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自制力好些,上课走神少走神

搜索“高中生如何提高自制力”的网页标题
1&高中学生如何提高自己自制力_北京学大教育日&-&老师对学生缺乏严格的监督,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习完全靠学生的自制力,因此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下面学大老师给大家介绍高中学生如何提高自己自制...
2&高中生提高自制力的有效方法 怎样提高自制力_高三网日&-&我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努力终会失败呢,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需要自制力的指引,小编整理了高中生提高自制力的有效方法,欢迎...
3&高中生提高自制力的有效方法 怎样提高自制力_百度知道
4&高中生如何提高自制力?_学科网最佳答案: 控制自己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存在着理智与感情的斗争。“ 做自己高兴做的事”,或者采取一种不顾一切的态度并不真正的自由。...
5&学霸答疑 | 高中如何提高自制力?_搜狐教育_搜狐网日&-&高中学习不同于初中,需要更多的自主学习,也就对同学们的自制力要求更高。但是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尽管可能在暑假中早已制定了高中学习计划,但是...
6&高中生晚自习如何克服浮躁心理增强自制力提高学习效率? - 知乎日&-&学霸答疑 | 高中如何提高自制力? 18:08 来源:学霸菌 【提出问题】:高中学习最急迫解决的问题就是学习态度问题,高一没好好学习,但目标太...
7&高中生如何提高自制力和执行力以提升自己? - 知乎日&-&高中生晚自习如何克服浮躁心理增强自制力提高学习效率? 班级总体安静就是我们角落十分浮躁!后桌为班级第一和倒数第四,情意相投一晚上唧唧喳喳说个不停...
8&如何提高自制力主题班会_图文_百度文库日&-&高中生如何提高自制力和执行力以提升自己? 现在高三了感觉不太好,这里是住校生回到家以后会变得很松散,完全提不起学习兴趣,每次订好了计划也会被打乱,...
9&高中生怎样提高自制力? - 学习 - 知乎 日&-&如何提高自制力主题班会_其它课程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教育初中,高中学生如何提高自制力,很有意义 改变你的自制力 ---520班3组 试一试 ?双手握拳,向前...
10&中学生提高自制力的10种招数_百度文库高中生怎样提高自制力?本人高二,艺术生,专业成绩属中上,就是文化课一直在倒数几位,好几次想认真学习,但过一会总是会去看看手机,现在马上要学考了,我也知道了...
共3,530条搜索结果
时间: 15:14:15
本文来自: ,转载请保留出处!
本文链接: 高中生如何提高自制力_
手机配件资讯导航&img src=&/v2-da0a2dd2c6dac840f28d99b8739618f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a0a2dd2c6dac840f28d99b8739618ff_r.jpg&&&p&&b&高考化学常见题型总结,旨在希望各位闲暇之余能认真阅读几遍?&/b&&/p&&img src=&/v2-6ab6cc2f2d0cf5ca8dd2_b.jpg& data-rawwidth=&366& data-rawheight=&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6&&&h2&&b&一、有关NA的计算&/b&&/h2&(1)在标准状况下(STP,0℃,101kPa)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p&涉及22.4L/mol的换算&b&应注意“标况”、“气体”两个条件&/b&,不涉及22.4的气体问题的可在任意条件下进行换算。&/p&&p&&b&标况下有些物质不是气态&/b&(水液态,溴液态,SO?固态,碳4以上的有机物等);&/p&&p&关于一定体积的气体混合后考查微粒的数目,要注意是否反应,反应后体积的变化。&br&&/p&&p& (2)关于原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共价键数(共用电子对数)的求算注意对象的转化要正确。&/p&&p&①注意同位素原子对常见物质的摩尔质量的影响,比如出现 18 O、13C之类的同位素对质量数和中子数有影响;&/p&&p&②NaHSO4 晶体中阴阳离子为1:2 ,Na?O?中阴阳离子为1:2;&/p&&p&③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的求算,注意与涉及物质的系数对应。 &/p&&p&(3)注意反应是否完全,即注意反应的可逆性。涉及存在&b&可逆反应、弱电解质电离、水解、胶体微粒&/b&物质的量的计算,其数值无法求算,要比算得值&b&小&/b&。&/p&&p&(4)&b&混合物的问题&/b&,可将其作为单一物质算两次,若数值相同,则可求;若两次数值不同,则无法计算。&/p&&p&具有相同最简式的物质的混合计算可以将混合物看成一种物质进行相关计算。&br&&/p&&p&(5)注意从题给物理量能否求算出物质的量,如有时只给了物质的量浓度,未给体积,所以无法完成相应计算。&/p&&p&(6)注意某些特殊物质中某些特殊的化学键的存在,如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要注意化学键的计算方法——均摊法。&/p&&br&&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二、离子方程式常见错误 &/b&&/h2&&p&(1)&b&原子不守恒&/b&或&b&电荷不守恒&/b&;&/p&&p&(2)&b&电解质及弱电解质&/b&:该拆的没拆(比如HI、浓硝酸、浓盐酸)或不该拆的拆了; &/p&&p&(3)忽略&b&氧化还原反应&/b&的发生&/p&&p&氧化性离子:MnO4- 、NO?- 、ClO- 、Fe?+ 等;&/p&&p&还原性离子:S?- 、SO??- 、I- 、Fe?+ 等;&/p&&p&漏掉多个反应中的一个(NH4HCO?与NaOH等)。 &/p&&p&(4)&b&少量、过量&/b&问题&/p&&p&一定涉及两个离子反应。&/p&&p&若同步进行,注意少量物质定为1;&/p&&p&若又先后顺序,注意强者优先。&/p&&p&(5)&b&误判离子反应&/b&,如实验室制取氨气、铜和浓硫酸反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p&&p&(6)&b&违背客观事实&/b&:如Fe2O3与氢碘酸:Fe2O3 + 6H+===2Fe3+ + 3H2O。&/p&&p&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p&(7)&b&微溶物处理不准确&/b&:如石灰乳中加入盐酸:H+ + OH - ===H2 O。&/p&&p&错因: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为乳状物,则写化学式,若为澄清溶液,才拆成离子形式。&/p&&p&纠正:Ca(OH)2 + 2H+ ===Ca2+ + 2H2O。&/p&&p&*(8)&b&漏写反应条件&/b&,如【电解】饱和食盐水:&/p&&p&2Cl- + 2H2O ===H2【↑】+ Cl2【↑】+ 2OH- &/p&&p&*(9)&b&“可逆符号” “===” “↓” “↑” &/b&等运用不当 &/p&&p&如:Al3+ + 3H2O === Al(OH)3↓+ 3H+&/p&&p&错因: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不能用“===”,Al(OH)3量少,故不能标“↓”&br&&/p&&br&&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三、离子共存问题 &/b&&/h2&&blockquote&&p&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的问题。&/p&&p&若在溶液中发生反应,就不能共存。&/p&&p&看能否发生反应,不仅是因为有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的物质产生,还涉及到溶液酸碱性、有色、无色,能否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等。&/p&&/blockquote&&p&(1)注意题干的说法。&br&&/p&&p&如:无色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为10 —12 、与Al反应放氢气(若为酸性不能存在NO?﹣ )、酸性(碱性)溶液、一定(可能)共存的是 等等。&/p&&p&(2)离子不共存的条件:&/p&&p&离子间反应产生&b&沉淀、气体、弱电解质&/b&或&b&发生氧化还原、络合反应&/b&(Fe?+ 与SCN﹣)及&b&双水解&/b&(Al?+ 、Fe?+ 与CO??﹣、HCO?﹣ 、S?﹣ 、[Al(OH)4]﹣)。 &/p&&p&一般注意以下几点:&/p&&p&①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有大量的氢氧根(OH﹣);&/p&&p&不能大量存在弱酸根离子:如碳酸根(CO??-)、碳酸氢根(HCO?﹣)、硫离子(S?﹣)、硫氢根离子(HS﹣)、亚硫酸根离子(SO3?﹣)、硅酸根离子(SiO3?﹣)、偏铝酸根离子(AlO2﹣)、氟离子(F﹣)、硬脂酸根离子等。&/p&&p&②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氢离子(H﹢);&/p&&p&不能大量存在弱碱金属离子:镁离子(Mg?+)、亚铁离子(Fe?﹢)、铁离子(Fe?﹢)、铝离子(Al?﹢)、铜离子(Cu?﹢)及铵根离子(NH4﹢)等;&/p&&p&也不能大量存在酸式根离子:HCO?﹣、HSO?﹣、HS﹣、H?PO4﹣等。&/p&&p&③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也不能共存:&/p&&p&H﹢、I﹣、Fe?﹢与NO3﹣,Fe?﹢与ClO﹣等。&/p&&p&④能形成络离子的也不能共存:&/p&&p&Fe?﹢与SCN﹣,Ag﹢与SO??﹣等。&/p&&p&⑤有关双水解:&/p&&blockquote&当弱酸的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互相促进水解,而水解完全。&/blockquote&常见的双水解进行完全的有:Fe?﹢、Al?﹢与AlO?﹣、CO??﹣(HCO?﹣)。&p&补充化学方程式(了解):&/p&&blockquote&&p&1、【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p&&p&Al?++3HCO?-=Al(OH)?↓+3CO?↑&/p&&p&2、【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p&&p&2Al?++3CO??-+3H?O=2Al(OH)?↓+3CO?↑&/p&&p&3、【铝离子和硫离子】&/p&&p&2Al?+ + 3S?-+6H?0=2Al(OH)?↓+3H?S↑&/p&&p&4、【铝离子和HS-(硫氢根)离子】&/p&&p&Al?+ + 3HS-+3H?O=Al(OH)?↓+3H?S↑&/p&&p&5、【铁离子和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p&&p&Fe?+ + 3(Al(OH)4)-=Fe(OH)?↓+3Al(OH)?↓&/p&&p&6、【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p&&p&2Fe?+ + 3CO??-+3H?O=2Fe(OH)?↓+3CO?↑&/p&&p&7、【铵根离子和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p&&p&NH4+ + (Al(OH)4)﹣= NH?·H?O + Al(OH)?↓&/p&&p&8、【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p&&p&Fe?+ + 3HCO?﹣ = Fe(OH)?↓+3CO?↑(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抵消了,就不表示出来了)&/p&&p&9、【铵根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p&&p&AlO?