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于四邻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求”是倒装句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文中晏子说”汝使吾君以马敌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除了不想让景公杀掉圉人外,更重要的意图是?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文中晏子说“汝使吾君以马敌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除了不想让景公杀掉圉人外,更重要的意图是:会破坏了景公仁义的名声.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子产说范宣子轻币》的译文
&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
“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春秋时,诸侯统治区称为国,卿大夫所辖区域称为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倒装句。‘非患无贿,而难无令名’)。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利)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读音jun四声,索取、榨取)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说(通‘悦’),乃轻币。
翻译:(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进贡的钱财加重。郑国人对之很不满。二月份,郑国国王前往晋国,(郑国大夫)子产给(郑国大臣)子西(一封)信转达(晋国国王)宣子,(信上)说:
“您执掌晋国,四邻诸侯(各国)没有见到(您)美好的德行,却(只)知道要进贡很多的钱财,(在下)侨对此很是迷惑。(在下)侨听说君子要使国和家强大,不是担心没有钱财,而是害怕没有美好的名声。诸侯(各国)的钱财聚敛在您家,那么诸侯将会有二心;如果我的先生(您)以此为私利,那么晋国的国人会有二心。诸侯们有二心那么对晋国不利,晋国国人有二心那么对您的家族不利。什么都没有了,还哪里用得上钱财呢?美好的名声,是装载德的车啊。德,是国家的基础。有基础不坏,不就是(当紧)要务吗!有了德(人民)才快乐,快乐才能(国运)长久。《诗》说:‘(人民)快乐只有君子(才能办到),(这是)国家的基础。’有美好的德行啊!‘上天垂青你,你不要有二心啊。’(这是)有美好的名声啊!宽恕的思想能够使美好的德行彰显,那么美好的名声就伴随而来了,这样远方的人来(投奔)近旁的人安详。宁愿让人说您:‘您实在是生养我们(的君主啊)’,难道让人说您‘榨取我来养活你(自己)’吗?象因为有(值钱的)牙齿而致使自己遭殃,钱财的原因啊。”
(晋国国王)宣子心悦诚服,便减少要进贡的钱财。
感:“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的说法值得商榷。民以食为天,让民众人人衣食无忧、平安度日才是最高的德。没有钱财如何做得到呢?当然了,靠掠夺诸侯获的钱财,逼得诸侯们造起反来,那可不平安的了。今天的富国,掠夺、榨取弱国太过头,还不知感恩回报。更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自己为别人送去了美好的德行:人权、民主的观念!便以正义、救世主自居,俯视弱国、穷人。这样才会致使穷人与富国的矛盾尖锐得无法调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文中晏子说“汝使吾君以马敌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这句话的用意
琬尔一笑5Ar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敌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敌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圉人:是指掌管养马放牧等事的人.晏子是在委婉地讽谏景公:“您为了区区一匹马,就把放马的人当作仇敌一样杀了,说出去不是让各国诸侯笑话吗?人家还觉得您把马看得别人还重要,你不就落了了残暴不仁的名声?”晏子假意数落马夫,其实是在劝谏景公珍惜自己的名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讲义.txt 台湾一日不收复, 我一日不过 4 级! 如果太阳不出来了, 我就不去上班了; 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第一讲 绪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 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 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 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 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这些书面语统 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 、 、 、 、 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 、 、 、 、 、 、 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 。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 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 ,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 文” ,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 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 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 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 习的着眼点。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 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 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 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 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 运用古代汉语各项知识分析说明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大致有以下情况: 说明文言句型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式、判断句等;指出词类活用的现象,并能对 其类型加以分析;能在句子中辨认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词性;能运用文字学知识解释古书中 用字歧异的现象,如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等。 由此可知, 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举的课程。 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时, 就应当做到既扎实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各类基础知识,又注重这些知识化为应用能力的转换。 古代汉语课如此的性质,也就决定了本门课程考核的着眼点也注重于知识和能力、尤其是阅 读古书能力的检验。 时常看到有的学生把古代汉语教材里常识部分所阐释的知识理论一条一条地抄录下来, 背诵得滚瓜烂熟,却不注意结合文言材料对这些知识理论加以消化理解,也就不能指导对文 言文的阅读。这样的学习方法,只能是徒劳无功,也决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本门课程指定教材的介绍 (一)指定教材――《古代汉语》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 (二)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的体例特点 《古代汉语》教材的内容由文选、常识以及常用词三部分组成。这是目前古代汉语教材普遍 采用的格局。这三者是有机结合的关系。 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 常识――学习古代汉语要求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理论 常用词――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积累的古代词义材料 古代汉语教材所安排的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时都不可偏废。在阅读文言文选时, 要注意掌握文选所见常用词的用法和特点,并把文选里出现的语言现象同常识所介绍的知识 理论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在学习古代汉语常识和理论时,要紧密结合文选的实例加深理解, 举一反三;常用词的学习应当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四、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法 (一)学习方式――学员自学和教师重点讲授相结合 鉴于网络学习的特点,本门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 教师事先指定教材,规定必学内容,要求学员在课前与课后加强自学,预习、理解、消 化指定的学习内容。 本教材的指定自学内容如下: 文选部分:都是学员应当自学的内容。至于网上加以讲解的 10 篇文选,则可以作为学习的 重点篇目。 指定篇目的文选尤其是网上加以讲解的重点篇目,是考核命题时选用语言材料的出处。 学员也可把它们作为复习应考的范围。 常识部分:网上加以讲解的有关章节。 学员对于指定的常识部分的内容应当重点掌握,并注意把知识转换为有关能力。 2、 教师在网上有针对性地指点或讲授 由于网上教学在学员自学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教师没有必要把教材的内容重复讲 授,因而只对有关常识、文选的重点和难点加以提纲挈领的介绍。 (二)练习方式――学员自主练习及教师的网上答疑 古代汉语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消化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内容。为此,我们在网 页上设计了练习题,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在练习的方法上,我们主张采用学员自主练习与 教师有针对性的答疑相结合的方式。 学员的自主练习 在自学完每一章节的常识或每一篇文选后,学员应该利用教学网页上设计的练习题进行 练习,并依据参考答案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 教师的网上答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与学员实行网上对话,以互动的方式,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 问题,或就有关教学内容与学员进行讨论。 在考试前,教师还将安排时间,在网上即时回答学员的问题。 (三) 考核方式――对有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核 闭卷命题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释词题、古文标点题、古文今译题、 古文阅读题。 考核内容:古代汉语的知识和能力。 词汇、语法、文字是本门课程常识部分的重点考核内容。 能力方面,既考核学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将采用教材以外的语言材料) ,也考核学 员运用所学古代汉语知识理论分析说明文言材料语言现象的能力。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有大量文言文阅读的积累。这是因为 文言文选是古代汉语的实际语言材料。 教材常识部分介绍的知识和理论,都是从文言文具体语言材料里归纳而出,同时又在文言文 材料里得到印证的。因此,对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消化,离不开文言文选的学习。 文言文选的阅读是获得古代汉语语感的根本途径。 要增进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而这一点只 能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得。指定教材收入相当数量的文选,就是为我们提供阅读的材料。因 此,应当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文言文选篇,把它作为培养自己文言文语感的途径。 常识部分包括有关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古书注释、古文标点、古文今 译、工具书使用、诗词格律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都是从古文材料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语言 规律或经验。 以上古代汉语知识和理论,有的与古书阅读直接相关,有的则有助促进古书阅读能力的 提高。今天我们学习古文,不可能像古人那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到“书读百遍,其 义自见” 我们必须善于学习, 。