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善宇日文的怎么写怎么写

自问自答,我也来说说东工大吧^_^。&br&去年9月到今年4月去东工大交换了,应该有充分资格吐吐槽。&br&&br&其实大家说的那个鸟不拉屎校区,すずかけ台,没有很远啦。从大岡山校区坐电车,急行的话,40分钟就到啦。我的实验室在すずかけ台,但是上课几乎都在大岡山,每天都是两边跑,也没有觉得很累。&br&&br&交换的项目有两种,YSEP(Young Scientist Exchange Program)和ACAP(Acade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Program)。YSEP的学生交换6个月或者一年,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带,有一些必修的课(日本文化、日本企业见学),比较有组织,有个群体,交换的时候没那么孤单。ACAP最短3个月,最长一年,可以只做研究不上课。不过ACAP没有组织,每个学生都是孤立的,自己不主动的话,可能就认识不了很多朋友,刚到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孤单。我是ACAP的,不过我老是跟YSEP的同学们混在一起,连他们都以为我也是YSEP的^_^b。&br&&br&交换只可以选硕士的英语课程。硕士的课程一般是比较深入,覆盖范围比较小的。因此,即使东工大的英语课程比起很多日本大学,像东大、阪大,都要多,但是转学分还是很麻烦。我只能转一门专业课,和两门选修课。很多YSEP学生来交换一年,都不得不延长毕业一年。&br&&br&名气方面,就像 &a data-hash=&29b5770be0bdf0fab9e2& href=&///people/29b5770be0bdf0fab9e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熙涵& data-hovercard=&p$b$29b5770be0bdf0fab9e2&&@陈熙涵&/a& 说的,在日本,东工大远远比不上东大、京大、阪大,也比不上早稻田和庆应,甚至连一桥大学都比不上。在外面参加聚会,自我介绍时说到东工大,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可是在东京耶!连东京人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其他人了。不过,这是对于社会上的一般人来说的。在优秀人才群体(优秀学生,工程师,大手会社),东工大的名气绝对不是一般的大。&br&&br&很多人说男女比例10:1,绝对是可信的。我上的课,一门讲半导体的,20个学生没有一个女生,另一门是人体工程学的,20个学生里有2个女生。我们实验室是搞纳米电子的,8个学生,全是男的。同一层的另一个实验室估计有超过10个学生,只有一个女生。 &a data-hash=&664d35b5a61593dbc3ba6bef83e54efe& href=&///people/664d35b5a61593dbc3ba6bef83e54ef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诗云& data-hovercard=&p$b$664d35b5a61593dbc3ba6bef83e54efe&&@诗云&/a&说的很对,虽然女生不多,但是质量都不低,所以不用担心 XD。&br&&br&东工大的研究生活。到底辛不辛苦,得看老板。我的老板要求比较高,学生都是早上9点半到,晚上早走的是9点,修一的几乎每天都是坐12点28分的最终电车回宿舍的。回到宿舍就1点了,洗个澡睡觉,最迟8点半就得起来,日复一日。有些实验室就没那么严格,到了七八点就没人了。 我跟&a data-hash=&29b5770be0bdf0fab9e2& href=&///people/29b5770be0bdf0fab9e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熙涵& data-hovercard=&p$b$29b5770be0bdf0fab9e2&&@陈熙涵&/a&有同感,东工大博士门槛很低。我那个实验室的要求是三篇论文。那个博士生(外国人)每天都在上Facebook,听音乐,有时还大声地跟其他人视频聊天。在我交换的7个月里头,他几乎没进过实验室,但是大概他前几年做得还OK,最终能发表三篇论文,老师还是让他毕业了。我参加了博士第一轮答辩(试答辩?)。大概跟日本教授英语不太好有些关系,那些老师没问什么特别刁钻的问题,很简单就过了。&br&&br&暂时就写这些,想到再加~
自问自答,我也来说说东工大吧^_^。 去年9月到今年4月去东工大交换了,应该有充分资格吐吐槽。 其实大家说的那个鸟不拉屎校区,すずかけ台,没有很远啦。从大岡山校区坐电车,急行的话,40分钟就到啦。我的实验室在すずかけ台,但是上课几乎都在大岡山,每…
据我所知, 没有任何绩点以及学校上的硬性要求, 无论你是要申请研究生还是修士.&br&不过看楼主的提问方式, 看是对日本留学还不太了解, 可以看看 &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苏菲& data-hash=&acb05f758cd8aac2fe2aee6& href=&///people/acb05f758cd8aac2fe2aee6& data-hovercard=&p$b$acb05f758cd8aac2fe2aee6&&@苏菲&/a&写的&a href=&/yumekui& class=&internal&&食梦貘 - 知乎专栏&/a&.
据我所知, 没有任何绩点以及学校上的硬性要求, 无论你是要申请研究生还是修士. 不过看楼主的提问方式, 看是对日本留学还不太了解, 可以看看 写的.
