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捷伦纳米压痕仪参数中哪个参数对压痕位移曲线影响大

纳米压痕测量薄膜力学参数的多尺度研究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过去的十年里,在微/纳观尺度下如何表征材料力学性能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得纳米材料及其技术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纳米材料在微观尺度下的表面/界面的影响,力学性能方面往往会表现出与微观尺度的小尺寸效应。这也是对当今纳米科技相关机械性能的研究带来的新问题之一。纳米压痕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材料小尺寸范围相关力学性能的技术之一,它可以用来观察纳米等级微变形行为和目前最为关注的压痕尺寸效应的研究。
本文首先针对薄膜材料在纳米压痕试验时出现压痕尺寸效应,运用准连续介质法模拟单晶...展开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过去的十年里,在微/纳观尺度下如何表征材料力学性能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得纳米材料及其技术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纳米材料在微观尺度下的表面/界面的影响,力学性能方面往往会表现出与微观尺度的小尺寸效应。这也是对当今纳米科技相关机械性能的研究带来的新问题之一。纳米压痕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材料小尺寸范围相关力学性能的技术之一,它可以用来观察纳米等级微变形行为和目前最为关注的压痕尺寸效应的研究。
本文首先针对薄膜材料在纳米压痕试验时出现压痕尺寸效应,运用准连续介质法模拟单晶铝膜纳米压痕试验初始塑性变形过程。分析了不同直径的刚性圆柱形压头分别压入同一深度时弹性和塑性变形特点,并获得了相应的载荷—压深曲线。基于Oliver-Pharr 法,预测了纳米硬度值和弹性模量;当压头直径达到或超过80 ? 时纳米硬度值趋于稳定值,即压头尺寸效应消失。同时表明弹性模量不存在尺寸效应。表明材料的弹性模量本质上仅依赖原子间的结合能,而和压头尺寸基本无关。研究表明计算结果试验结果非常吻合,表明使用该方法预测薄膜材料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是可行的。
其次为了检测测试材料表面对纳米压痕试验中相关力学参量测试结果的影响,运用准连续介质法模拟了具有一定表面形貌的单晶铜薄膜的初始变形过程。同样利用Oliver-Pharr 法预测了单晶铜的纳米硬度值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具有一定表面形貌的测试数据均低于完美单晶表面所计算获得的数值。基于研究发现在纳米压痕试验中应该考虑到如下因素可能会对试验造成影响:例如压头尺寸、压入深度和受测试样表面形貌情况。为了能准确测量和获得相关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试验时应该选用足够大的压头以避免压头尺寸效应和选择大于最大表面形貌深度的压深以减少表面相貌情况对试验造成的影响。收起
学位授予单位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纳米压痕中位错运动的原子模拟
由于纳米器件尺寸小,界面所占的比例大,材料的微结构(如位错,晶界等)对体系的影响不可忽视[1].研究表明,纳米尺度器件受力过程中,位错的产生,发射等微观机制对纳米系统力学行为有很大的影响[2-7].纳米压痕技术,也称深度敏感压痕技术,是最简单的测试材料力学性质的方法之一,其采用不同形式的压头压入薄膜,得到压头的载荷-位移曲线,从而计算材料的特性参数(如硬度、弹性模量等).近20年来,随着各种表面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压痕实验逐渐成为研究表层材料力学性能的标准试验.运用分子动力方法来模拟纳米压入过程可以研究位错的萌生与生长过程,可以提供正在进行的纳米机械加工的瞬态信息,进一步得到材料的微观破坏机理.Landman等[8]最先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金属探针与金属薄膜的纳米压痕过程,结果发现,当探针靠近到薄膜一定距离时,薄膜表面会鼓起而突跳与探针接触,探针压入薄膜以后将使薄膜材料产生塑性变形.Kelchner等[9]发现初始部分位错环会...&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0引言衍射光栅是一种非常精密的光学元件具有理想的色散分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光谱学仪器中[1,2]。衍射光栅的材料由玻璃基底、中间镀铬层和蒸镀铝膜三部分组成。中间镀铬层厚度约为0.1μm,蒸镀铝膜厚度为10μm左右。衍射光栅采用机械刻划工艺在蒸镀铝膜上制作而成。衍射光栅铝膜的力学性能影响衍射光栅的质量。利用纳米压痕技术获得膜/基体系中纯膜的力学性能时,需要遵循十分之一经验法则,即压入深度小于薄膜厚度的十分之一。在实际测量薄膜性能的过程中,由于仪器本身的灵敏度、针尖表面状态以及薄膜厚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获得有意义的结果。为了探究在不限制压入深度的条件下,如何获得膜/基体系中膜本身的力学性能,D.L.Joslin,W.C.Olive,R.Saha,T.Y.Tsui,A.M.Korsunsky[3~6]等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在研究衍射光栅铝膜力学性能的过程中,往往都忽略基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于微纳米尺度压痕实验受加工精度和测量...