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职称评定系统的问题

正高职称评审答辩,评委提出的两个问题让人震惊!
  评价人才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第一/通讯作者?独立完成/国际老板?
  日前,同事参加了一场正高职称评审答辩,其中评委提出的两个问题,让我震惊了!
  问题一:你怎么任现职以来没有第一作者的文章?
  背景:这是正高答辩,申请人在晋升副高之前有大量的第一作者文章。晋升副高之后,开始指导研究生,所有文章都是以学生为第一作者,自己做通讯作者。
  问题二:你的文章为什么没有国际合作作者?
  背景:这位申请者是在国内成长起来的青年科学工作者,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国内工作,直至申请正高职称。
  听说评委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在我的认识中,基础研究的副高以上学者,最应该重视的是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的能力。指导研究生完成科研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晋升正高的重要条件,应该是有足够的通讯作者论文。
  同样的,这样的学者,还应该本身具有一定的学术声望和地位。也就是说,他可以不必扯虎皮做大旗,不是必须拉上一个国际合作者才能把文章发表出去。
  因此,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学术独立性的通讯作者文章,才应该是晋升正高职称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什么时候开始,晋升正高的标准变成必须拥有自己做第一作者,并且通讯作者是外国老板的文章了?
  究竟是我落伍了,还是评审的指导思想搞错了?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后果很严重。因为评审意见对年轻人具有引导作用。这样下去,中国的青年科学工作者只剩下一条出路,那就是投靠外国老板,给他们卖命,换回文章来回国晋升正高。
  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未来还有能够自己组织科学团队的科学家吗?还有能够拥有自己原创思想的学者吗?
  我担心得有理……吧?
  此文来自科学网罗非博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关于2015年度职称评审有关问题的说明
文章摘要:根据今年全省职称评审会议要求和《关于做好2015年度湖北省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现就我市2015年度职称评审政策及要求作如下说明:一、评审范围和对象2015年度职称评审范围为:企事业单位、非国有单位2015……
根据今年全省职称评审会议要求和《关于做好2015年度湖北省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现就我市2015年度职称评审政策及要求作如下说明:一、评审范围和对象2015年度职称评审范围为:企事业单位、非国有单位2015年度在岗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中,从事会计、审计、统计、档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公务员、参公人员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作为本人专业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的标志,不与工资福利社保等待遇挂钩.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或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二、对有关规定的说明(一)关于申报条件问题,教育等23个专业系列按2013年新修订的申报评审条件执行,交通工程等18个工程系列申报条件按2014年新修订标准执行,卫生系列专业技术副高级任职资格申报条件按今年分类评审试点申报条件执行,其他专业、级别按原有规定的条件掌握.(二)关于事业单位申报控制数问题.适度调控事业单位人员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总量,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今年继续实行申报总量控制.今年全省申报控制总数与2014年持平.指标分配要向乡镇基层倾斜,确保每个乡镇至少分配1个高级申报控制数.1、实行申报控制的范围,只限数纳入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央、省在宜单位、企业、非国有经济组织和社会流动专业技术人员均不在此调控范围.2、调控基本原则.申报控制人数不得突破按行业指导意见设岗后的空缺岗位数;县市区申报控制人数总体与2014年申报控制数持平;单位申报数不得突破本单位最高岗位级别限制;对现有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已超过岗位设置数20%的,不得申报本级别的职称评审.特殊情况需申报的,经省市职改办审批,按&退一进一&的办法处理.3、申报控制数如何申请.