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透过现象看本质谈本质,读完让人感觉醍醐灌顶的书

25,931被浏览1,069,019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真巧,我也刚读完这本书,由于此书的出发点与我之前的兴趣点正好吻合,读起来甚为畅快。作者从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他眼中人类文明的几大脉络或说是支撑点。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观点是他所谓的“集体想象”论:一切超出我们基因能力的人类现象,如货币、政府、文学、艺术等,它们不是我们天生的能力,而是我们共同想象的产物。正是这些想象,使得智人这一物种与他们的近亲区别开来,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并极大地加速了种群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现代社会。从这一角度来阐述历史真的是非常新颖且吸引人,我是第一次读到。&br&&br&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覆盖面不同,我不知题主在这一方面的先前储备量如何。同类的中文书籍,即从去人类中心主义视角或言演化论视角来阐述社科的著作,我没有看到太多。仅推荐我读过的几本书,可以作为《人类简史》的补充阅读。&br&&br&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德斯蒙德·莫利斯(Desmond Morris)的裸猿三部曲,而且我可以肯定,本书作者也读过这套经典的著作。这套书可能算得上是同类研究的先驱,第一本《裸猿》的出版时间竟然是1967年——那时候可没有爱德华·威尔森(E. O. Wilson)和他的社会生物学。威尔森直到1975年才提出相应的理论。就我了解的而言,之前或者同期也没有类似的理论出现。作为一个动物学家,莫里斯在观察灵长类动物时,看到了人类的影子,并大胆地对两者进行对比,把人类称为没长毛的猿(即书名“裸猿”)。他的著作(很有可能)也为后来者提供了不少的灵感。&br&&br&其次轮到了威尔森的《社会生物学》和《On Human Nature》。威尔森研究了一辈子的蚂蚁,同莫里斯一样,他在蚂蚁社会中悟出了人类社会的源动力,并在他的《社会生物学》一书的最后一章中,将他的这套理论扩大到人类社会,试图用同样方式去解释人类的行为。就因这一步,他遭到了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攻击,同僚们认为他在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而这正好触及了当时西方社会的敏感点。1979年,在出版《社会生物学》一书四年后,威尔森干脆另写了一本《On Human Nature》来详述他上一本书中一章的内容。可惜的是,这本书好像还没有中译本,有兴趣的可以去买本原著看,并不难。&br&&br&接下去要说的应该是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和他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本轻松的学术专著的范畴,而演变成一种几十年没有降温的文化现象,以至于道金斯在此书30周年的英文版序中抱怨,至今当他为新书签售时,还是有读者拿着这本书找他,让他很无奈。这本书可以说是道金斯向群体选择论开炮的一篇成功的檄文;通过这本书,他把基因选择论的观点甚至普及到了许多非专业人士的观念中。放在当时的背景下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本拨乱反正的重要著作。他的迷因说(Meme)也是把演化论引入社科研究的一座桥梁。&br&&br&略过中间,直奔主旨,题主可以了解一下演化心理学,它也可以被看做是社会生物学的新马甲。我就是由此入坑,被这一学说刷过三观后,看到的世界都是新的。入门教材可选大卫·布斯(David Buss)的《&b&进化心理学&/b&》。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从各个方面讲解了演化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可谓是这一学科的优秀入坑指南。此书主旨是,人类并不是什么高级的物种,我们从本质上来说与其他动物无异;同理,人类的各种心理机制,也是长年演化的结果,而非什么特殊的能力。人类文明长度与漫漫的演化历史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我们的绝大多数心理机制适用于文明出现前的那个狩猎-采集社会,而不是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研究我们现在的心理机制,应从演化的各方面去寻找意义。内容对于当时的我实在震撼,无法在此一一详谈。&b&望看到此答案的题主或知友,即使懒得看本答案中的其他书,也万不可漏掉这本。切记,切记。&/b&&br&&br&最后提一下男神乔纳森·海德(Jonathan Haidt)的新作《正义之心》。