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在线教育平台,通过细分定位,逼格产品,达到快速传播目的

注册 | 登录
产品经理就业特训营,专门为大学生和准备转型做产品的人量身定制,60天线下培训,包就业!
最近就职于美术领域的在线教育公司,埋头干了一年,积累了一些想法,趁新的一年开始,总结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文章主要是总结我在教育类细分行业中的思考,统一为对细分领域产品模式的畅想。案例用我比较熟悉的美术在线教育这一细分领域做分析。希望能够给你一些灵感
细分领域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
产品定位:ToB or ToC?
产品搭建:用户的产生
产品营销:用户的获取
产品运营:用户的激活
产品链的打造:用户的沉淀
产品价值:用户价值分析
细分行业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
细分行业:一般是指某的行业一个特定分类。例如在线教育这是一个大分类,美术教育是其一个细分,那么我们就把美术教育就称细分行业。
为什么要强调:移动互联网已经覆盖了我国大部分人口,网民通过这这几年的各种运营、产品的轰炸,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要想直接圈用户已经非常难了。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口红利已经不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已经结束,粗犷的产品和运营方式已经难以吸引用户,需要精耕细作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
而精耕细作意味着需要有更精确的用户定位,更细致的产品需求分析。这种针对性地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只要做好这部分用户就能够生存,甚至能发展为某一行业的寡头,这就是强调细分行业的原因。
这对于资源不多的小公司是一个机遇,毕竟没有大公司那么多资源,无法多次试错,或者上来就把摊子铺的很大,更需要需要考虑的,也是第一原的就是如何活下去。
例如:目前就职的公司,精耕美术类教育产品,就能够得到b+轮的融资,存活下来,并支撑公司的估值。
产品定位:ToB or ToC?
假设已经确定了细分行业,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定产品在行业中的定位。
所谓定位,就是找到细分行业的生产消费关系链条中,能够被我们取代的重要环节,然后互联网+了它。不要轻易做什么“颠覆性”,因为这种是一种挑战,而这种挑战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要多次试错。所以最好是先找到一个能够被我们取代的环节,取代他们,活下来,然后徐徐图之。当然,要是项目有金主,那定一个大目标也无妨。。
细分行业的产品,是针对的某一类特定用户的需求,最初在思考产品定位的时候有些困惑。ToC的一些功能好像不太正确了(进入一个细分行业,一般情况下会存在一定数量的传统企业,需要考虑可能和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但是用ToB的功能为核心好像也不全对。例如:要想进入美术在线教育行业,一般会已经存在一定数量的培训机构,坐拥业内最优秀的资源,这时他们很可能也会是我们的用户的一部分,但我们要打造并成为这个行业的寡头,那么直接面向用户是底线。
所以最终对产品的定位上,很可能是这两者的混合体,需要具体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虑用户真实需求。这句话看起来很像漂亮的废话,但是可以避免自己陷入惯性思维中,避免还是用过去单纯ToC活ToB的思维来设计产品。并非不可,只是这样会设计出一些没用的功能。我刚刚进入工作的时候,接触的一个项目就是参考大厂出品的产品,设计出很多累赘的功能,最终导致整个做这个产品的组被停了(当然原因不只是这点,但是也是重要问题之一)。
产品搭建:用户的产生
需求一直存在,原始用户也一直存在,只是我们的产品目标用户(假设叫设计用户)需要设计产生。我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需要筛选一部分需求,针对性地设计产品使用对象。
A原始用户–&|提取需求,筛选,针对设计|B设计用户
所以需要发掘细分领域的需求,找到核心关键点,然后围绕核心需求设计用户。
这里用美术教育来分析:
美术教育本身是一个刚需领域,因为现在高考有美术这一考试范围,所以必然会有美术学生这一用户,我们这里以美术生为原始用户。考虑:美术生在接受美术教育时,最重要的核心是什么呢?学习可以通过视频、书籍等方面多维学习,而需要其他人的参与,且无可替代的部分是点评,学生无法发现自己画出来的结果缺陷在哪里,所以需要其他人(老师)指导。
所以用户设计的第一核心是需要点评的学生,这里必须要能够上传照片,然后查看点评。这里还需要点评老师角色,那么就有两个用户了。而一版的产品核心只要做到这样就好了,接下来就要上线试错调整了。
A 学生–&B 上传图片,查看点评
C 老师–&D 点评图片
产品营销:用户的获取
产品应当尽量从设计之初就考虑运营如何进行,这里简单说,可以通过宣传产品的核心功能来吸引真实用户(真实使用用户)。
A 原始用户–&|提取需求,筛选,针对设计|B 设计用户
B 设计用户–&|宣传核心功能,吸引用户|C 真实用户
这里更多的是运营的内容,就不多展开了。需要注意几个核心:
营销需要更多地和这一细分领域的专业知识结合,尽量做内容营销,吸引真实用户的使用。(这样能够尽可能提高转化率,避免前期把资源浪费在低值用户身上)
推广要结合行业特征,不必拘泥于互联网宣传手段,部分时候还可以通过地推之类的,看起来老套的手段来推广。因为,如果定位的是二三线城市用户,那么地推要比做什么互联网营销好很多,这部分用户很多本身并不关注新闻,但是他们能够看见小广告。
品牌营销尽量定位、打造成行业解决方案的代名词。产品的起名上就应该考虑到这点,而且尽量靠近。这条必须从产品之初就开始注意概念的宣传。
产品需要不断通过用户反馈改进设计用户,不断迭代推进产品的完善。保持的原则是:必须是用户真实需求,尽量经过A/B测试(如果公司有资源的话)。
用户设计-&&用户获取: 营销获取真实用户
用户获取-&&用户设计: 反馈调节设计用户
产品运营:用户的激活
产品运营一段时间以后,必然会有一部分的真实用户流失或者沉默,这里需要考虑如何挽留真实用户。
A原始用户–&|提取需求,筛选,针对设计|B设计用户
B设计用户–&|宣传核心功能,吸引用户|C真实用户
C真实用户–&|更新完善产品,激活用户|D活跃用户
这里需要产品配合运营(或者说相互配合),推出功能来建立关系链,例如关注功能,可以相互关注,讨论帖等。
其中的要点是:
产品需要让用户产生归属感。从心理学上说,人会更愿意帮助那些自己以前帮助过的人,而不是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也就是说,曾经付出的人会比给予的人更容易得到再次付出。所以打造归属感的核心是:需要让用户在平台上产出内容,让用户为平台付出。
产品需要提高用户转移的成本。比如说关系链,粉丝很多的时候,用户跳槽去其他平台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不要粗暴运营。用户会用脚投票的,好的口碑,好的运营,和好的产品一样重要,是成功的一部分,这里我们应该动我们产品能做的最大努力,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这里产品需要和运营密切配合,结合活动不断推新产品,核心是:不要做打断用户体验的功能,而要做结合产品和需求,做补充的功能。一定不要粗暴,用户会用脚投票的。
产品链的打造:用户的沉淀
为了避免变成工具类产品,最好把产品打造成产品链。
细分行业的产品,由于本身需求和目标用户太过明确,很容易会沦为工具类产品。别人想起,需要的时候使用,不需要的时候就卸载了。不要相信张小龙的用完即走工具论,要是微信用完被卸载了,那他就说不出用完即走了。而且,单纯的一个细分行业产品很难支撑整个公司的价值,资本不看好这样的单一产品。
如何避免避免成为工具类产品?核心产品肯定无法修改,而且也不能把产品搞的体积太大,否则会导致用户的大量流失。 这里建议是,打造产品链。
AA,原始用户–&|被吸引成为用户|BA,真实用户,消费者
BA,真实用户,消费者–&|学习成长|CA,真实用户,消费者
CA,真实用户,消费者–&|沉淀|D稳定的核心用户
吸引、使用、成长、沉淀,最终成为稳定的核心用户。当一个用户已经成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就导流到其他的产品内去,让用户重新获得价值。这样让用户从产生,到最终稳定(成年,或者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了)都在我们的产品内,最大让用户的价值达到最大。
产品链的打造有一个简单的思路,就是顺着细分行业的生产消费关系链条,一环一环地换上我们的产品。就好了。
这里用美术教育类产品为例子:用户接触了我们的产品,然后使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他已经成为一个美术生,那么他需要面对考试,就导流到考试产品内(功能点太少的话,就用h5做,或者简单做一个小功能即可,但是尽量让产品简洁,目标明确)。上大学后,需要深造或者获取业内知名度的话,让他们产出内容,或者是导流到设计投标产品上。设计投标产品将会成为一个高频,而且能够产出价值的产品(简单例子,或者可以导流到漫画类产品,像有妖气之类内容消费平台上)。
产品价值:用户价值分析
产品的价值就是,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尽量规避风险(资源有限情况下)。
先说规避风险。最简单,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找其他公司分担风险。例如,教育类细分领域内,可能存在一些传统教育机构,他们需要新鲜血液,需要广告,可以和他们打成合作,转嫁风险(划重点!),让他们付费,并产生优质内容吸引用户使用,他们得到的宣传,得到了生源,我们产品得到了用户,双赢,但只要用户留在我们产品内,就是我们赢得多(这里不展开细说)。
产品需要能够带给用户价值。尤其是细分行业的产品。但是用户价值不等同于商业价值,我们需要捋顺整条产品链,找出能够产生商业价值的地方,然后进行合适的收费,还可以导流到产品链的最终环节–内容消费平台上,进行获利。
A(原始用户)–&B(真实用户)
B(真实用户)–&C(内容提供者)
C(内容提供者)–&|产出内容|D内容消费平台,分成获利
还是以美术教育为例子:
美术教育机构(画室)很多,他们之间也纯在相互竞争的关系,所以可以和那些画室进行深度的合作,让他们出教师资源帮助我们运营,递推时配合我们做宣传,而我们在产品内宣传他们的画室作为互换条件。到一定规模后,还可以让他们出广告费。
对用户来说,可以做打赏老师,对精品内容付费(直播live,分答之类的产品形式,他们已经把用户的付费习惯培养出来了,我们推出这类功能就会比较简单),还可以结合新媒体的运营方式,做电商(二道贩子,推出官方认证的美术用品,直接用微信或者淘宝的渠道即可)等等。这些支撑前期的公司价值,然后做产品链,导流用户到美术类的内容消费平台,例如:设计外包这一领域,二次元漫画这一领域等。美术教育的下游领域,都可以是我们的产品范围。
先说一个故事。
我们的主角叫小明。小明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学习。
有一天他听见学习画画的同学谈论一款软件,它能教你怎么画画。
小明发现这款软件的公众号自己好像关注了,在回去的路上,发现路边有广告在推荐这款软件,于是他回家后就下载了这个软件。
用了一下,发现能够提供帮助,于是就继续用,渐渐地用着,学着,然后发现自己对美术真挺有天赋的,就决定要考美术。
于是选择一直在这款软件中直播教学、解惑的一家教育机构学习。
学成后,他成功考上了大学,在大学中,他在这款软件中帮助曾经和他一样的少年。
渐渐地快毕业了,他需要就业了。由于他一直在平台上产出内容,所以收到了很多的教育机构的工作邀请。
但是他觉得他对设计更加感兴趣。于是就通过平台,找到了一家设计培训机构。由于是老用户,所以平台给予了一定资助。
学成出来后,他用同公司出的一款针对设计师的软件,因为帐号是互通的,所以他曾经做过的那些帮助过的人,过去的关系链还在,让他在设计领域的起点比普通人要高。经过了这几年的使用,他成为了平台的核心用户。
故事的每一段都是一种情景,整个故事就是一个用户从产生,成长,到最终沉淀在我们的产品链中的过程。
细分行业的盈利方式有可能不会那么明朗,需要多点收费,或者风险转嫁,或者是用产品链,导流到内容消费平台上去获得消费用户。