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向市职改办报送《关于年度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控制数的报告》,报告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基本情况(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取得高中级职称人数,聘用在岗高中级人数,近两年申报高中级人数);二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情况(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数,高级、中级岗位岗位设置数,并附市人社局批文复印件);三是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引进高层次和急需人才情况、业绩突出优秀人才情况、高中级人员退休情况),有此类情况的需附上有关人员花名册;四是2015年晋升高中级申报控制数(符合申报条件的高中级人数,单位拟同意晋升高中级申报人数);五是申报控制数分解方案.4、2015年&基卫高&申报职数分配仍限于乡镇卫生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今年申报职数略有增加.市直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申报控制数报告,其中教育、卫生计生由主管部门汇总后报送报告.3月上旬,各县市区及市直事业单位按宜市职改办函[2015]25号文件通知要求,已报送高、中级申报控制职数报告.5月30日前市职改办下达今年申报控制数至县市区职改办、有关市直部门和单位,其中正高级申报控制数下达到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市直教育、卫生计生部门对下达控制数进行分解.各县市区职改办、有关市直部门于6月30日上报实际分配方案备案.(三)水平能力测试工作.各专业高、中、初级职称的测试工作,由相应评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申报人员按要求填写报名表,经县(市)或市职改办审查后报名参加测试.申报农业技术、工程技术、新闻、档案、图文群艺博专业系列的中、初级职称评审人员,在提交评审材料时交报名表,参加市级组织的水平能力测试.专业技术人员按通知要求参加测试,水平能力测试根据专业特点一般采取面试、笔试或人机对话形式.在2013年、2014年取得的测试合格证人员今年评审仍然有效.水平能力测试成绩合格方可申报高级职务评审.我市中初级仍按量化评审要求,凡参加了2015年测试的人员均可进入本年度评审.中小学教师的水平能力测试.按照《关于2015年度全省中小学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水平能力测试工作的批复》规定执行,有关要求:一是申报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的水平能力测试人员,由省人事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以&笔试&方式于5月24日上午进行测试;二是乡镇所属中小学校(符合规定范围的学校名单以上网公告)教师的高中初级水平测试,由本校自行组织,方式不限,合格即可进行推荐,推荐结果当年有效.三是宜昌城区(含县市区城区)中小学教师的中初级水平能力测试,由市教师中级评委会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统一标准,统一方式分校实施,教育和人社职改部门进行监督指导,合格即可进行推荐,推荐结果当年有效.卫生技术人员申报副高职称的水平能力测试,按照《关于开展2015年度卫生技术高级职务水平能力测试的通知》文件要求,采取&人机对话&形式组织进行,时间5月30、31日进行.高校、中专教师申报高级职称人员,以评教评学结果作为水平能力测试的依据.其中,近两学年中评教评学排名在后10%的,不得申报评审,高校不同申报类型教师均按此执行.各高校、中专学校要据此原则制定本校高、中级具体推荐方案,并报市职改办批准后实施.对未报评教评学结果推荐方案并未经批准的单位,不予以承认结果.(四)非公有制单位职称评审工作.规范非公有制单位的职称评审工作,提供快捷、及时、方便的评价服务.按市职改办[2012]56号、《关于开展2015年度民营企业&直通车&服务专项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宜市职改办【2015】26号)文件精神执行.主要有以下几项政策:1、凡在我市工作一年以上的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不受户口所在地限制,均可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报名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考试(国家有明确规定的除外).其在省外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经确认后,连续计算任职时间.2、地处乡(镇)的非公有制单位,其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可免试职称外语.3、申报渠道.具有档案管理资质的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中级职称评审,经用人单位推荐,可直接向当地职改部门申报.其他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由用人单位推荐,经有人事档案管理资质的人事代理机构或当地工商联组织申报,提交本人近一年在本地连续缴纳社保的证明.(五)特殊评审工作.按鄂职改办[2011]17号文件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对象,经县市区、市直主管部门推荐,市职改办将积极向省申报评审.中、初级专项评审工作按《关于开展2015年度民营企业&直通车&服务专项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宜市职改办【2015】26号)文件设定的申报范围、对象、专业、条件和工作流程开展评审工作,文件未涵盖的企业急需专业按程序报批后,补设专业.(六)关于非公有制企业高级经济师专项评审工作,省职改办下发了鄂职改办[2012]3号、38号文件,从评审的范围对象、评价方式、评审政策、结果使用等方面进行突破.市职改办将与市工商联紧密配合,按省职改办要求认真组织调查摸底,均衡分配指标,及时报送评审申报材料与服务工作.