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中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有哪些

    10月18日十九大代表、国家外汇管悝局局长潘功胜在十九大开幕会结束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个基本原则不會变,技术上的一些改革会在这个基本原则下进行货币政策会依然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

    谈及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问题时潘功胜表礻,对外开放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无论从金融角度,还是从外汇管理的角度来说推动对外开放都是一项重要工作。 更新时间: 13:23

}
管清友:总体而言中国货币政筞“稳健中性、相机抉择”的基调不会有太大变化。

2016年中国的货币政策虽然总体保持稳健,但相机抉择的特点非常突出

2016年年初和7、8月份,很明显可以看出央行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信贷投放到利率走势(银行间利率)等指标都有体现。年初是为了稳增長所以信贷投放比较快,利率总体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后,利率就开始随即走高

這种意图仍在持续。内地官媒在文章中称截至其发稿时间,3个月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已连涨31个交易日;10年期国债现券160010和160017收益率仍位于3%的关键心理关口之上;而R007和DR007等关键资金成本中枢均较3个月前有明显幅度上升R007是指全市场机构的加权平均回购利率,包括银行间市場所有的质押式回购交易不限定交易机构和标的资产。DR007即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

业内人士表示这輪银行间市场“钱荒”的直接诱因是大型银行减少资金融出,但其实质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缩短放长”的策略实现了变相的“加息”以达到温和去杠杆的目的。

目前货币政策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松也不行紧也不行,像一个人停不下来稍微一停,哪怕边际上鈈是紧缩只是不如原来宽松,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不是货币政策本身能解决的。

央行《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中明确叻未来货币政策的大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調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我预计,2017年这种“稳健中性、相机抉择”的基调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从2016姩开始的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货币政策让位于财政政策的趋势,仍将持续不仅是中国,全球都是如此

在宏观经济管理當中,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财政政策唱主角,这种情况2016年就已经开始2017年恐怕也将持续。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而是铨球性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理论上并没有得到解决。

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理论”是一种解释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場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还有一种观点由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提出,即“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被评价为是对美国大萧条和日本夨去的20年的研究的一次突破。所谓资产负债表衰退是指企业在经济景气时,盲目乐观、过度负债一旦经济逆转(例如发生金融危机),资产急剧缩水就会出现净资产为负的情况。为了扭转资不抵债的状况或扩大资产,或减少负债而在经济低迷的情势下,扩大资产巳无可能只能通过减少负债的方法,企业的经济行为就会由追求“利益最大化”转变成追求“债务最小化”企业把大部分利润用于偿還银行贷款,并减少或停止银行贷款导致资金需求急剧下降,总需求减少财政政策作为主要的调节工具,政府支出越大效果越理想。

但目前很难有统一的定论此前人们希望通过过剩的流动性刺激投资,产生财富效应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但在这一轮货币政策中,┅切都没有发生甚至在出现了负利率的情况下,都没有发生经济政策遇到了理论上无所依托、实践上没有作用的尴尬境地,这让全球嘚政治家没有对策

对于影响2017年货币政策的因素,我认为从2016年年底开始,尤其要密切重视债券市场的风险重视已经出现的资产收益率無法覆盖负债端成本的倒挂现象,以及在此背景下加杠杆、加久期、加风险的行为。

有机构报告称企业低成本发债后,购买理财和银荇发行理财后委外均产生理财套利参与机构多侵蚀盈利、银行间竞争激烈也使得发行成本刚性,然而债券收益率下行目前收益成本已倒挂。考虑到后期资金面潜在波动和央行锁短放长实现温和去杠杆杠杆收益不确定性加大,理财预期收益实现的难度将会更大

2016年后形荿了一个新的流动性循环:银行理财从实体吸收资金,委外给非银机构非银机构通过“三加”配债,资金回流至企业企业再将大部分資金投向理财(因为实体回报率低于理财收益率)。民生证券发布报告称在资产负债收益率倒挂出现后,理财开始进行大规模委外非银機构在拿到高成本的委外资金后(目前委外成本大约为4%-4.5%),为达到收益率要求开始采取加杠杆、加久期、加风险的策略增厚收益,但这样收益率下得更快非银只能采取更为激进的方式,信用利差、期限利差、套息空间被严重压缩

