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危害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危害??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虽然到目前为止光化学烟雾在我国尚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是对于这种无形的危害却不可忽视。那么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光化学烟雾是什么
光化学烟雾是指在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高浓度臭氧及过氧乙酰硝酸酯、醛、酮、酸、细粒子气溶胶等二次污染物,形成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共存的污染现象。
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来源
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而汽车排放的一次污染物,在夏季强烈阳光的辐射下很容易生成二次污染物臭氧。随着汽车逐渐增多,其排放产生的一次污染物也逐渐增多,具有潜在的光化学烟雾危险性。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危害
光化学烟雾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肉眼看不见。比较典型的就是臭氧超标,臭氧浓度升高是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标志。在近地面,臭氧的强氧化性使得它会像硫酸一样腐蚀人的细胞,对人体伤害比较大。
人和动物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
光化学烟雾能促使哮喘病患者哮喘发作,能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化、呼吸障碍、损害肺部功能等症状,长期吸入氧化剂能降低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人的衰老。
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常见症状
近来很多北京人都出现了嗓子或眼睛不舒服的症状。大家可能以为是火热干燥的天气造成的,其实与近日北京臭氧浓度升高有关,北京有可能是遭遇了轻度的光化学烟雾污染。
光化学烟雾给人体的伤害是看不见的,很多人在这种环境污染下都会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相关问答推荐
男石嘴山市
大家都在搜光化学烟雾污染夏季不得不知的无形危害_新浪天气预报
光化学烟雾污染夏季不得不知的无形危害
  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下降,臭氧浓度飙升。监测显示,昨天(26日)午后,北京城六区臭氧浓度为270微克/立方米,北部地区浓度达300微克/立方米左右,臭氧成为当天下午的首要污染物。
  按照空气质量标准,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在16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优,160微克/立方米至200微克/立方米为良好,超过200微克/立方米则造成污染。臭氧的浓度升高是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标志,网上纷纷传言:难道北京遭遇光化学烟雾?
  近日,北京持续晴热。
  什么是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在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高浓度臭氧及过氧乙酰硝酸酯、醛、酮、酸、细粒子气溶胶等二次污染物,形成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共存的污染现象。
  潜在的危险看不见的危害
  光化学烟雾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肉眼看不见。比较典型的就是臭氧。
  臭氧是光化学污染的其中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臭氧浓度由污染源和天气条件共同决定,城市发生臭氧浓度高值事件主要归结为不利于扩散的天气条件,突然增长的污染物排放以及大气输送对臭氧浓度的影响较小。大气环流、气象要素、气团轨迹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传输、(光)化学反应、以及干湿沉降等方面密切相关。
  光化学烟雾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洛杉矶被发现,当地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就是有名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在我国,随着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多,其排放产生的一次污染物也逐渐增多,具有潜在的光化学烟雾危险性。
  夏季高发减少下午时段外出
  目前,光化学烟雾在我国尚未形成明确的标准,但防范不可小视。
  ①月变化――夏季较高
  根据北京多年臭氧月平均浓度监测显示,1月臭氧最小然后逐月增长,增长幅度逐渐增大,6月臭氧浓度最大,然后又将逐月减小,同样减小的幅度逐月减小,1月达到最小。属于夏季的月份大气臭氧浓度值都比较高。
  ②日变化――午后最高
  作为一种典型的光化学反应产物,臭氧浓度高低与其和其前体物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有着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属于单峰型,浓度一般早晨6到7时达到最低值,之后浓度迅速上升,每天下午14到15时出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直到次日凌晨再次开始循环。
  ③影响的主要气象要素――高温、低湿、低风速有助于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
  有研究表明潜在的高臭氧浓度日将会发生在强的太阳辐射、低风速和弱的垂直稀释作用的一天。高温、低湿、低风速有助于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