绩点只是一个参考项而已,日本的学校不像美国,对绩点没有明确要求。但是教授会要求看你大学期间的成绩单。如果成绩太说不过去的话,肯定会影响教授的决定&br&&br&大部分研究科对这个不关心,但是部分导师对gpa非常重视----这是他们对你学业水准判断的依据。日本教授最看重的其实是研究计划书,一份好的研究计划书可以很容易打动教授。这直接体现你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能力,导师看重的是你的研究能力。&br&&br&G30主要是用英语成绩来申请,譬如雅思、托福,部分也可以用托业,有的会需要GRE,所以仅仅说绩点是看不出来你能去什么样的大学的,
绩点只是一个参考项而已,日本的学校不像美国,对绩点没有明确要求。但是教授会要求看你大学期间的成绩单。如果成绩太说不过去的话,肯定会影响教授的决定 大部分研究科对这个不关心,但是部分导师对gpa非常重视----这是他们对你学业水准判断的依据。日本教…
1.语言成绩成绩刷高点。&br&2.学校了解你的方式就是文书,要下足功夫。&br&3.均分低,写文书时正式这个问题,最好给出合理的解释,给人以情有可原的印象。比如,有自己专注的事情,组织活动、实习、创业比赛、参加科研项目等等,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最好拿出成果;考试能力不强,但是动手能力、领导能力等其他方面有特长;老师评判严格,院系压分现象严重,分低但班级或院系名次靠前;由于疾病或者特殊原因导致无法专注学习。&br&4.选取能证明自身实力的分数,均分低可能是公共课或选修课不认真,但专业课分数高,证明咱专业水平还是很棒的。&br&5.有时间的话,把比较糟糕的几门课重修一下。&br&6.有条件的话选修一下相关的国际课程,提升一下背景。&br&7.提升个人经历,在项目研究或者论文发表上下功夫。
1.语言成绩成绩刷高点。 2.学校了解你的方式就是文书,要下足功夫。 3.均分低,写文书时正式这个问题,最好给出合理的解释,给人以情有可原的印象。比如,有自己专注的事情,组织活动、实习、创业比赛、参加科研项目等等,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最好拿出成…
6/8/2015 更新对第六本书的介绍。&br&谢邀。本人几年前曾经在美国新泽西州的Rutgers University教授过一门信用风险的课程,多年来从事的工作也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不妨抛砖引玉谈点自己的体会。&br&信用风险(Credit Risk)内容涉及很广。基本两大块是wholesale和retail credit risk. 这里只谈wholesale. &br&&br&基本的模型框架分为structural 和reduced approaches. 前者类似基本面分析,从公司的资产结构分析公司的信用状况,对违约风险建模,违约率表达为公司资不抵债的概率,最后转化为barrier option的定价问题。后者类似技术面分析,根据市场观测的credit spread data(可以是CDS或bond implied spread)出发, 直接对default rate建模,模型形势类似利率模型。但为了更好地拟合市场数据往往引入jump component, 最著名的是Duffie, Pan & Singleton的AJD模型。&br&&br&为了capture obligor之间的default correlation 往往引入Copula Function, 如著名的Gaussian Copula,
t-Copula, Gumbel Copula等。&br&&br&可以根据应用分为信用资产定价(Credit Asset Valuation)和信用风险度量(Credit Risk Measure). 前者主要包括对各种涉及信用风险(违约及风险评级/Credit Spread变化)的金融传统产品(如债券,贷款等)和金融信用衍生品(CDS, CLN, CDO等, 以及它们的option)的定价和风控/对冲,也包括很重要的一块也就是CVA/DVA/FVA的计算,主要目标是根据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的估值调整对OTC衍生品(注意不仅仅是信用衍生品)的价格。比如你作为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个利率互换协议,对100万美元的面值,你每季度付给乙方5%的利息,乙方每季度付给你LIBOR+2.5%的利息。由于LIBOR是浮动的,其市场波动会影响整个互换的价值。如果利率大幅增加,比如LIBOR现在是6%,那么乙方净欠你3.5%,而如果乙方的信用不太好,比如评级为B,你当然就会担心乙方此时毁约,因此在定价时要把乙方违约的风险计算进去,这就是CVA.同样,乙方也担心你在利率下降时会违约,从而也会要求在合同上price in你违约的风险,这对你来说就是DVA.
&br&作为风险度量方面,银行内部风控和监管部门都会要求量化银行的信用资产和负债的风险以决定信用资本率,通常是某个置信度(如99.9%)下portfolio损失分布的一个点估计(quantile)或尾部平均(tail average). 计算可以用Basel的标准(standardized)方法,也可以用所渭的IRB方法,后者又分为basic和advanced,不同的方法无非是对三个参数EAD,PD,LGD的来源的限制不同,而具体计算公式是BCBS规定死的。使用advanced IRB的银行可以使用自己的内部模型决定这三个参数,如用logit和probit function做为回归函数model PD, 用decision tree来model LGD, 至于EAD, OTC derivative 的exposure可以用CVA engine算出,TCP(如lines of credit)的EAD则要根据历史数据估计conditional drawn amount,即债务负担者在违约前从总信度额额外取出的部分。这是banking book credit risk capital 的基本计算方法。对于Trading book,银行的自由度大一些,可以使用内部的资产定价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来计算trading book的风险资本,包括非correlation trading部分的IRC和Correlation部分的CRM. 两者都是一年99.9% percentile of portfolio loss distribution.
