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管和容量都可以作为磷钼酸显色剂配制容器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4分)Ⅰ.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 要配制标准显色液 即吸取0.20 mL、0.40 mL、0.60 mL、0.80 mL、1.00 mL和1.50 mL亚硝酸钠溶液 分别置于50 mL比色管中 再另取1支空比色管。向各管中分别加入2.0 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混匀 静置3- 5 min后 各加入1.0 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最后加蒸馏水补足50 mL。
Ⅱ.用样品处理液代替亚硝酸钠溶液 做一个50 mL的样品显色管 15 min后与标准管对比。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所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为
(2)Ⅰ中空比色管起
(3)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4)Ⅱ中为什么要15 min后对比?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4分(1)目测比较法
(4)时间太短显色反应不彻底 会直接影响比色 最终影响实验结果。
为您推荐:
从整个实验的方法来看,采用了目测比较法。本实验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发生重氮化反应后才能与显色剂发生反应。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显色剂发生反应比较缓慢,如果反应不彻底,就会影响显色。 本题主要考查对“对照实验”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考查对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原理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新能检验标准 1 水质分析11版1
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 2 版水质检验标准(修订版)修订:田彩霞 审核:慕年珍 审定:李德宏 批准:迟学金新能能源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九月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前言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本标准代替 Q/XNNY 03(ZH)J 02 01―2010《水质检验标准 》。 本标准与 Q/XNNY 03(ZH)J 02 01―2010《水质检验标准 》相比,主要变化如 下: ――将标准编号由Q/XNNY03(ZH)J02 01―2010改为Q/XNNY03(ZL)J02 01--2011 ――修改了部分错误文字内容。 ――替代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的第二章第一节工业循环水中冷却水和锅炉水中 PH 值的测定 GB/T 第二章第六节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中钙离子的测定 GB/T 第二章第七节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镁硬度的测定 GB/T 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GB/T1 第三章第四节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硝酸盐含量测定 GB6 第三章第六节锅炉用水和冷却水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GB/T 第四章第一节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方法中电导率的测定 GB/T 第四章第二节水锅炉用水冷却水方法中浊度的测定 GB/T 第四章第五节水锅炉用水冷却水方法中总固体的测定 GB/T 第四章第六节工业循环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高锰酸钾法 GB/T 第五章第一节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试样的调查,采取和制备 HG/T 第五章第二节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HG/T 第五章第三节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灼烧失重的测定 HG/T 第五章第四节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酸不溶物,磷,铁,铝,钙,镁, 锌,铜含量的测定 HG/T 第五章第五节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HG/T 第五章第六节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硫化亚铁含量的测定- 1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HG/T ――增加了部分分析方法内容: 氯离子测定法中乙法------电位滴定法 氨氮测定法中丙法--------快速测定仪法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本标准由新能能源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中心进行修订,由新能能源有限公司技术部 归口。- 2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1 范围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本标准规定了本企业检测检验实验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分析化验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分析标准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内容。其随后所需更改、修订的 标准或需更新引用最新国家标准的项目将另行注明更新。 GB/T 601―2002 GB/T 602―2002 GB/T 603―2002 GB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 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锅炉水质分析试验标准 工业循环冷却水分析试验标准 环境监测水质分析试验标准 GB/T1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钾、钠含量的测定 GB/T6909 ―2008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 GB/T14427 ―2008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的测定 DL/T502.10―200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铝离子的测定 GB/T1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GB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分析方法――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GB/T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 DL/T 502.13-2006 磷酸根分析仪法 GB/T1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硅的测定 GB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 GB/T06 生活饮用水中消毒剂含量的测定 SY/T 水腐蚀性测试方法- 3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目录目录 ????????????????????????????4 绪论 ????????????????????????????9 第一章 通则 ???????????????????????14 ????????????????????19第二章 阳离子分析第一节 PH 值的测定―― 酸度计法 ??????????????19 第二节 钠离子的测定 ???????????????????22甲法――火焰光度法 (高含量) ???????????????22 乙法――钠离子选择电极法(低含量)?????????????22 第三节 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光度法?????????????27 第四节 氨态氮的测定????????????????????28 甲法――奈氏试剂分光光度法?????????????????28 乙法――蒸馏―酸碱滴定法??????????????????30 丙法---氨氮仪快速测定法.....................................32 第五节 总硬度的测定????????????????????34 甲 乙 高硬度――配位滴定法??????????????????34 低硬度――配位滴定法??????????????????37 ????????????..38第六节 Ca2+ 的测定――EDTA 滴定法 第七节 镁硬度的测定――差减法??????????????40 ???????41第八节 暂时硬度的测定――加热酸碱中和滴定法第九节 永久硬度的测定――差减法??????????????43 第十节 锌离子的测定????????????????????43 甲法――锌试剂分光光度法??????????????????43 乙法――配位滴定法?????????????????????45 第十一节 铁含量的分析――邻菲止夤舛确????????47 第十二节 铜离子的测定――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52 第十三节 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第十四节 铝离子的测定――铝试剂分光光度法- 4 - --?????55????????56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第三章 阴离子分析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59第一节 碱度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法 ????????????59 第二节 氯离子的测定.........................................61 甲法――硝酸银滴定法 ????????????????????61 乙法――电位滴定法...........................................63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亚硝酸根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64 硝酸根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68 总氰化合物的测定――蒸馏滴定法 ???????????70 硫酸根的测定 ????????????????????72甲法――EDTA 络合滴定法???????????????????72 乙法――重量法 第七节 第八节 ??????????????????????74 ?????????76硫化物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磷酸盐的测定????????????????????79 ?????????????????81甲法――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81 ??????????????????82总无机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磷含量的测定??????????????????????82 ????????????????????83 ??????????????????85 ??????????????????87 ???????????87 ????89污水中磷酸根的测定乙法――磷酸根分析仪法 第九节 二氧化硅的测定甲法 ――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高含量)乙法――(低含量)的测定――硅钼蓝-硅酸根分析仪法 第四章 其它项目分析???????????????????92 ????????????92第一节 电导率的测定 ―― 电导仪法第二节 浊度测定 ??????????????????????96 甲法 ――分光光度法 ????????????????????96乙法――散射光法 ??????????????????????98 第三节 溶解性固体的测定――重量法 ?????????????99- 5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第四节 悬浮物的测定 ?????????????????????101 甲法――重量法 ????????????????????????101 乙法 ――差减法 ???????????????????????102第五节 