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南方国策动力从字面意思来讲讲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英语翻译I never needed a friend Like I do now单从字面上意思来讲是我从来都不需要一个朋友,正如同我现在做的那样.但是有人说这个句子不能断句翻译,应该是I never needed a friend like I do now,意思是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一个朋友.究竟哪个正确,如果有用法最好讲讲用法.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其实这句话的关键是i never needed a friend 和 like i do now之间有没有逗号,如果有,那么意思就是:我从来不需要朋友,就想现在我所做的一样,如果没有逗号那么就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一个朋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应该是后者。like i do know.做了一句独立的话并不符合语法吧。
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一个朋友
我从来没像现在这样需要一个朋友。 do和need并列
我从来没有需要一个朋友就像我现在。。这个正确的吧。。你不相信可以去查下,,应该这个
第二个是正确的 可以改成 i never needed a friend so much like i do now!.
扫描下载二维码“治黄”列国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由于德瓦伦红灯区是合法经营的性交易场所,这里的配套设施可谓从物质到精神一应俱全。所谓“物质”,并非各种情趣用品商店,而是为性工作者解决后顾之忧的场所:德瓦伦区的中心是本区最早的一座教堂——乌特科克教堂,教堂边上有一座托儿所,是专为性工作者提供托儿服务的;所谓“精神”,是指遍布红灯区里的各种宗教场所。尽管在荷兰,性交易是合法的,但还是有很多顾客“完事”后觉得自己做了不道德的事,希望精神上得到“净化”,要找宗教场所忏悔。但顾客来自世界各国,原有的乌特科克教堂是新教教堂,无法兼顾“宗教多元化”的需要。于是,在
曾有人说过,士兵和性工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职业,也是最富争议的两个职业。世界各地的性工作者,究竟是在怎样的氛围里工作?各国又对这种特殊的职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对策?泰国牛仔巷红灯区巴西里约比拉·米莫萨露天红灯区合法加管制能否“包治性病” 在荷兰,尽管性交易是合法的,但还是有很多顾客“完事”后觉得自己做了不道德的事,希望精神上得到“净化”,要找宗教场所忏悔。于是,在短短十多年里这里矗立起各种宗教场所所谓“合法加管制”,是指在法律层面性交易合法化,同时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行业规范。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包括欧洲的荷兰、德国、瑞士、爱沙尼亚、希腊,非洲的塞内加尔,美洲的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大洋洲的新西兰等国,以及土耳其、孟加拉国。此外,美国的内华达州(除外)和东部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州和三州也实行这一模式。“合法”是有代价的。在荷兰,“合法”意味着性工作者必须对登记部门牺牲个人隐私。“顾客”在完成交易前,需致电专门的热线,核实“服务人员”是否具备合法的工作资格,否则后果自负(和未登记的性工作者进行交易是非法的,如果对方是未成年人则触犯刑律);“合法”还意味着“公开展览”。例如,在阿姆斯特丹著名的德瓦伦红灯区,所有性服务场所必须使用透明门窗且灯火通明。安特卫普红灯区更规定,性工作者需在透明橱窗里自我展示,并和“顾客”公开议价。由于德瓦伦红灯区是合法经营的性交易场所,这里的配套设施可谓从物质到精神一应俱全。所谓“物质”,并非各种情趣用品商店,而是为性工作者解决后顾之忧的场所:德瓦伦区的中心是本区最早的一座教堂——乌特科克教堂,教堂边上有一座托儿所,是专为性工作者提供托儿服务的;所谓“精神”,是指遍布红灯区里的各种宗教场所。尽管在荷兰,性交易是合法的,但还是有很多顾客“完事”后觉得自己做了不道德的事,希望精神上得到“净化”,要找宗教场所忏悔。但顾客来自世界各国,原有的乌特科克教堂是新教教堂,无法兼顾“宗教多元化”的需要。于是,在短短十多年里这里矗立起各种宗教场所。德国虽然日起才开放性服务业,但形式最灵活多样,既有类似荷兰的“夜店式”(但无需“透明化”),也有“一楼一凤”的所谓“法兰克福式”(性工作者在公开的“性楼”开业,每人都有独立的单元),甚至“站街服务”也是允许的,只是必须在指定的“拉客区”和指定“营业时间”内工作。