总的来说,细分行业产品的核心就是:找到生产-消费链条中,能够被我们取代的核心点,分析这一环节的核心需求,然后用产品切入这一行业,成为链条中的一部分,然后一环一环地把整个生产-消费链条全部换成我们的产品,确保商品从生产到最终到消费者手上(或者说用户从产生到沉淀),都在我们的产品链内流动。
谁占据了上游就占据了话语权。做上游,然后通过整体的产品链获利。所以需要选定一个细分领域时,最好选择那些下游前景广阔的,或者付费意向较强的。
这里对于我的最大启示是教育类细分领域的重要性。
教育类细分领域是某一领域用户的产生,转换的重要关口。如果说像QQ、微信这类的产品是站在互联网的最高峰,他们想要到达下方的任一领域,都能更轻易到达,那么教育类产品就是一个小山坡,至少做下游产品能够剩下很多资源。
尤其是现在大家都在炒热内容,而内容产生的源头就是教育领域。我听过一个故事,当前美国金矿热潮的时候,挖金矿的人浩浩荡荡的,但最终除了少部分的幸运儿外能获利,反而牛仔裤的生产商赚大了。现在内容就是挖金矿,谁也不知道那部分内容是金子,那部分是石头,那不如做挖金矿的工具。
而细分领域可以展开的很多,例如:
现在水电工之类的技术工人需求量很大,人工费在不断上涨,而又不需要非常专业的培训。这样可以衍生出来几个细分产品:
技术工教育培训,可以采用一带一的授课方式(传统的师徒关系,方便用户接收。),这部分将会产生一定的付费用户;
然后是配套的工作解答软件,为技术工提供交流的场所,优势是有了培训软件,能够有稳定的用户产生,还有对用户的认证和粘性有保证,这类可以成为付费问答,内容付费;
还有可以有配套了垂直电商,每年这些耗材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无论是技术工自用还是推荐客户使用,都将会是一个付费意愿很强的用户群体。
上面的案例太飘,和内容、互联网结合不强?
我们再聊一种可能:网易云音乐的音乐在线教育。
分析:原因,音乐版权大部分已经被腾讯购买了,为了更好的发展,云音乐需要有新的版权音乐产生。而且云音乐本身的产品属性(云音乐的偏向社区,用户忠诚度高,付费意向高,云音乐原创音乐多等)能够支持这种产品链的扩展。反而有可能QQ音乐的反应会更慢一点,因为他们的版权较全。
定位:音乐教育类产品。
搭建:分级,分为业余爱好,预备音乐家,提高专业水平。
从云音乐中导流那些喜欢听音乐的用户,教他们如何听音乐,好音乐好在哪里这种公开课(可以是免费);
然后感兴趣的,想要学习如何做音乐的,就是预备音乐家,这将是这个产品付费的核心,重要在建立:学生唱,老师指导错误(现在的音乐教育产品已经有了,但是切入点有问题,还是类似有声乐谱,然而教育的本质是指点,只有老师指点出学生的错误,才能成为教育,否则只是多媒体教学而已。),这里可以多元收费,打赏,老师一跟到底服务(这个老师将会一直负责指导你,避免不同老师不知道你是否进步),悬赏指导等等;
提高专业水平,这个针对的是云音乐的已经从事音乐领域工作的人,他们有提高自己音乐水平的需求,可以结合各大音乐学院,或者已经成名的音乐人,进行交流指导(费用更多的是收支平衡即可,更多的是扩大产品品牌)
营销:云音乐大量的用户导流。还有活动之类的。这个就不用细说了。
运营:和云音乐社区结合,举办各种音乐选拔(歌唱),填词大赛,谱曲大赛之类的。可以玩的方式很多。
产品链:音乐教育-&云音乐,云音乐的签约将消化了大部分的音乐教育的成果,而且可以促进云音乐用户的消费。
价值:教育产品的预备音乐家各种收费,云音乐的专辑付费,歌曲打赏,各种版权授权费。
总结:金蛋重要,但生金蛋的母鸡更加重要。所以云音乐要做音乐教育类产品的可能性很高。让我们拭目以待。
结束语:细分行业大有可为,产品形态应该更偏向产业链的形态。
这就是我这一年来的感想。写的较乱,很多都是自己平时记录下的灵感拼凑而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陈垣燊,艺旗互联科技产品经理,一年以上产品经验,参与多款产品的产品策划工作。
本文由 @陈垣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不易,欢迎赞赏(*^▽^*)
赞赏3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74赞已赞 | 17
产品经理群运营交流群求职招聘群
Axure交流群
文案策划交流
关注微信公众号
8个回答21人关注
25个回答24人关注
8个回答11人关注
11个回答25人关注
8个回答11人关注
20个回答39人关注毕胜,驻扎培训行业前沿11年,干过销售,玩过市场;当过总监,做过校长。
他的其他文章
其他专栏文章
2014 多知网–独立商业视角 新锐教育观察.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号-2花了一个月时间(7月中旬~8月中旬)看完了23堂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每个工作日一课,如免费的远程教育。&br&
大约看到第二集就忍不住大赞,并开始向小伙伴们推荐。每天饶有兴趣地等待Tal展开新的话题,获得改变心态的新思路。我想说,真的有用。It works!&/p&&p&
鉴于小伙伴们反馈无法耐心观看,我便萌生了整理幸福课笔记,分享给大家的念头。就这样,我又花了半个月时间温习了一遍幸福课。&/p&&br&&br&&p&&b&停止妄念 &/b&Commonsense is not that common&/p&&br&&p&
以为听了幸福课或看了我这篇文章就能幸福的人,请停止妄念。你以为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然后就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了吗?道理什么的“听听都懂”,甚至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你有真正尝试过“那些建议”吗?&/p&&p&
没错,我们容易陷于“没有行动”的泥潭,一再抱怨生活的寡淡,情绪的低落,百无聊赖地刷着微博和朋友圈,却不肯抽出哪怕一天中的半小时去运动,不愿抽一天中哪怕十五分钟去书写值得感恩的事。我们用不屑一顾的眼神看着世界,仿佛这才是成熟世界的通行证。&/p&&p&
我们怀揣各自的忧怨,觉得生活本该如此,谁不是一样?完美主义经受着自我的折磨,拖延症反复质疑自己,焦虑的人夜不能寐。&/p&&p&
Tal教授就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大学时代的他表面上拥有了一切,但他不解,&b&为什么不快乐?要如何变得更快乐?&/b&于是他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不断实验其中的方法,用自身的转变来验证,得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分享给世界各地的人。&/p&&p&毕竟,生命的最终目标是快乐。&/p&&b&&img src=&/24be289b57dfb6c5c2fc5310_b.jpg& data-rawwidth=&604&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4& data-original=&/24be289b57dfb6c5c2fc5310_r.jpg&&&br&健康模型和疾病模型&/b&&br&&br&&p&疾病模型:我病了,我的病该如何治疗?我要怎么样才能摆脱病魔?&/p&&p&应对:你不舒服?哦,那就去治病吧。&/p&&p&健康模型:我病了,是因为我不够健康。因为我没有追求那些让我健康的东西,没有做到我该做的。&/p&&p&应对:你不舒服?那你应该加强锻炼,注意健康。&/p&&br&&p&
发现两者的差异了吧!疾病模式注重的是针对病痛来寻找方法,而健康模式注重的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b&不生病不代表健康,摆脱抑郁并不意味着快乐。&/b&摆脱消极和变得积极不是一回事。我们追求的,不是避免痛苦而是更多的快乐。  &/p&&p&
由此引申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积极探究和消极研究。&/p&&p&
钻牛角尖也同理:我一定要想明白这件事,想通这件事,否则我永远跨不过这道坎!但我们都清楚,就算想明白了这件事,还会有“那件事“,你担心完了这一出,还有下一茬。抑郁等负面情绪,如病毒般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它和我们是共生的关系。免疫强,病毒歇菜,免疫弱,病毒肆虐。因此,与其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面对病毒,不如换一个角度,增强自身的免疫力。&br&&b&心理免疫系统再强也不代表不再得病。&/b&而是意味着我们更有抵抗力,即使得病也能很快的恢复。快乐的人和不快乐的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会伤心难过,他们都会,只是快乐的人能更快地从悲伤中解脱和恢复。&/p&&p&
积极心理学是一个健康模型,智力上,情感上,心理上,人际关系上,人格上全面发展。&/p&&br&&br&&p&&b&积极探究和消极研究&/b&&/p&&br&&p&
不论是学术还是媒体,都更倾向于关注消极的部分,看看每天的新闻,几乎都是坏消息,哪里地震了,哪里火灾了,哪种食品又出现安全问题了,再看看学术界,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在拼命研究如何对抗抑郁、焦虑,专注于负面情绪。长久下来,我们也跟着它们的思路,不断强调着人类的短处、缺失和过失,导致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人抑郁。事实上,这种信息接收的现状是不健康的。&/p&&p&&b&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那些快乐的人为什么会快乐,而不是那些抑郁的人为什么会抑郁。&/b&研究优秀快乐的案例比研究普通人或抑郁人群更有意义。从最优秀的个体中吸取经验,应用到普罗大众,时代才会进步。everyonebenefits, when we study the best.&/p&&br&&br&&p&&b&幸福的基础水平&/b&&/p&&br&&p&
所谓基础水平,就是幸福感的稳定状态,可别和考试得了第一名或吃了一顿大餐的短暂幸福感混为一谈哦!短暂幸福是基础水平上的峰值,之所以称之为“短暂”是因为短期内必会回落。比如,高考之前你觉得考上哈佛就够快乐半辈子了,但事实上你只开心了半年,或三个月,也可能只有一个礼拜。如果你原来的幸福指数是60分,哪怕考进哈佛,6个月后的幸福指数又会回到60,而如果你没有考进哈佛呢?你会郁郁终生?不,半年后也是回到60。再比如,一个悲观的人中了彩票,会永远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不,狂喜过后,你该怎么抑郁还是怎么抑郁。情绪会因外部事件波动,但基础水平的改变可不容易。&/p&&p&
影响基础水平的三个因素:1 遗传排列,2 外部环境 ,3 意向活动。&/p&&p&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基因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幸福基础水平——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嘻嘻哈哈(偏向于快乐),而有些人天生愁云满布(偏向于焦虑)。长大后,基础水平会因为外部因素而提高或降低,比如健康状况,国家制度(生活在民主制度下的人们比独裁制度下的人们更快乐)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这里不得不强调一点,关于财富对幸福基础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财富对幸福的影响其实很小。住在别墅里的人一定比无家可归的人感觉幸福,但不一定比住在舒适公寓里的人幸福哦!&/p&&p&
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发现,遗传排列和外部环境很难撼动,但别忘了,还有第三条——意向活动。&/p&&p&
那么,如何提高幸福的基础水平?&/p&&p&
改变你关注的东西。&/p&&br&&br&&p&&b&关注&/b&&/p&&br&&p&
幸福依赖于我们选择关注什么。we seewhat we look for ,and we miss much of the what we are not looking for eventhough it is there. ou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is heavily influenced by wherewe place our attention.&/p&&p&
