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为什么不是"全和无"的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efb955e15e4370-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当前位置: >>
【机能实验】神经干动作电位
蛙离体神经干生物电信 号与兴奋性检测1 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2 1.材料和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1.2药品(drug) 任氏液每升任氏液含 NaCl 6.5 g、KCl 0.14 g、CaCl2 0.12 g,、NaHCO3 0.20 g、NaH2PO4 0.01 g。3 1. 3器材( Experimental apparatus) RM6240 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RM6240 multichannel physiological record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 )(成都仪器厂)、神经标本盒( nerve chamber )。RM6240C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S+ S-ER1 - R1+ R2- R2+刺激 电极引导 电极引导 电极S+、S-刺激电极,E接地电极 ,r1- 、r1+和r2- 、r2+引导电 极,神经干标本盒4 仪器连接 神经干标本盒。S+ SE R1 - R1+ R2- R2+RM6240C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神经干标本盒两对引导电极分别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1、2通道 1.5 仪器连接和参数 (Apparatus junction and parameter) 神经干 标本盒两对引导电极分别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1、2通道。 刺激 器输出接刺激电极。1、2通道时间常数0.02s、滤波频率3 KHz、灵敏 度5 mV,采样频率:100 KHz,扫描速度:0.2ms/div。单刺激方式, 电压1.0 V,波宽0.1 ms,延迟1 ms,同步触发。第2通道RM6240C 微机生物 信号处理 系统第1通道 刺激器 输出口 第1对引 导电极S+ S- E R1- R1+ R2- R2+神经干 标本盒刺激电极第2对引 导电极6 1.5仪器连接和参数采样频率通道模式扫描速度灵敏度时间常数 滤波频率“实验”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实验项目“神经干动作电位”进入实验状态。仪器参数:1、2通道 时间常数0.02~0.002s、滤波频率1KHz、灵敏度5mV,采样频率:40KHz,扫描速度:0.5ms/div。 单刺激激方式,刺激幅度0.1~3V,刺激波宽0.1ms,延迟5ms,同步触发。 1.6 记录动作电位( Record action potential)神经干标本置于标本盒的电极上,用1.0 V 电压,波宽0.1ms 的单个方波刺激神经干,引导CAP。Central end Peripheral end刺激电极接地引导电极引导电极问题: Ap&An与Dp&Dn 的统计学意义? 假设1:神经纤维多寡使Ap DnAp&An。实验验证 假设2: NF传导速度的 不同使Ap&An。实验验证AnDp假设3:BAP是由不对称 正相波和负相波叠加而成, 实验验证8 2. 观察(observations)2.1 测定中枢端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biphasic action potential, BAP) 用 1.0 V 电压,波宽0.1ms 方波刺激神经干末梢端,测定中枢端BAP正、负向振 幅(amplitude,A)和时程(duration,D)Peripheral end刺激电极 引导电极 引导电极Central endA1chp A1chnA1chp &4mVD1chnPositive negativeD1chpA2chpD2chpA2chn D2chn9 2.4 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用1.0V电压,波宽0.1ms的单个方波激刺激神经干中枢端,测定第1和第2对引导电极引导CAP起点的时间差Δt ,根据 υ= S R1- R2- / Δt 计算出AP的传导速度。 R1+ Central end R1 + R2R2 + Peripheral endS R-R12υ=ΔtS R-RΔt1210 2.5 测定单相动作电位 (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MAP) 用镊子 夹伤对1对引导电极间的神经 干,然后用1.0V电压,波宽 0.1ms的单个方波激刺激神经刺激电极 引导电极 引导电极干中枢端,测定末梢端MAP振幅和时程。(1ch)AmDm11 刺激伪迹(Stimulus artifact)刺激器 地 放大器 地刺激 伪迹+-R-i-i+R+刺激电流刺激伪迹是刺激电流通过导电介质扩散至两引导电极而形成的电位 差信号。12 13 14 (1)为什么能引导出双相动作电位,其原理是什么?胞外A 外=B 外++++++++++-+++++++A<B内-----------A = B内-+--------++++++-++ --------+-15外 ++++-++++ 内A>B外 内-----+----- (2)为什么AP1较AP2出现早且波形幅度大呢?粗细16 2. 阈强度、最大刺激强度①阈强度:对神经干而言,阈强度是指神经干刚 好能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强度。 ②最大刺激强度:能产生最大动作电位的最小刺 激强度。17 单个细胞A神经干/复合神经纤维 细胞内外A细胞外单向双向“全”或“无”非“全”或“无”18 0V0.25V0.3V0.4V0.5V0.6V0.7V0.8V0.9V19 3.测定传导速度(自动/手动)(1)V=S/t(m/s) (2)AP1与AP2的波峰的时差 r1点与r3点间的距离20 S(cm)S1 S2 r1 r2 r3 r421 4.检测兴奋性周期变化? 绝对不应期 ? 相对不应期∞ 阈上0? 超常期? 低常期阈下阈上22 最大刺激强度保持刺激强度和波宽不变23 随着波间隔的缩小, 越来越多神经纤维在 接受第二个刺激时已 处于第一个刺激诱发 的动作电位的不应期, 所产生的复合动作电 位波幅就减小了。24 S1S2r1r2r3r45、 单相动作电位(1)彻底夹伤r1与r2之间神经干 (2)产生单相AP原因 兴奋不能传导至B点25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神经干动作电位为什么会有阈强度?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你好,因为神经干动作电位与细胞内动作电位他们变化的时候电离子跑向不同才导致这样的不同。神经干动作电位由多根神经纤维的Ap复合而成。因为各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随...
