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贩子喷洒的人口贩子5是什么游戏药水?

菜地到市场蔬菜价翻两番
零售摊贩利润微薄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菜地到市场蔬菜价翻两番
零售摊贩利润微薄
  欢 迎收看《经济信息联播》,接下来要关注的,是大家关心的菜价,前段时间,各地的蔬菜价格都在上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体会到的,但涨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菜农涨的价还是菜贩涨的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记者在杭州专门进行了调查,一些蔬菜从菜地到市场,价格就翻了两番,谁在中间涨价呢?来看看我们记 者的新发现。
  记者首先来到绍兴,这里是杭州的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正是大量花菜上市的时机,他们基地里生产的很多蔬菜都运往杭州,而且价格并不贵。
  记者:“你们花椰菜一般拉到那个城市?”
  浙江省绍兴上虞菜农魏先生:“杭州也有绍兴也有。我们主要就是杭州绍兴来拉的。今年花菜提早就把价格拉得很低,1块钱以内,收购价5-7毛之间,按照货的质量来的。”
  绍兴绿高农业示范园聂向博:“现在市场上面价格特别高
但是我们市场上面出来的价格并没有差异
可能有些产品价格还要低些。”
  摸清了蔬菜产地的价格之后,记者又跟随一位搞蔬菜零售的冯先生到杭州市最大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进货,杭州人餐桌上超过70%的蔬菜都来自这里。虽然正值深夜两点钟的休息时间,但是这个蔬菜市场热闹的景象才刚刚开始,记者发现有不少从杭州周边城市如绍兴、温州等地来的花菜批发商,他们一次销售的量比较大,并不面向零售,也就是俗称的“一道贩子”。他们将花菜售价定在每斤在0.8到0.85元/斤之间,相比在农民地里的7毛钱的收购价每斤大约上涨一毛到一毛五分钱,涨幅在15%左右。
  某花菜批发商:“(记者:从那边收购过来的?)温州。收购的时候是6/7毛钱一斤。(记者:卖的时候多少钱一斤?)8毛钱一斤。”
  某花菜批发商:“(记者:今天蔬菜卖出的价格多少一公担?)170--180一公担& 就是8毛一斤。(记者:在地里收购是多少一斤?)7.5毛 7,毛
  由于冯先生属于蔬菜批发的散户小户,就只能到与批发市场有一墙之隔的二道贩子那里去了。在二道贩子这里,冯先生按照每斤1.2元的价格花费116元购买了97斤的花菜,到这一成交价,每斤花菜价格在菜地收购价的基础上又上涨了近70%。摊主周女士介绍说,她摊位上的花菜是可供买家挑选的,售价自然要贵上一些。
  花菜商户周女士:“卖给冯先生,卖给他的是1.2块。里面包括摊位费、公司里拉过来要叫3%的税收吧 1毛钱的利润也对。”
  天亮之后,在冯师傅的摊位上,记者看到这个花菜的售价已经卖到每斤2-2.5元。
  冯师傅:“来的是1.2,1.3,没有活动的话买的是2.5& 2块。”
  这时花菜的涨幅已经了高出了蔬菜价格产地收购价整整2倍了。花菜在田里的收购价为每斤0.7元,一道贩子批发时每斤0.8元,二道贩子售价为每斤1.2元,最后农贸市场售价每斤2.5元,各环节涨幅分别为15%、70%和200%。从数据可以看出来,蔬菜价格在最后一个环节上升幅度最为明显。其实不光是花菜,其它的蔬菜也是如此。
  零售摊贩利润微薄勉强度日
