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着急,科技英语语言特征分析写作的语篇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衔接
下载积分:280
内容提示: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衔接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2:16:2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8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衔接
关注微信公众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科技英语写作和语法.PPT 10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科技英语写作和语法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科技英语写作和语法》 句子是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应该从写好句子开始。只有切实掌握句子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才能为语篇写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句子写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能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Correct Sentences);第二阶段是能写出表达地道的句子(Idiomatic Sentences)。本篇将深入剖析科技英语的词法、句法特征,归纳总结常用句型及表达,教会学生写正确而地道的句子。 第1章 词类 第一节 冠词 冠词的用法特别复杂,科技英语写作中冠词用错的情况极为普遍。许多人往往在应该使用冠词的地方不用冠词;有些人则错用冠词。为此,本节专门对冠词的用法作系统说明。
1. 名词前加冠词的常见情况。 1)在普通的单数可数名词前一定要用冠词,泛指时多用不定冠词。 标准房间的高度为2至3米。
A typical room has a height of 2 to 3 meters. 计算机系统是有计算机和一些外部设备构成的。
A computer system consists of a computer and some peripherals. 化学家们在天平上计量质量。
Chemists measures mass on a balance. 当物质经受化学变化时,就可以观察到这些化学性质。 These chemical properties can be observed when a substances undergoes a chemical reaction. 到底用a还是an取决于不定冠词后紧跟的第一个因素(而不是第一个字母)是否为元音,若是元音,则一定要用an。 下面作一个实验。
Here is an experiment. 一小时有60分钟。
There are 60 minutes in an hour. 这是一个n值的函数。
This is an n-valued function. 这是一个RS触发器。
This is an RS flip-flop. 磁铁具有一个S极和一个N极。
A magnet has an S pole and an N pole. 这是一个单位。
This is a unit. 2)前面已提到过的或同一句中第二次提到的或心中特指的事物,以及带有后置修饰语的名词,其前应该使用定冠词。 电路某一段的电阻等于其电压与流过该段电路的电流之比。 The resistance of a given section of an electric circuit is equal to the ratio of its voltage to the current through this section of the circuit. 如果把电压加在闭合电路的两端,电路中就会有电流流动。 If a voltage is applied across the terminals of a closed circuit, an electric current will flow in the circuit. 感抗与电阻之比被称为该电路的Q值。 The ratio of inductive reactance to resistance is called the Q of the circuit. 系统控制是一门跨学科的科目。 The control of system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控制系统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变量理论的应用。 The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s depends greatly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lex-variable theory. 考虑一下对下面的积分绕闭合曲线C进行求值。 Consider the evaluation of the following integral around a closed contour C. 读者应该明白,将二进制数据码转换成十进制是为了方便人类的使用。 The reader should be aware that the binary data code is converted to base 10 for human consumption. 注意: (1) 很多情况下,在不强调特指时,带有后置定语的复数名词前可以不用定冠词。 化学中所使用的温度计是用摄氏度来标记的。 Thermometers used in chemistry are marked in degrees Celsius.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测出该电路两端的电位差。 In this ca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网站位置 ---免费论文范文在线阅读
该文是大学毕业论文专业科技英语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科技英语方面有关大学毕业论文,与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其对翻译的相关论文范文,适合科技英语及模式及学术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科技英语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摘 要]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主要有主位同一型、延续型、交叉型和述位同一型等四种模式.各种模式的使用概率不尽相同,且在语篇中体现出多种模式交叉使用的特征.对这些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再现石油科技英语语篇的文本构成特征,挖掘语篇信息的衔接组织方式,准确解读作者的谋篇意图和所要传递的信息.在英译汉时,应区别对待英汉两种语言在谋篇上的差异,依据“保留+重构”的原则,得体地再现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关 键 词]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语篇翻译;模式重构[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5(;一、引言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概念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创始人马泰休斯提出的,旨在研究交际过程中信息在句子中的分布及其作用.一般说来,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已知信息;述位是发话人要传递的未知信息,是新信息.这就构