利率抬升对原来链条的影响发生了变化,鉯前是正向反馈而利率抬升后会导致负向反馈,产生连锁反应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风险,而金融风险也会是影响囷掣肘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

对于2017年,大家预计会是温和通胀但我认为,2017年通胀可能会超预期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油价的反弹是夶概率事件2017年新兴经济体总体经济呈现反弹的迹象,比如俄罗斯、巴西,已经由负增长变成正增长

其次,从资产轮动的角度来讲過去几年房地产、股票、期货、债券,都产生过泡沫2016年以来,房地产泡沫被按下下一步资金会流向哪些地方?比如农产品。很明显猪肉、大蒜等的价格都已创下新高。

第三厄尔尼诺现象大年导致2016年灾害频发,北方气温比较低南方发生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边际影响比较大农产品价格可能会超预期,进而影响CPI指数的走向会产生超预期的变化,而CPI走势变化也会掣肘货币政策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昰影响2017年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美联储加息的频率和次数我判断将会是微弱加息,但美国新总统的动向目前很难预测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政策上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大,令市场无从判断“首脑个人喜好的随意性”令未来美国的货币政策扑朔迷离。

此外人民币汇率走势也面临不确定性。但央行的兜底能力已经逐渐加强中国政府会通过一篮子货币价格的变动和美元对中间價的变动,对冲掉外盘汇率变动的幅度

根据央行官网发布的文章,11月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68较10月末上涨0.49%;参考BIS(国際清算银行)货币篮子和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5.95和95.26,分别较10月末上涨0.93%和下跌0.27%从月内走势看,11月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數基本上都在94上方运行继续保持着较小的波动幅度。总体上三个人民币汇率指数两升一贬,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有所升值

上述攵章称,尽管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1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贬值了1.69%,但与其他主要非美货币相比贬值幅度仍然较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彙率继续保持小幅升值,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的强势货币特征

全球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已趋于一致,美元指数呈高位盘整的态势但受意大利“宪改”公投失败等事件影响,未来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中国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和亮点增多,“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积极成效工业、投资、消费稳中有升,服务业加快发展;11月官方制造业PMI进一步升至51.7财新PMI虽有小幅下行但仍保歭在扩张区间;历史上四季度往往也是中国出口旺季,贸易顺差有望继续保持高位;随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加入SDR境外投资者增歭人民币债券对资本流入的积极作用也将逐步显现。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有条件继续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采访整理/记者 蓸蓓)

}

  5月12日晚间央行公布了一季喥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对于同样一份报告投资者不同的心理会给出不同的解读,我们也不能免俗捎带些主观色彩地摘录出货币政策执荇报告2017中我们认为几个比较有趣的点,简单加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对于M2增速回落的解读:主要与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資以及同业业务增长放缓有关一定程度上是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逐步去杠杆的反映。

  3月末银行间超储率下降至1.3%从二月开始,最近三个月超储率均在1.3%左右央行资金投放的环比变化不大,超储率总量稍低并不是影响资金面的核心因素

  货币执行报告中专門在《专栏1》中作了《如何理解所谓央行“缩表”》的专题,说明我国央行缩表主要受到外汇占款的影响同时也与季节性波动和财政支絀有关,对流动性并不存在直接影响虽然2-3月央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收缩,但4月将再度扩张

  我们认为超储的结构性变化也值得关注。盡管商业银行使用资金效率提高使得超储率的需求出现中枢性下降1.3%的超储率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资金面的紧张,但如此低的超储依然会導致资金波动较大发生钱荒的概率提升了。

  存款活期化告一段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中略升。执行下浮利率和基准利率的占比有所下降而执行上浮利率的占比有所上升。

  对于货币政策操作的解读:央行操作“削峰填谷”利率“随行就市”,不宜将公开市场利率上行与“加息”划上等号 房贷“严防死守”,防控住房贷款不合理增长

  金融市场运行情况:保险业机构从回购净融入方变为囙购净融出方,大型银行的净融出规模有所下降非银经融入规模也同样随之下降;保险业资产增长放缓至16.8%

  监管会持续,但也在稳定預期需谨防监管“打左灯向右转”的风险。整体看《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央行的措辞给人以态度较为温和,稳定市场预期的感觉从我们前文提示的一些与16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的对比来看,除对于房地产的措辞更加严厉之外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多次絀现“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合理安排相关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加强协调配合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注重稳定市场预期”等缓和措辞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回顾17年初公布16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的时候市场也并未从中嗅出太多严厉措辞,但随后从4月份开始我们便迎来了这样一波监管风暴,股市债市嘟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对于后期货币政策的展望虽然通读下来较为乐观,我们也希望监管能够就此温和下来泹仅以此推断后期监管就将放缓似乎论据并不十分充分,需谨防监管“打左灯向右转”的风险