计算的方法通常是用所谓的因子模型(Factor Model)来量化不同信用债务方之间的违约相关性。此外, Basel III还增加了对OTC derivatives 的CVA RWA的要求。相比regulatory capital, 银行内部的经济资本模型可能更加灵活一些。但总的来说,信用风险度量是在实际测度(Real Measure)上计算的,关心的是风险分布的尾部。而信用资产定价是在风险中性测度(Risk Neutral Measure)上计算的,实际上在大多情况下计算的是一种期望值。&br&参考书方面:&br&1. Phillip Schonbucher的Credit Derivatives Pring Models, Pricing and Implementation是当仁不让的经典,内容详尽透彻。不足之处是出书较早,内容太陈旧,没有包括不少较新的内容。&br&2. Dominic O'Kane 的Modeling Single-Name and Multi-Name Credit Derivatives. 这本书是我在Rutgers上课用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深入浅出,特别是对各种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的阐述十分精准,这里强烈推荐。&br&3. Brigo等人的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Collateral and Funding: With Pricing Cases For All Asset Classes. 对手风险方面的,内容很全很新。&br&4. Credit Risk Modeling, by David Lando. 个人感觉一般。但是似乎比较有名。&br&5.Financial Modeling with Jump Processes, by Peter Tankov & Rama Cont. 对Levy Processes的数学理论阐述极其细致,适合有志钻研理论者。&br&6. Credit Risk: Modeling, Valuation and Hedging, by Thomasz Bielecki and Marek Rutkowski. 两位作者都是业界大牛。最近仔细地翻了一下这本书,发现的确有独到之处。Amazon上许多人抱怨这本书太侧重数学,理论性太强,不易读也不实用。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这本书其实讲明白了许多细微但是通常被人忽视的问题,如first passage time模型下违约相关性的估计,以及在不同filtration下hazard process和martingale representation theorem以及测度变换的形式。而且这本书的绝大多数定理和公式的证明都是一步步写得极其详细,极少跳步,只要有耐心一定看得明白。只有极个别的才引用文献资料略去。几十年下来,信用市场在发展,变化很大,许多基本的思想和理论框架其实并没怎么过时。因此如果你想对信用风险有深入的了解,那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br&7. Mastering Credit Derivatives, by Andrew Kasapis.&br&8. Understanding Credit Derivatives and Related Instruments, by A Bomfim.&br&9. An Introduction to Credit Risk Modeling, by Christian Bluhm et al.&br&后面三本都不太technical, 适合数学基础一般的人阅读。&br&10. Rating Based Credit Risk Modeling, by Stefan Trueck and Sverlizar T. Rachev. 这本书主要侧重Rating Migration Matrix 的建模,对logit和probit和其他Econometric模型也有所涉及。&br&最新最全的动态,建议go to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6/8/2015 更新对第六本书的介绍。 谢邀。本人几年前曾经在美国新泽西州的Rutgers University教授过一门信用风险的课程,多年来从事的工作也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不妨抛砖引玉谈点自己的体会。 信用风险(Credit Risk)内容涉及很广。基本两大块是wholesale和…
泻药。&br&我现在正在就读Marangoni的奢侈品的管理与营销课程。所以能稍微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且只能回答第一个。&br&先给结论:奢侈品管理专业是个拼后台的专业。&br&&br&
也就是,如果你爹/你妈/你爷爷/你家族/你二大爷/你三姑六爷们没一个可以在这个行业有人脉,有钱,有势的。你读这个专业出头的机会非常的小。(并不是没可能)&br&
首先我只能代表我们学校的情况。我们一年学费在上海读的15w,这还能接受。现在有七个同学,非富既贵。连老师都是有着铂金包,她奶奶那辈就买得起爱马仕的。看过我别的答案的人知道,我家是一个度假小岛的小股东,年收入远超百万的那种,你以为我现在是炫富嘛?不,我要说的是,我是这七个同学里,后台最傻逼最普通的一个。&br&&br&
其次你要一个强大的内心。&br&
我以前回答过我一个LV 2W左右。我管这个叫奢侈品并引以为豪。结果呢。老师告诉我,这些只能算是LV品牌的入门产品,换句话说只是高级品而不是奢侈品。&br&
她眼中的奢侈品是什么?&br&
20w一公斤的鱼子酱。&br&
50w一瓶的红酒。&br& 100W一件的高定礼服。&br&香奈儿新出了一系列戒指,最贵的1.9w欧元。老师说:把这个戒指定价那么低,内部也一定有过激烈的讨论。&br&Σ(  ̄□ ̄;)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那我手上这个20块的假冒卡地亚正品1w9块戒指还有什么装逼的价值!!!&br&&br&我的“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崩溃。&br&&br&
