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薄膜知识产品的特点不包括不包括以下哪些特点

软包装复合技术复习题;请牢记以下塑料基材的中英文名称及俗称;聚乙烯薄膜:PE;聚丙烯薄膜:PP;聚氯乙烯薄膜: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聚苯乙烯薄膜:PS;聚乙烯醇薄膜:PVA;纤维素塑料薄膜:PT(玻璃纸);聚酰亚胺薄膜:PI;聚碳酸酯薄膜:PC;聚氨酯薄膜:PU;聚芳酯薄膜:PAR;剧本硫醚薄膜:PPS;聚甲基苯烯酸酯薄膜:PMMA(有机
软包装复合技术复习题
请牢记以下塑料基材的中英文名称及俗称
聚乙烯薄膜:PE
聚丙烯薄膜:PP
聚氯乙烯薄膜:PVC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
聚苯乙烯薄膜:PS
聚乙烯醇薄膜:PVA
纤维素塑料薄膜:PT(玻璃纸)
聚酰亚胺薄膜:PI
聚碳酸酯薄膜:PC
聚氨酯薄膜:PU
聚芳酯薄膜:PAR
剧本硫醚薄膜:PPS
聚甲基苯烯酸酯薄膜:PMMA(有机玻璃)
环烯烃薄膜:COC
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PVB(安全玻璃中间膜)
液晶聚合物薄膜:LCP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PBT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薄膜:PTT
聚丙烯晴薄膜:PAN
聚偏二乙烯薄膜:PVDC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EVOH
聚酰胺:PA
乙烯―醋酸乙烯酯 EVA
流延法、双向拉伸法英文缩写
1. 塑料薄膜厚度应小于多少毫米?。
2. 冷冻食品包装常用热封基材一般可选用
3. 强度支持层基材,主要承担容纳、支持和保护产品的作用,其机械强度要求较高,耐磨耐冲击性好。以下常作为强度支持层基材的为
4. 软包装复合基材之间复合的黏合强度是指基材黏合层单位面积的黏合力。以下哪个性能
不属于黏合强度的度量物理量。
B 剪切强度
C 剥离强度
5. 聚氯乙烯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涂聚乙烯型的玻璃纸简称
6. 压延法目前普遍用于
ABS塑料中“A” “B” “S”分别指什么?
8. 低密度聚乙烯简称什么,是各国塑料包装中用量最多的品种。
9. 软包装复合基材按加工方法分类,主要有真空蒸镀膜基材、挤出吹胀基材、流膜
A 强度支持层基材
双向拉伸膜基材
C 热封基材
D功能性基材
10. 阻隔型材料中,软包装袋透明片材的阻隔层可采用什么?软包装袋不透明片材的阻隔层可采用什么?
11. 柔性印刷属于
以下哪种袋适合用于135℃超高温蒸煮。A
PET/PVDC/CPP
左下示意图表示的工艺是
无溶剂复合
14. 右上示意图表示的工艺是
B 共挤出复合
15. 以下哪种薄膜适合采用湿法复合。
C VMPET/LDPE
D BOPA/CPP
B 塑料薄膜基材
C 金属箔基材
D 玻璃基材
17. 强度支持层基材,主要承担容纳、支持和保护产品的作用,其机械强度要求较高,耐磨耐冲击性好。以下常作为强度支持层基材的为
18. 一般将厚度在
19. 压延法目前普遍用于
20. IPP膜是指
A流延聚丙烯薄膜
B吹塑聚丙烯薄膜
C拉伸聚丙烯薄膜
D压延聚丙烯薄膜
21.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简称
22. 包装中广泛应用的氯乙烯与偏二氯乙烯的共聚物,简称
23. ABS塑料中A指
24. 液体对固体的浸润能力可以用浸润角θ来表示,当
25. 蒸煮袋包装常用热封基材可选用A
26.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A
27. 发泡聚苯乙烯简称
28.高阻隔性薄膜是指标准状态下,相对湿度为μm厚的薄膜,
氧气的透过量在
(16) ml/(m2?d)以下,水蒸气透过量在
(17) g/(m2?d)以下的塑料薄膜。
下面示意图表示的是
无溶剂复合
30. 右上示意图表示的是A
B 共挤出复合
31. 色料的三原色为
A 蓝、青、品红 B 蓝、品红、黄 C 黄、绿、红
D 黄、品红、青
32. T模法是指
挤出流延法
溶剂流延法
33. 共挤出平膜法指A共挤出吹塑成膜
B共挤出流延成膜 C共挤出压延成膜
D共挤出拉伸成膜
34. 我国软包装印刷较为精美,一般应属于A
C 孔板印刷
35. 平膜拉伸法制膜属于A
逐步拉伸法
C 同步拉伸法
D 以上皆不是
1. 软包装材料层合复合主要的三大工艺?
2. 塑料薄膜基材工艺生产五大方法是什么?。
3、K法涂布是指在基材表面涂什么? 。
5. 包装材料的设计中,热封层厚度由什么确定,强度支持层材料厚度由什么确定确定,而功能材料层厚度由什么确定确定。
6. 软包装中袋子的类型包括哪四种?
7. 三大类树脂制备的高阻隔薄膜是指哪三种薄膜?
8、现代的软包装印刷基本上采用
9. 常在软包装复合材料中作为复合基材的纸,主要包括哪几种?
层、④封合层
11. 流延法包括两种。
12. 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可以分成哪两个阶段?
①基体与增强材料的接触与浸润过程、②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之间的“固化”阶段。
13. 真空喷铝纸按其生产工艺可分为直接蒸镀法(纸面喷铝)和转移蒸镀法(膜面喷铝)两种。
名词解释:
1、软包装的定义?。
2、AC剂为何?举出一种。
3、无溶剂复合
5、镀铝薄膜
6、共挤复合工艺
8、挤出吹塑法
1、塑料软包装基材表面预处理常用手段为何?其作用的基本原理为何?
2、干法复合和湿法复合的相似与区别。
3、为什么挤出吹胀法有时向上吹,有时向下吹?举例说明
4、不同生产工艺生产的薄膜性能性能有很大不同。流延薄膜有什么特点?拉伸薄膜有什么特点?
5、 相对于刚性包装而言,软包装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6、薯片袋里常充有气体,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7、无溶剂复合和干法复合工艺的相似与区别。
8、两接触界面之间产生黏合的原因有哪四种?第二章ppt8页
9、材料复合过程中两基材相互间的作用机理和理论有哪些?第二章ppt33页
10、软包装材料基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第二章ppt58-59页
11、软包装材料黏合剂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第二章ppt60-61页
12、软包装材料复合过程有哪些步骤?第二章ppt64-66页
13、软包装复合基材的黏合强度有哪些?第二章ppt68-69页
14、铝箔复合前为什么需要用有机溶剂清洗?
15、影响软包装基材电晕放电处理的因素有哪些?
1. 用真空包装对氧气敏感的食品100g,包装袋材料为PVDC,厚度为0.025mm,长15cm,宽10cm。设该食品允许吸氧量为150ppm,试计算该包装之储存期。
已知:该条件下PVDC的氧气渗透系数
PG = 4.1×10-11 (cm3?cm/cm2?s?atm)
2. 产品包装袋型为40cm×50 cm的PET/PVDC/CPP塑料薄膜,产品净含量为1000g,且对氧气敏感。包装密封前充换氮气包装。保质期为60天,热封层厚为0.0055 cm,基材厚度为0.0015 cm。计算PVDC层的厚度和复合薄膜的透氧系数PG, 总。
已知:产品最大吸氧量20.25 cm3/100g。
3. 有一种对氧气敏感的产品,干燥时重500g,装在厚度为0.025mm的聚酯塑料袋中, 包装面积为1300 cm2,该产品允许最大吸氧量为150 cm3/100g。包装密封前充换氮气包装。试计算其储存期。
已知:该条件下聚酯的氧气渗透系数
PG = 23.52×10-11 (cm2 / s?atm)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34软包装复习题资料(无答案)等内容。 
 食品包装学试题及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包装食品学的考前复习习题及答案...与纸、塑料复合,智诚复合软包装材料,可经受高温杀菌。用作冷冻水果、肉类、 ...  包装设计复习资料及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05548 包装设计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百度文库 专业资料 医药卫生药​品​知​识​试​题​及​答​...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 方药品的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必须...  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食品安全试题 ...2、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有哪些?(20 分) 答:...  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填在表格内) 题号 答案 1 C ...来设计商品包装,即无意识地参考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设计和选用包装, 不符合( )...  医疗废物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登记的内容及资料 保存...  《药品管理法》试题(附完整答案)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药品管理...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 B.药品的商品名称 D.甲类非处方药 E.乙类非处方药 ...  包装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正确设计包装工艺规程,需研究...32.软包装:在充填或取出内装物后,容器形状可以发生变化的包装。 33.按产品装...  医疗废物考试题及答案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医疗废物试题一 、单项选择(...(AE) A 医疗废物应置于密闭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B 在盛装医疗废物前, 应当对...上传用户:orpfgdiske资料价格:5财富值&&『』文档下载 :『』&&『』所属分类:机构:东北工学院,东北工学院文献出处:关 键 词 :&&&&&&&&&&权力声明: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摘要:本文对薄膜刻蚀的原理及用途作了叙述,并对干法离子束刻蚀与湿法化学刻蚀的优缺点作了比较,还就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作了叙述,最后对干法刻蚀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作了论述。Abstract:The principles and the use of thin film etching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ry ion beam etching and wet chemical etching for the comparison, also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were described, finally, research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ry etching was discussed.正文快照:前它 薄膜刻蚀与薄膜沉积是真空镀膜技术的姊妹篇,沉积研究薄膜的形成,刻蚀研究薄膜的加工。然而,由于薄膜沉积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尖端科学,而且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镀膜后的工艺品、装饰品,五光十色,光彩夺B,颇受赞赏,广为人知,因此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制颇为活跃分享到:相关文献|& 干法复合薄膜剥离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干法复合薄膜剥离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简单介绍了干法复合的工艺过程和保证复合膜剥离强度的重要性。从基材特性、粘合剂、油墨及印刷工艺、复合工艺和生产环境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影响复合膜剥离强度的因素,并总结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事项。
【题 名】干法复合薄膜剥离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作 者】任清杰
【机 构】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
【刊 名】《塑料包装》2010年 第6期 37-40页 共4页
【关键词】干法复合 复合薄膜 剥离强度 粘合剂 影响因素