几乎每一条迎面扑来的信息,都有AB两面,选择的“关注点”深深影响着我们。解读比信息更重要。我们不能改变接收的内容,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容器形状。&/p&&p&
难道要向鲁迅笔下的阿Q学习?自我安慰?&/p&&p&
No!&b&不是一味“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是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积极的方面&/b&,当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习惯,成为那条主导的河流,哪怕你处于和以前同样的状况,也会迎来完全不同的心情。比如你是一个在医院的清扫工,如果你整日觉得在为了一口饭起早摸黑,一定工作得不快乐,但如果换一个角度,这个医院因为有你而洁净舒适,而且你在工作的过程中又很好地锻炼了身体,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既然你不能改变做清扫工这个现实,就要努力去寻找清扫工的积极方面。&/p&&p&只是不知何时,这种积极思维的“乐观模式”被冠以“盲目”,和浅薄等词混在了一起。似乎悲观地预测,胜算会更大,不至于被人诟病。&/p&&p&
但是,我们不能被这股消极的河流冲走,要去欣赏积极的部分,并让这部分增值。&/p&&p&To appreciate what is working, when weappreciate good ,the good grows.&/p&&p&appreciate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欣赏,另一个是增值。当你欣赏一个品德或方面,它会增值。相反,把好的东西看做理所当然,它会贬值。人的潜力就像种子,给点阳光和雨露才会生长发芽。爱情关系也一样,要让好的方面(潜能,优点,品德和能力)增值。&/p&&p&
不论处于什么情况,尽量让自己成为”主动者”。自怜和抱怨只能造成愤怒和沮丧,还是想办法打开另一个世界吧。&/p&&br&&br&&p&&b&神经的可塑性&/b&&/p&&br&&p&
改变大脑不是梦。神经是有可塑性的,神经通道不断生成,新的神经元不断生成,开始很薄,经过刺激后慢慢变厚,逐渐变成一条河流。想象一下,倾盆大雨时,水落下来流入已有的河流,流向我们建好的渠道。如果之前什么都没有,让雨水流成一条小溪或小河非常困难,我们的经历更倾向于让雨水流向已经建好的渠道并进一步加固它,而不是建造新的渠道。而一条不坚固的小溪,可能马上就会被大雨冲走。&/p&&p&
一个建造“担忧渠道”的人,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会担心,把好事也理解成需要担心的事,或者非常擅长从好事中找缺陷。因为他的渠道已经根深蒂固。比如在聚会上看到一个外向多话的人,有些人认为他啰嗦烦人,有些人却认为他热情友善……这就是流入不同渠道所产生的不同结果。&b&习惯也是如此,一种方式反复巩固,就能改变大脑的通道。&/b&所以,建造并加固“积极思维”的通道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受到积极情绪的感染,对痛苦产生更好的承受力。&/p&&p&
要如何建造新的神经通道呢?只有改变!&/p&&br&&br&&p&&b&改变&/b&&/p&&br&&p&
改变分为两种,一种是渐进的改变,另一种是剧烈的改变。&/p&&p&
学习乐器是渐进的改变,在不断重复中建造大脑新的通路。学习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p&&p&剧烈的改变需要足够的准备功夫。所以两种改变都需要时间。快速改变,立即改变,轻易改变会让人变得更加忧郁更加焦虑。人们都希望找到一步奏效的方法,但是很可惜,没有。&/p&&p&有些人一直说要改变但迟迟没有行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觉得改变了某个缺点之后,会将与缺点相关联的优点也抹去。比如,我想摆脱古板,但是言行一致对我来说又是很重要的品格,那么我就很难去真正改变自己。因为我认为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我不想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而事实上,这些品格是可以拆分的,留下婴儿,把水倒掉即可。关键是要弄清楚你想改变的是什么。&/p&&p&有些人说我做出改变了,但没有足够的自律和毅力坚持下去,总是半途而废怎么办?毕竟,游戏比长跑有趣多了。&/p&&p&
OK,这就牵涉到“自律”的问题。其实自律是恒量的,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你现在拥有的就是全部。令人欣慰的是,&b&你现在拥有的自律也够用了,因为你可以将自律转化为例行公事。&/b&&/p&&p&
我们每天起床刷牙洗脸上学上班,在火星人眼里可能是超级自律的表现,但是我们自己心里明白,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对,要的就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当你把运动或者你想要做的改变也转化为“理所当然”,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多了。&/p&&p&
爱情关系也是一样,每周例行两次约会。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悲哀?这是真情流露吗?在约会中做的事情是真情流露,但次数要规定,否则以后可能会演变为每十年两次约会了。把你觉得重要的事,做成例行公事。给予它充分的注意力和时间,来抵抗其他吸引力的冲突。建立例行公事需要大量的自律,但是保持例行公事只需要少量的自律。切记!不要同时进行好几件需要自律的事,因为自律是有限的。分批进行较好。建立一件一件例行公事,打开一条又一条新的神经通路。&/p&&p&
每周一问问自己,做了什么改变?&/p&&br&&img src=&/5cf964f6b0ad5c6c9acbed4846131cac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5cf964f6b0ad5c6c9acbed4846131cac_r.jpg&&&p&&b&感激&/b&&/p&&br&&p&
“感激”是我们必须用心挖掘的一条最重要的“渠道”,因为人类倾向于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麻木不仁。而且人类还喜欢攀比,更是将目光对准了自己没到手的东西,于是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所得,也就感受不到幸福和满足了。&/p&&p&&b&培养感激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直到变成习惯,变成我们性格的一部分。&/b&不要等到悲剧来临才知感恩。&/p&&p&
比如每天写五条值得感激的事,尽量不重复,尽量多元化,这样有助于让你看到更多值得感恩的事。你可能会觉得这么做很幼稚,就像小学生写流水账,我心里感激就好啦,干嘛要写出来?&/p&&p&必须写下来,才能慢慢建造渠道,而且,你会有意识地开始在每天寻找值得感恩的事,用心思考我们拥有的美好事物。不断刺激加固,这么做从本质上创造了一个新的现实,被我们忽视的现实。光靠心里偶尔的感激,只是泥地里的脚印,大雨一来,便被冲得面目全非。&/p&&p&
你也可以选择写感谢信,然后登门拜访,读出信的内容,这个有点难为情,但据说效果非常好。这周打电话,下周拜访,再下周写信,让它变成仪式,但变换形式。仪式是唯一的真正持久的改变。&/p&&br&&br&&p&&b&助人为自己乐&/b&&/p&&br&&p&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两件事结合成为一个上升螺旋(良性循环)。&/p&&p&&b& 快乐不是恒量的,你多我一定少,而是会互相感染的。&/b&如果我更快乐,我就更可能感染身边的人,让快乐的总量变大,所以让自己更快乐从个体上看是自私的,从长远来看却不是自私的行为。快乐是道德的!一根蜡烛可以点燃一千根蜡烛,蜡烛不会因此缩短寿命,快乐也一样,不会因为分享而变少。&/p&&p&
笑也会传染。假设你感染了三个人,然后这三个人又分别感染了三个人,那么整个世界都会因你的笑而变得不同。&/p&&p&
千万不要吝啬于分享,众乐远比独乐来得更有存在感!怕吃亏只会不断失去,越分享拥有越多!&/p&&p&
这也是我写这篇长文的初衷。&br&&br&&/p&&br&&p&&b&环境的力量&/b&&/p&&br&&p&
我们的大脑不喜欢内部和外部存在差异,所以会不惜一切做出协调——要么改变外部现实,要么改变自我思维。&/p&&p&
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意念环境不是梦!&/p&&p&
放心,我不是要你整理房间,说什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是让你将环境布置的更为“幸福”。&/p&&p&人很容易进入角色。一个人扮演狱警一个扮演囚犯,没几天,狱警就变得凶狠跋扈,而囚犯变得逆来顺受。同样,如果处于年轻的环境,你也会更有活力。所以,让自己进入积极的情境!哪怕在想象的世界。&/p&&p&
把你爱的人和爱的事物的照片放在看得见的地方,潜意识会提醒它们的存在。它们也会一遍一遍帮你回忆起当时的愉悦。&/p&&p&
这就是高峰体验的震荡效应。&/p&&p&
大家都知道,创伤有后遗症,有些人至今还活在911的阴影之中,与此相对地,极其幸福的体验也会有震荡效应,甚至能带来超越体验本身的效果。比如我在2009年的北海道吃过一顿无与伦比的海鲜大餐,我将这种感觉写成了文字,每当读到这部分,那种幸福的感觉会在我的体内再次出现!&b&既然这种美好的回味能带来幸福的感觉,为什么不常常提醒自己呢?&/b&为什么不在高峰体验之后创造新的通路呢?专注能让我们感受更多高峰体验。&/p&&br&&br&&p&&b&允许自己为“人”&/b& permission to be human.&/p&&br&&p&
我们追求到了快乐,并不意味着再也感受不到悲伤。快乐不是对不快乐的否定。快乐和消极的情绪来自于同一个管道,当我们抑制消极情绪同时也抑制了快乐情绪,当我们释放消极情绪的同时也释放了快乐情绪。&/p&&p&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事与愿违的事情发生,悲伤,愤怒,失望等负面情绪必然会向我们袭来,这并不代表我们很失败,很没用,而&b&恰恰证明了我们依然活着,我们尚有感受性&/b&。当今社会,大家死要面子,互相攀比,掩饰或粉饰自己的生活和境遇,造成了美满的假象。这种假象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你开始怀疑自己的糟糕境遇和负面情绪是不正常的,是由于自己的失败导致的,于是,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你也加入并壮大了这个骗局。&/p&&p&
然而,拒绝接受现实,生活会处处受挫。不要和人性抗衡,允许自己哭泣,大笑,企图压抑,只会加剧。面对妒忌、愤怒等人性,认可它们的存在,主动接受而不是屈从,用心感受它们,这会是你了解自己身体的重要途径。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Learn to study ourselves.越是个人的东西,个人的深层本性,越是对普遍人类本性的认识。&/p&&p&
至于如何疏导负面情绪,研究发现,书写描述和向别人倾诉会胜过一直想啊想。有些人说,让我静一静,其实在钻牛角尖。钻牛角尖的最大坏处是它会让意识变得狭窄,紧缩,这种狭窄紧缩模式会造成下行螺旋,即恶性循环,最终可能造成抑郁,而扩建才是良性循环。让眼界变宽,关注其他人,其他事,思考:现在我能做什么?我能去哪里,我要把时间花在哪里?看滑稽电影,和朋友交流,深呼吸,去体会情绪,然后转移。&/p&&p&
当我们允许自己感受痛苦的情绪,就更容易体验积极的情绪。这可能就是张爱玲所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p&&br&&br&&p&&b&目标&/b&&/p&&br&&p&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设定目标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某项任务,还是给我们带来幸福感的重要举措。&/p&&p&