例如,波恩的“站街开放时间”就是22:15至次日6:00。在美国唯一实行“合法加管制”的内华达州,合法妓院俗称“山庄”,总共有二十多家,均坐落在偏僻的乡间,甚至沙漠深处,实行“集约化管理”和“明码实价”。一些“山庄”之间还建立了“业务合作联盟”。由于“山庄”都远离闹市,因此只能靠公开在指定的传媒上刊登广告招揽客人。也正因如此,来这里的“顾客”都是直奔主题,省却了许多虚套。比较有趣的是,美国的“山庄”并非“美女大本营”,许多性工作者的相貌并不出众。由于“山庄”都建立在不毛之地,除了专门来买春的嫖客,最常见的过路客,是行路过程中顺便绕一圈的卡车司机们。他们往往就熟不就生,对相貌并不挑剔,但很在意老熟人的感觉。“合法加管制”的主要目的,一是希望通过“合法”满足部分单身人士的性需求,并减少涉性犯罪,同时避免扫黄靡费更多公共资源和由此连带产生的公权力寻租现象;二是认定性交易双方是自愿发生的商业行为,不伤及第三者的具体利益,无需动用公权力禁止;三是认为“合法加管制”可以提高安全系数,尤其可有效保护性工作者,避免其在秘密状态下感染性病,遭受黑社会盘剥,和成为刑事犯罪的牺牲品。但正如一些社会学家所观察到的,这些目的有的达到或部分达到(如减少性病传播),有的则效果不佳。首先,“合法加管制”固然避免了扫黄对公共资源的靡费,却额外增加了“管制”的靡费。例如,德国波恩为保护站街女的自由和兼顾社会秩序,划定了特别的站街区,动用警力,甚至设置专门ATM机、自助式收税机和安全套售货机,为站街区服务。其次,“合法加管制”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权力寻租,却无法摆脱黑社会和国际“人蛇”集团的渗透。一度被誉为这一模式“楷模”的荷兰,近年来曾多次查出过从拉美和非洲通过“人蛇”诱骗(甚至用巫术逼迫)前来从业的少女。德国则有东欧犯罪团伙从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等国走私女性。第三,曾支持这一模式的女权团体发生分化。一些团体指出,无法确保“顾客”一定是未婚者,如是已婚人士,所谓“不伤及第三者利益”就无法保证。第四,“开放性交易可减少涉性犯罪”一度在荷兰成为事实,但近来有社会学家研究认为,效应并不显著,且其他犯罪(如人口走私和有组织犯罪)也可能相应增加。德国一些开放性交易的城市,同样出现针对性工作者的暴力犯罪增加的情况,以至于有人开始反思,开放性交易在德国是否有些过犹不及,走得太远了。在实施这一模式的国家,管制的重点首先是确保性工作者的安全。如瑞士的性工作区域,留给性工作者的通道既宽敞又方便,留给“顾客”的则截然相反,目的是便利性工作者遭遇意外时逃生。荷兰的“透明化”和德国对“站街区”的管制,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保护性工作者的人身安全。不过,一些性工作者对此不满,认为这种模式下“根本谈不上性工作自由”。还有业内人士坦言,这种模式令“顾客”感到不舒服,管制下的价格也无法提高,“生意额”还不如非法状态。欧洲部分性工作者甚至组成团体,呼呼重新取缔合法性行业。花样翻新的“半管制” 加拿大女警曾采取“钓鱼”执法对付嫖宿幼女者,女警在性交易前连续两次告知“顾客”自己未满18岁,并问“你还继续么”,如对方明确继续,就会当场被捕实施“半管制”的国家,比“合法加管制”的要多得多,且花样翻新。如日本理论上是“卖淫禁止国家”,但实际上色情业在日本处于半公开状态。“风俗店”、“肥皂店”等色情交易场所公开营业,“顾客”在交易时会首先向性工作者购买一件小商品(通常是一瓶水),然后真正的性交易就以“邂逅后免费的你情我愿”理直气壮地开始,所付的嫖资则变成了“熟人间的馈赠”。这种模式从表面上看,是“禁站街不禁夜店”。在加拿大,个人形式下的卖淫是合法的,但有组织的卖淫则是非法的,开设妓院、拉皮条等行为都被严禁止。这种模式从表面上看与日本截然相反,是“禁夜店不禁站街”。在瑞典,卖淫是合法的,但买春却是非法的,政府的“扫黄”只针对嫖客,不针对性工作者。“半管制”实际上是一种折衷,既一方面认为性交易是个人自由,不应受到处罚,另一方面又担心性交易泛滥引发连带社会问题,对其实行一定的限制。日本式的“禁止卖淫”模式受到较多非议,因为这种模式在理论上仍然视性交易为非法,性工作者很难摆脱重重盘剥。此外,这种模式对所谓“援交”行为放任自流,很难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加拿大式的“禁夜店不禁站街”,被认为对性工作者个体给予了较多尊重,因为她们的个人行为不会被视作违法。警方虽然也会扫黄甚至“钓鱼”,但不会针对性工作者(加拿大女警曾采取“钓鱼”执法对付嫖宿幼女者,女警在性交易前连续两次告知“顾客”自己未满18岁,并问“你还继续么”,如对方明确继续,就会当场被捕)。这一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对性工作者安全保护不够。在加拿大,许多性工作者成为街头暴力的受害者,最著名的是 “猪圈狂魔”案。罗伯特·皮克顿是加拿大卑诗省大温哥华地区高贵林港的养猪业者。自1997年至2004年,他先后谋杀了49名站街女,并埋尸自家猪圈,甚至将猪肉和人肉绞碎混合,分赠亲友邻居食用。