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三堡乡广州的经纬度度纬度

区域概况/吐鲁番
火焰山吐鲁番市Tulufan Shi是吐鲁番地区、和的中心,位于中东部,支脉博格达峰南麓,吐鲁番盆地中部。东经88°5′-89°54′,北纬41°20′-43°35′。东邻;西接;南抵与相连;北至天山分水岭,与乌鲁木齐、奇台、等县毗连。市区距火车站50千米,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82千米。总面积13689.7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4.9平方千米。总人口254900人(2003年末)。有、汉、回等民族。地势北高南低中间凹,自西而东横贯盆地中部,山前是戈壁、中部是低洼平原,南部山丘、戈壁、荒漠三种类型兼有。艾丁湖是我国大陆最低处(海拔-154米)。水资源有天山水系、火焰山水系、坎儿井水系等。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少雨,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风。年均气温13.9℃,年均降水16毫米。
区域简介/吐鲁番
吐鲁番地处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由于这里独特的气候特点,盛产葡萄、西瓜等果品,是闻名遐迩的“葡萄城”。其中吐鲁番无核白葡萄闻名国内外,用它晾制的葡萄干以含糖高、维生素C高、色泽碧绿的特点,在世界葡萄干品种里堪称珍品。吐鲁番除了有飘香溢蜜的葡萄瓜果、奇特的地貌风光及民族风情,而且名胜古迹众多,仅国家和自治区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十四个。沐浴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的高昌、交河、故城,历经沧桑风彩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藏有千年古尸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结构独特的清代伊斯兰建筑苏公塔,《西游记》中那充满神话传奇色彩的火焰山,宏伟的人造地下河流坎儿井,葡萄园里葡萄姑娘动人的情歌,别具风味的“巴扎”风情,葡萄架下风情浓郁的维吾尔族歌舞,以及距今2400万年前举世无双的巨犀化石,使吐鲁番成为一块古代文化历史遗产荟萃的宝地和融“火洲”、“风洲”、“沙洲”、“绿洲”为一体的自然地理历史博物馆。 吐鲁番有各类古代文化遗迹70多处,至近代包括原始遗址、故城遗址、、、烽燧驿站、岩画等等,其中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数以万计,准确数字已难统计,许多已流散海外,保存在德国、日本、俄国、英国、印度、朝鲜、美国等国家的博物馆里,这些文物中以代表丝绸之路的文物丝绸织品和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古文书最为著名。  新疆独具特色的坎儿井,在吐鲁番尤为突出,有1100条之多,总长5000多公里。这是一种极特殊的灌溉系统。为减少蒸发量,当地人采用了这种地下引水方式,钻到井下,看涓涓水流在暗渠中缓缓而行。据说,最长的坎儿井有8公里,出土通风用的直井多达三百眼,相当艰巨!所以说,坎儿井是吐鲁番,其实也是新疆的生命了。有意思的是,坎儿井刚好分布在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包括伊朗、土库曼斯坦和中国的新疆、甘肃、陕西等地,几乎可以肯定,它与丝路有关。至于这坎儿井技术源自何方,西方?中原?本地?众说不一,估计吐鲁番可能性最大。吐鲁番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它融合了古代的文明与现代的风采,以其妩媚而粗犷,质朴而热情的独特个性与魅力,令游者流连忘返,终生怀念。
历史沿革/吐鲁番
吐鲁番是古上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当时吐鲁番市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并渐渐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下来。据《史记》的记载,生活于吐鲁番盆地一带的土著居民是姑师人。他们在吐鲁番盆地上建立了姑师(后称车师)国、狐胡国、小金附国、车师后城长国、车师都尉国。西汉时期,中国北部的匈奴控制着西域大部,并不断侵扰汉朝。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以断匈奴的“右臂”。“姑师”之地是开辟西域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由此,西汉王朝与匈奴对“姑师”展开了长期的反复争夺。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汉遣将军赵破奴及王恢率骑数万克楼兰,破姑师。姑师改称车师,臣属于西汉王朝。车师以博格达山南北形成车师国。不久,匈奴又控制了车师。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9年),汉以匈奴降将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率楼兰国兵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率数万骑救援,汉兵败归。汉征和四年(前89年),汉又派开陵侯率楼兰等六国兵共围车师,车师王投降汉朝。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重新占领车师,派四千骑兵在此屯田。