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直接理论来源之一,代表人物是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专题一 练习题 注:内容涉及绪论、第六、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d ) A.理论性
D.实践性 3、德国古典哲学中代表着辩证法思想的最高成果的学者是( c) A、亚当?斯密
B、费尔巴哈
D、康德 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d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 5、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d) A.配第、斯密、李嘉图
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致力于无产阶级专政。
D、致力于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10、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11、在21世纪到来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12、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
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 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是(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
14、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是在(b) A、美国爆发的
B、英国爆发的
C、德国爆发的
D、法国爆发的 15、在19世纪40年代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是(b) A、列宁
B、马克思和恩格斯
D、欧文 16、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b )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17、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a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1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的(c) A、辩证法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b)A、基本内核 B、合理内核 C、精髓 D、核心 20、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bcd ) A、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2、最早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学者是(ad)A、亚当?斯密B、恩格斯C、马克思D、大卫?李嘉图 3、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三个代表人物有(acd ) A、傅立叶
D、圣西门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变革体现在那些方面(abcd)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了起来
D、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融为一体 5、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6、以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的正确表述有(abd) A、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
B、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 C、革命性优先于科学性
D、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7、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标志性运动有(ac)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巴黎公社起义
C、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D、俄国的十月革命 8、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9、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A、尼采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1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1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2、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cd)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2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 acd ) A.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B.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 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15、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时间告诉我们(abcd) 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照搬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C.改掉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抛弃社会主义 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16、马克思主义是(abcd)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17、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cd )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1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是(ad) A、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B、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理论
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9、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原因在于(bcd) 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B、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C、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D、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20、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cd) A.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B.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材料2]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特别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的作用产生出来。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要了解社会,而是积极地动员人们去改变世界。问题是,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呢?([美]阿尔温?古尔德纳:《两种社会主义》。摘自陶德麟、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 3
结合上面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答: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首先,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要导致整个社会的变革。人类社会各个形态的依次交替,都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其次,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主张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消除阶级对立和社会贫富分化,使个人能充分实现全面发展,这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求的体现。 (2)试分析阿尔温?古尔德纳的观点。 答:阿尔温?古尔德纳试图用规律的必然性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否定人们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去改变世界。这是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和掌握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实践活动。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并不是被动的受制于规律,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2、[材料1]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4页) [材料2]列宁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结合上面材料,请回答: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答: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是历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历史局限性在于: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总之,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是不具备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2)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答: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经济原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所依靠的力量和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由于这两个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
3、[材料1]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日,联邦德国《世界报》写道: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俄国还和沙皇时代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当他在三十年后逝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工业强国”。“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靳辉明、谷源祥主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下卷,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材料2]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探求。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993年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为总题目,发表美、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该杂志编辑部评论说:“如果因为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敝屣,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3页) 4
结合上面材料,请回答: (1)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答:首先,苏联模式在某些方面适应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可观的历史成就:一是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是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为人类的和平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是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产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其次,苏联模式又是存在严重弊病的社会主义模式,如所有制形式单一,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党政不分等。因此,不能对苏联模式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反复多次的复辟、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曲折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我们应当明确,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
4、[材料1]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中国模式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七条:第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第二,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第三,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第四,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子,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性改革策略;第五,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循环;第六,重视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第七,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摘自《中国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71页。) [材料2]俞可平说:“中国模式之所以在近年来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格外关注,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所谓的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在近年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赵曜说:“中国模式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罗斯福的新政,挽救了美国,也挽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苏东剧变,社会主义招致前所未有的大挫折,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出现新局面。” 结合上面材料,请回答: (1)如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因此必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体而言,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前进? 答:社会主义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它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一,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内在要求,就中国而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是克服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形成了重要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实现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5、[材料1]自1986年推行革新开放、调整经济结构以来,昔日被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老挝,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国民经济建设也在转型的过程中迅猛推进。财政年度,老挝克服了水灾、国内通货膨胀,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等困难,国民经济建设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其中GDP同比增长8.3%,总量达到62万亿基普(约合77.4亿美元),人均GDP约964万基普(约合1203美元)。(摘自《老挝经济转型见成效》,《经济日报》2012年3月) [材料2]1975年越南统一后,由于教条主义地照搬苏联模式,使经济陷入极大困境。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越南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经济政治改革。由于其经济改革采取的发展战略符合国情,其政策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稳定性和连贯性,故而改革后,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摘自《锐意改革的越南共产党》,《共产党员》2006年) 52010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试题内容:;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A:配第、斯密、李嘉图;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2:参考答案:C;试题内容:;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社会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配第、斯密、李嘉图
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3: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
4: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A: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B: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5: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A:社会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
6: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7: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8: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9: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10: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11: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2: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社会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
D:科学技术革命
13: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14: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5: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16: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参加社会实践
D:研究实际情况
17: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积聚
B:资本集中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18: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中掌握立法权的是()
A:国家元首
19: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
D:托洛斯基
20: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21: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价值
B:生产成本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22: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股东大会
23: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银行利润的本质是()
A: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C: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
D:银行收取的服务费
24:参考答案:B
试题内容:
银行利润的本质是()
A: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C: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
D:银行收取的服务费
25: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A:实现经济增长
B:促进充分就业
C:实现外贸平衡
D: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6:参考答案:D
试题内容: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
D: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7: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
28:参考答案:C
试题内容: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A: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B: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C: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D: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和
29: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30:参考答案:A
试题内容:
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彻底消灭&三大差别&
C:彻底消灭剥削
D: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试题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B,C)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等内容。 
 全国2010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_自考_成人教育_教育专区。全国 2010 年 10 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10 年 10 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_自考_成人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自考人网校精校版答案 +申请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国自考人 致力于为自考生...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_自考_成人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自考人网校精校版答案 +申请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国自考人 致力于为自考生...  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_自考_成人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自考人网校精校版答案 +申请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国自考人 致力于为自考生...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全国 2010 年 10 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