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朗文英语教材pdf在电脑上做的成绩,为什么手机上显示不出来?

&p&不请自来。&/p&&p&作为一名词典控,我在过去的几年里接触了不少英文词典(以英英词典为主),对英文词典的使用以及选择比较有感触,说一下我的理解吧。&/p&&p&-------------------------------------------------分割线-------------------------------------------------------------&/p&&p&1.英文词典的主要分类&/p&&p&2.为什么要使用英英词典&/p&&p&3.英英词典的详细介绍及选择&/p&&p&4.电子资源的介绍及更多&/p&&p&------------------------------------------------------------------------------------------------------------------------&/p&&p&&b&1.英文词典的主要分类&/b&&/p&&p&目前在国内我们接触到的英文词典主要有三种:英汉词典,英汉双解词典以及英英词典。&/p&&p&英汉词典一般为中国人所编写,如译文社《新英汉词典》,鼎鼎有名的由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复旦大学的@文冤阁大学士现在正在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第三版也属于英汉词典的范畴。 &/p&&img src=&/77f222b7dc78a2c831e0953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4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br&&p&英汉双解词典是目前英语学习词典的主流。英汉双解词典都译自英语原版词典,但并非真正全文翻译,大多数词目都是英语释义配上对应的汉语解释。最著名的英汉双解词典应该是下面这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相信很多同学上大学后第一本英文词典就是它。&/p&&img src=&/8e84e225a7fbaad8073f9d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4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br&&p&&b&英英词典又分为两种:ESL词典以及Non-ESL词典(我们把它称为母语词典)&/b&。ESL词典是国内使用流传最广的英英词典类型,特点是面向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释义用词较简单,一般局限在3000词以内,词典收词量较小。Non-ESL词典是指英美国家人士使用的词典,特点是收词量大,释义用词精确,范围广,无上限,很多词典例句很少或没有,有点类似于我们用的《新华字典》和《汉语大词典》 。&/p&&p&在国外出版社的英汉双解词典以及各种在线词典的冲击下英汉词典的市场份额逐年缩小,未来前景也不明朗,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学会使用英英词典是每一个英文学习者的必备要求和技能。&/p&&br&&p&&b&2.为什么要使用英英词典&/b&&/p&&p&打个比方,英汉词典就好比是一个人学走路时用的拐杖,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有点用,但如果要真正学会走路最终还是要扔掉拐杖,去接触英英词典,去接触真实的英语环境。使用英英词典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p&&br&&p&&b&1.更加深刻地理解词汇(中文和英文并非就真能一一对应,很多词非常微妙,细微差别在中文翻译中体察不出来)2.学到更多丰富、地道的表达(英英词典中对应的例句和表达往往非常丰富)3.更加全面地掌握单词的各种搭配以及切合语境的应用(动词和介词如何搭配?形容词如何用更贴切?常用词一词多义,活学活用等问题都可以在字典里找到答案)&/b&&/p&&p&举个例子,&i&&b&Pride and Prejudice &/b&&/i&里面有这样一个句子&/p&&p&They returned, therefore, in good spirits to Longburn, the village where they lived, and of which they were the principal &i&inhabitants&/i&.&/p&&p&想一想,这里为什么要用 inhabitant 这个词?可不可以用resident来代替?在英汉词典里面这两个词都解释为“居民”,但是在英英词典里面这两个词的解释分别是:&/p&&p&&b&inhabitant&/b&n. [C]one of the people who live in a particular place.&b&resident&/b&n.[C]someone who lives or stays in a place such as a house or hotel.两者一比较就能看出它们的细微差别了,一个是表示“居民“,一个是“住民”。作者用词之精确可见一斑。&The nuance of language is often lost in translation&,此话不假。使用英英词典是一种最大限度避免语言失真的方法。&/p&&p&&b&3.英英词典的详细介绍及选择&/b&&/p&&p&&b&3.1 ESL词典&/b&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我们必须知道的ESL词典及品牌是以下六个&/p&&img src=&/cc718f6ce5b0_b.jpg& data-rawwidth=&802&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cc718f6ce5b0_r.jpg&&&p&&b&1.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2.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3.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4.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5.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6.Merriam-Webster's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b&下面分别介绍:&b&1.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b&&/p&&img src=&/24f3bf86b3c077c04ccc_b.jpg& data-rawwidth=&360& data-rawheight=&4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p&即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由朗文出版公司出版。朗文出版公司创办于1755年,出版词典已有251年历史,其词典的权威性一直为世人所公认。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目前更新到了第五版(LDOCE 5)。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最新版的朗文英英5是一个惊喜,在几种学习型词典中,它的收词量最大,图片最丰富,短语,例句也非常完善。难怪词典的主编宣称是“史上最强大的学习型词典”。朗文英英5印刷版词典还带有光碟,光碟软件安装后超过1G,涵盖纸质版所有内容,而且还有大量collocation和Synonym扩展,自带所有图片和单词发音(这是要把印刷版的使用者全部赶到光碟上的节奏)。推荐指数:★★★★★&/p&&p&&b&2.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b&&/p&&img src=&/d31d90bcf5cef3fbc5a12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br&&p&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由著名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牛津系列词典是进入中国最早,也最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所熟悉的词典品牌。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简称OALD)是世界上第一部为非英语国家的人们学习英语而编纂的高阶英语学习词典,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引领世界潮流,迄今已发行三千万册。目前该词典已经出到第八版,新版增收新词新义4500条,突出了语法信息与用法搭配,并将释义所用单词从3500个精选到3000以内,把学习词典普遍采用的以简释繁的原则贯彻得十分出色。OALD的双解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是广大高校学子最喜闻乐见的一本词典,同时它也是部大砖头,厚度高达2511页。推荐指数:★★★★&/p&&br&&p&&b&3.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b&&/p&&img src=&/8ed1a67f834bc79603b7d_b.jpg& data-rawwidth=&182& data-rawheight=&2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2&&&p&《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目前出到第二版,其特点是释义准确、简明、实用。词典中释义词汇严格地限于2500个常用词之内,这也大大便利了学习者,避免了释义中又有生词而需反复查找之累。词典的选词以语料库为依据,在正文中以红色标出核心词汇,再借用一、二、三个不等的红色星号来标示其使用频率的高低(一二三星词汇加起来一共有7500个,这一点和下面介绍的柯林斯词典很类似)。比如这个&/p&&img src=&/6b54edc79be5dc26c695d0_b.jpg& data-rawwidth=&673& data-rawheight=&1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3& data-original=&/6b54edc79be5dc26c695d0_r.jpg&&&p&词典中带有大量的插图以及单词图解,每个单词都会标出单复数形式,时态等,这一点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非常方便。&/p&&p&推荐指数:★★★★&/p&&p&&b&4. 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b& &/p&&img src=&/84fede255_b.jpg& data-rawwidth=&225& data-rawheight=&3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p&下面重点要介绍的是这本《柯林斯高阶英英词典》 ,对于初学者来说,它可能是最适合入门的一本英英词典。词典最大的特色有两个,一个是英文释义采用整句释义,一个是五星词频。什么是整句释义呢?就是结合语境用整个完整的句子来解释单词。比如” habitual” 这个词,词典是这样解释的:&/p&&p&&b&A habitual action, state, or way of behaving is one that someone usually does or has, especially one that is considered to be typical or characteristic of them.&/b&&/p&&p&我们通过这个解释马上可以学到habitual是用来形容action, state, way of behaving的,这便是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再如,hail的释义为:&/p&&p&&b&If a person, event, or achievement is hailed as important or successful, they are praised publicly.&/b&&/p&&p&这里不仅告诉我们hail的对象一般是person, event 或 achievement, 还说明hail经常用于被动结构,而且与as连用。这种解释形式对于加深学习者对单词的理解和使用是非常有效的。