但我看了看周围同学,都点着头面无表情感同身受的样子。&br&不行!这个逼我得装!(>д<)&br&&br&于是我也一脸云淡风轻波澜不惊看破红尘的样子认真地跟着点着头。&br&&br&仿佛我也吃过20w的鱼子似得。&br&&br&&br&&br&
现在在上班,先不说了,等有空更新。
泻药。 我现在正在就读Marangoni的奢侈品的管理与营销课程。所以能稍微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且只能回答第一个。 先给结论:奢侈品管理专业是个拼后台的专业。 也就是,如果你爹/你妈/你爷爷/你家族/你二大爷/你三姑六爷们没一个可以在这个行业有人脉,有钱,有…
我部分的回答题主的问题,主要讲一讲部分&b&管理咨询公司&/b&的&b&特点和特长&/b&。&br&为了有条理一点,先上图看一下Vault上对于Best consulting firms的排名,我截取了前十五名。&br&&img src=&/9b6fe9c3d980_b.jpg& data-rawwidth=&659& data-rawheight=&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9& data-original=&/9b6fe9c3d980_r.jpg&&链接:&a href=&///?target=http%3A///company-rankings/consulting/vault-consulting-5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ompany-ran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ngs/consulting/vault-consulting-5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注:这个排名打分的权重&br&30 percent prestige&br&15 percent satisfaction&br&15 percent firm culture&br&15 percent compensation&br&10 percent work-life balance&br&10 percent overall business outlook&br&5 percent promotion policies&br&&br&这个排名存在三个主要偏差,一是把&b&不同咨询细分领域的公司&/b&放到了一起进行排名,二是根据&b&调查现在在职的咨询师&/b&得出的结果,三是&b&专注于美国本土市场&/b&的情况。所以仅作参考。&br&&br&第一条偏差很明显。&br&第二条偏差是调查方法导致的(我觉得调查合伙人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实际操作太难了)&br&第三条偏差,比如Roland Berger(罗兰贝格 )排在32位,很典型的就是因为这是一家起源欧洲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本土化做的还不错,后面会提到。&br&&br&接下来介绍的顺序是按照Vault排名来的&br&&br&一、战略咨询公司&br&&br&1. McKinsey(麦肯锡)&br&-领域内毫无争议的王者,营收70亿美元(2011福布斯数据),在中国本土化很成功&br&-业务上(相对其他咨询公司)会更早的让咨询师&b&专注于特定的领域&/b&,其他公司起码Manager级别才会,但麦肯锡会在Consultant阶段开始人员在行业的细分。但这件事也只有麦肯锡能做,因为其他小公司业务量不够大&br&-特长是...好像&b&各行业都比较擅长&/b&。对于自己弱势的领域只要去用无法抵挡的薪水和名声去挖几个这个领域做的好的合伙人/经理/咨询师,马上变优势了&br&-员工/文化上,绝对不是坊间传言的强势,我的理解是各个公司都是什么样性格的人都有,只要不影响工作完成都会被包容;员工看着就都很聪明是真的&br&&br&2. Bain(贝恩)&br&-同属收费最贵的&b&一线咨询公司&/b&,在中国本土化一般,还是MNC客户多&br&-特长是零售/消费品行业等,收购前尽职调查项目较多,主要是PE客户&br&-员工/文化上,&b&长相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准&/b&,当然还是那句话,各个公司什么样性格的人都有&br&&br&3. BCG(波士顿)&br&-同属收费最贵的&b&一线咨询公司&/b&,全球营收37亿美元(2013福布斯数据),在中国本土化一般,还是MNC客户多&br&-特长是&b&医药/汽车&/b&等&br&-员工/文化上,非常谦逊低调&br&-招人的时候会海发Pre-talk(第一轮面试)&br&&br&4. Booz(博斯),与PwC合并后现改名为Strategy&(思略特)&br&-二线咨询公司当中相当优秀的一家,进中国还比较早的&br&-最近刚刚合伙人投票通过了与&b&PwC咨询业务的合并&/b&&br&&br&5. Oliver Wayman(奥纬)&br&-08年的时候在大陆还是有业务的,后来退出大陆了,原因不清楚,目前在香港还有业务。&br&&br&6. Monitor(摩立特)&br&-二线咨询公司中相当优秀的一家,进中国比较早,&b&曾经给的薪水堪比一线三大咨询(04年左右在大陆)&/b&&br&-去年与Deloitte Consulting(德勤咨询)下面Strategy&Operation这条线合并&br&-今年第一次以Deloitte · Monitor的名义开展了校园招聘&br&&br&7. Parthenon(巴特农)&br&-去年之前在中国没有业务,今年开始因为并购了New Pacific Consulting(安帕希)接手了其业务所以算有了吧&br&-去年在Vault上未进入排名,今年到了第八位也是NPC这笔生意的功劳&br&&br&8. A.T.Kearney(科尔尼)&br&-二线咨询公司当中相当优秀的一家,进中国较早,&b&曾经给的薪水堪比一线三大咨询(04年左右在大陆)&/b&&br&-06年才由管理层完成收购,从母公司独立成为一家合伙人制的咨询公司。