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视频早上7点左右PH6.8下午高到9.6水质正常吗?需要什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pH 值的变化特征.pdf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pH 值的变化特征.pdf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10:45:3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pH 值的变化特征.pdf
官方公共微信养殖户如何调控南美白对虾塘水质的理化因子?
养殖户如何调控南美白对虾塘水质的理化因子?
俗话说:“养殖先养水”,水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关系到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养殖过程中对水质进行调控显得十分重要。水体环境中对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理化因子主要有pH、溶氧、氨氮、硫化物(硫化氢)、亚硝酸盐等,而这些因子随着水温的变化、饵料的投喂以及水生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在不断地变化,想获得好的效益必须控制好这些理化因子。一、pH值水体酸碱度pH值高低如何判断?较高、较低有何危害?1、一天中池水pH值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强弱有高低变化。一般pH值最高在下午2-3点左右,pH值最低在凌晨2-4点。上下午pH值一般相差0.5左右。水质变坏时,pH值变化较早就是一个警示。2、养殖水体pH值淡水6.5-8.5,海水7.0-8.5。如果pH值过高易腐蚀对虾鳃组织,pH值9.2-9.3等以上要引起重视;早上表层水pH值超过9.0要注意,下午表层水超过9.5则特高,最好低于9.0的天数维持要长。表层水pH值7.3以下一般可认为是低的,池底水pH值有时可能低于7.0。pH值下降使对虾血液中pH值也会下降,导致减少其血液运输氧的功能,易造成对虾呼吸困难。所以有时池水溶氧不低,而池底酸化,pH值低后也易浮头,甚至增氧机一停还是“照浮不误”,这就是我们强调养虾先养水,养水先改底的理由。3、一般表层水pH值大于底层。如果表层和底层PH的差异大于0.5-1,提示可能底质变坏或者水体有问题。水体pH值偏高原因:滋生大量消耗水中二氧化碳的藻类,或不正当使用某些消毒剂。水体pH值偏低原因一:藻类、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水中含大量酸性气体,藻类老化或因虾排泄物及残饵过多,池底有机物腐败而降低,池底酸化。对策:适量排换水,引入pH值高的良好水源,可泼洒生石灰5-10公斤/亩,调高酸碱度,4-5天后可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以上处理期间增氧机下午、下半夜要常开不停。原因二:水体清瘦,缺乏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藻类。二、影响池水中溶氧量的因素1、天气、日夜因素:白天较晚上溶氧多;阴雨天较晴天少。2、水温、气温因素:池水中的溶解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炎热夏季。3、藻类因素:水较肥时,藻类数量较多(水色较浓),其晚上呼吸作用耗较多氧。4、浮游动物因素:浮游动物越多耗氧越多,特别是池水变“红”枝角类红虫较多或水变清轮虫、桡足类、枝角类大量繁殖时。5、有机物分解生化耗氧,其他化学反应耗氧,细菌耗氧。6、养殖密度、个体大小因素:养殖动物数量越多耗氧越多;个体增大,耗氧增多。7、水质底质因素:氧化水中硫化氢、氨、亚硝酸盐需耗一部分氧气(细菌等),水质坏耗氧多。底质好坏影响溶氧较大,池底淤泥越深越黑,有机物(虾粪便和残饵等)越多,耗氧越多。据泰国研究文献报导:底质不好时,夜间对虾养殖池底质耗氧甚至可占溶氧的50-70%!浮游生物(藻类、浮游动物、细菌)占20-45%,而养殖动物耗氧只占5%左右。所以养虾在于养水,养水在于养底。三、氨氮、硫化物(硫化氢)、亚硝酸盐水体氨氮、硫化物(硫化氢)、亚硝酸盐浓度以不超过多少为宜?根据渔业水质标准(总氨氮≤0.2mg/L)时不会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繁殖。非离子氨浓度在0.02—0.06mg/L时对水产养殖动物有轻度毒性,生长性能下降。根据养殖试验和走访实践建议,仅供参考:养殖前期,氨氮要低于0.2mg/L,亚硝酸盐要低于0.05mg/L;养殖中期,氨氮要低于0.3-0.4mg/L,亚硝酸盐要低于0.05mg/L或0.1mg/L;养殖后期,氨氮要低于0.4或0.5mg/L,亚硝酸盐要低于0.1mg/L。硫化物(硫化氢)浓度要低于0.01mg/L。在这三个指标中,二个或三个同时超标时,毒害可能会超过单个超标对养殖动物的毒害,同时还与溶氧、pH值等密切相关。氨氮与pH值、硫化物(硫化氢)与PH值有何关系?1、若氨氮浓度较高,而pH值越高的话,那么氨氮(非离子氨气)的毒性会增大。pH值在7以下,非离子氨气含量可忽略不计;温度越高,非离子氨气含量越高。例如:pH=8时,有毒非离子氨占氨氮含量的5.5%(25摄氏度)、7.5%(度);pH=8.5时,有毒性的非离子氨占氨氮含量的15%(25度)、20%(30度);pH=9.0时,有毒性的非离子氨占氨氮含量的36%(25度)、45%(30度);pH=9.5时,有毒性的非离子氨占氨氮含量的64%(25度)、72%(30度)。