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以科学的方法理论指导学习。 学好以上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理论,并在大量的文选阅读中举一反三,就是学习古代汉语的最 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执一驭万,增进自己的古代汉语水平。 由于古今字义的变化,导致有些汉字在古代和现代所记录的词义是不一样的。例如“师”字 在古代常表“军队” ,今义则仅有“老师”的意思。 “抢”在古代是“撞”“碰”的意思,今 、 义也发生了变化。古今字义的这些差异,给古代汉语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阅读 古书时,应当有意识地积累古代汉语的词义材料。正如学习外语需要积累一定数量的单词一 样,常用词的积累是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指出的是,常用词的学习必须紧密结合古代汉语的文选,即必须把常用词置于具体 的语言环境之中,来把握它们的用法。教材所介绍的常用词,也都是配合具体的例句即语言 材料来加以解说的。切忌脱离语言环境,死记硬背常用词的义项。教材所选讲的常用词,都 是在文言材料中出现频率较高、其意义和用法又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易于造成混淆的词。 要注意常用词的学习和积累,教材所介绍的常用词就是我们首先应当掌握的内容。 《论语》八章 《老子》二章 《五柳先生传》 《祭十二郎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郑伯克段于鄢》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 《之战》 《邵公谏厉王弭谤》 《苏秦连横约从》 《冯谖客孟尝君》 《项羽本纪》 《田单列传》 《苏武传》 《肥水之战》 《寡人之于国也》 《许行》 《天论》 《逍遥游》 《秋水》 《五蠹》 《论贵粟疏》 《报任安书》 《七月》 《湘夫人》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汉字的构造 古书中的用字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代词 第二讲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本讲介绍中文工具书最常见的编排体例、 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 并选择 10 种重要的中文 工具书,从它们的性质、体例、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做了介绍。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内容,并能 说出所举 10 种工具书的特点。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Ⅰ、常识内容精讲 一)中文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 1、编排方式 按照部首和笔画编排 在理解上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 部首,就是每一部为首的字或偏旁。字典辞书编撰时为了检字方便,把具有相同偏旁的 字归在一部,而把这个共有的相同偏旁作为每一部的标志,即部首。 第二、 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 《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 540 个部首。 《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 214 个部首。 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 250 个部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则设置 200 个部首。 由此可见,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是一样的。 按照音序编排 《佩文韵府》 《经籍M诂》等书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106 韵分列。 《国语词典》 《词诠》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 按照号码编排 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列。如《四角号码新词典》 。 2、注音方式 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直音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矗裘! : ” ” 反切 反切: 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 在字书中一般称 “某某反 (或 ‘翻’”“某某切” )、 。如《广韵?麻韵》“F,苦瓜切。 : ”反切的原理 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 的读音, 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 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 调相同。 《广韵?麻韵》 例如 : “F, 苦瓜切”可分析为:F(kuā)==苦 (k-)+瓜(-uā)但是,由于古今语音发生了演变,许 多反切材料用今天的读音很 难拼出其读音来。 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1958 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起,新编 的字典辞书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直训 直训:即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说文?一部》“元,始也。 : ” 描写 描写:即对所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都给予解释。如《说文?缶部》“缶, : 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 义界 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说文?斗部》“斗,十升也。 : ” 譬况 譬况: 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 《说文?黑部》 : “黑, 火所熏之色也。 ” (二)常用工具书简介 1、 《说文解字》 2、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写。收字四万七千多字。该书所 收字按照部首笔画排列,分为 214 个部首。 3、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 :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 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全书按部首排列。分为 200 个部首。 4、 《辞源》 (修订本) 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全书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5、 《辞海》 (修订本) 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了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 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术语等。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6、 《汉语大词典》 迄今为止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文辞典。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 排。 7、 《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这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著作。收虚词 160 条。该 书在排列上以古汉语声母类别为纲,分为十卷。 8、 《助字辨略》 清刘淇著。专门讲解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收词范围比《经传释词》广泛,遍及经、史、 子、集,下至唐。 9、 《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 专门解释古代汉语虚词的辞书。 因为是用二十年代的语法观点去分析虚 词,所以解释要比《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更加清楚明确,引证也较丰富。按照注音字 母编次所收的词,书前有按部首编排的目录。 10、 《诗词曲语词汇释》 近人张相著。 这部书专门解释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 共五百三 十多个。是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第三讲 《论语》八章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件的提示,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 掌握《论语》八章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 代汉语语感。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Ⅰ、重点和难点提示 一)文字方面 1、 “德之不。 ” ――修 通假字 修行、培养。 2、 “遇诸T。 ” T――途 古今字 路途。 3、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知――智 古今字 智慧,聪明。 4、 “归孔子豚。 ” 归――馈 通假字 赠送。 5、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 时――伺 通假字 探察。 6、 “使子路反见之。 ” 反――返 古今字 返回 7、 “植其杖而芸。 ” 芸――耘 通假字 锄草。 二、词汇方面 需要注意的词义: 1、 “颜渊季路侍。 ” 侍:侍立于尊者身旁。 2、 “盍各言尔志?” 盍: “何不”的合音字。 3、 “敝之而无憾。 ” 敝:破,坏;动词,指用破。 憾:怨,不满。 4、 “愿无伐善,无施劳。 ” 伐:夸耀。 施:显示,表白。 5、 “学之不讲。 ” 讲:习,反复研究讨论。 6、 “闻义不能徒。 ” 徒:迁从,改从。 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愤:憋闷,郁积。这里指思路郁结不通。启:开导,启发。 悱:心里有话说不出来的样 子。发:启发。 8、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隅:方角。一隅,即四方形的一角,三隅,指四方形的另外三角。 反:类推。复,重复。 9、 “饭疏食。 ” 饭:动词,吃。 疏:粗。 “疏食”即粗粮。 10、 “子适卫,冉有仆。 ” 适:动词,到??去。仆:驾车。 11、 “庶矣哉! ” 庶:众,人多。 12、 “既庶矣,又何加焉?” 既:时间副词,已经。 13、 “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动词。 14、 “是谁之过与?” 过:过错,名词。 15、 “且尔言过矣。 ” 过:错,形容词。 16、 “且在邦域之中矣。 ” 邦:国。 17、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陈:陈列,摆出来。列:位次,职务。 18、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 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扶持,把着。 颠:跌倒。 19、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 相:辅佐。 20、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疾:厌恶。 辞:言辞,此指托辞、借口。 21、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22、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 患:担忧。 23、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修:施行。 24、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 亡:不在。 25、 “好从事而亟失时。 ” 亟(jí):时间副词,屡次。 26、 “日月逝矣。 ” 逝:往,离去。 27、 “子路从而后。 ” 后:动词,走在后面,落在后面。 28、 “遇丈人,以杖荷。 ” 荷:肩负,扛,挑。 2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体:人体的某一部分。四体指人的四肢。 30、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伦:指人伦,社会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关系。 “大伦” ,指君臣关系的准则。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安” ,形容词用作使动, “使??安定” 。 “信” ,使动用法, “使??信任” 。 “怀” ,使动用法, “使??归依” 。 ⑵“曲肱而枕之。 ” “曲” ,使动用法,使??弯曲。 ⑶“富之。 ” “富” ,形容词用作使动,意为“使??富裕” 。 ⑷“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 “来” ,动词用作使动,意为“使??来(归附)”“安” 。 ,形容词用作使动,意为“使?? 安定” 。 ⑸“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 “来” ,动词用作使动,意为“使??来(归附)” ,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指代“远人”)。 ⑹“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 前“见”为动词用作使动,音 xiàn,意为“使??谒见” 。后“见”为动词一般用法, 意为“谒见”读音 xiàn。 ⑺“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迷”为使动用法,意为“使??迷乱” 。 ⑻“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 “食” ,动词用作使动,给??吃。 “见” ,动词用作使动,使??谒见。 反:类推。复,重复。 ⑼“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洁”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其身洁净。 2、宾语前置句式 ⑴“既庶矣,又何加焉?” “何”为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加”的宾语而前置。 ⑵“求!无乃尔是过与?” “尔”(第二人称代词“你”)为动词“过”(责备)的宾语,由代词“是”复指而前置。 “尔是过”即“责备你”的意思。 ⑶“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这是否定句中代词“我”充当动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3.习惯句式 ⑴“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乎) 为古汉语习惯句式, ” 意为 “恐怕该(莫非要)??吧” 。 “无乃尔是过与?” 意思是“恐怕该责备你吧” 。 ⑵“何以伐为?” “何以??为”是古汉语表反问的一种习惯句式,意为“为什么要??呢?” “何以伐为”即: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⑶“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如之何” ,古汉语的一种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 。在本文中充当状语,以构 成反问语。 4.虚词用法举例 夫 ①指示代词,表远指,那,一般充当定语。如: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②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如: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之 ①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之”指代子路。 ”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前“之”用在固定结构“如之何”里,充当动词“如”的宾语, 后 “之”指代君臣之义。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之”指代“道之不行”的情况。 ” ②连词,连接定语和被限定或修饰的中心语。例: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前两个“之”为此类用法。 ③连词,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其成句的独立性,使主谓结构成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在本 文中 充当句子的主语。如: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前“之”为此类用法。 焉 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多用在动词后面充当补语。 如: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介宾结构“于是” ” (“是”指代子),充当动词“见”(使??谒见)的补语, “见其二子焉”即“见其二子于子路” 。 “又何加焉?”即“又何加于是?”(“是”指代卫国),意为“再给卫国增添些什么?” 则 连词,表示发现,有“原来已经”的意思。如: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 与 ① 动词,同??在一起。如: “岁不我与。 ” ② 介词,同,和。如: “来!予与尔言。 ”注意这句中的“与”不是连词。句子的主语是“予” (阳货),是阳货对孔子说话, “与尔”为介宾结构,介绍说话的对象。 “言”的行为发出者并 不 包括“尔”在内。第四讲 汉字的构造 本讲的内容包括:汉字结构分析的基本理论&六书&说,&六书&(重点是前四书)的具体 介绍;汉字书体的演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汉字的结构与本义的探求。其中学习重点是结合 具体字例获得对前四书的理解,并一般了解汉字书体演变的影响,知道汉字结构和探求本义 的关系。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梁东汉《汉 字的结构与流变》 。 一、常识内容精讲 (一)汉字结构分析和“六书”说 1、汉字结构分析的依据和意义对汉字的构造可以有多种认识。 从书法角度, 可以归纳为 “永字八法” 也有的从汉字教学角度, 。 把汉字归结为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或是全包围、半包围、上中下、左中右等结构类型的。 还有一种拆字法。如把“兵”字上下部分分拆为“丘八” ,因而旧时有称当兵的为“丘八” 的。这种分析法,则近乎文字游戏了。 我们这里所研究的汉字的结构,是从古人在造字时如何通过文字形体来体现文字所表示 的意义出发的。也就是说,是从造字的角度出发的。 从造字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分析汉字结构,其依据是:汉字在造字之初,它的形体和它所 表示的词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只要按照造字意图,对汉字的形体结构作出正确的分 析,并参考古代文献语言的用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字的本义。 2、 “六书”的提出 从造字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例如《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 : 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 至于“六书”的名称,在《周礼?保氏》和《汉书?艺文志》里就已出现。 而从理论上阐述汉字基本结构,并用这种理论来探求汉字本义的,则应该首推东汉人许 慎。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形体,并说明每个字的本义。所用分 析汉字的方法就是他在《说文解字?叙》中阐述的“六书”理论。 “六书”是前代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出的字体分类。 许慎在《说文叙》中具体地为“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后来,经过历代文字学家的总 结补充修正,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人们称之为“六书说” 。 3、许慎的“六书”说 (1)名称和顺序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所提出的“六书”名称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现在我们在说到“六书”时,用的是许慎《说文》里所用的名称,和《汉书?艺文志》里 所述“六书”的顺序。 (2)许慎对“六书”的阐述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4、 “六书”的“四体二用”说 值得指出的是, “六书”不是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的。具体如下: 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法(体) 后二书: 转注、 假借――――――用字法(用) 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 后二书转注、假借,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 因而人们归结“六书”的区别为“四体二用” 。 二、 “六书”的介绍 (一)前四书的介绍和举例 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 “诘诎” 的意思是弯弯曲曲。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意思是,画成那事物的样子,笔画随着所表事 物的外型特征弯弯曲曲。 “象形”所表示的意义对象一定是看得见、有一定外型的具体名物,即必须是有形可象 的。所用字形与意义对象在形体上具有同一性。例如“日”古文字像太阳形, “月”古文字像 月牙形。其本义就是太阳、月亮。 再看以下例子: 象形字的符号性是很明显的。表现在它很强调对象特征的突出。如“牛”字突出了牛角, “虎”字强调其张口露齿及斑纹,等。 象形造字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很难用于表示意 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它却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 构成创造了条件。 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视而可识” ,是说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 “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 义所在。就其特点来说,指事字通常表示某种局部的或相对的概念,办法是在象形字的相应 部位加上抽象的标志符号,以指示所表示的局部的范围。 如: “上”“下”就是分别在参照物的上、下部加上一点(或一短横)来表示意义。 、 指事字依赖具体的形,再加上指事符号表义,所以这种造字法跟象形造字法一样具有很 大的局限性。这也就是指事字在汉字里数量最少的原因。 3、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帧 会意的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这种意 义跟每个偏旁的意义都不相同,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没有具体形象的名词(如表示时间 概念的名词) 。这类意义比较抽象,很难用象形的方法来表现。 分析会意字的表述通常按照《说文》的术语称为:从某,从某。 合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 。从意符会意的情况来看,大致有两种情况: 形象会意 在文字的象形程度比较高的商周时代,会意字的意符基本上都是由它的形象来会意,而 不是通过意符独立成字时的文字意义来会意。这种会意法是会意字的主流。 抽象会意 劣 由“少”“力”两部分构成,意思是力量弱小。 、 歪 由“不”“正”两部分构成,不正即是歪。 、 尘 由“小”“土”两部分构成,小土为尘。 、 尖 由“小”“大”两部分构成,上小下大即是尖。 、 战国秦汉以后,汉字的象形性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有许多新造的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 意义来会合成义的。 但是后一种会意字产生的时代较晚,数量也少得多。 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 形符(也叫做意符)――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 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 分析 形声字的表述法通常按照《说文》的术语:从某,某声。 例如: “梅”字,由形符“木”和声符“每”两部分组成,分析为:从木,每声。 分析形声字应该注意的几点 ① 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 视、祁――示是声符(剩下的部分是形符,下同) ,与从“示”的“福”“祈”“神”不 、 、 同。 锦、钦――金是声符。与从“金”的“铁”“银”不同。 、 钊、到――刀是声符。与从“刀”的“割”“剖”不同。 、 问、闷――门是声符。与从“门”的“闾”“阎”不同。 、 冯――(bīng)是声符。与从“”的“冻”“凉”不同。 、 和――禾是声符。与从“禾”的“稻”“穗”不同。 、 蚀――食是声符。与从“食”的“饥”“饿”不同。 、 孟――皿是声符。与从“皿”的“盆”“盛”不同。 、 ②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照自然结构分析 l、倏、、修――分别从木、犬、肉、彡,攸声;形符在右下角。 颖、颍――分别从禾、水,顷声;形符在左下角。 佞――从女仁声;形符在右下角。 、徒――从u,分别是从声、土声;声符在右上角。 辩、辨、瓣――分别从言、从刀、从瓜,g声;形符在声符的中间。 哀――从口,衣声;形符夹在声符的中间。 Y、裹、衷――从衣,分别是里声、果声、中声;声符夹在形符的中间。 ③ 省形和省声 有少数形声字,其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起来才能起表意或表音功能。 形声字形符省简的叫省形。 形声字声符省简的叫省声。 晨――从晶省,辰声; 星――从晶省,生声; 釜――从金省,父声; 豪――从豕,高省声; 融――从鬲,x省声; 雪――从雨,彗省声。 (二)后两书的简介 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转注”不是对单个汉字形体结构的说明,而是字与字之间的形义关系的一种类型。 2、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许慎所谓的“假借”指“本无其字”的假借。指的是有些词,本来没有为它们专门造过 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 所使用了。 任何一个汉字的结构都不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至于转注和假借, 则是表明了汉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它们并没有造出新字,因而是一种用字法。 三、汉字书体的演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一)汉字书体的演变 汉字书体演变的主要线索:示例(车、牛、行、鸟、龙) 商:金文,甲骨文 周:金文,甲骨文 战国:西方周秦文字(保持传统) 东方六国文字(变化较大) 秦:秦隶 小篆 汉:隶书 (二)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隶变不仅关系到书写风格, 而且也关系到汉字的结构。 隶变对汉字的影响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汉字部首形体的变化(表现为许多部首或偏旁形体的简化) 人 在左为亻――伟 倾 手 在左为扌――持 扶 (拜、掰不变) 攴 在右为攵――败 牧 (敲字不变) 水 在左为氵――注 灌