们通常所说的主位结构.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结构,若仅仅看一个单独的句子,它的主位和述位是已确定的,不再变化的.如:Organicchemicals(T)//areputtomanyvarieduses(R).“正因为没有上下文,它的主位和述位又是孤立的,没有发展的”[1]7.当一组有意义的句子构成语篇时,句子中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就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推动着整个语篇信息的有序发展和展开,直至形成一个能表达某一完整意义的整体.人们把这种信息的连续性发展概括为主位推进(thematicprogression).捷克语言学家Danes是最早提出“主位推进”这一概念的.他把“主位推进”视为“谋篇的骨架”.“主位推进是指语句主位的选择和排列,它们的相互连接和层级关系,以及它们与上一级语篇单位(如段落、章节等)的超主位、整个语篇和情景的关系”[2].在整个语篇的信息发展过程中,主位和述位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联系变换.“这种动态的变化发展也影响到语篇的信息流程,已知信息引发新信息,新的信息又不断地成为已知信息,并以此为出发点,再触发另一个新信息,这种新旧信息按信息价值的等级动态推进,形成的信息流不断发展推动语义内容的有序表达”[3].这种语篇信息的推进方式就是所说的主位推进模式(patternofthematicprogression).尽管语篇千变万化,但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是有规律可循的.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探讨语篇结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多种主位推进模式.本文拟以朱永生提出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参照.他提出的四种模式为: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和交叉型.[1]7由于主位推进模式“体现了语篇的结构框架和整体走向,反映了作者的谋篇方式和交际意图”[4],因此,它能非常有效地识别语篇信息的内在关系,更好地解读语篇.另一方面,不同体裁的语篇,其主位推进模式亦有较大差异.所以,主位推进模式研究还有助于探讨不同体裁语篇推进模式的共性和规律.“主位推进模式研究不仅有助于单个语篇的分析,而且也有助于同一类型即同一体裁的语篇分析”[1]10.国内已有学者做过关于英语科技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研究.[5]这些研究大多比较宏观,针对某一特定类型语篇的微观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现状,以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为例探讨此类语篇主位推进的主要模式.由于石油科技英语语篇涉及的范畴较大,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上会存在差异,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通用学术类石油科技英语,语篇选择以国内目前比较权威的石油科技英语教材或出版物为主,如江淑娟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石油科技英语》,康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石油科技英语基础教程》等.
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其对翻译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技英语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二、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分析依据朱永生的主位推进模式四分法,通用学术类石油科技英语均出现了这四种模式,但这四种模式在使用频率上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是主位同一型和延续型;交叉型和述位同一型出现频率较低.以下笔者拟结合语篇,分析各类主位推进模式在具体文本中的体现.(一)主位同一型这一模式的特点是语篇以同一主位为起点,分别引出不同的述位,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个主位.该模式也被称为平行型或放射型.其表达式为:例如:Drillingmud(T1)//servesseveralveryimportantfunctions(R1).Mud(T2等于T1)//isusedtoraisethecuttingsmadebythebitandliftthemtothesurfacefordisposal(R2).Butequallyimportant,mud(T3等于T1)//alsoprovidesameansforkeepingundergroundpressuresincheck(R3).Sinceaholefullofdrillingmudexertspressure(T4等于T1),//themudpressurecanbeusedtocontainpressureinaformation(R4).Theheavierordenserthemudis(T5等于T1),//themorepressureitexerts(R5).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月第29卷第5期王新博: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分析及其对翻译的启示上例语篇的5个语句均以钻井液即泥浆作为主位,分别引出不同的述位来说明泥浆在石油钻井方面的一些重要功能.(二)延续型这一模式是指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句的主位.其特点是已知信息引出新信息,新信息又成为已知信息引出下一个新信息.