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属于农业方面的行业绿色发展?

农业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
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
农办发〔201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渔业(水利)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业部决定启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实施五大行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
(一)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举措。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农产品供给充裕,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但由于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加之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资源化利用率不高,渔业捕捞强度过大,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压力日益加大,生态环境亮起“红灯”,我国农业到了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实施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推动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优质品牌的少,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标准化、品牌化农业,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实施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有利于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减少化肥等投入品的过量使用,优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有效提升产品品质,从源头上确保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三)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农业和环境最具相融性,新农村的优美环境离不开农业的绿色发展。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等问题突出,对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实施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有利于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共赢。
二、深入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
(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方针,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在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组织实施种养结合一体化项目,集成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支持养殖场和第三方市场主体改造升级处理设施,提升畜禽粪污处理能力。建设畜禽规模化养殖场信息直联直报平台,完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果菜茶质量效益提升为目标,以果菜茶优势产区、核心产区、知名品牌生产基地为重点,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2017年选择100个果菜茶重点县(市、区)开展示范,支持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积造和施用有机肥,因地制宜推广符合生产实际的有机肥利用方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有机肥统供统施服务主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集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生产运营模式。围绕优势产区、核心产区,集中打造一批有机肥替代、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发挥示范效应。强化耕地质量监测,建立目标考核机制,科学评价试点示范成果。力争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
(三)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以玉米秸秆处理利用为重点,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黑土地保护为目标,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研发,加快建立产业化利用机制,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在东北地区60个玉米主产县率先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积极推广深翻还田、秸秆饲料无害防腐和零污染焚烧供热等技术,推动出台秸秆还田、收储运、加工利用等补贴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市场化运营机制,探索综合利用模式。力争到2020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基本杜绝露天焚烧现象。
(四)农膜回收行动。以西北为重点区域,以棉花、玉米、马铃薯为重点作物,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连片实施,整县推进,综合治理。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建设100个治理示范县,全面推广使用加厚地膜,推进减量替代;推动建立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加工企业回收等多种方式的回收利用机制,试点“谁生产、谁回收”的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完善农田残留地膜污染监测网络,探索将地面回收率和残留状况纳入农业面源污染综合考核。力争到2020年,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五)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减量增收、减船转产,逐步推进长江流域全面禁捕,率先在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禁捕,修复沿江近海渔业生态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和支持渔民转产转业,将渔船控制目标列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约束性考核指标,到2020年全国压减海洋捕捞机动渔船2万艘、功率150万千瓦。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推动水产养殖减量增效。强化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完善休渔禁渔制度,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海洋伏季休渔等专项执法行动,继续清理整治 “绝户网”和涉渔“三无”船舶。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加强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完善保护区功能体系,提升重点物种保护等级,加快建立长江珍稀特有物种基因保存库。力争到2020年,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实现海洋捕捞总产量与海洋渔业资源总承载能力相协调。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五大行动有序开展
(一)落实工作责任。农业部已经印发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近期将印发其他四大行动方案。各省级农业部门要把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推进路径、责任分工,加大项目、资金、资源整合力度,完善绩效考核、资金奖补、农产品推介展示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抓农村资源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行动有条不紊推进、取得实效。
(二)强化市场引领。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按照“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规模经营主体的积极性,鼓励第三方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有进有出的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落实市场主体责任。
(三)创新技术模式。要加强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积极开展产学研协作攻关,加大配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的研发力度。抓好试点示范,集成组装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扩大推广范围,放大示范效应。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等,强化技术培训,开展技术交流,提升技术应用水平。
(四)突出重点地区。各地要结合产业发展特色,突出种养大县,优先选择产业基础好、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地区,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特别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统筹推进五大行动,率先实现绿色发展。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一诺休闲农业规划整理编辑,转载需注明!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
感谢您关注由一诺规划倾力打造的农旅产业生态圈智创平台!
一诺规划关注活动:
加一诺规划微信公众号:nongplan(一诺休闲农业规划)、lyplan(一诺创意农业旅游规划设计院)或lvyouplan(一诺农旅智库),发“1”下载一诺规划相关资料和前沿资讯,发“2”了解一诺规划经典案例;加一诺规划微信号:yinuoplan,为您提供专业咨询及服务。
一诺规划能为我们做什么?
长沙一诺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是旅游规划与休闲农业规划设计引领者,农旅产业生态圈智创(平台)企业,国内实战型和创新型一站式规划设计专业提供商,专注于旅游规划、休闲农业规划、农业产业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特色小镇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农庄设计、创意策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旅项目开发等,努力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规划设计智创企业。
一诺规划做过哪些经典案例?