通常为冫――冷 冻 寒(寒下面的两点是冫的变体)冯 火 在下或为灬――然 烈 爪 在上为――采 受
犬 在左为犭――狱 @ 玉 在左为王――琢 理 网 在上为―置 罗 或为: 罔 或为:罕 刀 在右为刂――割 判 到 (切字不变) H 在上为艹――荼 蓝 邑 在右为阝―部 郑 (作声符不变,如挹) 阜 在左为阝――降 除 u 在左为辶――还 远 或为: 徒 肉 通常为月――腹
胡 臂 肖 育 或为:祭 然
(腐、脔不变) 心 在左为 忄――快 情 在下或为:忝 慕 恭 汉字形体的简省或讹变 禹玻呱ㄕ呤∽髟唬 责――从贝,c声(c讹作主) 截――从戈,雀声(声符讹变) 贼――从戈,则声(声符讹变) 春――从H,从日,屯声(上部讹变) 表――从衣,从毛(整体讹变) p――从两立(整体讹变) 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 夜――从夕,亦省声(整体讹变)] 偏旁的混同 四、汉字的结构与本义的探求 (一)本义 本义――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文字的本义。 (二)探求本义应该注意的方面 探求本义,既不能脱离文字形体,也不能脱离文献用例。 本义必须是语言中的词义,在历史语言材料能够得到印证。 如“诛”字,在古书里有时表示诛杀,如《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 ” 有时表示谴责,如《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 : 有时表示责求,如《左传?庄公八年》“诛屦于徒人费,弗得。 : ” 成语“口诛笔伐” 。 要掌握汉字构件的意义和功能,特别是要掌握形声意符的意义及功能。 “” (xi?)作为意符,表示与“头”有关的意义。从“”的字都与头的意义有关。 如: 颜 额头,也指颜面。如《楚辞?渔父》“颜色憔悴。 : ” 颠 头顶。 《诗?秦风》“有马白颠。 : ” 题 额头。 《楚辞?招魂》“题黑齿。 : ” 领 头颈。 《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 ” 顾 回头看。 《孟子》“王顾左右而言他。 : ” 当然,由于形符一般只表示该字所属的意义属类,因而不能直接根据意符来确定本义。 但是形符对文字意义范畴的提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掌握一个字的诸多义项的情况下, 根据形符可以从中找到本义。 理 义项有管理、道理、条理、治疗、治玉等。根据其意符为“玉” ,可知“治玉”为其 本义。很显然,如果能掌握一批形声字常用的形符,对于理解字义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讲 郑伯克段于鄢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件的提示,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 掌握《郑伯克段于鄢》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 的古代汉语语感。本篇课文古今词义的演变和语法现象都是值得注意的。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杨伯峻《春 秋左传注》 Ⅰ、重点和难点提示 一)文字方面 1、 “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避 古今字 躲避。 2、 “姜氏何厌之有?” 厌――餍 古今字 满足。 3、 “公赐之食。食舍肉。 ” 舍―― 放着,放在一边。 4、 “佗邑唯命。 ” 佗――他 异体字 5、 “不义不俊 ” 俊 异体字 6、 “庄公寤生。 ” 寤 ――牾 通假字 倒逆 7、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 阙――掘 通假字 挖掘 8、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无生民心。 ”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无――毋 通假字 不要 9、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 锡――赐 通假字 赐予 二、词汇方面 1、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都: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墙。国:这里指诸侯的封邑。有时也指诸侯的国 都。如: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意为国都的三分之一。 ” 2、 “君将不堪。 ” 堪:经得起,受得住。不堪,即受不了。 3、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 所,处所,地方。 “为之所” ,双宾语句,给他安排处所。滋蔓:滋长蔓延。图:图谋、 谋划 4、 “况君之宠弟乎?” 宠:尊,处于尊荣地位。 5、 “多行不义,必自毙。 ” 毙:倒下去。这句意思是,多做不应该做的事,一定会自招垮台。 6、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 既而:过了不久。 鄙:边境上的城邑 7、 “无庸,将自及。 ” 无庸:不用。 及:赶上,这里指招致。 8、 “厚将得众。 ” 厚:丰大,这里指土地扩大。 9、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 完:修茸城郭。 聚:聚集民众。 缮:修缮。 甲兵:甲,铠甲;兵,兵器。 具:备,准备。 10、 “夫人将启之。 ” 启:开门。 11、 “公伐诸鄢。 ” 诸: “之于”的合音字, “之”为代词,指代共叔段; “于”为介词,介进地点状语“鄢” 。 12、 “遂姜氏于城颍。 ” :放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 13、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 封人:封,疆界;封人,镇守边疆的官职。 14、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 尝:品尝,体会滋味。未尝,不曾尝过。 羹:带汤的肉食。 请:表敬副词,表示“请允许我??。 ” 遗:(w?i)赠,送给。 15、 “敢问何谓也?” 敢:表敬副词,表自谦,有大胆,冒昧的意思。 16、 “君何患焉?” 患:忧虑,担心。 17、 “颖考叔,纯孝也。 ” 纯:敦厚。 18、 “爱其母,施及庄公。 ” 施(yì):延,扩展。 19、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 匮(kuì):尽。永:长久。 20、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黄泉:复合词,字面指黄土下的泉水,这里指人死后安葬的墓穴。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遂恶之。 ” 惊,使动用法,使??惊。 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后面省略宾语“之”(指代庄公)。 ⑵“今京不度,非制也。 ” 度,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合乎法度。 ⑶“无生民心。 ” 生:使动用法,使??生。 “民”“心”为“生”的双宾语,意为:不要使民生二心 、 ⑷“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掘隧道。 2.宾语前置句式 ⑴“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何厌” 。 ⑵“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谓”的宾语。 ⑶“君何患焉?”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患”的宾语。 ⑷“其是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宾语“是” 。 3.习惯句式 ⑴“佗邑唯命。 ” “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形式。 ⑵“君将若之何?” “若??何”是一种固定格式,意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 “若之何” 即“把它怎么办?” 4.虚词用法举例 焉 ①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应理解为“于此”(“在这里”“在这时”等)。如: , “虢叔死焉。 ”(虢 叔死 在这个地方)“君何患焉?”(您在这件事上担忧什么?) ②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如: “姜氏欲之,焉辟害?” (怎么能躲避祸害?) 其 句首句中语气词。如: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难道谁还说不是这样吗?) “其” 在句中加强反问语气。 又如: “其是之谓乎!” (大概所的就是这个吧?) “其” 在句中 表 示推测语气。 第六讲 古书中的用字 本讲介绍了古书中四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要求学习 时理解以上四种用字现象的成因,能从概念和具体字例上对四种用字现象加以区分,并在指 定的 10 篇文选里辨认以上用字现象。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Ⅰ、重点和难点提示 古书难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书用字情况复杂,即同一个词时常有不止一个的字形来记录 它。本节介绍的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就是古书常见的四类用字现象。 (一)假借字 1、什么是假借字 古书里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义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假 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 造成不同字之间的通用和假借。 这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事” 。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 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 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 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 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 (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 “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 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 “莫”和“暮”的 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 ,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 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 ,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 “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 ,来记录十二地支的 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 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 但由于种种原因, 书写者没使用本字, 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 早晚的“早”写成“蚤” ; 屈伸的“伸”写成“信” ; 飞翔的“飞”写成“蜚” ; 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 , ; 背叛的“叛”写成“畔” ; 抗拒的“拒”写成“距” ; 修养的“修”写成“” ;等。 (二)古今字 1、 什么是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 ,在后的 叫“今字” 。例如“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后来写作“暮”“莫”和“暮”就是 , 古今字的关系, “莫”是古字, “暮”是今字。 