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汉朝与乌孙联兵从东西夹击匈奴,车师屯田匈奴兵惊惧逃走。车师又属汉。之后车师王与匈奴联姻,汉又失车师。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汉侍郎郑吉率兵攻占车师交河城,派驻士兵300人屯田车师。匈奴派兵再次争夺。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汉放弃车师。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内乱,匈奴日逐王率众降汉。车师之地随之归属汉朝。这五次重大的车师之争,史称“五争车师”。西汉在统一西域的同年(前60年),在西域设立都护府,郑吉为首任都护。从此,西域归入汉朝版图。车师归汉后,汉“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把原来车师人的领地按地理形势划分为八国,其中车师前国在博格达山南现吐鲁番境内。《汉书、西域传》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今吐鲁番市交河故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长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车师前国已全部吞并了吐鲁番境内诸国,交河城成为吐鲁番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汉朝在车师前国设置戊已,驻交河城,掌管西域屯田事务。汉咸帝阳朔四年(前21年),戊已校尉移驻高昌壁(今吐鲁番市高昌故城)。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后,匈奴反汉围攻车师,匈奴与汉朝又反复争夺。戊已校尉随之几经撤回、恢复。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西域长史班勇率兵五百出屯柳中(今鄯善县鲁克沁),攻克车师。124年,复置戊已校尉。晋朝,车师前国归晋,晋朝戊已校尉仍设在高昌。西晋灭亡后,凉州(今甘肃武威)形成了张氏割据政权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前凉王张骏攻占高昌,擒获叛将戊已校尉赵贞,始置高昌郡,立田地县。隶属沙州(今甘肃敦煌)。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符坚灭前凉。高昌郡属前秦、隶属凉州。东晋太元十年(386年),奉命西讨龟兹(今库车)的前秦大将吕光入破伊吾关、攻占凉州,建后凉。高昌、车师前国属后凉。公元394年,吕光遣其子吕覆为西域大都护、镇守高昌。东晋安帝隆安一年(397年),沮渠男成推后凉建康(今甘肃酒泉西南)太守段业为大都督,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占据高昌。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李高建立西凉,在高昌设郡。车师前国臣属西凉。东晋义熙八年(412年),沮渠蒙逊建立北凉。公元420年,北凉主沮渠蒙逊攻灭西凉,高昌易主北凉,车师前国向其称臣。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灭北凉,阚爽自立为高昌太守。北凉残部西奔鄯善(今若羌县境)。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北凉残部在沮渠无讳的率领下,攻占高昌,于翌年改元承平,号凉王。并西攻车师前国。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车师前部王伊洛随魏军西征,留子歇守国。沮渠安周与柔然联兵围攻车师前国交河城,车师兵败,西奔焉耆,车师前国亡。北魏和平元年(460年),柔然灭高昌,册立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城为国都,建立了一个汉族地方王朝。高昌城成为吐鲁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阚伯周开始,吐鲁番进入高昌王国时期。太和五年(481年),高车首领阿伏至罗立张孟明为高昌王。公元496年,高昌人杀张孟明,另立马儒为王。公元501年,马儒内徙,高昌旧人恋土,不愿东归,遂杀马儒而立麴嘉为王。麴氏高昌王国,曾先后依附于柔然、高车、突厥,臣服于北魏、西魏、周和隋,并受其册封。王国建置为郡,县、城制,县下设乡,乡下设里。唐灭高昌时,高昌王国有交河、田地、南平3郡;白苏、永安、无半、盐城、柳婆、始昌、林、新兴、龙泉、安昌、酒泉、威神、横截14县;高宁、临川、宁戎、永昌、诸城、笃进、东镇7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高昌叛唐,投西突厥,阻断西域通道。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灭高昌,高昌王国结束了180年的历史。公元640年,唐派吏部尚书候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师伐高昌。平定高昌后,设西昌州,改为西州,实行县(乡)、里制,下辖五县。高昌县、柳中县、交河县、天山县(今托克逊县境内)、蒲昌县(今鄯善县境内)。唐置西州的同年,设安西大都护府于交河城,以乔师望为首任安西都护兼西州刺史。安西大都护府领辖22个都督府,118个州。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安西大都护府迁至龟兹。唐永徽元年(651年),复撤回西州。