直到2004年因为一起偶然事件,警方才发现这名杀手。有分析人士指出,“禁夜店不禁站街”的模式和性工作者的处境,让她们成为最易觊觎的侵害对象。由于她们是谁都很少有人关注,即便“人间蒸发”也未必被发现。瑞典式的“抓嫖不抓娼”被认为从理论上较好兼顾了性工作者和社会的安全,以及人身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平衡。但也有人指出,买卖是统一体,一方面允许卖,另一方面不允许买,本身就自相矛盾。华人圈的特殊性 和许多人想象中不同的是,香港不仅有扫黄,而且很严厉。警署有专门设立的扫黄部门和便衣、军装扫黄团队,其任务是打击娱乐场所的非法群体性卖淫活动,以及查处在夜店等地进行非法性交易的偷渡客香港在历史上曾允许娼妓业合法,日正式禁娼,但理论上仍是中国领土、行使中国习惯法的九龙城寨例外。直到1993年九龙城寨被拆,香港始终存在一个娼妓业公开招摇过市的“三不管地带”。香港有关法律规定,两人以上卖淫场所,以及在这类场所卖淫为非法,但性工作者因此发展出钻法律漏洞的“一楼一凤”模式——即每个房间只有一名性工作者,俗称“凤姐”。“凤姐”既有自营,也有和老板分账,法律不予追究。如邻居投诉,也只能进行民事诉讼。由于存在“一楼一凤”这种实际上合法的性交易方式,加上警方严厉打击其他形式的性交易行为,街头拉客的“流莺”远较其他国际大都市要少。因此,有人认为,“一楼一凤”的出现,对香港的社会秩序和城市形象有一定的好处。和许多人想象中不同的是,香港不仅有扫黄,而且很严厉。警署有专门设立的扫黄部门和便衣、军装扫黄团队,其任务是打击娱乐场所的非法群体性卖淫活动,以及查处在夜店等地进行非法性交易的偷渡客。事实上,扫黄是清理非法入境并从事性交易的偷渡客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一楼一凤”是否应该容忍,香港社会也有不同声音。支持者认为,此举可以有效减少涉性犯罪,并为低收入者提供解决生理需要的途径。但反对者认为,“一楼一凤”并不能真正确保性工作者人身安全,独处的“凤姐”很容易成为暴力犯罪对象。由于“凤姐”必须付出较普通广告更高的价格才能自我宣传,为确保生意,她们往往不得不依附于老板,从而难逃黑社会的控制。更有人指出,“一楼一凤”历来是“人蛇”和“偷渡妹”的重灾区。台湾也曾经历过娼妓业合法时代,但国民政府迁台后实行社会改革,其改革后的模式和瑞典正好相反,是“罚娼不罚嫖”——即根据《社会秩序维护法》,规定嫖客买春无罪,娼妓卖淫有罪。正因如此,历史上台湾也曾经常进行大规模扫黄,且只抓妓女,不抓嫖客。然而,性交易作为一种职业从未在台湾绝迹。在台湾各大城市,红灯区事实上“合理不合法”地一直存在,而且由于不是合法行当,性工作者只能依托夜店,或索性在街头“打游击”。一些衣着清凉、负责兜售其他合法商品的年轻女性,也可能兼营性交易这种特殊的“副业”。这种“罚娼不罚嫖”的模式事实上沿袭了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和视娼妓为贱业、却把男性嫖娼视作风流雅事的痼疾。2009年,台湾“最高法院大法官”发布“释字第666号解释”,认为“罚娼不罚嫖”违反宪法平等原则,应予修改;2011年11月,《社会秩序维护法》修正为“性交易专区内娼嫖不罚,专区外娼嫖皆罚”,但因为至今也没有一个县市“吃螃蟹”开设这样的专区,实际上这条修正形同虚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 孙俊良代表:勤俭节约列为基本国策
孙俊良代表:勤俭节约列为基本国策
编辑: 马丽娟
10:38:00 法制日报
速度30秒40秒50秒提示:按键盘 ← → 键可以翻页
内容提要:“勤俭节约应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一样列为国家基本国策。
相关新闻:
本站原创榜
&&|&&&&|&&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当前位置:
>>>下列对《春望》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
下列对《春望》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对《春望》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鉴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d.省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2、修辞手法: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古诗词鉴赏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对《春望》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09575904273344953011894245454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