2、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 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 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此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如“其”的本义是畚箕。但是“其” 在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且成它的最为常见的用法。为了区别起见,于是在原 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竹” ,造出了新的“箕” ,专门用承担“畚箕”的义项。 “其”和“箕” 就是在畚箕这个意义上形成的一对古今字。 3、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 例如“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后来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 又如“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来借用表示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来表示本义。 (2)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 例如“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获取女人做妻子。娶妻的“取”后来专造“娶”字表 示。 “娶”承担的是“取”的引申义。又如“解”的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后来就 造“懈”来承担松懈这个引申义。 (3)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 例如“齐”的本义为齐平,假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这个词(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 表示祭祖之前对祖宗的崇敬。这个意义后来写作“S”“S”承担的是“齐”的假借义。又 。 如“辟”本指法制,假借来记录“躲避”的“避”这个词。后来造了“避”字。 “避”承担的 是“辟”的假借义。 (三)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 是异体字的关系。 注意辨析: 异体字的条件很严格。有些字本义相同,但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就不是异 体字。例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大概自春秋以后才分化成两个不同的形体。它 们在古书中有通用的地方。如感叹词“乌呼” (呜呼) ,也写作“於乎” (於戏) 。但作为鸟名 的“乌”和作为介词的“於”却互不相混,分工明确。还是有一些义项不通用。因此不能算 是异体字。 2、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 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如:泪,从水,从目;妫铀迳 (2)构字部件不同 如:睹,从目,者声;G,从见,者声。溪,从水,奚声;G,从谷,奚声。以上为变 换形符构成的异体字。 再如:Q,从糸,馍痪,从糸,泉声。粮,从米,良声;Z,从米,量声。以上为 变换声符构成的异体字。 又如:迹,从u,亦声;,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从邑,屯声。以上为 声符和形符都有所变换的异体字。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如:和――簦蝗骸t;鞍――;s――S (四)繁简字 1、什么是繁简字 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汉字简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从甲骨文时代起历 代都有汉字简化的现象。这里所说的简化字,有其特定的含义。即特指 1956 年国务院公布的 《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 2、学习繁简字必须注意的几种情况: (1)同形字 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个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 形体相同纯属巧合。例如: “D”简化字为“腊” 。D(là) ,本义指国君在年终用猎品祭祀祖 先鬼神,即D祭,因而年终的月份也叫做D月。腊(xī) ,本义为小动物的整体干肉。如《捕 蛇者说》有“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腊” , (xī)指把捕获的毒蛇制成肉干。 D(là)简化为“腊”后,就和“腊” (xī)混同为一个字了。在阅读时需要加以辨析。 (2)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样,它既承担自己原先的字 义,同时又表示与之对应的繁体字的字义。阅读时,需要辨认它所表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例如: “後”简化为“后” ,是借用了原有的“后”字。 “后”字的意思为君主,也表示君 主的妻子。这样,简化字“后”字就兼有“後” (先后)和“后” (君主、王后)两个字的功 能。在阅读时需要辨析。如《史记?孝景本纪》“孝文(汉文帝)在代(地名)时,前后有三 : 男。“前后”指皇帝的前妻,即前妻生有三个儿子,而不是前前后后共生了三个儿子的意思。 ” (3)两个以上的字共简为一形 简化字通常只有一个对应的繁体字。但也有一些简化字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繁体字的情 况。如果我们阅读的是用简化字排印的的古代作品,就需要判别这类简化字代表的到底是哪 一个词。 例如简化字“钟”对应“R” (一种容器)“” 、 (钟鼓)两个繁体字。在用简化字排印 的文章里,遇到“钟”字就要辨析它是哪一种用法。 如《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瓯) : 、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 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 ”这几句说的 是齐国陈氏为了收买人心,借贷粮食大斗出小斗进的史实。根据上下文才知道这里的“钟” 指的是作量器的“R” ,而不是钟磬的“” 。 第七讲 之战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件的提示,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 掌握《之战》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代 汉语语感。本篇课文古今词义的演变和句法及词类活用现象都是值得注意的。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杨伯峻《春 秋左传注》 Ⅰ、重点和难点提示 一)文字方面 1、 “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 ” 道―― 古今字 引导,带路。 2、 “禽之而乘其车。 ” 禽――擒 古今字 擒获。 3、 “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 无――毋 通假字 不要。 4、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 ” 桀――揭 通假字 举起。 5、 “师陈于” 陈――阵 古今字 列阵。 ――鞍 异体字 这里是地名。 6、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 翦――剪 通假字 剪除,消灭。 7、 “旦辟左右。 ” 辟――避 古今字 避开。 8、 “韩厥a,定其右。 ” a――俯 异体字 弯下身子。 二、词汇方面 1、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 ” 还,返回。 如,往,到??去。 师,军队。 2、 “此城濮之赋也。“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 ” 赋,征收的财币,在这里指兵力。 腆,丰富。 诘朝,明朝。 3、 “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 ” 肃,敏捷。 4、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 役,役使,在这里指战事。 5、 “臧宣叔逆晋师。 ” 逆,迎,迎接。 6、 “S献子驰,将救之。 ” 驰,驱车奔驰。 7、 “S子使速以徇。“以徇齐垒。 ” ” 徇,巡行,表示让众人都看得见。 8、 “吾以分谤也。 ” 谤,背后的批评指责。 9、 “师从齐师于莘。“故中御而从齐侯。 ” ” 从,跟踪、追踪。 10、 “子以君师辱于敝邑。 ” 辱,表敬的说法,意为对方辱身来到下处。 敝,本义为破,古书中常用作谦词,指自己一方。 11、 “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 ” 憾,恨。 12、 “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 舆,众。 淹,留。 13、 “余病矣。“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 病,伤重。 14、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 贯,穿入。 15、 “左轮朱殷。 ” 朱殷(yān) ,深红色。此处指车轮被血染红。 16、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险,地势不平难行。 17、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 擐,穿上。 即,走向。 18、 “右援⒍摹 ” 援,接过来。 鼓,击鼓,动词。 19、 “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 逸,狂奔。 败绩,军队崩溃。 20、 “三周华不注。 ” 周,遍,这里为动词,意为绕圆周。 21、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 越,坠。 毙,仆倒,倒下。 22、 “请寓乘。 ” 寓,寄,托, “寓乘”即搭乘别人的车子。 23、 “骖\于木而止。 ” 骖(cān) ,旁边的马,古代一车驾四马,中间的两马叫“服” ,在旁的两马叫“骖。 ” 24、 “属当戎行。 ” 属(zhǔ) ,时间副词,适,正好。 当,担当,任职。 25、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 忝(tiǎn) ,辱。 26、 “摄官承乏。 ” 摄,暂时代理任职。 27、 “郑周父御佐车。 ” 佐,在旁辅佐,有“副” (与“正”相对)义。 28、 “载齐侯以免。 ” 免,免除祸患,这里指免于被俘。 29、 “赦之,以劝事君者。 ” 劝,鼓励。 三、语法方面 1、 词类活用 (1)“皆主S献子。 ” 主,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把??作为主人” 。 (2)“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3)“故中御而从齐侯。 ” 中,方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当中。 (4)“从左右,皆肘之。 ” 肘,名词用作动词,指用肘推撞。 (5)“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难,形容词用作意动, “以??为难” ,即“不把??看作难事” 。 免,使动用法, “使??脱免于难” 。 2、 被动句式 (1)“S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 “伤于矢”是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的被动句式,即S克被矢射伤。 (2)“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为戮”是用助动词“为”直接放在动词前构成的被动句式,可理解成“被戮” 。 3、多义字词义辨析 及 : 在本篇中共出现 6 次,其用法和意义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动词,追上,这里是被追上。 例如: “故不能推车而及。 ” ②动词,到达,可以是具体到达某个地方,也可以是事情发展到某一地步。 例如: “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 ” “将及华泉,骖\于木而止。 ” “流血及屦。 ”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 ③连词,和。 例如: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 以 ① 介词,表示凭借,用。 例如: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以肱击之。 ” “吾以分谤也。( ”“以”的宾语被省略) ② 介词,表示凭借某种原因。 例如: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③ 介词,相当于“把” 。 例如: “S子使速以徇。( ”“以”的宾语被省略) ④ 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行为,相当于“而” 。 例如: “余折以御。 ” “郑周父御佐车,宛为右,载齐侯以免。 ” ⑤ 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行为,后一行为是前一行为的目的。 例如: “S克将中军, 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卫、鲁。 ”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 ” “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 苟 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 , 。 例如: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第八讲 古今词义的异同 本讲介绍了古今词义的对应情况,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等内容。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并能结合常识所举例子以及 10 篇精读文选里的词义 现象加以理解和解释。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Ⅰ、重点和难点提示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 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 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汉语词义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 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 如“天”“地”“日”“月”“星”“风”“雨”“雪”“冰”“水”“火”“父” 、 、 、 、 、 、 、 、 、 、 、 、 “母”“兄”“弟”“心”“耳”“手”“口”等均是古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 、 、 、 、 、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 《说文》“钓,钩鱼也。 : ”即用鱼钩钓鱼。 又: “秕,不成粟也。 ”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 好的粮食作物。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又如“蟋蟀” “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 还是这个意思。都反映了古今词义有继承性的一面。 (二) 古今词义基本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旧词的死亡 有一类词随着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 如: 《韩非子?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D而相遗以水。 “|”是古代楚地在二月 : ” 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之中祭祀形式消亡,语言中“|”这个词也就不用了。 还有的词,由于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 如 《报任安书》 : “文史星历, 近乎卜祝之间, 固主上所戏弄, 倡优畜之, 流俗之所轻也。 ” 句中的“倡优”指表演歌舞的和表演杂技的艺人。现在一般叫做“演员” ,旧词“倡优”也就 不用了。 2、 古今同字异词 有一些本来是不同的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因而该字的古义和今义迥然不同。 如《逍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 : ” (qiāng)是 触碰的意思,与今天的表抢劫义的“抢” (qiǎng)完全不同。就是一例。 (三)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 《史记?项羽本纪》 “纵 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又如: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 卖掉。 《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 : ”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 行为。 又如: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如: 《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 :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古今词义的差别有时可以相当细微,容易造成误解。对于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在学习中尤 应注意分辨。 例如“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 : 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又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 、 意思。但是人们常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劝解) 。 又如“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 《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意思 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即门当户对的意思) 。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 把“敌国”误解为敌对的国家。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1、 词义范围的缩小 其特点是词的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清 : ” 宫”即打扫房屋。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了。 又如“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 《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 : 杖荷。 ”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2、 词义范围的扩大。 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说文》“焚,烧田也。 : ”本义是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 “田”的意思是田猎,后来写作 “畋”。 ) 《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 : “象有齿以焚其身。 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牙, ” 因而导致自身遭受围猎。又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 ”后来“焚”的 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就是一例。 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 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古代的意思是回声,后来的意思泛指一切声音。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等等。 3、 词义范围的转移 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相 似或接近等) 。 “兵”本来指兵器,如《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 ”后来指拿兵 器的人即士兵,再由士兵的意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了转换。 “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 ”后来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狱”本来指案件,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后来指监狱。 词义发生了转换。 (二) 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词义轻重变化 “恨”的古义轻,今义重。它在古代的意思是遗憾、不满。如: 《司马迁?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私恨”即内心私下的遗憾。 : ” 《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 “亡所恨”即没有什么遗憾。 : ” 今天“恨”的意思是痛恨、怨恨,词义比古代重多了。 “怨”的古义重,今义轻。它在古代的意思是怨恨、痛恨。如: 《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 : ”用“入骨髓”来形容“怨”的程度,可 见“怨”在古代的词义比今义要重得多了。 《汉书?苏武传》“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 ”用副词“甚”来修饰“怨” ,可见怨恨的程度 之深。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 : ‘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 “谣言”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色彩是中性的。现在“谣言”指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 的消息,并且具有贬义。 《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 : ”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 ” “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天则指品德恶劣,并且有明显的贬义。 又如“吹嘘”在古代指替人宣扬、称扬,现在指说大话,并且含贬义。 “爪牙”在古代指得力助手,今天只具贬义,相当于说“走狗”“帮凶”了。 、 也有的词古代含贬义,而现代转变为褒义的。如“锻炼”在古代指玩弄法律陷害别人, 现代“锻炼”一词不但没有这一意义,而且在“锻炼意志”等场合还含有褒义。 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 1、 从字形上分析。 如“劝”从“力”不从“言” ,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 “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所以字义与饮酒有关。因此“醒”的古义是酒醒。 、 2、 从语境上分析。即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分析。 如《秋声赋》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足以说明“睡”是打瞌睡,而不是躺下睡觉。 “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 : ” 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 。 3、 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 、 、 、 。 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财” 、 、 、 。 后代联合式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 近义或反义的, 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 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又如复合词“寒暄”中的词 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对于这类复合词,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 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 4、 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从成语中去考察。 如“揭”义为“举” ,成语有“揭竿而起”“走”有跑义,成语有“走马观花”“举” 。 。 有全义,成语有“举世无双” 。等。 第九讲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件的提示,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 掌握《子产说范宣子轻币》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 养自己的古代汉语语感。本篇课文的实词意义以及宾语前置句型等语法现象值得注意。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杨伯峻《春 秋左传注》 Ⅰ、重点和难点提示 一、 文字方面 (1) “上帝临女” 女――汝 古今字 你,第二人称代词。 (2) “宣子说,乃轻币。 ” 说――悦 古今字,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二、词汇方面 1、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 ” 币:用作礼品的帛。 2、 “二月,郑伯如晋。 ” 如:往。 3、 “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 令:善、美。 