2、硫化物通常以无毒性的一价硫氢根离子和有毒性的硫化氢二种形式存在,pH值越低,硫化物的毒性越大。当pH=9时,约99%的硫化物以无毒性的离子存在,毒性小;当pH=7时,无毒性的一价硫氢根离子与有毒性的硫化氢各占50%;当pH=5时,约99%的硫化物以硫化氢形式存在,毒性很大。氨氮超标氨氮来源:虾粪便、剩食分解、池底淤泥腐败物、藻类浮游动物等生物尸体、人工施肥等等。可能原因:增氧机开的时间少或设施不够、饲料投食量太大或存在剩余饲料、清整池底淤泥工作未做好、生物制剂用得少等。亚硝酸盐超标亚硝酸盐是在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生生物的排泄物的积累、定期使用消毒剂,把有害的细菌和有益菌统统杀灭,氧气供应不足,造成大量氨态氮在硝化过程中受阻。形成养殖过程中氨、亚硝酸含量过高。由于硝化过程缓慢,使得氨积累不能有效的分解,中后期亚硝酸盐成为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养殖的中后期亚硝酸普遍偏高。这种情况阴雨天气、养殖后期比较常见;或者不恰当时间使用化学消毒剂将硝化细菌等微生物通通杀灭,而硝化细菌功能在于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消过后造成亚硝酸盐集聚。对策:当亚硝酸盐偏高时处理的方法是:①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使池水有充分的溶氧,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②使用活性碳,每亩2~4公斤。 ③泼洒沸石粉亩用15~20千克。④必要时可先适量排换水,使用“底巧+菌克27”或水质解毒保护剂,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或同时使用硝化细菌生物制剂“硝诺”。最好撒颗粒型增氧剂入池底缓释氧气;处理期间增氧机不能停止。平时多用生物制剂“利生素”、“光合细菌”、“强效EM”,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间接增加溶氧;平时多用底质改良剂。硫化物(硫化氢)超标来源:淤泥中硫酸盐、有机物粪便残饵蛋白质、生物尸体等在缺氧条件下由厌氧菌转化为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对策:排换适量池水,增氧机多开;若PH值低于7.3,可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降低硫化氢毒性,用之前最好确认池水氨氮不高;可采取沸石粉+钢铁炉渣+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一起施用(生石灰4天后)。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含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如何转化含氮有机物(粪便等)在水中耗氧的异氧菌作用下形成氨氮(铵离子和氨气);氨氮在亚硝酸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耗氧的硝酸菌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硝酸盐可以在反硝酸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然后曝气进入空气中。上述转化反应在正常水质条件下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其中氧气起至关重要作用。氧气充足情况下,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会降低,毒性减小。为什么养殖后期亚硝酸盐容易超标?1、养殖后期饲料量基数大,粪便多、氮源多,含氮有机物多,底质易不好,溶氧易不足有关(哪怕是几个小时)。2、与亚硝酸菌、硝酸菌的繁殖时间不同有关,易造成亚硝酸盐积聚。亚硝酸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为18分钟一个世代,而硝酸菌为18小时一世代。所以从氨氮转化到亚硝酸盐的时间不长,亚硝酸盐可以3-4天达到高峰浓度;而从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的时间比较长,亚硝酸盐的有效分解需要12天甚至更长时间。3、与后期气温易陡降有关。温度对水体硝化作用有较大影响,硝酸菌在温度变低时,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
征稿啦!!!
本公众号诚征水产原创稿件,邀请您分享养殖经验、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水产人的酸甜苦辣等等不限形式与内容。欢迎广大水产人踊跃投稿!拒绝抄袭及已发表稿件。
稿件采用后,我们会以赠送平台广告位或稿费或其他形式进行酬谢。
投稿请加微信:xrxsyy,注明投稿,谢谢
负责水产行业物联网设备的企业应用及经销商拓展,物联网设备包含:便携水质检测仪、在线水质监测仪、渔机智能控制器、便携水下摄像头等。
关注“帮邦水产”服务号,进入微店了解养殖设备详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养殖户如何调控南美白对虾塘水质的理化因子?