&/p&&br&&p&柯林斯词典的另一个特色是它采用的五星词频。柯林斯词典有一个高达2.5亿的语料库,从语料库中筛选出了最常用的14600词用五星标注。其中五级(最常用词,以下逐级次之)680词,四级1040词(累计1720词),三级1580词(累计3300词),二级3200词(累计6500词),一级8100词(累计14600词)。根据语料库的统计结果,掌握五级四级的前1720詞,就可以读通英語资料的75%,掌握五、四、三、二級的6500詞,就可以读通英語资料的90%,掌握这14600詞,就可以读懂任何英語资料的95%,即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篇100词的文章里大概只有5个词不认识。想读外刊读原版书的同学可以尝试着去掌握这15000个词汇。(注:柯林斯五星词频表有人整理出来了,网上可以找到,感谢整理者!)&/p&&p&推荐指数:★★★★★&/p&&p&&b&5.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b&&/p&&img src=&/4b2e6aa620e06b448bb3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p&《剑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是大名鼎鼎的剑桥大学出版社作品(雅思考试就是由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推出的)。目前该词典最新版本为第三版,它以剑桥国际英语语料库(CIC)中逾7亿词条为蓝本,并参考了剑桥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C)中剑桥测试系统的原始语料,收词量和词条搭配量都非常巨大。词典的释义也控制在2000词以内。这本词典比较大的特色是词典中提供的几百个常见错误分析词条,可以帮助初学者避免单词使用中的错误。推荐指数:★★★★&/p&&br&&p&&b&6.Merriam-Webster's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b&&/p&&img src=&/b76868ca8c_b.jpg& data-rawwidth=&423&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b76868ca8c_r.jpg&&&p&前面介绍的五种词典都是英系公司的品牌,而这本《韦氏高阶英语词典》是属于美系品牌,它也是学习美式英语的ESL词典首选。词典收录了美国常用的160,000个例句,号称是市面上所有英语学习字典中收录例句最多者,。词典的一个特点是收录了大量的美式常用惯用语、动词搭配及片语,部分美式表达只有在这本韦氏词典上才能查得到,同时它也采用了韦氏音标,而不是其他词典常见的国际音标。推荐指数:★★★★
&/p&&br&&p&&b&3.2 Non-ESL词典(母语词典)&/b&&/p&&p&ESL词典毕竟是为外国英语学习者量身订做的,其优点是简单易懂,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释义用词所限,部分单词的解释比较啰嗦或者不精确,理解起来也不顺畅。比较好的方法是ESL词典和母语词典搭配使用。下面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些Non-ESL词典:&b&1.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b&&/p&&br&&img src=&/4bceef7aa1ab08af5bb5b5_b.jpg& data-rawwidth=&321& data-rawheight=&4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1&&&p&考GRE的同学可能对这本词典有印象,因为据说GRE考试的词汇主要依据就是韦氏大学辞典,GRE反义词所考短语用词也大多是M-W词典中的原话。韦氏大学词典深得美国人青睐,主要因为它具有150年历史,数代美国人都是在它的哺育下长大的,它在美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新华字典》 。曾经有人这么评论过:&韦氏词典是划时代的,它的出现标志着美语体系的独立&。韦氏大学词典目前已发展到第十一版,收词22.5万条,词义20余万条,提供词的产生年代,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多义词按年代顺序排列,并增加用法说明,是韦氏词典各版中使用面最广泛的词典。&/p&&p&&b&2.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AHD)&/b& &/p&&img src=&/5e94feb9e16f3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3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p&大名鼎鼎的《美国传统词典》初版于1969年,最新版为第四版,该词典是具有规范化色彩的英语词典之一,全面记载当代语言,雅俗兼顾,释义先给出中心词义,然后再给出引申义,对词的用法极其同义词均有说明,并有详细例证。该词典最大特色,即许多词条中有Usage Note (用法说明),给读者指明公认的确切用法。再有,该词典收有4,000多幅插画,版面清晰、赏心悦目,是美国畅销书之一,颇受学术界重视,尤其受到教师们欢迎。&/p&&br&&p&&b&3.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b&&/p&&img src=&/1edaf508b_b.jpg& data-rawwidth=&312& data-rawheight=&4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2&&&p&《韦氏第3版新国际英语词典》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硕果。它的篇幅极大,共收录了1755年以后仍在使用的词45万条以上,并配有1000幅左右的彩图,是最大型的单卷本英语词典。该书抱着对语言作客观的记录和描写的宗旨,有闻必录,收罗了大量的俗语(包括许多三俗词汇),其20万条例证主要摘引20世纪中期的著述,引用了14,000多作者谴词造句的实例,工夫之深,可与《牛津英语大词典》(OED)媲美。&/p&&br&&p&&b&4.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b&&/p&&img src=&/b35c4846cea51ae3f8d17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p&《牛津简明英语词典》(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简称COED)是在OE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本中型母语词典。它以“释义准确、可靠、简明”著称于世,是一部世界公认的权威英语工具书,也是牛津词典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其发行量一直位居牛津词典之首。2004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这部词典的第11版。这一版是《牛津简明英语词典》自1911年出版第1版以来十分重要的一版。它在继承和保持以往各版的特色和优点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改进,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收词量大,覆盖面广。&/p&&p&&b&5.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ED)&/b&&/p&&img src=&/817fe6ca488df9b8debe48e_b.jpg& data-rawwidth=&248& data-rawheight=&1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8&&&br&&p&(这本看看就好)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就是大名鼎鼎的OED)事实上并不是一本词典,而是一套词典。OED一共有20卷,被视为最全面和权威的英语词典。截至日,该词典收录了301,100主词汇,字母数目达3亿5千万个。词典亦收录了157,000个以粗体印刷的组合和变形,以及169,000个以粗斜体印刷的短语和组合,令词典收录的词汇达到616,500个。另外,词典共列出137,000条读音、249,300个词源、577,000个互相参照和2,412,400句例子。像OED这样的巨无霸平时基本用不上,不过倒可以买一套回家收藏。&/p&&p&其他英文母语词典还有:&/p&&p&Random House 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p&&p&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p&&p&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注意不要跟前面的柯林斯ESL词典混淆了)&/p&&p&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p&&br&&p&等几种,限于篇幅,在此不表,有兴趣的同学欢迎谷歌。&/p&&p&除了以上的词典外,再推荐几本适用于语法和写作提升的搭配词典&/p&&p&&b&1.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b&&/p&&img src=&/0eb539d6cc8c_b.jp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br&&p&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以最常见的词立条,词目下面把本条要讨论的同义词用黑体醒目地罗列出来,接着用一句话简单说明这几个词共同的含义是什么。这样的编排可以起到一个小目录的作用,让读者一看便知本条要讨论哪些词语。另一方面,这也方便水平较高的读者查阅,因为他们掌握的词汇量大,只是有些词一时想不起来,提醒一下就够了。&/p&&p&&b&2.牛津英语搭配词典&/b&&/p&&img src=&/a4cf48fa6bb3a35096ca2_b.jpg& data-rawwidth=&288& data-rawheight=&4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8&&&br&&p&牛津英语搭配词典(外研社引进,英汉双解版)从崭新的角度探究了英语中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语义、语法、语体和文化的制约。只有熟悉和掌握了英语搭配,才能真正做到让英语单词“为我所用”,地道自然地传达思想,与人高效沟通。 本词典收录搭配丰富,逾9,000个常用英语词条,达150,000个搭配词组;例句真实自然,50,000条示例全部选自语料库;专辟25个不同主题的用法说明,加深对搭配词应用的理解;附学习页,通过练习透彻理解英语搭配,巩固学习效果。&/p&&p&&b&3.牛津短语动词词典&/b&&/p&&img src=&/164bc6c8d03bd42afb63d_b.jp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4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p&牛津短语动词词典(外研社引进,英汉双解版)收录英美常用短语动词近6,000条,理解与应用并重;示例10,500条,取材自语料库,以反映实际用法;大量语法、用法说明,提高语言运用准确度;附研习专页,进一步介绍短语动词的学习与应用。&/p&&p&&b&4.新闻英语分类词典&/b&&/p&&img src=&/ca3e997f9fd4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外研社出版的又一精品!这本书收集了新闻常用词、词语及例句近万个。其中还包括重要人物、历史事件、文化流派、组织名称、典故及其出处,以及最新的科技词汇,并附有世界主要通词社,英语电台、电视台、英文报纸、杂志及联合国主要机构的名称。书中对新闻词汇归纳得非常好,包含了不少BBC,CNN以及经济学人等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词汇。想系统学一下新闻词汇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p&&p&&b&3.3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英文词典&/b&&/p&&p&对于新手,如果你之前从来没用过英英词典,词汇量在6000以下,建议你从柯林斯词典入手,搭配上其他的ESL词典&/p&&p&如果你是中级学习者,推荐使用朗文英英5等ESL词典,再搭配上韦氏大学词典和美国传统词典。&/p&&p&高手的话建议在使用ESL词典之外多使母语词典。&/p&&p&&b&4.电子资源的介绍及更多&/b&&/p&&p&前面介绍的这么多词典都是大部头,如果都买纸质版的话携带和使用起来都挺不方便。好在近些年电子词典也发展起来了。上面绝大部分词典都有相应的软件和app. 当然纸质版有纸质版的好处,比如说你平时可以随意翻翻词典,把它当成书来读。我每次翻字典时都有新的发现,比如说又学到了一个很漂亮的表达,或者是一个很实用的词组,一个新的单词。这种体验是软件所不能带给你的。