4、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 ” 贿:财物,通常指作礼品的财物。 贰:怀有二心,离心离德。 5、 “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 ” 坏:本义指墙屋等毁坏,这里指国家崩溃。 6、 “何没没也!” 没没:叠音联绵词,昏昧糊涂。 7、 夫令名,德之舆也。 “ ” 舆:车。 8、 “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 基:本义指墙基,这里指国家的根基。 务:致力。 9、 “恕思以明德。 ” 恕:理解,谅解。 10、 “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 ,而谓子‘浚我以生’乎?” 毋宁:表选择连词,宁可,宁肯。 浚:取,索取,榨取。 三、语法方面 1、 词类活用 (1)“郑人病之。 ” “病” ,意动用法, “以??为病” ,即对此重币现象感到患苦。 (2)“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 “患”“难”皆为意动用法, 、 “以??为患” “以??为难” (3)“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 “贰” ,数词用作使动,即“毋使尔心贰(三心二意)。 ” (4)“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 ” “明” ,使动用法, “使??显明昭彰” 。 (5)“象有齿以焚其身。 ” “焚” ,古代放火烧林进行围猎,这里用作使动,使自身遭受围猎,即招致杀身之祸。 2、 宾语前置句式 (1)“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 这是用代词“之”复指的宾语前置句式,应理解成“非患无贿,而难无令名” (不是担 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 。 3、判断句 1)“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 (2)“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这一句用判断句说明原因。 ” 4、固定句式 (1)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 “无亦是务乎?” 为“不亦(无亦)??乎”句式,意为“不是很(应该)??吗?” 第十讲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讲介绍了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要求在理 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常识部分所举词例的意义特点, 以及能对 10 篇精读文选里的 词义现象加以理解和解释。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Ⅰ、常识内容精讲 一、词的本义 1、 什么是词的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 语言的历史要比文字悠久得多。 那些早在汉字产生以前 就已出现的汉语词,它们当初的意义是什么,由于没有文献可考,我们无从得知。我们所讨 论的,只能是文献语言范围内的词义引申。因此,我们所讲的本义,指的是词在文献语言所 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例如, “鄙”的本义的探求,只能通过该字在古书中的用例来考察。试看以下例句: ①四鄙之萌人。――萌(氓)人:草野之民。 “鄙”的意思是边邑。 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 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的意思是贪吝。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诸义, 都是从①的边邑义引申而来。 因此, 可以确定 “鄙” 的本义是边邑。 2、探求本义的途径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 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因而词 的本义,一般来说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例如: “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 “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 行为有关。可以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2) 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词、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 具体语言运用中,词义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而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 样使用这个词的。 例如: “馈薄氨小钡姆碧遄郑┳郑 ( 《说文》作“” ,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 所以又引申为死,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 “馈 从死, , 敝声。 从文献用例来看, 先秦古书里的 “馈 多表示仆倒义。 《郑伯克段于鄢》 如 “多行不义必自毙。 又如 ” 《之战》 “射其右, 毙于车中。 ” 都可以证明“馈钡谋疽迨瞧偷梗皇撬馈 又如“愤”字从心,贲声。它的烦闷义和愤怒义都可以从义符“心”得解释。但是根据 古书的用例来看,烦闷义出现的时代较早,因此可以确定它的本义应该是烦闷。 二、词的引申义 1、 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V” (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 、 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 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2、 引申义的特点 (1)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某种相似之处。 例如“斗”本义为酌酒器,由于形貌性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如《诗?小雅?大东》 “维 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 “P” ,本指门闩,由于功能作用相似而引申为关卡。如《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 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所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例如: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牙齿的生长情况标志着幼少壮老,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义为稻谷成熟,有收成。收获标志着农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 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为时间单位“年” 。 “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 “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 “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例如: “虚”本义为大丘,大了就空旷了,因此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倒,因此引申为不稳定,再引申为危急、危险。 (2) 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 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 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① 从个别到一般 例如“江”“河”本来专指长江、黄河,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都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 ② 从具体到抽象 例如“g”“道”均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3、 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词在词义 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例如: 说(shuō) 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说服,改读(shuì) 语(yǔ) 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 。 有的后来还为引申义另外造了新字。 例如: 解(jiě) 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懈怠,改读(xi?) ,并造了“懈”字。 弟(dì) 由弟弟引申为尊敬、顺从兄长,改读(tì) ,后来造了“悌”字。 三、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 研究词义引申可以揭示词义的系统性,掌握词义引申的规律,收到以简驭繁的作用。有助于 我们举一反三,通过类比互证,成组成串地掌握相关词的多种意义。 例如: “具”的本义为备办饭食,因而可引申为饭食,所以称粗劣的饭食为“草具” 。如《战 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 也可由备办饭食引申为泛指准备、备办。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缮甲兵,具卒乘” 。 “具”在此指的是准备步兵和战车。 准备的目的或结果是齐备, 因而 “具” 又有齐备义。 再由齐备义虚化为副词, 表示全部、 都。如《史记?项羽本纪》 “良乃入,具告沛公。 ”即把全部情况都告诉刘邦。 这样弄清了词义引申的来龙去脉, 了解其所以然, 就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词的有关意 义了。 第十一讲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本讲介绍了判断句的定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古代 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等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并能在文言 文具体文句中辨认判断句,加以准确的今译。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杨伯峻、何 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Ⅰ、常识内容精讲 一、判断句的定义: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 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 ,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 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 “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 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 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蟹六跪而二螯。 ”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 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 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 ,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 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 “是社稷之臣也。 ”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 “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 (这) 。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 谓语、定语等。 “是”充当主语的如上句。 “是”充当谓语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认为??是对的” ” ,即认为汲黯的意见是对的。 “是”充当定语的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 ” 作为系词的“是” ,是后来发展而成的。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在“是”的前面另有 名词性(或代词)成分存在。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这是战国时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 ”《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 )这是汉代的用例。 