何以见得?难道不是吃吃喝喝,毫无负担的生活更开心,更幸福吗?制定目标听起来就压力山大,何必把自己搞那么辛苦?&br&&/p&&img src=&/fad531c9af0dc5e0e1187d_b.jpg& data-rawwidth=&528&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8& data-original=&/fad531c9af0dc5e0e1187d_r.jpg&&&br&&p&
实则不然。大多数人期待着退休,但真的退休后又闷闷不乐,原因就在于失去了目标。&b&不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制定自我和谐的目标都可以让我们更快乐。&/b&何为“自我和谐”?就是将自己置于风险,离开舒适区(得心应手),来到拉伸区(有点挑战),但不要越过界限走进恐慌区(极其挫败)。最好呆在拉伸区,感受适度的紧张和刺激,摆脱“舒适的麻木”。你在拉伸区时,潜能会被不断激发,感受到持续的成就感。too easy is not necessarily good.peoplewill be more happier when they have choice.&/p&&p&
你也可以制定一个看起来不切实际的长期目标,拆分为许多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然后制定计划,基于这些计划建立习惯,一步一步,将成功细化。就会相信那些目标其实是可能的。要想“如何去做”,而不是“是否有可能”。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且,人一旦全心投入,会触动冥冥中的天意,来帮助他实现目标。Whatever you can do , or dreamyou can,begin it! Boldness has genius magic and power in it.——Geothe&/p&&p&
设定目标才能享受此刻。顺其自然不可行。目标能激励我们,给生活注入活力。实现目标不会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幸福,但是实现目标的过程却可以。&/p&&p&
自我和谐的目标和自我和谐的旅程,共同组成了快乐的所在。&/p&&br&&br&&p&&b&行动&/b&&/p&&br&&p&光有目标,“吸引力法则”是不够的,意念的力量很大,且有效,但只有配合行动才有结果。&/p&&p&行为影响态度,增加自信。&b&我们培养习惯,习惯反过来塑造我们。&/b&如果态度变了,习惯未变,时间一长,态度还是会被行为拉回原来的状态。所以听课看书时的灵光一现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除非你真正去应用,去行动了!&/p&&p&如何行动?就从今天开始,Never late! 改变很难,但别无他法。 &br&可是,我有拖延症怎么办?下面是5种切实有效的方法:&br&· 五分钟起步:要先开始有行动,然后才能有兴奋点 ·把计划公布出来 ·团队工作 ·把目标写下来 · 允许自己去休整&/p&&p&一切都从付出努力开始。行动的结果是更多的希望和乐观的心态。&/p&&br&&br&&p&&b&压力和休息&/b&&/p&&br&&p&有了目标我们就要努力,但是那些好胜心杠杠的人看起来似乎一点也不快乐,每天忙得像狗一样!压力太大真的好吗?&/p&&p&首先我们要判断压力是不是一个贬义词?&/p&&p&当然不是。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从未离开过大气的压力,我们锻炼肌肉,也是靠着器械的压力……&/p&&p&Stress is not the problem. The problem is lack of recovery. 压力对我们是有好处的,&b&问题不在于压力,在于你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是否恢复了精力&/b&。&/p&&p&先说说如何提高效率。用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短跑,专注做一件事,然后用至少15分钟来放松,恢复,可以是冥想也可以听音乐,健身。午餐时间不看手机不看微信,否则会增加焦虑。这种方式能将我们的精力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线上,且会变得更快乐。哪怕一天只工作6小时,效果都比10个小时好。效率更高。将时间分割成小块,你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维持生活的灵活性。聚焦工作,聚焦修整。&/p&&p&休息可以分很多形式,其中睡眠是最重要的投资。拒绝多任务模式,那样只会事倍功半。时间充裕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幸福感。请闭起眼睛,全神贯注地听你喜欢的音乐。休息也需要专注。利用红灯的时间深呼吸。有时候,休息过程中会突现惊人的创造力,很多好点子都是在洗澡时出现的,当然,这不意味着前面的努力不重要。&/p&&br&&br&&p&&b&运动和冥想&/b&&/p&&br&&p&精神和肉体的关系密切。&/p&&p&心理学专家们总是把过多的关注放在脖子以上,而真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问题都在脖子以下。&/p&&p&我们的祖先都是在运动的,人需要一定的运动量,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达到,所以心理上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抑郁。我们总是觉得运动是最可以被放弃的,因为太忙,有太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为此我们付出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代价。不要和自然对抗,多多运动起来吧!&/p&&p&运动是灵药。运动要多样性。跳舞,打篮球,骑自行车,花样越多越好。研究表明,每周锻炼三次的效果和抗抑郁的药物是差不多的。而冥想能让我们感染到更多的积极情绪。运动配合冥想,一个对身,一个对心,双管齐下。相信我,如果你将这两件事做成例行公事,自尊,自信,吸引力会接踵而至。&/p&&p&&b&幸福的灵药:&/b&&/p&&p&&b&1, &/b&&b&每周4次半小时的身体锻炼;&/b&&/p&&p&&b&2, &/b&&b&每周6~7次15分钟的意念锻炼(冥想等);&/b&&/p&&p&&b&3, &/b&&b&每天保持8小时的睡眠;&/b&&/p&&p&&b&4, &/b&&b&每天12个拥抱(多多益善)。&/b&&/p&&p&最后一个难倒了害羞的我。&br&&/p&&img src=&/bcdfa5a91c2f965f7d9e3b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bcdfa5a91c2f965f7d9e3b_r.jpg&&&img src=&/fafe25b2ee62844eddf7_b.jpg& data-rawwidth=&514& data-rawheight=&4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4& data-original=&/fafe25b2ee62844eddf7_r.jpg&&&br&&br&&p&&b&自信&/b&&/p&&br&&p&我们要的是Groundedself-confidence(有根据的自信)。&/p&&p&我凭什么自信呢?我没有大长腿,没有花容月貌,情商智商皆平凡,你要我怎么自信?&/p&&p&提高自信的途径之一是改变内在因素,改变看世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你没有大长腿但是你有大眼睛啊!&b&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b&关注自身优秀的方面和潜能,去栽培它们,而不是一味想自己有什么不好,而陷入恶性循环。一个看不到自己优点,只关注自己缺点的人是不会有很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也鲜有快乐的源泉。&/p&&p&提高自信的另一个途径是去冒险,去尝试。做让你感到兴奋的事。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没有人知道的世界中,你会怎么样?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即使没有掌声也会去做?什么情况下你忘我工作?有信念并面对现实,有勇气和敢于尝试,一次次证明实际的失败痛苦比想象的小很多,自己能应付,于是你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只要做了,就比不做离成功更进一步。如果害怕失败而迟迟没有行动,等待你的只有越来越不信心,越来越懊丧。&/p&&br&&br&&br&&p&&b&追加——VIA&/b&&/p&&br&&p&认真做了24种人格力量测试(VIA)。我的10种人格力量是:爱(49分),爱学习(48分),好奇心(46分),欣赏美丽和卓越(敬畏,赞叹,上进)(44分),宽恕和仁慈(43分),幽默(爱玩)(42分),创造力(42分),感恩(42分),善良(41分),有活力(热情积极,有魄力,有精力)(39分)。&/p&&p&测试中所展现出的就是你的特质。应用你的特质,让其成为习惯,再来慢慢成就你的生活。&/p&&img src=&/f8ef51e5c04ecaad34d7b5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f8ef51e5c04ecaad34d7b5_r.jpg&&&br&&p&&b&自尊&/b&&/p&&br&&p&自尊是对能力、身份、成就、价值的自我评判。&/p&&p&自尊分为三种: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p&&p&依赖性自尊:由他人决定;能力感来自于与其他人的比较。需要外界的认同和赞美来获得自尊,这种自尊的提升是暂时的,一旦赞美变少,马上陷入自卑的漩涡,否定自己。这种自尊极不稳定,趋于敌对。&/p&&p&独立性自尊:由自己决定;跟之前的自己作比较。即使没有赞美也知道自己很棒。这种自尊更为稳定,趋于仁慈。&/p&&p&无条件自尊:有充分的自信;interdependence.从别人的幸福中一样获得愉悦感。它不意味着冷漠,或者回避他人情感,事实上我们更加关心他人了,更有同情心了.&/p&&p&我们让自己远离羡慕嫉妒,高傲和自卑,远离攀比。我们和他人融为一体,如同看电影般看着他们,自我不受威胁。&br&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依赖性自尊,关键是程度。不能让依赖性自尊成为主导。我们也很难做到无条件自尊,因为太高大上。所以我们的目标是——独立性自尊。&/p&&p&Why? Because no one is coming,是的,没有人,你独自来到这个世界,也将独自离开,你必须对自己负责.为了幸福你必须提高自尊,因为高自尊隐含了一个概念:&b&我值得拥有幸福&/b&。&/p&&p&提高自尊的方法:1.正直:言行一致 2.自我察觉,自我了解 3.承担责任,只有靠你创造生活 4.自我接纳 5.要有主见&/p&&p&简单说来,提高自尊就是让自己看得起自己。能力感+价值感组成了意识的免疫系统,让你更能够感受到积极的力量。&/p&&p&Self concept is destiny. “自我概念即命运。”&/p&&br&&br&&br&&p&&b&两性&/b&&/p&&br&&p&当我和你变成了“我们”,就一定会有牺牲。&/p&&p&要努力经营,同时接受人总是追求新鲜事物这个事实。伴侣之间既是同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如果步履不一致,拖后腿的那个难免被弃。你不努力生活,一心追求安逸,以为婚后万事大吉,对方永远爱我?别做梦了,前面说过了,No one is coming.只有付出努力,你才配得到爱。&b&自我修炼的路,只要活着,就没有终点。&/b&&/p&&p&Tal教授一再强调,在一段关系中,被了解比被认可更重要。因为他觉得展现真实的自我才可能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不至于为了得到认可而伪装自己,可以活得轻松一点。但夫妻在一起久了,即便互相了解,如果无法认可,应该也走不下去吧?所以我认为,被了解和被认可同等重要。我希望你了解我的性格和喜好,也希望你认可我为你做的改变。&/p&&p&吵架有利于增加感情的免疫,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沟通,但记得,你不会对泛泛之交做的事也千万不要对你亲密的人做,不要以为你有这个特权,一旦伤了对方的心,可能永远弥补不过来。