【文 摘】简单介绍了干法复合的工艺过程和保证复合膜剥离强度的重要性。从基材特性、粘合剂、油墨及印刷工艺、复合工艺和生产环境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影响复合膜剥离强度的因素,并总结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事项。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干法复合,复合薄膜,剥离强度,粘合剂,影响因素
上一篇:暂无当前位置:>>>>>>>>
执业药师模拟试题复习备考: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二全真模拟试题
日期:作者:考试资料网阅读次数:40次
1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全真模拟试题2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全真模拟试题3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全真模拟试题第八4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全真模拟试题5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全真模拟试题6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全真模拟试题第五7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全真模拟试题8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全真模拟试题第三9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全真模拟试题第二10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全真模拟试题第一
  【A型题】
  1.下列软膏基质中,不宜作为眼膏基质的是B
  A.凡士林 B.硅酮 C.羊毛脂 D.固体石蜡
  E.液状石蜡
  2.黑膏药基质的原料红丹中的主要成分Pb3O4的含量要求不宜低于D
  A.80% B.85% C.90% D.95% E.99%
  3.在制备黑膏药摊涂前,加入细料药的适宜温度为E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E.60~70℃
  4.下列基质中,哪一类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最相近A
  A.羊毛脂 B.蜂蜡 C.鲸蜡 D.虫白蜡 E.凡士林
  5.眼膏剂中的常用基质为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其应用比例一般为D
  A.5:3:2 B.6:2:2 C.7:2:1 D.8:1:1 E.9:0.5:0.5
  6.采用熔合法制备软膏剂时,加入挥发性或热敏性药物适宜的基质温度B
  A.30℃ B.40℃ C.50℃ D.60℃ E.70℃
  7.采用乳化法制备软膏剂时,油相与水相的混合温度一般宜约控制在D
  A.20℃ B.40℃ C.60℃ D.80℃ E.100℃
  8.制备眼膏时,当主药不溶于水或不宜用水溶解而又不溶于基质时,粉碎后的粉末粒径应为E
  A.≤35μm B.≤45μm C.≤55μm D.≤65μm
  E.≤75μm
  9.糊剂中固体粉末的含量一般不低于A
  A.25% B.30% C.35% D.40% E.45%
  10.可作为辅助乳化剂的油脂性基质是B
  A.羊毛脂 B.蜂蜡 C.凡士林 D.固体石蜡
  E.液状石蜡
  11.一种标示重量为10g的黑膏药,其重量差异限度为C
  A.±5% B.±6% C.±7% D.±8% E.±9%
  12.下列不属于W/O型乳化剂的是D
  A.蜂蜡 B.胆固醇 C.硬脂醇 D.吐温-80 E.司盘-80
  13.为改善作软膏基质用凡士林的吸水性,常加入D
  A.苯甲醇 B.正丁醇 C.乙醇 D.羊毛脂 E.甘油
  14.下列释药速度最快的基质是D
  A.油脂 B.类脂 C.烃 D.O/W型乳剂 E.水溶性
  15.制备黑膏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是B
  A.炸料 B.炼油 C.下丹 D.去“火毒” E.摊涂
  16.下列有关软膏剂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油脂性基持对皮肤的保湿及软化作用较强
  B.乳剂型基质需要加入保湿剂
  C.(O/W)型乳剂基质易清洗,不污染衣物
  D.水溶性基质释药快
  E.水溶性基质常需加入防腐剂
  17.下列有关橡胶膏剂陈述,不正确的是B
  A.载药量大 B.黏着力强 C.运输、携带和使用均方便
  D.不污染衣物 E.对机体几乎无损害
  18.下列不属于渗透促进剂的是C
  A.氮酮 B.二甲基亚砜 C.乳糖 D.薄荷油 E.冰片
  19.含固体粉末达25%以上的外用膏剂又称A
  A.糊剂 B.糕剂 C.膜剂 D.透皮贴剂 E.巴布剂
  20.下列属于类脂类软膏基质的是D
  A.石蜡 B.硅酮 C.豚脂 D.羊毛脂 E.凡士林
  21.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的基质是D
  A.蜂蜡 B.氢化植物油 C.豚脂 D.羊毛脂
  E.凡士林
  22.能解决羊毛脂粘稠,单独使用效果不好的基质是E
  A.液体石蜡 B.硅油 C.豚脂 D.蜂蜡 E.凡士林
  23.油脂性基质灭菌并去除水分的条件是A
  A.150℃1h B.100℃1h C.150℃30min D.100℃30min
  E.250℃30min
  24.软膏的基质熔点不同难于混匀时,应采用C
  A.研合法 B.溶解法 C.熔合法 D.乳化法
  E.稀释法
  25.软膏剂的滴点是E
  A.38~60℃ B.40~50℃ C.45~65℃ D.35~55℃
  E.45~55℃
  26.下列属于黑膏药基质的是C
  A.凡士林 B.橡胶 C.植物油 D.松香 E.铅丹
  27.红丹的主要成分为A
  A.Pb3O4 B.PbO C.KNO3 D.HgSO4 E.HgO
  28.在膏药制备过程中,加入细料药的工艺环节是E
  A.炸料后 B.炼油时 C.下丹前 D.去火毒时
  E.摊涂前
  29.一般质地坚硬、肉质及新鲜药材宜先炸,A
  A.先炸 B.后炸 C.与群药同炸 D.水提取液加入膏中
  E.粉碎成细粉加入膏中
  30.炼油的温度应控制在D
  A.220℃左右 B.250℃左右 C.300℃左右 D.320℃左右
  E.350℃左右
  31.药料提取时,炸料应该达到的程度为D
  A.外表深褐色、内部焦黄色 B.外部黄褐色 C.内部黄褐色
  D.表面焦黄色 E.内部焦黄色
  32.黑膏药炼制的用丹量一般为500g油用丹B
  A.100g~150g B.150g~210g C.200g~250g
  D.250g~300g E.300g~350g
  33.最为常用,熬炼时泡沫少,制成的黑膏药色泽光亮,黏性好的基质是A
  A.麻油 B.棉籽油 C.菜籽油 D.花生油 E.大豆油
  34.以松香等为基质与药物混合而制成的膏剂称为C
  A.橡胶膏剂 B.贴膏剂 C.松香膏药 D.软膏剂
  E.黑膏药
  35.制备黑膏药的药料提取(炸料)温度应控制在D
  A.100~120℃ B.150~180℃ C.180~200℃
  D.200~220℃ E.220~250℃
  36.下列有关巴的布剂叙述,不正确的是E
  A.载药量大 B.可反复贴敷 C.与皮肤生物相容性好
  D.剂量准确,吸收面积恒定 E.释放渗透性差
  37.在橡胶膏剂的膏料中加入松香可增加B
  A.塑性 B.粘性 C.韧性能 D.弹性 E.脆性
  38.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作基质的贴膏剂又称C
  A.软膏剂 B.膏药 C.巴布剂 D.橡皮膏 E.涂膜剂
  39.下列在外用膏剂中对透皮吸收有利的物质是A
  A.表面活性性 B.动物油 C.植物油 D.甘油
  E.液体石蜡
  40.蜂蜡和羊毛脂属于D
  A.乳剂基质 B.水溶性基质 C.油脂类基质
  D.类脂类基质 E.烃类基质
  41.下列有关软膏剂的质量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内容物应均匀、细腻
  B.应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
  C.应作含量均匀性测定
  D.应测定主药的含量
  E.微生物限度检查应符合规定
  42.下列不属于外用膏剂作用的是E
  A.润滑皮肤 B.保护创面 C.局部治疗 D.全身治疗
  E.急救
  43.海藻酸钠溶液较为稳定的pH环境为B
  A.4~9 B.4.5~10 C.5.5~10 D.7.4左右
  E.4~10
  44.聚乙二醇属于A
  A.水溶性基质 B.脂溶性基质 C.类脂类基质
  D.烃类基质 E.乳剂型基质
  45.软膏剂油脂性基质的缺点是C
  A.稳定性强 B.油腻性强 C.润滑性强 D.保湿性强
  E.软化作用强
  46.制备黑膏药的工艺流程是C
  A.药料提取→下丹成膏→炼油→去火毒→摊涂
  B.药料提取→去火毒→下丹成膏→炼油→摊涂
  C.药料提取→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
  D.药料提取→炼油→去火毒→下丹成膏→摊涂
  E.炼油→药料提取→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
  47.下列有关水溶性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可用水清洗 B.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 C.可被水软化
  D.保湿作用好 E.常需加入防腐剂
  48.下列有关水包油型(O/W)乳剂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
  A.外观形态似雪花膏样
  B.外相是水性
  C.易清洗,不污染衣物
  D.易发生霉变
  E.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
  49.称为冷霜的基质是E
  A.凡士林 B.豚脂 C.羊毛脂 D.O/W型基质
  E.W/O型基质
  50.软膏基质稠度适中,在常温下即能与药物均匀混合的,一般采用A
  A.研合法 B.溶解法 C.熔合法 D.乳化法
  E.稀释法
  【B型题】
  [51~54]
  A.液状石蜡 B.羊毛脂 C.麻油 D.聚乙二醇
  E.羧甲基纤维素钠
  51.属于类脂类软膏基质B
  52.属于烃类软膏基质A
  53.可作为片剂润滑剂的软膏基质D
  54.可作为助悬剂的软膏基质E
  [55~58]
  A.聚乙烯醇 B.橡胶 C.高级脂肪酸铅盐 D.甘油明胶
  E. 凡士林
  55.橡胶膏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B
  56.涂膜剂的成膜材料A
  57.黑膏药的基质C
  58.水溶性软膏基质D
  [59~62]
  A.油脂类 B.类脂类 C.烃类 D.硅酮 E.卡波沫
  59.由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是指E
  60.由石油分馏得到的软膏基质是指C
  61.由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反应得到的酯是指B
  62.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是指D
  [63~66]
  A.O/W B.W/O C.烃类基质 D.类脂类基质
  E.油脂类基质
  63.俗称冷霜的基质B
  64.俗称雪花膏的基质A
  65.适用于保护性软膏的基质C
  66.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油脂性基质D
  [67~70]
  A.甘油 B.氮酮 C.尼泊金乙酯 D.十二烷基硫酸钠
  67.属于防腐剂的是C
  68.属于乳化剂的是D
  69.属于保湿剂的是A
  70.属于渗透促进剂的是B
  [71~74]
  A.铅硬膏 B.橡胶膏 C.软膏剂 D.巴布剂
  E.透皮贴剂
  71.狗皮膏A
  72.创可贴B
  73.皮炎平C
  74.紫草膏C
  [75~78]
  A.橡胶膏剂 B.眼膏剂 C.涂膜剂 D.糊剂 E.软膏剂
  75.基质是W/O型乳剂的是E
  76.常用基质为凡士林8份、液体石蜡1份、羊毛脂1份混合物的外用膏剂是B
  77.涂于患处,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的是C
  78.加氢化松香做增粘剂A
  [79~82]
  A.橡胶膏 B.巴布剂 C.涂膜剂 D.黑膏药 E.糊剂
  79.一般含固体粉末达25%以上E
  80.药物及高分子成膜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成的一种外用液体是C
  81.植物油炸取药料去渣后的药油与红丹经高温炼制后,摊涂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外用制剂是D
  82.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合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外用制剂是B
  [83~86]
  A.松香 B.甘油 C.聚乙烯醇 D.兽皮 E.聚乙烯薄膜
  83.可作黑膏药裱背材料的是D
  84.可作橡胶膏剂的盖衬材料的是E
  85.可作涂膜剂成膜材料的是C
  86.可作橡胶膏剂基质组分的是A
  [87~90]
  A.黑膏药的制备 B.软膏剂 C.眼膏剂的制备
