时,都会收到银行的短信验证码,凭支付密码和验证码才能付款。
  但是,今年1月20日凌晨5点多,20分钟之内,陈女士的银行账户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支付宝转出了6510元。其间,陈女士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直到当天傍晚,她在接到支付宝公司的电话后,才知道自己银行卡内的存款被他人取走。随后,陈女士立即挂失和报警。
  案发后,陈女士查询了通话详单,发现了一件怪事。原来,从事发前一天开始,她的手机就频繁地向一个归属地在江西南昌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
  事发当天,一共发送了69条短信,每条短信间隔时间很短,最短的甚至只有1秒钟。而且,就在银行发送验证码几秒钟之后,陈女士的手机又接连向这个号码发送短信。
  揭秘手机中了病毒,短信通知没了
  近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在法庭上,陈女士起诉称,交易进行时,自己没有收到任何短信通知,银行和支付宝没能保障她的资金安全,因此,两被告应当赔偿其损失。
  但银行辩解说,银行已经充分保护了陈女士银行卡的交易安全。因为,记录显示,事发时,银行已经向陈女士的手机发送了验证码,但因陈女士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才没有显示出信息,反而转到了别人的手机上。所以,由此产生的损失和银行没有关系。
  第二被告支付宝公司也说,本案讼争的两笔交易都不是通过支付宝平台交易渠道进行交易。而且,用户在网上消费或进行其他交易时,不一定用支付宝支付,也可以通过支付宝网上银行功能跳转至第三方网上银行进行支付,而陈女士的情况正是后者。因此,支付宝不应该承担责任。
  判决“木马”偷存款,储户自己担责
  思明区法院审理后认为,证据显示,事发当时,银行已通过短信向陈女士的手机发送了验证码,履行了应尽的通知义务。由于交易密码及验证码理应只有陈女士本人知晓,而陈女士又缺乏证据证明银行的交易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导致密码泄露,因此不能要求银行担责。
  至于支付宝公司,其与陈女士原本不存在合同关系,而且,陈女士同样缺乏证据证明支付宝公司存在违法或违约行为。
  结合事发当时陈女士的手机存在异常,可以推定,陈女士银行卡的重要信息已被他人通过其手机窃取,并用于交易。因此,法院判决认定,因陈女士未能对其重要信息尽到妥善保管义务,从而导致损失,对此,陈女士本人应承担全部责任。所以,法院判决驳回了陈女士的诉求。
  法官说法
  网上支付要注意用卡安全
  法官分析说,这是一起新型案件,不同于传统在银行柜员机上交易的案件。很明显,本案受害者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全被转移到其他手机,最终被罪犯利用盗取存款。在这类案件中,罪犯不需要使用银行卡,不存在伪卡交易,只需输入银行卡持有人的身份信息和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就可以得手。
  法官还提醒,消费者在使用网上支付时应特别注意用卡安全,建议选择信誉好的正规网站支付,避免进入“钓鱼”网站。务必注意保管好手机,并为手机设置密保措施。还应设置一张额度适当的卡作为网络消费支付卡,尽量避免使用余额较高的卡。此外,不要装来历不明的软件,还要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及时更新并查杀病毒。
  作者:陈捷 杨长平 邓若胥 图
本文来源:台海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救命,我的手机中毒了,不知道会不会扣银行卡上的钱啊?【象棋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3,713贴子:
救命,我的手机中毒了,不知道会不会扣银行卡上的钱啊?
如题,我今天早上收到一个好友的短信,内容是聚会图片,让我打开链接。我打开链接是一个叫做“检查更新”的程序,我以为要我安装程序后才能看到我就装了。然后莫名其妙的收到别人的很多短信。后来我才意识到中毒了,赶紧用360手机卫士扫描,没查出来。我立即卸载了程序,然后用360急救箱扫描,没扫描出什么。我又删除了下载的安装包,然后下了360手机杀毒扫描,扫出了两个漏洞都修复了!
现在我担心这个病毒会不会在手机交易的时候获取银行信息导致银行卡扣费!急!
给银行打个电话问问
有可能会被扣!
解绑手机银行,微信改密码
赶快一键还原手机系统啊
要是不懂就去路边的手机店跟对方说双清重刷系统
你不是没工作么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中毒除了c盘其他盘都没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