多看看对方的优点并发自内心地赞扬ta,认真记录ta让你感动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件小事,多说说这些温馨的话题,多感激对方的付出,多聊聊浪漫的秘密,当两人同时泛起甜蜜的微笑,就是千金难买的幸福。Love is in the details.&/p&&p&我们越独立 我们越相互依赖,这个成长的过程就像是学走路,跌倒就爬起来,只要你依然伸手迎接。&/p&&img src=&/67e104b03feac_b.jpg& data-rawwidth=&652&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2& data-original=&/67e104b03feac_r.jpg&&&br&&p&&b&总结&/b&——关于乐观主义的两个问题&/p&&p&问题一,既然乐观主义者那么幸福,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是乐观主义者呢?&/p&&p&媒体让我们觉得乐观主义不切实际。在这样一个世界,怎么乐观?怎么积极?快乐和幸福如何谈起?“习以为常”让我们对好事麻木,寻求反常态。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性中的“适应性”是好事,但也造成了麻木。我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幸福和偷懒互相关联,因为 no pain no gain,所以我们都选择了不快乐,以为牺牲快乐才能获得其他珍贵的东西。&/p&&br&&p&问题二,如何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p&&p&学会感激,你总能找到值得感激的事儿。专注的事情会变大,专注于好事,你就会创造出更多的好事,所有机会滚滚而来,你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快乐。&/p&&br&&p&花了差不多一周时间,将23堂幸福课浓缩成1万字,其中有不少是我的补充和感想。&/p&&p&幸福是终生的追求,永远保持自信和好奇心吧,少男少女们!&/p&&img src=&/aadff_b.jpg& data-rawwidth=&652&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2& data-original=&/aadff_r.jpg&&&img src=&/f36a62a1fcfcb83ea5fc2e834efd8305_b.jp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f36a62a1fcfcb83ea5fc2e834efd8305_r.jpg&&&img src=&/5fcd1c5cf19ba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4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5fcd1c5cf19ba_r.jpg&&&img src=&/af356d1e7a3c412cfd15ddadb0ed68a8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af356d1e7a3c412cfd15ddadb0ed68a8_r.jpg&&
花了一个月时间(7月中旬~8月中旬)看完了23堂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每个工作日一课,如免费的远程教育。 大约看到第二集就忍不住大赞,并开始向小伙伴们推荐。每天饶有兴趣地等待Tal展开新的话题,获得改变心态的新思路。我想说,真的有用。It works!…
我自己以前在「&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各个专业领域,有哪些老师的在线课程可称为标杆课程&/a&」这个问题的回答里简单介绍过一些,这里想展开再讲讲。我想介绍一些我自己亲自听过的,比较有特色、且大家还不一定都知道的课程。因为其他朋友已经介绍了足够多的英文课程了,我这里不再重复介绍,我平时也刷 Coursera,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跟我单独交流。在这个回答里,我基本上只介绍中文授课的课程:&br&&br&先说些理科的课程:&br&&ol&&li&&a href=&///?target=http%3A//ocw.nthu.edu.tw/ocw/index.php%3Fpage%3Dcourse%26cid%3D96%2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林秀豪-普通物理1&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ocw.nthu.edu.tw/ocw/index.php%3Fpage%3Dcourse%26cid%3D35%2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普通物理2&i class=&icon-external&&&/i&&/a&:这门课与一般的普通物理课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完整地按照传统的教材(力、热、电、光、原/近)进行教学,而是一学期选择十个问题进行讲解,每个问题可以讲得稍微深入些,因此很适合用于入门;&br&&/li&&li&已故&a href=&///?target=http%3A///playlist_show/id_346662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龚昇教授的《微积分》&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jkyMTI1Mjk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线性代数》&i class=&icon-external&&&/i&&/a&课。这两门课都是讲座性质,后来结集出版成了《微积分五讲》和《线性代数五讲》,龚先生讲这两门课是面向那些已经学过一遍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学生,因此介绍了一些相对比较现代、比较抽象的内容,还是非常推荐的;&/li&&li&郝柏林院士的《&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DU0MDI5OTc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混沌动力学基础&i class=&icon-external&&&/i&&/a&》,这门课讲的是动力系统的一些基础知识,但是郝先生的讲法与一般从数学的角度来讲完全不同,其中有许多直观、许多物理,而且介绍了许多他自己的研究,这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课程。&br&&/li&&li&李俊老师的《高等量子力学》和《科学启蒙》:课程讲义及大纲可以到他的博客去看:&a href=&///?target=http%3A//.cn/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相声大师李俊&i class=&icon-external&&&/i&&/a&,视频可以到&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超星学术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去观看。这个虽然说是「高等」,但是其实开始的许多课时都很适合用于量子力学入门,至少听过这门课,不容易再变成民科。&/li&&li&&a href=&///?target=http%3A//ocw.nthu.edu.tw/ocw/index.php%3Fpage%3Dcourse%26cid%3D16%2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生命科学一&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ocw.nthu.edu.tw/ocw/index.php%3Fpage%3Dcourse%26cid%3D17%2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生命科学二&i class=&icon-external&&&/i&&/a&:比较完整的普通生命科学介绍的课程。尤其精彩的是各位老师分别介绍到自己研究的领域,例如李家维老师介绍到有关进化的主题。&br&&/li&&li&大名鼎鼎的 Kerson Huang 的《&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2S1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统计物理特论&i class=&icon-external&&&/i&&/a&》,里面介绍了一些相对难一点的统计物理问题,讨论这些问题的统计物理课其实挺少见的,何况是这么著名的教授亲自来讲。老先生是用英文讲课的,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li&&li&另外,再推荐一门《&a href=&///?target=http%3A////courses%3Fsort%3Dcreate%26tag%3D%25E8%25AE%25A1%25E7%25AE%%25A4%25BE%25E4%25BC%259A%25E5%25AD%25A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计算社会学&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个如果不推荐一下很可能就被埋没了,一直都有朋友对这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想问我要一些参考书。我想,这个课会提供一些真正具有操作性的思路。虽然这个课我目前还没有全部听完,但是我觉得这里面讨论的各种主题实在太有趣了,不管是统计物理、生物学、社会学、还是数据挖掘背景在这里应该都能看到不少有意思的东西。另外顺便推荐一下这个课程有关的一个主页:&a href=&///?target=http%3A//wiki.swarma.net/index.php/%25E9%25A6%%25A1%25B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集智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li&&/ol&&br&然后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一些课程,我在学校的时候没事会一直听这些,这里只介绍那些我印象特别深的部分。&br&&ol&&li&张元老师的:&a href=&///?target=http%3A//ocw.nthu.edu.tw/ocw/index.php%3Fpage%3Dcourse%26cid%3D23%2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國歷史的演變與發展一&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ocw.nthu.edu.tw/ocw/index.php%3Fpage%3Dcourse%26cid%3D21%2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國歷史的演變與發展二&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两门课主要讲了从文明出现到宋朝的中国历史,张老师上课非常精彩,但不是纯粹讲历史故事,而是会主要讲一些名家论著以及史料,并且会推荐很多书,他非常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这个课实在非常值得听一听;&/li&&li&&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超星学术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里面我听过的非常好的课程有:沈志华与李丹慧教授的《中苏关系史》,已故朱维铮教授的《中国经学史》(以上两个课程的合集在网上可以很容易找到),王新生《日本人与日本人论》(类似的日本论课程还有复旦大学的冯玮老师的课,冯老师上课的风格与王老师的风格很不一样,而且侧重点也非常不同,例如冯老师讲“日本的三次远航”就是把近代日的本几次崛起和复兴放在一起讨论,而王老师的课则对这些有不同的侧重,例如讨论战后日本,则对各种细节有非常详尽的讲述)。