  国内研究表明发现臭氧浓度主要与气象要素中的气温,相对湿度和紫外线辐射呈较好相关性,温度和湿度都是影响臭氧浓度的重要气象因子,其中温度对臭氧浓度具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在夏季,温度相对高,空气流动差,日光照射强,基本无云,更容易出现光化学污染。
  根据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预报来看,今天北京仍是晴天,紫外线强,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强烈日照下反应,下午臭氧浓度可能还会较高。建议公众最好减少下午时段外出。
  科普知识:
  高浓度臭氧对人体的危害
  臭氧的强氧化性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作用。首先它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次,臭氧还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另外,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 出现黑斑;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畸形儿;而复印机墨粉发热产生的臭氧及有机废气更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会引发各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文章来源: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简介/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的(HC)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生成(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光化学烟雾的成分非常复杂,但是对动物、植物和材料有害的是臭氧、PAN和、等二次污染物。人和动物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其浓度,除直接决定于汽车排气中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以外,还受强度、气象以及地理等条件的影响。经过研究表明,在北纬60度至南纬60度之间的一些大城市,都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形成条件/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最根本的条件是空气中高浓度和氮氧化合物的存在。而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的燃烧和植物体的焚烧,以及农田土壤和动物排泄物中的的转化。其中,以汽车尾气为主要来源。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除了必备的化学条件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有利于烟雾形成的气象条件。
特征/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刺激性的棕红色烟雾 ,产生时大气能见度降低。一般发生在大气相对湿度较低、气温为24~32℃的夏季晴天,污染高峰出现在中午或稍后。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循环过程,白天生成,傍晚消失。污染区大气的实测表明,一次污染物(HC)及(NO)的最大值出现在早晨交通繁忙时刻,随着NO浓度的下降,二氧化氮(NO2)浓度增大。臭氧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随着阳光增强而积聚起来。它们的峰值一般要比NO峰值的出现延迟约&4~5个小时。二次污染物PA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同O3和醛类相似。
组成成分/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包括以下几种物质:氮氧化物,例如二氧化氮;对流层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硝酸过氧化乙醘(PAN);类;酮类;
形成机理/光化学烟雾
通过对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模拟实验,已经初步明确在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相互作用方面主要有以下过程:1、污染空气中NO2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化学式:&NO2==NO+O(条件为光照)&O+O2==O3&&&2NO+O2==2NO2&分析:2NO2(排放的)==2NO[(3)式中有用)]+2O[(2)式中有用)](条件为光照)2O[(1)式中的O]+2O2(空气中的)==2O3(刺激性气体)2NO[(1)式中的NO]+O2==2NO2(生成NO2,开始继续反应)综合一下:&3O2==2O3(光照,NO2)2、碳氢化合物被HO、O等和臭氧氧化,导致醛、酮、醇、酸等产物以及重要的中间产物RO2、HO2、等自由基的生成。3、过氧自由基引起NO向NO2的转化,并导致O3和PAN等的生成。
危害/光化学烟雾
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光化学烟雾对眼睛的剌激作用特别强,浓度大约0.1ppm时,短时间的接触就能使人流泪不止。当浓度增加至1ppm时,眼睛发痛难睁,并有头痛和呼吸困难征状。长期吸入,会引起咳嗽和气喘。光化学烟雾浓度达50ppm时,人将有死亡危险。影响植物生长影响植物细胞的渗透性,可导致高产作物的高产性能消失,甚至使植物丧失遗传能力。植物受到臭氧的损害,开始时表皮褪色,呈蜡质状,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变化,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斑点。PAN使叶子背面呈银灰色或古铜色,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对光化学烟雾敏感的植物包括许多农作物(棉花、烟草、甜菜、莴苣、蕃茄和菠菜等),以及某些饲料作物,观赏植物(如菊花、蔷薇、兰花和牵牛花等)和多种树木。影响材料质量光化学烟雾会促成形成,造成橡胶制品老化、脆裂,使染料褪色,建筑物和机器受腐蚀,并损害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和塑料制品等。降低大气的能见度这主要是由于污染物质在大气中形成的光化学烟雾所引起的。这种气溶胶颗粒大小一般多在0.3~1.0μm范围内。由于这样大小的颗粒实际上不易因重力作用而沉降,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长距离迁移;它们与人视觉能力的光波波长相一致,且能散射太阳光,从而明显地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因而妨害了汽车与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安全运行,导致交通事故增多。