&br&&br&9. L.E.K.(艾意凯)&br&-二线咨询公司当中相当优秀的一家,专长是&b&医药行业&/b&,同时也有很多收购前尽职调查项目&br&-因为其专长,故校园宣讲会开到医药学院/大学去&br&&br&10. Roland Berger(罗兰贝格)(第32位,去年未进入排名)&br&-二线咨询公司中相当优秀的一家,起源于欧洲的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本土化相当成功&br&-专长金融服务/汽车行业&br&&br&11. ZS(致胜咨询)(第36位,去年第14位)&br&-二线咨询公司中相当优秀的一家,专长&b&销售/市场/医药业务&/b&&br&-在上海从未招过复交以外的学生(评论区说有武大学生进,待求证)&br&-已证实确实有武汉大学的人,故上一条不成立&br&&br&12. OC&C(第44位)&br&-专长&b&零售业务&/b&&br&-其薪水在二线咨询中目前(2013年大陆)应该是最高的&br&&br&&br&注:&br&&ul&&li&我这里提的都是纯战略咨询公司,还有Accenture(埃森哲)这样体量巨大的IT咨询公司也有战略咨询业务,IMS这样医药行业的市场研究公司也有战略咨询业务。&/li&&li&以上的情况大说的都是上海办公室,因为管理咨询行业在大中华区域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海,所以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li&&/ul&
我部分的回答题主的问题,主要讲一讲部分管理咨询公司的特点和特长。 为了有条理一点,先上图看一下Vault上对于Best consulting firms的排名,我截取了前十五名。 链接: 注:这个排名打分的权重 30 percent prestige 15 percent satis…
&p&看了楼上的各种花式安利,对于(极有可能)还没有经济独立的大学女生,我们真诚地建议大家擦亮眼睛,看清一些时尚真相,明白这些时尚单品的本质:&/p&&br&&p&【大衣】一款穿着方法讲究的时尚单品,据说披着会比裹着更时髦,不过大多数勇于尝试的人心里想的都是街拍那光景,但只能走到朱德那一步。&/p&&br&&p&【船袜】一款丢车保帅的时尚单品,为了光洁的脚踝,每天行走在褪到脚底的袜子褶上也要保持淡然。船袜和马丁靴是好朋友,穿进去就再也无法把它拉上来。&/p&&br&&p&【罗马绑带凉鞋】穿着效果视腿型而千差万别的时尚单品,细长大白腿模特穿仙气逼人,如果拥有日晒美黑后的古铜肤色则容易化身斯巴达壮士,小腿再粗短一些,分分钟胜任五芳斋粽子代言人。&/p&&br&&p&【紧身裤】一款时尚毒品,腿粗穿像紧密包扎的火鸡腿,腿细像吸毒成瘾,如果你小腿匀称,肌肉紧实,穿上紧身裤也可能有路易十四的遗韵。以及,千万别买 PU 的。&/p&&br&&p&【睡衣 or 家居服】没有总觉得缺一套,有了也不见得总穿,目的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我在家哦”“我真是舒适休闲”的感觉,最后睡觉的时候还是选老头汗衫。&/p&&br&&p&【大学帽衫】印有大学名称的 Hoodie,在凹运动休闲风造型的时候常被用到的单品。不过你读这个大学穿穿就算了,如果各大学都来一套,看起来会像一个非常 athleisure 的留学中介。&/p&&br&&p&【小众】一个扑朔迷离的词语,曾经是爆款的反义词,现在爆款的近义词,一个走在时尚前沿独具慧眼的你必须要承受的命运就是,所有一眼相中的小众最终都成了爆款。&/p&&br&&p&【高定】时装界专属名词,指获得法国高级时装公会资格认证的品牌为客户纯手工量身定制的很贵的衣服,淘宝引申义为:我自己找工厂做出来的、长得像的都是抄我的、我抄 zara 的。&/p&&br&&p&【Zara】服装品牌界的农夫山泉——“我们没有设计师,我们只是奢侈品牌/艺术家的搬运工。”&/p&&br&&p&【复刻】拿十年前的设计,赚现代人的钱。一种致敬。&/p&&br&&p&【合作款】一种想买却买不到或者想买却买不起的商品。&/p&&br&&p&【基本款】时尚博主术语,很多时候等于“我基本都没有的款。”&/p&&br&&p&【设计感】即,很贵的脑洞。&/p&&br&&p&祝大家:多学习,少剁手!&/p&
看了楼上的各种花式安利,对于(极有可能)还没有经济独立的大学女生,我们真诚地建议大家擦亮眼睛,看清一些时尚真相,明白这些时尚单品的本质: 【大衣】一款穿着方法讲究的时尚单品,据说披着会比裹着更时髦,不过大多数勇于尝试的人心里想的都是街拍那…
更&br&纠正下,关于出差标准的部分,本篇答案并不准确,实际上根据行程长短有不同标准,当时写这篇答案时候并未注意到…本问题以下有知友的答案提供了比较详细准确的公司travel标准。&br&&br&承蒙大家谬赞,本篇答案也有快破900的赞成了,希望这篇答案给各位提供了些关于在firm工作的有趣丰富的细节,能帮助各位更深的了解这个公司以及咨询行业;如果各位想转载本答案作为个人收藏及非营利性的职业咨询(如大学生求职公众号平台)注明出处后请自便,不必私信我(也很感谢各位对版权的尊重)&br&&br&此外,McK大中华区有微信公众号post一些校招信息,并且之前离职的Partner李一诺也有也有建一个叫“奴隶社会”的公众号,文章质量也非常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下…你们问我的很多问题在那里会有更好的答案。&br&&br&祝各位知友能够在人生路上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br&&br&------------------分割线-------------------&br&&br&原答案&br&&br&&br&谢邀,觉得我是来装13的就不要往下看了。(这他妹应该怎么在手机上画分割线)&br&&br&人生的道路,不以冲过终点定输赢。&br&&br&McKinsey,老实说,没有进公司之前我也没有觉得我能进入这样的公司。