同样也是从演化心理学角度来看待道德问题,很有意思,值得一看。&br&&br&就此,谈的都是演化心理学。为什么在看过《人类简史》后,我推荐多看演化心理学呢?因为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非常欣赏作者的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何谓人类中心主义?就是我们这些愚蠢的人类,一不小心有幸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后,误以为自己是这个生物圈的主宰,并从这一角度看待一切问题的一种态度。那么,所谓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就是在我们了解演化论的基本原理后,再仔细回过头来想一想,智人(homo sapiens)不过是庞大演化树上渺小的一环,与地球上的任意生物,都有某种程度上的亲缘关系。真的有天赋人权吗?平等保护言论自由一夫一妻诚实信用罪刑法定真的是我们社会的基本原则吗?以上回答都是肯定的话,那它们写在我们哪条基因的哪组碱基对上呢?我们生物学上的亲戚黑猩猩为什么没有生活在一个类似于人类文明的社会中呢?《人类简史》给的答案是:以上都是我们的集体想象。哦,我太XXX爱这个答案了!&br&&br&将演化论引入社会科学的尝试并不止于心理学,可惜的是相关的书籍我并没有看到中文版的翻译。仅举几例。在哲学方面,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看看Gerhard Vollmer的《Biophilosophie》,德语小册子,好像还没有英文翻译。我看到这本书时高兴得直拍桌子。这种感觉就像是去荒野探险却迷路了,正好遇到一个友善的人引导你走出困境一样。伦理学方面,读过两本《演化伦理学》,一本也是德语小册子,另一本是英文的,作(编)者分别是Hans Mohr和Giovanni Boniolo & Gabriele de Anna。这两本有兴趣的,我可以发电子版。&br&&br&不知道如果没有相关的演化心理学或演化论方面的知识,读《人类简史》时会是什么感觉——但快感肯定没有那么的强烈。当然,不只是为了这本书而补充阅读,演化心理学还能成为对很多学说进行批判的标尺。因以上提到的所有书均不在手边,只能凭记忆简述,若有疏漏,请各位及时指出。&br&&br&以上。&br&&br&=================================&br&&br&转眼写下这篇回答已经有一年多了,期间偶得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的《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一书,受教甚多,恨不得能拜其门下再读个博。徐教授的论文和专著颇丰,思路和可读性俱佳。鉴于近日本答案点赞较多,特此补充推荐。
真巧,我也刚读完这本书,由于此书的出发点与我之前的兴趣点正好吻合,读起来甚为畅快。作者从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他眼中人类文明的几大脉络或说是支撑点。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观点是他所谓的“集体想象”论:一切超出我们基因能力的人类现象,…
&ul&&li&&p&&b&读后感&/b&&/p&&/li&&/ul&&p&书中说: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点,都像是一个十字路口。虽然从过去到现在已经只剩单行道,但到未来却有无数岔路可走。其中某些路比较宽、比较平坦,路标比较明确,所以也是比较可能的选择。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选了一些完全出人意表的道路。真正最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也就是活在当时的人),正是最看不出历史走向的人。&/p&&p&所谓的当局者迷就是这样吧。对于整个智人的历史来说,是有发展和演化大趋势的。性别差异,有种姓制度,有肤色不同,衍生出各种阶级制度。我作为局中人,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从那个角度衡量我。我就是历史长河中渺小的一滴水,但是必须折射出自己独特的光芒。我有自己的独立的选择,做的每个决定都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不管我最终的做法是趋同于大众,还是特立独行。人生一瞬,但是我活过自己的生活。我无法阻挡历史的洪流,但是我也不愿意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就顺流直下。&/p&&p&&b&说说快乐。&/b&&/p&&p&农业革命后的人们生活不一定比采集社会人们快乐。我们现在人生活的比农业革命时期的人快乐吗?书中后半部分分析了些关于快乐幸福观点。如果按照作者的例子,我就应该是一个一出生快乐机制的范围就在8-10之间,所以总体来说一直很快乐。&/p&&p&&b&说说关于佛教的一些讨论:&/b&&/p&&p&感受悲伤,但不要希望悲伤结束,于是虽然仍有悲伤,也能不再为此而困。