如此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展示了语篇内在逻辑性和严密的组织结构.故此,这种模式亦被称为阶梯型或梯形.其表达式为:例如:Onlandrigsandonoffshorerigs,suchasplatformsandjackupsthatarenotfloaters(T1),//theblowoutpreventersareattachedtothetopofthewellbeneaththerigfloor(R1).Thepreventers(T2等于R1)//arenothingmorethanlarge,highpressurevalvescapableofbeingremotelycontrolled(R2).Whenclosed(T3等于R2),//theyformapressuretightsealatthetopofthewellandpreventtheescapeoffluids(R3).这三个语句环环相扣,从防喷器概念的引入、介绍到功能,一气呵成.值得注意的是,在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中,还有一种延续型模式使用较广.这种模式在第一级结构中的述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组成.在第二级时,这些述位分别展开,形成各自新的主位,又引出各自的述位,如此循环.笔者把这类推进模式称为分列式延续型.其表达式为:例如:Thereare(T1)//twobasickindsofcracking,thermalcracking(R′1)andcatalyticcracking(R″1).Thefirst(T2等于R′1)//usesheatandpressuretobringaboutthedesiredchangesinmolecularstructure(R2).Thesecond(T3等于R″1)//takesadvantageofacatalyst,achemicalwhichcausesorspeedsupachemicalchangewithoutbeingchangeditself(R3).上例先给出了两种裂化形式:热裂化和催化裂化,然后分别进行描述.先概括后拓开,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三)交叉型这一模式是指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第二句的主位成为第三句的述位,以此类推.该模式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促成多个信息相互交织、互相关联、互为比较,形成联动的一体.其表达式为:例如:Pipelines(T1)//arecleanedbyadevicecalledapig(R1).Thismechanism(T2)//hasmetalbladesthatscrapetheinsideofthepipetokeepitcleanofthetarlikesubstancethatformsinit(R2等于T1).Thepressureoftheoilitself(T3)//forcesthepigtomovethroughthepipe(R3等于T2).Thepig(T4)//canonlygofromonepumpingstationtothenext,whereitistakenoutandcleaned(R4).该例的前三句通过信息的交叉推进,展示了清管器(pig)在清理输油管道时的工作原理,把清管器、输油管道、管壁残留物等连接成一个信息的关联体.通过第四句与第三句的延续型推进,完整展示了这一装置的“清理路线图”.(四)述位同一型这一模式是指语篇推进时,各部分主位不同,但都指向同一述位,即主位不同,述位相同.这一模式各路信息汇聚一处,使人产生“九九归一”的感觉,增强了信息的节奏感和气势.其表达式为:例如:Searchinganddrillingunderwater(T1)//isverydifficult(R1).It(T2)//ismoredifficultanddangerousthantheworkonland(R2等于R1).Indeed,beforetheSecondWorldWar(T3)//drillingwasnotpossibleintheopensea(R3等于R1).Men(T4)//wereabletodrillunderlakes(R4).They(T5)//drilled2000wellsunderLakeMaracaibo,inVenezuela(R5等于R4).They(T6)//couldalsodrillinshallowseasnearcoasts(R6等于R4).TheAmericans(T7)//drillednearthecoastofLouisiana(R7等于R4).Butmen(T8)//couldn’tdrillindeepsea,farfromland(R8等于R1).这是一段介绍深海打井之难的文字.比较有意思的是,前三句虽主位不一,但述位都表达了一个字“难”.第四句到第七句话锋一转,三句述位皆指向一个字“易”,这“难”和“易”之对比,凸显了结论的第八句――深海石油开采难,照应开头,首尾相望,深化主题.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种推进模式在石油科技英语语篇的使用上常常是混合或交叉的,并非非此即彼,到底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语篇的内在衔接所需.四种推进模式如同“引线”,把各类纷繁复杂的信息连接在一起,交织成一个信息的同一体,以不同模式推进语篇的发展和思想的表达.同时如前所述,石油科技英语语篇在谋篇上使用较多的是主位同一型和延续型主位推进模式,这一点符合科技英语语篇的基本规律,因为科技语篇重在阐释和传递信息,这两种推进模式更能符合人们对科技语篇信息逻辑上的认知和理解.三、主位推进模式对石油科技英语语篇翻译(英译汉)的启示主位推进模式分析除了能更好地解读语篇,把握文本信息的来龙去脉外,更重要的是为语际转换提供一个参照标准.一个译本是否真实传递了源语的信息,除了从语义连贯视角审视外,还应看是否再现了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忽视这一点就有可能导致译文信息流动障碍,扭曲目的语语篇.Fawcett曾指出,翻译过程中对主位推进模式的破坏会导致语篇失去连贯.[6]“主位推进模式作为一种信息结构,是作者交际意图的外现,应该是构建译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参照”[7]309.在笔者接触的石油科技英语翻译的译本中,这种“破坏”还是较常见的.如何在译文中再现主位推进模式,实现英汉语篇最大限度的功能对等是译者必须给予考虑的.为此,以下几点值得关注:第一,重视语际转换中主位推进模式所引发的语篇衔接与连贯,尤其是“当原文主位模式形成明确的修辞意向(rhetoricpurpose)时”[7]310.“主位推进是人脑思维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反映”[8].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仅仅考虑语义层面的连贯对等是不够的.译者对原文的主位模式所显示出的信息建构不可视而不见,应尽量予以再现,从而体现整体语篇效果.