三、审批问题(一)破格、转评等审批.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有关职称政策的通知》(鄂职改办[2011]12号)规定,申报职称评审时,如有破格、转评、外语计算机免试、委托评审等情况,报市职改办或省职改办审批后再提交评审材料.严格破格审批制度,申报高、中级职务不得突破下一级职务任职年限和工作年限要求,因业绩突出而要求学历破格的,应符合各专业破格条件规定,填写《破格人员资格审查表》,经省市职改办审批后报送评审材料.但有两种对象可以破资历:一是从机关调入或部队转业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在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和政府人社(职改)部门审核同意,3年内申报评审副高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的,可不受基础职称的限制,比照同资历人员,按破格条件经省市职改办审批后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二是毕业后一直在非公有制单位工作、尚未认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现符合中级任职资格申报条件的,按破格报市职改办审批后,再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上报破格审批表时应附破格证明材料(复印件),原件市职改办审核后退回.破格审批时间为7月15日至8月15日.高级破格材料8月底集中报省职改办审批,逾期市职改办不在受理.(二)外语、计算机免试及转评、委托评审的审批.按宜市职改办[2011]7号文件规定,外语、计算机免试及转评、委托评审的审批为:(1)免试.属年龄、学历、地域条件免试职称外语、计算机的,报由市职改办审批.符合其他条件免试职称外语、计算机的,仍由省职改办审批.(2)转评及转评晋升.卫生、工程、会计、审计、统计等系列(专业)高级转评由省职改办审批,其他系列(专业)高级转评以及中级转评,由市职改办审批.(3)委托评审.中央或省属企事业单位要求委托地方评审的,应出具委托函,经省市职改办审批同意后申报评审材料.按管理权限,申报高级由省职改办审批;申报中级由市职改办审批.外语、计算机免试及转评、委托评审的审批时间为7月15日至8月15日.四、有关政策及规定1、申报人员参评业绩材料(包括论文、著作、成果、奖励等)的计算截止时间为高评会接收材料的截止时间.2、中小学教师系列(含中专、高校讲师)的材料申报工作,由市教育局制定方案,报市职改办审核、省职改办批准后组织实施.卫生技术副高级材料申报工作,市职改办负责制方案,报省职改办批准后,组织实施.3、坚持推进评价方式科学化.卫生、经济、会计、农业专业高级、在宜评审的中教高级、卫生技术副高级及我市全部中初级继续实行量化评审办法.未进行量化评审的其他专业申报高级评审,外语、计算机成绩要求合格以上.4、申报自然科学类职称人员,初始学历或后续学历中必须有一项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高中及以下学历不能申报相应评审.5、外语、计算机免试对象按宜市职改办[2011]7号文件规定执行.其中:经组织选派,参加对口援外、援疆、援藏等援助工作,且在服务期间申报职称评审的,出具相关证明,经省市职改办审批,可予以免试.外语、计算机考试有效期:日以后,按规定参加全国或原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取得合格证书的,在申报晋升级别要求相同的职称时有效.日以前取得的外语、计算机合格证不再有效.属政策性降分,并明确为当年有效的,过期无效.6、外语、计算机应知应会培训对象及证书有效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参加外语、计算机应知应会培训:(1)工作地在县(市)城区外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省属或市属在县(市)城区外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连续时间满3年的人员.(2)在野外及艰苦环境下从事农业、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路桥、冶金、建筑专业技术工作,连续时间满3年的人员.其中农业、林业、水利专业人员每年在野外工作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六个月.不符合应知应会培训条件的人员,取得的培训证书在评审时不予认可.外语、计算机应知应会培训考核合格证书,在申报同级专业技术职务时有效.五、材料受理(一)申报途径.1、国有企事业单位有正式人事关系的人员,通过本单位人事机构推荐申报.不得通过民营企业、人事代理机构或其他单位申报.2、非公有制单位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或社会流动人员,由用人单位推荐,经有人事档案管理资质的人事代理机构或当地工商联组织申报.具有档案管理资质的非公有制单位,经用人单位推荐,可直接向当地职改部门申报.(二)申报评审材料要求: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在2015年版《湖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下录入个人参评信息,形成电子文档,逐级审核汇总上报;对申报材料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按省高评委会办公室通知要求进行申报.2015版《湖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可从湖北省人社厅和宜昌市人社局网站下载.为提高申报材料的规范化,申报高级人员报送的证明材料和业绩材料分别进行装订,申报中初级材料合并装订.具体要求见《2014年度职称评审申报指南》.