旅游规划设计项目:长春莲花山特色旅游小镇总体规划、庐山西海水世界总体规划、陕西飞渡峡景区o麦渣坪古村落修建性详细规划、上饶灵山植物园总体规划、盐城记忆·盘湾文创乐园总体规划、黄冈安国寺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陈潭秋故居总体规划及局修建性详细规划、梦湖生态旅游景区总体发展规划、桃花源景区世外玫瑰岛项目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广寒寨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神农家园农业旅游区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南泥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竹海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芦洪市镇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等200多个项目;
重点项目策划设计:《长沙岳麓山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1年度张家界宝峰湖景区旅游品牌策划活动》、宁乡碧桂园五星级拓展基地策划、洋湖湿地公园游船项目、关山镇“两型”拓展体验园等20多个;
建筑和景观设计项目:陕西飞渡峡景区o麦渣坪古村落建筑与景观施工图设计、萍乡瑞和园建筑与景观施工图设计、宁乡碧桂园凤凰酒店周边配套设施与景观施工图设计等20多个;
农业产业和休闲农业规划设计项目:海南新兴农庄项目总体规划、安徽合肥海棠湾国际农庄项目总体规划、洛阳黄河神仙湾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湖北大别山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江西龙虎山静和欢观光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中国兰谷.寨水一方(福建)项目总体规划、贵州梵净山大生态食用菌产业园项目总体规划、永兴隆和美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武汉颐鑫现代农业园项目总体规划、湖北麻柳溪有机富硒茶产业示范园及生态富硒养生度假村总体规划、珠海格力六乡生态农场总体规划、贵州江口坝盘生态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吉林小白山葡萄庄园总体规划、江西宜春社江生态农场总体规划、河南洛宁县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综合体总体规划及局部修建性详细规划、青海粤海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尖扎县李家峡黄河渔业深加工及旅游观光项目总体规划、湖北铭浩生态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十八洞苗汉子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总体规划(精准扶贫项目)、株洲白关花卉农场总体规划、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贵州绥阳金银花牧场总体规划、中国金银花大市场总体(提质)规划、湖北千叶湖休闲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黄冈现代农业观光村总体规划、湖南清渠生态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江西莲湖洲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长沙南洲湖农业休闲山庄总体规划、浏阳大围山生态水果博览园总体规划、长沙臻善生态农庄总体规划、湖南泽域美景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武冈华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衡东洣水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湖南军粮集团永安种养基地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施工图设计、湖南黄龙河生态园总体规划、萍乡瑞和园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湖南利天油茶博览园总体规划、汩罗蟠龙山庄项目修建性详细设计、桂东绿缘红豆杉生态园总体规划及局部修建性详细规划、湖南龙门阵生态农场总体规划及局部修建性详细规划、桂东玲珑茶叶生态观光园总体规划、衡阳力丰生态农业体验园总体规划、湖南新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宏祥中医药文化养生园总体规划、广寒乡休闲农业总体规划、恒盛生态农庄总体规划、东洲现代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等300多个项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军粮集团永安种养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黄龙河生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利天油茶博览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龙门阵生态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新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东洲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耒阳市太平圩乡永光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恒盛生态农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东洲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炎帝陵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泥水利风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神农家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寒寨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如何联系一诺规划?
一诺规划-旅游规划与休闲农业规划设计引领者
项目咨询:0/;
24小时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yinuoplan
一诺规划官网:http://www.woto100.net//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380号汇金国际银座20楼2008.
【热点推荐】
以下为品牌推广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宁波市农业局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的通知
信息来源:市农业局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字体:[
各区县(市)农业(农林)局,余姚市、慈溪市、宁海县、象山县农机局(站),杭州湾新区农业农村办公室,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经发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农办发〔2017〕6号)、《浙江省绿色农业行动计划》(浙农〔2017〕6号)和《“十三五”宁波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甬农发〔2017〕72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市农业局决定启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绿色畜牧业建设行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农业清洁化生产行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耕地质量与保护行动等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粮食连年丰收,农产品供给充裕,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但由于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加之水体、土壤遭到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田间昆虫、农田边界等生物共生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日趋显现,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压力日益加大,我市农业到了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推进我市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品质,从过去的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由过去主要通过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过去从资源过度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标准化、品牌化农业,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有利于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减少化肥等投入品的过量使用,优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实现农牧结合、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宁波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是加快打造我市绿色都市农业强市的重要途径。农业和环境最具相融性,都市农业的优美环境离不开农业的绿色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绿色生态农业,是宁波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方向。建设“整洁田园、美丽农业”和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农业强市更是我市“十三五”时期的战略目标。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有利于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共赢,是建设“整洁田园、美丽农业”重要内容和建设美丽宁波的具体行动,也全面体现了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的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要求,更是加快打造我市绿色都市农业强市的重要途径。  