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是有理数吗里有3个(),1个()和4个(),其中4的计数单位是()。

【图文】2016新北师大版四下《小数的意义(三)》1.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新北师大版四下《小数的意义(三)》1.3
大小:3.3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责编推荐:初中数学)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四下期中测试卷 一、智慧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24分是( )小时 36厘米是( )米2、把36连加20次,结果是( )。3、18和24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4、你一定能写出两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四下期中测试卷一、智慧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24分是( )小时 36厘米是( )米2、把36连加20次,结果是( )。3、18和24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4、你一定能写出两个比大的分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测验卷一、 知识达标:(39分)1、用心填空:(16分)(1) 把0.12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把400缩小到它的1/100是( )。(2) 0.1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3) 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一、直接写得数(10分)0.7&0.9=0.16+0.5=8-1.2=3.2&0.3=2.1&4=7&0.08=1.8&0.04=3.6-2.8=3.15&100=0.36&0.5=二、填空(20分)1、把0....?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试卷(1)一、基础部分(一) 填一填(每题1分,共20分)1、24&3+24&3 要先算( )法和( )法,再算( )法2、根据16&5=30 244+30=274 274&12=27 列成一个综合算式...?2013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个病人一次喝药水35( ),家用浴缸大约能装水300( )。2.一个成年人一天正常要摄入水分2500毫升,一个月(按30天算),,大约要...?2013年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一、认真审题,再填空。(每空1分,30分)1. 65+360&(20-5),先算( ),再算( ),最后算( ),得数是( )2. 由8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7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2013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一、填空。1、一个长方形长a米,周长是b米,宽是( )米。如果改围成一个正方形, ,边长是( )米。2、一个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是a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角是( )度。3、有3个连续自然数,平均...?2013年北师大版:四下册数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一、填空题。1、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 ),计数单位是( )。2、21.034是由2个( ),1个( ),3个( )和4个( )组成。3、1里面有 ( )个0.01; 0.1里面有( )个0.01。4、3.4&6表示的意思是...?2013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一、公正裁判(对的在括号里画画&&&,错的在括号里面画&&&号。)(6分)1、平角是一条直线。( )2、1时15分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是30度。( )...?2013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题一、轻松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1000-(800&16+3)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2、 45+13=13+( ),运用了( )用字母表示是( )。3、 12&(4+...
?青岛版2013年四年下数学期中复习试题(有答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综合练习题(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2012人教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年真题九?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年真题八?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年真题七?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年真题六?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年真题五?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年真题四?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年真题三?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年真题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年真题一?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质量调研?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综合练习?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自查试卷?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试卷?小学数学第八册期中复习试卷?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参考试卷(一)?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参考试卷?苏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期中测试卷?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期中测试题?新塘边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练习?小学数学第八册期中测试试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试卷,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 &说明:本文是由中小学数学网()在网上搜集整理而得,目的是为方便网友们查找所关注的信息,如果你认为侵犯了你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如果老师和学生想在本站发表你的论文,也可联系本站.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2013年宁波小升初备考已经开始了,家长们也纷纷去书店为孩子选择辅导资料。但是在纵多...
一、试卷结构分析整个试卷五道大题、25个题目,总分120分。其中选择题共8个题目,共32...
2014株洲中考时间在6月进行,2014株洲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是什么,新东方网中考频道第...
新东方网GRE频道为各位考生整理了GRE数学高分有哪些必备条件,供考生们参考使用,更多...
维 初中数学 解答题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 提高 001 观看视频请咨询QQ:396...
2014年小学一到六年级暑假生活学习计划表包括小学一年级暑假生活学习计划表、小学二年...暑期预习|人教版数学上册4~6年级知识要点
我的图书馆
暑期预习|人教版数学上册4~6年级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四年级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比较数的大小:&& ①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 = 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 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 );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 );5、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 × 边长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2、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名称形状端点延伸线段直的2不能射线直的1一端直线直的0两端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 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大。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7、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1直角=90°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2、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1、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3、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价钱,叫做总价。&&&&&&&&&&&&&&&& 单价 ×数量& = 总价&&&&& &&&&&&&&&&&&单价=总价 ÷ 数量&&&&&&&&&&&&&&&& 数量= 总价 ÷ 单价&&&&&&&&&&&&&&&&&&&&&&&&&&&&&&&&&&&&&&&&&&&&&&&&&&&&&&&&&&&&&&&&&&&&&&&&&&&&&&&&&&&&&&&&&&&&4、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 ×时间= 路程&&&&&&&&&&&&&&&&& 速度=路程 ÷ 时间&&&&&&&&&&&&&&&&& 时间=路程 ÷ 速度5、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16、四边形小结:&&&&&&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3、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 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 商 + 余数 = 被除数&&&&&&&&(被除数-余数)÷ 商 = 除数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1、沏茶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3、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五年级&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 && &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 & &乘法结合律:(a×b)×c=a×(b×c)& &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0、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1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1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1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小)。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1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简写作6.32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第四单元可能性&16、事件发生有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17、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大小。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做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做分子,就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第五单元简易方程&18、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19、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 2a表示a+a特别地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20、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21、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22、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 & 被减数=差+减数 & & &减数=被减数-差 & &乘法:积=因数×因数 & & & &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除数 & &除数=被除数÷商23、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24、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 & & & & & & & & & & &25、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 所以,X=…是方程的解。