- + NH4+ + H2O == Al(OH)?↓+ NH?↑&/p&&p&10、【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p&&p&Al?+ + 3AlO?- + 6H?O ═ 4Al(OH)?↓&/p&&/blockquote&&p&(3)多数阳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共存,多数阴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共存,即离子反应多发生于阴阳离子间,同电性离子一般共存。(这只是一般规律,做题目时优先分析(2))&/p&&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四、化学平衡问题&/b&&/h2&&p&一、盐的水解&/p&&p&1、盐的分类&/p&&p& ⑴按组成分: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p&&p& ⑵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强酸强碱盐(如Na2SO4、NaCl)、弱酸弱碱盐(如NH4HCO3)、强酸弱碱盐(如NH4Cl)、强碱弱酸盐(如CH3COONa)。&/p&&p& ⑶按溶解性分:易溶性盐(如Na2CO3)、微溶性盐(如CaSO4)和难溶性盐(如BaSO4)。&/p&&p& 2、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p&&p&(1)定义:盐电离出的一种或多种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p&&p&(2)实质:盐电离出的离子(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阴离子)跟水电离出的OH-或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碱或弱酸)并建立电离平衡,从而促进水的电离。&/p&&p& ⑶盐类水解的特点 &/p&&p&①可逆的,其逆反应是中和反应;&/p&&p& ②微弱的; &/p&&p&③动态的,水解达到平衡时v(水解)=v(中和)≠0;&/p&&p&④吸热的,因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其逆反应是吸热反应。&br&&/p&&p&3、盐类水解的规律&/p&&p&⑴有弱才水解:含有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才发生水解。&/p&&p&⑵无弱不水解:不含有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即强酸强碱盐不水解。&/p&&p&⑶谁弱谁水解:发生水解的是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p&&p&⑷谁强显谁性:弱酸弱碱盐看水解生成的酸和碱的强弱。&/p&&p&⑸越弱越水解:弱酸根阴离子所对应的酸越弱,则越容易水解,水解程度越大。&/p&&p&若酸性HA&HB&HC,则相同浓度的NaA、NaB、NaC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pH逐渐增大。 &/p&&p&CO32-和HCO3-所对应的弱酸分别是HCO3- 和H2CO3,HCO3-比H2CO3的电离程度小得多, 相同浓度时Na2CO3溶液的pH比NaHCO3的大。&/p&&p& ⑹都弱双水解: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时,离子水解所生成的OH-和H+相互结合生成水而使其水解相互促进,称为“双水解”。&/p&&p& ①NH4+与S?-、HCO?-、CO??-、CH?COO-等虽然相互促进,水解程度仍然很小,离子间能大量共存。&/p&&p& ②彻底双水解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 Al?+与S?-、HS-、AlO?-、CO??-、HCO?- Fe?+与AlO?-、CO??-、HCO?- 、NH4+与AlO?- 、SiO??-&/p&&p& 如:2Al?+ + 3S?- + 6H?O = 2Al(OH)?↓ + 3H?S↑&/p&&p& Al?+ + 3HCO3- = Al(OH)3↓ + 3CO2↑ (泡沫灭火器原理) &/p&&p&③特殊情况下的反应:&/p&&p&FeCl3和Na2S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S) &/p&&p&Na2S和Cu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Na2S+CuSO4=CuS↓+Na2SO4) &/p&&p&生成更难溶物 FeCl3和KSCN溶液&/p&&p&发生络合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p&&p& 4、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p&&p&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对应的酸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 &/p&&p&外界条件: &/p&&p&(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p&&p&(2)浓度:稀释盐溶液,可以促进水解,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p&&p& (3)外加酸碱盐: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p&&p& 下面分析不同条件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情况:&/p&&img src=&/v2-7cfc3ab9bb8a5de8babb58d3c282bd63_b.png& data-rawwidth=&744&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4& data-original=&/v2-7cfc3ab9bb8a5de8babb58d3c282bd63_r.png&&&p&5、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p&&p&⑴一般水解程度很小,用可逆符号,不标“↓”或“↑”,不写分解产物形式(如H?CO?等)。&/p&&p&&img src=&/v2-a7ba0bc5f4359bdf3b3b_b.png& data-rawwidth=&374& data-rawheight=&11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4&&⑵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弱碱阳离子一步到位。&/p&&p&⑶能进行完全的双水解反应写总的离子方程式,用“=”且标注“↓”和“↑”。&br&&/p&&img src=&/v2-0baed745e6c_b.pn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1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v2-0baed745e6c_r.png&&&p&二、化学平衡&/p&&blockquote&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br&&/blockquote&&p&(1)三段式的求算:&/p&&p&为避免体积变化的影响,列三段式最好用&b&物质的量&/b&。&/p&&p&反应速率用反应浓度,平衡常数用平衡时浓度,平衡转化率用物质的量,&b&单位&/b&一定要写对。 (2)平衡移动问题:&br&&/p&&blockquote&&b&条件改变→平衡移动→条件改变 &/b&&/blockquote&&p&要弄清题中的条件改变是平衡移动的原因还是结果,从而正确判断平衡移动方向。&/p&&p&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现象的论述题也从“原因”、“方向”、“结果”三方面作答。 &br&&br&密闭容器中,平衡移动的方向只与物质的量的变化互为充要条件,c、p、V、w%、ρ、M等物理量的改变都需要与换算成物质的量变化后才能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br&&br&(3)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应用:&/p&&p&&b&温度不变&/b&,同一方程式的&b&K值不变&/b&;&/p&&p&&b&K值越大&/b&,&b&正向&/b&进行越&b&彻底&/b&;&/p&&p&&b&Qc&Kc&/b&时,反应向逆向移动,&b&Qc&Kc&/b&时,反应向正向移动。 &br&&br&(4)平衡图像题要注意速率和平衡分别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情况是有差别的。&/p&&p&坐标中出现时间轴的,要注意速率和条件的关系;无时间轴的,一般只考虑平衡。 &br&&br&(5)等效平衡问题:&/p&&p&先看条件是等容还是等压,后看气态物质前后的系数和关系。&/p&&img src=&/v2-5c0c6acba8d621ab80aa1a_b.png&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2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v2-5c0c6acba8d621ab80aa1a_r.png&&&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五、粒子浓度大小问题 &/b&&/h2&&p&(1)先考虑混合液之间的&b&反应&/b&,确定最后的物质组成;然后写出所有电离、水解反应,以确定溶液中粒子的种类。&br&&br&(2)根据粒子来源分出大量粒子(由强电解质电离得到的离子、弱电解质分子)和少量粒子(由弱电解质电离或水解得到); &/p&&p&(3)根据水解、电离程度(大于号连接类选项),电荷、物料守恒(等式类选项)等依据作精细比较。&br&(4)关于微粒浓度等式关系的判断主要依据三大守恒,将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消去不水解离子,即得到质子守恒式。电荷守恒式中不含分子,质子守恒式中不含不水解离子。&br&&/p&&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六、强弱酸问题&/b&&/h2&&p&(1)强弱酸的差别就是&b&电离程度不同&/b&,从这个意义上讲,较强弱酸相对于较弱弱酸,较稀弱酸相对于较浓弱酸,前者都可作强酸对待,可化简思维过程。 &br&(2)明确c酸与[H+]的差别,[H+]通常影响速率的快慢,c酸通常影响反应物的用量。&/p&&p&(3)通常都是强酸制弱酸,弱酸制强酸的原理是生成不溶沉淀。&/p&&blockquote&&p&例:CuSO4+H?S=CuS↓+H?SO4&/p&&p&H?S == 2H+ +S?- ①(应是两步电离,但此处为方便举例,暂时这样写)&br&Cu?+ + S?- == CuS↓ 因为CuS极难溶,所以大量消耗①中产生的S?-&br&反应①向右移动,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 H?S = CuS↓ +2H+&/p&&/blockquote&&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七、沉淀溶解平衡问题&/b&&/h2&&blockquote&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控制其进行的方向 将沉淀转为溶液中的离子或者将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blockquote&(1)平衡表达式要&b&注明状态&/b&;&p&(2)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中沉淀均不能拆;&/p&&p&(3)“Ksp越大,该沉淀溶解度越大。”这个结论只对&b&化学式形式相同的沉淀&/b&适用。