  D.涂膜剂的制备 E.巴布剂的制备
  87.提取药效物质温度控制在约200℃~220℃的是A
  88.为了更加细腻、均匀,可用乳匀机或胶体磨制备的是B
  89.所用基质、药物、器具与包装材料等均应严格消毒,且需在洁净、无菌条件下操作的是C
  90.先制备好基质,加入药物搅拌均匀,涂布于裱背材料上的是E2
  【A型题】
  1.下列物质属于阿胶制备原料的是B
  A.牛皮 B.黄酒 C.阿拉伯胶 D.明胶 E.乙醇
  2.胶剂印上品名,是在下列哪步进行?C
  A.包装 B.收胶 C.晾干 D.切胶 E.检验
  3.下列原料需要砂烫处理的胶剂是C
  A.阿胶 B.鹿角胶 C.龟甲胶 D.新阿胶 E.福字阿胶
  4.制备阿胶时,胶汁一般应能通过C
  A.四号筛 B.五号筛 C.六号筛 D.七号筛 E.八号筛
  5.制备新阿胶选用的原料是C
  A.狗皮 B.羊皮 C.驴皮 D.猪皮 E.牛皮
  6.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B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增加粘度 E.调节口味
  7.制备鹿角胶时,如果浓缩程度不够,成品胶块会出现的现象是C
  A.挂旗 B.发锅 C.塌顶 D.易破碎 E.有明显气泡
  8.制备阿胶时,加入冰糖的目的是C
  A.降低胶块粘度 B.沉淀胶液中的泥土杂质
  C.增加胶剂的透明度 D.有利气泡逸散
  E.促进浓缩过程中大量胺类物质挥散
  9.制备黄明胶所用的牛皮,一般认为质量较好的是A
  A.北方黄牛 B.南方水牛 C.黑白花奶牛 D.黄白花奶牛
  E.北方黑牛
  10.一般不用作胶剂原料的是D
  A.角 B.甲 C.皮 D.筋 E.骨
  11.制备胶剂过程中,胶凝的温度多在B
  A.4℃左右 B.8℃~12℃ C.10℃~12℃ D.10℃~15℃
  E.25℃左右
  12.下列有关胶剂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消除胶剂中的气泡 B.增加胶剂的硬度 C.增加胶剂的塑性
  D.除去胶剂的腥味 E.以上均非
  13.下列有关胶剂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E
  A.热压灭菌 B.流通蒸汽灭菌 C.高温高压灭菌
  D.包装后紫外线灭菌 E.在紫外线灭菌车间包装
  14.在胶剂制备过程中,加入豆油和冰糖时的胶液密度为C
  A.1.05左右 B.1.15左右 C.1.25左右 D.1.35左右
  E.1.45左右
  15.胶剂制备过程中,加入酒类的目的是B
  A.促进蛋白质水解 B.矫臭矫味 C.增加药效物质溶解度
  D.除去醇不溶性杂质 E.增加胶剂的透明度
  16.下列胶剂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A
  A.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滤过澄清→浓缩收胶→胶凝与切胶→干燥与包装
  B.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浓缩收胶→滤过澄清→胶凝与切胶→干燥与包装
  C.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胶凝→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切胶→干燥与包装
  D.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浓缩→滤过澄清→收胶→胶凝与切胶→干燥与包装
  E.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干燥与包装
  17.下列不属于胶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是C
  A.水分 B.总灰分 C.不溶物 D.重金属 E.砷盐
  18.胶剂生产时,煎取胶液常用D
  A.回流法 B.多功能提取罐提取 C.超临界流体萃取
  D.球形煎煮罐煎煮 E.水蒸气蒸馏法蒸馏
  19.为制备阿胶而宰驴取皮的最佳季节是D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四季均可
  20.胶剂制备过程中,常用来干燥胶片的方法是E
  A.低温干燥 B.远红外线干燥 C.微波干燥 D.烘干
  E.阴干
  21.将胶片用纸包好,置于盛有石灰的干燥箱中目的是A
  A.适当缩短干燥时间 B.利于内部水分向外扩散 C.防止发霉
  D.促进胶片内部的蛋白质水解 E.除去胶剂的腥味
  22.下列有关胶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是块状内服制剂 B.含水量与质量无关
  C.“冬板”驴皮作原料产品最好 D.应烊化服用
  E.浓缩收胶时加入豆油、冰糖和酒
  23.在胶剂制备过程中,“闷胶”的目的是B
  A.防止成品“塌顶” B.利于内部水分向外扩散 C.防止发霉
  D.促进胶片内部的蛋白质水解 E.除去胶剂的腥味
  24.一般认为用作阿胶原料的驴皮,质量较好的是E
  A.灰白色 B.白色 C.淡黄色 D.灰色 E.灰黑色
  25.下列有关龟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
  A.是乌龟的背甲及腹甲 B.板大质厚、颜色鲜明者为佳
  C.产于洞庭湖一带者称“汉板” D.微呈透明,色粉红者称“血片”
  E.经水煮过者质量最好
  【B型题】
  [26~30]
  A.皮胶类 B.甲胶类 C.骨胶类 D.角胶类
  E.其他类
  26.新阿胶A
  27.龟甲胶B
  28.狗骨胶C
  29.霞天胶E
  30.鹿角胶D
  [31~35]
  A.猪皮 B.驴皮 C.鹿角 D.龟甲 E.牛肉
  31.制备阿胶的原料是D
  32.制备鹿角胶的原料是A
  33.制备霞天胶的原料是B
  34.制备新阿胶的原料是C
  35.制备龟甲胶的原料是D
  [36~40]
  A.春秋季宰杀剥取的驴皮 B.夏季宰杀剥取的驴皮
  C.冬季宰杀剥取的驴皮 D.来源不明的驴皮
  E.病死后剥取的驴皮
  36.“春秋板”质量较差,是指A
  37.“伏板”质量最差,是指B
  38.“冬板”质量最好,是指C
  39.应查清来源,酌情处理的是D
  40.不可作为阿胶原料的是E
  [41~45]
  A.豆油 B.黄酒 C.明矾 D.明胶 E.冰糖
  41.制备胶剂时加入可以矫味矫臭的是B
  42.浓缩收胶时起消泡作用的是A
  43.制备胶剂时加入可以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的是C
  44.制备胶剂时加入可以增加胶剂的硬度和透明度的是E
  45.制备胶剂时加入可以增加黏度,易于凝固成型的是D3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1、 根据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
  A、定方向径 B、等价径 C、体积等价径 D、有效径 E、筛分径
  2、 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粒子群中的含量百分量的粒度分布是
  A、频率分布 B、累积分布 C、对应分布 D、数率分布 E、积分分布
  3、 采用气体吸附法可测定
  A、粉体松密度 B、粉体孔隙率 C、粉体比表面积 D、粉体休止角 E、粉体粒径
  4、 采用哪种方法可测定粉体比表面积
  A、沉降法 B、筛分法 C、显微镜法 D、库尔特记数法 E、气体吸附法
  5、 我国药典标准筛下列哪种筛号的孔径最大
  A、一号筛 B、二号筛 C、三号筛 D、四号筛 E、五号筛
  6、 药典一号筛的孔径相当于工业筛的目数
  A、200目 B、80目 C、50目 D、30目 E、10目
  7、 我国工业用标准筛号常用“目”表示,“目”系指
  A、以每1英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B、以每1平方英寸面积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C、以每1市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D、以每1平方寸面积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E、以每30c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8、 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和粒子间孔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
  A、堆密度 B、粒密度 C、真密度 D、高压密度 E、空密度
  9、 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
  A、接触角 B、休止角 C、吸湿性 D、释放速度 E、比表面积
  10、固体的润湿性由什么表示
  A、休止角 B、吸湿性 C、CRH D、接触角 E、表面张力
  11、有关散剂的概念正确叙述是
  A、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B、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C、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只能外用
  D、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内服
  E、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12、散剂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
  A、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B、单散剂与复散剂 C、溶液散与煮散
  D、吹散与内服散 E、内服散和外用散
  13、有关散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 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
  B、 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C、 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D、 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E、 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较其他固体制剂更稳定
  14、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
  A、 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
  B、 物料前处理→过筛→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
  C、 物料前处理→混合→过筛→粉碎→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
  D、 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分剂量→混合→质量检查→包装贮存
  E、 物料前处理→粉碎→分剂量→过筛→混合→质量检查→包装贮存
  1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散剂混合质量的因素
  A、组分的比例 B、组分的堆密度 C、组分的色泽
  D、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组分 E、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16、散剂制备中,少量主药和大量辅料混合应采取何种办法
  A、等量递加混合法 B、将一半辅料先加,然后加入主药研磨,再加入剩余辅料研磨
  C、将辅料先加,然后加入主药研磨 D、何种方法都可 E、将主药和辅料共同混合
  17、关于散剂的描述哪种的错误的
  A、 散剂的粉碎方法有干法粉碎、湿法粉碎、单独粉碎、混合粉碎、低温粉碎、流能粉碎等
  B、 分剂量常用方法有: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三种
  C、 药物的流动性、堆密度、吸湿性会影响分剂量的准确性
  D、机械化生产多用重量法分剂量
  E、小剂量的毒剧药可制成倍散使用
  18、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CRH约等于
  A、CRHAB≈CRHA×CRHB B、CRHAB≈CRHA+CRHB C、CRHAB≈CRHA―CRHB
  D、CRHAB≈CRHA/CRHB E、CRHAB≈(CRHA×CRHB)/ CRHA+CRHB
  19、葡萄糖和抗坏血酸钠的CRH值分别为82%和71%,按上述Elder假说计算,两者混合物的CRH值为
  A、58.2% B、153% C、11% D、115.5% E、38%
  20、15gA物质与20g B物质(CRH值分别为78%和60%),按上述Elder假说计算,两者混合物的CRH值为
  A、26.2% B、46.8% C、66% D、52.5% E、38%
  21、关于颗粒剂的错误表述是
  A、飞散性、附着性较小 B、吸湿性、聚集性较小
  C、颗粒剂可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 D、干燥失重不得超过8%