监测方法/光化学烟雾
植物监测法检测植物表皮损伤是一种简易的检测方法,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有些植物对某些大气污染很敏感。如,光化学烟雾使叶片背面变成银白色或古铜色,叶片正面出现一道横贯全叶的坏死带。监测管法包括检测试管法、直接检测管法和吸附检测管法。即将样品置于毛细管中,让它与水、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反应,并且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以确定污染物浓度。仪器监测法运用各种可在野外现场进行在线观测的仪器可对光化学污染物和前体物进行实时监测,以确定这些物质的浓度水平和变化情况。该方法具有灵活、快速、能用于应急等优势。要了解光化学烟雾反应产物和前体物的详细成分,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及其转化产物,有时需要利用一些实验室的较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例如,气相色谱仪和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分析仪等。
预防措施/光化学烟雾
控制污染源光化学烟雾控制光化学烟雾同控制其他污染一样,首先要控制污染源。几乎所有的燃烧过程都产生氮氧化物。炼油工业、加油站和焚烧炉等也是重要的排放源。改善能源结构、改良供暖系统、推广先进的技术都是控制污染源的重要途径。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NO和碳氢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是机动车的排放。当燃料在发动机汽缸里进行燃烧时,由于所用的燃料中含有碳、氢、氧之外的杂质,使得内燃机的燃烧不完全,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碳氢化合物、NO、微粒物质和臭气(甲醛、丙烯醛等)。碳氢化合物成分复杂,含有强。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于预防光化学烟雾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利用化学抑制剂使用化学抑制剂目的是消除自由基,以抑制链式反应的进行,从而控制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人们发现二乙基羟胺,苯胺,二苯胺,酚等对氢氧自由基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二乙基羟胺(DEHA)对光化学烟雾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大气中喷洒0.&05PPm的二乙基羟胺,能有效抑制光化学烟雾,利于环保。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抑制剂对人体和动植物的毒害作用,并注意防止抑制剂产生二次污染。植树造林实验证明,树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空气得以净化。因此应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主要事例/光化学烟雾
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请查阅:)。当时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污染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元素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1971年,日本东京发生了较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使一些学生中毒昏倒。与此同时,日本的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此后,日本一些大城市连续不断出现光化学烟雾。日本环保部门经对东京几个主要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调查后发现,汽车排放的CO、NOx、HC三种污染物约占总排放量的80%。1997年夏季,拥有80万辆汽车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也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由于光化学烟雾的作用,迫使政府对该市实行紧急状态: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影院歇业,孩子、孕妇和老人被劝告不要外出,使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处于“半瘫痪状态”。在北美、英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地区也先后出现这种烟雾。2012年5月,据媒体报道,中国4/5的城市不能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2011年,仅北京、上海两市完成氮氧化物年度减排计划。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城市大气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日渐突出,灰霾天数占到全年总天数的30%至50%。 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该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认为,2013年初的强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专项组成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表示,空气污染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遇到浮尘矿物质凝结核后会迅速包裹,形成混合颗粒,再遇到较大的空气相对湿度后,就会很快发生吸湿增长,颗粒的粒径增长2倍至3倍,消光系数增加8倍至9倍,也就是能见度下降为原来的八分之一至九分之一。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表示,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20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
