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容易仿写的古诗观刈麦

初中古诗文背诵练习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初中古诗文背诵练习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古诗文背诵练习
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来:⑴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课内或课外找出两句:
⑴描写花的诗句: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⑵描写山的诗句:&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⑶描写水的诗句:&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⑷描写鸟的诗句:&①&__________&&②&________&&&&
5.在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并写出作者.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
6.你在课内学过、或者课外还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请写出你所喜欢的两句(不同的诗):
⑴&&&&&&&&&&&&&&&&&&&&&&&&&&&。&&&&&&⑵&&&&&&&&&&&&&&&&&&&&&&&&&&&&&&&。
7.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⑴&&&&&&&&&&&&&&&&&&&&。&&&⑵&&&&&&&&&&&&&&&&&&&&&&&&。
8.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9.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所写的句子中须含“雨”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
11.出自《资治通鉴》的《孙权劝学》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_。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一切都将会过去;&&&&&&&&&&&&&&&&&&&&,&&&&&&&&&&&&&&&&&&&&&&&。&&&&
13.鸟向檐上飞,&&&&&&&&&&&&&&&&&&&&。
14.《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想伴的诗句是:&&&&&&&&&&&&&&&&,&&&&&&&&&&&&&&&&&。
15、《峨眉山月歌》中写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示秋夜行船的句子&&&&&&&&&&&&&&&&,&&&&&&&&&&&&&,
16.《春夜洛城闻笛》的作者是&&&&&&&&朝的&&&&&&&&&&,诗中表现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他还写过&&&&&&&&&&&&&&&&&&(写诗名)也是表现这一主题的&。
17.《逢入京使》的作者是___朝的___&,诗中“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他还写过&&&&&&&&&&&&&&&&&&&(写诗名)
18、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
19.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20.《望岳》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2.《观刈麦》中诗人自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23.《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5.《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6.《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为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7.《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1.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形式,在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
&&&&&&金钱能买来书籍,买不来知识;金钱能买来礼物,买不来真情。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仿写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下面的例句,围绕“一”展开,仿写一段话,60字左右。&
例句:起跑线上迈出的第一步,种子绽开的第一牙蕾,新生儿的第一次啼哭……这个“一”虽然幼小稚嫩,但却是美的胚芽,美的根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题:观刈麦教案
资源分类:
学科中心:
&语文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
观刈麦教案 (共有教案17个)
观刈麦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
3.?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感情?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刈”是“割”的意思。白居易看敢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观刈麦》教案
教学目标:
1、紧扣关键字词的解释,用散文化的语言复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通过比较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3、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并通过仿写形式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面对五月麦收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21.3观刈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观刈麦》,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
2.通过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观刈麦》,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
2.通过学习《破阵子》,体会《观刈麦》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
3. 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感情
教学媒体:录音机

教与学的方法:诵读品味,点拨指导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长春版七年级下《观刈麦》说课稿
说教材
(一)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学的第三个阶段(初三),从文章的学习过渡到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初中的教学应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本课时位于第五册第六单元,在
长春版七年级下《观刈麦》教学设计3
1.朗读《观刈麦》。?
2.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
这是
长春版七年级下《观刈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
3.?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感情?
教学媒体:录音机?
教与学的方法:诵读品味,点拨指导?
教学过程:?
一、新
长春版七年级下《观刈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整体理解诗歌思想含义,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一、?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口号,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强调内容与形式统
长春版七年级下《观刈麦》教学设计2
、诗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设想:?
1、教时安排:两课时?
2、教具准备:投影、插图?
3、教学方法:自读、点拨、质疑?

长春版七年级下《观刈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阿
1、反复呤诵,理解诗歌?
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赏析情感与态度?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难点?
体会
长春版七年级下《观刈麦》备课资料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
长春版七年级下《观刈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紧扣关键字词的解释,用散文化的语言复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通过比较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3、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并通过仿写形式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观刈麦》
教学目标:
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
3. 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感情
教学媒体:录音机
教与学的方法:诵读品味,点拨指导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教学目标 : 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一、整体感知: 《行路难》是一首交织着忧郁和乐观自信的抒情歌曲,主旋律始终是昂扬激越的。《观刈麦》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教学目标 : 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 3. 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 教学媒体:录音机 教与学的方法:诵读品味,点拨指导 教学过程 : 一、新知导入
,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刈”是“割”的意思。
共有教案17个,&&&&&& [
All Rights Reserved中考必背古诗词
来源::未知 | 作者:恒峰娱乐
| 本文已影响 146 人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1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33.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6.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更多关于“”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仿写古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