唐显庆三年(658年),再次迁龟兹。西州改置为西州都督府。唐龙朔二年(662年),吐蕃军队进入西域,开始了与唐长年的西域争夺。唐咸亨元年(670年),吐蕃与西突厥联兵攻陷西域十八州,唐放弃安西四镇,退守西州。唐昌元年(689年)安西大都护府复移至西州。唐长寿元年(692年),又迁于龟兹。唐开元二年(714年),唐置天山军于西州境。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西州为交河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复西州原建置。唐贞元六年(790年),吐蕃与回鹘争夺北庭(今吉木萨尔),吐蕃占北庭。随后,攻占西州。吐蕃&与回鹘对西州进行了长年反复的争夺,最终回鹘控制了西州。唐咸通七年(866年),北庭回鹘仆固俊克西州,建立以高昌为中心的高昌回鹘王国,国都高昌城。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高昌回鹘先后臣属于辽、宋、西辽。元太祖四年(1209年),高昌回鹘杀西辽派驻高昌回鹘国的“国监”,归附蒙古。高昌回鹘王国称为畏兀儿王国,保留亦都护王治。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高昌亦都护保持原辖地。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于畏兀儿地置断事官。1275年,察合台汗国汗都哇与海都联兵反元,率兵十二万,围攻火州(高昌故城)长达六个月。畏兀儿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将其女送于都哇,叛军解围而去。之后,都哇又围攻火州。火州陷落。火赤哈儿的斤退守哈密力,哈密随之攻陷。火赤哈儿的斤战死,其子纽林的斤率部东奔甘肃永昌。高昌回鹘王国名存实亡。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在畏兀地初设提刑按察司,1281年撤销。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交钞提举司,专理至元钞发行和管理。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设火州宣慰司,掌管军民事务。元大德三至六年(年),都哇控制了火州。元大德十年(1306年),海都之子察八儿向元朝投降,叛乱告终。火州归元朝直接管辖。至顺元年(1330年),元朝复立总管府于火州。元末,吐鲁番分为柳城、火州、吐鲁番三部,皆设万户府达鲁花赤,吐鲁番地名第一次出现。元至正七年(1347年),东察合台汗国攻占吐鲁番、火州、柳城。吐鲁番、火州、柳城臣属东察合台汗国,并朝贡于明王朝。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吐鲁番地面也密力火者吞并火州、柳城,称王。王都安乐城(今吐鲁番市东郊安乐故城)吐鲁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在现今的吐鲁番市形成。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阿黑麻在东察合台汗国东部的吐鲁番称汗,建都吐鲁番(安乐城)。明隆庆四年(1570年),叶尔羌汗国占领吐鲁番,吐鲁番属叶尔羌汗国。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准格尔汗国曾一度控制吐鲁番,与清朝反复争夺。清十年(1732年),准格尔进攻吐鲁番,额敏和卓不敌,率部八千余人迁入甘肃瓜州(今甘肃安西)。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平定准格尔,吐鲁番属清王朝。1756年,额敏和卓率部迁回鲁克沁(今鄯善县鲁克沁)。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封额敏和卓为郡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置辟展(今鄯善县城)办事大臣及同知,隶甘肃布政司。建吐鲁番六城:辟展(今鄯善县城)、吐鲁番城(今吐鲁番市东南)、鲁克沁、色更木(今胜金)、哈喇和卓、托克逊。办事大臣驻辟展。设办事大臣后,吐鲁番实行军府制与扎萨克制并行,扎萨克由郡王担任。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设辟展巡检。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辟展办事大臣改为吐鲁番领队大臣,及同知,移驻广安城(今吐鲁番市老城),行政中心移至今吐鲁番市。清同治九年(1870年),浩罕汗国阿古柏侵占吐鲁番、辟展、托克逊各城,在各城建回城。清光绪三年(1877年),清收复吐鲁番、辟展、托克逊。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吐鲁番直隶厅成立,辖今吐鲁番、鄯善、托克逊范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辟展巡检改置为鄯善县,隶属吐鲁番厅。民国时期,扎萨克制废弃。民国初年,吐鲁番市仍沿袭清建置。民国二年(1913年),吐鲁番直隶厅改置为吐鲁番县,辖今吐鲁番市、托克逊县范围。同与鄯善县隶属迪化道(今乌鲁木齐)。民国九年(1920年),吐鲁番县、鄯善县属焉耆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为县长,县下设乡,改乡约为农官。民国十九年(1930年),置托克逊设治局。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推行县、区(乡)制。