  E、可适当加入芳香剂、矫味剂、着色剂
  22、一般颗粒剂的制备工艺
  A、 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装袋
  B、 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制软材→干燥→整粒与分级→装袋
  C、 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干燥→制软材→整粒与分级→装袋
  D、 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整粒与分级→干燥→装袋
  E、 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制软材→装袋
  23、颗粒剂的粒度检查中,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
  A、5% B、6% C、8% D、10% E、12%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
  [1―3]
  A、定方向径 B、筛分径 C、有效径 D、比表面积等价径 E、平均粒径
  1、显微镜法
  2、沉降法
  3、筛分法
  [4―5]
  A、溶化性 B、融变时限 C、溶解度 D、崩解度 E、卫生学检查
  4、颗粒剂需检查,散剂不用检查的项目
  5、颗粒剂、散剂均需检查的项目
  [6―8]
  A、粉体润湿性 B、粉体吸湿性 C、粉体流动性
  D、粉体粒子大小 E、粉体比表面积
  6、接触角用来表示
  7、休止角用来表示
  8、粒径用来表示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1、倍散的稀释倍数
  A、1倍 B、10倍 C、100倍 D、1000倍 E、10000倍
  2、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有
  A、组分的比例 B、组分的密度 C、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D、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 E、含有色素的组分
  3、下列关于混合叙述正确的是
  A、 数量差异悬殊、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则难以混合均匀
  B、 倍散一般采用配研法制备
  C、 若密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小者
  D、 有的药物粉末对混合器械具吸附性,一般应将剂量大且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垫底,量少且易吸附者后加入
  E、 散剂中若含有液体组分,应将液体和辅料混合均匀
  4、在药典中收载了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
  A、均匀度 B、水分 C、装量差异 D、崩解度 E、卫生学检查
  5、关于吸湿性正确的叙述是
  A、 水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值
  B、 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CRH与各组分的比例有关
  C、 CRH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愈大,愈易吸湿
  D、 控制生产、贮藏的环境条件,应将生产以及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药物CRH值以下以防止吸湿
  E、 为选择防湿性辅料提供参考,一般应选择CRH值小的物料作辅料
  6、有关颗粒剂正确叙述是
  A、 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B、 颗粒机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
  C、 若粒径在105~500μm范围内,又称为细粒剂
  D、 应用携带比较方便
  E、 颗粒剂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引入
  7、在药典中收载了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
  A、外观 B、粒度 C、干燥失重 D、溶化性 E、融变时限
  8、粒子大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
  A、定方向径 B、筛分径 C、有效径 D、等价径 E、直观径
  9、粒子径的测定方法
  A、比色法 B、显微镜法 C、库尔特记数法 D、沉降法 E、筛分法
  10、下列关于粉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直接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常用方法有气体吸附法
  B、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不包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求得的密度
  C、 粉体相应于各种密度,一般情况下松密度≥粒密度&ρ真密度
  D、 空隙率分为颗粒内空隙率、颗粒间空隙率、总空隙率
  E、 粉体的流动性对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制剂的重量差异影响较大
  11、粉体的流动性的评价方法正确的是
  A、 休止角是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常用其评价粉体流动性
  B、 休止角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注入法、排出法、倾斜角法等
  C、 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好
  D、 流出速度是将物料全部加入于漏斗中所需的时间来描述
  E、 休止角大于40度可以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
  12、关于粉体润湿性正确叙述是
  A、 润湿是固体界面由固―液界面变为固―气界面的现象
  B、 粉体的润湿性对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硬度、崩解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C、 固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
  D、 接触角最小为0°,最大为180°
  E、 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好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D 2、A 3、C 4、E 5、A 6、E 7、A 8、A 9、B 10、D 11、A 12、B 13、E 14、A 15、C 16、A 17、D 18、A 19、A 20、B 21、D 22、A 23、C
  二、B型题
  [1―3]ACB [4―5]AE [6―8]ACD
  三、X型题
  1、BCD 2、ABCD 3、ABD 4、ABCE 5、AD 6、ACDE 7、ABCD 8、ABCD 9、BCDE 10、ABDE 11、AB 12、CD4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1、下列是片剂的特点的叙述,不包括E
  A、 体积较小,其运输、贮存及携带、应用都比较方便
  B、 片剂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C、 产品的性状稳定,剂量准确,成本及售价都较低
  D、 可以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片剂而满足临床医疗或预防的不同需要
  E、 具有靶向作用
  2、下列哪种片剂是以碳酸氢钠与枸橼酸为崩解剂A
  A、泡腾片 B、分散片 C、缓释片 D、舌下片 E、植入片
  3、红霉素片是下列那种片剂C
  A、糖衣片 B、薄膜衣片 C、肠溶衣片 D、普通片 E、缓释片
  4、下列哪种片剂要求在21℃±1℃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B
  A、泡腾片 B、分散片 C、舌下片 D、普通片 E、溶液片
  5、下列哪种片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C
  A、泡腾片 B、分散片 C、舌下片 D、普通片 E、溶液片
  6、下列哪种片剂用药后可缓缓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月甚至几年B
  A、多层片 B、植入片 C、包衣片 D、肠溶衣片 E、缓释片
  7、微晶纤维素为常用片剂辅料,其缩写和用途为D
  A、CMC粘合剂 B、CMS崩解剂 C、CAP肠溶包衣材料
  D、MCC干燥粘合剂 E、MC填充剂
  8、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B
  A、甲基纤维素 B、微晶纤维素 C、乙基纤维素
  D、羟丙甲基纤维素 E、羟丙基纤维素
  9、主要用于片剂的填充剂是C
  A、羧甲基淀粉钠 B、甲基纤维素 C、淀粉 D、乙基纤维素 E、交联聚维酮
  10、主要用于片剂的粘合剂是B
  A、羧甲基淀粉钠 B、羧甲基纤维素钠 C、干淀粉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E、交联聚维酮
  11、最适合作片剂崩解剂的是D
  A、羟丙甲基纤维素 B、硫酸钙 C、微粉硅胶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E、甲基纤维素
  12、主要用于片剂的崩解剂是E
  A、CMC―Na B、MC C、HPMC D、EC E、CMS―Na
  13、可作片剂崩解剂的是A
  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B、预胶化淀粉 C、甘露醇
  D、聚乙二醇 E、聚乙烯吡咯烷酮
  14、片剂中加入过量的哪种辅料,很可能会造成片剂的崩解迟缓A
  A、硬脂酸镁 B、聚乙二醇 C、乳糖 D、微晶纤维素 E、滑石粉
  15、可作片剂的水溶性润滑剂的是B
  A、滑石粉 B、聚乙二醇 C、硬脂酸镁 D、硫酸钙 E、预胶化淀粉
  16、可作片剂助流剂的是E
  A、糊精 B、聚维酮 C、糖粉 D、硬脂酸镁 E、微粉硅胶
  17、一贵重物料欲粉碎,请选择适合的粉碎的设备A
  A、球磨机 B、万能粉碎机 C、气流式粉碎机 D、胶体磨 E、超声粉碎机
  18、有一热敏性物料可选择哪种粉碎器械D
  A、球磨机 B、锤击式粉碎机 C、冲击式粉碎机 D、气流式粉碎机 E、万能粉碎机
  19、有一低熔点物料可选择哪种粉碎器械D
  A、球磨机 B、锤击式粉碎机 C、胶体磨 D、气流式粉碎机 E、万能粉碎机
  20、一物料欲无菌粉碎请选择适合的粉碎的设备C
  A、气流式粉碎机 B、万能粉碎机 C、球磨机 D、胶体磨 E、超声粉碎机
  21、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目的是改善主药的A
  A、可压性和流动性 B、崩解性和溶出性 C、防潮性和稳定性
  D、润滑性和抗粘着性 E、流动性和崩解性
  22、湿法制粒工艺流程图为B
  A、 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
  B、 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
  C、 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整粒→压片
  D、 原辅料→混合→粉碎→制软材→制粒→整粒→干燥→压片
  E、 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
  23、在一步制粒机可完成的工序是B
  A、粉碎→混合→制粒→干燥 B、混合→制粒→干燥 C、过筛→制粒→混合→干燥
  D、过筛→制粒→混合 E、制粒→混合→干燥
  24、下列属于湿法制粒压片的方法是B
  A、结晶直接压片 B、软材过筛制粒压片 C、粉末直接压片
  D、强力挤压法制粒压片 E、药物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压片
  25、干法制粒的方法有D
  A、一步制粒法 B、挤压制粒法 C、喷雾制粒法 D、强力挤压法 E、高速搅拌制粒
  26、33冲双流程旋转式压片机旋转一圈可压出B
  A、33片 B、66片 C、132片 D、264片 E、528片
  27、单冲压片机调节片重的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28、影响物料干燥速率的因素是E
  A、提高加热空气的温度 B、降低环境湿度 C、改善物料分散程度
  D、提高物料温度 E、ABCD均是
  29、流化床干燥适用的物料E
  A、易发生颗粒间可溶性成分迁移的颗粒 B、含水量高的物料
  C、松散粒状或粉状物料 D、粘度很大的物料 E、A 和C
  30、压片力过大,粘合剂过量,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多可能造成下列哪种片剂质量问题C
  A、裂片 B、松片 C、崩解迟缓 D、粘冲 E、片重差异大