  看着菜价不断的上涨,而且是在终端零售环节涨幅最大,大家似乎都把指责的声音指向了菜贩子,但我们的记者却了解到,杭州农贸市场的经营户表示,他们今年的收 入还不如往年,赚来的钱只够他们日常开销,根本没有余钱留下,如此高的菜价,菜贩子们却没钱赚?这是在撒谎,还是另有隐忧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洪师父是安徽人,杭州市城北一家农贸市场卖菜已经有十几年了,一家四口租住在菜市场附近一套不满40平米的旧楼房里。每天零点准时去杭州市蔬菜物流中心采购第二天要卖的蔬菜。记者在跟随洪先生进菜的过程中观察到,原本1根重量为435克,价格为每公斤2.6元的带叶莴笋售价为1.1元,但记者发现顾客并不会挑选这种莴笋,而是直接去选经过剥皮处理的莴笋,这时这根莴笋售价为1.5元,重量仅为295g,单价变为每公斤5元,而在这个过程中洪先生夫妇在这根莴笋上的收益只有4毛钱。
  蔬菜摊贩:“进的时候一根莴笋1.1元钱
我现在吧叶子剥掉& (经营户剥莴笋叶子)1.5元钱,赚4毛钱。”
  洪先生夫妇每月做蔬菜生意能赚5500元,扣除1400元房租、1100元的摊位费、100元水电费、600元运输汽油费和250元停车费后,一个月只剩下2000元左右的利润。
  洪先生妻子:“(记者:一个月你你家支出有多少钱?)大概在2000还不到
这里面全部出掉了
就是利润了已经。”
  下午6点,一天的营业结束,记者看到洪先生的摊位上还剩下不少残损蔬菜,洪先生解释,这样的蔬菜只能以亏本卖给工地。
  洪先生的妻子:“这么这么多钱一斤
有的菜也可以赚6/7毛
但是他不是全部都能卖光& 赚6毛7毛利润很大的
赚不多的。好比这个菜,一夜过了2个3个叶子好剥& 在过2.、3天就剩一颗芯了。卖菜就是这样子的。”
  在杭州,像洪先生这样外地夫妻档经营蔬菜并不在少数。倪泽亮夫妇来自安徽阜阳,他们夫妇俩在杭州城西做市场生意,现在俩夫妇的蔬菜经营收入每月大概是3千到4千元,一家5口人住房面积仅为25平米,
每个月去除房屋租金700元,汽油费1000元,摊位租金1000块,家里所剩无几。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倪师傅只能抽时间开着家里拉菜的车去给别人拉货来增加收入。
  东山农贸市场蔬菜经营户倪先生:“艰辛艰辛,他们这个房子要收回去,收回去么我们,他们催我们了,还要找房子。”
  记者:“找房子的话?”
  东山农贸市场蔬菜经营户倪先生:“找房子的话很难找的,像这种房子现在要将近千把块钱,不过这个地方房子实在太贵了。”
  生意难做& 杭州蔬菜商户转行卖水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除了蔬菜的一道贩子、二道贩子的钱比较好赚之外,终端的蔬菜经营户收入在实际的买卖中,利润并不高,目前最新的情况是,我们的记者在杭州 有的农贸市场里看到,现在由于利润太低,不少蔬菜销售的摊位已经闲置下来,菜贩子们也改行买起了水果,而且这样改行的菜贩子是越来越多。
  目前,杭州蔬菜经营户的低收入已经导致部分商户纷纷转行,据记者了解,很多从前做蔬菜生意的,现在不少人已经回老家,还有一部分留在杭州从事其他职业。
  杭州蔬菜商户
:“不做的有的
我们那边有好几个都不做了
做做没有买卖也没有钱赚的,要房租要吃药用的& 就回家了
我们那边有好多都回家了,不好做的
现在难做的生意。”
  杭州蔬菜商户洪师父妻子:“都走掉了
现在我们小姑都不在这里了。(记者:他以前是做什么的?)以前也和我们一样不卖了。有的呢生意不好
有的认为其他地方比菜市场赚钱多一点
菜市场赚钱没什么花头的。”
  而在杭州的另一家农贸市场里,这里蔬菜区的摊位上已经摆放上了水果,变成水果摊了,记者从农贸市场负责人那里了解到,他们农贸市场的蔬菜摊位现在已经从09年的50个摊位减少到了40个摊位,不少蔬菜区的摊位变成了水果摊
  三里亭农贸市场负责人:“你看这就是蔬菜摊位
,蔬菜的牌子都在这里挂着
现在都摆放水果去了。”
  专家:应将农贸市场作为公益性事业
  通过实地的调查,我们终于了解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一个菜价,的确不是一个菜贩子一个人的事情,要想让城市里的消费者能买上价格优惠的蔬菜,看来必须设置一