&/p&&img src=&/de41f5ac37fefddb5841ddfdf3d50a19_b.jpg& data-rawwidth=&517& data-rawheight=&2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de41f5ac37fefddb5841ddfdf3d50a19_r.jpg&&&br&&p&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手头就放着几本词典:&/p&&img src=&/a5abdea989b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5abdea989bc_r.jpg&&&p&常用的词典app有这几个&/p&&img src=&/52ddc9d73676ffd172b0c728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img src=&/5af9e2758cbb689e631d9d873f00b311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img src=&/e35bd98a7eacaeebc4f657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img src=&/f0a0f868ef7e7f9ca883e65f9cc83be6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p&但是一个个app安装使用起来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有没有一键解决方案呢?有,答案就是我之前介绍过的开源词典平台,比如说下面这几个:&/p&&img src=&/a322dffe7ef05b5cebdda929_b.jpg& data-rawwidth=&141& data-rawheight=&1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1&&&p&mdict&/p&&img src=&/fffdd3dda31_b.jpg& data-rawwidth=&124& data-rawheight=&1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4&&&p&深蓝词典&/p&&img src=&/23a60cbf2e9bbe8be16b65568c2bbda3_b.jpg& data-rawwidth=&134& data-rawheight=&1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4&&&br&&p&欧路词典&/p&&img src=&/afedbcb2a2d69d89c40111_b.jpg& data-rawwidth=&137& data-rawheight=&1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7&&&p&灵格斯词典&/p&&br&&p&以Mdict为例,Mdict 是一款跨平台的开放的电子辞典平台,软件本身不提供辞典数据,而是使用用户自己制作的辞典数据。网上有大量用户转换制作的词典可供下载,包括百科等,还可以自己制作词库。这是我安卓手机上的Mdict软件,加载了常用的十几本词典,可以实现多词典同步查词,非常非常好用。具体的词典使用教程请自己上网找。&/p&&img src=&/fba4e95b572f579294cfe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fba4e95b572f579294cfe_r.jpg&&&br&&p&再推荐几个很好用的电子词典资源:&/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 非常好用的网站,这是一个能让你学单词而不只是背单词的地方。网站免费,ios版app 售价18元,但绝对物超所值。&/p&&img src=&/ee41cfc8a424a871f93ae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e41cfc8a424a871f93ae4_r.jpg&&&br&&p&韦氏可视化词典 &a href=&///?target=http%3A//visua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isual Dictionary Online&i class=&icon-external&&&/i&&/a&&/p&&img src=&/df9f13dda0912d3eeaa7f65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f9f13dda0912d3eeaa7f65d_r.jpg&&&br&&p&如图所示,这个网站非常强大,所有单词采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内容非常详细,单词还配有发音。推荐大家没事上去看看,可以积累一些平时经常见到但又不知道怎么表达的单词。&/p&&br&&p&当然,有时候可能还会碰到一些比较少见的词,比如下面经济学人13年纪念曼德拉的文章标题&/p&&img src=&/fb1febdb3997_b.jpg&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5& data-original=&/fb1febdb3997_r.jpg&&&p&Invictus这个词在很多词典中是查不到的,这个时候就要动用谷歌了(谷歌大法好)。搜了一下发现,Invictus是一个拉丁词汇,意思是“不可战胜的”。同时,这也是威廉姆o恩内斯特o亨里(William Ernest Henley)写于1875年的一首诗。据说,曼德拉曾多次默念过这首诗。这时候才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invictus做标题了。&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i class=&icon-external&&&/i&&/a&
内事问百度,外事问谷歌(不要问我怎么翻墙)&/p&&br&&p&喜欢阅读外刊,致力于提高英文水平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b&英文悦读&/b&(ID:read_the_economist),公众号会定期分享对外刊文章的赏析以及我个人的英文学习总结,欢迎关注,感谢! &/p&&br&&p&&a href=&///?target=http%3A///r/9kzy6nTEAyl8rTCJ9xn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9kzy6n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Ayl8rTCJ9xn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不请自来。作为一名词典控,我在过去的几年里接触了不少英文词典(以英英词典为主),对英文词典的使用以及选择比较有感触,说一下我的理解吧。-------------------------------------------------分割线-------------------------------------------------…
说一个我刚学口译的时候的方法。绝对有效。那个时候我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洗漱完,打开电脑用可可英语做精听,不午休,除了上课就是在空教室练视译和交传。在大学5点半起床的人真的是不多,你起来了你就先走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好多人在BBC,VOA,NPR,CNN等众多材料中不知道听什么好,其实只要先选一个就好,个人推荐听BBC,不建议听VOA,因为大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于美音都没有太大困难,但是听英音差点意思,所以建议每天都要做BBC精听。至于什么是精听,下面是我给以前的学弟学妹们做经验分享的时候写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br&&br&&br&英语新闻精听步骤(Anthony版) &br&&br&【准备工作】在电脑上打开可可英语网站,找到当天最新的BBC新闻(中国人大部分对美音比较熟悉,所以不建议听VOA,译员应该选择难度较大的英音新闻比如BBC来做练习)。准备好一个纸质笔记本,一根笔,并且在电脑桌面上建立一个word文档,命名为&英语新闻精听原文&。 &br&&br&1.盲听一遍:不看中英文字幕,只是带上耳机闭眼听一遍。刚开始时一句也听不懂很正常。 &br&2.看字幕听一遍:只一遍哦,看看自己眼镜浏览的速度能不能跟上新闻的播放速度。 &br&3.逐段精听:一段一暂停,看字幕,把所有自己不认识的单词,短语,语法,背景知识查清楚,整理在准备好的笔记本上。全部背过。然后朗读或默读原文,读熟读顺,再听一遍这一段,看看是否已经能听懂了。这样做一段的,再进行下一段的。循环往复做这个工作,直到听完全部段落。 &br&4.全篇精听:把整篇新闻全部重新听3-5遍,看看是不是已经全部可以听懂了。如果可以,试着去做交传笔记,最后试着去看着笔记做翻译或summary,谨记无filler无改口的要求。 &br&5.点击中英文字幕右上角&复制所有字幕&,把中英文字幕复制到你桌面上整理的文档里面去,标好日期和新闻题目,每天如此。 &br&6.复习1: 在手机上下载好可可英语APP,在电脑上做完精听后,到手机APP上找到你今天做精听的那一篇新闻,下载下来,课间或吃饭的时候,坐车的时候,循环用耳机听。&br&7.复习2: 每天给自己安排30分钟左右大声朗读或背诵时间,把桌面上文档打印出来也行,拿着电脑看也行,存到手机上也行,大声读你当天精听的新闻原文,能背过最好。睡前复习笔记本。 &br&&br&【提醒】 &br&交传课结束以后,大家回去可以先从一分钟新闻开始做精听,也可以用VOA,CNN学生新闻,NPR都可以。刚开始一分钟的新闻做完精听可能需要5个小时,这都很正常。每天可以不做别的,精听BBC必须做。听到死去。坚持一个月,英语保证各方面都有提升。Anthony大一每天五点半起床打开电脑做可可英语精听,7点半去吃早饭,8点上早课。大家也可以试着给自己大学来一段高中式的岁月,挺有意思的。加油加油。&br&创建于
说一个我刚学口译的时候的方法。绝对有效。那个时候我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洗漱完,打开电脑用可可英语做精听,不午休,除了上课就是在空教室练视译和交传。在大学5点半起床的人真的是不多,你起来了你就先走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好多人在BBC,VOA,NPR,CNN等…
听一点真正自己觉得好听的英语感受下吧。以前也一直觉得英语听力好渣 4 6级考试的听力部分基本都是蒙的。后来有一次偶尔听了stephen fry 念的winnie the pooh 发现非常好听,很有感觉 而且几遍下来之后 发现基本都大部分听懂了。从此觉得盲听英语不再是一种噩梦。现在youtube上的东西基本上听起没问题。不要被辅导教材再毒害了 那些听力材料谁会爱听?!(另外 个人觉得看视频比光听声音要更容易听懂)
听一点真正自己觉得好听的英语感受下吧。以前也一直觉得英语听力好渣 4 6级考试的听力部分基本都是蒙的。后来有一次偶尔听了stephen fry 念的winnie the pooh 发现非常好听,很有感觉 而且几遍下来之后 发现基本都大部分听懂了。从此觉得盲听英语不再是一种…
&p&谢邀!&/p&&p&词汇量粗略地可以分为两大块:&/p&&p&第一类是你不仅吃透了意思、还能得心应手、准确运用的词汇; &/p&&p&第二类是见面知道大概意思、但是自己想不起来去用、或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的词汇。手捧“XX词汇宝典”、或TOEFL, GRE 等英语考试之前你死记硬背的词汇,基本都属于这一种。&/p&&p&&b&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一谈“我的词汇量有 X千 (或X万)”,说的其实都是第二类,而对第一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b&。结果就是无论是口语对话还是写作,常常感到“为什么我口语和写作中用来用去好像都是高考前、甚至初中里学的那些词汇”?而且,无论谈什么事情好像都无法深入:很多看似很简单的英文表达,自己就是说不出来,但是事后看到老外写的,又觉得刚才自己的挫败感有点儿让人哭笑不得:“原来英文的表达法那么简单!?我怎么就没想起来”? &/p&&p&如果今天我在大学里重新学英语(无论是否英语专业的),不为了应付任何考试,而纯粹从提升英语运用能力的角度来谈扩大词汇量的话,我会把我学习词汇方面的精力这样分配:&/p&&p&1.
&b&把 50% 学词汇的精力,用于扩大第一类词汇,也就是英语中最常用的那4、5千个词汇&/b& ----- 这相当于中文里的头3,000个汉字,一个老外如果熟练掌握了这些字/词的读听说写,就能基本看中文书报、与人谈工作问题、在中国人的社会里生活了! 英文也一样,&b&能把那头4、5千个常用英语单词运用自如了,即便在美国人的公司里工作,你也完全能够靠英文生存了。&/b&此外,扩大词汇量远不止是“多记单词”:必须同时注意多学各种词组、词汇搭配、习惯表达法等,这样你才能减少你讲英文时的Chinglish 味儿。&/p&&p&&b&怎么学&/b&:&/p&&p&a) 绝不能 死记硬背单词表/本,而必须结合上下文、结合语境,才能体会到准确的词义、用法、搭配等等。比如单单一个“看 (/望/瞧/瞄/瞅/盯)”字,英语就有十几个单词, look, see, watch, glance, stare, glare, gaze, view, glimpse, peep, read, ........,你看英汉词典的话,词义好像都差不太多,但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该用哪个?你必须把它们放到具体的句子、语境里,才能体会到它们之间意思和用法上的差别。&/p&&p&b)&b& 必须把读听说写与词汇的学习和运用捆绑到一起学,现学现用,现用现学,才能融会贯通,读听说写技能同步提高。&/b&具体如何操作:&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419840& class=&internal&&怎么做英语读书笔记、学词汇才最有效? - 金伟榕的回答 - 知乎&/a&&/p&&p&2. 把另外那50%的词汇学习精力用来学第二类词汇,这里至少在一开始,又可分为