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 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者” 、 “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 主语,谓语+“也”( 。“制,岩邑也。) ” 2、 主语+“者” ,谓语+“也”( 。“兵者,凶器也。) ” 3、 主语+“者” ,谓语。“兵者,凶器。) ( ” 4、 主语,谓语。“兵,凶器。) ( ”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 “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 ; 。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 ,但它 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 、 、 、 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梁父即楚将项燕。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吾乃梁人也。 ” “是皆秦之罪也。 ”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 “余为伯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 表示类属关系。 “滕,小国也。 ” 2、 表示等同关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 3、 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 4、 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曹公,豺虎也。 ” ” 5、 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 第十二讲 苏武传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件的提示,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 掌握《苏武传》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代 汉语语感。本篇课文较长,由于是汉代的文章,因此在词义语法上都与先秦文选有所变化, 值得注意。本文的生词较多,需要加以理解和掌握。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Ⅰ重点和难点提示 一、文字方面 1、 “少以父任,兄弟p为郎。 ” p――并,异体字, 副词,一起,都。 2、 “凿地为坎,置保yūn)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 蹈(tāo)――,通假字,叩,轻轻敲打。 3、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 ” t(医) ,异体字, 医生。 4、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 女――汝,古今字,第二人称代词,你。 5、 “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 畔――叛 ,通假字,背叛。 6、 “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 县――悬 ,古今字,悬挂。 7、 “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见――现 ,古今字,表现。 8、 “伏剑自刎。 ” 伏――服 ,通假字 , 用。 9、 “宦骑与黄门驸马争x。 ” x――船,异体字。 10、 “请毕今日之O,效死于前。 ” O――欢 ,通假字。 欢叙之情。 11、 “因泣下衿,与武决去。 ” 衿 ――沾襟 ,异体字,意思是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 决――诀 ,古今字, 辞别。 12、 “武闻之,南缓趴蓿费 ” 弧 ,古今字, 面向。 欧――呕,古今字, 吐。 13、 “此陵宿昔之所不能忘也。 ” 宿昔――夙夕,通假字, 早晚。 14、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 以――已,通假字,已经。 物――z(m?) ,通假字, 死。 15、 “始以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强 ,古今字。 二、词汇方面 1、 “稍迁至兀yí)中H监。 ” 稍:副词,逐渐。 迁:升迁。 2、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 连:连续,不停止。 窥观:窥探,观察。 3、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 辈:批。 当(dàng) :抵挡,对等。 4、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 赂:赠送财物。 5、 “单于益骄。 ” 益:副词,渐渐。下文“ 武益愈”“益”为同样用法。 , 6、 “缑(gōu)王者,??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 没:陷落。 7、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 候:看望,拜访。 下文“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同此义。 8、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 ” 货物:财物。 9、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 发:泄露,败露。 状:情况。 10、 “虞常果引张胜。 ” 引:牵引,指供出。 11、 “武气绝,半日复息。 ” 息:气息,呼吸。 12、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 论:判决罪犯。 13、 “副有罪,当相坐。 ” 相坐:相连坐,一人犯罪,亲属也要连带受罚。 14、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羝乳乃得归。 ” 乳:动词,生育。 15、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 厄:穷困。 16、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 求:访问。 17、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Вyù)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 除:台阶。 触:撞。 18、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 ” 忽忽:迷惘恍惚,若有所失。 19、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亡:没有。 夷灭:灭族。 20、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 效:献出,报效。 21、 “子卿,壹听陵言。 ” 壹:副词,一定,务必要。 22、 “自分已死久矣。 ” 分(f?n) :料定,认定。 23、 “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 临(lìn) :特指哭悼死者。 24、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 让:责备。 25、 “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 ” 贳(shì) :赦免,宽大。 庶几:差不多,也许。 26、 “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戮:耻辱。 27、 “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 ” 复:免除徭役及赋税。 第十三讲 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本讲介绍了什么是被动句, 重点介绍了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被动句式;并介绍了被动句式的构成及各种类型。学习重点应放在被动句的辨认以及各种被 动句式的区别上。要求结合 10 篇精读文选的被动句的实例,加以理解和准确今译。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Ⅰ常识内容精讲 一、什么是被动句 被动句是叙述句中的一种类型。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 主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 主语“季氏”是谓语动词“伐”的发出者。所以这句是主动句。 2、 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 “S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 主语“S克”不是谓语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伤”的受事者,即被射伤。所以这 一句是被动句。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一) 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郑伯克段于鄢》 “蔓草犹不可除”一句。 “除”的意思是被除掉的意思。从上文的内 容可以领会到这一点。主语“蔓草”是动词“除”的受事者。 又如《报任安书》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句中的“拘”是被拘 禁的意思, “放逐” 是被放逐的意思。 从上下文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两句的主语 “文王” “屈 和 原”分别是动词“拘”和“放逐”的受事者。 这类句子没有表被动的形式标志,在形式上同主动句完全一样。它的被动意义只能从主 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看主语是否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而不是施事。 (二)被动句式 这种句子在谓语的前面或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形 式标志。 1、 “于”字句 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 (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 “及物动词+ ) 于+名词(施事者) ”的被动句式。 “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郑袖”“张仪”分别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由介词“于”引出。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许行》 )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修身》 )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羽传》 ) 以上几句都是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句子。前、后句的主语和动词都是一样的,但是前句为主动 句,后句为被动句。其形式标志就是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介词“乎”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相同。 “乎”也可以用在被动句里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 者。 “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 “获乎庄公”即 “获于庄公” (被庄公所擒获) 。 “志乎古,必遗乎今。 ” “遗乎今”即“遗于今” (被今人所遗弃) 。 由于介词“于”的用法较多。它除了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外,还可以 介 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等。因此对于“于”的用法需要悉心辨认。有时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动的句 子里,介词“于”也只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而不是引出主动者。 “吾围于陈蔡之间。 ” 这一句很显然是被动句。 “围”是被围的意思。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陈蔡之间”只 是表示被围的处所。所以,这一句应当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 “百里奚举于市。 ” 这一句显然也是被动句。 “举”是被举荐的意思。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市”只是表 示百里奚被举荐的场所。所以,这一句也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 2、 “为”字句 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w?i)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施事者)+及物 动词”的被动句式。 “兔不可复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求闻达于诸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