几个重点重复一下:1、代表性论文、著作和检索页复印件,申报高校、中小学高级职务人员提交近1学期教案1份,申报高级实验师人员提交2份实验教案(须复印封面、目录、内容、封底,原件装袋,复印件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2、年度《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登记表》各1份,(事业单位能提供《年度考核表》的,不再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登记表》,所提供的《年度考核表》复印件的需经单位人事部门签字盖章.非国有单位未进行年度考核的,省规定应&由所在单位提供书面说明&,我市规定统一填写《宜昌市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1份).3、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要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本人现职务以来的工作情况、技术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一般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个人简历;二是参加过何种再教育(培训、进修、学习)及目前的学识水平;三是(重点)工作业绩及奖励情况;四是论文论著等作品情况(列出主要的);五是申报理由.下列有关人员另须提交的材料:1、从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提交证明其原公务员身份和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任职通知复印件,单位加盖公章、证明人签字.2、教师、卫生专业技术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副高)职称申报条件,以省职改办对宜昌批复文件为准,届时人社网-职称专栏予以公示.3、申报建设工程专业的人员材料中所填建设项目、设计项目应提供当地建筑质量监督部门或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三)材料受理与审核.申报评审材料的受理和审核,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申报单位、县市人事部门的审核人逐级签名并签署 &已核原件&字样.未经审核签字的材料作无效材料处理.各单位要在职称申报、推荐、公示、审核等环节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学历证书、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外语、计算机、水平测试考试合格证、成绩通知书的原件由市职改办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审核人签字,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签名,谁负责&.1、申报高级材料由县市和市职改部门初审,省职改办终审.2、申报中小学教师系列的材料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受理,同级职改部门初审,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市职改办预审认定.3、申报其它系列的材料及原件由县市区人社职改部门初审、市职称评审部门终审,由审核人员签名盖章.4、为方便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我们整理公布《2015年度各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水平能力测试、受理材料及评审时间安排表》.如个别专业系列安排有变动,以相关评委会办公室新的通知安排为准.这些分别见省、市人社局网站公布.评审材料由市职称评审中心统一受理(申报中小学教师系列的,统一报市教育局教师管理科).5、县市区职改部门在接收评审材料时,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接收材料的清点、分类、整理工作.要完备报送、交接手续,防止遗漏、丢失、弄虚作假等现象,切实做到万无一失,不出差错.6、材料审核的重点:评审范围是否相符;推荐、呈报手续是否完备;评审材料是否齐全、规范、真实、有效;《评审表》和《综合一览表》等各栏目内容的填写与申报材料是否一致;计算机、外语、水平能力测试是否合格等.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评审材料可拒收或退回原单位,对弄虚作假的及时通报,予以处理.7、报送评审材料应装入档案袋,在档案袋的正面,需写明申报人姓名、单位、电话及申报系列、专业、职务、并列出申报材料目录.8、全市受理高中初级评审申报材料时间:9月1日起,9月25日止.9、指定材料受理机构是指是市职称评审中心、县市区职改办、市直教育等职称评审经办机构.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附件2申请确认发文需报送材料(委评方式)(一)评审高校1、评审工作方案;2、参评人员花名册汇总表;3、破格申报情况汇总表;4、出席本年度高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名单;5、申请确认报告.(含申请、评审结果公示情况、和评委抽取情况说明和……
下一篇:日前,参评高校向评审高校报送评审材料,评审高校按照授权层级组建相应评委库.第五阶段:组建评委会、实施评审工作.日前,评审高校组建相应评委会并完成职称评审工作.评审结果由各高校进行公示,时间为7个工……
《关于2015年度职称评审有关问题的说明》由“jingle8753”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关于职称评定的问题? - 知乎1被浏览175分享邀请回答暂时还没有回答,开始写第一个回答写回答微信二维码
关注协会官方微信
1、相关通知、文件的网站查询
评审通知和附件下载:21世纪人才网(www.)公共人事服务/职称专家;
职称考试:上海职业能力考试院(www.)