水体酸碱度pH值高低如何判断?较高、较低有何危害?
1、一天中池水pH值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强弱有高低变化。一般pH值最高在下午2-3点左右,pH值最低在凌晨2-4点。上下午pH值一般相差0.5左右。水质变坏时,pH值变化较早就是一个警示。
2、养殖水体pH值淡水6.5-8.5,海水7.0-8.5。如果pH值过高易腐蚀对虾鳃组织,pH值9.2-9.3等以上要引起重视;早上表层水pH值超过9.0要注意,下午表层水超过9.5则特高,最好低于9.0的天数维持要长。表层水pH值7.3以下一般可认为是低的,池底水pH值有时可能低于7.0。pH值下降使对虾血液中pH值也会下降,导致减少其血液运输氧的功能,易造成对虾呼吸困难。所以有时池水溶氧不低,而池底酸化,pH值低后也易浮头,甚至增氧机一停还是“照浮不误”,这就是我们强调养虾先养水,养水先改底的理由。
3、一般表层水pH值大于底层。如果表层和底层PH的差异大于0.5-1,提示可能底质变坏或者水体有问题。
水体pH值偏高
原因:滋生大量消耗水中二氧化碳的藻类,或不正当使用某些消毒剂。
水体pH值偏低
原因一:藻类、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水中含大量酸性气体,藻类老化或因虾排泄物及残饵过多,池底有机物腐败而降低,池底酸化。
展开剩余82%
对策:适量排换水,引入pH值高的良好水源,可泼洒生石灰5-10公斤/亩,调高酸碱度,4-5天后可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以上处理期间增氧机下午、下半夜要常开不停。
原因二:水体清瘦,缺乏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藻类。
二、影响池水中溶氧量的因素
1、天气、日夜因素:白天较晚上溶氧多;阴雨天较晴天少。
2、水温、气温因素:池水中的溶解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炎热夏季。
3、藻类因素:水较肥时,藻类数量较多(水色较浓),其晚上呼吸作用耗较多氧。
4、浮游动物因素:浮游动物越多耗氧越多,特别是池水变“红”枝角类红虫较多或水变清轮虫、桡足类、枝角类大量繁殖时。
5、有机物分解生化耗氧,其他化学反应耗氧,细菌耗氧。
6、养殖密度、个体大小因素:养殖动物数量越多耗氧越多;个体增大,耗氧增多。
7、水质底质因素:氧化水中硫化氢、氨、亚硝酸盐需耗一部分氧气(细菌等),水质坏耗氧多。底质好坏影响溶氧较大,池底淤泥越深越黑,有机物(虾粪便和残饵等)越多,耗氧越多。据泰国研究文献报导:底质不好时,夜间对虾养殖池底质耗氧甚至可占溶氧的50-70%!浮游生物(藻类、浮游动物、细菌)占20-45%,而养殖动物耗氧只占5%左右。所以养虾在于养水,养水在于养底。
三、氨氮、硫化物(硫化氢)、亚硝酸盐
水体氨氮、硫化物(硫化氢)、亚硝酸盐浓度以不超过多少为宜?
根据渔业水质标准(总氨氮≤0.2mg/L)时不会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繁殖。非离子氨浓度在0.02—0.06mg/L时对水产养殖动物有轻度毒性,生长性能下降。根据养殖试验和走访实践建议,仅供参考:
养殖前期,氨氮要低于0.2mg/L,亚硝酸盐要低于0.05mg/L;
养殖中期,氨氮要低于0.3-0.4mg/L,亚硝酸盐要低于0.05mg/L或0.1mg/L;养殖后期,氨氮要低于0.4或0.5mg/L,亚硝酸盐要低于0.1mg/L。硫化物(硫化氢)浓度要低于0.01mg/L。在这三个指标中,二个或三个同时超标时,毒害可能会超过单个超标对养殖动物的毒害,同时还与溶氧、pH值等密切相关。
氨氮与pH值、硫化物(硫化氢)与PH值有何关系?