作为一个二十多岁职业生涯刚起步的年轻人,我觉得这简直是个太大的奖赏,不仅能奠定我未来职业生涯的基础,又极大的满足了年轻人特有的虚荣心,每天穿着西装,和各种行业精英,企业C-level的大牛们交流,并且你每天的工作时间基本是受到客户和团队完全尊重的!(虽然我见过的所有人都不care加班,但没有一个人会在怂恿或者促使你加班)然而,给我最大触动的,是那些“新晋员工”的介绍以及离职员工的“Goodbye Email”。我之前一直以为这是家被高估了的公司,毕竟一个破PPT能卖上百万美金,这不坑人吗,战略这种东西,你就是说错了十年后客户会来找你吗?(估计都被搞破产了)但我现在发现,值钱的不是PPT,而是这背后的一群人所代表的东西。&br&&br&我每次收到员工介绍的时候都会琢磨下,我发现只有不到一半甚至更少的人是那种符合人们对麦肯锡stereotype期待的人生赢家,而剩余的是你看着他的经历都会瞠目结舌的人,不是因为大公司的实习,不是因为名校MBA,而是人生经历!比如,在非洲支教,比如周游各国并且在阿富汗被塔利班追着满街跑,再比如在NFL当了半辈子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以及在MIT读了两个PhD。再看看那些离开公司的人发的邮件:很多人的下一任雇主只是一些start up或者non-profit,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那些公司的工资和福利绝对比不上McK给这些人开出的待遇;最为夸张的是一哥们觉得自己该花点时间去思考下人生以及另一姐们说要fight ISIS。WTF?我想来想去,终于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公司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用一个employer 的水平或者自己身上的标签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对,人生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东西是自己的人生经历。很多人把麦肯锡或者其它大雇主或者自己的名校光环又或者社会流行的标准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杆,然后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了努力中,不得不说,少部分人最终成功了,他们完成了这目标,尽管完成之后大多数人发现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而另外一部分人,要么是倒在了完成目标的路上要么是根本就没有勇气继续努力。但有人问选择人生经历和选择人生目标有什么不同呢?鄙人有以下几个看法:&br&&br&1.以经历而不是目标为标杆的人生选择会更让人有commitment 的意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选择不是为了最后那一刻的欢呼,而是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积累,栗子:我在公司中见到的即使是合伙人级别以上的(样本30-40个吧)没有一个离婚的(对不起,我真的八卦了)&br&&br&2.以经历为主导的人生选择会让人充实而自信,打个比方,开始决定追一个女生和最后成功追到之间还是有距离的吧,除非两厢情愿,怎么也得有个把月吧(我真的没有男女不平等的意识,我是真的没追过男的啊,T_T这个大家可以回头例证下)如果你看重的是笃定的给她每天送上几句问候,时不时送上的小礼物和浪漫晚餐,你会觉得跟她越来越近,你会觉得在别的竞争者面前你会更有优势(至少自己觉得吧…)相比较而言,你每天如果都在关注自己追到没有,反而会失去耐心,久而久之可能最终放弃。&br&&br&3.经历就是人生,而人生的最终目的地不过是死亡。长远来讲,人总是要死的。当你风烛残年,或者别人对你盖棺定论的时候,你人生的每个成就都只是一个注脚,它们标志着“你来过”,而你人生中的一段段喜怒哀乐是你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们意味着“你看到”,最后,当尘归尘土归土,回头看看这一路的风风雨雨,淡然离去,那才是“你征服”。&br&&br&言归正传,当你在问着别人能进入麦肯锡的感受的时候,你可能是好奇这个标签的对背后的人意味着什么,而我的答案是“nothing&, 我只是觉得我很幸运来到这里接触这些人和事,而我从不觉得别人的人生比我缺少什么,很大程度上,我承认没有办法代表别人的感受,只能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很喜欢这家公司,它给了你足够的自由和信心来选择你要的经历,并且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你意识到你在以后的人生选择依旧可以笃定,自信。作为一个螺丝钉,我不认为我的不存在会让公司运营不善,但只要我存在,我就会尽我的努力让它变的更好。毕竟我希望当某一天我在写“Goodbye Email”的时候,也能坦然的说,在某一个很小的领域里,我也来过,我也看到,我也曾征服。&br&&br&(很抱歉等了这么久时间才回答这个问题,也不确定有多少人会看,但回答问题的感受很不错的,另外McK的都应该比较低调吧,没有人愿意大张旗鼓的show off,而我是真的觉得被人点名邀请需要有点回应,一不小心就扯远了,可能和题主要的干货不一样,非常抱歉有兴趣可以私下聊,最后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br&&br&--------------- 手机画的分割线--------------&br&受宠若惊,作为一个知乎平民用户,一瞬间涨了200关注人,实在有点出乎意料,另外也增加了我没上干货瞎炖鸡汤的罪恶感,所以来上点可能大家比较感兴趣但又不违背公司confidential原则的东西。&br&&br&1.好多人问XX背景能不能进McK,第一点先聊聊这个吧。当然,我也仅能就北美地区而言,总体来说,如果你的目标是本科毕业找公司BA的工作,那么你学了什么背景是什么不重要,只是你得从一个没上过学都知道的著名学校的校招中脱颖而出,具体就是从PST开始一轮轮面,最后在臭名昭著的case interview中生还…如果你读了PhD,fresh graduate也可以参加校招,但公司对你的要求就不是BA,而是咨询顾问,和大部分MBA一样。