&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由于电子通讯、汽车、记录材料等行业的飞速发展,铁基材料[1-2],特别是纳米铁基和非晶铁基材料得到广泛的研究[3-5]。自从1988年YOSHIZAWA等[3]首次制备了纳米软磁合金材料Fe7 3.5Cu1N b3Si1 3.5B9(Finemet合金)以来,由于其优良的磁学性能,这种材料一直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4-5],如变压器和磁芯。Finemet合金的制备通常是晶化一部分的非晶前驱体生成纳米尺寸的铁磁体α-Fe(Si)晶粒镶嵌在非晶基体中。在晶化Finemet合金的结晶过程中,Cu元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Cu团簇可作为体心立方结构α-Fe(Si)晶粒有效的非均匀形核点[6-8]。有研究表明,在Finemet合金中加入Nb可显著提高再结晶晶粒尺寸的热稳定性[9]。值得注意的是,由于Finemet合金是一种潜在的磁性材料,所以对于其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磁学性能上。另一方面,对于磁芯材料来说,其力学稳定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特性,高...&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自然界中很多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硬组织材料尤为典型,国内外学者对贝壳、牙齿、骨骼等生物材料优异性能的机制开展了大量研究。在材料科学领域,有很多新材料的结构设计灵感源于生物硬组织,所以从生物材料入手,研究其优异力学性能的原因对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具有深刻意义。贝壳等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生物硬组织优异性能的成因与机理,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伴随着对其组织结构深入研究,类贝壳仿生材料也应运而生。在材料制备遇到问题时,从贝壳力学性能的研究作为切入点,是十分有效的手段。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牡蛎壳中珍珠母结构开展了微观组织结构测试与纳米压痕试验分析的研究,以研究其优异力学性能的内在机制。论文首先对材料力学性能主要测试分析手段和生物组织力学性能研究等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进而明确了采用纳米压痕测试技术研究开展牡蛎壳中珍珠母结构的微观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并研究解决了材料样品的...&
(本文共75页)
权威出处:
纳米压痕测试技术是一种无损测试方式,已成为微观力学性能测试的主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上世纪五十年代欧美国家开始对纳米压痕测试技术进行研究,已经能够实现原位纳米压痕且已商业化,我国在近十年里对这一领域进行大力发展,目前在纳米压痕测试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材料在实际服役中,受到多种载荷的共同作用,并且在受力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同时受到热场影响,导致材料的失效不是某单一载荷而是由多场多载荷共同作用造成的。为研究材料在实际服役状态下的可靠性、稳定性,设计一种精密检测其微观力学参数的预应力温度梯度下原位纳米压痕测试仪具有重要意义。以压痕测试技术理论为基础,设计纳米压痕测试装置的机械结构,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机械结构的合理性,计算出该装置的机架柔度实现压痕仪的校准。利用校准后的压痕仪压入标准熔融石英试样采集载荷位移曲线,与商业化压痕仪采集的曲线对比显示重合度很高,说明自制压痕仪具有可靠性;通过对标准熔融石英试样重...&
(本文共97页)
权威出处:
1引言蓝宝石单晶(α-Al2O3)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热、力、电性能,如:高硬度、优异的机械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能以及良好的光学透过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空间光学窗口、激光器、光纤传感器以及LED衬底等国防与民用领域[1-3]。蓝宝石单晶的硬度及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能是衡量其机械加工方式以及应用范围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测试方法受到研究和技术人员的重视。对硬度及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的传统测试方法是压痕以及简单的拉伸、剪切等试验,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正朝着小型化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材料在小尺寸情况下将会表现出与宏观上截然不同的力学性能。在此种研究背景下,纳米压痕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材料纳米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测试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测试原理更科学以及试样制备简便[4]等优点而被更多的科研及测试人员所青睐。