试看下例:Theflowrateofreservoircrudedependsonbottomholepressure,reservoirpressure,rockpermeability,andtheviscosityoftheoil.Thegreatestflowtakesplacethroughthezonesofhighestpermeability,sincethesezonesofferthepathoflowestresistanceintothewell.Forthisreason,fracturedreservoirshavethehighestpermeabilityofall.Insuchreservoirs,mostoftheflowiscarriedbythecracksandfissuresinthefracturedrock.原译:储集层里原油的流速取决于井底压力、油层压力、岩石渗透率和原油黏度.渗透率最高的区域原油流速最快,因为这些区域为石油提供了一条阻力最小的入井通道.因此,裂缝性油层的渗透率最高.在这类储集层中,大部分原油是通过裂缝和裂隙流出的.如果不看原文,译文的第二句和第三句逻辑上就显突兀,令人费解.借助上下句还能勉强看懂第二句,第三句译文中的因果关系则显得不伦不类了.细读原文发现,这是译者未能再现原文主位推进模式下的信息结构所致.原段语篇是按照主位同一型和延续型交叉推进的,而译文恰恰在第二句开始未能遵循这一模式重构,导致语义逻辑混乱.试改译为:原油的流速取决于井底压力、储层压力、岩石渗透率和原油黏度.流速最快的就是渗透率最高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到达油井的阻力最小.据此可知,裂缝性储层的渗透率最高.这类储层中原油的流动主要靠裂隙岩体中的裂缝实现的.第二,调整好主位推进模式重构过程中的主位和述位的语序,尤其是在处理语篇中的长难句时.英汉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句法结构、形态变化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英语重形合(hypataxis),注重显性衔接,以形显义,故英语多长句、复杂句.汉语重意合(parataxis),注重隐性连接,以义统形,故汉语多用短句、小句.所以,
免费论文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推荐阅读
科技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科技英语相关论文题目
关于科技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科技英语论文范文
关于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其对翻译的的文章评价
让我们的专业的写作老师来为您&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从范畴角度试论英语科技语篇
本站编辑:admin
  摘 要: 认知语言学主要解释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这些都与范畴紧密相关。范畴(化)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英语科技语篇为研究对象,以范畴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定量的研究方法,从认知的角度剖析科技英语文体。其发现既丰富了范畴理论的应用研究,又为科技英语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 范畴角度 英语科技语篇 范畴层次
  科技文体作为英语文体的一种重要类型,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语言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对于科技文体(Englis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作为专用英语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是始于上世纪70年代。科技文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科普文体,另一类是科技文体(专用科技文体)。科普文体采用文学语言,是写给不熟悉科技的人看的,寓知识于趣味中。而科技文体采用哲理性的语言,是写给专业科技人员看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洁、符合程式规范(方梦之,1989:2)。于是,科技语篇便成为研究对象,学者们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总结了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包括语法特点、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为科技英语的学习者和之后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语言学家也对科技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和其他文体相比较,如新闻语篇、政治语篇、广告语篇等,认知语言学对科技文体的研究成果尚有限。本文选取了认知语言学中最为基本的一个理论――范畴理论,来研究科技英语词汇,另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解释科技英语词汇的其他特征。
  1.科技英语的词汇特点综述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科技英语的词汇,所以下文首先着重介绍了科技英语的词汇特点,其他文体特点便略去不谈。以下特点概括自方梦之(方梦之,1989)。
  1.1词汇的组成
  科技英语词汇由三部分组成:技术词、半技术词、普通词。技术词如:microprocessor,teletex等。半技术词如:doing work意为做功,works of these watches意为这些表的机件。普通词也叫非技术词,和技术词汇放在一起,就有了科技英语的特点,规范且庄重,如:The first bubbles to escape from the liquid.这里的escape不能译成“逃离”,可以译成“溢出”的气泡。
  1.2词的构成
  科技英语中主要采用五种构词法:派生、复合、转化、拼缀和缩略。
  派生构词法在科技英语中多采用术语前缀、引入新词缀和改变词缀含义来构词。例如下列前缀:astr-,electro-,hydr-都可以构成很多派生词语。一些新引入的词缀如:nano-(毫微),radar-(雷达)等。tele-原意是“遥远”,在科技语篇中,该前缀意为“通信”。
  合成词主要通过多重复合、名词加字母来构词。如:integrated data processing意为总和数据处理,A-battery(A电池组),R-sweep(R形扫描)和J-alloy(J耐热合金)。
  转化主要表现在名词作定语和名词加分词转化为形容词。如:alloy steel意为合金钢,instrument flying(利用仪表导航),water sealed joint意为存水接头,gate operating ring意为导叶操作。
  拼缀主要是通过两词或多次拼在一起构成新词。如:对数放大器(loamp=logarithmic amplifier)和shoran=short range navigation(短程导航系统)。