总固体的测定――重量法????????????????102 第六节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103 甲法 ――高锰酸钾法 ?????????????????????103 乙法 ――密封催化消解-重铬酸钾法 ??????????????106 丙法――重铬酸钾滴定法????????????????????109 第七节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 压差法???????112 第八节 游离性余氯的测定???????????????????120 甲法――邻联甲苯胺目视比色法?????????????????120 乙法――余氯测定仪现场测定法?????????????????123 第九节 二氧化氯、余氯含量的测定 ――余氯测定仪现场测定法???????????????125 第十节 联胺的测定――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127 第十一节 溶解氧的测定????????????????????128 甲法 ――(低含量) 靛胭脂葡萄糖还原目视比色法????????128 乙法 ――(高含量)溶解氧测定仪法 ??????????????131 第十二节 水中游离 CO2 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135 甲法――直接滴定法 乙法――间接滴定法 ?????????????????????135 ?????????????????????136第十三节 悬浮型粘泥量的测定?????????????????138 第十四节 污泥浓度的测定 ――重量法 ?????????????139 第十五节 污泥沉降比(SV%)的测定――体积测量法???????140 第十六节 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法???????????????140 第十七节 油含量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141 第十八节 色度的测定 ?????????????????????145 甲法――铂钴比色法 ?????????????????????145- 6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乙法 ――稀释倍数法 ???????????????????147 第十九节 污染指数(FI)的测定―― 滤膜法 第二十节 ????????148水腐蚀性测试方法????????????????150 ????????155第五章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分析 第一节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试样的调查、采取和制备 ???????????????????????156第二节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水分含量测定――重量法 ???????????????????????158 第三节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灼烧失重的测定――重量法 ???????????????????????160 第四节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酸不溶物 ―― 磷、铁、铝、钙、镁、锌、铜含量测定方法 ?????????161一 试样溶液的制备????????????????????152 二 酸不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 ??????????????163 三 五氧化二磷的测定――磷钼黄分光光度法 ????????163四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EDTA 络合滴定法 ?????????165 五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氟化钠置换法 六 氧化锌的测定 ??????????167????????????????????170 ??????????????????170甲法 PAN 分光光度法乙法 EDTA 络合滴定法 ??????????????????172 七 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EDTA 络合滴定法 ???????173 八 氧化铜的测定――BCO 分光光度法 第五节 ???????????177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179第六节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的中硫化亚铁含量的测定 ――酸吹碘量法 ?????????????????180 第六章 微生物监测分析 ?????????????????182 ???????????182第一节 异养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7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第二节 细菌总数及大肠杆菌的测定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187- 8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绪 论1 一般规定 1.1 恒重 本标准中规定的恒重是指在灼烧(或烘干)和冷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连续两次 称量之差不大于 0.2mg,取最后一次质量作为计算依据。冷却操作必须在干燥器内进 行,并冷至室温。标准中另有规定者不在此限。 1.2 过滤 除专门指定外,一般过滤时用定性滤纸;干过滤系指用干滤纸、干漏斗将溶液过 滤,滤液收集于干燥容器中。干过滤均应弃去最初滤液。 1.3 吸取:指用无分度吸管(移液管)或刻度吸管(吸量管)吸取。取样体积,10ml 以上用无分度吸管,10ml 以下(含 10ml)可用吸量管吸取。 1.4 水浴加热:除另有温度规定外,均指沸腾的水浴加热。 1.5 玻璃仪器校正: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刻度吸管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规程 校正。 1.6 试剂加入量 本规程中试剂加入量一般以毫升(ml)表示。如果以滴数表示,其加入量应按常 温下每 20 滴相当于 1 ml 计。 1.7 仪器校正 测定中用到的天平、分光光度计、色谱仪、测爆仪以及热电偶、温度计、密度计 等应按规定定期校正。 1.8 标准曲线校正 测定中使用的标准曲线应定期校正。 一般情况一年校正一次, 若操作环境及试剂、 用品等发生改变,需根据情况及时校正。 1.9 空白试验 在测定中,为提高分析准确度,以试剂水(纯水)代替试样,用测定试样的方法 和步骤进行测定的过程称为空白试验。其测定值称为空白值。测定值减去空白值为分 析结果。空白试验应与试样测定同时进行。当空白值高时,应全面检查用水质量,试 剂纯度,量器及容器的污染情况,测量仪器的性能,以及试验环境等。- 9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2 试剂水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本规程试剂水系指配制溶液、洗涤仪器、稀释试样以及空白试验所用的水,其质 量必须达到国标规定二、三级水标准。一般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有特殊要求者另作 说明。 2.1 试剂水的质量和制备等级 一级水 二级水 三级水 质量要求 电导率(25℃)<0.1μ s/cm KMnO4 试验合格 电导率 (25℃) <1μ s/cm KMnO4 试验合格 电导率 (25℃) <5μ s/cm KMnO4 试验合格 制备要点 蒸馏水―阳、阴离子交换复床―阳、阴 离子交换混合床 蒸馏水―阳、阴离子交换复床 蒸馏水―再次蒸馏2.2 KMnO4 试验方法:取 500ml 试剂水,加 0.002mol/L KMnO4 溶液 0.2ml, H2SO4(1+1)2ml,混匀后放置 1 小时以上不褪色即为合格。若微量有机物不影响测定, 不褪色时间可缩短为 10min 即为合格。 2.3 一级水:供测定微量组分(10―9 级)测定使用,二、三级水供一般分析测定使用。 标准中有特殊要求者不在此限。 3 试剂规格:本标准所用试剂,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分析纯。 3.1 试剂配制 本标准所用试剂溶液,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水溶液。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 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 GB/T6682 的三级水。 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GB/T601、 GBT/603 制备。试剂的配制方法在项目中说明,常见的几种酸、碱的浓度和配制稀溶 液的配法见常见酸碱溶液的浓度及配制表。 常见酸碱溶液的浓度及配制表酸、碱名称 密度(g/ml) 含量(%) 物质的量浓度(mol/L) 配制每升溶液所 需浓酸或浓碱体 积,毫升盐酸 1.19 36~38 12硫酸 1.84 95~98 18硝酸 1.42 65~68 16 375 63磷酸 1.69 85 15 400 67冰乙酸 1.05 99 17 353 59氨水 0.88 25~28 15 400 676mol/L 500(1+1) 334(1+2) 1mol/L 83 56- 10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4 溶液浓度的表述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本标准中采用的溶液浓度有下述几种表示方法 4.1 物质的量浓度 即 1 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物质的量。用 CB 表示,单位是 mol/L,B 是基本单元。 4.2 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 是指 100ml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用%(m/v)表示,一般固体试剂用水稀释 常用此法。例 10%NaCl 是指 100ml 溶液中,含有 10 克氯化钠。 4.3 体积――体积百分比浓度 是指 100ml 溶液中所含的液体试剂的毫升数,用%(v/v)表示,一般液体试剂用 水稀释常用此法。例如:70%乙醇溶液,是指 100 毫升乙醇溶液中含有 70 毫升无水乙 醇。 4.4 质量百分比浓度 是指 100 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各种市售酸、碱常用此表示其浓度。用% (m/m)表示,一般在浓酸、浓碱稀释用此法,例如:30%H2SO4 溶液,是指 100 克 溶液中含有 30 克浓 H2SO4(ρ=1.84 n=96%)。 4.5 体积比浓度 是指液体试剂相互混合或用溶剂(大多为水)稀释时的表示方法,常用(m+n) 或(m:n)表示。例如:盐酸溶液(1+5),表示 1 体积浓盐酸与 5 体积试剂水相混 和而成的溶液。 4.6 质量浓度 表示 1 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用 g/L 表示。当浓度很稀时,可用 mg/l、ug/l 表示(过去用 ppm、ppb 表示),本标准中用的较多的溶液浓度表示法是质量浓度。 例如:5g/l NaCl 溶液,表示 1L 溶液中含 NaCl 5 克。 5 分析结果的表示 5.1 分析结果的单位 标准中使用的单位为国家规定的法定单位。某些不属于法定单位的特殊单位将在 方法中具体说明。 5.2 有效数字- 11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有效数字是指有意义的数字。分析工作中的有效数字是指实际能测得的数字。它 不仅表示数字的大小,还表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一个分析数据仅最后一位是可疑数 字,对可疑数字以后的数字应根据数字修约规则,一次修约成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的 分析结果数据。 有效数字报告的位数,只能在方法的灵敏度以内,不得任意增加位数。例如,在 说明标准溶液浓度时,常写作 1.00ml,含 0.500mg 某离子,此数字表示体积准确到 0.1ml,重量准确到 0.01mg。 5.3 重复性 指同一试样,同一分析人员在相同条件下多次平行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标准 中指的是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 5.4 再现性 指同一试样,由不同操作人员在不同实验室、不同条件下进行多次分析的平均结 果之间相符合的程度。标准中指的是两人两次平行测定,分析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 5.5 允许差 是对测定结果误差范围的规定。 也称为允许误差, 标准中的允许差是指同一试样,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允许的最大误差,即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 5.6 测定次数 在一般情况下,取两次平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分析结果报告值,如果两次平 行测定结果绝对误差超过允许差。则要进行第三次测定。若第三次测定值与前两次测 定值的绝对误差都小于允许差,则取三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分析结果;若第三次 测定值与前两次测定值中某一数值误差小于允许差,则取该两数值算术平均值为分析 结果,另一测定值舍弃。