心 电 图Electrocardiogram(ECG)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1.心电图产生原理
静息状态 外正内负
除极(depolarization)...
首先,是超常期。
在超常期,细胞膜上的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已经基本恢复到备用状态,而此时膜电位距离阈电位相对较近(比静息的时候近),所以只需较小的(比静息的时候...
答: 我单位的一个主管,平时身体都挺好的,也经常锻炼,平时也注意饮食习惯。去年的时候除了车祸,车祸后就觉得脑袋舒服,他们后来就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他是得了羊角风来的....
答: 你家是哪里的,我给你推荐几家比较专业的医院?
答: 一般需5万元以上
答: 癫痫是一种神经疾病,且有着不同的类型,要想治愈癫痫,就需要患者能够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专家会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法,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达...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生理学实验报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二、 思考题 1.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上、下相图形的幅值和波形宽度为什么不对称? 答:这是因为正负导电极距离太近,在第一个引导电极处发生兴奋后还没有恢复到初始状态时,第二个引导电极处就发生兴奋。导致正相波的复极化受到负波去极化的影响,相互叠加,波形上看上去,正相波波宽变窄,波幅较长,而负相波则正好相反。这就造成了上下相图形的幅值和波形宽度的不对称。同时,若是伪迹比较大,第一个引导电极波形也可能与伪迹相互叠加,也会走样,与下相图形不对称。 2. 测量出的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值和图形为什么与细胞内记录的不一样? 答:因为坐骨神经干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所以神经干动作电位是复合动作电位,是很多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综合表现,因此与细胞内记录不一样。另外,本实验采用的是双相动作电位记录,是膜外两个电位的叠加,而胞内记录是记录的膜内外的电位差。 3. 为何双相动作电位的幅值比较小? 答:这是因为负相波的存在,使双相动作电位正相波的时程和振幅减小。移动正引导电极,增加两电极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双相动作电位的正相波的振幅和时程均增大。由此可以推测,正相波与负相波在时间轴上重叠,正相波和负相波叠加。正是由于这种波的相互叠加(可以理解为波峰和波谷的部分叠加)导致了双相动作电位振幅较单相的动作电位小。 4. 在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间接入地电极,对动作电位和实验记录有无影响? 答:在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间接入地电极可使伪迹减少。因为伪迹是通过神经外的离子进行传导的,加入接地电极可有效分流伪迹电流,且接地距离引导电极越近,分流效果越好。 而对于动作电位的记录,由于其“全或无”的性质,其强度不会因为在引导电极前被分流而减弱。接地因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仅在于减少伪迹。除去了地线,伪迹则会加大,干扰动作电位的观察。 5. 刺激伪迹是如何产生的?有何意义?如何鉴别刺激伪迹与神经干动作电位? 答:刺激伪迹是刺激电流经组织器官或机体内外的电解质溶液扩散到记录电极下而被引导、放大的电信号。伪迹几乎与刺激信号同时出现,伪迹可以作为刺激的标志,用来观察潜伏期的长短。在观察电刺激引起的诱发电位时,常看到刺激伪迹过大以致影响诱发电位的波形。刺激伪迹主要由于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之间的电阻性与电容性成分的联系而形成。若刺激伪迹过大,则会影响动作电位的观察,故较理想的伪迹应小而清晰,不影响动作电位的观察。 伪迹与动作电位对比: 伪迹 动作电位 先出现 后出现 幅度与刺激电压强度同步增加 仅在一定范围内同步增强 电位随刺激电压而变向 不随刺激电压变向 调节可变电阻,可改变伪迹大小 调节可变电阻,动作电位不变 6. 如果引导电极距离刺激电极更远一些,动作电位的幅值会变小,这是兴奋传导的衰减吗?试解释原因。 答:动作电位幅值的变小并不是因为兴奋传导的衰减。动作电位在神经上的传递并不衰减。而是因为,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每种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不同,因而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各类神经纤维传导的冲动逐渐分离,叠加作用减弱,因而测量到的整体的动作电位幅值减小。 