如果不方便访问超星公开课,也可以到:&a href=&///?target=http%3A///cover/0/0bx8up4un2asctj.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王新生讲日史&i class=&icon-external&&&/i&&/a& 去在线观看。&/li&&li&欧丽娟《&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1S12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紅樓夢&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2S10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文学史&i class=&icon-external&&&/i&&/a&》 ,欧老师的课程对《红楼梦》的方方面面有非常详尽的解读,而且目前已经更新完毕,正在逐步更新的是《中国文学史》,非常期待。&/li&&li&林火旺《&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099S12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由主義&i class=&icon-external&&&/i&&/a&》,名著导读性质,讲得都是很基本的东西,但是如果这方面的东西懂得不多,听一听还是可以很有收获的。&/li&&li&甘怀真《&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0S10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傳統中國的國家與皇權&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个比入门层次的课程会要难一些,但是课程的内容依然非常有趣,里面讨论的许多问题也正是知乎上历史学版块大家常常讨论的基本问题,例如所谓「中华民族」、又例如中国是否是一个「帝国」。&br&&/li&&li&孙中兴的《&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1S11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会学&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1S11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爱情社会学&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1S2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爱情历史社会学&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2S1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幽默社会学&i class=&icon-external&&&/i&&/a&》。孙老师的课程是台大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他的课程实在太有趣了,在这个回答下也有很多其他的推荐者,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孙老师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人。&/li&&li&国立交通大学的《&a href=&///?target=http%3A//ocw.nctu.edu.tw/course_list.php%3Fbgid%3D19%26gid%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典名著选读&i class=&icon-external&&&/i&&/a&》,我自己仔细听过其中有关日本文学的部分,其它的讲座我也听过一些,听过之后很多都觉得非常好。&/li&&/ol&&br&如果我以后再想起一些有价值的课程来,或者又自己发现听到一些课程,我会继续在此补充。&br&&br&最后再附上除了Coursera,Udacity,EdX,iTunesU、TED 以外的一些公开课、讲座的网址:&br&&br&&b&(A)讲座类&/b&&br&&ul&&li&&a href=&///?target=http%3A///schNewsList.action%3FunivId%3D2566%26fId%3D1733%26sId%3D446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华中科技大学-化成天下&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a href=&///?target=http%3A///group/lyg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讲座录音分享小组&i class=&icon-external&&&/i&&/a&(这里有许多其它讲座网站的下载地址)&br&&/li&&/ul&&b&(B)台湾 OCW&/b&&br&&ul&&li&&a href=&///?target=http%3A//www.tocwc.org.t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首頁&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a href=&///?target=http%3A//ocw.aca.ntu.edu.tw/ntu-oc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臺大開放式課程 (NTU OpenCourseWare)&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a href=&///?target=http%3A//ocw.nthu.edu.tw/oc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國立清華大學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NTHU, OCW)&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a href=&///?target=http%3A//ocw.nctu.edu.t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 OCW)&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ul&&b&(C)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在线课程:&a href=&///?target=http%3A//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第一研究生教育视频门户&i class=&icon-external&&&/i&&/a&&/b&
我自己以前在「」这个问题的回答里简单介绍过一些,这里想展开再讲讲。我想介绍一些我自己亲自听过的,比较有特色、且大家还不一定都知道的课程。因为其他朋友已经介绍了足够多的英文课程了,我这里不再…
&p&看到这个问题我必须拿出我收藏多年,不到关键时刻不示人的计算机之神:Ravindrababu Ravula,数据结构和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全都懂,懂还就算了,讲课还非常棒!&/p&&img src=&/v2-fef7694c9edf10c32d2439_b.png& data-rawwidth=&1117&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7& data-original=&/v2-fef7694c9edf10c32d2439_r.png&&&p&&a href=&///?target=https%3A///channel/UCJjC1hn78yZqTf0vdTC6wA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hannel/UCJ&/span&&span class=&invisible&&jC1hn78yZqTf0vdTC6wAQ&/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很久之前因为工作原因需要一点编译原理的知识,但是本科上课的知识已经忘光了(其实上课的时候也没怎么认真听懂)。然后就上 Youtube 搜了一下,找到这位帅气的印度小哥。怀着试一下的心态看了几分钟,然后发现:&b&根本停不下来&/b&!就一口气把 Parser 相关的知识全听完了,隔天消化一下,后续就写出了人生第一个 Parser,并且应用到了前端的模版引擎当中。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怎么念,但是我知道他讲课是在太棒了。&/p&&p&给你讲解 Parser 的分类:&/p&&img src=&/v2-a5b4ef654ac91_b.pn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6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v2-a5b4ef654ac91_r.png&&&p&Top-down Parsing 的工作原理:&/p&&img src=&/v2-87dc532fb_b.png& data-rawwidth=&1126& data-rawheight=&6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6& data-original=&/v2-87dc532fb_r.png&&&p&通过大量的白板演算实例教你怎么算 First 和 Follow 集,直到教到你懂为止:&/p&&img src=&/v2-6990abab4af7ba2a180b_b.png& data-rawwidth=&1263& data-rawheight=&6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3& data-original=&/v2-6990abab4af7ba2a180b_r.png&&&p&一步步教你 Parsing Table:&/p&&img src=&/v2-822d0ba1bdb764ea5fde7f549c99a512_b.png& data-rawwidth=&1213&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3& data-original=&/v2-822d0ba1bdb764ea5fde7f549c99a512_r.png&&&p&通过实际白板代码推演递归下降的 LL(1) Parser,告诉你每一步代码做了什么,每一步的程序状态是怎么样的,教到你懂为止:&/p&&img src=&/v2-21c9af1bbcdf7f36cb4ef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21c9af1bbcdf7f36cb4ef_r.png&&&p&我这里当然省略了 Ravula 老师讲课的很多细节。这位名字我不会念的老师讲课细致、逻辑清晰,有条不紊,难的地方通过大量实例一步步讲解,不含糊,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以至于我现在写简单的 Parser 都是直接怼 EBNF 直接开撸。然后我回忆了一下本科给我们讲编译原理的那位老先生,原来当年听不懂课除了跟我智商低有关系以外,还跟讲课的人有很大的关系啊!