30% + 20% 两部分: &/p&&p&a)头 30%的精力,用于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英语构词法方面的书。因为一旦熟悉了英语单词的结构和成份,你就不是一个一个记单词,而是一串一串地来认单词了。但这里有一个前提:你起码已经具备了 3000 词汇量 ----- 没有这点英语词汇量,你学构词法很难找到感觉,搞不好就又成了死记硬背。就好像一个老外学汉语,刚认识了百把个个汉字,就急急忙忙要背成语词典。问题是他对汉字连感觉都没找到,即便背下了几千个成语又有什么用?&/p&&p&学会根据构词法来学和记单词究竟有什么好处?看几个例子: &/p&&ul&&li&星号 * ,英文是 asterisk,来源于 aster/astro = 天上的星星。&br&&/li&&li&我们的老祖宗夜观天象,说“天象不利” = 星相不利,会怎么样? dis (= no / no good) + aster = disaster = &When the stars don't look good / are not lined up right / don't favor us&
灾难 ==& disastrous
= adj.。&br&&/li&&li&研究星相的“学问” = astro + ology (某一专门领域的)学问 = astrology 星相学(星相学家 astrologist); &br&&/li&&li&研究星星、天文规律的学问 = astro + nome (=rule) = the rule(s) of stars = astronomy 天文学; 天文学家 astronomist;&/li&&li&astronaut =
astro + naut (航行) = 在星星之间飞来飞去的人 =
宇航员&/li&&li&physics = 物理学;那你认为 astrophysics 是什么 ==& an astrophysicist 是干什么的?&/li&&/ul&&p&你这才看了几行字,花了区区几十秒钟,就明白了这些单词的结构、原理和语义吧?记住了多少词?如果你拿一本“XX单词宝典”,把这些单词彼此间孤立起来、死记硬背这十几个单词,又需要多少时间?&/p&&p&比记住这些单词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构词法和构词成份,你在阅读和视听中遇到生词便能“望词生义”,象上面说的 astrologist: 某个纪录片或某本书里说二战的中后期希特勒制定战略计划时经常要问 astrologists 的意见,你即便不认识 astrologist 这个单词,你看到 astro-, -ology, -ologist 这些成分,再加上上下文,就能把词义猜到一个八九不离十了。 你即便不认识 astronomical, 在一句话 America's astronomical budget deficit ....里看到,那你估计“美国财政预算赤字 _______” 是什么样的,是巨大无比 / 天文数字,还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p&&p&建议看看这本&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上免费的Kindle 英语构词法,原版英文,语言也不算难:&/p&&p&&a href=&///?target=https%3A///New-Word-Analysis-Or-School-Etymology-of-English-Derivative-Words-Swinton-William/dp/B00A72VSGQ/ref%3Dsr_1_1_twi_kin_1%3Fs%3Dbooks%26ie%3DUTF8%26qid%3D%26sr%3D1-1%26keywords%3Denglish%2Betymolog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w Word-Analysis Or, School Etymology of English Derivative Words (新词汇分析) (免费公版书)-图书-亚马逊中国&i class=&icon-external&&&/i&&/a&&/p&&p&b) 某些英语单词是没有、或者很难找出构词原理来的,那确实需要动些脑经花功夫记的,这是最后那20%学词汇的精力的用场。具体做法,建议参照 1-b) 中的做法,以利于增强记忆。&/p&
谢邀!词汇量粗略地可以分为两大块:第一类是你不仅吃透了意思、还能得心应手、准确运用的词汇; 第二类是见面知道大概意思、但是自己想不起来去用、或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的词汇。手捧“XX词汇宝典”、或TOEFL, GRE 等英语考试之前你死记硬背的词汇,基本…
&p&&b&听写是一种有效的测试手段,但 &i&不是 &/i&高效的听力
&i&练习&/i& 方法。&/b&两者不可混为一谈。&/p&&br&&p&对听力课教员来说,再没有比听写更省心省力的“教法”;而对学生来说,把听写作为听力的训练手段,费时费事,单位时间效益很低,既不利于培养你听的时候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并记牢内容(而不仅仅是单词)的习惯,也不利于提高学英语的兴趣,所以建议不要多做。我以前在外交学院教英语专业本科生时从来不让他们搞听写:&b&我关心的是他们如何才能快快提高听力、尤其是英语的运用综合能力&/b&,而不在乎他们是否听懂、并拼对了一篇材料里的每一个单词。&/p&&br&练听力的目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是为了“听懂”英语(这话其实说对了一大半,但不全对,见下面);但听写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1. 精听/努力听懂; 2. 拼写单词(往往还要加上 #3: 查字典)。&br&&br&&p&无论听力、阅读、语法、生词,还是口语、写作、语音语调,归根到底这些都是为了学会运用英语。&b&如果你同意“我们吃饭是为了吃饱吃好”,那你会不会同意“两根筷子必须分开使用&/b&&b&,一根扒饭&/b&&b&,一根‘夹’菜;用碗的时候不要用勺,用勺的时候不可以用碗”那样的“&/b&&b&吃饭&/b&&b&规矩”?&/b&如果不同意,那为什么在苦哈哈练听力的时候你非得“一根筷子、一个勺 ------- 只练听 + 拼单词,其它不可以碰”?&/p&&br&&p&而我要我的学生们做的是一双筷子 + 勺 + 碗统统用起来,把饭快快吃饱、吃好 ----- 也就是在练听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一石多鸟。&/p&&br&&p&首先说听。听力的关键是:&br&&/p&&br&&p&1)听懂 ------ 这是听力练习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p&&br&&p&2)理解 ------ 有时候由于缺乏语感或背景知识,即便一句话的每个单词都听懂了,但是却无法理解整句话的意思;&/p&&br&&p&3)记住,包括如何抓住重点。初练听力者往往“听懂了,理解了,摘下耳机就把一大半忘了!”&/p&&br&&p&很多词,象 of 和 have, to 和 the,初练听力的时候很容易混淆。练听写的人往往就与这类难点顶上牛了!但是我建议:不要搞太多的听写、去“硬抠”。你把一句话的意思听明白了,某个词究竟是 to 还是 the, 如果不妨碍你对整句话的理解,就放它过去。你要琢磨语法、词汇搭配的话,读的时候再去琢磨,省时省力,效率更高。既然你目前阶段听力本来就不行,又何苦“以己之短,攻人所长”?&/p&&br&&p&一篇新的听力资料,头2、3遍一定要从头到尾连贯着听,不要逐字逐句听,这个时候不求听懂绝大部分内容,而只求听懂一个大概。这样2、3遍连贯着听下来,哪怕你只懂了几个单词,也没关系,这在听力的新手来说完全正常,根本不必责难自己(哪怕你觉得自己阅读理解的水平已经达到了《新概念》第四册都已经学完的水平、但从没练过听力)。&/p&&br&&p&第二步,逐字逐句听。一开始,把一个比较长的句子一次全部听下来,可能会有困难:听到句尾,早就已经忘了句子开头说什么了。这也不奇怪:就连最好的口译都需要靠笔记来帮助自己的记忆,你练听力还处于摸索着“找门道”的阶段,记不住,又有什么奇怪的?逐字逐句听的时候,可以把一句话拆成几个部分来听,一听完一小部分,立刻口头重复,说一遍。这样做,效果会比听写好:你不仅必须知道你听到了什么,而且你在模仿发音。&b&从精听的角度说,你如果不仅听懂,而且能够口头重复,那与听写的精度有差别吗?没有。与听写相比,听+口头重复 ----- &/b&&/p&&ol&&li&&b&完全达到了与听写一样的精度&/b&&br&&/li&&li&&b&&b&不写字、不查字典,由此&/b&排除了“这个单词我到底拼对了没有”那类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b&&b&便于你不仅听懂词语,而且抓住主要内容(而听写,你一不小心就会只专注于琢磨每一个单词及其拼法,却没顾上留心全文究竟在说什么)。&/b&&/li&&li&&b&&b&你听的速度大大加快,节省下大量的时间,让你借刚听完的东西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见下面),大幅度提高单位时间效益&/b&&br&&/b&&/li&&li&&b&模仿发音、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是改善听力的一大利器:一个单词你连念都念不准,你还能指望在一个好几十单词的长句里听懂并立刻理解它?&/b&&/li&&/ol&&p&在这第二步中,遇到难点要来回多听几遍,力求听懂。但如果某一句话或句子的某1、2个单词听了4、5遍还没听出来,那就先放一放,往下听。后面的内容常常会为前面的句子提供解释。比如,有一新手听一篇新闻,一开头听到 SMP 下跌了XXX,但是怎么也不明白SMP到底是什么意思。对这几个字母,他觉得“我肯定没听错,就是这几个字母!”这条新闻后面的内容说到了股票价格等等。如果他对股票市场市场有一些了解的话,他听到后面可能就会想到:这 SMP,肯定是自己听错了,应该是 S&P = Standard AND Poor's 股票指数。可是他如果不往下听、却跟这“SMP”顶牛的话,那就太得不偿失了。&/p&&br&&p&逐字逐句听完了一遍后,最好能再次逐字逐句听一遍:上一遍如果每隔4、5个单词你就不得不暂停一下、做口头重复的话,这回就每次尽可能多听几个单词再暂停、做口头重复。这样你逐步就会拉长停顿的间隔,慢慢就能记住整句话的内容了(但可能还是不能记住长句、或一句话里的每一个单词 ------- 那也很正常)。&/p&&br&&p&对于特别困难的难点,我主张大家不必追求把每一个单词都听懂。一篇听力练习,你听明白了90 - 95%的意思,就行了。这不是“不求甚解”,而是力求高效地利用时间,更重要的是保持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如果你非得“搞清楚、写对每一个单词”,那我建议你留心一下自己所花时间的比例: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把30%、40%的听力时间用来对付那屈指可数的几个单词了!这30、40%的时间,是最累人、最能搞糟你的情绪的!你让那么一两个单词把自己气得发疯、毁掉自己的情绪和学英语的兴趣,值吗?而且,如果你仔细检查几篇网友们听写的英语新闻稿,你会发现5%上下的错误率其实是很常见的。那你花的那30~40%的“顶牛”时间,究竟让你多听对了百分之几的内容?&br&&/p&&br&&p&&b&与其“顶牛”,不妨换条路子、更科学、更高效地利用你的英语学习时间。&/b&这是第二大步骤 ----- &b&把听力当作自己综合能力训练的一部分来做:&/b&&/p&&br&&p&1. 凡是听力尚需提高的人,大多数发音也不完美。而听觉灵敏度的训练,正是改善发音的第一步(如果你连 lip 和 reap, led 和 lad 之类的发音差异都听不出来,又怎能发现和矫正自己的发音错误?)。所以一边听,要一边模仿和揣摩发音,这样既练了听力,又同时能发现和纠正自己发音的不足之处。&/p&&br&&p&2.
归纳、收集一下刚刚听到的好词好句。所谓“好词好句”远不仅是生词,而是各种好的表达法。很多时候你明明每个单词都认识,可让你自己说的时候却“打死我也想不起来会那样去表达”。这就是你该留意、收集的。这是减少你讲英语时 Chinglish 味道的最好办法。&/p&&br&&p&3.
整理完好词好句后,立刻利用这些新学的好词好句,加上你原先掌握的词汇,口头复述一下你听到的内容(不是背诵,而是用你自己的话语来陈述同一内容)。听写的一大弊端,是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想着把每一个字都听出来、拼写正确,却没注意理解、记住全文究竟说的是什么。而复述则强迫你“要看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帮助你逐步养成听的时候抓本质、记内容的习惯。此外,不少人的英语口语能力聊天没问题,可一旦他们必需迅速组织起自己的思想,有条不紊、清晰准确地用英语口头陈述出来,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而复述,就是对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好的训练,并同时让你加深了对那些好词好句的理解和记忆(在此不妨回想一下:你用“XX词汇红宝书”死记硬背啃下来的那X千、X万单词中,有多少是你有把握正确使用的?)。&/p&&br&&p&4.
做上述这些的练习时,你的听力、词汇、语音语调、口语、语感每天都在同步提高。英语说到底是一个整体,这些方面与阅读等都是密不可分的。你的语汇、语感、发音逐步增强了,你听的时候开始懂得如何抓重点、听到某个词汇时知道如何注意查找与它相关的关键词语了,这些无疑对你提高听力都是极大的帮助。&/p&&br&&p&5.