1、若氨氮浓度较高,而pH值越高的话,那么氨氮(非离子氨气)的毒性会增大。pH值在7以下,非离子氨气含量可忽略不计;温度越高,非离子氨气含量越高。例如:
pH=8时,有毒非离子氨占氨氮含量的5.5%(25摄氏度)、7.5%(度);
pH=8.5时,有毒性的非离子氨占氨氮含量的15%(25度)、20%(30度);
pH=9.0时,有毒性的非离子氨占氨氮含量的36%(25度)、45%(30度);
pH=9.5时,有毒性的非离子氨占氨氮含量的64%(25度)、72%(30度)。
2、硫化物通常以无毒性的一价硫氢根离子和有毒性的硫化氢二种形式存在,pH值越低,硫化物的毒性越大。
当pH=9时,约99%的硫化物以无毒性的离子存在,毒性小;
当pH=7时,无毒性的一价硫氢根离子与有毒性的硫化氢各占50%;
当pH=5时,约99%的硫化物以硫化氢形式存在,毒性很大。
氨氮来源:虾粪便、剩食分解、池底淤泥腐败物、藻类浮游动物等生物尸体、人工施肥等等。
可能原因:增氧机开的时间少或设施不够、饲料投食量太大或存在剩余饲料、清整池底淤泥工作未做好、生物制剂用得少等。
亚硝酸盐超标
亚硝酸盐是在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生生物的排泄物的积累、定期使用消毒剂,把有害的细菌和有益菌统统杀灭,氧气供应不足,造成大量氨态氮在硝化过程中受阻。形成养殖过程中氨、亚硝酸含量过高。由于硝化过程缓慢,使得氨积累不能有效的分解,中后期亚硝酸盐成为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养殖的中后期亚硝酸普遍偏高。这种情况阴雨天气、养殖后期比较常见;或者不恰当时间使用化学消毒剂将硝化细菌等微生物通通杀灭,而硝化细菌功能在于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消过后造成亚硝酸盐集聚。
对策:当亚硝酸盐偏高时处理的方法是:①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使池水有充分的溶氧,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②使用活性碳,每亩2~4公斤。 ③泼洒沸石粉亩用15~20千克。④必要时可先适量排换水,使用“底巧+菌克27”或水质解毒保护剂,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或同时使用硝化细菌生物制剂“硝诺”。最好撒颗粒型增氧剂入池底缓释氧气;处理期间增氧机不能停止。平时多用生物制剂“利生素”、“光合细菌”、“强效EM”,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间接增加溶氧;平时多用底质改良剂。
硫化物(硫化氢)超标
来源:淤泥中硫酸盐、有机物粪便残饵蛋白质、生物尸体等在缺氧条件下由厌氧菌转化为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
对策:排换适量池水,增氧机多开;若PH值低于7.3,可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降低硫化氢毒性,用之前最好确认池水氨氮不高;可采取沸石粉+钢铁炉渣+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一起施用(生石灰4天后)。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含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如何转化
含氮有机物(粪便等)在水中耗氧的异氧菌作用下形成氨氮(铵离子和氨气);氨氮在亚硝酸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耗氧的硝酸菌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硝酸盐可以在反硝酸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然后曝气进入空气中。上述转化反应在正常水质条件下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其中氧气起至关重要作用。氧气充足情况下,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会降低,毒性减小。
为什么养殖后期亚硝酸盐容易超标?
1、养殖后期饲料量基数大,粪便多、氮源多,含氮有机物多,底质易不好,溶氧易不足有关(哪怕是几个小时)。
2、与亚硝酸菌、硝酸菌的繁殖时间不同有关,易造成亚硝酸盐积聚。亚硝酸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为18分钟一个世代,而硝酸菌为18小时一世代。所以从氨氮转化到亚硝酸盐的时间不长,亚硝酸盐可以3-4天达到高峰浓度;而从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的时间比较长,亚硝酸盐的有效分解需要12天甚至更长时间。
3、与后期气温易陡降有关。温度对水体硝化作用有较大影响,硝酸菌在温度变低时,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
征稿啦!!!
本公众号诚征水产原创稿件,邀请您分享养殖经验、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水产人的酸甜苦辣等等不限形式与内容。欢迎广大水产人踊跃投稿!拒绝抄袭及已发表稿件。
稿件采用后,我们会以赠送平台广告位或稿费或其他形式进行酬谢。
投稿请加微信:xrxsyy,注明投稿,谢谢
负责水产行业物联网设备的企业应用及经销商拓展,物联网设备包含:便携水质检测仪、在线水质监测仪、渔机智能控制器、便携水下摄像头等。
关注“帮邦水产”服务号,进入微店了解养殖设备详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美白对虾养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