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到2017年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别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及原因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4|
上传日期: 18:08:2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演变及成效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演变及成效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成效,体现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宏观经济特征,且国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水平也逐渐提高。而当前加速改革步伐、继续加强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自身改革、整合货币政策的调动能力、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性等措施是宏观经济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问题详情
简述结合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试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简述结合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试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试述1999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及今后财政改革的发展趋势。2______是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3公共财政具有优化资源配置、______和稳定经济增长三大职能。4在现代社会中,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______和政府配置两种。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Error message
404,你访问的内容不存在,你懂的!
5秒后返回技校网首页您的位置:>>////>>正文
发表时间: 9:55:35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实证研究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内容提要:本文依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建立了研究我国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联立方程模型,根据年的季度数据,利用三阶段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系统估计,主要结论是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力度最大,消费其次,政府支出再次之,投资最小。因此,在目前我国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应该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搭配组合的模式,以刺激消费需求,合理安排政府支出结构,有效提高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联立方程模型一、选题的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期间伴随着相当明显的周期波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运用,作为国家赖以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从九二年我国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在1993年到1996年间,运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经济成功“软着陆”过程中,以及在1998年至2002年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治理通货紧缩、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等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起到了极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上升过程,因而从1998年开始实施了六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于2003年逐渐“淡出”。从2004年开始,我国实行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我国的宏观调控从财政政策“挑大梁”逐渐过度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互相积极配合,2004年至2007年双稳健的政策,使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由于新一轮宏观调控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之后的第一次紧缩性宏观调控,与前几次宏观调控相比出现了新的特点,特别是,几年来由于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的我国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的不断攀高以及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逐渐形成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进而引起了国内物价的持续走高和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偏热的态势,因而,在双稳健政策实施四年之后,央行从2007年以来连续六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十四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而表明货币政策转向适度从紧。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形势也急转直下,经济增长率急剧回落,国内物价也出现负增长,为此,中央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应对。那么,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效果如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成为政策制定者最关心的问题,这……(新文秘网省略177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前,西方经济理论界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讨论很少,因为,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具有充分弹性,市场可以立刻出清,因而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就象亚当?斯密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述的那样,政府通常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货币政策也只是中性的,即认为它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其重要性也只在于便利商品交换的进行,因而货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或下跌,而不会对产出等经济变量产生实质性影响。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及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使人们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影响经济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凯恩斯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性,虽然长期中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可以实现经济均衡,但短期中经济难以自动实现均衡,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重大损失,主张运用“看得见的手”对“看不见的手”进行干预,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及货币政策当局降低利率以增加投资等扩张性政策来人为地增加总需求。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主张包含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个方面,并认为在大萧条条件下财政政策更为有效。1937年英著名经济学家J?希克斯在《经济计量学》杂志上发表了《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一文,正是在这篇文章中,希克斯首先提出了IS-LM模型。