7. 刺激落到相对不应期内时,其动作电位的幅值为什么会减小? 答:在相对不应期内,有部分钠离子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也有部分钠离子通道处于失活状态。由于膜上仍有相当数量的钠通道没有“复活”,加之钾离子不断外流使膜内外电压恢6 生理学实验报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复到静息电位状态,在此时给予刺激,钠离子的去极化作用被钾离子的复极化作用抵消了一部分,因此其动作电位的幅值低于正常值。 8. 为什么在绝对不应期内,神经对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再发生反应? 答:绝对不应期对应动作电位的峰电位。此时所有的通道都打开,无法再被活化。在复极化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通道都处于失活状态,同样对刺激没有反应。故此时的阈刺激无限大,所以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再发生反应 9. 绝对不应期的长短有什么生理学意义? 答:绝对不应期的存在,使得不论细胞受到多么高频率的连续刺激,峰电位永远也不会发生波形叠加融合,这对于保证其信息传导的准确性是极为重要的。 而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长到心肌机械收缩的舒张开始以后。也就是说,在整个心脏收缩期内,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使心肌产生扩布性兴奋。心肌的这一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心肌不能产生象骨骼肌那样的强直收缩,始终保持着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样心脏的充盈和射血才可能进行。 10. 这样测定出来的神经传导速度是神经干中哪类纤维的兴奋传导速度?为什么? 答:Aα类神经纤维。蛙类坐骨神经干是一种混合神经,其中Aα类神经纤维是有髓鞘的神经纤维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动作电位幅度最大的,因此测量的速度是此类神经的传导速度。 11. 测定神经干冲动传导速度时,为何要求两对引导电极间距离越远越好? 答:(1)神经冲动有一定的长度,在神经冲动所在部位的前、后缘都将产生局部电流,若两对引导电极距离太近,第二对引导电极所引导的动作电位尚在第一个动作电位的时程内,两个动作电位波形将会发生部分重叠,影响测量精度。 (2)蛙类坐骨神经为混合神经,包含的纤维有粗有细,传导速度也各不相同。若两队引导电极过近,则各纤维间传导速度的差别不能被明显地显示出来,若两对引导电极的距离有足够长,则传导速度的不同便可通过动作电位的下降相所出现的波形凸起(相当于后电位的部分)标新出来,否则第二个动作电位将会与第一个动作电位的波形凸起(传导速度较快的纤维的动作电位)重叠,从而影响测量精度。所以,如用两对引导电极测量其传导速度时,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应尽量远些。 ?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编者. 神经[G/OL]. 维基百科, -20)[].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oldid=. 项辉,龙天澄,周文良等.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王庭槐,韩太真,王子栋等.生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7 生理学实验报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附录 实验参数记录 表5-1信息采集系统参数表 图序 1 2 3 4 5 6 扫描频率/kHz 40 40 40 40 40 40 时间常数/s 0.001 0.02 0.02 0.02 0.02 0.001 滤波频率/kHz 1 1 1 1 1 1
表5-2 刺激器参数表 图序 1 2 3 4 5 6 刺激强度/V 0.500 0.120 0.18 0.18 0.18 0.5 波宽/ms 0.1 0.1 0.1 0.1 0.1 0.1 波间隔/ms - - 18 8 4.6 -
实验测绘结果 图1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量
图2 神经干兴奋阈值的测量
图3 独立的动作电位
8 生理学实验报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图4 相对不应期的动作电位
图5 绝对不应期的动作电位
图6 神经干冲动传导速度的测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动作电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