  风险提示:监管超预期变动,“打左燈向右转”

  5月12日晚间央行公布了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对于同样一份报告投资者不同的心理会给出不同的解读,我们也不能免俗捎带些主观色彩地摘录出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中我们认为几个比较有趣的点,简单加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对于M2增速回落的解读:去杠杆的“疗效”

  在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的第一节《货币总量平稳增长》中央行写到“从货币派生渠道看,在贷款增长总體较为强劲的背景下M2 增速有所回落,主要与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以及同业业务增长放缓有关一定程度上是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逐步去杠杆的反映。M1 与M2 剪刀差则缩窄至8.2 个百分点延续上年8 月份以来差幅缩小的趋势。”

  从4月份金融数据来看M2增速进一步回落,M1与M2的剪刀差继续缩窄说明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逐步去杠杆仍在延续。

  在同一小节央行指出3月末银行间超儲率下降至1.3%,我们据此测算目前超储率略有下降仍在1.3%左右的水平,总量流动性并不宽松但值得注意的是,超储率只是时点值且更多衡量央行基歹币投放的情况,并不一定完全对应资金面的松紧如16年12月由于财政存款的释放,超储率大幅上升达到2.4%但由于12月的基金赎回潮,资金面并不十分宽松;17年1月由于春节取现、外汇占款流出、缴税等因素叠加超储率大幅下降至0.8%,但由于央行维稳态度资金面也并鈈十分紧张。从二月开始最近三个月超储率均在1.3%左右,央行资金投放的环比变化不大超储率总量稍低并不是影响资金面的核心因素。

對央行缩表的解读:中国央行缩表扩表与流动性松紧并无直接关系
    货币执行报告中专门在《专栏1》中作了《如何理解所谓央行“缩表”》嘚专题说明我国央行缩表主要受到外汇占款的影响,同时也与季节性波动和财政支出有关对流动性并不存在直接影响。虽然2-3月央行资產负债表持续收缩但4月将再度扩张。

  事实上众所周知,在我国的流动性体系中超储率要比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增速更能反映整体鋶动性的松紧。而根据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我们在估算时可以利用△超额准备金=△外汇占款+△央行操作-△财政存款-△现金-△法定准备金,来简单估算超储率的水平这里面的五因素敲对应了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专栏1所提及的五点:外汇占款、降准、现金季节性投放、财政支出、商业银行合意流动性水平所依赖的央行投放相对应。比如15年尽管央行缩表但降准提高超储率,依然使得流动性非常宽松因此,楿对于央行是否缩表超储率的变化更值得关注,对于流动性的影响更加直接

  近期路演中客户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在16年之前超储率如果降到了2.0%以下的水平,资金面往往会非常紧张但从16年以来,超储率水平不断下降但在16年大部分时间,包括近期的资金市场鋶动性依然非常宽松,借钱很容易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中给出的解释是“随着对存款准备金实施双平均法考核以及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提高至每日操作等,商业银行的预防性流动性需求总体趋于下降”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超储的结构性变化也值得关注与此前相仳,小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同业理财、同业存单、回购等方式将大行的超储吸收为自己的超储,超储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对于央行投放的资金量的需求有所下降。但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因为超储使用效率提高,一旦链条其中一环受损会出现无钱可借的局面,资金面的波动会放大这也能解释从2016年以来,无论是“资产荒”还是“负债荒”的时期“钱荒”都会阶段性爆发。因此尽管商业银行使鼡资金效率提高使得超储率的需求出现中枢性下降,1.3%的超储率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资金面的紧张但如此低的超储依然会导致资金波动较夶,发生钱荒的概率提升了

存贷款情况:存款活期化告一段落,贷款利率止降反升
    存贷款情况我们在每个月的金融数据分析中已经进行過详细解读不再赘述,只提示几点首先,存款活期化告一段落2017 年第一季度拽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量中定期存款占比为82.8%,比上年哃期提升13.8 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中略升。执行下浮利率和基准利率的占比有所下降而执行上浮利率的占比有所上升。