&/p&&p&不轻易间点看了 Ravula 老师的主页,发现他不仅仅懂编译原理,而且懂几乎所有计算机学科相关的基础课程,包括数据结构和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p&&img src=&/v2-d2a231dfa9205_b.png& data-rawwidth=&1081& data-rawheight=&8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1& data-original=&/v2-d2a231dfa9205_r.png&&&br&&img src=&/v2-679c9c388adfb21d1e266f3cd53958e2_b.png& data-rawwidth=&1079& data-rawheight=&8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9& data-original=&/v2-679c9c388adfb21d1e266f3cd53958e2_r.png&&&p&这些个好东西这么多年来我都是偷偷看的,我发现国内很少人知道他。可能是跟你得学会怎么听印度口音的英文才能听他讲课有关系[捂脸](不过不用怕,Youtube 的字幕就好了,但是也是英文字幕)。&/p&&p&当然小哥也不是万能的,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有一点知识储备才能听懂,所以最好是能够结合一些资料来配合着看最佳。&/p&&p&UPDATE:评论区好多朋友都说看过小哥的 KMP、后缀树等,看来我对小哥还是知之甚少。&/p&&p&UPDATE:很多朋友问有没有中文字幕,讲道理应该是没有的。最猴还是能习惯一下听英文,配合着 Youtube 的英文字幕其实还可以,毕竟来来去去就那几个词。习惯听英文,新世界的大门会向你敞开。&/p&&p&UPDATE:有朋友说怎么开字幕,这里有个 CC 啊,点他啊&/p&&img src=&/v2-8bf97f291a560bb3d0f855_b.png& data-rawwidth=&241& data-rawheight=&1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1&&&p&PS:小哥能不能给我点广告费。&/p&&p&UPDATE: 有些朋友说听不懂...那我也很绝望啊,我还能怎么办&/p&
看到这个问题我必须拿出我收藏多年,不到关键时刻不示人的计算机之神:Ravindrababu Ravula,数据结构和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全都懂,懂还就算了,讲课还非常棒!很久之前因为工…
&p&此次更新夹带私货┑( ̄Д  ̄)┍就是答主求推荐2016暑期实习啦~~~谢谢大家~(撒花~)&/p&&p&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有没有新的变化呢~(来自)&/p&&p&几个问的比较多的问题哈,第一个呢,电容笔最好还是去天猫格里芬旗舰店买,不会很贵哒~大家也就不用私信问我购买地址啦~有什么其它问题还可以问我哦~&/p&&p&第二个呢,UPad这个App确实是英文版而且没有中文。不过我觉得并不影响使用~&/p&&p&另外在创建日历视图的时候上面会有一个下拉栏选择年份的~不是只有2015年的哦&/p&&p&感谢大家阅读~祝大家新年好哈!&/p&&p&------------------------------------------------------------------------------------------------------------------------------------------&/p&&p&11月2日第一次修改,主要是图片位置和格式。因为周内时间实在太少,所以还是周末有时间再更新吧 ╮(╯▽╰)╭补充一下,我的iPad是WIFI版本,没有蜂窝数据,加上学校的教学区基本没有WIFI覆盖,所以很少走神。还有,答主的字写的就是这么丑
ㄟ( ▔, ▔ )ㄏ大家凑合看吧~&/p&&br&&p&评论区有知友回复我觉得我超级正能量,其实我只是一个想要逆袭的小小学渣 ╮(╯▽╰)╭如果不能是完美的,我希望我的大学至少是完整的。而认真学习当个学霸,在我看来是完整的大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不至于日日如此,但至少应该有个体验。大一的时候我已经体验了社团、恋爱等等等等丰富的生活。如今一个人,大二了,如果再不试试,恐怕大学生活将要缺失重要的一环。&/p&&br&&p&和大家共勉。&/p&&br&&p&11月8日第一次更新。&/p&&br&&b&还有呢!!为什么有这么多收藏都不点赞!任何不点赞的收藏都是耍流氓好吗!!!&/b&&br&&br&&p&-------------------------------------------------------------我是分割线--------------------------------------------------------------&/p&&br&&br&&p&---------------------------------------------------------------我是正文---------------------------------------------------------------&/p&&br&&p&自从有了iPad以来,就一直在探索各种奇妙的使用方法,并且热衷于关注各种app推荐,知乎上的答案也基本上都看过一遍,摸索出很多自己的心得。直到这学期,才真正把iPad高效率的用在学习上,周围很多同学也在我的影响下拿起iPad当做一个学习工具(叫生产力工具好像显得太高端了还达不到有木有ㄟ( ▔, ▔ )ㄏ)所以写这篇答案和大家一起分享。&/p&&p&
本人是一只大二生物狗,设备是iPad Mini2,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要带在身上。&/p&&p&
那么现在开始正式介绍啦!&/p&&br&&p&
首先是日常学习篇~&/p&&p& 1.UPad&/p&&br&&p&
第一个要介绍的app,当!之!无!愧!一定是UPad
3!本来他只是静静躺在iPad一角,自从前一阵更新之后这货就变得无比好用,堪称是效率之神啊!&/p&&p&UPad 3里自带日历和时间表,我可以用它规划每天的日(zuo)程(ye)&/p&&img src=&/0cd5170d6ccc411c248e31ecc9707f0a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0cd5170d6ccc411c248e31ecc9707f0a_r.png&&&br&&p&
还可以把重点的事项用highlight标注出来&/p&&p&
最重要的是!&/p&&p&
每项任务完成之后我还可以狠狠地把它划掉!!!&/p&&p&
你造那种感觉有多爽吗!!!&/p&&img src=&/08a5dbf2c6af9e662a9eda1fe25438fd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08a5dbf2c6af9e662a9eda1fe25438fd_r.png&&&br&&p&不仅如此,你还可以调出一年的日历,并且在边上批注一些重要事情的deadline&/p&&img src=&/5bd098a4d038aa5f4509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5bd098a4d038aa5f4509_r.png&&&br&&p&
除了规划日程之外,这货还可以完成各种笔记。&/p&&br&&p&你可以这样记&/p&&img src=&/5fb150d3e45122ebdcde30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5fb150d3e45122ebdcde30_r.png&&&br&&p&也可以把上课的PPT拍下来插进笔记里(对于一些死活不给PPT的老师简直是神器好吗!)&/p&&br&&img src=&/58a59fbd9fdbe52a636de9a354d8eb78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58a59fbd9fdbe52a636de9a354d8eb78_r.png&&&p&甚至还可以直接在拍下来的PPT上面批注!&/p&&img src=&/8f4fe28bd1a2e5b40ef0c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8f4fe28bd1a2e5b40ef0c_r.png&&&br&&p&
你还可以把做好的笔记直接转成PDF格式然后打印下来,简直方便到没朋友好吗!&/p&&p&
而你只需要一只电容笔,就可以实现这些狂霸酷炫吊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上面提到的所有功能,免费版都能搞定(虽然这个开发者实在太良心了我忍不住要安利大家买个45软妹币的高级版支持一下他们)而且界面清新优雅,非常符合答主的口味~&/p&&br&&p&
至于电容笔,我用的是 &a data-hash=&ce0e937c60cb& href=&///people/ce0e937c60c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陆一鸣& data-tip=&p$b$ce0e937c60cb& data-hovercard=&p$b$ce0e937c60cb&&@陆一鸣&/a& 这篇答案&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哪些适合 iPad 的触屏笔值得推荐? - 购机咨询&/a&的这支同款啦,真的物美价廉,相比paper53和jAdonit Jot Pro这样的价格更加适合学生党。而且个人觉得写出来的效果其实和电容笔本身笔头的粗细关系不大,主要还是通过软件调节的。最近发现冬天冷加上可能橡胶有点老化,不是那么灵敏了。。。&br&&/p&&p&补个图,拍照水平渣,大家凑合看吧(但依然能看到在我的手油滋养之下闪亮的笔身(污))&/p&&br&&img src=&/dec28cc03d8b1ae7d1f22c1e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dec28cc03d8b1ae7d1f22c1e_r.jpg&&&br&&p&
2.番茄钟&/p&&br&&p&
安利完了UPad,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安利下一个堪称效率神器的app。苦逼的学生党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好不容易心血来潮,有一上午的时间想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写作业,这段自由的时间却没办法高效利用,一会儿接杯水,一会儿买个奶茶,一上午四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然而一科作业还没有写完(? _ ?)有木有!请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p&&br&&p&曾经我也是这么的苦逼,直到我遇到了番茄钟。它可以把你的时间划分成25分钟工作/学习和5分钟休息,然后就可以把今天要完成的任务(用Upad写好之后)划分成很多个25分钟的任务,完成之后就可以小小休息一会儿再开始新的任务。在休息时间内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就像平常下课一样,但请保证应该开始工作的时候绝不拖延,这样番茄钟才有它的意义。&/p&&br&&p&小Tip,最好不要因为工作的一时兴起把中间的五分钟休息时间过掉!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都在50分钟以下,跳过了这个休息就会导致兴奋了一小会儿,但过了十五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这样的话会打乱原本的工作节奏,对养成习惯非常不利。所以,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p&&br&&p&
至于具体用哪个app,大家自己在app
store里面搜索“番茄钟”就好~选一个界面看起来舒服的用就可以了~我自己用的是Promodoro,功能简单,界面清新,虽然有广告,但是觉得比较顺眼,就一直用下去了~而且因为它本身的问题(应该是汉化不完全),锁屏界面的通知显示的是“滑动来take a break”,中英混杂好好玩(答主的笑点。。。)&/p&&br&&p&