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置托克逊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后,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先后隶属迪化行政区,迪化专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党政府推行乡(镇)、保(甲)制。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吐鲁番县共有3镇、9乡、68保、795甲;鄯善县2镇、5乡、24保、196甲;托克逊县1镇、3乡、20保,120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月25日、26日新疆国民党通电起义,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和平解放。1950年,三县废除保(甲)制,建立人民政权,实行区(乡)、村制。1950年,三县共划区12个、乡48个。吐鲁番县辖区5个、乡16个。鄯善县辖区4个、乡16个;托克逊县辖区3个、乡16个。1950年至1957年,三县隶属迪化专署(后改为乌鲁木齐专署)。1958年,改区(乡)制为社(镇)、队制。1958年至1969年,三县属自治区直辖县。1970年至1974年,吐鲁番县、托克逊县隶属乌鲁木齐市。鄯善县隶属哈密地区。1975年7月,吐鲁番市成立,辖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共有镇3个,公社17个,园艺场2个。吐鲁番县辖镇1个、公社7个、园艺场1个;鄯善县辖镇1个、公社6个、园艺场1个、托克逊县辖镇1个、公社4个。1984年,全地区推行乡(镇)、村制。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吐鲁番县改置为市。现吐鲁番市辖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共有镇10个,乡15个,民族乡1个,街道办事处2个。吐鲁番市下辖老城路办事处、高昌路办事处,七泉湖镇、大河沿镇,亚尔乡、艾丁湖乡、三堡乡、二堡乡、葡萄乡、胜金乡、恰特喀勒乡。鄯善县下辖鄯善镇、鲁克沁镇、连木沁镇、鄯善火车站镇、七克台镇,东巴扎回族乡、辟展乡、达朗坎乡、迪坎乡、吐峪沟乡。托克逊县下辖托克逊镇、库米什镇、克尔碱镇,夏乡、郭勒布依乡、伊拉湖乡、博斯坦乡。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新疆吐鲁番市,设立地级吐鲁番市。
气候特征/吐鲁番
吐鲁番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小时左右,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1000小时左右,太阳年辐射量139.5-150.4千卡/平方厘米,比同纬度的华北、东北地区多15-20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全年平均气温13.9℃,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之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8.7℃;日温差和年温差均大,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长期达210天左右。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这里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
地势地貌/吐鲁番
吐鲁番吐鲁番地区是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 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远古时期的鱼类和,证明这里曾是一片大海,由于地壳运动,逐渐变为陆地,盆地开始形成。吐鲁番盆地经历了地质年代的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是一个逐渐凹陷的古老盆地,特别是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缘的博格达山急剧上升,而盆地南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山上升幅度较小,两山之间断裂陷落,最终形成了北高南低、西宽东窄的不对称盆地。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余脉横穿境内,把本地区分成南、北两半。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于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鸟瞰吐鲁番盆地,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以艾丁湖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地形,由三个环带组成。最外一环由高山雪岭组成,北面横亘着博格达山,高耸入云,终年白雪皑皑;南边有库鲁塔格山;西面有喀拉乌成山;东南有库姆塔格山;可谓四面群山环抱。盆地中环是长期以来山岭风化剥蚀,由流水搬运下来的戈壁砾石带。盆地的第三环带是最具生命力的、诱人的绿洲平原带。这里大部分属于山倾斜平原,堆积着大面积细土质冲积物,因火焰山横卧在盆地中央,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的南北缘形成一个溢出带,造就了南、北两部分绿洲,成为吐鲁番盆地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基础。吐鲁番盆地山区面积为9850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59863平方公里。