&/p&&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八、盖斯定律及热化学方程式问题&/b&&/h2&先写出待求方程式并配平,然后在已知方程式中寻找唯一出现的物质,注意系数与左右关系的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最好化为最简整数比。&p&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b&表明状态和焓变的单位&/b&。 &/p&&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九、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b&&/h2&(1)按照“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形式书写方程式。&p&注意“价态有升有降”,“反应由强制弱”两个原则。 &br&&br&(2)依据升降价数相等配平氧化还原部分的系数。 (注意变价元素在一个分子中的多原子情况)&br&&br&(3)根据原子守恒或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补全剩余部分,&/p&&p&剩余部分主要是添加“&b&H+,H?O&/b&”或“&b&OH﹣,H?O&/b&”。 &/p&&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十、电化学题目处理步骤&/b&&/h2&(1)首先确定电解池还是原电池,总反应一定是&b&氧化还原反应&/b&;&p&(2)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记清每个电极的反应类型。 &/p&&blockquote&&p&&br&电解池阳极:还原剂→e﹣+氧化产物,&/p&&p&阴极:氧化剂+e﹣→还原产物; &/p&&p&原电池正极:氧化剂+e﹣→还原产物,&/p&&p&负极:还原剂→e﹣+氧化产物。 &br&&br&原电池(燃料电池):先总式,再正极(O2得电子),最后可相减得负极;&/p&&p&一定注意电解液的成分,金属吸氧腐蚀的情况。 &/p&&p&电解池:先两极,后相加得总式;&/p&&p&注意阳极是金属还是惰性;水参与的电解在总式中不能写离子形式。 &/p&&/blockquote&&p&(3)依据电极反应式或总反应式进行现象的分析或计算,计算的依据是&b&电子守恒&/b&,多步电解中每一阶段的得失电子数均守恒。&/p&&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十一、元素推断综合题 &/b&&/h2&&p&(1)一般在前18号,尤其是H、C、N、O、Na、Al、Cl出现几率较大,要注意限定条件(如:原子序数由大到小顺序为、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p&&p&(2)熟悉常见说法:可形成1:1型化合物(H2O2、Na2O2),&/p&&p&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能反应(N),&/p&&p&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反应(Al),&/p&&p&10电子微粒,18电子微粒(H2O2、F2、C2H6、N2H4等),&/p&&p&分子量相等(C2H4、CO、N2;NO、C2H6;O2、N2H4、S) &/p&&p&(3)粒子半径比较:&/p&&p&a.电子层数越大,半径越大;&/p&&p&b.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p&&p&c.电子数越大,半径越大。 &/p&&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十二、无机推断题 &/b&&/h2&&p&(1)熟悉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p&&p&&b&①铁三角&/b&&/p&&img src=&/v2-f09e056f4daf39f8b2722_b.jpg&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v2-f09e056f4daf39f8b2722_r.jpg&&&blockquote&二、具体举例&br&S、Cu2+、非氧化性酸(H+)变为Fe2+.&br&Fe+H2SO4=FeSO4+H2↑&br&Fe+CuCl2=Cu+ FeCl2&br&Fe+2HCl=FeCl2+H2↑&br&Fe---Fe3+,铁与强氧化剂反应,&br&如,Br2,HNO3,KMnO4等。&br&2Fe+3Cl2=△=2FeCl3&br&Fe2+ ---Fe:Fe2+与还原剂反应,&br&如:C,Si,CO,H2等。&br&FeO +C=Fe+CO↑&br&FeO +H2=△=Fe +H2O&br&Fe2+ ---Fe3+,Fe2+具有还原性,当遇到强氧化剂时&br&如:O2、Cl2、Br2、KMnO4、HNO3、浓H2SO4、HClO、K2Cr2O7等均可生成+3价铁。&br&2FeCl2+Cl2=2FeCl3.&br&(2Fe2+ +Cl2=2Fe3+ +2Cl-)&br&4Fe(OH)2+O2+2H2O=4Fe(OH)3.&br&Fe3+ ---Fe:Fe3+与还原剂反应,&br&如:CO,H2,C,Si等可以将Fe3+还原为Fe.&br&Fe2O3+3H2=△=2Fe +3H2O&br&Fe3+ ---Fe2+&br&2FeCl3+Fe=3FeCl2&/blockquote&&p&&b&②铝三角&/b&&/p&&img src=&/v2-4ecb73a586432bbb3d74aae8f13c26d7_b.jp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v2-4ecb73a586432bbb3d74aae8f13c26d7_r.jpg&&&img src=&/v2-ead2b29287c5_b.jp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v2-ead2b29287c5_r.jpg&&&p&&b&③碳三角&/b&&/p&&p&CO?、HCO?﹣、CO??﹣或 C→CO→CO?&/p&&img src=&/v2-f15cf4883439_b.pn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v2-f15cf4883439_r.png&&&p&④其他:&/p&&p&S→SO?→SO?&/p&&p&NH?→N?→NO→NO?→HNO?&/p&&p&A B C(CH4、NH?、H?S、C、N?、S、醇)&br&&/p&&p&(2)各种特殊颜色要记清,特定反应情况:&/p&&p&A+B→C+D+E&/p&&p&(CO??﹣、SO??﹣、S?﹣与H+;金属与HNO?、浓硫酸;电解NaCl、CuSO4等;氨盐与碱的反应;MnO?与HCl;Cl?+OH﹣等);&/p&&p&A→C+D+E&/p&&p&(NH4HCO?,KMnO4,NaHCO?,Cu?(OH)?CO?);&/p&&p&同时有气体和沉淀生成(双水解反应,Ba(OH)2与(NH4)2SO4之类)。&/p&&br&&p&(3)置换反应中,“金属置换非金属”或“非金属置换金属”反应中的“非金属单质”通常只有C和H2。如Mg+CO2,Fe+HCl等。 &/p&&p&(4)具体物质难以推断时,先推断其类别(酸性氧化物、盐等),缩小推断范围。&/p&&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十三、实验题首要是确定实验目的&/b&&/h2&&p&(1)基本操作:&/p&&p&&b&a.除杂、分离:&/b&&/p&&p&固固分离一般是溶解、过滤,液液分离一般是分液或蒸馏,气气分离通常是洗气。&/p&&p&为避免新杂质的引入,最好选择不同状态的除杂剂。&/p&&p&&b&b.检验:&/b&&/p&&p&包括气密性检验和物质检验,答题思路都是:“&b&操作——现象——结论&/b&”三步。&/p&&p&气密性检验的原则是保留一个出口并液封,然后用气泡法或液面差法检验。&/p&&p&物质检验要取少量,现象描述不指物质名称(除非题目告知物质名称)。 &/p&&p&答题开头写&b&取样&/b&,取样,取样,这是一分。&/p&&p&(2)框图类实验:&/p&&p&要注意准确分析每一步结束后的物质成分,尤其注意过量的物质和在常温时能发生的反应(NO+O2,Fe(OH)2+O2等),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p&&p&(3)装置类实验:&/p&&p&大部分为气体类。&/p&&p&&b&气体发生装置&/b&(O2:KClO3与MnO2,H2O2与MnO2,Na2O2与H2O、CO2;H2:金属与酸、电解NaCl等;Cl2:MnO2与浓盐酸;NH3:NH4Cl与Ca(OH)2,浓氨水与固体NaOH;SO2:Na2SO3与较浓硫酸;CO2:碳酸盐与酸;NO:Cu与稀硝酸、NH3与O2;NO2:Cu与浓硝酸、NO与O2);&/p&&p&&b&洗气装置&/b&(浓硫酸:除水,碱石灰:除水、CO2、HCl等,无水CaCl2:除水,饱和食盐水:除Cl2中的HCl,饱和NaHCO3:除CO2中的HCl);&/p&&p&&b&收集或量气装置&/b&(不能用排水法:NH3、HCl、SO2、NO2、Cl2(可排饱和食盐水)、CO2(可排饱和NaHCO3));
&/p&&br&&p&(4)实验计算类:&/p&&br&&p&&br&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百分含量题设计思路&/p&&img src=&/v2-f8fab714cfffc8f7603927_b.png& data-rawwidth=&592& data-rawheight=&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v2-f8fab714cfffc8f7603927_r.png&&&p&根据沉淀、气体的量求算一组分的量&/p&&p&(如:测Mg、Al合金中Mg的含量加NaOH处理) &/p&&img src=&/v2-b7cddebc218_b.pn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v2-b7cddebc218_r.png&&&br& 根据沉淀、气体的总量可列方程组来求算各组分的量&br&(如:测Mg、Al合金中Mg的含量加盐酸处理)&br&&p&(5)实验评价问题,常见的不足之处:&/p&&p&未进行气密性检验,缺少防倒吸或尾气处理,原子利用率低,制备的物质中含杂质多,污染空气。(直接这么答有混分嫌疑,建议加上有关物质)&br&&/p&&p&(6)画装置图主要是标明仪器和试剂,通常是除杂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和防倒吸装置。&/p&&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 十四、有机推断题 &/b&&/h2&&p&(1)有机反应中的重要条件: &/p&&p&浓硫酸:酯化、苯硝化、醇消去;&/p&&p&NaOH水溶液:卤代烃水解、酯的碱性水解;&/p&&p&NaOH醇溶液:卤代烃消去;&/p&&p&稀H+:酯的酸性水解、羧酸钠得羧酸、酚钠得酚; &/p&&p&(2)对有机物结构的推断可分为碳骨架的推断和官能团的推断两方面进行。&/p&&p&碳骨架的推断可在已知分子式的前提下求不饱和度,进而推测骨架情况,多数有机反应都不会导致碳骨架的改变,只有酯化和水解会改变碳价。&/p&&p&官能团的推断主要依据反应条件和题目已知条件,特别要注意含两种以上官能团的情况,如:甲酸及其酯能发生银镜反应,同时含卤原子和酯基的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共同反应等。&/p&&p&题目中的信息要弄清断键成键情况,在推断中找到信息存在的痕迹。 &/p&&p&(3)同分异构的问题可以按照片段组合的方式进行,先根据限定条件摆出已知官能团,然后根据剩余部分的原子数及不饱和度推断可能片段,最后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组合。&/p&&img src=&/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fd2c221f94ecadadedc1cffe42e29e_r.png&&&h2&&b&十五、其他 &/b&&/h2&&p&(1)常识类选择题,常用找错法,要注意对原则性知识点的把握,排除错项。&/p&&p&(2)未知反应产物的判断,应遵循物质间反应规律或氧化还原规律来进行,不能凭空想象,为配平方程式需添加的往往是常见物质。 &/p&&br&&p&(3)原理类题目是重要得分点,应认真对待,要记准基本概念,不能受题干影响导致原则性错误,提倡按部就班,不任意发挥。 &/p&&img src=&/v2-6ab6cc2f2d0cf5ca8dd2_b.jpg& data-rawwidth=&366& data-rawheight=&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6&&&p&作者:Sherry Liu&/p&&p&任何转载需授权,预祝高考顺利?!&/p&&p&好看的你们不点赞收藏吗?&/p&