从你用脑的效率来说,你死盯着一件事做,比如每天1.5 ~ 2小时的听写,必定很快就觉得非常疲倦,越到后面效率越低,更别说做完听写后你的学习精力、效率会受多大影响了。而你照上述几种学习方法掺揉在一起进行的话,由于你在适时变化学习方法和角度,人就不易疲劳。&/p&&br&&p&所以,&b&每天花同样的时间,这样的听力+综合能力训练,其学习效率和效果远不是听写所能比的。&/b&&/p&
听写是一种有效的测试手段,但 不是 高效的听力 练习 方法。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对听力课教员来说,再没有比听写更省心省力的“教法”;而对学生来说,把听写作为听力的训练手段,费时费事,单位时间效益很低,既不利于培养你听的时候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并记…
&p&我这里先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探讨:&/p&&p&&b&
怎么做英语读书笔记、学词汇才最方便、最有效?&/b&&/p&&p&1. 不要用纸质笔记本,而&b&搞一个 Excel 或其它 spreadsheet 文件&/b&,专门摘录好词好句或任何值得摘录保存的“好东西”:因为一个Excel 之类的spreadsheet 文件里可以有成百上千张 worksheets,每一张 worksheet 里有好几亿个单元格 (cells)。你尽可把你各种英语课程的笔记、课外阅读、历史、语文、好词好句、笑话趣闻。。。的摘录分门别类放在各自的 worksheet 上,一个“百宝箱文件”,尽收其中!与纸质笔记本相比,笔记本越多,你用起来越麻烦,回去反复看的可能性越小,搞丢的可能性越大。而小小一个 Excel 文件,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写满”、“没空间了”,还可在手机里随身携带、随时复习翻看,做备份也很简单(看下面)。&/p&&p&2. 建议尽量用电脑、Kindle app 等看任何英文的东西,便于做摘录 ---- 轻轻松松 copy and paste,这摘录的方便程度哪里是手写能比的? &b&如果看纸质书,建议阅读的时候 不要 摘录东西:要尽量保持阅读速度、不要经常打断自己的思路。&/b&准备一些小的即时贴 PostIt, 看到好词好句,就在那一页那一行的位置贴一个。每天读完书后,花点时间输入到 Excel里。&/p&&p&3. 做笔记时,看到比较有意思的、“打死我也想不起来会那样去表达” 的地方,不妨停下来把玩揣摩一番:这一个短语或表达法(注意:仅仅是这个短语或 expression,而不是整个句子),中文应该怎么说?我看到那个中文词语的话会想到什么样的英文表达?你自己能想到的,与你现在看到的好词好句之间的差距,就是你的努力方向。此外,如果你今后学翻译,那你长期日积月累下来的这套笔记(看图1),比任何的网上网下汉英词典、英汉词典都靠谱:因为“翻译腔”最少的翻译,就是拿目标语中现成的东西来改头换面一下,而不是自己靠“拍脑袋”来翻译。&/p&&p&摘录好词好句时不必求多,每页书上平均抄1个就足够,2个最多了。不要贪多嚼不烂。句子太长的,把它简化一些,只摘录对你有用的部分。学英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是动词与介词、名词的搭配。在作这些笔记的时候,可以把你自己注意到的词汇搭配用不同的颜色、粗体字等圈出来、划出重点,以后每次看到这里就会给自己一个提醒。&/p&&p&(这个截图中的笔记,注重的是翻译。作一般学英语的读书笔记时,强烈建议 &i&不要&/i& 把整句话译成中文,而是一般不翻译,最多也只翻译一句话中最关键的、对今后学翻译最有参考价值的那一小部分。原因:阅读时必须用英文直接理解,绝不可翻译成中文来理解,否则你的阅读速度和听力就永远是“老牛破车”)&/p&&img src=&/v2-697f8c5eaad7fd230ff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97f8c5eaad7fd230ff3_r.png&&&br&&br&&p&每一个 Worksheet 第一格 A1 里,写上这个 Worksheet 的名字(“精读”、“好词好句”、。。。),然后屏幕的底部那一长列 Worksheets 标签那里,把A1里的这个名字、或简化后的名字填作该 worksheet 的标签。&b&强烈建议这两个地方用同样名字&/b&,否则以后Worksheets 多了,你找起来会有困难。&/p&&p&4. 要与云盘同步:在电脑上摘录、或从
Kindle 里复制到 spreadsheet 文件之后,随时通过云盘&b&同步到你的手机上,随身携带,走到哪里、看到哪里、用到哪里&/b&,你的零碎时间都可以随时用来温故知新学英语。万一手机丢了,你也不必担心:你的电脑和云盘上还有备份。而且用 Excel 文件,你找个东西易如反掌,更何况你知道你所有的宝贝都在这一个文件里,根本不存在“那个例句我到底抄在哪个笔记本上了”那类问题。&/p&&p&5. Excel 还有个好处:你可以随意链接内容。比如 see, watch, look, glance, stare .... 都有“看”的意思。什么情况下你该用哪一个词?你很可能在不同的时候,东一个西一个摘下了含有这些词的例句,零散得很。你怎么能把它们迅速并列到一起来对比、以体会它们的不同? 在 Excel 里很简单: 你可以很快把所有与“看”相关的例句一下子都连到 “see” 下面来,而且原句仍然还呆在原来的地方、不必搬动:看下图中 A5 这一格里输入的内容:&/p&&img src=&/v2-d388fd46f5d1d0e4b92017_b.png& data-rawwidth=&514& data-rawheight=&7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4& data-original=&/v2-d388fd46f5d1d0e4b92017_r.png&&&br&&br&&p&即便例句在另一张 worksheet 上,也没问题:你在上例中A5那里打一个 &
& , 再到另外那张 worksheet 上,点一下你要的那个例句所在的 cell / 单元格,回车,就行了。&/p&&p&这样,你一两分钟内就可以在EXCEL里把所有“看”的英语动词全排到一起来对比、体会了。你在纸本子里记录的话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凑齐同样内容?重抄一遍的话,抛开你一字一句抄写的时间不说,是不是各种抄错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用 Excel 则不存在重新花大量功夫、抄错等问题。而且,万一你需要对 He took a glance 这个例句作修正,你回去修改原始的
A12 那一个地方就行了:其它地方都会立刻自动照抄 A12的新内容。&/p&&p&6. 扩大词汇量: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一说“我的英语词汇量有 X 千 / X万”,实际上主要指的都是“我认识它,它未必认识我”的词汇量,也就是见面似乎知道大意,但自己不清楚准确含义、用法、搭配、更没有把握正确使用的那些词汇。对我们学英语的人而言,要想把英语用活、用对,这些“似曾相识”的单词量虽然重要,但却远非最重要的:&b&英语中最难掌握的,是 go, get, see, take, put, pull 之类的小词&/b&。建议你做一个实验:找一个你能想起来的最长的英语单词,查一查字典里有几种解释; 然后再查一下 go, get 这两个单词分别有多少种解释和用法?我可以保证,那2个小词比那个大词的解释和用法,至少分别多出二十 &b&&i&倍&/i&&/b& !&b&哪天你把这些小词用活了,你的英语也就过关了。 因此,我们“扩大词汇量”,实际上必须是两条腿走路:需要增加单词量,更要学会灵活运用最常见的那些语汇。&/b&所以,建议你做笔记时多多收录看似简单、“单词都认识,可就是打死我也想不起来去那样表达”的短语、搭配等。&/p&&p&与此同时,&b&需要学一些构词法: 因为只有了解了构词法,你才能 a) 学会一串一串地记单词,而不是一个一个死背&/b&;&b& b) 学会根据单词的构成,结合上下文,来“望词生义” ----- 这远比你多背几千个单词更为重要、但却容易得多&/b&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提高自己的英语词汇量? - 金伟榕的回答 - 知乎&/a&。就象一串糖葫芦一样:你伸手一拿就是一大串,而不是满地东一个西一个去捡果子。&/p&&img src=&/v2-eecf466cbdbdbcb5a2df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eecf466cbdbdbcb5a2df1_r.jpg&&&br&&p&7. 如何记词汇。非常关键的一点:词汇不是靠“背”下来的,而是靠“滚”下来的,一遍又一遍地来回“滚”,才能记下来。靠每天背一堆新单词来扩大词汇量,是不可取的:你今天背得滚瓜烂熟的单词,两个星期后还记得的,恐怕不到一半,再过几个月就更不好说了。记忆象压路机一样,要靠反复、来回来去的“滚动”、“滚压”,才会深深记录到脑海里。不要死记硬背,而要大批量来回反复地看。每天都把你的Excel 笔记多看几遍,尤其睡觉前一定翻一遍,早上一睁眼,躺在床上再快快翻一遍,这样会很快加深记忆。每天优先看“鲜货” ----- 今天刚摘下的东西,趁脑子里还有印象,赶紧记。每天都要看几百个新、旧句子 / 词组, 而且同一批内容连续来回看几天。过几天你开始看新的一批了,但照样每天回过头来把前一批句子、单词都快快地“捋”一遍。 到最后,你一看到第一个单词,那整个短语、例句已经在你脑子里跳出来了。这才算基本记住了,但今后几天还是每天飞快地扫一遍这部分的内容,加深记忆。同时,尽最大可能在写作和口语中拿来用(见下面)。&/p&&p&8. 从“词汇宝典”死背下来的单词,一般你只得到了孤立的中文释义。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道它该如何与其它词语搭配,那“正确运用”又从何谈起?所以很多人背了上万的单词,一旦需要写东西,却很可能照样觉得脑子里空空如也。&/p&&p&而你按照上面说的那样从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中摘录的东西在Excel笔记中基本都是排在一起的,你每次翻看,每个expression/表达法、短语都带着上下文、带着动词介词搭配,甚至在你潜意识中还往往记得这句话在原文中出现的背景,这显然是非常具体的用法,便于你加深理解和体会各种词义和用法的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复滚压”记下来的东西,也自然更容易记牢并学会应用。写作时词语枯竭、或张冠李戴把词汇用错地方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少。 &/p&&p&9. &b&如果你真想迅速提高自己的笔头表达能力,尤其是迅速减少各类语法、用词错误,那就 &i&现学现用 &/i&:每天听、读完后都写一个短小的综述、或自己的感想&/b&。刚摘下的词句,能用得上就马上派用场,写作的过程就又成了你词汇记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天写完后不必多检查:因为刚写的东西,还清晰地留在脑子里,这不便于你发现自己的错误。但明天你对自己写的东西已经淡忘了一些,这时候回来仔细检查,就会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坚持每天写新的,推敲旧的,一开始可能会很受不了:“@#¥%&!我写出来的英语怎会如此悲剧!?” 