资源物产/吐鲁番
动物资源吐鲁番地区境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有近30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玉带、海雕、雪豹、白肩雕、蒙新野驴、野骆驼、北山羊、大鸨、、波斑鸨、黑鹳、白鹳;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哦喉羚、盘羊、塔里木兔、黑熊、高山雪鸡、苍鹰、大鵟、红隼、雕号鸟、纵纹腹小号鸟、长耳号鸟、短耳号鸟、鸢、棕尾鵟、大小天鹅。 在吐鲁番地区生存的其它动物还有家燕、大雁、布谷鸟、楼燕、红尾伯劳、灰伯劳、赤颈鸫、燕雀、漠雀、红腰朱雀、斑鸠、靴篱莺、小白喉莺、黑喉岩、欧斑鸠、灰斑鸠、棕斑鸠、山雀、呱啦鸡、大杜鹃、短趾沙百灵、凤头百灵、鱼鹰、乌鸦、喜鹊、野鸭、雀鹰、野鸽、啄木鸟、麻雀、野猪、狼、、赤狐、旱獭、大耳猬、晚棕蝠、伏翼、环颈雉、虎鼬、蜥蜴等。旅游资源吐鲁番犹如一个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开发史的共同塑造下,形成了独特而又密集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吐鲁番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3处,有价值文物点189处。这里是东西方文化和宗教错综交织与相互融合的交汇地;是维吾尔文化的两大中心之一;是展示西域古老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的最具综合性、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区。吐鲁番还是西域独特自然生态环境与绿洲文明的典型代表。沙漠、绿洲,天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天山下森林草场丰美,牛羊成群,这些新疆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在吐鲁番表现得最为突出。吐鲁番的自然旅游资源有神话小说中描述的火焰山、有仅次于约旦死海的世界第二洼地--艾丁湖、有风景秀丽的葡萄沟、物种繁多的沙漠植物园,以及雪山、绿洲、沙漠等组合交织成的景观,都是大自然的绝唱。人文旅游资源有沐浴两千年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烽火台、阿斯塔那古墓群;风采犹存的柏孜克里克和吐峪沟千佛洞壁画;有着中国“地下大运河”之称的坎尔井;巧夺天工的苏公塔、寺塔以及石窟等文物古迹189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森林资源吐鲁番地区森林面积133.1万亩,占辖区总面积0.23%。林地中山区有成片林,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市和鄯善县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坡。全地区山区天然林资源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0万立方米,树种以云杉、落叶松、胡杨为主。 吐鲁番地区林业用地总面积2347383亩,森林覆盖率为1.92%。其中:天然林面积1618177亩,覆盖率1.55%;人工林面积:385570亩,覆盖率0.37%;林地面积2003747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5.36%;灌木林面积134453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7.3%,育苗基地1000亩。水资源吐鲁番盆地属山间盆地,四面高山环绕,中间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由于吐鲁番的特殊地形条件,从西部、北部来的温湿气流,在进入盆地前,首先遇到西北部高大的山体的阻挡,难以进入本区,仅有极少温湿气流通过高空纬向-环流带至盆地西、北部山区,形成降水,因此吐鲁番水资源形成区主要在天山各河流出山口以上中高山区地段,山口以下平原区降水极少,对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意义不大,是水资源的散发区。吐鲁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组,全地区共有11.7272亿立方米。气候资源吐鲁番盆地有着封闭的盆地,稀薄的云量,强烈的太阳幅射,极高的气温,形成了丰富的热量资源。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和园艺业的条件是其他任何地区都难以比拟的。盆地的光热资源十分丰富,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 阳光热幅射量每平方厘米达139.5卡, 全地区高达9.8万亿卡。由于北部天山的屏障作用, 吐鲁番的无霜期平均每年达到268.6天, 最长的年份达到324天,是我国长城以北无霜期最长的地方。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使这里盛产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 矿产资源吐鲁番是个天然聚宝盆,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是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齐全,远景潜力巨大。