  缩略一种是将词截短,另一种是首字母缩略词。如:ident=identification,decompn=decompression,hshld=household,bwl=belt work line,USP=United States Patent。
  1.3词义特征
  科技英语里的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现有词汇转换而来的,即丧失了原有词义,接受了新的专业概念,由普通名词转为技术词语。另外,一词多义现象也很普遍,有跨专业的一词多义,还有同一专业中意义也不同。科技文体中词类关系有上义词和下义词之分,如:material属于上义词,它的下义词有metal,metal的下义词有iron manganese,copper,gold等。
  1.4名词与名词化
  在科技英语中,名词的使用面特别广,据统计,科技英语中的名词使用频率是35%以上。名词使用的特点是单个名词构成专用复合名词、名词作前置定语、用作代词,以及名词化现象,如动词性名词、动作名词、动名词和不定式。名词化结构在使用上简洁、确切、严密、客观。
  2.范畴理论简介
  本文的理论依据是范畴及范畴化理论。范畴化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每个概念都有一个对应的范畴(王寅,2009:89)。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十大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空间、时间、姿态、状况、活动、遭受。范畴是指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应,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形”概念构成的。范畴是范畴化的直接产物和结果。范畴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上义层次、基本层次和下义层次。基本层次可以体现出范畴成员间的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它也是人们认识事体、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出发点。表达这个基本层次上的词就叫基本层次词。上义层次范畴是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上建立起来的,又叫寄生范畴。该范畴没有经验感觉上的完形,不易识别,属性太概括,儿童是在基本层次之上习得上义层次范畴的。表达上义层次范畴的词叫上义层次词。下义层次范畴也是寄生在基本层次范畴的,但增加了一些具体的特别的属性,表达下义层次范畴的词叫下义层次词,可由单独的词表示,也可由复合词表示。如animal为上义层次词,bird,fish,insect为animal的基本层次词,owl,hen,lark,wren为bird的下义层次词。
  3.名词的范畴层次分析
  3.1提出假设
  英语中的基本层次词汇一般来说形式较短,结构简单,多为单音节词,可以适用于各种文体,并且多由英语本族词语构成;而非基本层次范畴词汇在词源或构造上相对复杂,多为拉丁语或希腊语源的借用语,语体较正式,多见于科技文献(李福印,)。由此可知,非基本层次范畴即指上义层次范畴和下义层次范畴,这两个范畴的词汇多见于科技文献,但李福印(2008)对该说法并未提供数据支持。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我做了一次规模较小的统计。本文基于的假设是:科技语篇中多见上义层次词和下义层次词。
  3.2验证假设
  为了证明这一假说的真伪,我选取了30余篇英语科技文献作为研究词汇的语料,为了保证语料的有效性和可信度,选取的语篇题材广泛,涉及通信、电子、计算机、航天、生物、动物、化工、纺织、政治、航海等领域。语篇来源于网络数据库,以及科技英语阅读教材。为了计算的方便,语篇长度限定在两页纸内。又因为用来表示范畴层次的词汇多为名词,因此本次只涉及名词(包括表物、表人、表示行为、表关系、表示空间和时间、表示数量的名词)的统计。
  3.3结果
  经过初步计算,获得表示上义层次范畴的名词288个,占10%,表示基本范畴层次的名词1664个,占57.8%。表示下义层次范畴的名词928个,占32.2%共计2880词。在具体的某一语篇中情况也大致如此,如在一篇共计106个名词的语篇中,上义层次词为15个,基本层次词为64个,下义层次词为27个。在个别语篇中,下义层次词和基本层次词的数量相差不大。
  4.结语
  根据上述结果,可推断,在科技语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是基本层次词,其次是下义层次词汇,最少使用的是上义层次词汇。这一结果和3.1中的假设相悖。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基本层次词是人们最早习得的词语,具有实用的普遍性,因此科技语篇也不例外。下义层次词因其具有具体性和独特性,能更加准确地表示科技语篇中的意义,符合科技语篇的名词特点。上义层次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在科技语篇中所占的比重较轻,也符合人们的思维逻辑。
  在英语教学,尤其是科技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词语的层次分析,引入范畴这一概念,从范畴化的视角解读词语的层次问题。根据上述结论,教学中应突出基本层次词和下义层次词的使用,尤其在科技论文写作实践中,针对词语的选择问题,本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但本文所做的文献统计只是众多科技语篇中的冰川一角,在以后的研究中,如能再扩大语料的数量和范围,那么得到的数据将更有说服力。对于一些名词的范畴层次界定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另外,本文只考察了英文语篇的词汇层次,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对中文科技语篇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吴洁.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
  [2]方梦之.科技英语实用文体[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9.
  [3]秦荻辉.科技英语阅读高级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本文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自由探索项目HEUCF111206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yingyujiaoxue/13629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英语教学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 主营:、 | 服务热线:400-803-;| 企业QQ: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论文写作用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