  31、冲头表面粗糙将主要造成片剂的A
  A、粘冲 B、硬度不够 C、花斑 D、裂片 E、崩解迟缓
  32、哪一个不是造成粘冲的原因B
  A、颗粒含水量过多 B、压力不够 C、冲模表面粗糙
  D、润滑剂使用不当 E、环境湿度过大
  33、哪一个不是造成裂片和顶裂的原因E
  A、压力分布的不均匀 B、颗粒中细粉太多 C、颗粒过干
  D、弹性复原率大 E、硬度不够
  34、下列是片重差异超限的原因不包括A
  A、冲模表面粗糙 B、颗粒流动性不好 C、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 D、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 E、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
  35、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是B
  A、崩解时限 B、溶出度 C、硬度 D、含量 E、重量差异
  36、黄连素片包薄膜衣的主要目的是E
  A、防止氧化变质 B、防止胃酸分解 C、控制定位释放
  D、避免刺激胃黏膜 E、掩盖苦味
  37、丙烯酸树脂IV号为药用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用途为A
  A、胃溶包衣材料 B、肠胃都溶型包衣材料 C、肠溶包衣材料
  D、包糖衣材料 E、肠胃溶胀型包衣材料
  38、HPMCP可做为片剂的何种材料A
  A、肠溶衣 B、糖衣 C、胃溶衣 D、崩解剂 E、润滑剂
  39、下列哪项为包糖衣的工序B
  A、 粉衣层→隔离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B、 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C、 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D、 隔离层→粉衣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E、 粉衣层→色糖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打光
  40、包糖衣时,包粉衣层的目的是B
  A、 为了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屏障,防止糖浆中的水分侵入片芯
  B、 为了尽快消除片剂的棱角
  C、 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
  D、 为了片剂的美观和便于识别
  E、 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
  41、包粉衣层的主要材料是A
  A、糖浆和滑石粉 B、稍稀的糖浆 C、食用色素 D、川蜡 E、10%CAP乙醇溶液
  42、包糖衣时,包隔离层的目的是A
  A、为了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屏障,防止糖浆中的水分侵入片芯
  B、为了尽快消除片剂的棱角
  C、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
  D、为了片剂的美观和便于识别
  E、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
  43、包糖衣时下列哪种是包隔离层的主要材料E
  A、糖浆和滑石粉 B、稍稀的糖浆 C、食用色素 D、川蜡 E、10%CAP乙醇溶液
  44、除哪种材料外,以下均为胃溶型薄膜衣的材料A
  A、HPMC B、HPC C、EudragitE D、PVP E、PVA
  45、以下哪种材料为胃溶型薄膜衣的材料A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醋酸纤维素
  D、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E、丙烯酸树脂II号
  46、以下哪种材料为胃溶型薄膜衣的材料C
  A、醋酸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EudragitE
  D、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E、丙烯酸树脂II号
  47、以下哪种材料为肠溶型薄膜衣的材料D
  A、HPMC B、EC C、醋酸纤维素 D、HPMCP E、丙烯酸树脂IV号
  48、以下哪种材料为肠溶型薄膜衣的材料D
  A、丙烯酸树脂IV号 B、MC C、醋酸纤维素 D、丙烯酸树脂II号 E、HPMC
  49、以下哪种材料为不溶型薄膜衣的材料B
  A、HPMC B、EC C、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D、丙烯酸树脂II号 E、丙烯酸树脂IV号
  50、制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时分别制粒是因为C
  A、 三种主药一起产生化学变化
  B、 为了增加咖啡因的稳定性
  C、 三种主药一起湿润混合会使熔点下降,压缩时产生熔融和再结晶现象
  D、 为防止乙酰水杨酸水解
  E、 此方法制备简单
  51、药物的溶出速度方程是A
  A、Noyes―Whitney方程 B、Fick’s定律 C、Stokes定律
  D、Van’tHott方程 E、Arrhenius公式
  52、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A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E、120min
  53、包衣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D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E、120min
  54、浸膏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D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E、120min
  55、片剂单剂量包装主要采用A
  A、泡罩式和窄条式包装 B、玻璃瓶 C、塑料瓶 D、纸袋 E、软塑料袋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
  [1―3] CDA
  A、糖浆 B、微晶纤维素 C、微粉硅胶 D、PEG6000 E、硬脂酸镁
  1、粉末直接压片常选用的助流剂是
  2、溶液片中可以作为润滑剂的是
  3、可作片剂粘合剂的是
  [4―7] AECB
  A、崩解剂 B、粘合剂 C、填充剂 D、润滑剂 E、填充剂兼崩解剂
  4、羧甲基淀粉钠
  5、淀粉
  6、糊精
  7、羧甲基纤维素钠
  [8―11] BCED
  A、糊精 B、淀粉 C、羧甲基淀粉钠 D、硬脂酸镁 E、微晶纤维素
  8、填充剂、崩解剂、浆可作粘合剂
  9、崩解剂
  10、粉末直接压片用的填充剂、干粘合剂
  11、润滑剂
  [12―14] CEB
  下列不同性质的药物最常采用的粉碎办法是
  A、 易挥发、刺激性较强药物的粉碎
  B、 比重较大难溶于水而又要求特别细的药物的粉碎
  C、 对低熔点或热敏感药物的粉碎
  D、 混悬剂中药物粒子的粉碎
  E、 水分小于5%的一般药物的粉碎
  12、流能磨粉碎
  13、干法粉碎
  14、水飞法
  [15―18] CBEA
  A、裂片 B、松片 C、粘冲 D、色斑 E、片重差异超限
  15、颗粒不够干燥或药物易吸湿
  16、片剂硬度过小会引起
  17、颗粒粗细相差悬殊或颗粒流动性差时会产生
  18、片剂的弹性回复以及压力分布不均匀时会造成
  [19―22] CAEB
  产生下列问题的原因是
  A、裂片 B、粘冲 C、片重差异超限 D、片剂含量不均匀 E、崩解超限
  19、颗粒向模孔中填充不均匀
  20、粘合剂粘性不足
  21、硬脂酸镁用量过多
  22、环境湿度过大或颗粒不干燥
  [23―26] BDAC
  产生下列问题的原因是
  A、裂片 B、粘冲 C、片重差异超限 D、均匀度不合格 E、崩解超限
  23、润滑剂用量不足
  24、混合不均匀或可溶性成分迁移
  25、片剂的弹性复原
  26、加料斗中颗粒过多或过少
  [27―30] BCDE
  A、poloxamer B、EudragitL C、Carbomer D、EC E、HPMC
  27、肠溶衣料
  28、软膏基质
  29、缓释衣料
  30、胃溶衣料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1、根据药典附录“制剂通则”的规定,以下哪些方面是对片剂的质量要求ABDE
  A、硬度适中 B、符合重量差异的要求,含量准确 C、符合融变时限的要求
  D、符合崩解度或溶出度的要求
  E、小剂量的药物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应符合含量均匀度的要求
  2、下列哪组分中全部为片剂中常用的填充剂ADE
  A、淀粉、糖粉、微晶纤维素 B、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甲基纤维素
  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糖粉、糊精 D、淀粉、糖粉、糊精
  E、硫酸钙、微晶纤维素、乳糖
  3、下列哪组分中全部为片剂中常用的崩解剂DE
  A、淀粉、L―HPC、HPC B、HPMC、PVP、L―HPC C、PVPP、HPC、CMS―Na
  D、CCNa、PVPP、CMS―Na E、淀粉、L―HPC、CMS―Na
  4、主要用于片剂的填充剂是ACD
  A、糖粉 B、交联聚维酮 C、微晶纤维素 D、淀粉 E、羟丙基纤维素
  5、主要用于片剂的粘合剂是ABD
  A、甲基纤维素 B、羧甲基纤维素钠 C、干淀粉 D、乙基纤维素 E、交联聚维酮
  6、最适合作片剂崩解剂的是DE
  A、羟丙甲基纤维素 B、硫酸钙 C、微粉硅胶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E、干淀粉
  7、主要用于片剂的崩解剂是BDE
  A、CMC―Na B、CCNa C、HPMC D、L―HPC E、CMS―Na
  8、可作片剂的崩解剂的是ABE
  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B、干淀粉 C、甘露醇
  D、聚乙二醇 E、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9、可作片剂的水溶性润滑剂的是BE
  A、滑石粉 B、聚乙二醇 C、硬脂酸镁 D、微粉硅胶 E、月桂醇硫酸镁
  10、关于微晶纤维素性质的正确表述是AE
  A、 微晶纤维素是优良的薄膜衣材料
  B、 微晶纤维素是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使用
  C、 微晶纤维素国外产品的商品名为Avicel
  D、 微晶纤维可以吸收2~3倍量的水分而膨胀
  E、 微晶纤维素是片剂的优良辅料
  12、关于淀粉浆的正确表述是BCE
  A、 淀粉浆是片剂中最常用的粘合剂
  B、 常用20%~25%的浓度
  C、 淀粉浆的制法中冲浆方法是利用了淀粉能够糊化的性质
  D、 冲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全部量的水中,在夹层容器中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糊化
  E、 凡在使用淀粉浆能够制粒并满足压片要求的情况下,大多数选用淀粉浆这种粘合剂
  13、粉碎的药剂学意义是ABDE
  A、 粉碎有利于增加固体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
  B、 粉碎成细粉有利于各成分混合均匀
  C、 粉碎是为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 粉碎有助于从天然药物提取有效成分
  E、 粉碎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制剂中的分散性
  14、下列哪些设备可得到干燥颗粒ACE
  A、一步制粒机 B、高速搅拌制粒机 C、喷雾干燥制粒机
  D、摇摆式颗粒机 E、重压法制粒机
  15、关于粉末直接压片的叙述正确的有AD
  A、 省去了制粒、干燥等工序,节能省时
  B、 产品崩解或溶出较快
  C、 是国内应用广泛的一种压片方法
  D、 适用于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
  E、 粉尘飞扬小
  16、下列哪些冲数的旋转式压片机可能为双流程CDE
  A、16冲 B、19冲 C、33冲 D、51冲 E、55冲
  17、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有ACDE
  A、原辅料性质 B、颗粒色泽 C、药物的熔点和结晶状态
  D、粘合剂与润滑剂 E、水分
  18、下列关于片剂成型影响因素正确的叙述是ADE
  A、 减小弹性复原率有利于制成合格的片剂
  B、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药物的熔点低,片剂的硬度小
  C、 一般而言,粘合剂的用量愈大,片剂愈易成型,因此在片剂制备时,可无限加大粘合剂用量和浓度
  D、 颗粒中含有适量的水分或结晶水,有利于片剂的成型
  E、 压力愈大,压成的片剂硬度也愈大,加压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片剂成型
  19、压片时可因以下哪些原因而造成片重差异超限AC