截止1999年底,已发现56种矿产,已有探明储量并列入储量平衡表的矿产有47种,尤以能源资源(油、气、煤)金属资源中的金、铁和非金属资源中的石材、钾硝石、石盐、膨润土、皂石为最。储量较大的有石油、煤、铁、金、铜、钾、硝石、膨润土、盐、硭硝、石棉和矿泉水等。钾硝石、锂为国内独特矿种,特别是钠硝石为国内惟一的硝酸馀矿种,是世界第二钠硝石矿产地。煤炭资源被列为世界十大煤田之一。土地资源吐鲁番地区土地总面积675.63万公顷。农用地84.0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44%。其中:耕地4.9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3%;园地2.1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2%;林地1.9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8%;牧草地72.9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8%;其他农用地2.1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1%。
民族宗教/吐鲁番
吐鲁番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目前,是吐鲁番地区最大的宗教,为维吾尔、回、哈萨克等7个民族所信仰,人口总数468087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77.1%。吐鲁番地区共有清真寺956座,其中维吾尔族寺,回族寺56座。主麻以上清真寺336座;基督教活动场所19座,其中:基督教教堂1座,活动点(聚会点)18处。从总体上讲,这些宗教活动场所已基本满足了广大信教群众从事正常宗教活动的需要。 目前,全地区有伊斯兰教教职人员1249人。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爱国宗教人士培训,每年都组织爱国宗教人士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加强了对年轻宗教教职人员的效果,仅 2009 年就培训了168名年轻宗教教职人员。全地区已建立爱国宗教团体4个,各级人大、政协、伊协的爱国宗教人士有368人。
旅游指南/吐鲁番
景区住宿在吐鲁番住宿就仿佛是住在一个大葡萄园里,的每个宾馆几乎都有自己的葡萄园或葡萄架,让客人能够在葡萄藤下散步、休息并品尝葡萄。二星级的宾馆有青年路上的吐鲁番宾馆、绿洲宾馆。每个宾馆都有新疆维吾尔歌舞表演。经济实惠的招待所在吐鲁番市随处可见,价位在25元到50元左右。如果你想在葡萄沟住一夜的话,可以下榻在沟里的葡萄山庄,它也是二星级的宾馆。 景区美食吐鲁番的饮食和乌鲁木齐几乎一样,从汉族北方的面食到粤菜、川菜,从地方维吾尔风味小吃到伊斯兰清真食品一应俱全。如果问到过吐鲁番的人最喜欢吃的、印响最深的食物什么,他们的答案恐怕只能是葡萄及其他水果,在那里你常常可以将葡萄或其他水果作为主食,一路走一路吃,这种“水果宴”是吐鲁番独具的特色。景区购物吐鲁番百货大楼是一座综合性商业大楼,位于高昌路与老城路十字路口,属市区繁华地段,周围商场、文化、饮食、娱乐场所林立,交通便利,是吐鲁番地区的著名商业购物中心。吐鲁番市老城农贸市场位处吐鲁番市中心老城路南,是吐鲁番地区最大的商贸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也是新疆十大农贸市场之一,地方产品及民族特色商品价廉物美,是旅游者理想的购物去处。吐鲁番市老城农贸市场位处吐鲁番市中心老城路南,是吐鲁番地区最大的商贸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也是新疆十大农贸市场之一,地方产品及民族特色商品价廉物美,是旅游者理想的购物去处。   景区交通吐鲁番市距187公里,有火车和汽车可通。吐鲁番火车站设在大河沿镇,距吐鲁番市区约40公里,有公交车穿梭往返。兰新线、南疆线各次列车均在吐鲁番站停*,乘火车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乌鲁木齐各大旅行社均有吐鲁番一日游,两日游旅行项目。游客也可乘火车直接到吐鲁番,然后寻找当地旅行社参加一日或两日游。在市内逛巴扎或是到近郊去,你可以叫上一辆当地人称为“毛驴的士”的驴车,事先讲好价,坐在上面听着得得的蹄声,走马看花地看看吐鲁番的风情,感觉很好。
行政区划/吐鲁番
吐鲁番市辖2个街道、2个镇、7个乡:、、七泉湖镇、大河沿镇、亚尔乡、艾丁湖乡、葡萄乡、恰特卡勒乡、二堡乡、三堡乡、胜金乡。共有18个社区、91个行政村。还有2场:红柳河园艺场、原种场。境内有兵团二二一团。市人民政府驻青年路。老城路街道 辖5个社区:文化社区、信通社区、艾丁湖社区、新城社区、木纳尔社区。高昌路街道辖5个社区:双拥社区、幸福社区、高昌社区、绿洲社区、葡萄沟社区。七泉湖镇辖3个社区:2个村委会:车站社区、红山社区、新域社区、七泉湖村、煤窑沟村。大河沿镇辖3个社区:新区社区、铁路社区、复兴社区。艾丁湖乡辖6个村委会:也木什村、花园村、西热木村、官店村、琼库勒村、庄子村。亚尔乡辖17个村委会:新城西门村、、老城东门村、克孜勒吐尔公相村、皮亚孜其拉村、新城东门村、吕宗村、加依村、色依提村、亚尔贝希村、南门村、上湖村、亚尔果勒村、塔格托维村、、英买里村、亚尔村。葡萄乡辖11个村委会:巴格日村、葡萄村、木纳尔村、、拜什买里村、达甫散盖村、英萨村、贝勒克其坎儿孜村、布拉克村、铁提儿村、霍依拉坎儿孜村。恰特喀勒乡辖7个村委会:恰特喀勒村、拜什巴拉坎儿孜村、吐鲁番克尔村、其盖布拉克村、喀拉霍加坎儿孜村、奥依曼坎儿孜村、公相村。胜金乡辖9个村委会:排孜阿瓦提村、色格孜库勒村、胜金村、阿克塔木村、木尔吐克村、开斯突尔村、加依霍加木村、艾西夏村、恰勒坎村。二堡乡辖3个村委会:巴达木勒克村、布隆买里村、阔纳协海尔村。三堡乡辖5个村委会:英吐尔村、台藏村、阿瓦提村、拉克村、园艺村。 红柳河园艺场 原种场兵团二二一团&