显示方式: |
共有19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气候与环境研究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学报
知头条:脆弱的地下水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是严重污染。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这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之源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巨大破坏。那么,这巨大的破坏源自何处?源自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地下水污染是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2次
参与编辑人数:1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35:17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光化学烟雾污染方式及其危害是什么
鑫小朋友606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汽车、工厂(主要是汽车尾气)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 氮氧化物(Nox)等第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 第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体所形成 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成分复杂,它们对人及动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和浩特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光化学污染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光化学污染
光化学污染,是指光化学烟雾造成的污染。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于和排放造成的,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被称为,其产物就是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污染简介
光化学污染,是指光化学烟雾造成的污染。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就是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NOx)主要是指和,是光化学污染中的一次污染物。NO和NO2都是对人体有害
光化学污染
的气体。氮氧化物和(HC)在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新的——光化学烟雾,在这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要是)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统称。[1]
经过研究表明,在北纬60度~南纬60度之间的一些大城市,都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如: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随着的不断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蓄积,光化学烟雾的浓度不断升高,约3h~4h后达到最大值。这种光化学烟雾可随气流飘移数百公里,使远离城市的农村庄稼也受到损害。
光化学污染危害
光化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光化学烟雾最明显的危害是对人眼的刺激作用。出现眼流泪、发红(俗称红眼病)。据资料统计,美国加里福尼亚洲由于光化学烟雾的作用,曾使该州3/4的人发生了红眼病。日本东京1970年发生的光化学污染时期有20,000人患了红眼病。除眼外,对鼻、咽、气管和肺均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老人、儿童和病弱者尤为严重。1952年洛杉矶事件发生时,两天内就使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余人。若大气中臭氧浓度达到0.1ppm-0.5ppm时,会引起哮喘发作,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受害严重者,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发烧、呕吐、以致血压下降、昏迷不醒。长期慢性伤害,可引起肺机能衰退、支气管炎、甚至发展成肺癌等。[2]
光化学污染对植物的伤害
光化学烟雾能使植物叶片受害变黄以致枯死。据资料统计,仅加里福尼亚州1959年由于光化学污染引起的农作物减产损失已达800万美元。使大片树木枯死,葡萄减产60%以上,柑桔也严重减产。对光化学烟雾敏感的植物还有棉花、烟草、甜菜、莴苣、番茄、菠菜、某些花卉和多种树木。[2]
光化学污染降低大气能见度