  A、颗粒流动性差 B、压力过大 C、加料斗内的颗粒过多或过少
  D、粘合剂用量过多 E、颗粒干燥不足
  20、解决裂片问题的可从以下哪些方法入手ACDE
  A、换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 B、颗粒充分干燥 C、减少颗粒中细粉
  D、加入粘性较强的粘合剂 E、延长加压时间
  21、关于片剂中药物溶出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CDE
  A、 亲水性辅料促进药物溶出
  B、 药物被辅料吸附则阻碍药物溶出
  C、 硬脂酸镁作为片剂润滑剂用量过多时则阻碍药物溶出
  D、 制成固体分散物促进药物溶出
  E、 制成研磨混合物促进药物溶出
  22、造成片剂崩解不良的因素ACDE
  A、片剂硬度过大 B、干颗粒中含水量过多 C、疏水性润滑剂过量
  D、粘合剂过量 E、压片力过大
  23、崩解剂促进崩解的机理是ABCE
  A、产气作用 B、吸水膨胀 C、片剂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成分
  D、薄层绝缘作用 E、水分渗入,产生润湿热,使片剂崩解
  24、片剂中的药物含量不均匀主要原因是AC
  A、混合不均匀 B、干颗粒中含水量过多 C、可溶性成分的迁移
  D、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成分 E、疏水性润滑剂过量
  25、混合不均匀造成片剂含量不均匀的情况有以下几种ABD
  A、 主药量与辅料量相差悬殊时,一般不易均匀
  B、 主药粒子大小与辅料相差悬殊,极易造成混合不均匀
  C、 粒子的形态如果比较复杂或表面粗糙,一旦混匀后易再分离
  D、 当采用溶剂分散法将小剂量药物分散于大小相差较大的空白颗粒时,易造成含量均匀度不合格
  E、 水溶性成分被转移到颗粒的外表面造成片剂含量不均匀
  26、关于防止可溶性成分迁移正确叙述是ABDE
  A、 为了防止可溶性色素迁移产生“色斑”,最根本防止办法是选用不溶性色素
  B、 采用微波加热干燥时,可使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减少到最小到最小的程度
  C、 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片剂的含量均匀度
  D、 采用箱式干燥时,颗粒之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现象最为明显
  E、 采用流化(床)干燥法时,一般不会发生颗粒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有利于提高片剂的含量均匀度,但仍有可能出现色斑或花斑
  27、包衣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一些目的ABCD
  A、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 B、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
  C、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 D、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E、防止松片现象
  28、普通锅包衣法的机器设备主要构造包括ACE
  A、莲蓬形或荸荠形的包衣锅 B、饲粉器 C、动力部分
  D、推片调节器 E、加热鼓风及吸粉装置
  29、与滚转包衣法相比,悬浮包衣法具有如下一些优点ABCD
  A、 自动化程度高
  B、包衣速度快、时间短、工序少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C、整个包衣过程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无粉尘,环境污染小
  D、节约原辅料,生产成本较低
  E、对片芯的硬度要求不大
  30、包隔离层可供选用的包衣材料有BCDE
  A、 10%的甲基纤维素乙醇溶液
  B、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
  C、10%的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
  D、10%~15%的明胶浆
  E、30%~35%的阿拉伯胶浆
  31、在包制薄膜衣的过程中,除了各类薄膜衣材料以外,尚需加入哪些辅助性的物料ABCD
  A、增塑剂 B、遮光剂 C、色素 D、溶剂 E、保湿剂
  32、包肠溶衣可供选用的包衣材料有ABCD
  A、CAP B、HPMCP C、PVAP D、EudragitL E、PVP
  33、包胃溶衣可供选用的包衣材料有BDE
  A、CAP B、HPMC C、PVAP D、EudragitE E、PVP
  34、以下哪种材料为不溶型薄膜衣的材料BC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醋酸纤维素
  D、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纤维素(HPMCP) E、丙烯酸树脂II号
  35、在片剂中除规定有崩解时限外,对以下哪种情况还要进行溶出度测定ABCE
  A、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 B、与其他成分容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C、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 D、小剂量的药物
  E、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
  36、关于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BCDE
  A、 宜选用硬脂酸镁作润滑剂
  B、 宜选用滑石粉作润滑剂
  C、 处方中三种主药混合制粒压片出现熔融和再结晶现象
  D、 乙酰水杨酸若用湿法制粒可加适量酒石酸溶液
  E、 最好选用乙酰水杨酸适宜粒状结晶与其它两种主药的颗粒混合
  37、湿法制粒制备乙酰水杨酸片的工艺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CDE
  A、 粘合剂中应加入乙酰水杨酸量1%的酒石酸
  B、 可用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C、 应选用尼龙筛网制粒
  D、 颗粒的干燥温度应在50℃左右
  E、 可加适量的淀粉做崩解剂5
  【A型题】
  1.片剂生产中制颗粒目的是A
  A.减少片重差异 B.避免复方制剂中各成分间的配伍变化
  C.避免片剂硬度不合格 D.改善药物崩解 E.改善药物溶出
  2.片剂辅料中常用的崩解剂有A
  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滑石粉
  D.硬脂酸镁 E.淀粉浆
  3.下列物质中属粘合剂的有D
  A.氯仿 B.水 C.乙醇 D.胶浆 E.有色糖浆
  4.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普通片剂应在多长时间内崩解C
  A .60min B.40min C.30min D.15min E.10min
  5.按崩解时限检查法,薄膜衣片应在多长时间内崩解D
  A.20min B.30min C.50min D.60min E.70min
  6.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浸膏片应在多长时间内崩解B
  A.30min B.60min C.120min D.90min E.80min
  7.片剂辅料中,既能作填充剂,又能作粘合剂及崩解剂的是A
  A.淀粉 B.淀粉浆 C.糖粉 D.微晶纤维素 E.乙醇
  8.下列关于造成片剂崩解迟缓的原因叙述,哪点不正确?C
  A.粘合剂用量过多 B.粘合剂选用不当
  C.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多 D.崩解剂加入方法不当
  E.崩解剂选用不当
  9.不宜用粉末直接压片的药材是E
  A.贵重药材 B.含毒性成分药材 C.含挥发性成分较多药材
  D.含淀粉较多的药材 E.含纤维较多的药材
  10.片剂包衣目的不正确性的是D
  A.增加药物稳定性 B.改善片剂外观 C.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D.减少服药次数 E.便于识别
  11.片剂包糖衣的工序中,不加糖浆或胶浆的是E
  A.隔离层 B.粉衣层 C.糖衣层 D.有色糖衣层
  E.打光
  12.在片剂中,乳糖可作为下列哪类辅料C
  A.润滑剂 B.粘合剂 C.稀释剂 D.干燥粘合剂
  E.崩解剂
  13.单冲压片机调节药片硬度时应调节C
  A.下压力盘的高度 B.上压力盘的位置 C.上冲下降的位置
  D.下冲上升的位置 E.上下冲同时调节
  14.单冲压片机调节药片片重时应调节D
  A.下压力盘的高度 B.上压力盘的位置 C.上冲下降的位置
  D.下冲下降的位置 E.上下冲同时调节
  15.湿法制粒压片时,润滑剂加入的时间是C
  A.药物粉碎时 B.加粘合剂或润湿剂时 C.颗粒整粒时
  D.颗粒干燥时 E.制颗粒时
  16.含有大量挥发油药物片剂制备,应选用的吸收剂是A
  A.碳酸钙 B.糖粉 C.微晶纤维素 D.淀粉 E.糊精
  17.用羧甲基淀粉钠作片剂的崩解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B
  A.润湿作用 B.膨胀作用 C.溶解作用 D.毛细管作用
  E.产气作用
  18.泡腾崩解剂作用原理是E
  A.润湿作用 B.膨胀作用 C.溶解作用 D.毛细管作用
  E.产气作用
  19.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崩解剂的作用原理是B
  A.润湿作用 B.膨胀作用 C.溶解作用 D.毛细管作用
  E.产气作用
  20.属于水溶性润滑剂的是C
  A.水 B.乙醇 C.聚乙二醇 D.淀粉 E.滑石粉
  21.属于疏水性润滑剂的是E
  A.水 B.乙醇 C.聚乙二醇 D.淀粉 E.滑石粉
  22.属于水溶性润滑剂的是C
  A.水 B.乙醇 C.十二烷基硫酸镁 D.淀粉
  E.硬脂酸镁
  23.可用作片剂肠溶衣物料的是E
  A.淀粉 B.乙醇 C.羧甲基纤维素钠 D.丙烯酸树脂Ⅳ号
  E.丙烯酸树脂Ⅲ号
  24.银翘解毒片属于D
  A.提纯片 B.全粉末片 C.全浸膏片 D.半浸膏片
  E.以上均非
  25.淫羊藿片(心神宁片)属于C
  A.提纯片 B.全粉末片 C.全浸膏片 D.半浸膏片
  E.以上均非
  【B型题】
  [26~30]
  A.吸收剂 B.助流剂 C.崩解剂 D.润湿剂 E.粘合剂
  26.表面活性剂在片剂生产中作C
  27.碳酸氢钠与酒石酸在片剂生产中作C
  28.淀粉浆在片剂生产中作E
  29.淀粉在片剂生产中作A
  30.滑石粉在片剂生产中作B
  [31~35]
  A.包衣片 B.提纯片 C.全粉末片 D.半浸膏片
  E.全浸膏片
  31.淫羊藿片E
  32.蒲公英片D
  33.盐酸黄连素片B
  34.颅通定片C
  35.蒲公英薄膜片A
  [36~40]
  A.打光 B.糖衣层 C.有色糖衣层 D.粉衣层
  E.隔离层
  36.含有引湿性、易溶性或酸性药物的片剂需包E
  37.使片剂表面坚实光亮,且有防潮作用B
  38.川蜡在糖衣片中用于A
  39.不包隔离层的可直接包D
  40.包此层的目的是使片剂美观,便于识别。C
  [41~45]
  A.通过改善颗粒的润湿性,促进崩解 B.酶解作用
  C.产气作用 D.膨胀作用 E.毛细管作用
  41.干燥淀粉在片剂中的崩解作用主要是E
  42.碳酸氢钠与枸橼酸C
  43.羧甲基淀粉钠D
  44.表面活性剂A
  4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D6
  【A型题】
  1.下列关于丸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C
  A.适用于慢性病
  B.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剂型
  C.溶散、释放药物快
  D.操作不当易影响溶散、崩解
  E.成品难符合药品卫生标准
  2.丸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E
  A.水丸 B.蜜丸 C.糊丸 D.蜡丸 E.滴丸
  3.下列关于水丸特点叙述不当的是D
  A.可掩盖不良气味
  B.表面致密不易吸潮
  C.药物的均匀性及溶散时间不易控制
  D.成品质量容易控制
  E.溶散、显效慢
  4.下列不适宜作为水丸赋形剂的是C
  A.蒸馏水 B.黄酒 C.淀粉浆 D.米醋 E.药汁
  5.下列水丸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A
  A.起模→泛制成型→盖面→干燥→选丸→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B.起模→泛制成型→干燥→盖面→选丸→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C.泛制成型→干燥→选丸→盖面→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D.起模→泛制成型→盖面→选丸→于燥→包衣→打光→质捡→包装
  E.泛制成型→盖面→于燥→选丸→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6.制备防风通圣丸所用滑石粉的作用是D