将自己整个人暴露在这个世界中,用心感受自己的每一个情绪。不试图压抑自己感情,也不过度释放。这个实在太深奥,我还是不说了。&/p&&p&想起在台湾的阿姨,信佛,每次去她家都给我泡茶喝。&/p&&p&&b&说说永生:&/b&&/p&&p&50年以后,或者下一个千禧年时候,科学家就有可能实现永生技术了。原来总是这样想,人终究有一死。现在呢,人可能不死。但是,我能拿到这个船票嘛?在这个更不确定的生命里,更得好好活自己生活了。&/p&&p&&b&说说想象和虚构&/b&&/p&&p&这世界本没有路,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国家、公司、金钱、法律,按照作者的理论,都是由想象构建出来的。但是,我们被灌输这些概念是千真万确的,没有被虚构。并且我们在教育中贯彻着这些同意的观点。大家都信了,这些东西也就真的存在了。如果想推翻这些,就得需要另一个新的虚构的概念。&/p&&p&这种观点是我第一次接触。&/p&&p&&b&说说想法&/b&&/p&&p&书友和我说,其实很多书没有什么推陈出新的观点。他说许多观念一直都有,只不过这个作者分析论述的更好。想想也是,自己接触的东西还太少。&/p&&p&我觉得这本书和《1984》《动物庄园》有点像。我知道这是一本好书,但是书中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分析,分析的感觉太合理了,但我就是觉得有点怪怪的。现在思想还没什么深度,30岁以后再读,不知会不会有新体验。&/p&&p&现在的我就想不管历史潮流如何,不管社会阶级制度如何,不管各种歧视和别人想法,自己就可就可劲儿扑腾,就算拍死在暗礁上,但起码也是实实在在用生命的力量碎在了自己想要的方向上。&/p&&p&&b&最后&/b&&/p&&p&&b&作者真的是个博学,又有观点的人!不管观点我是否认同,论述的都太厉害了!&/b&&/p&&ul&&li&&p&&b&读书笔记&/b&&/p&&/li&&/ul&&p&在认知革命之后,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也应运而生。不论是人类还是许多动物,都能大喊:“小心!有狮子!”但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够说出:“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哈哈,这个观点很新颖。所以动物们没有宗教】&/p&&p&无论是现代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例如教会的根基就在于宗教故事。像是两个天主教信徒,就算从未谋面,还是能够一起参加十字军东征或是一起筹措资金盖起医院,原因就在于他们同样相信神化身为肉体、让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救赎我们的罪。所谓的国家,也是立基于国家故事。两名互不认识的塞尔维亚人,只要都相信塞尔维亚国家主体、国土、国旗确实存在,就可能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彼此。至于司法制度,也是立基于法律故事。从没见过对方的两位律师,还是能同心协力为另一位完全陌生的人辩护,只因为他们都相信法律、正义、人权确实存在。(当然,他们也相信付的律师费确实存在。) &b&然而,以上这些东西,其实都只存在人类自己发明并互相讲述的故事里。除了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想象之外,这个宇宙中根本没有神、没有国家、没有钱、没有人权、没有法律,也没有正义。&/b&&/p&&p&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越来越聪明。早在农业革命之前,采集者就已经对大自然的秘密了然于胸,毕竟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非常了解自己所猎杀的动物、所采集的食物。&b&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b&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的饮食还要更糟。农业革命可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p&&p&【从0到1中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这段话就是个好的回答。 很小的时候被送到城市上学,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因为爸爸妈妈想让我日后生活的轻松一点。后来,妈妈老说,早知道上学这么辛苦,就不该让你读那么多书。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妈妈觉得我辛苦,但是我乐在其中。我们无法知道农业革命前后的生活方式,那个更轻松,更快乐。我们也没法知道你和周围人的生活孰好孰坏。只要乐在其中就好了。没有必要比较,用不着费心去评论别人的生活。】