若三次平行测定值之间绝对误差均超过允许值,则数据全部 作废,查找原因后再进行测定。 5.7 极限数值的判定方法 在判定检测数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将检验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 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修约值比较法与全数值比较法。 5.7.1 修约值比较法 将测定值或其计算值进行修约,修约位数与标准规定的极值数值书写位数一致。- 12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将修约后的数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进行比较,以判定实际指标或参数是否符合标 准要求,我厂产品甲醇、固体硫磺的检验结果判定按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5.7.2 全数值比较法 将检验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不经修约处理,(或可作修约处理,但应表明 它是经舍、进,或未进未舍而得)而用数值的全部数字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 较,只要越出规定的极限数值(不论越出的程度大小),都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要求, 示例见表 2。 5.7.3 对附有极限偏差值的数值,对牵涉到的安全性能指标如计量仪器中有误差传 递的指标或其它重要指标,应优先采用全数值比较法。 5.7.4 标准中各种极限数值(包括带有极限偏差值的数值)未加说明时,均指采用全 数值比较法,如规定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应在标准中加以说明。 5.7.5 对同样的极限数值,若它本身属于标准要求,则全数值比较法比修约值比较法 相对严些。 表 1:修约值比较法 表 2:全数值比较法项 目 极限数值 测定值或其计算值 0.7904 密度(ρ20)3 (g/cm )修约值 0.790 0.791 0.792 0.793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不符 符合 符合 不符0.791~0.7920.5 0.7926项目极限数值测定值或其计算值 97.01修约值 97.0(+) 97.0 97.0(-) 96.9(+)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符合 符合 不符 不符NaOH 含量% 优极纯≥97.097.00 96.98 96.94- 13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第一章1 总则 1.1 适用范围通则本标准所提供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工业锅炉、蒸汽汽轮机、各种工业设备所用水和 原水、脱盐水、锅炉水、工业循环冷却水、废水及蒸汽、冷凝液的质量检测。 1.2 有的项目列有两种以上的分析方法,可根据不同水质范围和具体条件选用。规定 适用于运行控制监督的方法,只适合于生产运行控制的使用。 2 分析室2.1 分析室装置 分析室应具有进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所使用的一般仪器和设备。 2.2 仪器校正 分析室使用的各种具有量传递的仪器原则上都要校正。分析天平及其砝码每年应 进行一次校正;仪器分析所用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刻度、pH 计或离子计的毫伏 刻度、高温电炉的热电偶等可根据说明书要求进行校验;容量仪器的容积校正,可根 据实验室的要求进行校正。 2.3 分析室制度 分析室首先要建立完整的、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组织机构。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能 保证分析室正常工作的秩序和分析数据可靠性的各种制度。如取样制度、化学监督制 度、 分析数据的校验和审核制度、 各种仪器的维修和使用制度、 各类分析结果的记录、 报表、资料档案的保管制度。 2.4 分析室环境 为保证分析数据的可靠和精密仪器的灵敏、准确度不降低,对分析室环境应有一 定的要求。普通分析室要求环境整洁、安静,并装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精密分析室 的环境除符合普通分析室要求之外,还应采取防尘、防震动的措施。视试验要求,可 加装恒温和空调设备。 2.5 使用有毒试剂时的防护和保健措施 使用对人体有毒害的化学试剂(如汞、氢氟酸、有毒害的有机试剂等),应采 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对含有毒害物质的废液,应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 14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3 水样采集 3.1 取样量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单项分析可取样 500~1000ml,全分析取样 ml,或根据具体分析项 目而确定取样量。 3.2 取样点 一般应设有专门取样点,水样要长流,若不能长流时应保持以 500~1000ml/min 速度排放。取样管越长、排放时间越长。对于温度较高水样,应冷却至室温。取样点 附近不应有易进入水样的污染性气体,以免水样失真。 3.3 采样容器 一般用无色硬质玻璃瓶;测定对光敏感的组分,应用棕色瓶;做微量二氧化硅、 钠离子及脱盐水、 蒸汽、 冷凝液等微量分析应用塑料瓶; 做有机物组分不宜用塑料瓶; 测定溶解氧、二氧化碳应采用专门取样瓶。所有取样瓶都应专用,并定期用相应洗涤 剂进行清洗。 3.4 采样 采样前,用水样充分置换取样瓶三次以上,采样时,取样瓶口不能触及采样管, 以免污染。取水样时,应取满取样瓶,以防气体的浸入或逸出。对于河水、池水,应 取水层中部的水样。最好取不同深度、不同位置水样等体积混合,以具代表性。若采 样点附近有易使水样污染的气体。应采用溢流式取样,如溶解氧。测定某些易吸附、 易挥发、易沉淀物质时,应加入专门试剂固定。 4 分析方法选择4.1 低含量、微量组分 一般选用分光光度法,此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但误差大。 4.2 常量组分 一般选用滴定分析法,该法操作简单,精确度高。 4.3 高含量组分 在一定范围内可采用稀释法,但稀释倍数大,易引入误差。可直接采用重量法, 该法操作繁杂,耗时长,准确度高。 另外:K+、Na+测定可用火焰光度法及电化学法,PH、电导率、溶解氧、COD 可采- 15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用电化学法。各种含量界限,并无严格规定,具体分析中灵活掌握。 5 分析顺序5.1 极易变化组分 应在现场取样分析,如水温、PH 值、电导率、易变化的溶解性气体,如溶解氧、 余氯、二氧化碳等。若现场不具备分析条件可以先加试剂固定。 5.2 不够稳定组分 应取回化验室迅速分析,如联胺、NO2―、NH3―N、Fe2+、色度、浊度、COD、 BOD5 等。 5.3 较稳定组分 可缓行分析,如总碱度、氧化物、二氧化硅、溶解性固体等。 5.4 稳定组分 可最后分析,如总固体、总铁、硫酸盐、重金属盐等。但应注意,铜、铁等放置 时间过长易被器壁吸附。 5.5 对于一些不稳定离子不能及时分析时,可加入一定试剂保存。 5.5.1 游离 CO2 可加入过量饱和 Ba(OH)2,同时取水样测定碱度。 5.5.2 硫化物,每升水中加入 20 毫升 350g/L 乙酸镉溶液。 5.5.3 铜、锌,每升水中加入 2~3 毫升浓盐酸,(盐酸中不得有待测离子)并注明 加入量。 5.5.4 铁(高含量)每升水中加入 10ml(1+1)硫酸及 1~1.5 克硫酸铵。 5.5.5 铁(低含量)每升水中加入 30~50ml PH=4 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水样混浊 可先迅速过滤后加入试剂。注明加入量。 5.5.6 酚及氰化物:每升水中加入 1ml 50%氢氧化钠溶液摇匀。 5.5.7 溶解氧,按溢流法取满水样,将移液管伸入液体底部,于每 250ml 水样中加入 1 毫升硫酸锰,3 毫升碱性碘化钾,盖好后无气泡。 5.5.8 化学耗氧量(COD)、化合氮,每升水样中 加入 2 毫升(1+1)硫酸。 5.5.9 生化需氧量(BOD5),应储于 3~4℃冰箱中。 5.5.10 总固体及悬浮物,每升水样中加入 2 毫升氯仿。 所有试剂应在现场取样时加入,摇匀并盖好塞子。- 16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6 分析结果的审查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6.1 总离子平衡法 根据水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则,水中各种阳离子与各种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总数必然 相等。 即 ΣC 阳=ΣC 阴ΣC 阳= Na+ /22.99 + K+/39.10+ Ca2+/20.04 + Mg2+/12.15+ NH4+/18.04+…… ΣC 阳= SO42―/ 48.03+ Cl―/35.45 + NO3―/ 62.00 + PO43― / 31.66 + CO32―/30.00+ OH― /17.01+ HCO3― / 61.02 + SiO32― / 38.04 + …… 式中:ΣC 阳――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mmol/L ΣC 阴――各种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mmol/L Na+、K+、SO42―、 Cl― ――实际分析离子浓度。mg/L 22.99、39.10、……48.03、35.45――各离子的摩尔质量,mg/mmol 分析误差 δ = ( ΣC 阳―ΣC 阴)× 100 / ( ΣC 阳+ΣC 阴)≯± 5%一般认为分析项目不全面时-5%<δ<+5 是允许的。严格地说,误差≯± 2%。 如果 δ 超过± 5%,则表示分析结果不正确,或者是分析项目不全面。 6.2 PH 的校核 对于 PH 值小于 8.3 的水样,其 PH 可根据重碳酸盐和游离二氧化碳含量算出。 PH=6.37+1gC(HCO3―)-1gC(CO2) 式中:C(HCO3―)――重碳酸盐碱度,mmol/L C(CO2)――游离 CO2 含量,mmol/L PH 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一般应小于 0.2 个 PH 单位。 6.3 天然水中硬度、碱度和主要离子间关系 在不含负硬的一般低含盐量天然水(总硬度>总碱度)中,所含碳酸根,重碳 酸根、钙、镁、硫酸根、氯根、钠、钾等离子有如下关系(各离子单位是 mmol/L) [HCO3―+SO42―+Cl―+CO32―]>[Ca2++Mg2+]>[HCO3―+CO32―] [SO42―+Cl―]>[Na++K+] [Ca2++Mg2++Na++K+]≈[HCO3―+SO42―+Cl―+CO32―] 6.4 溶解性固体与阴、阳离子关系- 17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一般说来,水的总含盐量是水中阴、阳离子浓度(mg/L)总和。 总含盐量=ΣC 阳+ΣC 阴 通常用溶解性固体(RG)来表示水中总含盐量,但需作如下校正: 6.4.1 碳酸氢根浓度校正 HCO3―在蒸干过程中,发生下述反应: 2 HCO3― ―→CO32―+CO2↑+ H2O 由于 HCO3-变成 CO2 和 H2O 挥发而损失,其损失量为: CO2+H2O 2 HCO3― 6.4.2 其它部分校正 测总的溶解性固体除包括水中阴、阳离子浓度总和外,还包括胶体硅酸、铁、 铝氧化物以及水溶性有机物等。 溶解性固体 RG=(SiO2)全+R2O3+Σ 有机物+ΣB 阳+ΣB 阴 -1/2 HCO3― 所以校正溶解性固体(RG)校=RG-(SiO2)全-R2O3-Σ 有机物+1/2HCO3― 式中:(SiO2)全――全硅含量(过滤水样),mg/L R2O3――铁、铝氧化物含量 ,mg/L ΣB 阳――除 Fe3+、Al3+、Fe2+外阳离子浓度之和,mg/L ΣB 阴――除活性硅外,阴离子浓度之和,mg/L Σ 有机物――水溶性有机物总量,mg/L 由于水中有机物很小,可忽略不计 (RG)校 =RG-(SiO2)全-R2O3+ 1/2HCO3― 分析误差 δ =[RG 校-(ΣB 阳+ΣB 阴)]× 100 /(ΣB 阳+ΣB 阴) ≯± 5% 对于含盐量<100mg/L 水样,δ 可放宽至 10%。 62 122 2 1- 18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第二章第一节 1 适用范围阳离子分析PH 值的测定――酸度计法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 PH 值在 0~14 范围内的测定,同时还适用于脱 盐水、天然水、锅炉水、污水等水样 PH 值的则定。 2 方法原理 PH 值为水中 H+浓度的负对数。PH 值的大小在一定意义上表示了溶液的酸碱性, 可以将规定的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将两个电极插入同一 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通过测量两电极之间的电动势来测定溶液的 PH 值。在实际工作 中,通过用标准 PH 缓冲溶液定位可直接测定待测液 PH 值。 3 试剂3.1 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C6H4CO2HCO2K)=0.05mol/L 称取 10.24 克预先于 110℃±5℃干燥 1h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无 CO2 水中, 稀至 1000ml。 3.2 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KH2PO4)=0.025mol/L;C(Na2HPO4)=0.025mol/L。 