它的界面是这样的~&/p&&br&&img src=&/84ece02f8d04eebd60b1ae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84ece02f8d04eebd60b1ae_r.png&&&br&&p&同样也可以用上里面自带的统计功能,学习累了看一眼,成就感爆棚啊!&/p&&br&&img src=&/002abdecbd062d1d7e354e1c128ff0b8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002abdecbd062d1d7e354e1c128ff0b8_r.png&&&br&&br&&p&3.Cabinet&/p&&br&&p&对于一只苦逼的生物狗来说,最讨厌的事情莫过于…&/p&&p&我们的教材都是这样的&/p&&img src=&/fce57f958a7c6149a2cfb9_b.jpg& data-rawwidth=&1513&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3& data-original=&/fce57f958a7c6149a2cfb9_r.jpg&&&img src=&/ea99435ac8cea783b28c0c1bcafe036d_b.jpg& data-rawwidth=&1518&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8& data-original=&/ea99435ac8cea783b28c0c1bcafe036d_r.jpg&&&img src=&/b2e7ac97ad6c5754f9eecadd084ba237_b.jpg& data-rawwidth=&1531&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1& data-original=&/b2e7ac97ad6c5754f9eecadd084ba237_r.jpg&&&p&同时把这么几本书放到书包里,再加上作业本、笔记本、钱包…简直重到根本走不出宿舍好吗!!!&/p&&p&这个时候,你需要扫描版的教材和一个优秀的PDF阅读器&/p&&p&扫描版的教材哪里找?当然是无所不包的百度云啦!(前提是你需要的教材是比较通用的版本,至少不应该是只有你所在的学校在用的)搜索方法应该大家都了解,我就不多说啦!&/p&&p&而Cabinet就是一个优秀的PDF阅读器,同时还可以批注,还可以Highlight那些重点段落!&/p&&p&从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背不动书包!!!&/p&&img src=&/be05fc9800cc14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be05fc9800cc14_r.png&&&p&当然,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我还是会乖乖把教材背过去,但如果自己需要复习或者预习的时候,用这个简直不要太方便!&/p&&br&&p&4.中国大学慕课&/p&&br&&p&现在有越来越多的MOOC可以让我们涨姿势~最知名的比如网易公开课和Coursera等等。但今天我强烈推荐的这个app比起上面两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这上面国内的资源很多,相比别的公开课可以涨课外姿势,这个上面的资源完全可以用来考前自学恶补。每当睡过了翘了课,或者在课上意识漂移完全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的时候,用上这个简直就比当堂听课还要清楚啊!就我跟过的几堂课来说,视频的制作还比较精美,理解起来也毫不费力~这个主要覆盖的是一些基础课,尤其是工科类的课程都很不错。&/p&&p&这里我比较喜欢的是武汉大学的微观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路和中山大学的医学统计学,老师应该都是学校最顶尖的教授,讲的很不错。&/p&&p& 这个app好像还没有iPad版,需要用iPhone版来看,不过效果还不错。&/p&&p&这个就不上图咯~大家自己去搜吧~&/p&&br&&p&5.MyScript Calculator&/p&&p&这个应用应该也有很多人知道~是上过app store首页推荐的。每当要做一些复杂计算而发现手边没有计算器的时候(? _ ?)直接抄起电容笔写在屏幕上,一步出结果,不要太酷炫!!虽然手写识别的精度还有待提高,有的时候需要改几次才能识别,但总的来说是能满足一般计算题的运算需要的。(答主的数字写的更丑了有木有 (? _ ?))&/p&&img src=&/979a5e68c398b5eae98c1da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979a5e68c398b5eae98c1da_r.png&&&br&&p&6.Relax Melodies Oriental&/p&&p&看名字就知道这个应用就是让你放松的~不论是平常中午小睡的时候还是在嘈杂的环境学习需要静下心的时候,听着这里面这些简单重复的旋律简直排除了外界一切干扰,而且身心放松啊!!!&/p&&p&这个有内购解锁,但我个人觉得免费版的就够用了呢。&/p&&p&我最喜欢的旋律是亚洲二重奏和丝绸之路,都是可以静心的旋律,再配一点自然声比如浪涛、田野风什么的,效果也很好。&/p&&p&以下高能!!&/p&&p&以下高能!!&br&&/p&&p&以下高能!!&br&&/p&&p&我不会告诉你它还有一个黑用法,就是在基友尿急的时候,用这个放出水流+瀑布+浪涛+风浪+水桶滴水的混合声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p&&img src=&/e0b65db1adcd6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e0b65db1adcd6_r.png&&&br&&p&第二篇就是日常学习的补充啦~&/p&&br&&p&作为一只励志报国的生物狗,平常当然要时时关注科研动态,看一些paper啥的提高一下姿势水平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就有了PDF版《CELL》
加iBooks再加欧路词典。用iBooks看着文章,有不清楚的词直接用欧路词典的取词功能,对于绝大多数专业名词,欧陆词典都能够handle住,简直是提升效率的神器。&/p&&br&&p&像这样&/p&&br&&img src=&/7a2b06e9dd237c2ef3f9a8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7a2b06e9dd237c2ef3f9a8_r.png&&&br&&p&不要问我PDF版的CELL是哪儿来的,问万能的淘宝去╰( ̄▽ ̄)╭&/p&&br&&p&另外还有扫描宝+印象笔记的组合,可以把重要的笔记和书本内容扫描下来便于分类整理~虽然有了Upad这样的笔记神器,对于知识体系庞杂的一只生物狗来说,还是纸质笔记比较省时省力,但依然会有不方便携带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用扫描宝加印象笔记把这些问题通通解决啦!&/p&&p&补个图,这个是用印象笔记打开的。&/p&&img src=&/23e33dca22b5c9aee5347c3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23e33dca22b5c9aee5347c3_r.png&&&br&&p&最后一个是最近才学到的一个提高效率的小方法~原作来源于一个我关注的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原文地址&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MjAyNDUyMA%3D%3D%26mid%3Didx%3D1%26sn%3D618a5bdfcfbf6a0%26scene%3D0%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瞎忙党得救了:试用脑图做个周计划吧 | 领客专栏·電腦玩物&i class=&icon-external&&&/i&&/a&,侵删。 懒得戳的同学们直接看我复制粘贴的好了。&/p&&img src=&/d7d2be1f4cffa6c7beac8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d7d2be1f4cffa6c7beac8_r.png&&&blockquote&而要怎么让自己每日的行动朝着一个更大的方向前进,让自己的时间是真的花在有计划地完成目标呢?我们先不说最高程度的人生设定,就先从最简单并且容易掌握的「每周计划鸟瞰图」做起吧!&br&一个需要一个月或几个月完成的项目,通常每一周应该要推进一个进度区块,所以只要先从「周计划」的鸟瞰角度去看,那么我们就能让项目或计划用看得到成效的方式累积前进,而且也不会让自己只忙于琐事却忘记更大目标。&br&我的具体方法是在月日程表上画出项目进度图,然后就能知道每一周应该推进的进度区块,而这就成为我这一周应该努力的小目标。&br&&strong&1.每周计划不是周日程表,而是周目标鸟瞰图&/strong&&p&而我这里说的「每周计划」不是指我在礼拜天预先排好接下来一周每一天要做的所有事情,而是指一个我知道这一周要努力方向的「鸟瞰图」。&/p&&p&每日待办清单是今日要专注的小任务,我通常会每天晚上以今日成果去排出明日的待办清单。&/p&&p&而「每周计划」则是我预排这一周结束前必须完成的「3~5 个重要大任务」,提供我们设定每日待办清单时重要的方向依据:我知道我的任务清单总要优先朝着计划前进。&/p&&p&你也可以试试看,在每日的待办清单之外,再给自己一个「每周计划」的鸟瞰图。他有几个优点:&/p&&ul&&li&&p&是个人可以掌控的单位,比月计划要具体可行,比日计划要有建设性。&/p&&/li&&li&&p&引导每日待办清单的正确方向。&/p&&/li&&li&&p&作为每周检视的反省依据。&/p&&/li&&/ul&&p&那么,在我了解「每周计划」的优点后,我要怎么让自己随时关注每周计划呢?&/p&&p&我目前的方法是把他画在手机桌面上,手机是我每天都会打开很多次的装置,于是不用特别提醒,我就随时可以自己提醒自己要专注在每周计划上。&/p&&strong&2. 我用脑图画出每周计划鸟瞰图,并当作手机桌面&/strong&&p&因为是鸟瞰图,所以我想应该是要更加图像式的,并且跟日程表、待办清单系统分离,提供一个独立的、随时可以看到的提醒,所以我自己是用脑图来画,并放到手机桌面。&/p&&p&所以我就使用更适合在手机上绘制的脑图Mindly来完成我的需求。&/p&&p&脑图是绘制每周计划鸟瞰图的好工具,会比清单条列更适合鸟瞰图的氛围,当然你可以使用不同的脑图软件,或是使用手绘。&/p&&/blockquote&再上几个有关英语学习的app。因为最近答主在准备雅思,而学习资料有一大半都在iPad上。省心省力啊&br&&ul&&li&朗易思听&/li&&/ul& 资源很多的听力app,包括托福雅思、四六级,还有BBC的纪录片音频。可以离线缓存,但免费版的缓存数量是有限制的,高级版实在是有一点贵啊。。。这时候,清在淘宝上搜索朗易思听,你懂的。。。&br&&ul&&li&Tempo Slow&/li&&/ul&备考托福和雅思的同学们应该都需要听力音频加速练习,Tempo Slow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帮到你加速音频的app,界面酷炫,功能实用,你值得拥有~&br&&img src=&/22de0aac6fe59d8a8ed9c_b.pn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22de0aac6fe59d8a8ed9c_r.png&&(正在做的是王陆语料库的1.4倍速。。。)&br&&br&今天就更新到这儿吧,下周有个考试的DDL,为我加油吧~&br&以上。
此次更新夹带私货┑( ̄Д  ̄)┍就是答主求推荐2016暑期实习啦~~~谢谢大家~(撒花~)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有没有新的变化呢~(来自)几个问的比较多的问题哈,第一个呢,电容笔最好还是去天猫格里芬旗舰店买,不会很贵哒~大家也就不用私信问我购…
&p&先放十个干货。诱惑大家!多图预警信号!!!因为截图,清晰度比较低,大家将就一下吧。╮(╯▽╰)╭&/p&&br&&br&&br&&br&&p&&b&?我要自学网&/b&&/p&&img src=&/3f1687be1baa0531caec97e84eecfe1c_b.png& data-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线教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