但我觉得这一点国内国外是有差距的,因为想进公司的米国人读PhD之前很多人都已经有过各种工作经历了,而本科毕业了就去读PhD的最终目标一般都是献身学术了,没什么兴趣来这种咨询公司。剩下的Master的话介于两者之间,根据校招比例来定。总体来说,传统商业型人才比重降低了,近几年来咨询行业性质在一直变化,不是那种很简单的金融分析报告/PPT可以解决问题的时候了;对,PPT是一种交流方式,别把我们当卖PPT的了,你当客户傻啊,给你那么多钱买PPT。整个咨询行业是在变的更deep,这也就是为什么小而专的咨询公司越来越多的崛起了,而巨头如MBB,都在不断的加深自己对行业的分析能力,所以各种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很多各种前沿行业的新鲜元素如big data,internet of&br& things也在影响着咨询公司,当然他们的技术储备比不上google fb这种科技巨头,但他们要比那些其它行业的公司有更深的分析能力。&br&&br&2. 在这里工作的节奏:如果你有项目。周日晚上或者下午,坐灰机灰到某个client site或者分公司,你猜对了,是头等舱,大家都是,只要是公司出行,这点MBB都一样,行业巨头也一样,趣事:曾经一个头等舱全都是Bain的,他们互相识别了(看电脑就看出来了)以后回头问我时候,我说:“I work for a consulting company & 懂得人自然就懂了,瞬间感觉到他们眼光中的杀气。飞机上打开电脑,看看这周的schedule,如果你的wifi足够好的话,你就会不断收到下周meeting的邀请,然后你的calendar上面就会被一个个30-60分钟的会议占满。终于,狗一样的跑到酒店,和前台妹子搭个讪,然后问有没有大保健啊,呵呵,当然是假的了,肯定是问明天早上能不能六点或者七点提供叫醒服务以及有什么早餐…周日晚上带着不舍告别周末的心情睡一觉,然后早上起床准备开始一周的工作啦!基本上就是不断地说话,因为周一总是要把这周完成的事情以及需要协调的团队全部理清,然后大家互相分下自己的 work-stream,之后要做的就是全情投入,把自己的任务prioritize一下,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有任何问题及时和team反应,每天都会有check in/check out,一天发出去那么多邮件以及打n多电话就是要确保互相之间的信息透明,知道彼此完成的境况。当然了,100%你不可能一个team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很多需要调的数据库以及行业的competitor数据还有一些专家的见解,都是一定要通过正确的渠道找到公司内部的人,相信我,你做的99.9%的事情不是开创性的,既然有其他人做过,一定要问问经验。自信和谦虚不矛盾的,只有虚心请教之后,才能自信的回答客户和management的疑问。就这样不断干到吃晚饭的时候,如果吃完饭也不需要做什么了,那就出去走走,或者酒店健身房,或者回到房间看个电影,但回复邮件这种事情还是不能少的,毕竟有的team leader不怎么睡觉。周二周三也差不多了,可能中间有客户会议+dinner,少不了social下,找找校友,聊聊篮球棒球橄榄球…周四可能会有汇报会议,基本就是反应一周的任务完成情况,如果有方向上的变化和问题,管理层会找到客户的C-level或者项目负责人交流。如果这会议发生在你赶飞机的路上,那你会相当爽,尤其是堵在路上然后有人问了个你的workstream的问题…ok,周四晚上飞回来,周五在办公室不用穿的太professional了,参加下每周的公司活动(酒会,瑜伽乱七八糟的),以及有意思的行业专家的报告,和许久不见的同事聊聊最近状况,然后周末就开始了。至于加班:平常晚上或者周末忙的时候都会有,但是木有加班费,所以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安排时间完成工作,那你的个人生活就被严重影响了,而且如果长期拉后腿,review的时候耿直的同事会诚实的反应情况,赏罚分明,而且反应速度非常快,毕竟没有一家公司对效率的理解更高了~(公司HR除外,基本所有行业公司的HR运行都低效)当然了,我这周并不用加班,否则怎么可能来刷知乎…至于如何kick off一个项目,公司人员分配组织结构以及薪酬,实在不能透露,也不需要问了。&br&&br&3. 管理咨询是一个你不当大团队管理者或者管理咨询者就很难意识到重要性的一件事情。存在必有其意义,很多人会以McK的几个大中华区失败案例为证来说这公司名声大于能力,我可以从我的角度做两种解读:一是一些人觉得这样的公司不应该有失败,就好像很多人看一个名人希望他/她身上没有缺点一样,但这是不可能的。二是从本身来说很多持这种观点的人对管理咨询比较看轻,或者说对管理本身就很看轻。这个我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不论是小到一个团队还是大到一个国家,成功的管理和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而成功的管理不意味着每一个环节的高效和使每个被管理的人都开心,而是要使得整个系统以一个合理的长远的模式运行,并且对被管理者保持长期的吸引力。合理的管理方式对一个系统的帮助是长期的,一个正确的管理决策对于这个系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看,也许我们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已经习以为常,但你来“印象中的大城市”纽约,三番,洛杉矶看看你才会发现中国的发展简直是坐上火箭了,而这一切的一切是起源于上层领导者的无数次会议,调研以及最终的决定。当初的决策文件以及会议讨论内容可能对于不在其位的人而言感觉很虚无缥缈,因为全是些剥离了现象留下的“大话空话”,但今天的成果你看到了吗?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太难做到客观长远的看问题了,但作为一个整体,合理的管理能更容易的看到各方面的问题,协调各种方案,最终让整体走在正确的路上。