称取 3.39 克磷酸二氢钾和 3.53 克磷酸氢二钠溶于无 CO2 水中,稀释至 1000ml; 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预先在 120±10℃干燥 2h。 PH 标准缓冲溶液配制表名 称 成 份 及 浓 度 每 1000mL 水溶液所需 药品的质量pH=4.00 标准缓冲溶液(20 ℃) pH=6.88 标准缓冲溶液(20℃) pH=9.22 标准缓冲溶液 (20℃)0.05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 10.21g KHC8H4O4(GR) 0.025mol/L 磷酸二氢钾 0.025mol/L 磷酸氢二钠 0.01mol/L 硼砂溶液 3.388g KH2PO4 (GR) 3.533g Na2HPO4(GR) 3.810g Na2B4O7(GR)3.3 硼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Na2B4O7?10H2O)=0.01mol/L 称取 3.80 克十水合四硼酸钠溶于无 CO2 水中,稀释至 1000ml。 说明:1、可用市售的经计量合格的袋装 PH 标准缓冲溶液固体粉未直接配制。 2、配好的 PH 缓冲液应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用后盖严,有效期两个月。- 19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不同温度下 pH 标准缓冲溶液的 pH 值温 度℃ 邻苯二甲酸氢钾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4.003 3.999 3.998 3.999 4.002 4.008 4.015 4.024 4.035 4.047 标准溶液 中性磷酸盐 6.984 6.951 6.923 6.900 6.881 6.865 6.853 6.844 6.838 6.834 硼酸盐 9.464 9.395 9.332 9.276 9.225 9.180 9.139 9.102 9.068 9.0384仪器4.1 酸度计 (测量范围:0~14.00PH;读数精度:0.01PH)。 4.2 玻璃指示电极 4.3 饱和甘汞参比电极 4.4 复合电极:可代替玻璃指示电级和饱和甘汞参比电极使用。 4.5 温度计(测量范围 0~100℃)。 4.6 塑料烧杯(100mL) 5 分析步骤5.1 电极的准备:第一次使用的复合电极或长期停用的复合电极,在使用前必须在纯 水中浸泡 24h 以上。 5.2 仪器的标定 仪器开启 30min 后,按仪器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温度补偿和标定操作。 5.3 水样的测定 将塑料烧杯及电极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被测水样冲冼 3 次以上。然后,将上 述电极插入水样中,摇动烧杯,使水样均匀,待读数稳定后,读出水样的 PH 值。 6 分析结果 直接读数,被测试样的 PH 值应精确到 0.01PH 单位。(试样温度应精确到 1℃)。- 20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7 允许差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两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1PH 单位。 8 注意事项8.1 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中浸泡 24h 以上,使用后应立即用水清洗并浸入水中保 存,若长期不用时应存放于干燥密闭处,电极插头部分应保持清洁干燥。若电极上有 油污, 可用 5~10%的氨水或丙酮清洗; 沾染无机盐类可用 0.1mol/L 的 HCl 溶液清洗 ; 钙、镁积垢可用 EDTA 溶液溶解;在含胶质溶液或含蛋白质溶液(如血液、牛奶)中 使用后,可用 1mol/L HCl 溶液清洗。清洗电极不可用脱水性溶剂(如 K2Cr2O7 洗液、 无水乙醇和浓 H2SO4)等,以防破坏电极功能。 8.2 PH 电极每天或测定数据有较大偏差时应以浓度相近的 PH 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标定。 8.3 饱和甘汞参比电极使用时电极上端小孔的橡皮塞必须拔出,以防止产生扩散电位 影响测定结果。电极内氯化钾溶液中不能有气泡,以防止断路。溶液中应保持有少许 KCl 晶体以保证氯化钾溶液的饱和。注意电极液络部不被沾污或堵塞,并保持液络部 有适当的渗出流速。 8.4 饱和甘汞电极的饱和 KCl 溶液的液面应高过汞体。 当饱和甘汞电极的外表附有 KCl 溶液或晶体时,应及时冲洗干净。 8.5 测定时饱和甘汞电极下端应稍低于玻璃电极的玻璃球,以免操作不慎时使杯底碰 破玻璃球。 8.6 酸度计是高输入抗阻(≥1012Ω )的毫伏计,使用时要注意甘汞电极接线柱与玻 璃电极插口之间绝缘性能良好。否则读数不稳且不准。 8.7 当使用复合电极时,复合电极在第一次使用前须在水中浸泡 24h 以上,使用后应 立即清洗并浸于 3mol/L KCl 溶液中保存。 9 附注 本方法参考 GB/T
并结合精密 PH 计实际编写。- 21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第二节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钠含量的测定甲法――火焰光度法 钠是水中常见阳离子,钠高说明水的电导率高,含盐量增加。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循环冷却水和天然水中钠离子的分析方法,其浓度范围大于 0.25mg/L。 2 方法原理 利用火焰热能使钠离子激发而发射特征光谱,其发射谱线的强度与含量在一定浓 度范围内成正比,用试样和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就可求出试样中的钠离 子含量。也可以从仪器显示屏上直接读数。 3 试剂3.1 低标标准混合溶液 贮备溶液 a: 称取 152.56mg 经 105 ℃干燥约 2h 的优级纯氯化钾 (GB646) 于 250mL 烧杯中,用 100mL 去离子水溶解,然后定量转移至 1L 容量瓶中,定容、混匀。该溶 液 1L 含 80.00mg 钾离子。 贮备溶液 b:准确称取 660.86mg 经 105℃干燥 1h 的优级纯氯化钠于 250mL 烧杯 中,用 100mL 去离子水溶解,然后移至 1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摇匀。该溶 液 1L 含 260.04mg 钠离子。 标准溶液 c: 准确吸取 2.50mL 贮备溶液 a 及 25.00mL 贮备溶液 b 于 250ml 容量瓶 中。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摇匀。该溶液 1L 含 0.80mg 钾离子和 26.00mg 钠离子。 3.2 高标标准混合溶液 贮备溶液 a: 称取 533.96mg 经 105 ℃干燥约 2h 的优级纯氯化钾 (GB646) 于 250mL 烧杯中,用 100mL 去离子水溶解,然后定量转移至 1L 容量瓶中,定容、混匀。该溶 液 1L 含 280.00mg 钾离子。 标准溶液 b:准确称取 915.04mg 经 105℃干燥 1h 的优级纯氯化钠于 250mL 烧杯中, 用 100mL 去离子水溶解,然后移至 1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摇匀。该溶液 1L 含 360.00mg 钠离子。- 22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标准溶液 c: 准确吸取 5.00mL 贮备溶液 a 及 100.0mL 贮备溶液 b 于 250ml 容量瓶中。 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摇匀。该溶液 1L 含 5.60mg 钾离子和 144.0mg 钠离子。 4 仪器4.1 火焰光度计:FP640 型 4.2 其他化验室常用仪器 5 分析步骤 5.1 将使用的火焰光度计按仪器说明书启动,预热约 15 分钟。 5.2 水样的测定 5.2.1 用低标标准混合液进样,调节“低标”旋钮,使仪器显示钾含量数值为 4(扩 大 5 倍);钠含量数值为 26.0。 5.2.2 用高标标准混合液进样,调节“高标”旋钮,使仪器显示钾含量数值为 28(扩 大 5 倍);钠含量数值为 144.0。 5.2.3 反复进行多次调节,使高、低标显示数值与要求数值基本一致。 5.2.4 将待测水样进样,并记录仪器显示的读数。 6 分析结果 6.1 水样中钠离子的含量 X(mg/L)与仪器显示的数值相同。即 X 钠=m 钠 6.2 水样中钾离子的含量 X(mg/L)按下式计算: X 钾=m 钾/5 式中:X 钠―钠离子含量,mg/L。 X 钾―钾离子含量,mg/L。 m 钠―仪器显示的钠离子读数,mg/L。 m 钾―仪器显示的钾离子读数,mg/L。 5 ―钾的显示数值与实际含量间的换算系数。 7 注意事项7.1 被测样品浓度应处于低、高标浓度范围以内,若用低、高标定位后,测定试样时, 发现仪器上无读数显示,在排除仪器方面因素外,则说明所选低、高标定位液,浓度 范围不当,应重新确定定位液低、高标浓度(单位为 mg/L)。 7.2 为保证高、低不同浓度的测量范围,定位时要求进行几次调节,使显示与低、高- 23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标浓度基本一致,才能进行样品测定。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7.3 若水样混浊,需要用慢速定性滤纸过滤后再测定,以免堵塞进样毛细管。 7.4 若水样超量程,需要进行稀释,测定结果需要乘以稀释倍数,才是最终结果。 8 FP―640 火焰光度计开机步骤 1)、按下电源开关,启动空气压缩机,可见压力表逐渐上升至 0.15MPa 位置上。 打开进样开关,将吸管插入溶液,溶液随吸管进入雾化室,不久在废液皿内有溶液流 出,这表示仪器进样雾化正常。 2)、将燃气阀逆时针旋动,在未点火时,揭开烟囱上盖,可闻到(液化石油气) 味。接着按点火开关,使压电陶瓷放电,引燃燃烧喷口。若点燃困难,可调节燃气阀 流量,使燃烧喷口在点火时引燃。 进样开关放置“开”处,调节燃气阀,使火焰成为约 40cm 高的锥形火焰,火焰 底部稍带弯曲的焰形。盖上烟囱盖,从观察窗观看火焰是否稳定,适当调节燃气阀, 使火焰呈稳定状态。点火时,可不必揭盖,直接引燃亦可。 3)、预热约 15 分钟,使读数稳定可靠后再进样。 FP―640 火焰光度计关机步骤: 先关掉空气压缩机开关,使压力表压力下降至 0MPa 位置,检查无泄露后,关 掉电源开关。燃气阀不用再动,等到下次做样时可不用再调节。 9 附注:本方法根据 GB/T 10539-89 及 FP―640 火焰光度计实际编写。乙法 ―― 钠离子选择电极法(低含量)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脱盐水、锅炉给水、蒸气、凝结水等水样中微量钠离子的测定,测 定范围为 PNa:0~8。 2 分析原理 当钠离子选择电极(即 PNa 电极)与甘汞电极(即参比电极)同时浸入含 Na+的 溶液时,就组成了一个原电池,该原电池的电动势(ε )由 PNa 电极和参比电极之电 位决定。 由于参比电极的电位恒定不变, PNa 电极电位在一定温度下仅随溶液中 Na+ 活 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得到下述关系式:- 24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ε =ε 0-(2.303 RT/nF)PNa 式中:ε ―原电池电动势,V ; (25℃)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1)ε 0―电极系统的截距电位,在一定条件下可看成一 常数 ; R―气体通用常数(8.314 J?K-1?mol-1); n―参加反应的电子得失数; F-法拉第常数(9.65?104 C?mol-1); T-溶液的绝对温度(273+t℃); PNa―被测溶液的 PNa 值; 用一台高阻抗输入的毫伏计, 可以测得ε 值, 由 (1) 式很容易求得待测溶液的 PNa 值(实际上由仪器直接测得)。 为减小温度的影响,定位溶液的温度和水样温度相差不宜超过±5℃。氢离子和 钾离子对水样中 Na+的测定有干扰,前者可由加入碱化剂使待测液的 PH 值提高到 10 以上来消除,后者须控制 CNa+∶CK+至少为 10∶1。 3 试剂3.1“无钠水” “无钠水”即通常所用的高纯水,若高纯水仍不能满足要求,则可用亚沸蒸馏器 进行二次蒸馏,所制得的无钠水应放入专用聚乙烯瓶内,盖紧瓶塞后于冰箱内贮存。 3.2 PNa2 标准贮备溶液(Na+浓度 10-2mol/L) 精确称取 0.5845g 经 250~350℃干燥 1~2h 的基准(或优级纯)氯化钠试剂,溶 于无钠水中,然后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3.3 PNa4 标准定位液(Na+浓度 10-4mol/L) 将 PNa2 标准贮备液用无钠水准确稀释 100 倍。 3.4 PNa5 标准定位液(Na+浓度 10-5mol/L) 将 PNa4 标准贮备液用无钠水准确稀释 10 倍。 3.5 PNa6 标准定位液(Na+浓度 10-6mol/L): 将 PNa5 标准贮备液用无钠水准确稀释 10 倍。 3.6 0.4mol/L 二异丙胺溶液(碱化剂) 取二异丙胺母液 7.0mL,用无钠水稀释至 100mL,贮于小塑料瓶中。- 25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3.7 混合指示剂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0.1%酚酞乙醇指示剂 与 0.1%百里酚酞乙醇指示剂以 1s1 比例混合。 4 仪器4.1 数字式钠离子浓度计:DWS-295 型(仪器精度±0.01PNa,具有斜率较正功能); 4.2 钠离子选择电极(钠玻璃电极);甘汞电极; 4.3 塑料烧杯(100mL)。 5 分析步骤5.1 开启仪器预热十分钟。 5.2 向 PNa2、PNa5 标准定位液、无钠水及水样中滴加 3~5 滴混合指示剂和 0.4mol/L 二异丙胺溶液数滴,进行碱化,调节 PH 在 10~11 之间(混合指示剂由无色变为紫红 色)。 