高考化学常见题型总结,旨在希望各位闲暇之余能认真阅读几遍?一、有关NA的计算(1)在标准状况下(STP,0℃,101kPa)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涉及22.4L/mol的换算应注意“标况”、“气体”两个条件,不涉及22.4的气体问题的可在任意条件下进行换算。…
&p&不给你灌鸡汤,也不打击你,现实情况你比谁都清楚,想那些除了给你压力之外一点用都没有。我直接说方法,现在最重要的是突击策略。&/p&&p&我有几个比较好用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给你&/p&&br&1.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和难度&br&因为现在已经高三下学期了,所以时间上并不宽裕。这个时候在选择学习材料上,一定要选择能最快让你吸收的知识。&br&&br&那就比如在做题上,首先放弃掉两头。一眼扫过去太简单的,放弃。10分钟内做不出来的放弃。放弃掉这两头,选取那些你似懂非懂的题目。这部分题目就是你提升的最大空间。太简单的题做起来没有提高的价值,太难的题一时半会也啃不下来,况且高考中至少有50%的题目是基础性的、为广大考生难度所设置的题目。而有10%的难题是为了选拔那些高分考生所设置的,所以不要眼睛一直盯着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却收效太低,放弃。&br&&p&退一万步说,难题其实是一个个简单概念套起来综合运用的问题,基础概念学扎实了,难题才有戏。&/p&而那些你似懂非懂的题目,你只要从这个点开始,把这些半生不熟的题目做熟了之后,这些题目就又变成了你有把握的题目,而那些完全不会的题目就降级变成了你半生不熟的题目。这样的学习过程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虽然开始的时候是一点点的积累,但是随着积累雪球会越滚越大速度越来越快,用这种方式进行突击训练是最富有成效的&br&&br&&br&2,如果在选择了题目之后,还是觉得无从下手。就顺着这个概念往前走。如果现在200分出头的话,说明你的基础还是有些薄弱的。基础薄弱的时候做不出题目来并不能说明你脑子笨,不聪明或者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一些学科的最基础的概念你是不清楚的。缺少了这样一个个概念的累积,你直接上难度是很费劲的。&br&&br&这个时候就要提到一个概念,如何一下子跳上一个比较高的台阶?&br&&br&答案就是后退一步,助跑。&br&&br&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课本中的基础概念你不懂,你就要往后退。打个比方,数学中的函数的概念你不清楚的话,可能是集合学的不好。那就退到集合开始。如果集合也不太清楚,就进一步往初中的简单函数和运算退。初中的还不清楚,就往小学退。&br&&br&放心,不要害怕这个方式浪费时间,这个方式才是最快的。因为现在你已经是高中了,所以初中和小学的知识对你来说是难度是非常低的,你能用很快的时间扫完小学的和初中的教材。每天晚上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专门往后退。给自己定一个大概的计划,比如说一周内刷完初中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书。有了更坚实的基础概念之后,你再上高中的难度就低了很多。&br&&br&所以要不断的给自己降到收益最大的地方。有人总说自己的学习效率低,但学习效率这个东西,不是说你有多大的专注力,多么认真就能提高多少。效率其实跟一个人对一门学科的熟练程度直接相关,熟练度越高,单位时间内能完成的质量和数量就有多强,所以不要意味的和那些学习效能高的同学比较挫败自己的信心,你只是熟练度还没上去。&br&3,利用在校时间集中解决难题。&br&现在遇到一些你不懂的地方,你不能完全靠一己之力去正面硬刚。一切靠自己的话,你可能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br&&br&我在高中时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往往会把最大量的任务在白天的上课时间解决。你也要利用这个策略。&br&&br&把所有你不会的问题找出来,课间去问同学,问老师,让他们给你讲。如果你自己要一个个的缕清概念,那太慢了。甚至你自己可能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清楚,所以去问。问人如何做事最快的解决难题的路径,好学生大多都能很好的明白这一点。&br&&br&离高考不远了,放下脸皮,把那些最难啃下来的东西,全部在在校的时间里该问的问,该听的听掉,留下最合适自己一个人解决的问题集中突破,要省劲儿,省精力。&br&&br&4,做课本后面的习题。&br&当时我在的全市最好的重点班的数学老师,一定要求我们全班的同学做课后的习题。因为当时班里的同学能力都比较强,这些课后习题做起来简直和切菜一样智障,所以马马虎虎就糊过去了。&br&&br&结果…我们被数学老师骂了个狗血淋头。说我们眼高手低,不知道课后习题的价值。老师说那些习题既然在书本上,价值是十分高的。而且这些简单的习题对于巩固基础概念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后就罚我们把课后的习题一个个抄题,认真写在本子上一个个检查。&br&&br&因此当时我们班的数学底子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的重要性我在同年级普通班学生的身上看到了更大的作用。当时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我这个朋友的基础非常差,然后她就把数学书后面的习题全部挨着做了一遍。高考数学多考了至少30分。他的同班同学都很惊讶,因为当时其他的同学都集中于模拟题等复杂的题,看不上这些简单的智障题目。然而因为我的朋友的基础比较差,太难的题目他不会做,就只好盯着这些课后习题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却是收效最大的。&br&因此,重视书本后面的课后智障习题!&br&5,顺着书的大纲梳理知识脉络。&br&我想你现在对于学科的基础知识结构可能都有些模糊。所以在看书之前,要先翻开书的大纲。看看这本书都讲了什么,以什么样的逻辑结构讲的。每天学习完,画一个大概的树状图,直观的看一下今天自己学的东西,在整本书里面都占了什么位置,起到了怎样的一个作用。有助于你把零散的只是定位在严密的框架里,这样你在做题和考试的时候,才不会因为一时想不起来而错失自己本来会做的东西。&br&&br&同时,看大纲还有个好处。大纲基本上是一本书的骨干。从大纲中每节知识所占的比重大小,你可以轻易的把握什么东西是重点难点,什么东西是最需要攻破的大块头,这些才是考试考察密度最大最频繁的地方。&br&6预习复习&br&如果在进行上面的过程中,你依然还有学习的余裕的话,不要放弃预习和复习。虽然现在时间很紧,但是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内容还是尽量的要跟上。为了更好的课堂吸收效果,预习和复习都不可忽略。&br&&br&当时在我们班里,最好的学生的进度是远超班里平均水平的,所以他们在上课时驾轻就熟效率奇高,也能在选择性的听讲,节省了很多时间。当时我们的假期作业也基本上都是预习接下来一学期要上的内容。对于第二天要学习的东西在宏观上有个把握,哪怕是知道自己哪些东西不会,也有助于你第二天更好的学习。找到不会的,下课直接问老师,尽可能的消灭遇到的问题,这样你学习才能轻松。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想要弯道超车,就一定要学会用这个策略来省劲儿。&br&&br&在我看来,以上这些方法是短时间内突破最有用的,希望对你有用。&br&&br&&img src=&/v2-00ac3a410a841e171f9f_b.jpg& data-rawwidth=&2342& data-rawheight=&12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2& data-original=&/v2-00ac3a410a841e171f9f_r.jpg&&
不给你灌鸡汤,也不打击你,现实情况你比谁都清楚,想那些除了给你压力之外一点用都没有。我直接说方法,现在最重要的是突击策略。我有几个比较好用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给你 1.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和难度 因为现在已经高三下学期了,所以时间上并不宽裕。这个…
&img src=&/v2-fa7fe62a4add3f89c8dc76_b.pn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fa7fe62a4add3f89c8dc76_r.png&&&p&(&i&8078 words / 3 parts / 18 mins to read&/i&)&br&&/p&&p&&b&这周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是,&a href=&/people/dbc& data-hash=&db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邓天中& data-hovercard=&p$b$dbc&&@邓天中&/a& 加入了。 &/b&&/p&&p&-&/p&&p&- PART ONE -&br&&/p&&a href=&/people/dbc& data-hash=&db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邓天中& data-hovercard=&p$b$dbc&&@邓天中&/a& 的名字叫邓中天。是我高中同班好基友。&p&起初还以为他会栽在高考,但后来的事情谁又想得到呢?&/p&&p&是的,他高三下学期成绩非常不稳定,波动很大很大,大到——可以在考到 top5大学水平 的两周后考到接近 二本水平。&/p&&p&&b&但是高考他还是超出重本线124分,进入梦想的大学梦想的专业:中山大学 - 计算机 。&/b&&/p&&p&-&br&&/p&&p&在群里,有这样一段对话:&/p&&blockquote&&b&超然不群的公子哥: &/b&“我想问一个问题,也没有别的意思,班长为什么这么好,干一件没有任何回报的事情?(绝对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非常好奇,)@班長Guenlan ”&br&-&br&&p&&b&班長Guenlan: &/b&“@超然不群的公子哥 ,我过去一直在学校读书,不太懂怎么和人交际,工作能力也特别差。现在上大一了,可以有机会去社会实践,去锻炼自己。” “写文章锻炼文笔,给你们回答锻炼逻辑,也锻炼耐心。”&/p&&p&-&/p&&/blockquote&&p&我未经世事,想不到比这更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渡人亦渡己。&/p&&p&也许人不应该太早预设一生,但我真切地希望,尽我一生都可以像现在一样,以自己所学,去帮助别人和锻炼自己。今天是高考知识,那明天呢?这就是我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p&&p&&b&当帮助他人和锻炼自己结合,会有良性循环,让我们都变得更好。&/b&&/p&&p&&b&中天也注定不是一个独善其身的人,知道我的想法以后,热切地加入了。&/b&&/p&&p&&b&那么以后如无意外,每周五 中天 都会带给我们一篇文章。&/b&&/p&&p&-&/p&&p&- PART TWO -&/p&&p&中天的理综特别好,选择题几乎每次都是满分。&/p&&p&后来他告诉我,&b&很多人基础很扎实却没能把知识全都变成分数,是因为少了一座连接知识和分数的桥梁,名字叫,技巧。&/b&&/p&&p&-&/p&&h2&&b&理综选择题:技巧是连接知识和分数的桥梁&/b&&/h2&&p&&b&/