  个运转良好的市场机制,有了一个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才能及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又能保障商户稳定的经营,如何破解城市里蔬菜高价格的格局呢?我们来听听专 家的看法。
  记者在杭州的农贸市场了解到,这里的蔬菜经营户一般为外地人,来自于浙江各地,也有安徽、河南、山东等地过来的。本地人仅占蔬菜经营总数的30%,外地蔬菜经营户在杭州生活成本逐年上升也是导致菜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杭州市经贸委孙继群处长:“农贸市场的成本有生产成本,有流通成本& 还有
经营户的利润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次蔬菜的涨价除了有运费啊油费啊这些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以来,可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这个蔬菜种植土地的减少,我们经营户在城市中生活成本的增加是一个重要原因。”
  朝晖农贸市场蔬菜经营户洪师傅:“有江西的
还就是浙江省稍微远点的
像丽水金华那边的
还有河南山东那边的
很多呢。”
  东山农贸市场经营户聂泽亮:“(记者:像您这样的经营户农贸市场里面多不多?)
  多得是,都是这样的,基本上条件都不大很好都是。”
  浙江大学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顾益康认为,菜价高、经营户生活压力大和国际性通货膨胀的大背景有重要关系。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一是政府为外地摊主提供公租房,另外,农贸市场应该转换为政府的公益性事业,而不是作为盈利机构存在。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顾益康:“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
总之而言应该把城市里的农贸市场
批发市场作为城市里面基本公共服务来对待而不是商场来对待
政府来补钱来贴钱就贴
这样子实际最后的结果羊毛出在羊身上。”
  顾益康教授同时还提到,农村和超市对接也是将来的一条出路,这是美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仅为15%左右。”
  广东汕头龙湖区& 蔬菜太贱烂在地里
  看完了杭州蔬菜价格的消息,我们今天还要重点关注蔬菜市场上出现的另一个新情况,当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抑制高企的蔬菜价格时,一些地方的蔬菜却无人购买,好好 的蔬菜,即使再便宜,也没有人要,上好的蔬菜大量的烂在地里,很是让人心疼,我们的记者在广东汕头就看到了这样一幕,来具体了解一下。
  在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秀才洲,记者在田间看到,整片的香菜已经被菜农用锄头耙掉。
  菜农:“便宜得没人要,偶尔有一二的以前来收购的菜贩来采割几筐,也卖不了多少钱,相当不要了,不要妨碍耕作。”
  这里的菜农说,往年每天在田间能卖出800至900筐香菜,现在一天只卖出三四十筐。最近因为没人来收购,所以香菜就非常便宜,一斤一两毛钱还没人要。
  菜农:“去年一筐(40公斤)还有二三十元,今年一筐还卖不到10元,连工钱都不够。”
  菜农说,在这里种香菜的菜农有几十户,一共种有四百多亩,按亩产3吨算,总产量就有1350吨,但现在最多只卖出一成。由于香菜的收获期只有10多天,如收获期一过,香菜就没用了。看着香菜都烂掉,连成本也收不回来,菜农很心痛。