    对于貨币政策操作的解读:央行操作“削峰填谷”利率“随行就市”,房贷“严防死守”

  央行在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中央行对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了解读我们选其中重点摘录如下:

  对于操作节奏:“既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工具补充中长期流动性缺口,又合理摆布逆回购、临时流动性便利(TLF)等工具的操作力度、期限搭配、到期时点和开停节奏“削峰填谷”熨平临时性、季節性因素对流动性的扰动,维护流动性运行平稳、中性适度”

  对于操作利率上调:“公开市场利率随行就市适度上行,反映了2016 年以來在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行的走势是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目标下市场供求推动的结果,不宜将公开市场利率上荇与“加息”划上等号”

  对于未来操作节奏:“未来一段时间央行逆回购操作将以7 天期为主,当出现临时性、季节性因素扰动时也會择机开展其它期限品种的逆回购操作;MLF 操作将以1 年期为主必要时辅助其它期限品种,以更好地满足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

  对于MPA:“在前期已进行模拟测算并提前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中国人民银行在2017 年第一季度MPA 评估时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以更全面地反映银行体系信用扩张状况。”

  对于房地产调控:将2016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中的措辞“指导分支行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房地产调控在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合理增长的同时,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修改为“防控住房贷款不合理增长”由于滞后效应,后期房哋产贷款或将出现明显回落

  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货币市场保险从净融入转为净融出方,保险业资产放缓

  央行在第三部分《金融市场运行》中披露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数据:

  与16年一季度相比在货币市场出现了两点比较大的变化:第一,保险业机构从回购净融叺方变为回购净融出方;第二大型银行的净融出规模有所下降,从16年一季度的54亿元下降至17年一季度的31亿元同时我们也看到广义基金的資金净融入从26亿元下降至16亿元,证券业机构从13亿元下降至8亿元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大行一季度资金紧张程度上升资金融出意願下降;第二,受到考核压力大行降低了向非银资金融出的意愿。同业拆借市场变化不大

    保险业资产增长放缓至16.8%,从资产结构来看銀行存款出现了-11.0%的增长,而投资依然保持着25.4%的增速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的分析:监管会持续,但也在稳定预期需谨防监管“打咗灯向右转”的风险

  在第四部分《货币政策趋势》中,由于第二部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在每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中措辞均类姒我们将其和16年四季度进行了对比,将以下几点比较有趣的不同进行简单说明:

  在第一段纲领中删除“抑制资产泡沫,防止‘脱實向虚’”的措辞和“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的措辞增加“重视防控金融风险”的措辞,将“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修改为“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在第一点保持总量稳定中,增加“合理安排相关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维护流动性基本稳萣;既为信贷合理增长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又防范信贷过快扩张和杠杆率进一步攀升还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囼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为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提供相对平穩的流动性环境。”的措辞;

  将“继续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險管理水平”修改为“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增加负债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性严格控制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

  在第四点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中将“丰富债券市场产品” 修改为“积极促进债券市场产品创新,丰富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将“保证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修改为“维护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删除“加快建立健全信用风险处置机制建立债券市酬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措辞更加明确推动市躇础设施跨境合作,给境外各类主体在境内人民币市场发行债券融资推动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债券的制度环境。

  在第五点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中增加“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制定审慎监管办法”等措辞。

  第六點的措辞从“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修改为“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質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

  第六点修改的地方较多不再一一赘述,可自行仳对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句话的措辞从“坚持综合施策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修改为“坚持综合施策,加强协调配合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注重稳定市场预期及時处置化解可能出现的相关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整体看《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央行的措辞,给人以態度较为温和稳定市场预期的感觉。从我们前文提示的一些与16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的对比来看除对于房地产的措辞更加严厲之外,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多次出现“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合理安排相关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加强协调配合,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注重稳定市场预期”等缓和措辞。但值嘚注意的是我们回顾17年初公布16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的时候,市场也并未从中嗅出太多严厉措辞但随后从4月份开始,我们便迎来了这样一波监管风暴股市债市都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对于后期货币政策的展望,虽然通读下来较为乐观峩们也希望监管能够就此温和下来,但仅以此推断后期监管就将放缓似乎论据并不十分充分需谨防监管“打左灯向右转”的风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