by &a href=&/people/dbc& data-hash=&db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邓天中& data-hovercard=&p$b$dbc&&@邓天中&/a&&/b&&/p&&p&-&/p&&ul&&li&&b&时间安排&/b&&br&&/li&&/ul&&br&&p&1.理综选择题一共是6+7+8,21道题,总计126分。&/p&&p&2.其中生物和化学是比较容易拿分的,花耗的时间也不是很多,物理相对耗时间一点。&/p&&p&&b&那么我先说一下理综选择题的时间安排。&/b&&/p&&p&总体而言,21道题目,&b&总计耗时不要超过50分钟,以40分钟为佳,&/b&这有这样才能保证后面的填空题和计算题有时间做。&/p&&p&&b&我按照45分钟来说吧,那么这个45分钟要怎么分配呢?&/b&&/p&&p&1.我一般是&b&生物化学15分钟,物理30分钟。&/b&&/p&&p&2.&b&正规的考试会有5分钟左右的阅卷时间&/b&,一般花一两分钟时间来整体浏览一下试卷就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可以拿来做生物的选择题。&/p&&p&3.所以说生物化学有了差不多20分钟的时间,应该是足够的了。&/p&&p&-&/p&&ul&&li&&b&答题技巧 - 十大原则:&/b&&br&&/li&&/ul&&br&&ol&&li&&b&学会抢时间。&/b&也就是开考前的五分钟,这五分钟里面几乎可以做完生物的选择题了,&b&但是一定不要心急,保证正确率。&/b&&/li&&li&&b&不要按照ABCD的顺序看选项。&/b&如果遇到了绝对正确的答案,直接选出来,剩下的选项就不必看了。我做理综喜欢DBAC的顺序看选项,或者BDAC,效果还不错,比较容易直接看到正确的选项。&/li&&li&&b&不轻易计算。&/b&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要动笔计算才能得出结果的,那我在考试的时候一般不去计算,先去判断其余的选项正确还是错误,因为有时候这些计算相当复杂,堪比一道大题,而且这个选项正确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你花了很多时间把它算出来,结果是对的,这就比较尴尬了,又或者是你不放心,算了两遍,结果不一样,于是就开始慌了。所以,不轻易计算。&/li&&li&&b&常见的坑要留意。&/b&比如&u&单位、标况、22.4L、偷换主语、病毒和细菌真菌、粗糙光滑、有无空气阻力、有没有给g的数值、乙烯杂质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因为会生成CO2气体),&/u&很多很多这些坑,都要留意。&/li&&li&&b&互推。&/b&从一个选项来推出另一个选项,物理多选经常用这招,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计算。&/li&&li&&b&多选学会适当取舍。&/b&没把握就选一个吧,拿3分比丢6分好。&/li&&li&&b&排除法。&/b&一定要多用,那些稍难的选择题用排除法可以增大正确率。&/li&&li&&b&及时涂卡并检查。&/b&做完选择题就涂在答题卡上,并花一分钟检查一下有没有涂错、有没有想着A却选了B,小小的举动有时候可以挽回6分。&/li&&li&&b&多用二级结论。&/b&53里面有,学霸和老师也知道很多二级结论,向老师和学霸讨要二级结论的时候要问清楚怎么用。&u&我经常用二级结论做物理,尤其是天体运动的计算、变压器的计算、速度加速度的计算,生物遗传题也有很多的结论,都挺好用的,可以省下了很多的时间,&/u&不过现在那些结论我都不记得了,有点可惜。&/li&&li&&b&千万不要意气用事。&/b&不要在一道题目上面死磕,不然你会死的很惨,不会做就跳过,做完了其他选择题再回来看不会做的题目,没准就有思路了。&/li&&li&&b&间歇休息。&/b&做完了选择题松口气,吃一点巧克力,喝一口水,休息30秒,继续做其他题目。&/li&&/ol&&p&-&/p&&br&&ul&&li&&b&训练方法&/b&&br&&/li&&/ul&&br&&ol&&li&&b&每天做一套理综选择题,坚持两个月。&/b&我读高三的时候,班级给每个人订了一本只有理综选择题的专项练习册,我们每天就做一套,做完了就对答案,自己尝试理解答案,我们是练了两个月,效果不错,到最后我都差不多可以全对了,&u&因为考点就那一些,60*21=1260道选择题,完全可以将知识点都概括到,&/u&注意是知识点,题目的变化另当别论。要记住要把错题弄懂,不懂就直接找老师,让老师讲明白。&/li&&li&&b&理综选择题的错题要相当重视。&/b&做选择题的错题的时候,我没有将整道题抄下来或者剪切粘贴在错题本上,我是看一下哪一个选项错了,接着把这个选项改成正确的,把这句正确的话抄写在错题本上面,定期复习,&b&每复习一次就画一笔正字,复习过了5次就差不多了。&/b&遇到比较更改的选项,我就直接抄这个选项或者这道题目对应的知识点,比如一些定义和概念就可以直接抄下来,&b&定期复习&/b&。那些乱蒙蒙对的题目也要重视,因为这只是你这一次运气好,并不代表你掌握了这一道题目以及背后的知识。所以把这一类题目也当成错题一样。&/li&&li&&b&保证正确率。&/b&考试的时候,化学和生物的选择题是可以全部拿到分的;物理的选择题,多选题会有点坑,其他的题目尽量不要错。做题的时候要细心一点,不要见坑就跳。&/li&&/ol&&p&-&/p&&p&- PART THREE -&br&&/p&&p&&b&以下是最近在值乎和QQ群回答的问题集合。&/b&&/p&&p&-&/p&&br&&p&&b&Q1:&/b&&a href=&/zhi/messages/405824& class=&internal&&班长高三后期每天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安排是怎么样的?以及如何更好的制定学习计划并执行?&/a&&br&&/p&&p&-&/p&&br&&p&&b&Q2:&/b&&a href=&/zhi/messages/517632& class=&internal&&一张理综卷子,很多中上的学生对于上面的题基本会做考试中却很少有人能做完。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呢?做题时该怎么想呢?&/a&&br&&/p&&p&-&/p&&p&&b&Q3:&/b&&a href=&/zhi/messages/150016& class=&internal&&请问如何高效率的提高化学和生物的成绩,目前只是局限于做一些题,怕高考来不及。尤其是生物,感觉写题时知识点太多,不好把握&/a&&br&&/p&&br&&p&-&/p&&p&&b&Q4:&/b&&a href=&/zhi/messages/511360& class=&internal&&如果觉得老师不是很好导致不喜欢这门课应该怎么办?(或者怎么克服)那么如果落下了有什么办法能短时间高效的补习学科基础?&/a&&br&&/p&&br&&p&-&/p&&p&&b&Q5:&/b&&a href=&/zhi/messages/209024& class=&internal&&您好,我是理科生,却对数理化非常棘手。觉得数学内容多不好总结,物理也学得很吃力。您有什么好的学习和锻炼理科思维的方法吗?&/a&&/p&&p&-&/p&&p&&b&Q:&/b&班长,在反思错误的时候要带着什么角度去思考?因为有时候看答案好像懂了,但是后面遇到又不懂。&/p&&br&&p&&b&A:&/b&(by
&a href=&/people/bfde9fbecced213e3bdb323f6866efb7& data-hash=&bfde9fbecced213e3bdb323f6866efb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Guenlan& data-hovercard=&p$b$bfde9fbecced213e3bdb323f6866efb7&&@Guenlan&/a& )&br&&/p&&p&这个问题非常常见,也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困扰过我。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做完一道数学圆锥曲线大题,想来想去不会做,硬着头皮做下去,然后错了。于是就去翻答案,好不容易看了半天,终于看懂了。于是放下答案,兴高采烈的去做其他题目。&/p&&br&&p&试问,我们是真的搞懂了这道题吗?&/p&&br&&p&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就比如物理里面的板块模型,很多时候我们看懂了一种情况。就觉得自己搞懂了,然后就去做其他题目。当我们下一次遇到板块模型的另一种情况,就会感觉,怎么似曾相识,但是又不会做。&/p&&br&&p&因为这种似曾相识,根本就不是似曾相识。我班主任总是说,要做到实处去。很多时候我们只搞懂了一道题,就以为自己会了。殊不知板块模型有n种情况,圆锥曲线大题有n种类型——就算我们在细分到求椭圆方程,都会有很多种情况。没有把这些情况搞懂,又怎么叫搞懂了呢?&/p&&br&&p&所以反思错题时的思路就是不仅仅要把这道题的答案看懂,还要把同一道题用不同方法尝试一下,还要把这种题型的不同变式都了解一下——除了老师总结的:物理我推荐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数学推荐清华大学出版社《高考数学你真的掌握了吗?》(有好几本,尤其是圆锥曲线本特别好用)。或者还有更快的方法,那就是直接找老师,让老师把这个题型的不同类型讲一讲。&/p&&p&多做多想多总结。做到实处去,加油。&/p&&p&-&/p&&p&&b&Q:&/b&做题目思考了一段时间后不确定能不能做出来的情况下是看答案还是继续想?&br&&/p&&br&&p&&b&A:&/b&(by
&a href=&/people/bfde9fbecced213e3bdb323f6866efb7& data-hash=&bfde9fbecced213e3bdb323f6866efb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Guenlan& data-hovercard=&p$b$bfde9fbecced213e3bdb323f6866efb7&&@Guenlan&/a& )&/p&&p&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样的,我的习惯是把一道题用各种方法都尝试了以后,如果还是不会,就看答案。当然了,我也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同一道题上面。(但是数学物理到高三最后期,遇到特别难的题目我基本上都不怎么看了,因为那时候我的策略就是做对全部基础题和中档题,难题尽量填满)&/p&&p&然后对答案的话,我的方式在前面的问题当中已经提到。不仅仅要把这道题的答案看懂,还要把同一道题用不同方法尝试一下,还要把这种题型的不同变式都了解一下。&/p&&br&&p&-&/p&&p&&b&Q:&/b&理综啥都不会咋弄?&br&&/p&&br&&p&&b&A:&/b&(by
&a href=&/people/dbc& data-hash=&db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邓天中&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dbc&&@邓天中&/a& )&/p&&br&&ol&&li&理综是理科生的重头戏。啥也不会的话,要从基础开始,理综的基础分可以达到170分左右。建议直接找一下理综三科的老师,让老师把最基础的题目勾出来。&/li&&li&先说选择题的基础题,我们把每一道基础题的每一个选项都弄懂。基础的题的选项一般会考概念、常识、对题目的简单分析。概念侧重在生物和物理,以书本上的黑体字为主,所以要把书本多看几遍,以黑体字为主;常识的话,一般是可以直接判断对错的,也要注重积累,比如物理的物理学史;对题目的简单分析,比如说生物的遗传病分析、化学的元素推断和物理的受力分析,这些题目,在听懂了老师的讲解或者看懂了答案之后,要自己独立的把答案推出来,在自己成功推出了5道题目左右,基本上就可以自己解决这类的题目了,所以,简单分析题的解题核心就是“独立解题”。&/li&&li&再说问答题吧。物理的实验题其实不算是很基础的题目了,不过有一些空还是不需要怎么思考就可以直接填出来的,拿下这些空的分数就可以了。物理的第一道计算题是可以拿分的,也算是基础题,不过可能有些同学会把物理的计算题放在最后,导致没有时间来写,这是比较吃亏的,即便是花五分钟把相关的公式写上去也是可以拿到五六分的,所以物理的计算题要花时间做,并且不建议放到最后做。化学和生物的的填空题算是比较好拿分的了,题目都很固定,考来考去都是那几类题目,写这些题目的性价比是很高的,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拿到较多的分数。可能会存在一些空比较刁钻,比如化学的一些计算类的填空,实在做不出来就不要花时间在这里了。那么化学生物的填空题,如何做的快呢?个人经验是,给每一道题目划分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七分钟的样子,要求自己在七分钟之内把这一道题目能做出来的都做出来,不光是考试的时候,平时练习也要坚持给题目划分解题时间,本着“用最少的时间拿到最多的分数”的原则来解题。争取试卷上面每一道题目自己都能拿到分数,物理多选题如果不是非常有把握,那就选一个最确定的答案就好了,拿了3分总比扣了6分好。提高理综成绩,基础非常重要,希望能解答了你的疑问。&/li&&/ol&&br&&p&-&/p&&p&&b&Q:&/b&物理不知道从何下手,有什么方法技巧或者建议?&/p&&br&&p&&b&A:&/b&(by