  菜农:“化肥一包比往年贵10元,地租也涨,每亩地租目前800元,加上肥料及其它就一千元,按目前来说,不仅收不回成本,还亏本。”
  菜农:“(记者:辣椒现在一斤多少钱?)昨天卖了4毛,4毛还要雇请外来人员采摘,连工钱也不够,现在收成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
  今年这里的香菜为什么没有销路哪?菜农解释说,今年没有人来收购去出口东南亚、韩国,也没有销往上海、广州、深圳,而往年这都是主要销路。
  菜农:“这主要是没收购出口,往年有出口,有出口一亩多多少少可收获二千多元,这次什么都没,出口也没,内销也没。”
  尽管这里菜农卖出的菜价便宜,但当地菜市场的价格并不便宜,看来这个现象在各地都非常相似。
  菜农:“一斤菜在田头买3角,到批发市场就卖5角,再零售给人家一斤就1元多,吃的肯定就贵,种的特别难。”
  菜农:“大蒜目前到田头收购一斤一元余,你现在到市场上一斤卖四五元。”
  四川彭州& 莴笋8分一斤没人买
  别的城市在抑制高菜价,而刚才看到的消息,的确让人难以接受,其实这种现象不止在广东发生,由于价格太低,蔬菜烂在地里的现象,还在眼下的四川彭州出现,彭州是全国5大蔬菜基地之一,这里主要的蔬菜品种是莴笋,眼下正是莴笋的收获季节,但面对大好的丰收形势,这里的菜农们却没有一点丰收的喜悦,来看记者的调查。
  陈本建是彭州市餮粽蛩执2组村民,今年他种了3亩多的莴笋,老陈告诉记者,今年他家莴笋长势很好,每亩都能收6、7000斤,但老陈却没有一点丰收的喜悦。
  彭州市餮粽蛩执
陈本建:“现在只卖的了8分钱
一毛钱的样子。”
  老陈告诉记者,在一个多月前,当地的莴笋还能买到1块多钱,按照这个价格计算,这3亩多的莴笋就能给他家带来近2万块钱的收入,然而最近市场形势风云突变,现在八分钱一斤也没人要了。老陈还告诉记者,今年他种植的是无公害莴笋,成本比普通莴笋高5%以上,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计算,他家会出现很大损失。
  彭州市餮粽蛩执宕迕癯卤窘ǎ骸拔业某杀局辽偈敲拷3毛多钱
现在这个价格
我们的损失很大啊。。”
  在双林村,像老陈这样的村民还有不少,看到有记者来采访,不少村民都围拢过来,一位村民告诉我们,今年莴笋之所以卖不出好价钱,主要原因就是收购的人太少了。
  彭州市餮粽蛩执逭畔壬骸巴曜佣际侨氖砍档秸饫锢词
今年子没有柴油
车子下不来
现在一个人都没有。”
  与普通的种植户相比,彭州当地一些蔬菜合作社的损失更大,餮粽蛩执宓氖卟撕献魃缰种擦400多亩莴笋,但由于莴笋等蔬菜无法外运,平均每亩的损失在千元以上。
  彭州市餮粽蛩执迨卟撕献魃绺涸鹑瞬芰冀ǎ骸白芩鹗г40万元以上。”
  彭州多措并举化解莴笋滞销
  看着上好的莴笋烂在地里,今天我们的记者也查阅了相关的数字,这种莴笋,运到北京,最低批发价能买到一块五以上,如果运到甘肃或者广州,这些莴笋的最低价要卖到两块五以上。可以说,即使每斤莴笋的运输成本再高,商家们也是有利可图的。四川彭州市现在种植的莴笋共有15万亩,按每亩菜地出产莴笋3吨计算,今年可能会有40多万吨莴笋滞销,眼见着菜农们的损失,当地政府现在也是在想尽办法,化解莴笋滞销的难题。我们再来具体了解一下。
  针对运输难的问题,彭州市蔬菜协会决定,从即日起的十天内,凡是到彭州运输蔬菜的20吨以上大卡车,都将给予60元钱运输补贴。以加大蔬菜的外运和外销上的衔接力度,力保菜农的莴笋能尽量卖个好价钱。
  彭州市农发局局长张强:“我们给每辆运送蔬菜的车辆
发放补贴60元
同时加强了农超对接
邀请成都市的大型超市到这里来直接采购蔬菜。”
  另外,彭州市还通过政府贴息贷款、下达最低收购保护价等措施,鼓励当地蔬菜深加工企业收购莴笋。
  彭州市蔬菜产业办公室主任张川:“在政府贴息贷款这方面
我们有倾斜。。”