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6、公式:多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公式的变式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S正=aXa=a2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S长=aXb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宽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S平=aXh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h=S平÷a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底X宽高÷2S三=aXh÷2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H=S三X2÷a梯形梯形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S梯=(a+b)X2已知:梯形的面积与上下底之和,求高高=面积×2÷(上底+下底)上底=面积×2÷高-下底组合图形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两种或三种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进行计算。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面积减较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27、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 &28、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9、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 & & & & & & & & & & & & &3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31、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32、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33、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必须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虚线分割成几种简单图形,把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计算。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虚线补齐成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用最大简单图形面积减几个较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第七单元植树问题&34、不封闭栽树问题:(1)一条路的一边两端都栽树=路长÷间隔+1;&已知间隔数,树的棵树,求路长。路长=间隔数×(树的棵树-1)(2)一条路的两边两端都栽树=(路长÷间隔+1)×2(3)一条路的一边两端不栽树=路长÷间隔-1(4)一条路的两边两端不栽树=(路长÷间隔-1)×2(5)锯木头时间问题:锯一段木头时间=总时间÷(段数-1)35、封闭图形四周栽树问题:栽树棵树=周长÷间隔36、鸡兔同笼问题:(龟鹤问题、大船小船问题)(1)算术假设法1:假设几只都是兔子,(都是脚多的兔子),先求鸡的只数&鸡的只数:(总头数×4-总脚数)÷(4-2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只数算术假设法2:假设几只都是鸡,(都是脚少的鸡),先求兔子的只数兔子的只数:(总脚数-总头数×2)÷(4-2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鸡的只数:总头数-兔子的只数(2)方程法:设兔子有x只,则兔子脚有2x只。那么鸡有(总头数-x)只根据“兔子脚+鸡脚=总脚数”列方程解答先求兔子只数,再算出鸡的只数。即:4x+2×(总头数-x)=总脚数补充内容:观察物体36、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习惯上我们从左面、正面、上面看 ,把这三种视图统称三视图)37、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1)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2)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沿对称轴对折,两边完全重合。每一组对应点到对称轴距离度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3)要能根据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38、数字编码:(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2)邮政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前2位表示省;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大地基乡投递局)(3)身份证18位:第7至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表示性别,单数-男,双数-女& (4)根据卡号信息、运动员编号信息、门牌信息填写编码规律。六年级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3、求倒数的方法: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六)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2、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3、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4、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多:(甲-乙)÷乙&&&&& 少:(乙-甲)÷乙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1、什么是数对?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第三单元分数的除法&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b≠0)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2、运算顺序:①连除: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a±b)÷c=a÷c±b÷c第四单元比&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4、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5、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6、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被除数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不变性质 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是一个数比:前项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甲=乙×几分之几 乙=甲÷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甲÷乙(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5、画线段图:(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2)分析数量关系。(3)找等量关系。(4)列方程。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第五单元圆&一、圆的特征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直径d: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或&& r=d÷2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6、画圆(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二、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即:圆周率π = 周长÷直径≈3.14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周长公式:c=πd, c=2πr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 πr+d三、圆的面积s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S圆 =πr×r=πr2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最大,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3、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4、环形面积 =大圆–小圆=πR2-πr2扇形面积=πr2×n÷360(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5、跑道:每条跑道的周长等于两半圆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直跑道的和。因为两条直跑道长度相等,所以,起跑线不同,相邻两条跑道起跑线也不同,间隔的距离是:2×π×跑道宽度。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一个圆的直径增加b厘米,周长就增加πb厘米。6、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最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4∶π。7、常用数据π=3.14&& 2π=6.28&3π=9.42& &4π=12.56&&5π=15.7第六单元百分数(一)&一、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不能带单位。注意:百分数是专门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的,表示两个数的比。1、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1)联系:都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2)区别: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不仅表示倍比关系,还能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只可以是整数。注意: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涉及问题基本和分数问题相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是百分数,必须把分母写成“%”才是百分数,所以“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这句话是错误的。“%”的两个0要小写,不要与百分数前面的数混淆。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2、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1)百分数化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2)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3)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化简成最简分数。(4)分数化百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5)小数化分数:把小数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化简。(6)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二、百分数应用题1、求常见的百分率,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甲-乙)÷甲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单位“1”)×百分率4、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1”)5、折扣、打折的意义: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折扣、成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小数八折=八成=十分之八=百分之八十=0.8八五折=八成五=十分之八点五=百分之八十五=0.85五折=五成=十分之五=百分之五十=0.5=半价6、利率(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2)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3)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5%注:国债和教育储蓄的利息不纳税7、百分数应用题型分类(1)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几——(甲÷乙)×100%=百分之几(2)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100%(3)求甲比乙少百分之几——(乙-甲)÷乙×100%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的意义&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2+4+6+8+10+12+14+16+18+20=(110)规律:从2开始的n个连续偶数的和等于n×(n+1)。10×(10+1)=10×11=110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背3.14的倍数有规律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