民族风情/吐鲁番
火焰山吐鲁番是是上的一刻美丽的明珠。吐鲁番市位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麓,吐鲁番盆地中心,市区距乌鲁木齐市184公里。市域南北长约262公里,东西狭窄不规则,最宽处约90公里。美丽的天山下的吐鲁番,风光美丽,市郊有火焰山,千佛洞,苏公塔,葡萄沟,交河故城坎儿井,阿斯塔那古墓等美丽的景观和古迹,市内有博物馆,博物馆里面还有新疆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巨蜥化石呢。市内还有高昌公园,在建的水上乐园和民俗度假区,可谓是民俗古城。
著名景点/吐鲁番
坎儿井坎儿井新疆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与长城、相媲美,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与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并列,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坎儿井在历史上分布在吐鲁番、哈密、昌吉、和田、阿图什、库车、乌鲁木齐等地,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 坎儿井由暗渠、竖井、明渠、涝坝(蓄水池)等四个部分组成,它的主体深藏于地表之下,又分积水段和输水段。暗渠一般高度为1.5米至1.7米,宽度为0.6至0.7米,总长5公里左右,最长的可达到20公里。全新疆坎儿井最多时达到1784条,暗渠总长度为5272公里,竖井总数为172367眼,年出水量为8.58亿立方米。目前全疆有水坎儿井只剩下614条,年出水量仅剩3.01亿立方米,其中,吐鲁番地区有水坎儿井404条,年出水量2.31亿立方米,在一些乡村仍然是灌溉、饮水和维持生态的主要水源。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地形坡度,不用任何动力将地下水引出地面灌溉农田、维系生命、孕育绿洲和绿洲文明。坎儿井是吐鲁番人民的“母亲河”,“生命之泉”。坎儿井断面小,施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缺乏安全保障,工程量浩大,不愧是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坎儿井在吐鲁番和哈密写下了人类与干旱作斗争、同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不朽篇章。新疆坎儿井研究会1992年在吐鲁番投资兴建了坎儿井乐园。坎儿井乐园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二村,离312国道仅一公里,离吐鲁番市区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坎儿井乐园内有三条坎儿井,主要参观的坎儿井暗渠选择在最具典型的、有800年历史的米依木·阿吉坎儿井的下游部分,游客在十几米地下的、绝对安全的100米参观通道内领略坎儿井暗渠和竖井的原貌。坎儿井是古代水利工程、历史文化遗产,坎儿井乐园又是坎儿井研究会创办的旅游景点,因此我们的特点是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尽量让国内外游客真正的了解坎儿井的历史,它的伟大以及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绿洲文明这样一个事实。因此乐园内的每一个参观项目与坎儿井和他的历史有关,乐园大门很形象地反映坎儿井的全貌,是一个坎儿井的缩影;两座木制“高车桥”反映坐着高轮车、喝着坎儿井水寻找幸福的古代吐鲁番“”的生活情景;坎儿井博物馆以图片、动态模型、陈列文物等通俗的方式展现了坎儿井的结构、分布、功能、历史演变、研究成果、各级领导的关怀等内容,为人们能够大体了解坎儿井提供了一个较为简便的途径。苏公塔苏公塔苏公塔为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公塔景区座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南葡萄乡努尔金克村处的一个开阔的台地上,西距吐鲁番2公里,东面与安乐古城相邻。是我国境内现存伊斯兰教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体积最大的一座古塔。苏公塔,又叫额敏塔,是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和他的儿子苏来满筹划修建的。公元1720年额敏和卓归顺大清王朝。18世纪前期,新疆准噶尔部的统治者曾多次派兵袭扰南疆及吐鲁番盆地,额敏和卓曾多次组织本地军民奋力抗击。公元1720年额敏和卓在清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为平息准噶尔部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雍正皇帝册封为札萨克辅国公。后来,清政府为了保边安民,避免准噶尔的侵扰,公元1733年决定额敏和卓率部8000人迁居甘肃瓜州一带垦荒种田。公元1755年额敏和卓率瓜州维吾尔人返回鲁克沁,当时吐鲁番全境由额敏和莽噶里克分别管理。公元1756年额敏和卓又在清朝平定喀什地区大、小和卓的叛乱中任“参赞大臣”,屡立战功,再次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因为这些功绩,他受到了清政府乾隆皇帝的特殊恩宠,被册封为“镇国公”,授予“郡王”爵位,并可世代相传。