那就更说明自己必须查、纠错了!如果在自己检查、修改完之后再去与别人交换着检查对方的作文,效果会更好。没什么可“不好意思”的,大家都在学,水平八斤对八两,谁怕谁?而且,让自己出过洋相、丢过脸的东西,最“刻骨铭心”,以后犯同样的错误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再说了,“栽”在一起学英语的学友面前,与在你的客户、老板、暗中较劲的同事面前“栽”,哪个“栽法”会让你脸面上更好看一些?对自己以前写的东西,建议你也时不常翻翻看看,不单挑错误,还要看看怎么能写得更好、把自己的写作再提高一个层次:比如,你可能最近又学到了新的、更精确凝练的表达法来重新写某一句或某一段话。&b&“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b&------千真万确。&/p&&p&这个办法也完全适用于提高口语:自己坚持每天录几分钟的综述、或感想等,尽量使用这几天刚学到手的语汇,明天回来听今天的录音,纠错。很多练过一段日子口语的人都可能会有一种感觉:“我用英语聊天好像问题不大,但是谈什么都无法深入:稍稍一深入,我就或者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法、词汇了,或者无法迅速把自己的思想组织起来、并准确地表达”。按上面说的办法做,你把第一次的录音保存好,坚持这样练习几个月后,再回来听你自己的第一次录音,高下立见!&/p&&p&无论是落笔写、还是口头综述,都是今后工作中非常有用的归纳、陈述能力:就如同学生们都讨厌有些老师冗长无趣的讲课一样,实际工作中大家都很忙,没人愿意听“转来转去说不完的车轱辘话”。长话短说,或歹话好说,本身就是重要的沟通技能。&/p&&p&有人问:“那我每天练口语做了你说的录音,是不是写就可以免了”?答案取决于你的时间安排和自己的需求:口头练习的好处是产出的量(比写作)大,并逼你加快反应速度。但同时,口头练习的缺点是基本上容不得你多想,watch 和 look 究竟该用哪一个,你开口那一刻就要出来,你没时间去思考它们的词义、用法和搭配上的区别。 而写作则正相反:你产出的数量与口语相比很有限,但你能斟字酌句,确认词义及搭配,找到更加合适的句式、时态、语气等等。这些方面琢磨得多了,你开口时的错误自然就会逐步减少。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最好是两个都做,或隔天轮换。&/p&&p&&b&这样读书看报,实际上融合了阅读、词汇增长、写作 / 口语、沟通技能的综合学习,各个环节紧密相扣,互为补充和配合,你学到的东西都是活的,你不仅明白而且会用,并且有助于你的长期记忆、提高你英语(和汉语)的沟通能力。&/b&&/p&&p&听力该怎么练,可参考我这里的答复: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通过听写来提高英语听力? - 金伟榕的回答&/a&
(“听写”二字属误导 ---- 是提问人用的,不是我说的)&/p&
我这里先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探讨: 怎么做英语读书笔记、学词汇才最方便、最有效?1. 不要用纸质笔记本,而搞一个 Excel 或其它 spreadsheet 文件,专门摘录好词好句或任何值得摘录保存的“好东西”:因为一个Excel 之类的spreadsheet 文件里可以有成百上千…
&img src=&/50/55bf8e288d9a554f1fd6de327dc3cf1f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50/55bf8e288d9a554f1fd6de327dc3cf1f_r.jpg&&&p&林语堂(日-日),福建龙溪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翻译家,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p&&p&&b&林语堂之英汉双语写作能力达到了如火纯青的境界。&/b&迄今为止,任何译家对英语世界的影响都难以超越林语堂。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译出千载难得,在世界翻译史上也堪称一奇:译作和外语创作多于母语创作;汉译英超过英译汉;译作与创作无法分清,三个方面多有名作或畅销之作可传后世。&/p&&p&目前中国的英语学习方法多如牛毛且有众多的门派之争,但实际效果其实并不理想。&b&重温大师的经验之谈,对指导我们的英语学习很有好处。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英语这么辛苦且效果极差?也许就是教与学不得法。&/b&&/p&&p&&b&何时中国才能再出几个林语堂?&/b&&/p&&p&&b&有点奇怪,知乎上知道林语堂先生的人好像不多,大家好像更愿意相信大V的英语学习方法。作为林语堂的粉丝, 我乐意推广他的真知灼见。但到目前为止,识货的人好像不多。这是为什么???&/b&&/p&&p&&b&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b&&/p&&br&&p&&b&
林语堂名篇《英文学习法》&/b&&br&&/p&&p&1.目标&/p&&p&英文是活的语言,现代通用的语言。凡是学习英文的人务必认定这个目标,学习现代通行活用的英语(课程)。这个目标认定,方法才不会错误。若把英文看作死的,固定的语言,将来对于文法,读物,发音都要偏重于迂腐的语汇,拘泥的文法,呆板的读音,结果就所学非用了。&/p&&p&2.听讲写读四事并重&/p&&p&因为英文是活的应用的语言,所以在会话写读都得注意。语言之为物,自身不能存在,必有写者说者欲传达其意象,也必有读者听者由语言之传达吸收作者说者的意思,然后完成语言之功用。语言也必因说者听者作者读者地位或心境之不同而发生变化。譬如讲文法,以简单的“你”一字为例,这you字,在中文无不译为“你”,但是在语言活用上,你不必you ,you也不必你,因为在实际上,语言与所与语者之间,有身份高低、交情疏密之不同。明白这you 字在实际上之用法,然后可谓懂得you字之意义。中文对非深交的人,总避免“你”字,或称“杨先生”,或称“石甫先生”,而在英文却一律普遍可用you字。再如英文wife,或通常译为“妻”,然在实用上或等于“夫人”或等于“内子”,或等于“太太”,或等于“老婆”,或等于“女人”;必须知道用wife字之时的条件,然后攫得住wife字之神髓。以上二例,都证明辞语非抽象之物,能脱离尔我而巍然独存。文章无缠绵,只是作者读者之兴感;诗歌无悲壮,只是诗人墨客之骚情。不有听讲写读,何以有语言文字?假如偏于任何方面,就所学的也无非半身不遂貌合神离之英语而已,最多如看古代美人的肖像,相貌犹存,音容已邈,发生不起恋爱。&/p&&p&再就学习的能率而言,凡遇一新字,必口诵耳闻手写目视,然后容易认得,容易记得。犹如习字之人,不但要多阅碑帖,且必肯研墨挥毫,下实际工夫,才有实际成效。&b&现在中国学生念英文,多犯这种毛病,只肯玩赏宝帖,不肯执笔临摹,结果不能真实领会书法之笔意,且失了习帖上之真正快乐。&/b&昔王羲之习字,池水尽黑,有了这样苦工,才是得了此中的乐处。学习英文道理也正如此。&/p&&p&3.口讲之重要&/p&&p&在听讲写读中,口讲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初级的时候。这并非说我们学习英文的目标,只在能讲几句英语,实在因为方法上应当如此。自然能看不能讲,只可说是半身不遂的英语,但即使目的不在口讲的人,在学习之程序上,为求基础之稳固习惯之养成,进步之神速,文理之清顺,都得如此。这有几种理由。第一,口讲可多得练习,因为口讲是学习的最轻便的方法。如在班上,大家肯讲,每小时总可说十几名英语,对不对且不管,但已确多得练习机会无疑了。如教员令学生在家造句,每课最多交三句,已经有点困难。第二,文法对不对,全在习惯,造句总是慢慢推敲出来,养不成什么习惯。口讲之妙,在使学习的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吸收英文的句法,有一句话,不费心思,脱口而出,初有疑难,久而久之,自能顺口,到了顺口之时,英文句法已在不知不觉之间学来,比写作时算什么主格宾格,强似多多了。第三,口讲的话都是自自然然说出来,少有堆砌奇字,矫揉造作之弊,因为口讲应答之间,不容你矫揉造作。试将通常社论与名人演讲稿比较一下,就可显然看出这个分别。英文最重自然清顺,写英文必有这口讲为基础,写出来才读得下去,不然满纸都是字典上找来填上的奇语僻字,用上去一无是处。所以概括的讲,英文写作必须以口讲为基础。第四,文字之有音调,犹如人之有声容,许多诗歌散文抑扬顿挫之妙,都须朗诵才可体会出来。不会读好的人,总不会完全领略此中的妙处。所以口讲的练习,于将来文学之玩味,也很有裨益。&/p&&p&4.&b&直接教授法之用处与范围&/b&&/p&&p&凡谈外国语教授法的人,都讲到直接教授法。&b&所谓“直接”是外国语直接表示意思,不靠本国语翻译。因此法是小孩学话的法,故又称为“自然教授法”(凡侨居外地直接学外国语,也可谓直接法)&/b&。因为抽象观念不易直接表示,故直接法每由具体物件,如衣帽、钟表、耳目五官等教起,故此法又称为“物体教授法”。但是物体教授法范围极狭,臂如教家禽野兽时,不能全数将家禽野兽搬到课室来,所以平常总限于最初的二十课而已。其余须以图画代替实物。或用联想方法表示抽象意义。在此层上,有便有不便。譬如糖盐可以带到课室来,而甜咸之味,却不易表示,除非由教员表演尝味之神情不可。所以极端主张不用鄱译者矫枉过正,常自讨苦恼而已。专重翻译以为练习,固然根本不对,因为鄱译时使学者心中时有本国语观念,译入英文,定然不成功,但是在许多解释意义的地方,一二字翻译出来,省却许多周折。再如叫学生译整句的意义,或述其大旨,再令以自然英语译出,是有益无损的;若令字字对译,再使叠字成句,则利少弊多。&/p&&p&例如“快下雨了”一句话,若整句译来,为it will rain soon,可译为it is going to rain now 也未尝不可,因为这译法不背整句的意义。若用字字对译,学生心中必先形成quick come rain already 这么一句,待来改正,已有文法上、习惯上的种种困难了,况且把这四个字如何改,都改不像真正的英语。 &/p&&p&&b&5.注重仿效与熟诵&/b&&/p&&p&&b&学习英语唯一的正轨,不出仿效与熟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熟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使能顺口而出而后已。凡能依这方法读英文的,无不成功&/b&,而且这极容易,真是学习英语的康庄大道,其应用远超出于物体教授法之上,初级高级都可适用。须知小儿学语神速之秘诀,也不过仿效与重叠练习而已。这是与旧式以文法入门的方法,根本相反。譬如文法第一课说a是indefinite
article,the是definite
article,但知道这有什么用处?a , the 二字的用法与省略,一百个留学生中没有五个人能有十分把握,可见所讲文法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旧式的文法家以为下定界说,指出造句的楷则,叫学者按这楷则字字照填,便可成句,实在完全是梦呓。不但这方法极迂腐难行,就使按规则填好,也未必是顺口的英语。学者最要的警语,是少用堆砌工夫,学时必整句吞下去,再整句吐出来,其文必顺,其音必正,句法必通,用字必当。若凭字字译成英语,再依文法规则慢慢叠成句读,必一无是处,劳而无补。&/p&&p&例如以上“快下雨了” it will rain soon一句只须整句念好,三数次已可成诵,文法关系,暂时都可不管,只把这句法吸入脑中,不但再出口时可保无误,下次要说it will clear up soon . it will stop soon .