5.3 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标定 5.4 水样的测定 5.4.1 仪器预热十分钟, 用碱化后的无钠水反复冲洗塑料杯, 将无钠水倒入塑料烧杯, 将吸样管插入烧杯中,开泵,置换管路,使仪器读数在 PNa6.5 以上。 5.4.2 以碱化后的待测水样冲冼塑料杯三次以上,将水样倒入塑料烧杯,将吸样管插 入烧杯中,开泵,进行测量。等仪器所显 PNa 值稳定后按“浓度”键读数,记录结果。 5.4.3 用碱化后的无钠水代替样品清洗管路,使仪器读数在 PNa6.5 以上。再输入适 量 PNa4 标准溶液浸泡电极,最后把参比电极提高放置。关闭仪器电源。 6 分析结果 由仪器直接显示结果,可进行 PNa、Na+浓度值的切换。 7 注意事项7.1 钠离子选择电极用后应浸泡在碱化后的 PNa4 标准溶液中。长时间不用时以干放 为宜,干放前应用无钠水清洗干净。若电极定位时间过长,测定时反应迟钝,线性变 差,则说明电极已经衰老或性能变坏,应更换新电极。新的或久置不用的 PNa 电极, 重新使用时,在进行预处理后应用碱化的无钠水浸泡 3 小时以上方可使用。 7.2 甘汞电极应浸泡在 0.1mol/L 氯化钾溶液中。长期不用时应干放保存,并套上专 用的橡皮帽,防止内部变干而损坏电极。重新使用时,将内电极先在 0.1mol/L 氯化- 26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钾溶液中浸泡数小时。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7.3 甘汞电极使用时, 应定时添加 0.1mol/L 氯化钾溶液于甘汞电极内, 以免溶液液面 低于汞体。 7.4 当水样温度低于 20℃(特别低于 10℃)时,钠玻璃电极的内阻增加,响应时间延 长,为确保测量精度,应将水样温度增高至 20℃后再行测量。 7.5 所用试剂瓶和取样瓶都应为塑料制品,塑料容器用洗涤剂清洗后用(1+1)盐酸 浸泡半天,然后用无钠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各取样及定位用塑料容器都应专用, 不宜更换不同浓度的定位溶液或互相混淆。 8 附注 本方法参考 GB/T ,并结合 DWS-295 型数字式钠离子浓度计实际编写, 适合低钠测定。第三节钾离子的测定 ――火焰光度法通过分析 K+,调控循环水浓缩倍数,加强循环水质量管理。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锅炉水、天然水和循环冷却水中钾离子含量的测定,其测定范围是 K+含量在 0.5~10.0mg/L。 2 方法原理 用火焰激发溶液中的钾离子而产生钾的特征辐射光谱,进而测定其强度,该特 征辐射光谱的强度与钾离子的含量成正比。水样中的钙、镁、钠离子产生的辐射光谱 的干扰,可用钠的缓冲溶液来消除,(即辐射缓冲溶液去消除)。 3 4 5 6 7 8 试剂 仪器 同第二节钠离子含量测定――火焰光度法 同第二节钠离子含量测定――火焰光度法 同第二节钠离子含量测定――火焰光度法 同第二节钠离子含量测定――火焰光度法 同第二节钠离子含量测定――火焰光度法分析步骤 分析结果 注意事项附注:本方法根据 GB/T 10539―89 及 FP―640 火焰光度计实际编写。- 27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第四节氨态氮的测定甲法――奈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水中氨氮大多来自含氮有机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的分解还原,主要以 游离氨(NH3)和铵盐(NH4+)形式存在于水中,是水体受污染的标志之一。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循环冷却水、天然水、工艺冷凝液中氨及铵离子(NH4+)的测 定。测定范围为 0.025 mg/L~2 mg/L。 2 方法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水样中 NH3(原存 NH3 和 NH4+转化的 NH3)与奈氏试剂[HgI2?2KI] 反应生成棕色浑浊液,其色度与 NH3 含量成正比,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反应式 如下: NH4++OH-→NH3+H2O NH3+2[HgI2?2KI]+3NaOH→NH2?HgI?HgO↓ +4KI+3NaI+2H2O 3 试剂3.1 酒石酸钾钠水溶液:50% 3.2 奈氏试剂[HgI2?2KI]:称取 10gHgI2 和 7gKI,溶于少量无氨蒸馏水中,另取 16gNaOH 溶于 50ml 蒸馏水中,冷却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并稀释至 100ml,待溶液澄 清后,小心倾出上层清液贮存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有效期一个月)。 3.3 铵标准贮备溶液 (1mg/ml) : 准确称取 2.972 克于 105℃干燥至恒重 (约 2 小时)的基准氯化铵,溶于水中,转移到 1 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4 铵标准工作溶液(0.01mg/mL)吸取上述标准贮备液 10mL 于 1 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4 仪器 附 1cm 比色皿。4.1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4.2 具塞比色管:50ml 4.3 一般实验室玻璃器皿- 28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5 分析步骤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5.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 0,1.0,2.0,4.0,6.0,8.0,10.0ml 铵标准工作液于 50ml 比色管中,分 别加水到半刻度处,再加 1 mL50%酒石酸钾钠溶液,充分混合。各加入 1mL 奈氏显色 剂并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10min,于 430nm 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用 1cm 比色皿测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铵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2 水样测定 取 25ml 水样于 50ml 比色管中,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进行操作,测其吸光度,同 时做试剂空白。 6 结果计算 水样中铵含量 NH4+(mg/L)=( m /V )?103 式中:V――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l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水样中铵质量,mg。 7 允许差 铵含量在 1.5mg/L 时,平行测定两结果之差,不大于 0.16mg/L。取平行测定两结 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8 注意事项8.1 配制奈氏试剂时,NaOH 溶液冷却后才能加到 KI 与 HgI2 的混合液中。 8.2 水样中的 Ca2+、Mg2+在碱性条件下易产生白色↓,干扰 NH4+的测定,可加入酒石酸 钾钠掩蔽。水样中含有 Fe3+、CO2+、Ni2+、Ag+、Cr3+等离子时,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有色 氢氧化物↓, 干扰 NH4+的测定, 可用沉淀分离法加以除去。 (即吸取 100ml 水样于 200ml 带塞量筒中,加入 30% NaOH 0.5ml,1ml 25% Na2CO3 溶液,加水至 200ml,充分摇动 后盖紧塞子,静置数小时,吸取上层清液测定。) 8.3 浑浊水样要提前过滤,弃去初滤液 200~300ml,以防止滤纸中的氨混入。也可于 100ml 水中加入 1ml2%AL2(SO4)3 溶液,待杂质沉淀后吸取上层清液进行分析。 8.4 水样中若含有酮、醛、醇等有机物时,可将其调至酸性,加热使有机物蒸发,再 进行测定。 8.5 萘氏试剂及酒石酸钾钠不能用滤纸过滤,使用时静置使其澄清,取上层清液。- 29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8.6 若试样中氨含量偏高,可以用无氨水稀释进行测定,若氨含量大于 0.5%,则按常 量氨的分析方法进行滴定。 8.7 当水样中联氨含量大于 0.2mg/L 时,可于 50ml 水样中加入 1ml 碘标液放置 15~ 20 分钟,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操作。乙法――蒸馏―酸碱滴定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污染严重,氨氮含量较高的水样或工业废水。 2 方法原理 调节水样 PH 在 6.0~7.4 的范围,加入氧化镁使呈微碱性,加热蒸馏,释出的氨 被硼酸溶液吸收,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馏出液中 的氨:反应式如下: NH4++OH-→NH3+H2O NH3+H3BO3→(NH4)H2BO3 (NH4)H2BO3+H+→NH4++H3BO3 3 试剂3.1 盐酸溶液:C(HCL)=1.0mol/L 3.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0mol/L 3.3 轻质氧化镁(MgO):将氧化镁在 500℃下加 热,以除去碳酸盐。 3.4 溴百里酚蓝指示剂:0.05%水溶液。 3.5 防沫剂:石蜡碎片。 3.6 硼酸溶液:20g/L。 3.7 甲基红―亚甲蓝指示剂:称取 200mg 甲基红 溶于 100mL95%乙醇; 另称取 100mg 亚甲基蓝溶于 50mL 95%乙醇,以两份甲基红溶液与一份亚甲蓝 溶液混合后使用。混合液一个月配一次。 3.8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30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C(1/2H2SO4)=0.1000mol/L 4 仪器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4.1 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 长颈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 4.2 25ml 酸式滴定管。 5 分析步骤5.1 预处理 5.1.1 蒸馏装置的预处理:加入 250ml 水于凯氏瓶中, 加 0.25g 轻质氧化镁和数粒 玻璃珠,加热蒸馏,至馏出液不含氨为止,(用精密 PH 试纸试验)弃去瓶内残液。 5.1.2 氨的蒸馏与吸收:量取 250ml 水样(如氨氮含量较高,可分取适量,并加水至 250ml)移入凯氏烧瓶内,加数滴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如水样较浑浊或有色,也可 用 PH 试纸调试),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调 PH 至 7.0 左右。加入 0.25g 轻质氧 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冷凝管下端导管插入用 50ml 硼酸溶液 作吸收液的液面下。加热蒸馏至馏出液达 200ml 时,停止蒸馏。 5.2 滴定 在馏出液中,加 2 滴甲基红―亚甲蓝指示剂,用 C(1/2H2SO4)=0.1000mol/L 的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由绿色变成淡紫红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用 量。同时,用蒸馏水代替水样进行空白测定。 6 结果计算6.1 以 mg/L 表示的水样的氨氮(以 N 计)按下式计算: 氨氮(N,mg/L)= C(1/2H2SO4)?(V1―V0)?14?1000/ V 6.2 以 mg/L 表示的水样的氨含量(以 NH3 计)按下式计算: 氨氮(NH3,mg/L)= C(1/2H2SO4)?(V1―V0)?17?1000/ V 6.3 以 mg/L 表示的水样的氨离子(以 NH4+计)按下式计算: 氨氮(NH4+ ,mg/L)= C(1/2H2SO4)?(V1―V0)?18?1000/ V 式中:V1――测定水样时消耗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时消耗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 V――水样的体积,ml- 31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14――氮(N)的摩尔质量,g/mol 17――氨(NH3)的摩尔质量,g/mol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18――氨离子(NH4+ )的摩尔质量,g/mol 7 注意事项7.1 加入轻质氧化镁使溶液呈弱碱性,若 PH 过高会使有机氮分解,导致结果偏高。 7.2 蒸馏时应防止暴沸,否则造成馏出液温度升高,氨吸收不完全 。可加入几粒玻 璃珠或碎瓷片防止。 7.3 加入少许石蜡碎片于烧瓶中,可防止产生泡沫。 7.4 水样取回后,应尽快分析。 7.5 水样中含有有机挥发性胺类物质时,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7.6 当水样无色、浊度很小且不含干扰物质时,可直接滴定。 7.7 氨氮含量过低,预处理后,也可采用奈氏比色法测定。 丙法----氨氮浓度仪快速测定法 1.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天然水, 循环冷却水中氨氮含量的现场测定, 其测定范围为 0---10mg/L (以 NH3-N 计)。 2.