&a href=&/people/dbc& data-hash=&db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邓天中&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dbc&&@邓天中&/a& ) &/p&&br&&p&物理不知道从何下手,姑且认为是选择题乱蒙,实验题懵逼,计算题空白吧,这种情况比较棘手啊。你这样,找一个时间,拿5份做过的理综试卷,直接去找你的物理老师,让他帮你把里面最基本最基本的题目勾出来,让他带着你一题一题过关,不要嫌麻烦,因为这已经是最高效的办法了,比你像无头苍蝇一样翻书或者翻53要高效很多。老师给你讲解完了那一些基础题之后,你一定要自己再非常认真的做一遍,这样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最好就是你能把这道题目给老师讲一遍,让老师揪出你讲的不对的地方,你在讲解给老师听的时候,你也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自己哪里没懂。 切记,不要盲目做题,不然收效甚微,拿着53让老师给你勾题目做。并且老师在课堂上讲解题目的时候,也要认真听,不要做别的事情,课上没搞懂的,课下及时向老师求助。&/p&&p&-&/p&&p&&b&Q:&/b&高三现阶段数学应该主攻压轴题吗?应该以基础题为主吗?&/p&&br&&p&&b&A:&/b&(by
&a href=&/people/ab36f5c0& data-hash=&ab36f5c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官官&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ab36f5c0&&@官官&/a& ,我的好基友霸哥,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理综286分。) &/p&&p&这个问题涉及到时间分配和分数分配问题。&/p&&p&首先说说我的时间分配情况。我选择填空题花40到45分钟的时间前四道大题,花35分到四十分钟的时间,最后两道大题,一共花四十分钟的时间。&/p&&p&我一般的分数是135分到140分。我大概就是错一道填空题或者选择题,然后再错一道压轴题的第二问。前面选择填空题,跟后面的压轴题难度相当的有三个,这个三个题一般都是5到7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一分的题对1分钟到1.4分钟。我后面的压轴题第一问大概4到5分钟就可以做完,而第二问,就要花十五分钟,那么对应的分值就是一分对应两分钟。这样看来,如果前面的比较难的选择填空题都做不出来,那做后面的压轴题就相当不值得。我们去掉三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一共十五分,去掉两个压轴题的第二问一共十六分,那么,嗯,最后的满分是119分。这在考场上,我姑且认为我们会错一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然后,前面四道大题会扣一些步骤分,那么就算当做110分。如果目前来看这110分我们不能拿到,那么就不要考虑去拿下后面压轴题。我们应该重视前面的基础题。如果现在还没能拿到110分的话,我给的建议是:首先平常没有做出来过前面的比较难的圆锥曲线,还有函数的选择填空题,就不要做了。直接忽略那几道题,还有后面的两道压轴题的第二问。&/p&&p&接着我们来分配自己考试的时候,各个题目分配的时间。比如说除了那三道选择填空题,前面的选择填空题花30到35分钟的时间,接着前面四道大题每道题花12到15分钟的时间,最后两道压轴题的第一问都各花五分钟的时间,然后剩下的时间再去做前面的,难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再做压轴题。不要怕尝试,在高考之前,所有的考试都都是让我们来尝试的,尝试哪种做法是比较适合自己的,比较容易让自己拿更高的分数的。当然还有别的情况就是,平时那几道难的选择填空题自己都是可以做出来,那你可以自己再调整时间,花两分钟时间来看一下,看看这两道题容不容易,如果容易的话你就做,如果不容易的话,就先完成其他简单的题,再做这些难的题会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分数。相信我,先做简单的题,肯定先做难的题,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分数。如果还有其他情况,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思考一下,然后进行一些调整。&/p&&br&&p&-&/p&&p&&b&Q:&/b&物理3-5 怎么办?&br&&/p&&br&&p&&b&A:&/b&(by
&a href=&/people/ab36f5c0& data-hash=&ab36f5c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官官&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ab36f5c0&&@官官&/a& ,我的好基友霸哥,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理综286分。)&/p&&br&&p&首先3-5作为选修,应该是比较具有送分可能性的地方(去年出的比较新颖一些),所以基本是不用怕的,花的时间也不多。&/p&&p&试卷对于3-5的考法分问两道题,第一道填空或选择,第二道是计算题。首先看第一道,第一道题的考点就那么几个,我们可以找试卷总结归类,比如考历史人物和知识点的选择题,这种题平常就要积累,做法是:首先当然要背,平时做题做到的感觉没记清楚的就划个圈,之后整理试卷的时候摘抄下来,慢慢的都熟悉了,一般我都是用排除法做出来的,在高考前看一下课本就行了;&/p&&p&还有就是关于电子跃迁的能量计算,核反应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计算和核反应的能量变化,这些套公式就行,做法是:熟记公式,然后找对应的题套用公式来锻炼自己的熟练程度。第二道题是考动量,我们首先要把试卷考的类型分好,有直接碰撞,人船模型等等,我们需要熟悉这些类型,再熟悉不同类型的公式,多套用就没问题了。我上面给你分的类可能是不全得,需要你们自己去总结,不要偷懒,只有自己总结出来才能真正的是你自己的,才能说明你会了。加油。&/p&&p&-&/p&&p&&b&愿你像我一样年少有梦。&/b&&/p&&p&&b&亦祝愿你能不悔当初。&/b&&/p&&p&-&/p&&p&&b&欢迎点赞和赞赏。&/b&&/p&
(8078 words / 3 parts / 18 mins to read) 这周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是, 加入了。 -- PART ONE -
的名字叫邓中天。是我高中同班好基友。起初还以为他会栽在高考,但后来的事情谁又想得到呢?是的,他高三下学期成绩非常不稳定,波动很大很大…
干货来袭!这里是答主对于高中三年全部经验的总结!请务必收藏再看!&br&&br&我将把内容分为不同学科来分别阐述!来往下看哦!&br&&br&&br&&b&一 英语&/b&:&b&每天背单词、每天听英文歌曲、每天读一篇原版文章。&/b&&br&&br&&b&&u&①每天背单词&/u&:我认为,背单词的最好方式是不断的重复和每天的坚持。&/b&&br&&br&高中背单词主要是为了什么?为了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为了能够在英语阅读中尽可能读懂文章,为了在写作中有更多高级词汇可以使用。要知道的是,光背完高中英语考纲中的几千个单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背更难更高级的词汇!如果掌握了全部四级单词,基本上就不会在阅读中遇到自己不会的生词了,如果背的更多,那就能够更快地做完阅读!答主在高中阶段就背完了所有的大学四六级单词,高中英语试卷中阅读的猜词题,我一般都是不用猜直接选的,所以背单词真的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非常好的方式!&br&&br&那么怎么背单词呢?答主的高中是可以带手机的(但是不能带进教学楼),所以我每天都是利用空闲时间用手机背单词,而并没有使用过单词书。与其说我在用手机背单词,不如说是&b&刷单词&/b&。下面就来讲一讲我是如何利用手机高效快速背单词的。&br&&br&现在我们想要每天坚持,还要做到高效,那么这个背单词方法就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不令人感到乏味,二是能够让人真正记住。我曾经使用过各种各样的背单词app,包括百词斩(图记单词)、扇贝单词等等,但最终我发现都不如有道词典自带的背单词功能好用!原因很简单:首先,它的主要功能是词典,可以随时查询不会的单词的例句和用法;其次,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背单词,因此反而使得它的背单词功能简洁而方便,能够减少我们的操作步骤,一遍又一遍重复加强了记忆!下面来讲一讲我如何利用这款词典app又快又准背单词!下面这张图,左边是某个单词的释义页面,右边是单词本页面。&br&&br&&img src=&/v2-223891aede142e7a662e3f370beed2f2_b.jpg& data-rawwidth=&1417&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7& data-original=&/v2-223891aede142e7a662e3f370beed2f2_r.jpg&&&br&&br&我猜想,它的本意是要做成一个查词典之后将单词收藏的单词本,但是用它来背单词实在是太好用了!这里所有的词都是通过单词解释界面的收藏功能(左边的右上角星星)手动添加进入的,可以将其归入不同的单词本中。我们平时遇到生词查词典后可以将其添加到单词本里,但是你可能会问,一个一个手动添加会不会太麻烦了,如果我要背所有四级单词怎么办呢?其实一点都不麻烦,因为它还有云图书功能,其中有单词书!在云图书界面下载一本单词书,然后就可以开始刷了!如图所示,左边是某个进入某个单词书的界面,点击背单词后就会进入右面的界面。&br&&br&&ol&&li&点击右上角那个加号可以加入单词本&br&&/li&&li&点击显示释义可以查看解释&br&&/li&&li&点击没记住,跳过本单词,在经过二十个词左右的循环后会再次出现(一般都是遇到不会的单词,点击查看释义,记住一次,点击没记住,下次循环再记)&/li&&li&点击记住了,则这个单词进入复习模式,在经过二十个词左右的循环后会再次出现,但是右上角绿色进度条会随着循环次数增多而增长,最终会成为“已背”状态,不会在循环中出现。&/li&&br&&/ol&&img src=&/v2-93cb46d9c9d1aea5d920b_b.jpg& data-rawwidth=&1417&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7& data-original=&/v2-93cb46d9c9d1aea5d920b_r.jpg&&&br&在这种界面很简单的单词书中背单词,可以不被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影响,很容易就可以把不会的单词加入到单词本留着加强复习,而连续循环几次的记忆方式也是大大增强了记住的可能性,同时刷的时候会有一种很爽停不下来的感觉!&br&&br&现在我们离开单词书进入单词本。单词本中的词,应该都是我们在单词书中记不下来的或者是查词典过程中加入的。其实单词本中的复习方式的原理和单词书是一样的,但是更直观更好看,记忆更深刻!&br&&br&&img src=&/v2-154d7e7fbd_b.jpg& data-rawwidth=&1417&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7& data-original=&/v2-154d7e7fbd_r.jpg&&&br&左面是单词本页面,右面是点击“复习检测”进入的界面。