  在彭州市广乐食品公司是彭州市最大的蔬菜深加工企业,记者看到他们明确标出按照每吨650元的价格收购莴笋,按照这个价格计算,每斤莴笋可以在这里买到3毛2分钱。广乐食品公司副总经理张耕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他们有6个大型盐渍池,总共可处理蔬菜6万吨,按照650元保护价收购,共需资金3900万元左右,而目前,政府已经帮他们寻找到了2400万元的贷款,再加上企业的自有资金1500万元,收购资金完全有保障,同时,政府还进行60%以上的贴息
  彭州市广乐食品公司副总经理张耕:“利息是15万元,政府给我们贴10万元,这样我们就只需要付出5万元。”
  目前,整个彭州市共有大型的蔬菜深加工企业6家,依托这些企业,以及伴随着运输难逐步缓解,莴笋销售难问题近期将有望得以解决。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a/wenshishucaikonghaijianzaijishuwenda18tier7-xinnongyaokexueshiyongwenda-18/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Additionally, a 404 Not Found
error was encountered while trying to use an ErrorDocument to handle the request.常熟日报数字报刊平台-菜场门口有个药贩子
第03:民生新闻
| &&&&&&&&
星期一 出版
菜场门口有个药贩子
  本报讯(记者&王炜&李献摄影报道)“药贩子在收药,过期的还照收不误,还有名片发给路过的人,这些药流入市场,病人吃了肯定不安全。”近日,一市民反映,泰安菜场西面的电梯入口处窝着药贩子。  8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泰安菜场,一眼就看到了电梯扶梯外侧蹲着两个人,其中一位40岁左右的男子摆着地摊,纸上写着“收药”两个大字。记者多看了几眼后,男子就起身将名片塞了过来。  名片和地摊上的文字如出一辙,写着“收药、医保卡刷药兑现金”等字样,还有“李先生”的联系电话,背面则密密麻麻地标注了各种药品的名称,“高血压类、糖尿病类、心脑血管类……”记者在低头看时,这位男子凑过来说了一句,其他药品也要,并表示绝对是高价收购,“一般在售价的80%左右。”记者表示家里只有一些用剩的过期药品,对方则表示过期的药品他们也收,只是回收价要低一些,“总比在家放着好是吧”。过期的药有什么用?记者表示不解。该男子说,其实收药是卖给其他外地的药厂,他从中赚点钱。他还坦言,最好是没有过期的,有人想把医保卡里的钱取出来,直接去药店买了药再卖给他,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医保卡内的金额套现。他还“热心”地在名片背面勾选了收购价比较高的几种药品。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常熟日报民生新闻03菜场门口有个药贩子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已收藏本页面
菜市场发生打架事件,一位买菜的男人把菜贩子打了,警察及时赶到。警察:“谁先动手?”菜贩:“他先。”警察:“你为什么打人?”男人:“因为她骗人,我要买西红柿,她说她的是绿色蔬菜,明明是红色的却说是绿色的,对这样的骗子就是要狠狠的打。”警察:....
人家买菜的是色盲,招谁惹谁了?
这精神病打人不犯法,哎
回复 2楼:老的黄瓜确实是黄的啊
那特么的要打的人可多了……
维持在这个点赞数吧
没毛病,就是该打
黄瓜为什么是绿的。难道这么多年都吃错了。黄瓜到底长啥样?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二道贩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