he will come soon. You will die soon .心中早有此句的模范,不期然而然,说出都能合于正轨。&/p&&p&&b&所以学者最要二事:&/b&&/p&&p&&b&1)凡学英语,必学整句,不觉中将其句法音调整个吸入。&/b&&/p&&p&&b&2)每日选二三句,回环熟诵,此数句读音必正,出口必熟。如此半年,操英语能力必大进。&/b&&/p&&p&&b&林语堂的英语学习要诀(二)&/b&&/p&&p&6.普通原则&/p&&p&以上所述,可大略合并为具体的学习要则十数条。兹将《开明英语读本》卷前之普通原则中有关系的十三条译出如下:&/p&&p&1)
打定口讲的基础。只要能达到这目的,任何方法都可用。&/p&&p&2)
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踊跃参加练习,不怕错,不怕扣分数。假如分数足减少学生练习的勇气,则教员应暂时毅然废弃分数。&/p&&p&3)
凡遇新字,必耳闻口讲手写阅读四事并重。&/p&&p&4)
应尽量在课室里操英语,听英语,借以吸收英文句法。&/p&&p&5)
注重仿效与熟诵为养成正当习惯之最好方法;不可偏重理智的分析及文法规则等。&/p&&p&6)
句义字义不明时,可鄱译方法,但不可专用翻译为练习方法,翻译句义之用处,在于作比较,研究本国语与外国语说法之不同。&/p&&p&7)
注重字之用法;字义应看做活的,生动的,有变换的。不知一字之用法,不能算为懂其意义。&/p&&p&8)
注意日用成语虚字;常见之字用好,大体已备,生僻之字不难安插下去。&/p&&p&9)
凡有意思要表现,必因教员的利导,毅然尝试。&/p&&p&10)
凡说英语,必说全句,不可仅限于yes, no 等字。初时或觉其难,日后必有进步。&/p&&p&11)
用客观归纳的方法学习文法,即时时注意字之形体变化及其用法。在读本上,看见同类的变化,发生疑问,即求文法的指示,以为解决。得了文法的指示之后,又须时时在读本上观其应变,以为印证。&/p&&p&12)
必须有写作的练习。&/p&&p&13)
拼音须精,读音须正。&/p&&p&7.方法要领已如上述,兹更就学习阅读、文法及语音的方法要点分列叙于左。作文会话等表现动作即附于文法项下。&/p&&p&语汇&/p&&p&8.语汇语法语音之分&/p&&p&语汇英文就是vocabulaly,就是语言的内容本质。语法(文法)英文叫做grammar,是讲某种语言中表示意念关系的种种方法。语音就是读音(phonetics)。这三个区别略与中国小学家所分形、声、义三学相仿佛。说文等于文法;音韵等于发音学;训诂等于语汇。所不同者中国小学业是以文字为主,学英语者却必须以语言为主。故如在中国小学,说文及金石之讲文字的变化构造,而在文法,却须讲语言字句的变化与构造。然其同属于一类的研究,注重构造化合的原则,则两者实处于相等的地位。(旧式文法一部分专讲字形的演变,名为“形态学”(morphology),则与字形之义尤近。)&/p&&p&9.目标之重要&/p&&p&语汇既为语言之本身内容,其概本重要可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你炊,必先有米,然后用得着巧妇的烹饪功夫。学英语者每病辞字缺乏,不能达意,犹如初写白话文的人,只能说美人“好看”,她也“好看”,而别一个她也“非常好看”,第三个她“不大好看”,却不能用“娉婷”,“曼丽”,“轻盈”,“绰约”等字样。说人不好看,就说“难看”,也不能用“其貌不扬”“面目可憎”等字样。反过来说,文章做不好的人,专会堆砌僻字,使弄玄虚,用些什么“颜如舜华”,“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等搔不着痒处的俗套,而不能用明眸皓齿,纤妍洁白,不长不短,不肥不瘦等自然通用的成语。所以对于学习语汇的目标不能不注意。&/p&&p&10.语汇贵自然&/p&&p&中国留学生及非留学生写起英文来,都是韩三苏的变相。须知韩文柳文好则好矣,无如在英文里边读起来,总是高雅有余,切实不足。上焉者还有韩文之古气磅礴,下焉者只像童生学做不通的六朝文,不但读者不知所云为何物,结果言之无物,落了虚浮的毛病。实则三代古文所以胜于六朝,一句话说,不外自然本色而已。说其所当说,其义足以应付,其文又能自然符合当日的语调。太史公之文所以高不可及,其实就是他能自然充实,倘使不人做起太史公语汇之研究,必发现其言辞之丰富,且多实质器用动作之形容词。&/p&&p&因为中国文学有这样的一种传统观念,所以学英文的人也最喜用长字,拉丁名词。然而现代英文固是一种雄健丰富、不离本色的语言,英文文学也未入了萎靡浮华的时期。真正的好英文还是多少带点街谈巷议或是文士雅谈的气味,英文谓之有smell of the soil, 正与司马迁之文相近。譬如swift称为“英文散文巨擘”(master of English prose),我们看他的《小人国》,文是如何的浅显流利,味同嚼菜根,并不像吃燕窝鱼翅,&b&然而真懂饮食的人才知道“尝尽天下美味不如菜根甜”。学英文的人必须注重学这种浅常见的字的用法。这种字用得好,用得老,才是入了英文文章的正宗。&/b&&/p&&p&现在且举几个例。我在《开明英文文法》第188页曾经说到这个道理,举五个例。在这几个例中,B条的成语都是最易而最好的英文,A条的成语都是不如B条的成语的生动达意。&/p&&p&(甲)有一位大学教务主任说所计划的课程科目足以代表中国今日社会的各方面变迁,用了这么一句(A)it
epitomizes the processe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这是真正哲学博士的英文,同这一句话,可以说(B)“it sums
up ,in a nutshell ,the various phases of changing China.”&/p&&p&(乙)有一位文字极漂亮的语言学家沙比尔氏,他要说语言演变之趋势不说(A)the
tendency of language ,却用一个比较不抽象的drift 字,说(B)the drift of language&/p&&p&(丙)要说劳意乔治与守旧党吊膀子,与其说(A)Mr. Lloyd
George’s efforts at pleasing the Conservatives,不如说(B)Mr. Lloyd George’s flirtations with the Conservatives&/p&&p&(丁)要说麦唐纳首相认真对付问题,与其说(A)Mr
MacDonald began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directly.不如说(B)he came to close grips with the problem.&/p&&p&(戊)要说根究经济困难的焦点,与其说(A)try to
locate the economic distress不如说(B)try to
find out where the shoe pinches.&/p&&p&&b&所以英文要学好的人,不应先注重epitomize, processes ,modernization,
tendency, locate 等字,应先注重nutshell, drift, grip, flirtation ,shoe
,pinch等比较不抽象,比较有实质印象的字。这一类字用得好,英文必好。&/b&&/p&&p&11.注重常用的字&/p&&p&照上所讲,这道理已很明白。凡学者必由所谓成语学起,常用成语学好,抽象的字如“趋向”(tendency)“近代化”(modernization)不难安插下去。中国学生喜欢读Macaulay的论文,其实这种文章尽管到大学程度时看了念了,不值得如何咀嚼。要尽量吸收英文常用成语,还是读Stevenson ,Dickens ,Bennett 等的小说,及Chesterton,Shaw,Heywood Broun, Hilaire Belloc的小品文。大概小品文、戏剧、游记、书札一类的文字,都富于常用成语,因为近于语体。&/p&&p&12.注重近代文&/p&&p&近代英文历史虽不很长,但文字的用法各代不同。现代人总须学现代文。例如Addison,Goldsmith十八世纪的文章固然很好,但决不能给我们学习现代成语的机会。现代语言是与现代文化俱进的。所以学生到了第四五年时候须赶紧读日报杂志一类的英文。自然第四五年未必有看日报的能力,但是选得精当,实在有不少现代游记,谈话,访问,记事,书札浅易文章可以做阅读材料,如通常应用会话等。好的文法也应用现代话为例,不应如纳氏《文法》,专引英文名家著作之句为例。能做文法的人,为什么不会做几句现代语为例?好的字典,如《简明牛津字典》,举例都是由通常报章集下来的,或由作者自撰(见该书序言),并不要去引经据典,拉一莎士比亚、米尔顿等人做招牌。这部字典的好处,就是名副其实,真正是现代通行英的字典“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b&我久有意编一现代文选,作《开明英文第四读本》,材料全由现代报章搜集,可惜到现在尚未着手,至为抱歉。&/b&&/p&&p&13.学习语汇的方法&/p&&p&凡一人讲话时所用的字必与看书时所不懂的字不尽同,看书时所能用的字,又未必做文时都能使用。譬如我们读得懂莎士比亚文章的人,未必就能使用莎士比亚文章中的辞字。犹如我们能看林琴南的小说,自己未必能,而且大半不能写出林琴南的文句。所以这所谓语汇,有个区别。通常语言学家分四种:1)听得懂的字,2)讲得出的字,3)能阅读的字,4)能写作的字。(hearing