作为个体,我们更愿意看到具体的,直觉利益相关的收获,所以对于抽象的决策性的观点我们不是很感冒,就好像我和你说“科技行业这个月的平均EBITDA margin要比上个月高20个百分点”不如说“XX科技公司股票要涨啦”来的那么直接,但作为散户,大部分人最终就是会被套牢。你认识到个体的局限性,才能知道团队的重要性,而只要知道团队重要的人就不会说“合理的团队管理没有意义”,而如果你都承认了合理的管理很重要,那就更不会无聊到否定一家有行业领先地位的管理咨询公司了(顺便帮BB洗地,不用谢,老二老三,简称23333,玩笑~)最后还是想说句,知乎是个好地方,大家可以分享很多经历,但这辈子最蛋疼的事情就是没办法经历所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吧…还是那句话~人生经历最重要,不是所有人都适合McK,而不适合这家公司就和不适合一个帅哥/美女一样,被一个拒绝了不代表什么~你不能因为一个美女的否认就改变性取向吧,而且这还是极端偏执的美女~毕竟天涯何处无芳草,世界这么大,别因为别人说了什么你就信,多去自己看看,了解,然后选择一个自己能够胜任的位置,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在你所在的领域,让这个集体变的更好。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br&&br&(端午节快乐!有人给我邮寄个粽子就好了~)
更 纠正下,关于出差标准的部分,本篇答案并不准确,实际上根据行程长短有不同标准,当时写这篇答案时候并未注意到…本问题以下有知友的答案提供了比较详细准确的公司travel标准。 承蒙大家谬赞,本篇答案也有快破900的赞成了,希望这篇答案给各…
这个简直太多了,最爱哈利波特的一点就是生活化细节中的各种吐槽(也包括作者的吐槽)。正好最近在回顾,以下来自最爱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br&&br&0. 罗恩给哈利打电话&br&&blockquote&“你是谁?”他对着电话听筒的方向吼到,“你是谁?”&br&“罗恩-韦斯莱!”罗恩吼回来,好像是在对足球场另一端的弗农姨夫喊话。&/blockquote&&br&1. 罗恩赫敏的日常&br&&blockquote&“可怜的克鲁克山,那女巫说它在那里好久好久了,一直没人要它。”&br&&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罗恩讽刺地说&/blockquote&&br&2. 麦格教授对于特里劳妮教授的预言态度&br&&blockquote&“我看你身体极其健康波特,所以,如果我今天在家庭作业方面不轻轻放过你的话,你别怪我。我保证,如果你死了,就不用交这份作业了”&br&&/blockquote&&br&3. 伍德面对失败&br&&blockquote&“还在雨里淋着呢,”弗雷德说,“我们想他打算淹死自己呢”&br&&/blockquote&&br&4. 麦格教授对特里劳妮教授的预言态度&br&&blockquote&“天哪!你们两个谁第一个离开座位的?谁?”&br&“不知道。”罗恩说,不安地看着哈利。&br&“我觉得这没什么差别,”麦格教授冷漠地说,“除非有一个丧心病狂的刽子手等在门外,存心要砍第一个走进门厅的人”&/blockquote&&br&5. 伍德想找麦格教授要回火弩箭&br&&blockquote&“坏消息哈利,我刚刚去看了麦格教授,她对我有一点生气的意思,就是因为我告诉她,哪怕那飞天扫帚把你摔下地我也不在乎,只要你能够先抓着金色飞贼就行。”伍德摇摇头,简直不能相信的样子。“说实在的,她对我大喊大叫的样子,你还以为我说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呢……”&/blockquote&&br&6. 斯内普怀疑哈利去了霍格莫德&br&&blockquote&“马尔福先生看到一个特别的鬼怪出现了,你能想象那是什么吗,波特?”&br&“不能”,哈利说,现在他努力说得让别人听上去有一种天真好奇的感觉。&br&“那是你的脑袋,波特。在半空中浮动着。”长时间的沉默。&br&“他也许去找一下庞弗雷夫人比较好,”哈利说,“如果他看见这样的幻象…”&br&“你的脑袋在霍格莫德干什么呢,波特?”斯内普低声问。“你的脑袋是不允许到霍格莫德去的,你身体的任何部分都没有得到去霍格莫德的许可。”&/blockquote&&br&7. 活点地图的嘲讽&br&&blockquote&月亮脸先生向斯内普教授致意,并且请求他不要把他那大得不正常的鼻子伸到别人那里多管闲事。&br&尖头叉子先生同意月亮脸先生的话,还愿意加上一句,那就是斯内普教授是丑陋的蠢货。&br&大脚板先生愿意表示惊讶:像斯内普这样的傻瓜竟然成了教授&br&虫尾巴先生向斯内普教授问好,并劝告他洗洗头发,那一团软泥&/blockquote&&br&8. 占卜课的日常&br&&blockquote&“看到什么了吗?”安安静静地看了一刻钟后,哈利问他们。&br&“看到了,桌子上有一块灼痕,”罗恩指着说,“有人把蜡烛弄翻过。”&/blockquote&&br&9. 小天狼星告诉哈利火弩箭是他送的&br&&blockquote&“哈!”赫敏胜利地说,“看!我告诉过你那是他送的!”&br&“对,但是他没有在上面做手脚呀,是不是?”&/blockquote&
这个简直太多了,最爱哈利波特的一点就是生活化细节中的各种吐槽(也包括作者的吐槽)。正好最近在回顾,以下来自最爱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0. 罗恩给哈利打电话 “你是谁?”他对着电话听筒的方向吼到,“你是谁?” “罗恩-韦斯莱!”罗恩吼回来…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732 人关注
231 条内容
2362 人关注
428 条内容
4183 人关注
256 条内容
167 人关注
2374 人关注
1300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樱花的日文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