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缩短了视程。这主要是污染物质在大气中形成了光化学烟雾气溶胶,这种气溶胶的颗粒大小为0.3μm~1.0μm,它们不易沉降,与可见光波长相一致,对光散射影响很大,从而明显的降低了能见度。由于光化学烟雾气溶胶引起大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因此防碍了汽车、飞机的正常运行,使交通事故猛增。[2]
光化学污染对生活条件的危害
大气中的烟雾会污染街道、庭院,使居室及室内的设备、衣服等被腐蚀受损。[3]
光化学污染对建筑物的危害
光化学烟雾中的各种氧化物会腐蚀建筑材料和设备器材。[3]
光化学污染防治措施
控制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的排放,尤其是前两种污染物,机动车的尾气控制是关键,一辆两冲程的麾托车的污染量是一辆轿车的4倍,所以在一些麾托车较多的城市更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改善燃料的性能等。
控制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起链接作用的自由基的形成,主要是控制反应活性高的有机物的排放,能够控制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向大气中散发阻化剂,也可以有效地控制自由基的形成。[3]
光化学污染案件实例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矾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
光化学污染
面环山,是个阳光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洛杉矶市很快就变得空前繁荣,著名的电影业中心好莱坞和美国第一个“迪斯尼乐园”都建在了这里。城市的繁荣又使洛杉矾人口剧增。白天,纵横交错的城市高速公路上拥挤着数百万辆汽车,整个城市仿佛一个庞大的蚁穴。  然而好景不长,从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年,美国因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洛杉矾在40年代就拥有250
光化学污染
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上空,制造出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光化学烟雾可以说是工业发达、汽车拥挤的大城市的一个隐患。5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城市都不断发生过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其主要污染物来自。因此,目前人们主要在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改进、安装汽车排气系统催化装置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以防患于未然。
光化学污染其他方面
日一个闷热的傍晚,上海市市中心的一地段弥漫着一种淡蓝色的烟雾,这些区域中的居民和路上的行人普遍感到眼、鼻和喉咙受到刺激,污染严重的区域更有人因受刺激而咳嗽和流泪。据上海市权威的环境监测部门监测,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正常,而一氧化碳和等浓度严重超标,以此证实这是一种因而导致的光化学烟雾。
早在本世纪40年代初,美国洛杉矾的居民发现周围经常弥漫着一种浅蓝色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喉部疼痛,有的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但有关部门却迟迟查不出原因。直到50年代,人们才正式查明这种新型大气污染的来源。它是汽车尾气中的烃类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所致。这种污染被人们称为&光化学烟雾&。
工商业发达的洛杉矶城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排放大量的氮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强烈阳光下,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类、二氧化氮等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同在一起,在适当的条件下便形成了这种带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且生成后活动性极强,如风、如云,光化学烟雾在任何一片空间都可以安家。
光化学污染
着汽车在现代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汽车废气所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都市人的身心健康。
专家们化验分析,除了上述几类主要的成分外,汽车排出的气体中共有15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这些扩散到环境中,便造成。世界环保组织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汽车的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00辆时,居住环境即遭到破坏。这里指的仅是轿车,一辆卡车或公共汽车的污染等于5辆轿车,而重型载货车更会严重污染空气、破坏路旁的植被和水源。所有这些,都会导致病毒性疾病增加和农作物减产。
据美国环境部门调查,现在美国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里,69%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和35%的烃类化合物是车辆排放的。这些排放物每年会导致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死于肺癌、肺气肿和各种呼
光化学污染
吸系统疾病。据报载,目前英国每年有1万人由于吸入化学微粒而死亡。这些微粒能够进入肺部,引起心脏病发作、呼吸困难和肺癌,而汽车废气则是这种微粒的主要来源。
有的学者在大城市里作了社会调查:居住在距马路100米以内的居民,在12小时内,马路上汽车流量为1000辆次的地段里,居民肺癌死亡率为1.04/10000;汽车流量在万辆次的地带,肺癌死亡率为1.40/10000;在2万辆次的地带为1.82/10000。如果同是在汽车流量1000辆次条件下,居住地离马路75-100米,肺癌死亡率为1.23/1米为1.54/1米为1.69/10000。也就是说,马路上汽车流量越多,居住地离马路越近,肺癌死亡率越高。