&/p&&p&部分原因在于,所有改变都必须点点滴滴累积,经过许多代的时间,才能够改变社会;等到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记得过去曾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选了。另一部分,是因为人口增长就像是破釜沉舟。一旦采用农耕之后,村落的人口从100人成长到110人,难道会有10个人自愿挨饿,好让其他人可以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这已经再无回头路。人类发现时,已经深陷陷阱、无法自拔。【想到《动物庄园》,后来动物们忘记为什么革命】&/p&&p&于是,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而且这可不是史上的最后一次。就算今天,仍然如此。有多少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大企业、从事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发誓要努力赚钱,好在35岁就退休,去从事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事业?但等他们到了35岁,却发现自己背着巨额贷款,要付子女的学费,要养在高级住宅区的豪宅,每家得有两部车,而且觉得生活里不能没有高级红酒和国外的假期。他们该怎么做?他们会放下一切,回去野外采果子挖树根吗?当然不可能,而是加倍努力,继续把自己累得半死。&/p&&p&我们从农业革命能学到的最重要一课,&b&很可能就是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b&。研究像小麦和玉米这些植物的时候,或许纯粹的演化观点还有些道理。但对于像是牛、羊、智人这些有着复杂情感的动物来说,就必须想想演化上的成功会对个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在下面的章节还会一再看到,&b&每当人类整体的能力大幅增加、看来似乎大获成功,个人的苦痛也总是随之增长。&/b&&/p&&p&正是这些征收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了宫殿、堡垒、纪念碑和庙宇。在现代晚期之前,总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农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们生产出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故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b&人类简史是一本非常有观点的书,每一个历史进程作者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推出今天的某些现象的原因。非常有说服力。有些观点我并不认同。我心目中的精英分子有能力占有他所拥有的资源,可以带来科技的改变,然后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生活不是零和博弈,不是精英分子占有了本来属于农民的东西。最理想的状态是精英分子带领着其他人通过科技的手段,让生活更容易,更便利。&/b&】&/p&&p&不管是基督宗教、民主还是资本主义,都只是由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而要怎样才能让人相信这些秩序?第一,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它们千真万确、绝非虚构。第二,在教育上也要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p&&p&一切阶级有其重要功能。有了阶级之后,陌生人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真正了解彼此,也能知道该如何对待对方。在萧伯纳(Bernard
Shaw)的作品《卖花女》(Pygmalion,曾改编为电影《窈窕淑女》)中,希金斯(Henry
Higgins)教授虽然不认识卖花女伊莉莎,但对两人之间的关系拿捏却是丝毫不需犹豫。原因就在于:他一听到她讲话,就知道她是个下层阶级的人,几乎可说是任他宰割——例如将她当作棋子,打赌可以把这个卖花女假扮成名媛淑女而不被看穿。&b&[&/b&&b&这本书我应该读完一遍,30&/b&&b&岁前都不打算再读了。我现在还不想信这些。作者把人生看的太透,把社会看的太透,分析的好。但是我觉得我不该是被分析的那类人。可能饶了一圈,发现人生就是这样,社会就是这样。学会认命,懂得顺应潮流了。但是现在就是不想管潮水的方向,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劲儿扑腾,溅起许多水花。]&/b&&/p&&p&&b&智人靠着聪明才智和社交技巧,让自己跃升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于是,在智人内部的权力链里,聪明才智及社交技巧也会比体力更重要。&/b&&/p&&p&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点,都像是一个十字路口。