分析原理 光吸收是电磁辐射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典型现象。当一束光穿过某物质时,其中 部分辐射将被原子,分子或晶体格吸收。其吸收的程度符合朗伯-比耳定律。 3.试剂 校准液: 氨氮(NH3-N)6.0mg/L。 4.仪器 4.1 4.2 4.3 HI96715 氨氮浓度测定仪 配套 10mL 比色皿。 一般实验室器皿。5.校准 仪器出现测值不准,错误信息时需要校准。在任何时间按 ON/OFF 键均可中断校准 过程。- 32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5.1 按 ON/OFF 键开机。 5.2 按 CAL CHECK 键 3 秒钟,进入校准模式。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5.3 将标准比色皿 A 插入测量槽内,确保槽口吻合。按 ZERO 键,几秒后出现 “-0.0-”,现在仪器已归零,可以准备校准。 5.4 取出比色皿,将标准比色皿 B 插入仪器,确保槽口吻合,按 READ/TIMER 键, 仪器将显示标准值“6mg/L”3 秒钟。 5.5 然后显示上次校准时间(如:01.08),月份闪烁,可进行日期输入。 5.5 使用 GLP/▲编辑日期, 按 CFM 键确认, 按 READ//TIMER 键在年月日之间切换。 按 CFM 键保存校准日期,仪器将显示“Stor&,然后返回测量模式。 6. 测量过程 6.1 按 ON/OFF 键开机。 6.2 将比色皿注入 10mL 的未反应样品,盖上盖。把比色皿放入测量槽内,确保 槽口吻合。 6.3 按 ZERO 键,几秒钟后出现“-0.0-”现在仪器已归零,可以测量。 9.4 取出比色皿,加入 4 滴 HI93715A-0(如果是海水,请加入 6 滴),轻轻摇动。 随后,加入 4 滴第二试剂(HI93715B-0,如果是海水,请加入 10 滴)盖上盖,轻轻 摇动,直到完全混合均匀。 9.5 将比色皿插入仪器,确保槽口吻合。 9.6 按 READ/TIMER 键 3 秒钟,将显示测量倒计时。或者,等候 3 分 30 秒,按 READ/TRMER 键进行读数。在两种情况下将显示“SIP”。 9.7 仪器会直接显示氨氮读数(NH3-N),如果以 NH3 表示则乘以 1.216。 7.注意事项 7.1 重要的是样品不能包含任何碎屑,否则将干扰读数。 7.2 每次比色皿使用时,盖紧程度必须相同。 7.3 无论比色皿何时放入测量槽内,外部必须保持干燥,都必须没有指印,油污 或灰尘。在插入前可用纯棉布或无绒布全部擦一遍。 7.4 震荡比色皿可使样品产生气泡,使读数升高。可用你的指尖摇动或轻弹比色 皿去掉气泡。- 33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7.5 加入试剂后不要让测试样品停留太久,否则会影响精确度。 7.6 可在一组测量中进行多次读数,但是每次样品都必须校零,并且校零与测量样 品使用同一比色皿。 7.7 每次测量之后立即处理样品以防玻璃被蚀。 7.8 测量中的反应时间均参考 20℃,作为一个通用的原则,若温度降为 10℃时, 时间加倍;若温度升高到 30℃,时间减半。 7.9 电池更换要在安全的环境中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电池型号。 在关机状态下降电 池盖旋开,换入新电池,重新装上电池盖。 第五节 总硬度的测定循环水受热时,硬度会引起换热器金属表面的结垢,影响换热效率。故通过分析 硬度,可了解换热器表面的结垢情况。 高硬度――配位滴定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炭黑水和循环冷却水、锅炉水中总硬度的测定,其范围为 10~500mg/L(以 CaCO3 计)。硬度超过 500mg/L 时,可适当减少取样量或将水样进行 稀释。 2 分析原理 水中的总硬度一般包括钙、镁的重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总含量。 其中重碳酸盐在煮沸后会变为碳酸盐沉淀,称为暂时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 等,经煮沸后不能除去,仍存在于溶液中,构成永久硬度。 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 在 PH=10.0±0.1 的水溶液中,当加入少许铬黑 T 指示剂(以 HIn2-表示)时,水 样中的 Ca2+、Mg2+与 HIn2-反应生成了酒红色的配位化合物: Ca2++HIn2― Mg2++HIn2- CaIn-+H+ MgIn- + H+(蓝色) (酒红色) 用 EDTA(以 H2Y2-表示)标准溶液滴定上述溶液时,水样中的 Ca2+、Mg2+与 EDTA 发生如下反应:- 34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Ca2++H2Y2- Mg2++ H2Y2- (无色) CaY2-+2H+ MgY2-+2H+ (无色)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由于 CaIn-和 MgIn-的稳定性低于 CaY2- 和 MgY2-,故很容易发生下述置换―配位反应: CaIn- + H2Y2- MgIn-+ H2Y2- (酒红色) CaY2- + H+ + HIn2- MgY2-+ H+ + HIn2- (无色) (纯蓝色)亦即指示剂完全解离出来, 溶液呈现指示剂的纯蓝色, 从而指示滴定终点的到来。 根据 EDTA 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可计算出水样的硬度。 3 试剂3.1 EDTA 标准溶液:C(EDTA)=0.01000mol/L 3.2 铬黑 T 指示剂: a 固体指示剂:称取 1.0g 铬黑 T 与 100.0g 干燥的氯化钠于研钵中混匀、研细, 储存于棕色磨口瓶中,密封保存(三个月有效)。 b 液态指示剂 1: 5g/L 乙醇溶液:称取 0.5g 铬黑 T 和 4.5g 盐酸羟胺(防止铬 黑 T 被氧化),溶解于 100ml 95%乙醇中,储存于棕色瓶中(一个月有效)。 c 液态指示剂 2: 5g/L 乙醇―三乙醇胺溶液:称取 0.50g 铬黑 T 溶解于 75ml 无水乙醇中,再加入 25ml 分析纯三乙醇胺溶液,混匀。储存于棕色瓶中(一个月有 效)。 3.3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a 称取 54g 固体氯化铵, 溶解于适量水中, 加入浓氨水 350ml, 用水稀释至 1000ml。 测定 PH 值,若不等于 10,可以水或氨水进行微调。 b 称取 67.5g 氯化铵溶于 200ml 水中,加入 570ml 浓氨水,用水稀至 1L(用 PH 计校对)。 3.4 三乙醇胺溶液:1+2 水溶液。 4 仪器4.1 100ml 量筒或 100ml 移液管;5ml 刻度吸管;- 35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4.2 250ml 三角瓶; 4.3 25ml 酸式滴定管。 5 分析步骤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取 100.0ml 水样于 250ml 三角瓶中,加入 5ml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和 适量铬黑 T 指示剂(溶液加 3 滴或 5 滴,粉末加 0.1g)。 在不断摇动下,用 C(EDTA)=0.01000mol/L 的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 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 记录 EDTA 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 V1。 同时做空白试验, 记录 EDTA 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 V0。 6 结果计算 总硬度(mmol/L)=C(EDTA)?(V1-V0)?1000/V 样 总硬度(mg/L,以 CaCO3 计) =C(EDTA)?(V1-V0)?100.08?1000/V 样 式中:100.08―CaCO3 的摩尔质量,g/mol 7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不大于 0.02mmol/L(2.0 mg/L,以 CaCO3 计)。 8 注意事项8.1 配位滴定一定要控制 PH 值,若水样呈酸性或碱性,应用 5%的氢氧化钠或 1+4 的 盐酸溶液中和后,再进行测定。 8.2 若水样硬度较高(>500mg/L,以 CaCO3 计)时,应少取水样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否则缓冲溶液加入后,CaCO3 析出,终点拖长。 8.3 若水样硬度低于 10mg/L(以 CaCO3 计)时,应用 0.001mol/L 或 0.0005mol/L 的 标准溶液、以 5ml 微量滴定管进行滴定。 8.4 若水样中含有铁、铝离子,则会干扰测定,可在加入缓冲溶液之前加入 1+2 三乙 醇胺水溶液进行掩蔽。 8.5 若水样中含有微量铜离子,对铬黑 T 指示剂有封闭作用,可加入 2%的 Na2S 溶液 1ml,使铜离子成为硫化铜沉淀而消除干扰。 8.6 若水样中含有锌离子,取样后可加β ―氨基乙硫醇 0.5 ml 加以掩蔽。若锌离子- 36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含量较高,可另测锌离子含量,从总硬度中减去。 8.7 若水样中含有较高的 CO32-和 HCO3-,会使终点延长,应事先加酸煮沸,驱除 CO2, 再进行测定。若测定有返色现象,可用中速滤纸过滤,除去悬浮的 CaCO3。 8.8 若水样为较深的颜色,会影响终点的观察,若为有机物所呈的色泽,可加 2ml 浓 盐酸或少许过硫酸铵结晶,加热脱色处理。若水样在滴定过程中,发现滴不到终点, 可能是铁、铝、铜等离子干扰,遇此情况,可在加入缓冲溶液前加入 0.2g 硫脲和 2ml 三乙醇胺(1+2)进行联合掩蔽,或先加入所需 EDTA 的 90%(记入滴定用去的 EDTA 体积内)即可消除干扰。 8.9 由于络合滴定反应较慢,在近终点时,应逐滴加入 EDTA,并剧烈振摇,从加入缓 冲液开始,至滴定结束,不要超过 5 分钟,以使 CaCO3 沉淀降至最少。炭黑水在测定 之前应用慢速滤纸干过滤。 9 附注:本方法引用标准:GB/T 6909 ―2008。乙 1 适用范围低硬度――配位滴定法本方法适用于软化水、锅炉给水、冷凝液中总硬度的测定,其范围为 1~100umol/L。 2 分析原理 在 PH=10.0±0.1 的水溶液中,用酸性铬蓝 K 作指示剂,以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 溶液由红紫色突变为蓝紫色为终点。根据消耗 EDTA 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及相应的浓 度,便可计算出水样的硬度。 3 试剂3.1 EDTA 标准溶液:C(EDTA)=0.005mol/L 即 1ml 相当于 5umol 硬度。 3.2 5%NaOH 溶液;1+4 HCl 溶液。 3.3 硼砂缓冲溶液 0.1mol/L:称取 40g 硼砂(Na2B4O7?10H2O),加 10g 氢氧化钠固体, 溶解于二级试剂水中。稀释至 1L,储存于塑料瓶中。 3.4 0.5%酸性铬蓝 K 作指示剂:称取 0.5g 酸性铬蓝 K(C16H9O12N2S3Na3)与 4.5g 盐酸羟 胺,在研钵中研细。加 10ml 0.1mol/L 硼砂缓冲溶液,溶解于 40ml 水中,用 95%乙醇- 37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稀释至 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4 仪器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4.1 100ml 量筒;1ml 分刻度吸管; 4.2 250ml 三角瓶; 4.3 10ml 或 5ml 微量滴定管。 5 分析步骤 取 100ml 水样于 250ml 三角瓶中,加入 1.0ml 硼砂缓冲溶液(PH=10.0±0.1)和 3 滴 0.5%酸性铬蓝 K 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 C(EDTA)=0.005mol/L 的 EDTA 标准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紫色变为蓝紫色为终点。记录 EDTA 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 V1。同 时以二级水做空白试验,记录 EDTA 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 V0。 6 结果计算 硬度(umol/L)= C(EDTA)?(V1-V0)?106/V 样 7 注意事项7.1 低硬度的测定,全部过程应控制在 5 分钟内完成,操作温度不应低于 15℃。 7.2 测定低硬度用的试剂溶液均应装在塑料瓶中。以免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7.3 若水样酸性或碱性太强,可以 5%NaOH 溶液或 1+1 HCl 溶液调节至中性,再进行 测定。 8 附注 本方法引用标准:GB/T 6909 ―2008。第六节 Ca2+的测定――EDTA 滴定法通过分析 Ca2+、Mg2+含量,可了解阻垢药剂的投加情况,如运行中 Ca2+、Mg2+波动 小,则说明阻垢效果好。一般通过测定 Ca2+含量,然后用总硬度减去 Ca2+含量,即得 Mg2+含量。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原水、 天然水、 循环冷却水、 预膜液或炭黑水中钙离子浓度的测定。 测定范围:10~200mg/L。- 38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2 分析原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在 PHR12 的碱性溶液中, 水样所含 Mg2+完全转化为难溶氢氧化物沉淀――Mg (OH)2,而钙仍以离子状态留在溶液中。此时,加入少许钙黄绿素指示剂后少量钙便与其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黄绿色荧光的配位化合物。