后经美国经济学家A. 汉森和F.莫迪尼安尼以及克莱因等人的补充与发展形成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IS-LM模型。在60年代之前,IS―LM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理论的标准解释,从而也就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模型而被经济学界所公认,并被作为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R.多恩布施与S.费希尔甚至认为“IS―LM模型是现代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这就是说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与政策分析都是围绕这一模型而展开的。因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只能用于分析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无法分析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间的关系,及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但实际上国民收入的变动还会通过对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影响而进一步影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只有把这后一种影响包括在内才能全面分析财政政策的全部作用及其局限性。这种分析只有借助于IS―LM模型才能作到。在经济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只有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使之互相配合共同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而这种分析也要以LS-LM模型为基础。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涉及经济系统的诸多经济变量,这些经济变量之间很可能包含多个经济关系,而且有些经济变量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关系。利用单方程模型很难完整、准确地反映经济系统内的这种复杂关系,为全面地反映济变量之间互相影响而形成的反馈机制,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生的的经济效果,就需要将多个方程有机地组合起来,建立描述各种经济变量相关关系、并由多个相互联系的单一方程组成的的联立方程模型。因此,本文依据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需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以及财政收支原理建立如下联立方程模型,其中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名称先说明如下:1)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DEXIM:中国加人WTO政策变量3)ER: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外生变量)4)EX:出口商品额(按人民币计)5)RFDI: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按人民币计) (外生变量)6)FE:财政支出(外生变量)7)FI:财政收人8)GDP: 国内生产总值9)GDP23: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外生变量)10)GDPRI: GDP缩减指数11)II: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2)IM:进口商品额(按人民币计)13)INC:城乡居民收人总额(外生变量)14)LRI:一年期贷款利率(外生变量)15)LOAN: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M2:M2余额17)RETS: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SAVA: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外生变量)19)SRI:一年期存款利率(外生变量)联立方程模型:1.现实GDP方程:GDP=C(10)+C(11)RETS+C(12)II+C(13)EX+C(14)IM+
+C(15)FE2.消费方程:RETC=C(20)+C(21)RETS+C(22)GDP3.投资方程: II=C(30)+ C(31)II(-4)+C(32)LOAN4.进口方程: IM=C(40)+C(41)ER(-1)+C(42)GDP+C(43)IM(-4)+C(44)DEXIM5.出口方程:EX=C(50)+C(51)ER(-1))+C(52)IM(-3)+C(53)EX(-4)+C(54)RFDI(-4)6.GDP缩减指数方程:GDPRI=C(60)+C(61)GDPRI(-2)+C(62)M2(-1)7.消费价格指数方程:CPI=C(70)+C(71)CPI(-4)+C(72)SAVA8.财政收人方程:FI=C(80)+C(81)GDP/GDPRI)+C(82)GDP239.货币供求方程:M2=C(90)+C(91)GDP+C(92)MR10.贷款余额方程:LOAN=C(100)+C(101)(LR1-CPI/CPI(-4)+1)+C(102) SAVA(-1)/CPI(-1)11.存款余额方程:SAVA=C(110)+C(111)INC+C(112)(SRI(-2)-CPI(-2) /CPI(-6)+1)四、数据的收集与参数的估计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基本取自《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仅对少量缺少季度数据的变量在年度数据的基础进行了拆分。部分数据来自《中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在数据准备和整理运算过程中使用了Microsoft Excel。本文所选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是系统估计法,即同时对全部方程进行估计,同时得到所有方程参数的估计量。其主要方法包括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和完全信息最大似然法等。联立方程模型的系统估计法利用了联立方程组的全部信息,和单方程估计方法(即每次只估计联立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逐一完成全部方程的估计方法。)相比,参数估计结果更加有效。因此,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模型在估计时采用系统估计方法中的三阶段二乘法(3SLS)进行估计。同时,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模型在模型各个方程设定时进行了系统优选,选取经济意义和计量统计检验都比较好的变量组合,尽可能保证各个方程设定的合理性,以尽量避免在使用系统估计法时,个别方程的设定偏误对整个系统估计结果产生影响。选择相对最好的结果作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模型的最终方程组。本文利用Eviews 6.0完成联立方程估计和相关检验。估计结果如下:1.现实GDP方程按照支出法,则有:GDP=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一般宏观计量模型将上述等式作为平衡式引人到模型中。但在本模型中是作为定义方程引人的,原因主要是我们没有获得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直接季度数据,在消费方程和投资方程中是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替代的,政府购买的季度数据则完全无法获得,所以就无法用平衡式来描述GDPo根据以上设定,联立估计后得到现实GDP方程为: LOG(GDP/GDPRI)=2..*LOG(RETS/CPI)+0.*LOG(II/GDPRI)+0.*LOG(EX/GDPRI)-0.*LOG(IM/GDPRI)+0.*LOG(FE/GDPRI)
R2=0. 978570, DW=1.635.20从方程可以看到,出口额(EX)的系数0.高于消费(实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RETC)的系数为0.273和财政支出(FE)的系数0.2341以及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I)的0.201605。因此,出口额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力度最大,消费其次,投资最小。出口、消费、财政支出和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现实GDP将分别增加0.、0.605个百分点。2. 消费方程:根据上述联立方程模型,在进行联立估计后,估计结果为:LOG(RETS/CPI)=-0.+0.*LOG(RETS(-1)/CPI(-1))+0.*LOG(GDP/GDPRI)
R2=0. 992647, DW=1.452126从本消费方程可以看到,消费有很强的消费惯性,上期消费对当期消费影响都很大,可以说明我国的消费具有较大的刚性。同时可以看出,当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当期消费将增加0.个百分点,不到GDP增长率的二分之一。3. 投资方程: 在进行联立估计后,估计结果为:LOG(II/GDPRI)=-1..*LOG(II(-4)/GDPRI(-4))+1.*LOG( ……(未完,全文共14219字,当前仅显示499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