这里app采用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记忆方式,自动生成每天需要复习的词表,比如像我好久没背了就全都要复习……每一轮单词有30个,这30个全部通过则进入下一个30个&br&&br&&ol&&li&点击右上角小喇叭,可以让手机读出声&/li&&li&点击显示释义,查看单词解释&/li&&li&点击记得,则这个单词通过&/li&&li&点击不记得,则这个单词排列到这30个单词的最后一个,等待一轮循环后再一次记忆&/li&&/ol&&br&也就是说,只有你真正把这一轮所有单词都记住了,才能通过这30个单词的考察,进入下一个30个单词。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b&不断的重复。&/b&只有不断重复才能加深记忆,没有捷径!而只有每天不断坚持,才能让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起到效果。其实,每天只用花十几分钟就能够搞定几百个单词,重复个十几天还怕记不下来吗?&br&&br&我不是很推荐图记单词、声音记单词等看似有效而综合的背单词效果,因为速度太慢,而且容易分散人的精力。背单词就要纯粹一点。&br&&br&&b&&u&②每天听英文歌曲&/u&:&/b&我认为,最好的练习英语听力以及学到较为口语化表达的方式,就是听英文歌。&br&&br&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惑:如何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很想把英语学好,但是对英语没什么兴趣,看到英语就头疼。我觉得,要培养兴趣,一定要结合上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听英文歌就是成本较低又效果很好的一个选择。看剧太费时间,听听力又太功利,不如听听英文歌,既能放松心情又能学英语,一举两得!&br&&br&英语歌曲到哪里找?首先要知道几个榜单:Billboard公告牌(美国歌曲榜单)、UK榜(英国歌曲榜单)和iTunes榜(苹果iTunes下载榜单)。其中,B榜对美国本土歌手歌曲较为友好,但是最近有很多的大麻毒品泡妞主题的说唱歌曲,要自己做好歌曲选择;UK榜对英国本土歌手较为友好,而且有很多好听的电音;苹果的榜单则是对新歌火热程度的一个反应。建议可以去网易云音乐的歌单找一找符合自己口味的歌曲,再结合历年榜单的数据选择一些好听的适合自己的英文歌。&br&&br&如何听英文歌才能起到学习的效果?我是这么做的。&br&&ol&&li&先听几遍,熟悉节奏、曲调&/li&&li&看歌词,和歌曲对应,直到知道歌曲的每个词是什么词&/li&&li&学唱&/li&&/ol&&br&可以看到,步骤1是为了培养自己对一首歌的兴趣,步骤2是练习听力,步骤3是练习口语。整个流程并没有刻意地功利地去学习,只是按照一个正常流程走下来,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你就学会了一首歌。&br&&br&每天什么时候听歌?上学放学的路上、课间(能带手机的话)、休息的时候。听音乐是放松的好方法,而听英文歌还能提高英语各方面水平,何乐而不为?至于学习的时候要不要听歌,我的建议是不要,写作业学习时候听歌真的会扰乱学习。不过我这里有一份歌单,都是一些很适合写作业时候听的歌(就是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br&&ul&&li&This Town-Niall Horan&/li&&li&Nervous-Gavin James&/li&&li&Six Feet Under-Billie Eilish&/li&&li&Ocean Eyes-Billie Eilish&/li&&li&A Woman's Gaze-陈剑莹(没错中国人唱的,这歌中文名叫她的眼光)&/li&&li&Dancing on My Own-Calum Scott&/li&&li&Let Her Go-Passenger&/li&&li&Thinking Out Loud-Ed Sheeran&/li&&li&Lego House-Ed Sheeran&/li&&li&Young and Beautiful-Lana Del Rey&/li&&li&Vincent-Don McLean&/li&&li&Love Yourself-Justin Bieber&/li&&li&Let It Go-James Bay(不是冰雪奇缘那个)&/li&&li&Die A Happy Man-Thomas Rhett&/li&&li&City Lights-Sam Gray&/li&&li&Burning House-Cam&/li&&/ul&这些歌曲都是比较好听但是又不吵耳朵的,强烈建议哦。&br&&br&&u&③每天读一篇原版文章:&/u&词汇量上去了,我们还要学习真正地道的书面英语。&br&&br&我们背了很多单词,听了许多英文歌,增强了我们的词汇量、听力和口语水平,但是这些都是零散的。背单词我们要看例句,但是终究没有放在文章里去理解;歌词是一句一句的,歌曲的属性决定了其必然会存在一些不适合书面英语的因素。我们平时的英语阅读可能仅限于课文和试卷上的阅读,但是这些文章都不足以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我们需要读的所谓原版文章,是那些经典的、优美的英语文章。&br&&br&从哪里找这样的原版文章?我们最好去买书。答主高三时候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大学英语六级晨读美文100篇》,每天精读一篇文章(我突然发现高考完忘了还书了……)。这本书的每篇文章是这样的:&br&&img src=&/v2-17ad6fa89e52ad12c21a_b.jpg& data-rawwidth=&624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40& data-original=&/v2-17ad6fa89e52ad12c21a_r.jpg&&这张图左边是文章的正文,右边是中文翻译、单词表和词组句子。我是这样精读的:反复读熟这篇文章,然后不会的词先去看后面的词表,然后再在手机上查阅并添加到手机的单词表留着以后复习,然后中英文对照确保把每一句都读懂,最后再学会后面给的词组和句子用法。最好要诵读出来。精读一篇文章大概会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是效果非常好。我现在还能背诵《I Have a Dream》的选段,英文的美妙真的难以言说。&br&&br&每天花费一个小时坚持读一篇,坚持一个月,你就会发现英语文章居然也可以这么美妙,英语居然也会有这么多或优雅或激情的用法。&br&&br&&br&&b&二 语文:每天追新闻、每天读书、每天刷知乎(日报)。&/b&&br&&br&&u&&b&①每天追新闻:&/b&&/u&追新闻的重要意义,在于写作文,具体可参照我前面关于作文的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高三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作文水平?如何收集新鲜的作文素材? - RMyzc 的回答 - 知乎&/a&&br&&br&抛弃那些老旧烂俗的作文素材,用时事热点和精彩评论武装你的头脑,不要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成为一个社会人。&br&&br&如果每天晚上班级会统一收看新闻联播,我建议好好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虽然报道的东西不是很全,但是代表了主旋律和官方立场,利用其中的素材写作文可以确保自己在正确的价值观上。&br&&br&尽量少用今日头条和网易新闻等标题党喷子聚集地新闻客户端,多用知乎追热点,多看各大公众号的深度评论,以及例如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新闻评论。&br&&br&追新闻,追热点,能够形成一个人的社会意识,至少能够让别人不对你指指点点:瞧这孩子,高三都读傻了!&br&&br&&b&②每天读书:&/b&读书不只是为了作文素材,更是为了自身修养和学习之余的放松。&br&&br&读书要分两种:功利地读书和不功利地读书。功利的读书纯属为了作文素材而去,例如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系列以及安意如的那种诗词鉴赏书,学一学里面的辞藻还是可以的,千万不能拿来研究。若是不功利地读书,则好好享受沉迷于书中的时光,细心思考用心摘抄,多上豆瓣看书评,多上知网搜论文,综合他人意见最终形成自己对于一本书的观念。而这样的读书,其效果可能大于功利地读书:毕竟用心读书,书是进了脑子的。&br&&br&关于如何读书,我也在关于作文的回答中有所讲述。请点击下面链接查看。&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高三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作文水平?如何收集新鲜的作文素材? - RMyzc 的回答 - 知乎&/a&&br&&br&一定要记笔记哦。&br&&br&&b&&u&③每天刷知乎(日报)&/u&&/b&&br&其实对于高中生来说,我的建议是刷知乎日报,而不是刷知乎。&br&早上起来,看看吐槽里的段子,开心每一天;&br&中午吃饭,看看科普文和影评,长见识;&br&晚上吃饭,看看深度评论和热点,明事理;&br&晚上睡前看看小事,安然入睡。&br&&br&知乎还是要安装的,但是只限于看时事热点和高中学习有关的问题,其他的问题不要主动浏览,要去知乎日报里面看编辑给你精选出来的优秀答案。&br&&br&高中生活实在太单调乏味了,刷知乎确实能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不过不要刷多了哦。&br&&br&&br&&b&三 数学+物理:每天总结错题,每天复习一个模型&/b&&br&&br&这里把数学和物理拿出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两者都是重视公式推导重视解题模型的学科,物理的本质就是将题目条件化为各种方程然后解方程(大家应该深有体会),所以这两个学科最重要的就是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模型的使用!&br&&br&答主高中是没有错题本的,也没有整理错题的习惯,所以这里我用的是“总结”而不是“整理”。有时候,把所有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可能效率并没有那么高,这个看不同人的个人习惯啦。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善于总结错题,确保少踩几个坑!&br&&br&我高三的时候都是老师发的成套的复习卷子,一天发一张,那么我就会把每一科的卷子收集在一起按照时间顺序折起来,然后错题会在题目旁边写上易错点、正确解法和解题方法,这样复习的时候直接翻看这一沓卷子就可以了。如果你用的是练习册,不妨把做过的页面撕下来,然后用夹子夹在一起,到时候直接翻看红笔标出来的地方就可以!不过建议买一盒pilot的各种颜色的笔,然后再错题处用这些颜色去写,和黑色笔迹分开。&br&&br&数学和物理解题的本质就是套模型!模型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我们每天一定要复习模型!可以用一个本子专门记录各种各样的解题模型,有了错题,把它归类到某个模型中去,以后见到同类题目就可以快速套到某个模型中。&br&&br&&br&&b&四 化学+生物:每天总结错题,每天看课本&/b&&br&&br&化学和生物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门都是偏背诵的学科,并不需要太多的数学计算。学习这两门课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切基础知识,对于化学就是各种方程式、各种化合物性质、各种反应原理等等,对于生物就是生物书上的各种大细节小细节!&br&&br&总结错题上面说过了,现在来说说看课本。很多时候我们刷题太多,反而忽略了回归课本,回归基础知识。生物是最需要多看课本的学科。我们最好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点一字不差背出来,在考试中才能不惧怕任何考点,其实生物考试的所有答案,都可以在书中和题干中找到。&br&&br&&b&五 每天锻炼身体&/b&&br&&br&这道题说的是学习,为什么我会建议每天锻炼身体呢?运动可以让人神清气爽,可以发泄不好的情绪,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把身体搞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跑个几圈,男生还可以在寝室举举哑铃做做俯卧撑。高三一年不运动,身体真的会很差的,要劳逸结合才能更高效率学习!&br&&br&&br&&b&全文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b&&br&&b&不妨看看我的其他答案:&/b&&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高中作文如何得到 50 以上的分数?&/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什么事是你高考后才明白的? - RMyzc 的回答 - 知乎&/a&