当用 EDTA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溶液中 大量的 Ca2+便与之反应生成配合物 CaY2-,继续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EDTA 便夺取黄绿 色荧光配合物中的 Ca2+,使其完全解离并游离出指示剂钙黄绿素来,由于事先钙黄绿 素中混有少量酚酞,故此时溶液呈现钙黄绿素与酚酞在该碱性条件下的混合颜色―― 红色,从而指示终点的到来。(反应式可参考本章第五节――总硬度的测定) 3 试剂3.1 1+1 HCl 溶液; 3.2 20%KOH 溶液; 3.3 1+2 三乙醇胺水溶液; 3.4 EDTA 标准溶液:C(EDTA)=0.01 mol/L; 3.5 钙黄绿素―酚酞指示剂: 称取 0.2g 钙黄绿素和 0.07g 酚酞于研钵中,加入 20gKCl,研细均匀,储存于广 口瓶中。 4 仪器4.1 50ml 量筒;50ml 移液管;5ml 刻度吸管; 4.2 250ml 三角瓶; 4.3 25ml 酸式滴定管。 4.4 1000W~2000 W 电热板 5 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 50ml 经中速定性滤纸过滤的水样于 250ml 三角瓶中,加 3 滴 1+1 盐酸 溶液,混匀,加热微沸半分钟,冷却至室温。加 50ml 水,5ml 20%KOH 溶液,约 30mg 钙黄绿素―酚酞指示剂,在黑色背景下,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的黄绿色荧光 消失且溶液呈红色即为终点,记录 EDTA 标准溶液消耗体积 V1。同时做空白试验,记 录 EDTA 标准溶液消耗体积 V0。 6 分析结果- 39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钙硬度(mmol/L)= C(EDTA)?(V1- V0)?1000/ V 样 钙硬度(mg/L,以 CaCO3 计) = C(EDTA)?(V1- V0)?100.08?1000/ V 样 钙硬度(mg/L,以 Ca2+计) = C(EDTA)?(V1- V0)?40.08?1000/ V 样 式中:100.08――CaCO3 的摩尔质量; 40.08――Ca2+的摩尔质量 7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不大于 0.4mg/L。 8 注意事项8.1 此法亦可用钙―羧酸指示剂法进行测定,终点颜色为纯蓝色,其余均与钙黄绿素 指示剂法相同。 钙―羧酸指示剂配制如下:称取 0.2 克钙―羧酸指示剂[2―羟基―1―(2―羟 基―4―磺基―1―萘偶氮)―3―萘甲酸]与 20 克氯化钾混合研磨均匀,贮存于广口 瓶中。 8.2 三乙醇胺用以消除铁、铝离子的干扰,原水中 Ca2+、Mg2+测定时不用加入。 8.3 当水样中 Zn2+含量高时,可先用 200g/L KOH 溶液将水样 PH 调至 14 左右以消除干 扰。 8.4 水样中 EDTMP 大于 10mg/L,六偏磷酸钠大于 6 mg/L 时对测定均有干扰。 9 附注 本方法与 GB/T
等效。 第七节 镁硬度的测定――差减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循环冷却水、炭黑水中镁硬度的测定。 2 分析原理 在测定总硬度和钙硬度的基础上,用水中总硬度减去钙硬度便得到水中镁硬度或 镁离子的含量。 3 分析结果 水样镁硬度按下式计算:- 40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镁硬度(mmol/L)=总硬度(mmol/L)―钙硬度(mmol/L) 镁硬度(mg/L,以 CaCO3 计)=总硬度(mg/L,以 CaCO3 计)-钙硬度(mg/L,以 CaCO3 计)。 Mg2+(mg/L)= [(a1-b1)-(a2-b2)]?C(EDTA) ?24.31?103/ V 式中:a1、a2-总硬度和钙硬度消耗 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b1、b2-总硬度和钙硬度空白滴定消耗 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取样量,mL; C-EDTA △ 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g2+ 的毫摩尔质量,mg/ 24.31103-mL 与 L 的换算系数,mL/L。 4 注意事项4.1 利用本法的前提是测定总硬度和钙硬度时取样量必须相同。 4.2 其余见总硬度及钙硬度的测定。第八节 1 适用范围暂时硬度的测定――加热酸碱中和滴定法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暂时硬度的测定。 2 分析原理 水中可通过加热方法除去的硬度叫暂时硬度。通常可将一定水样加热煮沸一定时 间,由于溶剂水的大量蒸发,水中的 Ca2+、Mg2+及 CO32-浓度增大,当阴、阳离子浓度乘 积大于 CaCO3 和 MgCO3 的溶度积常数时,便发生如下所示的沉淀反应: Ca2++CO32CaCO3↓- 41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Mg2++CO32MgCO3↓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同时,水中的 HCO3-、Ca2+、Mg2+在加热条件下亦可发生如下反应: Ca2++2HCO3Mg+2HCO3CaCO3↓+CO2↑+H2O MgCO3↓+CO2↑+H2O以上四个反应均消耗了 Ca2+、Mg2+,使其部分从水中除去,而数量的减少值(暂时 硬度)可通过强酸(HCl)滴定水中 CO32-和 HCO3-的减小值(二者与 Ca2+、Mg2+反应)来 确定。 3 试剂3.1 甲基橙水溶液:1g/L。 3.2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1000mol/L 4 仪器△△移液管 4.1 100ml 量筒;100ml4.2 250ml 三角瓶;长颈漏斗;中速定性滤纸 4.3 25ml 酸式滴定管 4.4 1000W~2000 W 电热板 5 分析步骤5.1 移取两份 100ml 水样于 2 只 250ml 锥形瓶中。 5.2 其中一份加入 2 滴甲基橙指示剂, 用 0.1mol/L HCl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 (溶 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消耗标液体积为 V1。 5.3 另一份加玻璃珠, 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 并保持微沸至体积约 40ml (半小时左右) , 冷却后,用中速滤纸过滤。冲洗三角瓶与滤纸四遍,洗液连同滤液一并收入另一洁净 锥形瓶中,加 2 滴甲基橙指示剂。用 0.1000mol/L HCl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消 耗标液体积 V2。 6 结果计算 暂时硬度(mg/L,以 CaCO3 计)= C(HCl)?(V1- V2)?50.04?103/ V 样第九节永久硬度的测定――差减法- 42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总硬度的测定。 2 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 总硬度是水中暂时硬度与永久硬度的总和 即 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 故 永久硬度可按下式计算: 永久硬度=总硬度-暂时硬度 上式各项的单位均为 mg/L,均以 CaCO3 计。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永久硬度实质上是指水中钙和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等通过加热不可沉淀的硬度。第十节锌离子的测定甲法――锌试剂分光光度法 锌是阴极抑制剂, 在 PO43-存在下, 在铁的表面生成磷酸锌膜紧贴在金属管道表面, 防止管道腐蚀,通过分析 Zn2+含量,合理控制抑制剂的加入量。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和循环水中微量锌离子的测定,测定范围 0.4~5.0mg/L。 2 方法原理 在 PH=8.5~9.5 的溶液中,锌试剂与 Zn2+反应生成蓝色的配位化合物,其颜色深 浅与 Zn2+浓度成正比,该配位化合物在波长 620nm 处有最大吸收,故可用分光光度法 测定。 3 试剂3.1 氢氧化钠:1mol/L 溶液 3.2 盐酸溶液:1+1 3.3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5mol/L 3.4 甲基橙指示剂:0.02%水溶液 3.5 过硫酸铵溶液:4g/L 3.6 硼酸缓冲溶液(PH=8.8~9.0):称取 37.3 克氯化钾、31 克 H3BO3 和 8.34 克氢- 43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氧化钠溶于 60~80℃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到 1 升。 3.7 锌试剂溶液(0.2%):称 0.2 克锌试剂溶于 2ml NaOH 溶液(1mol/L)中,用水 稀释至 1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可稳定三天左右,溶液正常颜色为红色,若变为紫 色,则已失效。 也可用下面方法配制: 锌试剂乙醇溶液(0.08%):称 0.2 克锌试剂溶于 250ml 无水乙醇中,放置过夜, 使其全部溶解,贮于棕色瓶中,可稳定一个月。若溶液由红变黄,则已失效。 3.8 锌标准溶液 a)标准贮备液(0.1mgZn2+/mL): 准确称取经处理去 ZnO 膜的优级纯锌粒 0.1000g 或基准氧化锌 0.1245 克于小烧 杯中,加入(1+1)HCl 20ml,低温溶解后稍冷,用水于 1L 容量瓶中定容。 b)标准工作液(0.01mgZn2+/ml) 吸取上述标准贮备液 10.00ml 于 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临用 时配制)。 4 仪器4.1 2ml 、5ml、10 ml 分刻度吸管;50ml 量筒 4.2 50ml 比色管 4.3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620nm,附 2cm 比色皿 5 分析步骤5.1 标准曲线绘制 准确吸取 0.0、1.0、2.0、3.0、4.0、5.0ml 锌标准工作溶液于 6 支 50ml 比色管 中, 加入约 30ml 水, 向六只比色管中分别依次加入 10.0ml 硼酸缓冲溶液和 2.0ml 0.2% 锌试剂溶液(或 5.0ml0.08%锌试剂乙醇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10min 后,于 620nm 处,用 2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 标,锌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2 水样分析 5.2.1 含有机膦水样的分析 取两只 100ml 锥形瓶, 其中一只加入 10.00ml 水样 (视其中 Zn2+含量增减取样量) ,- 44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另一只不加水样留作空白。于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 0.5ml H2SO4 溶液 [C(1/2H2SO4)=0.5mol/L]和 1.0ml 过硫酸铵溶液(4g/L),加水至体积约 30ml,在 电炉上煮沸 5min 后取下冷却至室温, 加入 1 滴甲基橙指示剂, 用 NaOH 溶液 (1mol/L) 调至溶液呈黄色。其余步骤同标准曲线绘制。 5.2.2 不含有机膦的水样的分析 准确吸取 10.0ml 水样于 50ml 比色管中,加水至体积约 30ml,其余步骤同标准曲线 绘制。 5.2.3 水样中总锌的测定 吸取 10.00ml 水样于 50ml 比色管中,加入 0.5ml(1+1)HCl 使其中沉淀完全溶解 后,再用 1mol/L NaOH 溶液调 PH 值至甲基橙指示剂呈黄色。其余操作步骤则同 5.2.1 或 5.2.2(视其是否含有机磷而定)。 6 分析结果 水样中锌含量 X(mg/L)按下式计算: X(mg/L)=(m / V )?1000 式 K:m――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试样溶液的锌含量,mg V――所取试样溶液体积,ml 7 注意事项7.1 若以基准氧化锌配制标准贮备液,在加酸前应以少量水润湿之。 7.2 只测水样中可溶性锌时,水样要用慢速滤纸过滤,不用加 HCl 溶解沉淀,也不用 NaOH 调 PH。 7.3 测定 PH<4 的水样中可溶性锌时,应先以 1 滴甲基橙为指示剂,用 1mol/LNaOH 调节试样至黄色。乙法――配位滴定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用于测定锅炉用水和冷却水系统磷锌预膜液中的锌离子, 测定范围为 10~ 40mg/L。 2 分析原理- 45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在 PH5.5 时,加入过量的氟化铵掩蔽铁、铝离子,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锌离子。 3 试剂3.1 0.1%二甲酚橙水溶液:称取 0.1g 二甲酚橙,溶解于 100ml 水中。储存于棕色瓶, 有效期 2 周。 3.2 3.3 2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 80g 氢氧化钠溶解于 1000 ml 水中。 1+1 HCl。3.4 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 称取 200g 乙酸钠(CH3COONa?3H2O)溶解于 150 ml 水中,再加 9ml 冰乙酸,用 水稀释至 1000 ml。 3.5 氟化铵固体试剂。 3.6 3.7 4 无水乙醇。 