vocabulary, speaking vocabulary, reading vocabulary, writing vocabulary,)同时又可分为能使用的(active vocabulary),及仅能了解的(passive
vocabulary)二种。自然多半的人是能了解的字比能使用的字多。学习英语的人,各因他方法的不同,而各种辞汇的比例生出大别。自然最理想的就是四种都会,某字能听能讲能读能写,才算是真正充分的认识。这就是“知行合一”,必要能行,才算真知。能使用某字,才算真正能懂得某字。&/p&&p&在实际上,听及讲的字,都靠实地听讲的练习。而阅读及写作所学的字的问题,比较复杂,应特别讨论学习的方法。无论那一课英文,学生读来必有不少生字,在不懂教授法的人,总是注重生字,问了字义,考了拼音,而把已认识的字忽略过去。我知道有些教员,如遇本课无生字,竟全然叫学生不要念,真是荒谬之至。这种的方法,无意中偏重于了解的消极的字汇,而忽略使用的积极的字汇。须知学生一见新字,固然须认识记住,然无论如何强记,总有的易记,有的难记,求其一百分全数记住,不但不可能,且也可不必。能记住固好,不能也无妨,要在以下各课有多遇见用字的机会,自然学习得来。凡生字,必先经过能了解能认识一步,再于他处见过二次,三次,四五六次,十余次,始完全吸入学者脑中,自然能记得住用得来。教者能每课教学生于最低限度认识生字已足;而对于前已认识的字,却不可不反复研究其用法,练习其使用,如此始有确实学会用字的能力,不然字字“似曾相识”,有“一面之缘”,而终无确切认识,知犹不知,识犹不识,用工多而收效少。犹如不善交情的人,人人面善,一无知交,将来在社会上孤立,才知道苦痛。字虽小道,其出没变化,令人莫测,倘无真正认识,将来阅读时处处错解,写作时处处误用。愈平常的字,愈容易使人上当。中国译家常闹出笑话,就是闹在寻常的it, follow, pleasure, as等字上面。&/p&&p&总说一句,所谓认字,有生熟程度的分别,不得谓知某字之义,记得某字的拼音,便为认字的止境。“认字”是一长期的继续的经过,与交友同,时间愈长,相知愈深。通常专重认生字的方法是错误的。至于认生字,也不应凭一次的强记,一次的强记是不永久的,过后定必遗忘。似心理学的道理,(詹姆士说过)我们是“冬天学游泳,夏天学溜冰”,凡学一事,记一物,必经过相当的期间,丢在脑后,再来得第二第三次的经验,这种的记忆才不会遗忘。至于真记得住的次数,须凭天资之高低而定。有人一二次,便已记得,有人须四五次,但是无论天资如何迟钝,也决不至七八次见过尚且遗忘。所谓聪明学生,次数少,而所记的成分多。譬如一班同级的学生,一样同读过某读本,见过某字的次数相同,而聪明的学生能用书中的字比迟钝的字生多。推而至于将来,某人文章做得好,某人文章做不好,根本的差别,就在这学习记性及吸收能力之相差。&/p&&p&14.咀嚼&/p&&p&照以上心理的依据,现代语言教学家都认“精读”(intensive reading )与“泛览”(extensive reading )一样的重要。精读就是咀嚼,泛览就是涉猎。同时也有“朗诵”与“静阅”(silent reading 又称“快读”rapid
reading )的分别。精读咀嚼自然重要,然非博览,快读,则所阅过的文字有限,无论如何精细,不会有好成绩。因为精读近于强记,博览才得多次重叠的经验。但是所谓精读,也有个方法,不是临时抱佛脚,硬记下去所能成功。有四点最重要:&/p&&p&第一就是朗诵及朗诵之变通方式—默诵&/p&&p&凡字句,必求得声音之正,然后念出来。声音不正,脑中声音的印象(auditory image)模糊,必念不好。脑中的印象清楚,在朗诵不便之时,也可默诵。&/p&&p&第二就是体会&/p&&p&背诵有活法与死法之别,鹦鹉能言的背法是无认识而无用的。正当的背诵应与体会同为事,就是书上看了一句,得其句法句义,然后闭书体会其意义,试用英语说出。说不出再看书,再闭书,再体会,再尝试,这是正当的背诵方法。譬如我们看见一句I want to see if the bird is dead ,知道这see if的成语是很有用的,就闭书体会这个意思,看看传达得出来否。用这方法,无论读何书,都可凝神体会,默诵,自己试说一次,这样读书易得益处。但是读音必清楚,不清楚就不易默诵,因为缺少那字句的声音印象。&/p&&p&&b&第三以成语或全句为主&/b&&/p&&p&譬如单记sharp字很难,学者最多在心中“sharp
—sharp –sharp –s-h –a –r –p –sharp 尖利”念了几遍,然而因为缺少联想的内容,这五分十分又便忘记。又如学claw字,学者心中claw –c –l –a –w –claw 这样念,也觉得吃力而无意义。但是如这样念一句The woodpecker has sharp claws,同时可学 woodpecker, sharp, claws三字,三字又各有实在联母的关系,记起来就省力。有时不必全句体会默诵,只须默诵有用的半句或一部便可。&/p&&p&第四(最重要)明字的用法&/p&&p&所谓咀嚼,就是把字义用法精细的咀嚼出来。从前有学生来问我某字之义,我正答一中文译语,而尚未讲下去,他已满足走开了,这种学生,英文一世也念不好。譬如某人的演讲冗长无味,英文叫做tedious ,学生来问,我说tedious是“讨厌”,学生满足回去,启一隅不以三隅反,后来做出论文,说在电影院看见前排一对男女卿卿我我的蜜语,甚觉讨厌,就写了一句I felt very tedious.这种人读书不精,永无好成绩,犹如不通的熟师,一世考不得功名。因为我们细把tedious 的用法咀嚼玩味一会,知道(一)冗长无味之演说书籍科目功课叫做tedious,(二)刺刺不休的人也可说是tedious,(三)事情麻也叫做tedious&/p&&p&然麻烦固然讨厌,而讨厌未必麻烦。那位学生却说真光电影院的一对男女切切私语甚觉“麻烦”,自然是不通。那位学生若肯让我讲下去,举以上的例说明其用法,就不至于做出这种不通的句子。而且讨人厌的人可以说是tedious,自己觉某事讨厌的人,在英文却不能讲I felt very tedious。讨人厌之事叫做boring(主动的),而觉得讨厌的人,只好说bored(被动的),如此分别清楚,精细玩味,才不会做出似通不通的文章。&b&凡遇一字,必澈底明白其用法及精义,然后可以放弃。这种的咀嚼法子,用功虽苦,乐处也不少,而收获必大,因为他玩味过的字,都易记得,而能使用适当。其实中文西文读书方法相同,读中文的人,若不能精细玩味“孱弱”、“萎弱”、“懦弱”的不同,用字必然不当。&/b&从前北大考新生的卷子,我就看见“夫以中国广大之历史,据磊落之神州,民种富强,土地肥壮,而至今日昌盛不如列强者何也”这样的妙文。这种人在概是没有办法的&/p&&p&15.泛览&/p&&p&精读之外,必要博览,上段已经说明。大概英语在初中时代,务必专用精读工夫。到了高中,务必多看多读。不但读得精,也要读得快,读得多。泛览快读时,自然不能字字咀嚼,但是其中偶有好字佳句,也须随时体会默诵。精读的根基打得好,习惯已成,多看多读是有益无害的。个人的经验,在此时期,凡遇新字仍不能轻轻放过,还是仔细认定其精义用法,如此用了两年泛览的苦工,差不多读书能力已经养成,写作也就够用了。&/p&&p&语法&/p&&p&16.文法家与反文法家&/p&&p&关于文法一层,通常英文学生及教员最乏确切的了解。一班的人深信文法,自己对文法的确用过苦工,到了做教员的时候,自然也有他得意之时,仿佛苦媳妇升为婆婆,必定叫学生用这种苦工才算快意。而且问题愈难,愈感觉兴味,略如算学教师一样。又有一班人明明看见学习文法规则的无补实际,发为偏激之论,谓只须多读多讲,文法可以不学。这一派的人的毛病在于放肆,读书不求甚解。若以两个极端比较,按成效讲,还是后者容易得实益。但是反对荒谬的文法学习法可以,反对文法自身的研究却也一样的说不过去。背诵表格,强记规则,固然不能使人写出好的英文,但是正当的学习文法,决是有利无损的,能增加学生使用英文的能力。因为文法并不只是一些空洞的法规,叫人背诵。真正的文法的研究,是对于英文作精密的观察与有系统的练习,自然精密的观察比懵懂没有观察好,而有系统的练习比没有系统好。&/p&&p&&b&林语堂的英语学习要诀(三)&/b&&/p&&p&17.主张文法的理由&/p&&p&这话可分做两层讲。&/p&&p&第一,系统的研究。多看书不念文法者成绩所以好,因为多阅读的人自然而会吸收英语句法。其强处在于学者只看见实例。而这种实例都是在有意义的真正的英文中见到,学来省力而不易错,不像一种旧式文法中的例句,向壁虚构,都是似是而非,似可能而实不可能的句子。(例如某种文法课本中甲说“这是你的马吗”?乙答“不,这是我的洋伞”,因为编者要练习this is,that is not,又要用本课的“马”字与“洋伞”字。其实哪里有人会把洋伞看做马的?又有课本叫学生说I was born yesterday,I am born today,I
shall be born tomorrow,末了一句当然然是事实上所无的话。)但是自然阅读虽是很好,却是无系统的。譬如单看书不念文法的人看见help me do it ,聪明一点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朗文交互英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