曾两次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此郡王爵位共传6代9人达152年。为了表达对乾隆皇帝的忠诚和感激之情,也为了表达他对真主安拉的崇敬之心,额敏和卓在晚年时,自费白银7000两,命子苏来曼修建苏公塔。该塔是父子俩筹建,于额敏和卓去世之次年的1777年建成,现在已经220多年了。额敏死后,其子苏来满继承爵位,成为吐鲁番第二代郡王,因而,额敏塔被人们称为苏公塔。吐鲁番郡王府吐鲁番郡王府据史料考证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主人额敏和卓是吐鲁番维吾尔族的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追随、归顺满清政府,协助清政府击败准噶尔叛军、大小和卓叛乱维护祖国统一,功勋卓著。为此得道乾隆的褒奖敇封为‘吐鲁番郡王’并“世袭罔替”。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八个儿子,除了长子努尔迈哈默特因病早殇生平不详外,其余的七个儿子追随父亲,屡立战功,多次受到清政府的嘉奖和表彰。三子茂萨,四子鄂罗木札布先后任伊犁阿奇木伯克。六子伊斯堪达尔任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1793年任协办大臣,加恩赏戴三眼花翎,先后三次去北京朝觐,乾隆、嘉庆皇帝赐宴款待,赏赐黄缰,优礼有加,享获殊荣。额敏和卓病故后,次子苏来满子承父业,承袭了吐鲁番郡王爵,成为第二位吐鲁番郡王。 郡王府因其建筑年代久远,早已失修。现在的郡王府是根据史料记载基本按以前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布局、规模重新恢复兴建的。占地面积二十二亩.宫殿建筑面积二千五百平方米,大门及院墙造型别具一格,庄严、古朴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院内种植的各种果树和葡萄郁郁葱葱。前后宫殿有大小房间数十间用木雕、木刻的花饰富于装饰性的楼梯、栏杆和檐口将错落有致的房屋连接起来,配以拱廊、石膏花饰、天棚和庭院绿化,整座建筑极富民族风味。室内铺设地毯或毛毡,墙面有存放物品地壁龛,壁龛和壁炉以精致的石膏花饰装饰。它优美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及土木结构的建筑工艺;精美细腻的雕刻、浮雕图案美仑美幻地彰显一代维吾尔族郡王豪华宫殿。并被做为三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吐鲁番郡王》主要的拍摄基地。它是祖国西域疆土大漠中的一块瑰宝。它的建筑风格、布局适应干燥酷热的吐鲁番人居住(动暖夏凉)融合了汉文化及中亚伊斯兰传统建筑文化艺术。它是史学界、摄影、建筑、旅游者追梦忆古的好去处。吐鲁番郡王府毗邻苏公塔在吐鲁番市区东郊的葡萄乡木纳尔村距离吐鲁番市区2公里,周围由葡萄园环抱。它是游客摄影爱好者的首选景点,也是影视拍摄基地。也是欣赏民族歌舞、了解民族风的好去处。 万佛宫烟云燎绕的火焰山下,由312国道的胜金口往北拐上前往柏孜克里克干佛洞的旅游专线公路四公里处,便可看到大型停车场后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民族风格建筑群,正中是十四米高的砖砌图案大门,一看便知是吸收维吾尔建筑风格和吐鲁番葡萄晾房而设计的,这就是新疆大漠土艺馆。进得大门便是几座大小不一、错落有致、下方上圆的穹窿顶建筑,一股西域所特有的神秘气息扑面而来,诱人遐想。穿过前院,迎面是三座互相连通的穹顶,穹顶四周布满小塔,酷似金刚宝座塔庙,这就是恢宏巨制万佛宫,是大漠土艺馆的主体工程。这个大型宫堡由三个直径十米、高十二米的穹窿顶建筑组成,是迄今新疆境内最大的古代佛教艺术殿堂。据考古学家发现,新疆古代的佛寺,多是采用这种式样的建筑。万佛宫以“丝路古堡”、“哈拉和卓”、“铁扇公主”、“唐僧讲经”、“弥勒佛”、“观音堂”等大型雕塑迎接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这片景区由20个景点组成,内容相当丰富,上自古老的神话传说,下至民族习俗、乡土风物,均有概括的表现。它以历史名人伟业、维吾尔民间传说和吐鲁番的奇闻轶事为线索,通过宗教、民俗、乐舞、珍藏等4个泥土艺术造型,生动形象、全面立体地展示了西域重镇吐鲁番的历史画卷。万佛宫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依山傍水,又临近312国道,交通方便,自然环境优美。园区内高大的伊斯兰风格建筑,古色古香,别具风味。走进高达10多米由土砖坯砌成的图案精美的拱门,迎面是由3座穹窿顶建筑组成的万佛宫,中心正厅有坐佛一尊,10米高的彩绘大佛雄伟壮观,气派不凡,是依据焉耆出土的雕塑精品红衣佛放大塑造的,是新疆第一大坐佛。左右两厅的壁画,一个以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为内容,一个以吐鲁番本地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壁画为蓝本,精选复原绘出,特别是高昌回鹘王、王后及供养人像,栩栩如生,美不胜收。万佛宫内有专门的沙疗场,感兴趣的不妨体验一下。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5次
参与编辑人数:2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00:38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纽约的经纬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