2006年开始,中高级实行网上申报评审。
2、评审对象和范围
本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具有技术专业背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含取得《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的外省市在沪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对于户籍和档案在外地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业绩材料时,需由档案所在地核实或本市人才服务机构提供诚信档案的证明材料。
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情况,实行缺额申报。
3、每年度职称评审的时间和规定
第二季度公布通知,第三季度收取个人申报材料,第四季度开展评审工作
申报人申报职称评审,只能向一个专业申报;对于当年度评审未通过的人员,除有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符合评审通知要求的以外,第二年原则上不受理申报材料。
4、职称评审的申报程序
个人提供书面材料,经所在单位及档案所在部门核实(也可委托司法公证机关公证)后,向本市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委员会申报。
网上申报经评委会办公室对材料审核、给予受理号后,再向评委会递交书面材料。
5、准备的评审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申报表》(21世纪人才网);
(2)《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能反映自己任职低一级岗位以来的工作实绩、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送审论文、论著,与本人所从事工作、专业内容相关;
(4)证明材料或其复印件:
①学历证书、职称(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
②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继续教育培训证书;
③专业技术成果获奖证书或其他业绩材料;
④论文、论著公开发表的证明材料。
具体材料要求见当年公布的通知。
6、初(中)级职务的聘任
(1)全日制理工类相关专业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可以聘任技术员职务,再聘任满4年可以聘任助理工程师职务;
(2)全日制理工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可以聘任技术员职务,再聘任满2年可以聘任助理工程师职务;
(3)全日制理工类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可以聘任助理工程师职务;
(4)全日制理工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可聘任助理工程师职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聘任工程师职务;
(5)取得理工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可聘任工程师职务。
单位办理聘任手续,&21世纪人才网/公共人事服务/表格下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表》,按要求填写、盖章并存档。
7、遗失、损坏职称资格证书的补发、更换需要提交的材料
(1)原《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申报)表》原件(或复印件加盖人事档案存放单位印章);
(2)遗失证书的,要提供登报声明原证书作废的报纸原件1份(声明内容反映持证人姓名、所持证书的名称、资格档次、取得证书的时间和证书编号等);更换证书的,要提供已损坏的资格证书原件;
(3)个人小2寸免冠近照1张。
经评审通过的资格证书补办,联系市职业能力考试院认证二部,联系电话:1、1082;
经考试通过的资格证书补办,联系市职业能力考试院认证一部,联系电话:5。
8、单位对持有外地资格证书的引进人员的聘任
2000年起,对在外省市和中央部委所属企事业单位已按照国家规定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引进(调入)本市企事业单位后,如仍从事与原专业技术职务相同或相近工作的,本市不再对外省市调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复核,也不再换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9、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与职称的对应关系
对经过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符合学历、资历条件的,对取得高级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可以聘任高级工程师;取得中级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可以聘任工程师;取得初级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可以聘任助理工程师。聘任前应参加相应的职称外语考试。不符合上述任职条件的,该证书仅作为水平证书使用。(文件依据:《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国人部发【2003】39号)。
对经过全国《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翻译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符合学历、资历条件的,对取得二级口译、笔译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可聘任翻译职务;对取得三级口译、笔译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可聘任助理翻译职务。聘任前应参加相应的职称计算机考试,不符合上述任职条件的,该证书仅作为水平证书使用。(文件依据:《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人发【2003】21号)
工作满1年,
&员&满4年,续聘&初级&
工作满3年,
&初级&满4年
工作满1年,
&中级&满5年
&高级&满5年
实习期满,
&初级&满2年,工作满3年
参加工作,
&中级&满2年
英语分为综合、理工、卫生3个专业类别
成绩有效期:A级& 4年,B、C级& 3年
考试每年1次,报名在12月底,考试在次年3月
免考条件:1、博士学位,参加工作4年内;2、一年以上留学,并在国外取得国家认定本科以上学历;3、出版过外文专著、译著,有单位或出版部门证明
职称计算机
1、日以前出生的,中、高级通过2个模块;
2、日以后出生的,中、高级通过3个模块;
3、日以后出生的,中级通过3个模块、高级通过4个模块;
每个模块考试50分钟,有效期4年
考试每年8次,3月初发布
免考条件:1、日以前出生的;2、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获得高级;3、博士学位,未满4年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友情链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
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友情链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
上海市计量协会
上海重型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上海市标准化协会
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
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
上海市新材料协会
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
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
上海电机行业协会
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
上海铝业行业协会
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
上海钨业协会
相关媒体:
--相关媒体友情链接--
上海有色金属现货交易中心
中国镍钴网
富宝金属网
我的有色网
上海有色网
金属废料资源网
中国白银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称评审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