  A.起模 B.成型 C.盖面 D.包衣 E.选丸
  7.水丸起模的操作过程是C
  A.将药粉加人逐渐泛制成成品
  B.加润湿剂逐渐泛制的过程
  C.将药粉制成直径0.5~1mm大小丸粒的过程
  D.使表面光洁的过程
  E.将成型的药丸进行筛选,除去大小不规则的丸粒的过程
  8.水丸盖面的目的是B
  A.使丸粒增大
  B.使丸粒表面光洁、致密、色泽均匀
  C.使丸粒崩解时限延长
  D.使丸粒崩解时限缩短
  E.使丸粒含菌量降低
  9.下列关于蜜丸制备叙述错误的是B
  A.药材经炮制粉碎成细粉后制丸
  B.药材经提取浓缩后制丸
  C.根据药粉性质选择适当的炼蜜程度
  D.根据药粉性质选择适当的合药蜜温
  E.炼蜜与药粉的比例一般是1:1~1:1.5
  10.下列指标,哪个是“中蜜”的炼制标准C
  A.蜜温105~115℃,含水量17%~20%,相对密度1.35
  B.蜜温114~116℃,含水量18%,相对密度1.35
  C.蜜温116~118℃,含水量14%~16%,相对密度1.37
  D.蜜温119~122℃,含水量10%,相对密度1.40
  E.蜜温126~128℃,含水量4%~6%,相对密度1.47
  11.下列关于炼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炼蜜时有嫩蜜、中蜜、老蜜三种规格
  B.中蜜炼蜜温度为116~118℃,并有“鱼眼泡”出现
  C.老蜜的相对密度为1.40
  D.嫩蜜的相对密度是1.37
  E.炼蜜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破坏酶,除杂质和增加粘性
  12.制大蜜丸炼蜜时,老蜜含水量是A
  A.&10% B.&12% C.10%~12% D.14%~16%
  E.&15%
  13.下列蜜丸的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为D
  A.物料准备→制丸条→分粒及搓圆→整丸→质检→包装
  B.物料准备→制丸块→搓丸→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C.物料准备→制丸块→分粒→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D.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干燥→整丸→质检→包
  E.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包装
  14.下列何物常作为手工制蜜丸的润滑剂B
  A.软肥皂与甘油的融合物
  B.蜂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
  C.药用乙醇
  D.石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
  E.蜂蜡与液体石蜡的融合物
  15.塑制法制备水蜜丸,当药粉的粘性适中时,蜜与水的用量比例正确的是C
  A.蜜:水=1:1 B.蜜:水=1:2 C.蜜:水=1:3 D.蜜:水=1:4
  E.蜜:水=1:5
  16.下列关于浓缩丸叙述中错误的是C
  A.浓缩丸又称药膏丸
  B.体积和服用剂量减小
  C.与水丸比卫生学检查更难达标
  D.可以水、蜂蜜、蜜水为赋形剂制丸
  E.吸潮性较强,包装时必须注意密封防潮
  17.现行药典中规定,大蜜丸、小蜜丸含水量不得超过E
  A.8.0% B.9.0% C.10.0% D.12.0% E.15.0%
  18.在下列制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C
  A.水丸 B.蜜丸 C.滴丸 D.浓缩丸 E.糊丸
  19.在下列制剂中疗效发挥最慢的剂型是E
  A.水丸 B.蜜丸 C.滴丸 D.浓缩丸 E.糊丸
  20.制备蜡丸时用的辅料为A
  A.蜂蜡 B.石蜡 C.液体石蜡 D.川白蜡 E.地蜡
  21.下列丸剂中不能用泛制法制备的是B
  A.水丸 B.蜜丸 C.水蜜丸 D.浓缩丸 E.糊丸
  22.下列不需要检查溶散时限或崩解时限的丸剂是C
  A.水丸 B.小蜜丸 C.大蜜丸 D.浓缩丸 E.糊丸
  23.下列不需要进行水分检测的丸剂是E
  A.水丸 B.蜜丸 C.浓缩水蜜丸 D.糊丸 E.蜡丸
  24.下列关于滴丸叙述错误的是D
  A.由滴制法制成的一种球状固体制剂
  B.难溶性药物以微细晶体存在于基质中
  C.基质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之分
  D.生物利用度高但剂量不准确
  E.量大的液体药物可形成固态乳剂存在于基质中
  25.滴丸制备中固体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为D
  A.药物与基质形成络合物 B.形成固态凝胶 C.形成固态乳剂
  D.形成固体溶液 E.形成微囊
  26.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A
  A.药物的重量 B.液滴的大小 C.冷却剂的温度
  D.液滴与冷凝液的密度差 E.液滴与冷却剂的亲和力
  27.下列哪一项对滴丸圆整度无影响B
  A.滴丸单粒重量 B.滴管的长短 C.液滴与冷却液的密度差
  D.液滴与冷却剂的亲和力 E.冷却方式
  28.下列物质一般不作为滴丸冷凝液的是C
  A.液体石蜡 B.二甲基硅油 C.聚乙二醇 D.乙醇 E.水
  29.以水溶性强的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却剂E
  A.水 B.乙醇 C.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
  D.煤油与乙醇的混合物 E.甲基硅油
  30.下列滴丸冷却剂具备的条件不包括D
  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 B.对人体无害、不影响疗效
  C.有适宜的粘度 D.脂溶性强 E.有适宜的相对密度
  【B型题】
  [31~34]
  A.水 B.药汁 C.蜜水 D.醋 E.酒
  31.粘性较强的药粉泛丸宜选用E
  32.粘性适中,无特殊要求的药粉泛丸宜用A
  33.入肝经消癖止痛的处方泛丸宜用D
  34.含有纤维性药材、新鲜药材的处方泛丸宜制成B
  [35~38]
  A.泛制丸 B.塑制丸 C.滴制丸 D.浓缩丸
  E.压制丸
  35.药物细粉以适宜液体为粘合剂泛制成的小球形制剂A
  36.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人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成的制剂C
  37.药物细粉以适宜粘合剂混合制成的丸块,经制丸机制成的丸剂B
  38.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浸膏,与适宜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蜂蜜或蜜水为赋形剂制成的丸剂D
  [39~42]
  A.水丸 B.蜜丸 C.滴丸 D.糊丸 E.蜡丸
  39.一般不含其他附加剂,实际含药量较高的剂型为A
  40.溶散迟缓,可延缓药效的剂型为D
  41.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剂型为C
  42.体内不溶散,仅缓缓释放药物的剂型为E
  [43~46]
  A.嫩蜜,温蜜和药 B.中蜜,温蜜和药 C.中蜜,热蜜和药
  D.老蜜,温蜜和药 E.老蜜,热蜜和药
  43.处方中含较多粉性药材,粘性适中的药材,制蜜丸时宜用C
  44.处方中树脂类、胶类药材所占比例较大,制蜜丸时宜用A
  45.处方中矿物药、纤维性强的药物含量较大,制蜜丸时宜用E
  46.处方中药粉粘性适中,但含有芳香挥发性药物,制蜜丸时宜用B
  [47~50]
  A.9.0% B.10.0% C.12.0% D.15.0% E.16.0%
  47.现行药典中规定大蜜丸含水量不得超过D
  48.现行药典中规定浓缩蜜丸含水量不得超过D
  49.现行药典中规定,水丸含水量不得超过A
  50.现行药典规定浓缩水蜜丸含水量不得超过C
  [51~54]
  A.泛制法 B.塑制法 C.泛制法或塑制法 D.滴制法
  E.用蜂蜡塑制法
  51.制备滴丸可用D
  52.制备水丸可用A
  53.制备大蜜丸可用B
  54.制备糊丸可用C
  [55~58]
  A.嫩蜜 B.中蜜 C.老蜜 D.蜂蜜 E.炼制蜜
  55.在炼制过程中出现鱼眼泡可判断为B
  56.两指分开指间拉出长白丝可判断为C
  57.可用于富含纤维及质地疏松的药粉制丸C
  58.可杀死微生物,破坏酶7
  【A型题】
  l.下列关于膜剂的叙述那条是错误的D
  A.膜剂是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B.膜剂的大小与形状可根据临床需要及用药部位而定
  C.膜剂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给药途径应用
  D.膜剂载药量大,适用于剂量较大的中药复方制成膜剂
  E.膜剂可采用不同的成膜材料及辅料,制成速效或缓释膜剂。
  2.下列膜剂的成膜材料中,其成膜性、抗拉强度、柔韧性、吸湿性及水溶性最好的为D
  A.羧甲基纤维素钠 B.玉米朊 C.阿拉伯胶 D.聚乙烯醇
  3.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不包括E
  A.明胶 B.聚乙烯醇 C.白及胶 D.羧甲基纤维素钠
  E.甘油
  4.山梨醇在膜剂中起的作用是A
  A.增塑剂 B.着色剂 C.遮光剂 D.填充剂 E.矫味剂
  5.膜剂的质量要求检查项中不包括的是B
  A.外观性状 B.熔融时间 C.微生物限度 D.重量差异
  E.含量均匀度
  6.下列关于丹剂的叙述正确的是B
  A.丹剂系指汞与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炼制而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有机汞化合物制剂
  B.丹剂系指汞与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炼制而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汞化合物制剂
  C.丹剂主要用于中医外科和中医内科
  D.大活络丹、仁丹、玉枢丹都是丹剂
  E.丹剂具有提脓、去腐、生肌燥湿、杀虫、抗衰老等功用
  7.升丹的主要成分是A
  A.氧化汞 B.三氧化二砷 C.氯化汞 D.氯化亚汞
  E.硫化汞
  8.降丹的主要成分是C
  A.氧化汞 B.三氧化二砷 C.氯化汞 D.氯化亚汞
  E.硫化汞
  9.有关露剂的叙述错误的是D
  A.露剂系指芳香性植物药材经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内服澄明液体制剂
  B.露剂也称药露
  C.需调节适宜的pH
  D.不能加人防腐剂
  E.属溶液型液体药剂
  10.以下各制剂定义中错误的是B
  A.糕剂系指药材细粉与米粉、蔗糖蒸制而成的块状制剂
  B.茶剂是指含茶叶的药材提取物用沸水其泡服或煎服的制剂
  C.锭剂系指将药材细粉加适宜粘合剂制成不同形状的固体制
  D.钉剂系指药材细粉与糯米粉混匀后加水、加热制成软材,按要求分剂量后,搓成细长而两端尖锐(或锥形)的外用固体制剂
  E.灸剂系指艾叶捣碾成绒状,加入药材或不加入药材,制成专供熏灼穴位或体表患处的外用固体制剂
  11.膜剂的厚度,一般约为D
  A.0.1mm B.0.5mm C.1mm D.0.1~1mm E.0.5~1mm
  12.由PVA17―88所表达信息的是B
  A.成膜材料的醇解度是17%
  B.成膜材料的醇解度是88%
  C.成膜材料的醇解度是17%~88%
  D.成膜材料的水解度是17%
  E.成膜材料的水解度是88%
  13.由PVA17―88所表达信息的是
  A.成膜材料的平均聚合度为A
  B.成膜材料的平均聚合度为1700
  C.成膜材料的平均聚合度为17~88
  D.成膜材料的平均聚合度为17
  E.成膜材料的平均聚合度为88
  14.下列不是膜附加剂的是D
  A.表面活性剂 B.增塑剂 C.遮光剂 D.增粘剂
  E.填充剂
  15.下列有关丹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E
  A.配料→封口→坐胎→烧炼→收丹→去火毒
  B.配料→烧炼→坐胎→封口→收丹→去火毒
  C.配料→坐胎→烧炼→封口→收丹→去火毒
  D.配料→收丹→坐胎→封口→烧炼→去火毒
  E.配料→坐胎→封口→烧炼→收丹→去火毒
  16.下列有关茶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药材须适当粉碎 B.必须含有茶叶 C.茶剂有茶块也袋泡茶
  D.袋泡茶的内包装是耐热材料制成的滤纸袋
  E.制备茶块需要加面粉糊
  17.下列属于茶剂赋形剂的是C
  A.蜂蜜 B.蜂蜡 C.面糊 D.石蜡 E.虫白蜡
  18.下列有关膜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A
  A.成膜浆液配制→加药(脱泡)→涂膜→干燥、灭菌→分剂量、包装
  B.成膜浆液配制→加药(脱泡)→干燥、灭菌→涂膜→分剂量、包装
  C.成膜浆液配制→涂膜→加药(脱泡)→干燥、灭菌→分剂量、包装
  D.成膜浆液配制→加药→脱泡→干燥、灭菌→分剂量、包装
  E.成膜浆液配制→加药(脱泡)→涂膜→分剂量、包装
  19.祖国医学认为丹剂不具有的功用是C
  A.提脓 B.去腐 C.生津 D.生肌 E.燥湿
  20.下列药物属于丹剂的是D
  A.玉枢丹 B.九一丹 C.紫雪丹 D.三仙丹
  E.大活络丹
  21.以糯米粉为赋形剂,制成的锥形固体,多用于中医肛肠科治疗瘘管及溃疡性疮疡制剂称为E