虽然从过去到现在已经只剩单行道,但到未来却有无数岔路可走。其中某些路比较宽、比较平坦,路标比较明确,所以也是比较可能的选择。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选了一些完全出人意表的道路。【&b&这段话非常好,听了那么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是一回事儿。听成功人士的故事,看到尽管崎岖起伏。但都是单行道。自己走起来,全是十字路口&/b&!】&/p&&p&释迦牟尼找到一种方法可以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重点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虽然感受悲伤,但不要希望悲伤结束,于是虽然仍有悲伤,也能不再为此而困。即使仍然悲伤,也是一种丰硕的经验。虽然感受快乐,但不要希望快乐继续,于是虽然仍有快乐,也能不失去心中的平静。【inner
peace】&/p&&p&苦真正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满之中。&/p&&p&人想要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如此一来,虽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那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愉悦心情的人完全难以想象。&/p&&ul&&li&&p&&b&新知识&/b&&/p&&/li&&/ul&&p&至于二级混沌系统,指的是“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因此就永远无法准确预测。例如市场就属于二级混沌系统。假设我们开发出了一个计算机程序,能够完全准确预测明天的油价,情况会如何?可以想见,油价会立刻因应这个预测而波动,最后也就不可能符合预测。例如,假设目前石油价格是每桶90美元,而这个绝对准确的程序预测明天会涨到100美元,商人就会立刻抢进,好在预期的涨价中获利。但结果就是油价会在今天就涨到100美元,而不是明天。那明天究竟会如何?这件事就没人知道了。【今天学的新概念】&/p&&p&在英文里,未阉割的公牛称为“bull”,阉割后的称为“ox”&/p&&p&自由人文主义追求的,是尽可能为个人争取更多自由;而社会人文主义追求的,则是让所有人都能平等。【新知识】&/p&&p&leo”,指的是豹属(Panthera)的狮种(leo)。而只要没有意外,每一位在读这本书的应该都是一个“Homo
sapiens”:人属(Homo,指“人”)的人种(sapiens,指“明智”)。&/p&&p&Sapien 人种&/p&&p&种——属——科&/p&&p&为避免混淆,以下讲到“智人”,讲的就是“Homo
sapiens”这个物种的成员【我们自己】,而讲到“人类”,讲的则是“Homo【我们和我们的兄弟姐妹】”(人属)的所有现存成员。&/p&&ul&&li&&p&&b&要看的书和关注的东西&/b&&/p&&/li&&/ul&&p&《美丽新世界》&/p&&ul&&li&&p&&b&搞笑段子:&/b&&/p&&/li&&/ul&&p&印第安人得知美国宇航员要去月球,教给宇航员一段话。宇航员费了好大功夫,才学会。&/p&&p&等到航天员回了基地,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位会讲当地族语的人,希望能翻译这段话的意思。他们把这段话叽里咕噜背出来,让这位翻译简直笑翻了。等到翻译好不容易平静下来,航天员问他,这段话究竟说的是什么。翻译说,这些航天员费尽心力背下来的这句话是:“不管这些人跟您说什么,千万别相信他们。他们只是要来偷走您的土地。”【太搞笑啦】&/p&
读后感书中说: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点,都像是一个十字路口。虽然从过去到现在已经只剩单行道,但到未来却有无数岔路可走。其中某些路比较宽、比较平坦,路标比较明确,所以也是比较可能的选择。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选了一些完全出人意表的道路。真正最知道…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袁腾飞&br&经受不住旁人的鼓吹,买来一看,看的过程中,很想扔个臭鸡蛋给他,写的什么玩意儿。&br&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既轻佻又傲慢,肆意嘲讽古人,胡说八道嘴上无德。&br&看后直接扔进垃圾桶。&blockquote&中原的打扮是老高帽子,老长袖子。走路帽子当避雷针,袖子当拖把。其他民族衣服更合理,所以中原只能向他人学习。&br&&/blockquote&中原的服饰,历朝历代,都有更改或改进,他没有研究中国服饰的变迁,胡乱的说“中原的打扮是老高帽子,老长袖子。走路帽子当避雷针,袖子当拖把。”这是一些魏晋名流标新立异的装扮,不能说明社会主体服装风格,毕竟还得干活,穿成那样干啥。