二、深入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  (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全面禁止焚烧为目标,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责任,重点开展以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为方向的综合利用,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加大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工程建设力度,选择在秸秆资源丰富且就地消纳压力大的地区,培育秸秆收贮专业组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政府扶持、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到2020年底,培育秸秆收集贮运基地20个,进一步提高秸秆离田能力,基本杜绝露天焚烧现象。坚持以畜禽养殖规模化和生产标准化为抓手,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设施化改造,以规模化规范畜牧发展、以标准化引领畜牧生产,实现规模场排泄物就地或异地消纳和资源化综合利用。  (二)绿色畜牧业建设行动。各地要统筹当地畜牧业发展要求和环境功能区划,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并根据环境容量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落实畜禽养殖场、屠宰企业主体责任,指导畜禽养殖场、屠宰企业采用先进的治污技术和模式,避免畜禽养殖污染环境。健全养殖污染堵疏结合、线上线下协同防控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动执法制度。按照就地利用为先、异地消纳兜底,资源利用为先、无害化处理兜底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体系,加大循环节点工程建设,扶持有机肥加工企业,健全沼液和养殖粪污的贮运和灌溉系统,引导不同的规模养殖场(户)因地制宜、因场施策,推进农牧深度融合。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等地要按照“一批美丽生态牧场、一批农牧结合示范园区、一批农牧结合服务组织、一条新型产业体系和一套有效运行机制”的要求,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鼓励象山、宁海、慈溪、余姚等地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及未利用土地,建设若干个存栏3-10万头规模的“生态化、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畜牧园区。引导和支持采用上海松江“公司+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六统一模式,通过不破坏耕作层的方法,在现代农业“两区”和其他合适区域内布局100个年出栏生猪1500头左右的农牧紧密结合的生态高效养殖场。引导和支持存量规模养殖场改善设施,抓好生态化改造提升,打造一批“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的美丽生态牧场。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创建100家左右美丽生态牧场和5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三)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扩大配方肥应用覆盖面,到2020年,年推广应用配方肥2万吨;加大商品有机肥、沼液、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有机养分替代力度,到2020年,年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达到11.5万吨、沼液年利用100万吨以上;积极开展以缓控释肥为主的新型肥料田间试验示范与技术物化推广,提高缓控释肥等新型环保肥的使用比例,构建环境友好型施肥模式,到2020年底,水肥一体化和缓控释肥应用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四)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大力实施以“三诱”技术为核心的非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在农药减量中的重要作用,每年推广应用非化学防治100万亩次以上;大力开展农田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倡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新理念,助推化学农药的减量使用,建设生态修复示范区20个,核心面积达5000亩以上,对周边有效辐射面积达20万亩以上;大力推进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不断扩大统防统治覆盖面和种植散户的覆盖率,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要达到80万亩以上;积极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试点,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  (五)农业清洁化生产行动。不断加大循环节点工程建设,扶持有机肥加工企业,健全沼液和养殖粪污的贮运和灌溉系统,引导不同的规模养殖场(户)因地制宜、因场施策,采用就地或异地消纳、纳管处理、达标排放等方式完善生态循环体系,推进农牧深度融合。积极实施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建立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废弃农膜“集中回收、生态利用、环保处置”回收处置机制。到2017年底,完成鄞州、奉化、慈溪3个区县(市)农药废弃包装物省级试点任务;到2020年底,全市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分别达到75%、95%以上,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六)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深入实施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强化农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建立健全以农业“两区”为重点、覆盖全市永久基本农田的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在全市26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选择建立119个农田土壤污染常规监测点,在全市110万亩农业“两区”建立45个农田土壤污染综合监测点,开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县工作,探索建立一批治理技术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到2017年底,基本扭转农业“两区”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到2020年底,农业“两区”土壤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七)耕地质量与保护行动。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和蔬菜标准园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改善耕地基础条件。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治理盐碱,普遍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到2020年底,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耕地酸化、盐渍化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有序开展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研究制定方案,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措施,强化目标考核,真正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行动有条不紊推进、取得实效。  (二)突出主体培育。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围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和生态牧场建设,激励培育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企业,扶持培育农业废弃物收集、转运、配送、利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工商企业等参与投资发展绿色农业及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合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三)创新技术模式。积极推行农科教协作,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和力量,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探索研究的投入,加强对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技术攻关,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农业技术、立体复合的农作制度、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结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强化技术培训,开展技术交流,提升技术应用水平。  (四)完善政策保障。聚焦绿色、生态、可持续,创新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政策。积极争取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重视和支持,切实加强与发改、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探索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引导政策和生态保护负面清单制度,争取早日形成项目补助、技术补贴、生态补偿相配套的组合政策,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  (五)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尤其是要重点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化肥农药减量等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建设的投入,倾力打造一批见形见效的农业绿色发展示范样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服务主体承接等形式,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农业生产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投身七大行动,率先实现绿色发展。宁波市农业局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属于农业方面的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