在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过程中经常表现出尺度效应(Indentation Size Effect,I...&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纳米压痕方法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纳米压痕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_公司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 纳米压痕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纳米压痕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多种多样的微纳米尺度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国防以及航空领域。微纳尺度材料主要是指几何尺寸或基本单元在几十纳米或几十微米内的材料。基于尺寸的限制,该类材料不能由宏观块体材料的知识体系推出,并且该类材料一般在多场耦合条件下服役,这些因素导致其力学测试难度加大。材料的力学测试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包括硬度、弹性模量、塑性应变,薄膜界面结合强度以及材料疲劳特性。在传统力学测试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寻求更先进的力学测试方法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内容。人们发明了很多纳米级力学测试的仪器,例如纳米压痕仪、原子力学显微镜和扫描探针声学显微镜等相关力学性能试验机。其中,纳米压痕仪凭借其高分辨率、操作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在材料的微区力学测试。
  纳米压痕仪实现了对试样加载的同时测量其变形,通过反馈系统控制载荷与压入深度。系统中的各类组件实现了低载荷量程高分辨力、接触刚度动态测量以及法向力和切向力的连续变化。纳米压痕仪可以测试硬度、弹性模量随压入深度的变化,实现了材料硬度、弹性模量、界面结合强度、疲劳参数等多项力学测试。纳米压痕仪测试对材料的压痕属于微纳米级,几乎可看作是无损测试。同时,纳米压痕仪因其具有高的载荷位移分辨率,满足了纳米级力学测试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实验精度。针对纳米压痕仪的特点,近些年国内外出现了大量扩展纳米压痕仪应用方面的研究。例如,对三硝基甲苯(TNT)单晶、Si 单晶某一晶面上的压入硬度、压入模量进行测试,比较不同工艺下生产的单晶产品性能。利用纳米压痕从纳米尺度分析碳纳米管对材料的强化效果和机理,进而得出材料宏观力学性能;采用纳米压痕法测量材料的蠕变速率敏感指数,其高的载荷和位移分辨率,为材料室温蠕变的性能研究提供了可能,该方法简单可行,受材料及构件形状和体积的影响较小,测量精度高。此外,纳米压痕仪对薄膜性能测试应用广泛。例如,利用纳米压痕仪测量薄膜厚度,所得加卸载曲线中对应膜厚深度存在一个平台,即平台效应,该平台对应的深度基本与膜厚相当。纳米压痕仪定性测量薄膜结合强度,随着压入深度的增加,硬度和模量更接近于基体,若样品硬度和模量曲线变化大,则说明膜基变形协调性差,薄膜与基体结合度低。
  纳米压痕表征薄膜开裂行为,由于尺寸的限制,传统线弹性破坏力学测试方法不容易获得薄膜的断裂行为。为此,很多研究学者采用纳米压痕法来研究薄膜的开裂行为。在对硅基质碳薄膜进行纳米压痕实验时,圆锥压头压入产生了环状裂纹,立方压头压入则生成了放射状裂纹。在布氏压头压入玻璃基体的碳薄膜的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到相框状和放射状裂纹。还有学者通过等离子沉积法制出聚醚醚酮基体上的非晶碳薄膜,用来研究软基硬质薄膜布氏压头下的压痕开裂行为,先后产生了放射状裂纹和相框状裂纹。这些研究均表明压头的形状和裂纹的形状有关,据调查在裂纹形成机制与压头形状关系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近些年硬膜软基材料应用较为广泛,硬质薄膜可以提高软质基体的抗磨性、抗冲击性等。但是硬质薄膜易断裂失效,所以研究硬膜软基的断裂力学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在布氏压头压入聚醚醚酮基体的非晶碳薄膜实验中,采用了ABAQUS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压痕过程中应力的演变。分别在膜基弹性模量比为2.33,13.95和41.86的样品上进行载荷为8.5mN和20.5mN的压痕实验,获得载荷深度曲线,并用蔡司超加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裂纹形状。发现随着载荷的加大,先后产生了放射裂纹和相框状裂纹,随着载荷的增大,相框状裂纹出现,并且裂纹之间不交叉。然而在载荷为20.5mN并形成相框状裂纹的载荷深度曲线中没有观察到突跃现象。
  与传统的测试相比,实现了小尺度材料的断裂测试,操作便捷。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接触刚度的动态测量,并结合扫描显微镜观察随着压入深度的增大裂纹的变化情况。据研究,在裂纹生成机制与压入载荷、压头形状关系的工作较少,所以在纳米压痕研究薄膜断裂失效的工作还需有待深入研究。
  》》》更多关于纳米压痕:.cn/jiejuefangan//b2b/fanbiao123/news/itemid-2159035.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温纳米压痕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