  A.栓剂 B.条剂 C.线剂 D.棒剂 E.钉剂
  22.药材借助某些易燃物质,经燃烧产生的烟雾而杀虫、灭菌和预防、治疗疾病的外用制剂称为E
  A.艾条 B.艾卷 C.艾柱 D.艾头 E.烟熏剂
  23.红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
  A.Hg2Cl2 B.HgCl2 C.Hg0 D.NaCl E.HgNO3
  24.除药效外,还具有机械引流、结扎作用的外用制剂是C
  A.栓剂 B.条剂 C.线剂 D.棒剂 E.钉剂
  25.三仙丹又称B
  A.白矾 B.红粉 C.轻粉 D.白降丹 E.氯化汞
  26.用铁砂吸附药材的提取物后制得的外用剂型是B
  A.糕剂 B.熨剂 C.锭剂 D.棒剂 E.钉剂
  27.在桑皮纸捻上用面糊粘附药粉制成,用来引流脓液、拨毒去腐、生肌敛口的外用制剂是A
  A.条剂 B.熨剂 C.锭剂 D.棒剂 E.钉剂
  28.将适宜药材削成圆锥体,再浸以他药提取液制成,具有腐蚀、收敛等作用,通常用于眼科外用固体制剂是D
  A.条剂 B.熨剂 C.锭剂 D.棒剂 E.钉剂
  29.药粉加适宜的粘合剂经塑制、干燥而成,用时研细内服或外用的制剂是C
  A.条剂 B.熨剂 C.锭剂 D.棒剂 E.钉剂
  30.药粉与米粉、蔗糖蒸制而成,常用于小儿慢性消化不良的块状制剂是A
  A.糕剂 B.熨剂 C.锭剂 D.棒剂 E.钉剂
  【B型题】
  [31~34]
  A.成膜材料 B.增塑剂 C.遮光剂 D.抗氧剂
  E.填充剂
  31.乙二醇在膜剂中用作B
  32.二氧化钛在膜剂中用作C
  33.PVA在膜剂中用作A
  34.白及胶在膜剂中用作A
  [35~38]
  A.膜剂 B.条剂 C.灸剂 D.熨剂 E.棒剂
  35.以艾叶为原料制成C
  36.需要制备溶浆液A
  37.有引流脓液、拔毒去腐作用B
  38.具有活血通络发散风寒作用D
  [39~42]
  A.丹剂 B.钉剂 C.茶剂 D.露剂 E.锭剂
  39.汞与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炼制而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汞化合物制剂。A
  40.含茶或不含茶的药材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制剂C
  41.药材细粉与糯米粉混匀后加水、加热制成软材,按要求分剂量后,搓成细长而两端尖锐(或锥形)的外用固体制剂B
  42.芳香性植物药材经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内服澄明液体制剂D
  [43~46]
  A.淀粉 B.艾叶 C.面粉糊 D.桑皮纸 E.糯米粉
  43.制备糕剂常用E
  44.制备茶块常用C
  45.制备灸剂常用B
  46.制备条剂常用D
  [47~50]
  A.豆磷脂 B.甜叶菊糖苷 C.淀粉 D.桑皮纸
  E.二氧化钛
  47.膜剂常用的填充剂是C
  48.膜剂常用的矫味剂是B
  49.膜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是A
  50.膜剂常用的遮光剂是E8
  1.下列哪种物质是栓剂的水溶性基质:
  A.可可豆脂
  B.脂肪酸甘油酯类
  C.椰油酯
  D.聚乙二醇
  E.棕榈酸酯
  (答案:D)
  2.下列哪种物质是栓剂的油溶性基质:
  A.可可豆脂
  B.聚乙二醇
  C.甘油明胶
  D.吐温61
  E.普朗尼克
  (答案:A)
  3.下列哪种物质能增加可可豆脂的可塑性:
  A.樟脑
  B.羊毛脂
  C.水合氯醛
  D.蜂蜡
  E.苯酚
  (答案:B)
  4.下列哪种物质能降低可可豆脂的熔点:
  A.蜂蜡
  B.聚山梨酯
  C.樟脑
  D.硅胶
  E.单硬脂酸铝
  (答案:C)
  5.关于可可豆脂的叙述,哪项错:
  A.为天然来源的优良栓剂基质
  B.在常温下为黄白色固体
  C.性质稳定无刺激性
  D.加热至℃时即开始软化
  E.熔点为30~35℃,在体温时能熔化
  (答案:D)
  6.关于甘油明胶的叙述,哪项错:
  A.制成栓剂溶解速度较快
  B.常用以制备阴道栓剂
  C.在干燥环境中易失水
  D.易滋生真菌等微生物
  E.不宜与鞣酸、重金属盐等配伍
  (答案:A)
  7.下列不属于栓剂制备方法的是:
  A.滴制成型
  B.手工成型
  C.挤压成型
  D.模制成型
  E.自动模制机器成型
  (答案:A)
  8.肛门栓剂的最佳用药部位为:
  A.距肛门约2cm
  B.距肛门约5cm
  C.距肛门约4cm
  D.距肛门约3cm
  E.距肛门约6cm
  (答案:A)
  9.肛门栓剂与吸收无关的因素为:
  A.药物的溶解度
  B.基质的性质
  C.药物的脂溶性
  D.栓剂的基质量
  E.药物的解离度
  (答案:D)
  10.下列哪一个符号表示置换价:
  (答案:C)
  11.栓剂置换价的正确表述是
  A.同体积不同基质的重量之比
  B.同体积不同主药的重量之比值
  C.主药重量和基质重量的比
  D.主药的体积与同重量基质的体积之比值
  E.药物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重量之比值
  (答案:E)
  12.膜剂的成膜材料是:
  A.聚乙稀醇
  B.聚维酮
  C.乙基纤维素
  D.甲基纤维素
  E.羧甲基淀粉钠
  (答案:A)
  13.下列关于膜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A.含量准确
  B.仅适用于剂量小的药物
  C.成膜材料用量较多
  D.起效快且可控速释药
  E.配伍变化少
  (答案:C)
  14.膜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A.完整光洁
  B.色泽均匀
  C.无明显气泡、
  D.重量差异限度符合规定
  E.抗拉强度大
  (答案:E)
  15.制备膜剂的方法为:
  A.研磨法
  B.溶解法
  C.热塑法
  D.泛制法
  E.滴制法
  (答案:C)
  16.有关注射剂特点的叙述,哪项错?
  A.作用迅速可靠
  B.使用方便
  C.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D.可发挥局部定位的作用
  E.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
  (答案:B)
  17.除哪项外,均是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A.无菌
  B.无热原
  C.渗透压要求与血液相等
  D.所有注射液应澄明
  E.安全与稳定
  (答案:D)
  18.用于皮试,剂量0.2ml以下,供
  A.静脉注射
  B.皮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肌肉注射
  E.穴位注射
  (答案:B)
  19.注射剂的pH值应为:
  A.4.5~5.5
  B.5.5~7.5
  C.7.5~8.5
  D.6~8
  E.4~9
  (答案:E)
  20.除哪项外,均可作注射剂的溶剂:
  A.注射用水
  B.茶油或麻油
  C.乙醇
  D.氯仿
  E.聚乙二醇
  (答案:D)
  21.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注射剂的溶剂:
  A.甘油
  B.乙醇
  C.注射用水
  D.注射用油
  E.二甲基亚砜
  (答案:A)
  22.注射用青霉素粉针剂,临用前应加入:
  A.蒸馏水
  B.注射用水
  C.去离子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纯化水
  (答案:D)
  23.在注射剂中具有局部止痛和抑菌双重作用的附加剂是
  A.盐酸普鲁卡因
  B.盐酸利多卡因
  C.苯酚
  D.苯甲醇
  E.苯甲酸
  (答案:E)
  24.在某注射液中加入焦亚硫酸钠,其作用为:
  A.抑菌剂
  B.抗氧剂
  C.止痛剂
  D.络合剂
  E.乳化剂
  (答案:B)
  25.在制剂中作为金属离子络合剂使用的是:
  A.碳酸氢钠
  B.氯化钠
  C.焦亚硫酸钠
  D.氢氧化钠
  E.依地酸二钠
  (答案:E)
  26.保持注射液稳定性的首选措施是:
  A.调节pH值
  B.加入抗氧剂
  C.加入抑菌剂
  D.加入增溶剂
  E.加入稳定剂
  (答案:A)
  27.除哪项外,均为注射剂中常用的pH调节剂:
  A.枸椽酸
  B.苯甲酸
  C.盐酸
  D.氢氧化钠
  E.磷酸二氢钠
  (答案:B)
  28.注射量超过多少ml的注射液,添加抑菌剂必须特别审慎:
  B.10ml
  D.50ml
  E.100ml
  (答案:A)
  29.制剂生产中使用广泛而且作用可靠的灭菌方法是
  A.湿热灭菌法
  B.气体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辐射灭菌法
  E.干热灭菌法
  (答案:A)
  30.注射剂的等渗调节剂应选用:
  A.硼酸
  B.盐酸
  C.苯甲醇
  D.碳酸钠
  E.氯化钠
  (答案:E)
  31.已没有任何活菌存在为
  A.无菌
  B.灭菌
  C.消毒
  D.除菌
  E.防腐
  (答案:A)
  32.全部杀灭所有细菌和芽胞指
  A.除菌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消毒
  (答案:B)
  33.以滤过法达到药液中无任何活菌和死菌指
  A.无菌
  B.除菌
  C.消毒
  D.灭菌
  E.防腐
  (答案:B)
  34.表面灭菌常用
  A.紫外线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热压灭菌法
  D.γ射线灭菌法
  E.湿热灭菌法
  (答案:A)
  35.无菌操作室空气用
  A.热压灭菌法
  B.γ射线灭菌法
  C.甲醛薰蒸灭菌法
  D.干热灭菌法
  E.湿热灭菌法
  (答案:C)
  36.流通蒸汽灭菌的温度为:
  A.11°C
  B.115°C
  C.150°C
  D.100°C
  E.80°C
  (答案:D)
  37.煮沸灭菌法通常煮沸:
  A.10~min
  B.~30min
  C.30~60min
  D.60~80min
  E.80~100min
  (答案:C)
  38.可以选用干热灭菌法的有:
  A.塑料容器
  B.金属制品
  C.橡胶塞
  D.蛋白多肽类药物
  E.抗生素
  (答案:B)
  39.玻璃安瓿灭菌用
  A.50°C,半小时以上
  B.160-170°C,2~4小时
  C.60-80°C,1小时
  D.100°C,45分钟
  E.100°C,30分钟
  (答案:B)
  40.油脂性的基质的灭菌方法可选用
  A.热压灭菌
  B.干热灭菌
  C.气体灭菌
  D.紫外线灭菌
  E.流通蒸汽灭菌
  (答案:B)
  41.使用热压灭菌器灭菌时所用的蒸汽是
  A.过热蒸汽
  B.饱和蒸汽
  C.不饱和蒸汽
  D.湿饱和蒸汽
  E.流通蒸汽
  (答案:B)
  42.使用热压菌器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灭菌时间必须从升温时开始计算
  B.灭菌完毕后应放出器内蒸汽,使压力逐渐降至零
  C.锅内压力与大气压相等后缓缓打开灭菌器
  D.必须使用饱和水蒸汽
  E.必须将灭菌器内的空气排除
  (答案:A)
  43.使微粒在空气中移动但不沉降和积蓄的方法称为
  A.气体灭菌法
  B.空调净化法
  C.层流净化法
  D.无菌操作法
  E.旋风分离法
  (答案:C)
  44.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是通过控制生产场所中哪一项:
  A.空气中的尘粒浓度
  B.空气细菌污染水平
  C.保持适宜的温度
  D.保持适宜的湿度
  E.以上均控制
  (答案:E)
  45.关于空气洁净度的洁净级别不包括:
  A. 100级
  B. B.1000级
  C. C.10000级
  D. D.100000级
  E. E.300000级
  (答案:B)
  46.大体积(&50ml)注射液过滤和灌封生产区的洁净度要求为:
  A.100000级
  B.1000级
  C.10000级
  D.100级
  E.300000级
  (答案:D)
  47.对层流净化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A.可避免不同药物粉末交叉污染
  B.空调净化优于层流净化
  C.外界空气经过净化,无尘埃粒子带入室内
  D.新脱落的粒子可按层流方向带走
  E.即可调节室内温度又可调节室内湿度
  (答案:B)
  48.静脉滴注用注射液的灭菌应选择下列哪种方法灭菌:
  A.干热灭菌法
  B.滤过除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热压灭菌法
  E.化学灭菌法
  (答案:D)
  49.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其其致热活性中心是:
  A.蛋白质
  B.多糖
  C.磷脂
  D.核糖核酸
  E.脂多糖
  (答案:E)
  50.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通过一般滤器
  B.可溶于水
  C.具有挥发性
  D.能被强酸强碱破坏
  E.具有耐热性
  (答案:C)
  51.下述关于除去热原方法的错误叙述为
  A.普通除菌滤器不能滤除热原
  B.可用微孔滤膜除去热原
  C.普通灭菌方法不能破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密薄膜光学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