广州卫生局在80年代对广州4个恶性肿瘤发病率统计。1980年,广州平均每10万人中有12.71人患恶性肿瘤,而1989年竟升至46.11人。进入90年代,有关专家测算,1994年广州肺癌死亡率平均每10万人为57.22人。15年来,广州市肺癌病人增加三四倍,这与目前广州市区每天行驶50多万辆机动车是不分开的。
北京也是同样,1994年已有机动车84万辆,而且每年还以净增10万辆的速度增长。由于车型、燃料、保养维修不善等原因,在
光化学污染
车辆密集的交通路口在夏季时常有化学烟雾出现,有的交通警察因长期工作在汽车烟雾之中而患上肺病。
汽车废气还会损害大量的陆生动植物,破坏江河的。据的一项调查报告称,仅汽车排放物对小麦、玉米、大豆和花生这四种作物的侵害,就使美国每年损失20~46亿美元。
汽车废气对人类和动植物还存在着急性损伤。当废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类、二氧化氮等多种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光化学氧化剂。这些光化学反应产物即使在浓度极低的情况下,也能给生物造成重大的影响。1952年致使大批居民发生眼睛红肿、喉痛咳嗽、皮肤潮红等症状,严重者心肺功能衰竭,65岁以上的老人因中毒造成呼吸衰竭死亡的有400多人。此外,植物大面积受损,车祸增多。这次事件被列为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1970年秋季,日本东京市区大气中的光化学氧化剂浓度比平时高10倍,空气污浊,有2万人得了眼痛病。在高浓度光
光化学污染
化学烟雾区,正在操场运动的青年学生,大部分突然眼红、喉咙肿痛,个别人当场昏倒。由于街道光化学烟雾浓重,苦煞了交通警察,他们只好缩短值勤时间,上岗时戴上防毒面具,下岗即归队吸氧,以便尽快恢复元气。街头出现了一种&自动售氧机&,只要向里面丢进几枚钱币,就可以吸到几口令人兴奋通畅的新鲜空气。一些厂家还别出心裁,把森林、海滨或山区的清洁空气压缩成&空气罐头&出售。
汽车最常用的燃料汽油中通常加有四乙基铅作为抗爆剂,其中约70%随汽车废气排入大气,而这当中的40%尘埃颗粒较大,迅速沉降;其余60%的含铅微尘能在大气中飘浮很长时间,并可随呼吸而进入人体。铅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金属之一,它能蓄积在人体组织内,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有明显的,尤其是能导致儿童的弱智和发育障碍等。
专家们研究表明,以燃油作为主要能源的机动车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数量剧增,再加上一定的地理因素和气象条件,均有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潜在危险。继美国之后,日本、前苏联和一些欧洲国家都相继发生过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我国的成都、兰州、重庆等大城市也曾发生过光化学烟雾。
由于机动车排气作为一种流动污染源几乎可涉及远离工业区的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机动车的排气污染已取代了前些年工厂企业的排气污染而成为现代城市最主要的。几乎不用什么监测仪器,人们在马路上随时可以嗅到汽车废气的焦涩味,即使在晴朗的天气里,在马路上远眺,总感觉空中笼罩着一层薄雾……生活在市区的居民,已从直观上强烈地感觉到了这种大气污染的威胁。而且,由于汽车尾气排出物贴近地面,四周高楼林立,不易稀释扩散;市区绿化又稀疏难觅,极为低下,因此,最终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正如陈敏豪先生所言:在上海出现光化学烟雾与兰州、重庆这些四面环山的城市决不可相提并论。在上海这样好的地理位置出现光化学烟雾已不是污染警告,而是大大地犯忌了。由此可见,加强对机动车辆的严格管理已是当务之急的大事了。
世界上一些为减少汽车废气对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条。一是在新建城市的用地规划上尽量避免条件较差的山谷或盆地等地形,大力改善现有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增强绿化,拓宽马路,兴建高架桥,消除堵车现象。二是加强有效的环保法规干预。
欧洲目前已有15个国家实施了新的城市环保法规。1995年初,英国政府宣布在全国23个城市设立永久性的道旁废气检测系统,超标车辆将被责令立即停驶,并罚款2500英镑。三是改革燃料。据统计,目前全球有60%以上的汽车发动机使用,其中日本与巴西已全部使用无铅汽油;加拿大从日起市场只供应无铅汽油;美国汽油90%无铅;汽油56%无铅。各国还加紧开发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低污染汽车技术,以促使其早日实用化。四是改善公共交通,控制汽车的数量和密度。欧洲的荷兰、丹麦、英国、德国等国先一步,而美国的洛杉矾市扩大,使该市每天车流量减少了9万辆,汽车废气排放量由此而减少了50%。
近年来我国在预防和治理光化学烟雾上也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其中包括制订法规,在污染严重的大中城市,制定了严格的和各类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引导、鼓励发展天然气汽车和电动汽车。同时,要提高汽油质量,推广无铅化汽油。1996年9月中旬,我国南京市绿色出租汽车公司,专门从上海大众汽车制造厂订购了200辆&环保型出租车&,这种出租车使用洁净的液化气作为燃料,从而使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大大降低。使用天然气汽车和电动汽车也是我国下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选择。
陈洪伟, 彭荣飞. 大气中光化学污染物的监测现状与进展[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81.
薛秀慧. 浅谈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 四川环境, ):75-76.
单志强, 陈建华.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危害及防治[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36-38.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副教授审核
华中科技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