干货来袭!这里是答主对于高中三年全部经验的总结!请务必收藏再看! 我将把内容分为不同学科来分别阐述!来往下看哦! 一 英语:每天背单词、每天听英文歌曲、每天读一篇原版文章。 ①每天背单词:我认为,背单词的最好方式是不断的重复和每天的坚持。 高…
我之前在化学上有写错一点东西,也是今天看了网课之后才发现我错了,真的很抱歉。在我下边那个写原子的电负性的那个地方,那个顺序有一点问题。我之前给出的强弱顺序是:&br&F O Cl N Br I S P C H,这个顺序错在C P上边,然后有误导性的是有些电负性是相同的,我截了一张图给大家。&br&&br&&img src=&/v2-ed7ebdccf6e81f12e7fdfc_b.png& data-rawwidth=&776&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6& data-original=&/v2-ed7ebdccf6e81f12e7fdfc_r.png&&&br&从图里看出来,其实有些原子的电负性是相同的,所以那个顺序不完全正确,但是这些我也建议大家去问问你们的任课老师,因为可能因为高考要求的问题,有些东西会做一定改动,所以以你们自己老师给的东西为准。我是看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个网课看到的,所以我也相信这个图的正确性,但是大学里的东西不一定完全适合高考,所以大家以自己老师所讲为准。&br&我之前说错了很抱歉,也是欢迎大家来纠错,我会在查明之后给大家更正的。&br&17/08/15&br&…………&br&&br&我几乎不会再上知乎了,我也渐渐地认为很多东西只能靠自己沉下心来做,才能完成,依旧还有些朋友的评论和私信没回,并非故意,如果实在有事找我(比如给我投资,赞助什么的[这当然也是开玩笑的]), 可以找我,我不解决日常学科问题,我也不负责教你某科的知识点,我更不解决你的感情问题,家庭问题等等。&br&简而言之,我不负责解决问题,任何问题,我只提供我个人的观点,也不见得对。&br&祝你能有个前程似锦的未来。&br&17/07/31&br&———————&br&最后的时间里,希望大家能每天练练,背背,不求起早贪黑,只需要保证自己的手感,考前要把东西都准备好,会晕车的同学,要考虑晕车情况,不要生病,不要乱吃乱喝,不要熬夜。&br&考试注意事项,老师们会给大家说,只希望大家沉着冷静,细心,在考试前把整套试卷的时间算好(什么时候该做到哪里),仔细检查(特别是理科!),可以适当做一些题目的放弃,以分最高为原则。&br&&br&加油!预祝各位高考大捷,考取自己心仪的分数,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br&17/06/03&br&——————&br&目前所有能找到的考卷都一一整理好,分科按顺序整理好,改好错,做题做烦躁的时候,每天复习的时候,多翻翻看看自己的错题。&br&&br&不论怎么复习,以高考分最高为原则,时间不算多,也不算少,说放弃暂时还太早,心态放好,哪怕只是提高几分都比站在原地或退步好! 坚持下去,千万别放弃。加油。&br&&br&很抱歉没有回复大家,并不是说不屑回复大家,造成了误会,我很抱歉,我现在比较少上知乎,回复的时间也有限。&br&17/5/03&br&——————&br&《挪威的森林》那段,真的好感动,啊哈哈哈,因为我以为没人理我就删掉的一个问题,结果今天在评论里看见了。简直不要太感动我!真的很感谢。&br&&br&………………9/12…………&br&&br&一,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多少都有差异,有的人靠做题,有的人靠背靠老师。我写这个,只是分享我自己的经验,供大家参考而已。&br&&br&二,好成绩,它不是靠在网络上扒什么总结把出来的,好成绩需要靠自己沉下心来慢慢积累。&br&这个只算是可以提供一个方向,有了方向,努力也会轻松一点。&br&&br&三,高一高二的同学没太多必要参考这个,只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够了。习惯好了,高三成绩上升得自然快。&br&&br&四,放下手机吧!这点都做不到,很多东西,你们只是在自我安慰而已,我是过来人,我想说的是,我们,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努力,有闲工夫刷刷微博,聊聊QQ,看看知乎,不如好好学,这些知识,正常情况,高中老师都能解决。&br&&br&加油吧!沉下心读书。&br&————————————&br&一、语文:&br&&br&声明:这些全是我老师的心血,人家(我就不告诉你是男是女)告诉我们,遇见校友,学长学弟这些就传,外人慎重。我写这些是出于想帮助一些朋友。另外有没有用,那先想自己有没有采用这些方法,我在文言文中说了,这些都是我们班与清北班共用的,我也明确说,老师的这些方法,让两个班级的语文从来没有拉过其他科的后腿(再次声明,我们班是个60个人至少50多个要上重点的班级,至于清北班我就不说了)&br&&br&另外,借鉴需谨慎,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或者借其盈利,否则必追究其法律责任!!!&br&(这里非常希望各位能够尊重其本人的知识产权和一番心血)&br&&br&&br&1、文言文:&br&&br&简单来说,文言文,我们班以及我们学校的清北班,是刷出来了。(当然我自己不怎么样)这个刷,不在量了,而是质。我们做的文言文普遍高于高考难度,虽少,但精,全。不保证所有高考范围类的东西都包在里边了,但是大多数吧! &br&有以下这些篇目(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过一遍): &br&《郭解》,《圬者王承福传》,《卓茂传》,《谏逐客令》李斯,《杨素》,《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黄庭坚》,《货殖列传序》司马迁,《八大山人》陈鼎,《待漏院记》王禹偁(cheng),《汲黯》(ji,an),《五人墓碑记》,《孟尝君》,《原毁》。 &br&以上这些篇目,难度是依次递增的,而且几乎均高于高考难度(至少高于重庆),如果想自己过文言文,这个算是一个方向,把每篇文章弄透(有相应的题自然最好),弄透之后,自然有很大提升,况且你们有时间做这些,去学校之前,先找到打印出来就好了。另外可以准备一本《古代汉语词典》,用“常用词汇”版就好了。虽然不全,但是大多够了(自己翻的记得更牢,这是我常用的方法)。另外以上这些人物,同时也可以纳入你们的作文,当做人物素材,这个就需要弄透才行了。这些人,除了韩愈和黄庭坚,其实都不算常见(你要见过,那是你牛,至少我之前没见过,没听过),里边的表达观点的文言文句子,也可以记几句,适当的加在作文里,有亮点,只要没有错用,应该会给老师一种你是牛人的感觉,不过切记不要乱用,那无疑就是班门弄斧了。 &br&&br&(补充说明一点,上边那些文言文一开始看不懂正常,慢慢来,可能一两周弄懂一篇,就可以了,特别是《原毁》,它不是传记,更像议论文,所以超级难!!!)&br&&br& …………&br&&br&2、现代文阅读:&br&&br&这里只说小说(和杂文),散文。&br&这些是我总结老师发的资料来的。另外提一点,我们高三的时候也是采用刷题模式刷出来的(但都是在课堂上做的),印象中除了各种大小考试,我们还做了大概四五十篇阅读。(我们老师的概念就是,语文不刷题是不可能的,但是人家会利用课堂时间刷,绝不拖堂,我们也几乎没有语文课后作业。)限时完成,对高考有很大帮助。&br&&br& 小说:(这里说的东西或许有些老师会讲或者讲过,但是我们做题的时候,做不来就翻过来看看,然后规范答题。)简言之,这个很重要。&br&&br&………前方注意,加引号的地方。留心一下就好。………&br&&br&A、情节&br&&br&a,情节梳理概括(以人物,环境转化为标准梳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点其实很有用,多做些题,然后刻意按照这种方法来分层,对答题很有帮助。&br&&br&b,叙述顺序及其作用&br&顺序(层次清晰)&br&&br&倒叙(产生悬念,避免单调平凡,使文章更生动;首尾呼应;表现主题人物性格)&br&&br&插叙、补叙(补充说明事件,使“情节”完整;使内容“主题”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前后照应;表现主题“人物性格”)&br&&br&平叙(使复杂的故事线索清楚明了;照应;对比;更深层次表现主题“人物性格”)&br&&br&伏笔铺垫(同插叙,补叙)&br&&br&c 线索 (单线,双线————明暗线)&br&&br&(a) 贯穿全文材料,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br&&br&(b)反复强调,突出“主题”、情感、人物性格(注意环境反映的性格)&br&&br&(c)如线索有修辞,应有相应的修辞效果(最容易出现双关)&br&&br&d 叙述角度 人称&br&&br&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生动,自由表达思想情感。&br&&br&第二人称: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br&&br&第三人称:客观灵活地展现丰富的内容,不受时空限制。&br&&br&注意:不论哪种人称,都有可能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突出人物性格,揭示全文主旨。&br&&br&B 人物&br&&br&a 人物形象(性格)概括&br&&br&b人物描写的方法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等&br&&br&c人物形象的作用&br&(a)主要人物的作用:推动情节,表现主题,表现写作意图。&br&&br&(b)次要人物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使人物之间产生联系,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丰富“主题”(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全在这了)&br&&br&C 环境&br&&br&a 环境分类&br&&br&自然环境 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 点,季节,气候,时间,景色等。&br&&br&社会环境 社会时代背景,即社会生活,阶级关系,政治斗争等。如房间陈设,街巷建筑,人物关系,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br&&br&b 环境的作用&br&&br&(1)点明时令,地点,季节和环境和环境特点。&br&&br&(2)运用手法,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关系,命运。&br&&br&(3)写出时代特点,表现主题。&br&&br&(4)推动情节发展。&br&&br&c 环境的描写手法 &br&借用诗歌的手法,关注写景角度顺序。&br&&br&D 题目&br&&br&a 运用修辞(关注双关,比喻———词语的深沉含义),突出主题。&br&&br&b 题目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br&&br&c 题目是小说的环境,题目具有小说环境的作用。&br&&br&d 题目设置悬念,暗示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br&&br&&br&好了,以上便是框架了,我的经验就是,记牢这些,考试直接上,&br&这个地方值得注意——→但是小说题,无论是什么样的题目,最好都往分 ***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看加引号的地方基本都有这四样)四个方面来答,当然实在找不出比如环境,那就不写就是了。←——这个地方值得注意。&br&用这个方法我小说的分都比较高,有一次只扣了两分(反正对我来说还是很少很难得的),平时练的时候答不上来了,就把这上边的东西往上边套,基本就没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上课走神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