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魏晋南北朝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男子舎繁换简以适身。民族融合,各个民族相互学习,怎么能说中原只能向他人学习。对服饰史有兴趣的可以看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br&&blockquote&从此,秦朝开始有了大权独揽,拥有至高无上皇权的皇帝。自称曰“朕”,诏旨称制,或者称诏。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统一以前,谁都可以称朕,屈原就老称朕。秦统一后,你要朕,那就把你给震了,只能皇帝可以朕。其实这个制度实在不怎么样,因为皇帝大权独揽的结果就是你这个国家的治乱兴衰就完全看皇上一人了。如果是明君圣主,国家就能够强盛,但是明君圣主是比较少的,中国历史上明君比较集中的朝代就是清朝,除了同治皇帝差点儿,都还可以。像明朝一个赛着一个混蛋。&br&节选第二章 江山一统不是梦&/blockquote&呵呵。&br&忍着看到明朝部分,我...........&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bd7c149b41156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bd7c149b41156_r.jpg&&&/figure&&br&&blockquote&&p&  明朝的皇帝一个赛着一个混蛋,一个赛着一个短命。尽是二三十岁,酒色过度就死了,尽这种玩意儿,没有一个活过朱元璋的,朱元璋活到七十多吧,没有一个能活过他,就明成祖大概六十岁。六十在明朝皇帝里算高寿了,你看乾隆爷活了89,将近90了。明武宗死了之后继位的世宗(嘉靖),这哥们儿是一个道士,整天在宫里炼丹,一年之中光炼丹用的这个燃料啊,就要二十多万两白银,也不知道他烧什么玩意儿,弄不好烧蜡。二十多万两白银炼丹。不上朝,从来不上朝,大臣几十年都见不着他。他在位四十多年,十五岁即位,四十五年。有时实在国家有大事,追问他,他不耐烦了,递出一张手谕,没人能看得懂。因为他那手谕上边,几句话他能给你写成几个字。废话,皇上写的是天书,你能看懂那还叫天书吗?最后皇上终于服用仙丹,然后就成仙了。水银中毒,成仙,汞中毒嘛。世宗就是这么一个玩意儿。&/p&&p&  世宗完了之后穆宗(隆庆)即位,穆宗还不错。可惜短命,七年就死了。七年之后他死了就是神宗即位,也就是万历皇帝。神宗可真神啊,真的是神。他就是干一件事,数钱,整天盘炕上啪啪啪数钱。这就是朱元璋给他的子孙弄的这些遗传基因,都是土财主。你看人家李后主、宋徽宗,在中国艺术史上都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明朝这帮皇上,你看他这玩意儿。神宗皇帝好像一辈子就出过紫禁城一回,上昌平十三陵看看自个儿坟地,一看不错,行,修得挺好,继续。就回来了,数钱。在他住的那宫殿后头挖一大坑,埋上三百万两银子。他肥胖,然后整天在炕上盘着,左腿萎缩了。所以每天晚上太监搀着他一拐一拐地,到坑边那儿看看,我那银子还在吗?还在,这能睡得着觉,不然睡不着觉。最后那点银子全让太监给偷光了。&/p&&br&&br&&p&军机大臣平时就在这地方值班,早上三点多钟起来,就得到这儿来值班。皇上一般七点钟起床,清朝的皇帝一个一个的精力旺盛,像康熙爷、乾隆爷整宿整宿不睡觉,观书达旦,一晚上一晚上地看书,精力非常的旺盛。而且清朝的皇帝都勤政,那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清朝的皇帝基本上搁在以往的王朝都是不世出的圣主,比方说随便拿出一个皇帝来(同治帝差点儿),把光绪皇帝搁到明朝,那都是有道明君。可惜他赶上的时候不好,鸦片战争。但你要对比着看,要是明朝那些皇帝赶上鸦片战争,咱就印度了,彻底变殖民地了。&br&&/p&&p&节选《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p&&/blockquote&把明朝黑了个遍,左一个康熙爷,右一个乾隆爷,就他清朝最厉害,明君最多,清朝皇帝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本来对清朝明朝都一个态度,被他这么一恶心,顿时觉得明朝好多了。&br&里面还有很多满嘴跑火车的话,懒得例举了。&br&看着恶心,这个什么玩意儿的人竟然被称为,最牛历史老师,真的是可笑。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袁腾飞 经受不住旁人的鼓吹,买来一看,看的过程中,很想扔个臭鸡蛋给他,写的什么玩意儿。 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既轻佻又傲慢,肆意嘲讽古人,胡说八道嘴上无德。 看后直接扔进垃圾桶。中原的打扮是老高帽子,老长袖子。走路帽子当避…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561 人关注
848 条内容
1437 条内容
5788 人关注
656 人关注
126 条内容25,931被浏览1,069,019分享邀请回答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名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