EDTA 标准溶液:C(EDTA)=0.01mol/L 仪器4.1 20ml 量筒;100ml 量筒或 100ml 移液管 4.2 250ml 三角瓶;长颈漏斗;中速定性滤纸 4.3 25ml 酸式滴定管 4.4 1000W~2000 W 电热板 5 分析步骤5.1 准确吸取经中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 50ml~100ml 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 2 滴 1+1 HCl 溶液,2g 氟化铵固体试剂和 10 ml 无水乙醇,再加水 50ml。 5.2 温热至 40~50℃, 搅拌 1min, 用 2 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水样 PH 至 5.5 左右。 5.3 加 20 ml 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5 至 6 滴 0.1%二甲酚橙指示剂至 溶液呈鲜红色。立即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突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6 结果计算 Zn2+(mg/L)= C(EDTA)V?65.38?1000/ V 样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水样的锌含量。 7 允许差:(mg/L)- 46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含量范围 10.0~15. 0 15.1~20. 0 20.1~25. 0 25.1~30. 0 30.1~35. 0 室内允许差 0.89 0.90 0.90 1.02 1.42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 室间允许差 1.02 1.31 1.82 1.88 2.558注意事项8.1 滴定时要剧烈摇动,防止锌离子吸附在氟化钙上,尤其在接近终点时,更要剧烈 摇动。 8.2 水样中铁含量大于 1 mg/L 时,到达滴定终点后会有返色现象,应取第一次颜色 突变作为滴定终点。 8.3 水样中含有铜离子时,可加入 5%硫脲溶液 0.5ml 消除干扰。 8.4 不溶锌含量的测定: 取未经过滤的水样 100ml, 滴加 1+1HCl 使 PH<2, 加热煮沸, 冷却后按分析步骤进行测定,得到总锌含量。 不溶锌含量(mg/L)=总锌含量―可溶锌含量 8.5 钙离子含量大于 50 mg/L 时,锌离子可能被氟化钙吸附,使结果偏低。当钙离子 含量大于 150 mg/L 时,部分钙离子又会被 EDTA 标准溶液滴定使结果偏高。此时可改 在 PH5.0 条件下滴定。 8.6 当水样中铝离子含量大于 1 mg/L 时,可加入缓冲溶液后再加入 3%柠檬酸三钠溶 液 10 滴来掩蔽。水样中若含有有机膦酸时,可于加入氟化铵前加入 2 ml 10%酒石酸 溶液来消除。 9 附注:本方法与 GB/T 等效。 第十 一 节 铁含量的分析――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循环水中总铁的变化,反映了系统中腐蚀抑制情况,对正确调整水处理配方有着 指导意义。 1 适用范围1.1 范围Ⅰ: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锅炉水、天然水及工业废水中总铁、总 可溶性铁和二价可溶性铁的分析,其测定 Fe2+含量的范围在 0.01~5mg/L。 1.2 范围Ⅱ:本标准适用于过滤水、锅炉给水、脱盐水、冷凝液、蒸汽中总铁含量的 测定,其测定 Fe2+含量的范围在 10~200ug/L。- 47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2 方法原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用盐酸羟胺将试样中的 Fe3+还原为 Fe2+,在 PH=2.5~9 时(本标准为 4.5),Fe2+ 可与邻菲罗啉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 510nm 处,用分光光度计测 其吸光度。 3 试剂3.1 硫酸 AR 3.2 盐酸 AR 3.3 硝酸 AR 3.4 H2SO4 溶液:1+3 3.5 氨水溶液:1+3 3.6 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 PH=4.5: 称取 40 克乙酸铵溶于水中,加入(ρ =1.06 g/mL )冰乙酸 50ml,稀释至 100ml。 3.7 100g/L 盐酸羟胺溶液:称取 100 克盐酸羟胺溶于 1L 水中。 3.8 邻菲芤 5.0g/L 称取 0.5 g 邻菲ㄗ贾 0.01g),溶解于适量水中并稀释至 100ml。该溶液 避光保存,可保存一周。 或称取 0.42 g 邻菲ㄗ贾 0.01g),溶解于含有 2 滴浓盐酸的 100ml 水中。 3.9 过硫酸钾溶液 40g/L: 溶解 4g 过硫酸钾于水中并稀至 100ml,室温下贮存于棕色瓶中,此溶液可稳定放 置 14 天。 3.10 铁标准工作溶液(100ug/mL): 称取 0.05000g 纯铁丝(含铁 99.99%以上),精确到 0.0001g,置于 200ml 烧杯 中, 加入 20ml 水, 5ml 浓 HCl, 缓缓加热至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 全部转移到 500ml 容量瓶中,用高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11 铁标准工作溶液Ⅰ(20ug/mL): 用 50ml 移液管移取铁标准贮备溶液(100ug/mL)50.00ml,注入 250 ml 容量瓶 中,用高纯水稀释至刻度。只限当日使用。 3.12 铁标准工作溶液Ⅱ(1ug/mL):- 48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用 25ml 移液管移取铁标准工作溶液Ⅰ(10ug/mL)25.00ml,注入 250 ml 容量 瓶中,用高纯水稀释至刻度。只限当日使用。 4 仪器4.1 一般实验室仪器 4.2 4.3 5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附 3cm、1cm 比色皿。 w 电热板 分析步骤5.1 工作曲线的绘制 5.1.1 范围Ⅰ工作曲线的绘制(0.1~5mg/L) 分别取 0.0、0.25、0.50、1.00、2.50、5.00、7.50、10.00、12.50ml 铁标准工 作溶液Ⅰ(20ug/mL)于 50ml 比色管中,加入 0.50ml 1+3 硫酸溶液,用高纯水稀释 至刻度(相当于含铁分别为 0、0.005、0.010、0.020、0.050、0.10、0.15、0.20、 0.25mg),摇匀。 分别移入 100ml 三角瓶中,各加入 5.0ml 过硫酸钾溶液,加热微沸 40 分钟,剩 余体积 20~25ml。 冷却后转移至原 50ml 比色管中,用高纯水稀释至刻度,加入 1.0ml 盐酸羟胺溶 液并充分混匀。每个比色管中各加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慢慢滴加 1+3 氨水,使刚果 红试纸恰由蓝色转变为红紫色,此时 PH 为 3.8~4.1。 加入 2.00ml 乙酸―乙酸铵缓冲 溶液,加入 5.0g/L 邻菲芤 2.0ml,摇匀,于暗处放置 15 分钟。 用分光光度计于 510nm,1cm 比色皿,测定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 相对应的 Fe2+离子含量为横坐标,计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5.1.2 范围Ⅱ工作曲线的绘制(0~200ug/L) 分别取 0.0、0.50、1.00、2.00、3.00、4.00、6.00、8.00、10.00ml 铁标准工 作溶液于 50ml 比色管中,加入 0.50ml 1+3 硫酸溶液,用高纯水稀释至刻度(相当于 水样含铁分别为 0、0.5、1.0、2.0、3.0、4.0、6.0、8.0、10.0ug),摇匀。 加入 1.0ml 盐酸羟胺溶液并充分混匀。每个比色管中各加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 慢慢滴加 1+3 氨水,使刚果红试纸恰由蓝色转变为红紫色,此时 PH 为 3.8~4.1。加 入 2.00ml 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加入 5.0g/L 邻菲芤 2.0ml,摇匀,于暗处- 49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放置 15 分钟。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用分光光度计于 510nm,3cm 比色皿,测定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 相对应的 Fe2+离子含量为横坐标,计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5.2 样品处理5.2.1 总铁 取样后立即酸化至 PH=1,通常 100ml 水样加 1ml 浓硫酸。 5.2.2 总可溶性铁 取样后立即用中速定性滤纸过滤水样,将滤液酸化至 PH=1,通常 100ml 滤液加 1ml 浓硫酸。 5.2.3 二价可溶性铁 取样后立即酸化至 PH=1,通常 100ml 水样加 1ml 浓硫酸,避免与空气接触。 5.3 水样测定 5.3.1 总铁的测定 5.3.1.1 直接测定 5.3.1.1.1 范围Ⅰ浓度的水样: 取 50.00ml 酸化后的水样于 100ml 锥形瓶中,加 5.0ml 过硫酸钾溶液,加热微沸 40 分钟,剩余体积 20~25ml。 冷却后转移至 50ml 比色管中,用高纯水稀释至刻度。加入 1.0ml 盐酸羟胺溶液 并充分混匀。加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慢慢滴加 1+3 氨水,使刚果红试纸恰由蓝色转 变为红紫色, 此时 PH 为 3.8~4.1。 加入 2.00ml 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 加入 5.0g/L 邻菲芤 2.0ml,摇匀,于暗处放置 15 分钟。 用分光光度计于 510nm,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其吸光度。 5.3.1.1.2 范围Ⅱ浓度的水样: 取 50.00ml 酸化后的水样于 50ml 比色管中,加入 1.0ml 盐酸羟胺溶液并充分混 匀。加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慢慢滴加 1+3 氨水,使刚果红试纸恰由蓝色转变为红紫 色,此时 PH 为 3.8~4.1。加入 2.00ml 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加入 5.0g/L 邻菲 啉溶液 2.0ml,摇匀,于暗处放置 15 分钟。 用分光光度计于 510nm,3cm 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试剂空白:取 50ml 酸化后的高纯水于 50ml 比色管中,同样品溶液操作。于暗处- 50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Q/XNNY 03(ZL)J 02 01―2011 第2版放置 15 分钟后,以此溶液为参比,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5.3.1.2 如果存在不溶铁、 铁氧化物或铁络合物, 则将 50.0ml 酸化后的水样于 100ml 锥形瓶中,加 5ml 浓硝酸和 10ml 浓盐酸,混匀,加热微沸 30 分钟,加 2ml 浓硫酸并 蒸发该溶液至刚出现白色的氧化硫烟雾,不能煮干。取下稍冷,以高纯水冲洗锥形瓶 内壁。冷却后转移至 50ml 比色管中,用高纯水稀释至刻度。以下步骤同 5.3.1.1 直 接测定。 5.3.2 总可溶性铁的测定 取 50.0ml 经中速定性滤纸过滤并酸化的水样于 50ml 比色管中,加入 1.0ml 盐 酸羟胺溶液并充分混匀。其余步骤同 5.3.1.1 直接测定。 5.3.3 二价可溶性铁的测定 取 50.0ml 直接酸化的水样于 50ml 比色管中,加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慢慢滴加 1+3 氨水,使刚果红试纸恰由蓝色转变为红紫色,此时 PH 为 3.8~4.1。加入 2.00ml 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加入 5.0g/L 邻菲罗啉溶液 2.0ml,摇匀,于暗处放置 15 分 钟。用分光光度计于 510nm,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其吸光度。 6 结果计算 以 mg/L Fe2+表示的试样中总铁含量 X1 按下式计算: X1(mg/L)= (m1 / V1)?103 式中:m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以 mg 表示的 Fe2+量。 V1――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l 以 ug/L 表示的试样中可溶性铁含量 X2 按下式计算: X2(ug/L)=( m2 / V2)?103 式中:m2――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以 ug 表示的 Fe2+量。 V2――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L 7 结果报告 取平行测定两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测定结果, 铁质量浓度小于 0.100mg/L 时, 结果应精确到 0.001mg/L;0.100~10 mg/L 时,结果应精确到 0.01mg/L;大于 10mg/L 时, 结果应精确到 0.1mg/L。 铁含量小于 10ug/L 时平行测定两结果的差值为 10%~30%; 10~200ug/L 时,为 10%以内,铁含量大于 0.200 mg/L 时,平行测定两结果的差值不- 51 - -- 新能能源水质检验标准 超过 0.04 mg/L。 8 注意事项Q/XN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显色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